北京市101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一.基础部分(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词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骁勇(xiāo) 拙劣(zhuō) 熨帖(yùn) 徇私舞弊(xùn)
B.机械(xiè) 潜伏(qián) 诤友 (zhènɡ) 一哄而散 (hònɡ)
C.谄媚(chǎn) 濒危(píng) 逮捕(dài) 长歌当哭 (dànɡ)
D.晕船(yūn) 对峙(zhì) 讥诮(qiào) 相形见绌(chù)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道歉 就绪 更迭 蔽帚自珍
B.啜泣 辐射 既使 口蜜腹剑
C.安详 痉挛 陨落 食不裹腹
D.通牒 精粹 干燥 暗淡无光
3.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在法制社会中,想问题,办事情,都应该以法律为 ,不能随心所欲。
②他认真查阅资料,花了十多天的 ,才写成了这篇文章。
③孙中山先生的许多手稿,由于总统府被焚毁而不能 ,真是万分可惜。
④海外华侨华人纷纷发表声明或谈话,坚决拥护 《反分裂国家法》。
A.准绳 功夫 面世 制订 B.准绳 工夫 面世 制定
C.准则 工夫 面市 制定 D.准则 功夫 面市 制订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他善于读书,往往能从书中断章取义,并恰如其分地运用在自己的文章中。
B.他这样做自以为很稳妥,其实是如履薄冰,稍不注意就会出现错误。
C.工作缺乏通盘考虑,目无全牛,顾此失彼,这是许多人干不好工作的重要原因。
D.言及高雅,人们往往扯上“阳春白雪”,以为高雅艺术曲高和寡,令普通人望而却步。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卡斯特罗在发言中具体列出的每千人拥有的教师、医生和病床数都高于美国,美国漠视本国贫困人民,有何资格对别人指手画脚、说三道四?
B.读完徐志摩的《我所知道的康桥》,读者就会被这诗一般的语言所谱写的回忆梦幻曲所感染,使读者感到余味无穷,不忍释手。
C.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的主题是“和谐之旅”,它向世界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内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对外努力建设和平繁荣的美好世界的愿望。
D.初唐文人精神健旺,“喜纵横任侠”成为当时文人的风尚,政治上,他们往往更通过“济苍生,安社稷”来实现。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们主张废弃六朝以来华而不实的骈体文,而创作内容充实、形式自由的散文。?
B.老子,姓李名耳,又称老聃,西周末年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其著作《老子》又称《道德经》。
C.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的。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宋代朱熹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
D.归有光,字熙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清代散文家,文风上承“唐宋八大家”,对清代“桐城派”具有一定的影响。
二.文言文(21分)
7.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全都错误的一项是( )
A.见长人者好烦其令:治理 摄乎大国之间:夹,迫近
B.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隔阂 而读书者与之:许可,同意
C.官命促尔耕,勖尔植:勉励 异乎三子者之撰:才能
