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一、选择题
(2010·南通调研)右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球圈层正确的有 ( )
A.①为地壳 B.②为岩石圈
C.③为软流层 D.④为下地幔
2.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 ( )
A.①圈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B.②圈层的厚度陆地较海洋大
C.③圈层横波不能穿过
D.④圈层的物质状态为固体
解析:图中①为大气平流层,②为地壳,③为软流层,④为外核,⑤为内核。平流层(①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外核(④层)的主要成分虽以铁、镍为主,但却是液态,③层横波能穿过
答案:1.C 2.B
读某地地震波速度随深度的变化图,回答3~5题。
3.图中曲线表示的地震波是 ( )
A.纵波 B.横波 C.纵波和横波 D.无法判断
解析:本题考查地震波的类型、特征及应用。从图中可知此地震波传播速度在3~6 km·s-1之间,速度较慢,为横波
答案:B
4.该地莫霍界面大约位于地下 ( )
A.5千米处 B.17千米处
C.33千米处 D.2 900千米处
解析:此波速度在5千米深处突然变大,说明莫霍界面大约位于地下5千米深处。
答案:A
5.在莫霍界面以下 ( )
A.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增加
B.纵波传播速度下降,横波传播速度增加
C.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下降
D.纵波传播速度增加,横波传播速度下降
解析:本题考查地震波的传播及地球圈层的划分。莫霍界面约在地面下平均33千米处(指大陆部分),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在此界面下,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
答案:A
6.地质学家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 图中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是 ( )
K^S*5U.C#O%M
A.① B.②① C.③① D.④
解析:横波传播速度比纵波慢,且横波不能在液态中传播,故A正确。
答案:A
读我国大陆部分地壳厚度线图,回答7~8题
7.图示地区的地壳厚度 ( )
A.由西向东逐渐增大 B.由北向南逐渐增大
C.由东向西逐渐增大 D.由南向北逐渐增大
8.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其0千米为 ( )
A.海平面 B.岩石圈底部
C.莫霍界面 D.软流层中部
解析:结合等值线分布可知,数值由东向西逐渐增大。由地球内部圈层知识可知,莫霍界面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线
答案:7.C 8.C
浅层地能主要指地球浅层地表数百米内的土壤砂石和地下水所蕴藏的低温热能。据专家测量,我国近百米内的土壤每年可采集的低温能量达1.5万亿千瓦,是我国目前发电装机容量4亿千瓦的3 750倍,而百米内地下水每年可采集的低温能量也有2亿千瓦。由于储量大,分布普遍,被喻为“绿色聚宝盆”。据此回答9~11题。
9.浅层地能存在的内部圈层是 ( )
A.地壳 B.地幔 C.地核 D.软流层
解析:浅层地能主要存在于地表数百米内,在陆地地壳 平均深度范围内。
答案:A
10.浅层地能的主要来源最可能是 ( )
A.太阳辐射 B.地面辐射
C.大气辐射 D.地球内部
解析:浅层地能埋藏浅,主要来自地球外部太阳辐射能,少量来自地球内部。
答案:A
11.对浅层地能开发利用叙述正确的是 ( )
A.浅层地能太分散,根本不可开发利用
B.浅层地能属可再生能源,可循环开发利用
C.浅层地能分布普遍,目前人们已普遍使用
D.浅层地能虽可开发,但由于技术要求高,目前仍处于论证阶段,还未开发利用
解析:浅层地能属可再生能源,目前在某些地区已得以开发利用。
答案:B
读秀丽的黄果树景观图,回答12~15题。
12.图示景观体现出的地球圈层的个数是 (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13.构成该景观的主体要素属于的圈层是 ( )
A.生物圈 B.水圈 C.岩石圈 D.地壳
14.在景观图中,代表自然地理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的要素是 ( )
A.瀑布 B.岩石 C.树木花草 D.大气
15.该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 ( )
A.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且都相互联系
B.图中的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
C.图中的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
D.图中各圈层的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能
解析:景观图中涉及的圈层有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该景观的主体要素是瀑布,应归属于水圈;生物圈是最活跃的圈层;该瀑布的形成说明地球的圈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它们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迁移与能量的转化。其所需能量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分别是地球内能、重力能、太阳辐射能。
答案:12.C 13.B 14.C 15.B
二、非选择题
16.下图是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表示地震波,其中A表示 波,B表示 波,其判断依据是 。
(2)图中F处,地震波A完全 ,地震波B速度 并继续往深处传播。这说明F面以上的E物质状态为 态,以下的G物质状态为 态
(3)C层主要由 组成。G层叫 ,H层叫 。地球的岩石圈是指 和 。
解析:左图是地震波由地表向地心传播过程中波速随深度的变化情况(注意左侧的深度),上方横坐标表示地震波速度,图内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横波和纵波。地震波在通过同一介质时,波速慢者为横波,快者为纵波。并可根据两种地震波传播过程中速度的变化情况,相互补充,相互印证,推断地球内部不同深度物质、状况的变化。右图是地球内部根据左图作出的判读结果。例如,根据地震波在距离地表平均33千米处波速突然增大,可确定D面为莫霍界面。又根据在2 900千米处,纵波波速锐减,横波完全消失,可确定F面为古登堡界面。F面以下横波不能通过,说明F面以下物质非固态。再根据纵波通过F面以下时的波速(纵波波速与通过介质的密度成正比),说明F面以下物质非气态。那么,既然非固态,又非气态,就只能是液态(实际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的熔融态)。
答案:(1)横 纵 A波传播速度慢,B波传播速度快
(2)消失 突然下降 固 液
(3)各类岩石 外核 内核 地壳 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
17.2009年7月9日19时19分13秒,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县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0 km,结合所学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为探测莫霍界面的情况,在下列四地同时进行了地震波的测定,最迟从莫霍界面传来地震波的是 ( )
A.高雄 B.成都 C.上海 D.北京
(2)此次地震,理论上姚安县居民感觉到 ( )
A.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K^S*5U.C#O%M
B.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C.只左右摇晃
D.只上下颠簸
(3)云南所在的西南地区是我国地震多发地区,原因是
。
(4)掌握地震发生规律可有效减少危害,我们要了解云南地区地球各圈层组成物质和结构特征,目前主要的研究依据是 ,其研究原理是
。
解析:第(1)题,地壳厚度不均,高山、高原较厚,平原、盆地较薄。第(2)题,纵波传播速度快,横波传播速度慢。第(3)题,云南所在的西南地区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上。第(4)题,利用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可以了解地球内部各圈层的特征
答案:(1)A (2)B (3)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上 (4)地震波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随所通过的介质不同而变化;纵波能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横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