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炼一中2009—2010年 高二 政治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注:本卷分为Ⅰ、Ⅱ两卷。第Ⅰ卷为客观性试题;第Ⅱ卷为主观性试题。将所有答案填入Ⅱ卷答题卡中,只交答题卡。
Ⅰ卷(客观性试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毛泽东同志指出,一切事情是要人做的……做就必须先有人根据客观事实,引出 思想、道理、意见,提出计划、方针、政策、战略、战术,方能做得好。思想等等是主观的东西,做或行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都是人类特殊的能动性。这充分说明人区别于物的显著特点是( )
A.人具有自觉能动性
B.人是有先知先觉的
C.人能自己创造工具,并改造世界
D.人能认识和改造规律
2. 面对复 杂多样的化学元素,化学家经过反映研究发现了它们性质变化的元素周期律;面对千差万别的商品,抽象出无人类差别的劳动,把握商品的价值属性。这说明人类( )
①能够改造世界
②能够认识并创造规律
③能透过事物的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④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世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 在人类现代航天史上 ,由飞机到火箭、到卫星、到太空飞船、航天飞船、火星探测器,这表明 ( )
A.规律的客观性和强制性的作用越来越小
B.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在不断增强
C.人既能认识规律,也能改造规律
D.人需要有正确思想意识的指导
4. 4月23日至24日,乡镇企业应对金融危机专家咨询座谈会在广东召开,专家们认为,危机当前,怨天尤人没有出路,消极悲观走向死路,只有豪情壮志、扎实努力,才是胜利之路。这是因为
A.意识对物质具有决定性作用
B.主观能动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事物的发展
C.人们的主观能动性是巨大的
D.积极的精神状态对人们活动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5.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人们认识的两个阶段,下列选项中对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关系理解错误的是 ( )
①感性认识是错误的,理性认识是正确的
②只有理性认识才能对实践起指导作用
③二者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④感性认识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源于感性认识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阅读漫画。回答6——7题。
6.下列叙述和漫画的寓意相一致的是 ( )
A.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 B.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C.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D.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7.漫画启示我们,在发挥主观能动性时,应 ( )
A.重视主观条件 B.解放思想
C.尊重客观规律 D.抓住主要矛盾
2009年7月5日晚乌鲁木齐发生的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是一起典型的境外指挥、境内行动,有预谋、有组织的打砸抢事件。据此完成8——9题。
8. 7月6日中午,新疆 维吾尔自治区通报了乌鲁木齐市7月5号发生的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的经过等有关情况。通报这些情况,更有利于人们了解和认识事件的本质,从认识论上看,这是因为 ( )
A.事件经过本身比我们对事件的认识更有意义
B.事件经过是客观的,我们对事件的认识是主观的
C.事件经过是我们认识该事件的向导
D.事件经过是原因,对事件的认识是结果
9.在新闻发布会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既通报了该事件的经过,又报道了该事件中的其他相关情况,这反映出我们要真正认识事物,就必须 ( )
A.占有十分丰富的符合实际的感性材料
B.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
C.掌握事物的真象,摒弃事物的假象
D.区分主观现象与客观本质
由墨西哥发端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在全球蔓延,全球打响了防治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无硝烟战争。据此完成10——1 2题。
10.中国工程院院士赵铠就有有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根据现在了解的情况,我国完成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实验室测试和临床研究还需要3个月的时间,这还得是一切都非常顺利的情况下。”我们对事物的认识需要经历一段较长时间是因为 ( )
A.主观因素对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产生影响
B.发挥主观能动性会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
C.不断积累正确主观因素,克服错误的主观因素
D.主观因素越正确,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越充分
11.日前,卫生部发布消息说,对于新型甲型H1N1流感,目前还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但疫情是完全可防可控的。由此可见 ( )
A.人们不可能真正认识事物
B.人们不可能达 到对事物的真理性认识
C.事物是永远不可认识的
D.没有不可认识的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12.我国已经开始生产甲型H1N1流感疫苗,但专家指出,疫苗生产出来后,仍需进行严格的临床实验,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将组织协调各相关部门,对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研发、生产、检验、流通、使用等环节进行全程监管,最重要的还要保障疫苗的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这进一步说明 ( )
A.我们对事物的认识经历实践、认识的过程就能完成
B.我们对事物的真正认识需要经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C.认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D.认识事物是为了更好地改造思想,以指导实践
13.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是 ( )
A.一个自发的过程 B.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
C.认识的根本任务 D.错误认识到正确认识的飞跃
14.认识必须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是因为 ( )
①认识了现象不等于认识了本质
②正确的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正确、更可靠
③正确的理性认识能更好地指导实践
④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A.① ② ③ B.① ② ④ C.① ③ ④ D.② ③ ④
动漫产业是我国的新兴产业,作为我国动漫产业的杰出作品《喜羊羊与灰太狼》正是通过导演的合理想象,博得千千万万小朋友的喜爱。据此完成15——16题。
15.合理想象和创造性思维是密不可分的, 培养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特别需要( )
①要善于发现问题 ②抛弃传统知识
③正确对待灵感和顿悟 ④务必积累知识,把握已知规律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6.下列有关合理想象的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 )
①想象力是年轻人特有的
②合理想象使人们的认识能力得到进一步发挥
③想象是一定能变成现实的
④合理科学的想象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是极为有益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7.通过对近一个世纪以来的流感大流行的数据分析,综合这些分析结果,人们得出流感流行的六大气候特征。这说明 ( )
①分析与综合是人们认识事物的重要思维方法
②分析和综合是密不可分的
③分析和综合过程是可逆的
④综合是分析的前提和基础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8.下列属于实践活动的是 ( )
①小明在教室认真听课
②科学家向“嫦娥一号”发出指令撞击月球
③农民应用知识科学种田
④医生奋战在抗击甲型H1N1流感一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把学问用于装饰是虚假,完全依靠学问上的规则断事是书生的怪癖。”这表明( )
A.书本知识比亲身实践更为重要
B.实践是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
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D.书本知识要和具体实践结合