D.故病且怠:生病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振作
8.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无伐善,无施劳:夸耀 字而幼孩:养育
B.日影反照,室始洞然:明亮 袜材当萃于子矣:聚集
C.或凭几学书:读书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迎接
D.可使有勇,可知方也:指是非准则 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废置、搁下
9.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B.鼓瑟希,铿尔
C.序天伦之乐事 D.小人长戚戚
10.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最终 月落庭空影许长:如此的
B.且硕茂,早实以蕃:而且 凡再变矣:第二次
C.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至于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怎么
D.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即、就 得不焚,殆有神护者:大概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1——14题
张仪者,魏人也。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术,苏秦自以不及张仪。 张仪已学,游说诸侯。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曰:“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之璧。”共执张仪,掠笞数百,不服,释之。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不?”其妻笑曰:“舌在也。”仪曰:“足矣。” 苏秦已说赵王而得相约从亲,然恐秦之攻诸侯,败约后负,念莫可使用于秦者,乃使人微感张仪曰:“子始与苏秦善,今秦已当路,子何不往游,以求通子之愿?”张仪于是之赵,上谒求见苏秦。苏秦乃诫门下人不为通,又使不得去者数日。已而见之,坐之堂下,赐仆妾之食。因而数让之曰:“以子之材能,乃自令困辱至此。吾宁不能言而富贵子,子不足收也。”谢去之。张仪之来也,自以为故人,求益,反见辱,怒,念诸侯莫可事,独秦能苦赵,乃遂入秦。 苏秦已而告其舍人曰:“张仪,天下贤士,吾殆弗如也。今吾幸先用,而能用秦柄者,独张仪可耳。然贫,无因以进。吾恐其乐小利而不遂,故召辱之,以激其意。子为我阴奉之。”乃言赵王,发金币车马,使人微随张仪,与同宿舍,稍稍近就之,奉以车马金钱,所欲用,为取给,而弗告。张仪遂得以见秦惠王。 惠王以为客卿,与谋伐诸侯。 苏秦之舍人乃辞去。张仪曰:“赖子得显,方且报德,何故去也?”舍人曰:“臣非知君,知君乃苏君。苏君忧秦伐赵败从约,以为非君莫能得秦柄,故感怒君,使臣阴奉给君资,尽苏君之计谋。今君已用,请归报。”张仪曰:“嗟乎,此吾在术中而不悟,吾不及苏君明矣!吾又新用,安能谋赵乎?为吾谢苏君,苏君之时,仪何敢言。且苏君在,仪宁渠能乎!”张仪既相秦,为文檄告楚相曰:“始吾从若饮,我不盗而璧,若笞我。若善守汝国,我顾且盗而城!” (《史记·张仪列传》节选)
11.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之璧 行:品行
B.乃使人微感张仪曰 微:稍微,略微
C.因而数让之曰 让:责备
D.与同宿舍,稍稍近就之 稍稍:渐渐
12.下列句中加点字用法和意义都不同的一项是( )
A.然恐秦之攻诸侯 与可之教予如此
B.以子之才能,乃自令困辱至此 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
C.苏秦已说赵王而得相约从亲 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
