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七中高二语文下学期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①剑阁峥嵘而崔嵬, 。
② ,不尽长江滚滚来。
③ ,此时无声胜有声。
④此情可待成追忆, 。
⑤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 。
⑥梧桐更兼细雨, 。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赵仲卿
赵仲卿,天水陇西人也。性粗暴,有膂力,周齐王宪甚礼之。以功授大都督,寻典宿卫。 王谦作乱,仲卿使在利州,即与总管豆卢绩发兵拒守。为谦所攻,仲卿督兵出战,前后一十七阵。及谦平,进位大将军,封长垣县公,邑千户。
高祖受禅,进爵河北郡公。开皇三年,突厥犯塞,以行军总管从河间王弘出贺兰山。仲卿别道俱进,无虏而还。复镇平凉,寻拜石州刺史。法令严猛,纤微之失,无所容舍,鞭笞长史,辄至二百。官人战栗,无敢违犯,盗贼屏息,皆称其能。时塞北盛兴屯田,仲卿总管统之。微有不理者,仲卿辄召主掌,挞其胸背,或解衣倒曳于荆棘中。时人谓之猛兽。事多克济,由是收获岁广,边戍无馈运之忧。
会突厥启民可汗求婚于国,上许之。仲卿因是间其骨肉,遂相攻击。十七年,启民窘迫,与隋使长孙晟投通汉镇。仲卿率骑千余驰援之,达头不敢逼。潜 遣人诱致启民所部,至者二万余家。其年,从高颎指白道以击达头。仲卿率兵三千为前锋,至族蠡山,与虏相遇,交战七日,大破之。追奔至乞伏泊,复破之,虏千余口,杂畜万计。突厥悉众而至,仲卿为方阵,四面拒战。经五日,会高颎大兵至,合击之,虏乃败走。追度白道,逾秦山七百余里。时突厥降者万余家,上命仲卿处之恒安。以功进位上柱国,赐物三千段。朝廷虑达头掩袭启民,令仲卿屯兵二万以备之。达头骑十万来寇韩洪军大败仲卿自乐宁镇邀击斩虏首千余级。
明年,督役筑金河、定襄二城,以居启民。时有表言仲卿酷暴者,上令御史王伟按之,并实。惜其功不罪也,因劳之曰:“知公清正,为下所恶。”赐物五百段。仲卿益恣,由是免官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功授大都督,寻典宿卫 典:掌管
B.事多克济 克:攻克
C.会突厥启民可汗求婚于国,上许之 许:答应
D.达头骑十万来寇 寇:侵犯
3.下列句子中,都能表现赵仲卿“法令严猛”的一组是(3分)
①仲卿别道俱进,无虏而还。②鞭笞长史,辄至二百。③官人战栗,无敢违犯④仲卿辄召主掌,挞其胸背⑤解衣倒曳于荆棘 中⑥边戍无馈运之忧
A.①②③④ B.②③ ⑤⑥ C.②③④⑤ D.①④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赵仲卿虽然性格粗暴,但是作战勇敢,因而受到周代齐王宪的尊敬,受任大都督。出使在利州的时候,发兵抵抗作乱的王谦的部队。他最终打败了王谦,再一次被升职。
B.赵仲卿法令森严,官民都怕他。在塞北总管垦殖荒地一事时,从严要求百姓治田,出现过失的便鞭打甚至是在荆棘中倒拖,手段虽残忍,但在客观上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C.作战勇猛的赵仲卿也不乏谋略,面对突厥求婚的请求,他使用离间计,分散民心,削弱了战斗力,然后利用各种机会率兵布阵攻打,最终打败了突厥的部队,也因此获得了朝廷的赏赐。
D.赵仲卿被人上表说是暴虐,但是因为他为朝廷建立了不朽的功业,皇帝没有怪罪,相反找了个借口宽慰他。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惜其功不罪也,因劳之曰:“知公清正,为下所恶。”
译文:
6.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用“/”标出(3分)K^S*5U.C#O%
达 头骑十万来寇韩洪军大败仲卿自乐宁镇邀击斩虏首千余级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7.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6分)
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
刘长卿
流落征南将,曾驱十万师。
罢归无旧业,老去恋明时。①
独立三边静,轻生一剑知。②
茫茫江汉上,日暮欲何之
注释:①明时:对当时朝代的美称。K^S*5U.C#O%
②三边:指汉幽、并、凉三州,其地皆在边疆、此处泛指边疆。
(1)诗中的李中丞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诗句概括。(2分)
答:
(2)诗歌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塑造李中丞的形象?请举例说明。(4分)
二、文化经典、文学名著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8.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聂赫留朵夫上大学三年级时,为了写一篇关于土地所有制的论文到姑妈家度暑假。当时他还是一个纯洁的青年,在一次捉人游戏中,他和玛丝洛娃互相吸引,开始了纯洁的恋爱。
B.聂赫留朵夫带着上诉的状子第二次去探监,他对玛丝洛娃说他要弥补自己的过错,决定和她结婚。玛丝洛娃拒绝了他的请求,但还是饶恕了他。K^S*5U.C#O%