20、在我国农村改革中,农民首创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首选了第一个村民委员会,创办了第一批乡镇企业,被称为我国农民的三大创举。这充分说明了人民群众是( )
A.社会 历史的创造者 B.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C.社会变革的引导者 D.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21、“香花不一定好看,能人不一定能说。”这句俗语告诉我们,认识事物应该( )
A.透过现象看本质 B.坚持矛盾的观点
C.坚持联系的观点 D.坚持发展的观点
22、泰戈尔说:“真理之川从他的错误之沟渠中流过。”这说明( )
A.真理与谬误相互区别 B.真理与谬误相互融合
C.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 D.真理以谬误为基础而存在
23、下列词语中符合认识运动反复性和无限性的是( )
A.一概而论 B.三人成虎 C.百感交集 D.千虑一得
24、恩格斯指出:“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据此回答:恩格斯的教导告诉我们( )
A.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B.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是人类从事其他一切活动的基础
C.科学实验是历史前进的有力杠杆
D.农业劳动是人类生存的基础
25、王安石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的诗句,题咏菊花。苏东坡则认为秋菊不可能像春花那样落英满地,以“秋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的诗句加以嘲讽。后来,苏东坡在黄州果见秋菊落英,方知自己错了。在这件事上,苏东坡错在他不懂得( )
A、下结论要以事实为依据
B、认识受时间、地点和条件的限制
C、认识事物须透过现象达到本质
D、对同一对象的认识,不同的人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26、“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句诗说明( )
A.想象是突发的 B.想象是随意的
C.想象的形式是主观的 D.想象的内容是客观事物
27、“地球一小时”活动节约 的能源虽然有限,但是当环保意识深入人性并化为自觉保护环境的实践,就会对全球节能减排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这说明( )
①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的物质性活动
②实践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改造世界的活动
③实践具有能动性,社会性和客观性的突出特点
④实践是人类应对环境的有效合理的适应性活动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如今,“多媒体”“上网”“信息卡”等许多新词语几乎天天挂在人们口头上。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统计表明,近20年来,约有7000条新词产生。据此回答27--29题:
28.材料中这些新词的产生根源于( )
A.人们的主观创造 B.改革开放的社会实践
C.知识分子的概括和总结 D.科学思维方法的合理运用
29.上题选项中的改革开放属于( )
A.生产实践 B.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C.生产劳动 D.科学实验
30、某地对干部作风建设有一个形象的比喻,说是当干部要有“三盆水”:一盆水洗头,更新观念,与时俱进;一盆水洗手,办事干净,勤政廉洁;一盆水洗脚,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强调当干部要“洗脚”,是因为( )
A.人民群众 是实践的主体
B.一切真知来源于社会实践
C.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
D. 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是统一的
兰炼一中2009—2010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 政治(理科)答题卡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请将答案填入答题卡)
II卷(主观性试题 40分)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某国有家电企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领导班子没有退却、气馁,他们成立了三个部门:一是市场调研部,了解国内城乡居民的不同的需求情况,了解国际市场的需求情况,以便及时调整产品结构。二是技术攻关部,了解国内外同行的最高和最新技术,一方面组织本企业科研人员搞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另一方面,适当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不断推出新产品。三是内部管理部,对职工进行业务和职业道德培训,制定严格的考评机制,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经过几年努力,该企业成为国内龙头企业,年创税利超100亿元。
(1)什么是人的主观能动性?(3分)
(2)结合上述材料,谈谈该企业的干部、职工是怎样发挥主观能动性的?(6分)
32、辨析题:有人认为,实践出真知。人们只要参加实践活动,就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你是如何看待这一看法的?(8分)
32、《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力量。农民的认识不统一、觉悟不提高、积极性得不到充分发挥,新农村建设就难以有大的进展。做好新农村建设中的群众工作,应切实抓住以下几个环节:引导农民,把农民群众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和发挥出来,离不开必要的教育和引导;扶持农民,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充分激发他们建设新农村的热情和干劲;提高农民素质是实现农民致富乃至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之策。
(1)为什么说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力量?(4分)
(2)材料中应切实抓住的几个环节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4分)
33、(15分)材料一: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两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这两大理论成果都是党和人民实践活动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材料二:在走向新世纪的新形势下,面对许多我们从来没有遇到过的艰巨课题。邓小平理论要求我们增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坚定性和自觉性,以“三个有利于”为根本判断标准,不断开拓我们事业的新局面。
材料三:马克思主义不可能一成不变。静止地孤立地研究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同它在现实生活中的生动发展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没有出路。?
材料四: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廿一世纪,就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运用认识论的有关原理分析上述材料.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答案
高二 政治(理科)
33、(1)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农村中的人民群众主要是农民,因此,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力量。
(2)体现了群众是实践的主体,要树立群众的观点,坚持群众路线,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引导农民,扶持农民,提高农民素质,有利于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激发农民的积极性,更好地投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去,推动农村建设发展。
34、(1)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这两大理论成果都来自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来自党和人民群众的实践。?(2)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根本判断标准,在实践中检验我们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不断开拓我们事业的新局面。?(3)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来自实践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必将随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用科学理论作为我们行动指南,党才能领导全国人民把社会主义事业推向21世纪。
(5)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马列毛邓三是正确认识,是科学理论,以马列毛邓三为指导,能够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