D.故召辱之,以激其意 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13.括号中补出文字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苏秦乃诫门下人不为(张仪)通 B.(若)为吾谢苏君
C.(苏秦)已而见之 D.(张仪)谢去之
14.下列各项中对原文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秦与张仪同出于鬼谷先生门下,苏秦先在赵国取得合纵的约定,又助张仪赴秦,谋求秦国的支持。
B.张仪在秦站稳脚跟后,对当年听信门下怀疑他偷璧并拷打他的楚相忌恨难忘,誓言施以报复。
C.经由苏秦舍人的解释,张仪不仅对昔日同窗尽释前嫌,而且表示苏秦在就不会谋取赵国。
D.张仪是个明晓时势、能屈能伸之人。在谋略上,就连苏秦也觉得自己比不上他。
15.默写(5分)
(1) ,大块假我以文章。
(2)借书满架,偃仰啸歌, , 。
(3)饭疏食、饮水, ,乐亦在其中矣。 ,于我如浮云。
三.古诗鉴赏(7分)
16.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①—③题。
古 歌
秋风萧萧愁杀人,出亦愁,入亦愁,座中何人,谁不怀忧?令我白头。胡地多飙风,树木何修修。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①对这首古诗内容形式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这是一首汉乐府诗歌。“乐府”是古代掌管音乐的官署,后用作诗体名称。
B.“座中何人,谁不怀忧?令我白头”的原因是胡地多凶险,常有性命之忧。
C.“飙风”即狂风。“何修修”形容树顶像干枯的鸟尾一样,“何”是“多么”。
D.“衣带日趋缓”是说乡愁使人日渐消瘦。“心思不能言”指乡愁难以表达。
②对这首古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 这是一首写滞留胡地思念故乡的古代诗歌。诗歌中充满苍凉悲怆的情调。
B.“胡地”二句写了恶劣的天气,也描写了凄凉的景象,这些都触发了乡愁。
C.“离家”以下四句主要运用象征手法表现了“断肠人在天涯”的忧愁苦闷。
D.这首诗杂有三、四、五、七言,节奏鲜明,韵律和谐,有利于情感的表达。
③请你就本诗中情与景的关系,或就修辞妙用任选一点,写一段60字左右的鉴赏文字,简要表达自己的看法。(3分)
答: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16分)
阳关雪(节选)
余秋雨
①远处已有树影。急步赶去,树下有水流,沙地也有了高低坡斜。登上一个坡,猛一抬头,看见不远的山峰上有荒落的土墩一座,我凭直觉确信,这便是阳关了。
②树愈来愈多,开始有房舍出现。这是对的,重要关隘所在,屯扎兵马之地,不能没有这些。转几个弯,再直上一道沙坡,爬到土墩底下,四处寻找,近旁正有一碑,上刻“阳关古址”四字。
③这是一个俯瞰四野的制高点。西北风浩荡万里,直扑而来,踉跄几步,方才站住。脚步是站住了,却分明听到自己牙齿打战的声音,鼻子一定是立即冻红了的。呵一口热气到手掌,捂住双耳用力蹦跳几下,才定下心来睁眼。这儿的雪没有化,当然不会化。所谓古址,已经没有什么故迹,只有近处的烽火台还在,这就是刚才在下面看到的土墩。土墩已坍了大半,可以看见一层层泥沙,一层层苇草,苇草飘扬出来,在千年之后的寒风中抖动。眼下是西北的群山,都积着雪,层层叠叠,直伸天际。任何站立在这儿的人,都会感觉到自己是站在大海边的礁石上,那些山,全是冰海冻浪。
④王维实在是温厚到了极点。对于这么一个阳关,他的笔底仍然不露凌厉惊骇之色,而只是缠绵淡雅地写道:“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他瞟了一眼渭城客舍窗外青青的柳色,看了看友人已打点好的行囊,微笑着举起了酒壶。再来一杯吧,阳关之外,就找不到可以这样对饮畅谈的老朋友了。这杯酒,友人一定是毫不推却,一饮而尽的。
⑤这便是唐人风范。他们多半不会洒泪悲叹,执袂劝阻。他们的目光放得很远,他们的人生道路铺展得很广。告别是经常的,步履是放达的。这种风范,在李白、高适、岑参那里,焕发得越加豪迈。在南北各地的古代造像中,唐人造像一看便可识认,形体那么健美,目光那么平静,神采那么自信。在欧洲看蒙娜丽莎的微笑,你立即就能感受,这种恬然的自信只属于那些真正从中世纪的梦魇中苏醒、对前路挺有把握的艺术家们。唐人造像中的微笑,只会更沉着、更安详。在欧洲,这些艺术家们翻天覆地地闹腾了好一阵子,固执地要把微笑输送进历史的魂魄。谁都能计算,他们的事情发生在唐代之后多少年。而唐代,却没有把它的属于艺术家的自信延续久远。阳关的风雪,竟越来越凄迷。
⑥王维诗画皆称一绝,莱辛等西方哲人反复论述过的诗与画的界线,在他是可以随脚出入的。但是,长安的宫殿,只为艺术家们开了一狭小的边门,允许他们以卑怯侍从的身份躬身而入,去制造一点娱乐。历史老人凛然肃然,扭过头去,颤巍巍地重又迈向三皇五帝的宗谱。这里,不需要艺术闹出太大的局面,不需要对美有太深的寄托。
⑦于是,九州的画风随之黯然。阳关,再也难于享用温醇的诗句。西出阳关的文人还是有的,只是大多成了谪官与逐臣。
⑧即便是土墩、是石城,也受不住这么多叹息的吹拂,阳关坍弛了,坍弛在一个民族的精神疆域中。它终成废墟,终成荒原。身后,沙坟如潮;身前,寒峰如浪。谁也不能想象,这儿,一千多年之前,曾经验证过人生的壮美,艺术情怀的弘广。
⑨这儿应该有几声胡笳和羌笛的,音色极美,与自然浑和,夺人心魄。可惜它们后来都成了兵士们心头的哀音。既然一个民族都不忍听闻,它们也就消失在朔风之中。
⑩回去罢,时间已经不早。怕还要下雪。
17.结合三、四段回答:为什么说“王维实在是温厚到了极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从第五自然段的相关信息概括出唐人风范的特点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第六自然段中“只为艺术家们开了一个狭小的边门”,“历史老人凛然肃然,扭过头去,颤巍巍地重又迈向三皇五帝的宗谱”,“不需要艺术闹出太大的局面”这几句话都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结合文章说说这么写的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对下列文章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 (4分)
A.文章第五自然段充分运用对比的艺术手法,把中国文化现象与西方文化现象进行全方位对比,从而突出中国文化现象自身缺乏持久魅力的特点。
B.综观全文,文章在对阳关的真实的描写中融进了对历史的评论与慨叹,显现了对文化现象理性的思考。
C.作者在写作中充分运用了夹叙夹议的手法,语言含蓄,耐人寻味。
D.文章由阳关的自然环境入笔,很自然地联系到王维的诗歌,进而引出中外文化现象,文笔流畅,从容自如。
E.“阳关坍弛了,坍弛在一个民族的精神疆域中”,“它终成废墟,终成荒原”是因为它已失去战争中重要的地位而被人们遗忘。
五.语言运用(4分)
21. 仿照下面句子的形式,在横线处另写一组句子。
要求:①以现当代散文或散文作家为素材,或以现当代诗歌名作或诗人为素材,②字数与例句大体相同。 没有长须飘拂的冯友兰,没有妙语连珠的吴组缃,没有口衔烟斗旁若无人的王瑶,未名湖肯定会寂寞多了。
, ,
, 。
六.作文(60分)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我们经常说“沉默是金”,仔细想想,“沉默”的内含极其丰富,其寓意也发人深省。比如,对于思想者而言,“沉默”可能是胸中正酝酿着真知;对于无聊者来说,“沉默”可能意味着脑中一片空白。失败者说,“沉默”是卧薪尝胆;成功者说,“沉默”是谦逊淡泊。还有人说,自省者“沉默”,奋进者亦“沉默”。而有时,“沉默”是一种支持,“沉默”亦是一种纵容……
那么,你对 “沉默”有怎样的理解呢?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高二语文期末考试
一.基础部分(共12分,每题2分)
1.B
2.D(A敝帚自珍 B 即使 C 食不果腹)
3.B(准绳与准则都指言论、行动等所依据的原则,“准绳”多作喻体,常用来比作“法律、法规”。功夫:有能力的意思;工夫:有时间的意思;面世:多指精神产品与世人见面,如研究、创造成果的问世等。面市:指商品开始供应市场,与消费者见面;“制定”和“制订”的搭配对象不尽相同。制定,一般指定出法律、规程、计划等;制订,有创制拟定之意,一般指定出具体方案。
4. D (断章取义: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内容,而只根据自己的需要取其中一段或一句的意思,带贬义。如履薄冰:象走在薄冰上一样。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目无全牛: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曲高和寡:比喻言论或艺术作品不通俗,能理解或欣赏的人很少。)
5.C(A 并列不当,“医生”后加“人数”;表意不明,“每千人”前加“古巴”。B结构混乱,删去“使读者”D“更”字多余,删去。“实现”后少宾语。)
6. D(归有光,明代散文家)
二.文言文(共21分)
(选择题每题2分)
7.D 8.C 9.D 10.B 11.B 12.C 13.D 14.A
译文:
张仪是魏国人。起初曾经和苏秦一起侍奉鬼谷先生,学习谋略,苏秦自己认为比不上张仪。 张仪学习完了之后,在诸侯间进行游说。曾经跟随楚国的相国赴宴,后来楚国的相国丢失玉璧,门下的人猜疑是张仪,说:“张仪贫穷没有德行,一定是这人偷盗相公的玉璧。”一起抓住张仪,打了几百下,张仪不承认,放了他。他的妻子说:“唉!你要是不读书游说,怎么受这样的侮辱呢?”张仪对他的妻子说:“看我的舌头还在不在?”他的妻子笑说:“舌头在。”张仪说:“够了。” 苏秦劝说赵王之后而得到相互约定结成和从的盟约,然而担心秦攻打诸候,破坏了盟约之后失败,想想没有可以让秦重用的人了,于是派人悄悄知会张仪说:“您当初和苏秦交好,现在苏秦已经当权,您为什么不前往拜访,来谋求达到您的愿望呢?”张仪因此到赵国去,向上要求拜见苏秦。苏秦于是告诫门下人不为他通报,又使他不能离开,这样过了好几天。后来接见他,让他坐在堂下,赐给仆人婢妾的食物。趁机几次责备他说:“凭借您的才能,竟然让自己困窘羞辱到这样地步。我实在不能说话而使你得到富贵,您不值得接纳。”拒绝他并离开了。张仪来,自己认为是苏秦的老朋友,求他提拔栽培,反而被他羞辱,很生气,想到诸侯没有可以侍奉的,惟独秦能使赵为难,于是就到秦国去了。 苏秦后来告诉他的舍人说:“张仪是天下贤士,我大概不如他。现在我幸而先被重用,但能掌握秦国权柄,只有张仪可以。然而贫穷,没有机会进入。我担心他喜欢小利而不成功,所以召见他羞辱他,来激发他的意志。您替我暗地里提供金钱给他。”于是对赵王说,拿出金钱车马,派人悄悄跟随张仪,和他同住一起,稍微接近他,给他车马金钱,他想要用的就给他,而不告诉他。张仪于是能够拜见秦惠王。 惠王任命他为客卿,和他商量讨伐诸侯。 苏秦的舍人于是告辞离开。张仪说:“依靠您才能够显达,刚要报答您的恩德,为什么要离开呢?”舍人说:“我不是了解您,了解您的是苏先生。苏先生担心秦攻打赵破坏从约,认为除了您没有人能够掌握秦的权柄,所以触怒您,派我暗地里提供给您金钱,都是苏先生的计谋。现在您已经被重用,请允许我回去报告。”张仪说:“哎呀,这些计谋本来都是我研习过的而我却没有察觉到,我比不上苏先生英明啊!我又刚刚被重用,怎么可能图谋赵国呢?替我向苏先生致意,苏先生在的时候,张仪怎么敢说话。况且苏先生在,张仪怎么敢奢谈攻赵呢?”张仪做了秦的相国之后,发布文告告诉楚的相国说:“当初我跟从你赴宴,我没有偷盗你的玉璧,你打我。你好好守着你的国家,我就要偷走你的城!”
15.默写:(5分,每空1分)
(1) 况阳春召我以烟景 ,大块假我以文章。
(2)借书满架,偃仰笑歌, 冥然兀坐 , 万籁有生 。
(3)饭疏食、饮水, 曲肱而枕 ,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三.古诗鉴赏(共7分)
16. ①B (2分) ②C(2分) ③略(3分)(言之成理即可)
四.现代文阅读(共16分)
17.阳关荒凉偏僻,环境恶劣,(2分)而王维在诗中只字未提到,只说“无故人”,强调的是朋友情至上,(1分)因而说“王维实在是温厚到了极点”。(1分)
18.(1)乐观。(2)眼光放得远。(3)告别步履放达。(4)充满自信。(4分)
19.采用了拟人的艺术手法,形象地说明统治者所追求的只是王权,因而不可能为艺术家们提供广阔的舞台空间,为后文作者进一步的感慨张本。(4分)
20.A、E(A并非“全方位的对比”,也不是突出“中国文化现象自身缺乏持久的魅力”,而是转入下文揭示中国文化现象被扼杀的深层原因。E并非“失去战争中的重要地位”而被人遗忘。)(4分)
五.语言运用(4分)
21. 略
六.作文(6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