C.聂赫留朵夫采用了同样的方式处理了两处田庄库兹明和巴诺沃,就是把田地以比同县农民在地主那里租到的土地便宜三成的价格出租给农民。
D.玛丝洛娃调到政治犯队伍中以后,各方面的处境都有所改善,重要的好处是,她认识了几个对她起良好影响的人,西蒙松就是其中一个。
E.经过聂赫留朵夫的多方奔走,玛丝洛娃终于由服苦役被改判为在西伯利亚近处流放。
9.聂赫留朵夫的性格经历了纯洁、堕落、复活三个阶段。请概述聂赫留朵夫从堕落到复活的过程。(5分)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10.阅读下面的《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此题实验班做,平行班不做)
孟子曰:“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君子之言也,不下带而道存焉①;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K^S*5U.C#O%
[注]①不下带:带,腰带。古人视不下带,即只视带之上。此处比喻注意眼前常见之事。
(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判断言语的好坏,关键要体会它有没有深远的意义。
B.一个人能够遵守约定并且施与广博,那么他行的就是善道
C.放弃自己的田地不耕种,却跑到别人的田里去除草,往往是人们的毛病。
D.我们不应该对别人要求严格,对自己却降低要求。K^S*5U.C#O%
(2)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与人。”请结合上面选段中有关“操守”的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10.阅读下面的《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此题平行班做,实验班不做)
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①,则君子必自反②也:‘我必不仁也,必无礼也,此物奚宜③至哉?’其自反而仁矣,自反而有礼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忠。’自反而忠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曰:‘此亦妄人也已矣!如此,则与禽兽奚择哉? 于禽兽,又何难焉?’是故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
[注]①横逆:蛮横无理。②反:反省。③此物:指上文所说的“横逆”的态度。奚宜:怎么会。
(1)下列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孟子认为,君子与一般人不同的原因,在于他内心所怀的念头是仁和礼。
B.孟子主张,在受到不公平的对待后,首先要做的是改正自己的错误
C.孟子主张,在遇到粗暴的对待时首先要反省自己,但这并不是对道德原则的否定。
D.孟子认为,自己没有过错却又遭受粗暴的对待时,可以把对方当成禽兽不与之计较。
(2)孟子在上文中所谈的修身方法,你是怎样看的?请谈谈你的理解。(3分)
三、现代文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
与唐诗一样,唐代书法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过程。初唐的书法,就极漂亮。由于皇室(如太宗)宫廷的大力提倡,其风度体貌如同上述从齐梁宫体摆脱出来的诗歌 一样,以一种欣欣向荣的新恣态展现出来。唐太宗酷爱王羲之。王羲之的真实面目究竟如何,兰亭真伪应是怎样,仍然可以作进一步的探究。但兰亭在唐初如此名高和风行,像冯、虞、褚的众多摹本,像陆柬之的《文赋》效颦,我们似乎有更多理由把传世兰亭作为初唐美 学风貌的造型代表,正如把刘(希夷)张(若虚)作为初唐诗的代表一样。冯(承素)、虞(世南)、褚(遂良)、陆(柬之)和多种兰亭摹本,确是这一时期书法美的典型。那么轻盈华美,婀娜多姿,或娟婵春媚,云雾轻笼,或高谢风尘,精神洒落……,这不正是《春江花月夜》那种“当时年少春衫薄”式的风流、潇洒和亭亭玉立么?它们与刘、张、四杰的诗歌的气质风神恰好一致,鲜明地共同具有着那个时代的审美思想、趣味标准和艺术要求。
盛唐本来就是一个音乐高潮。当时传入的各种异国曲调和乐器,如龟兹乐、天竺乐、西凉乐、高昌乐等等,融合传统的“雅乐”、“古乐”,出现了许多新创造。从宫廷到市井,从中原到边疆,从太宗的“秦王破阵”到玄宗的“霓裳舞衣”,从急骤强烈的跳动到徐歌曼舞的轻盈……正是那个时代的社会氛围和文化心理的写照。“自破阵舞以下,皆擂大鼓,杂以龟兹之乐,声震百里,动荡山岳”,“惟庆善乐独用西凉乐,最为闲雅”。或武或文,或豪壮或优雅,恰如当时的边塞诗派和田园诗派一样。这些音乐歌舞都不再是庙廊礼仪性的典重主调,而是世俗性的欢快心音。K^S*5U.C#O%
如同音乐与诗的关系,舞蹈之于书亦然。观舞姿而进书法,也是一再流传的著名故事:“张颠见公孙大娘舞剑,从而笔势益振。”当时舞蹈特征是甚么呢?与音乐一样,它主要也是来自异域少数民族的急烈跳动的胡旋舞(“胡腾”),即所谓“纵横跳动”“旋转如风”。从而,那如走龙蛇、刚圆遒劲、具有弹性活力的笔墨线条,那奇险万状、绎智遗形、连绵不断,忽轻忽重的结体、布局,那倏忽之间变化无常,急风骤雨,不可遏制的情态气势,盛唐的草书不正是这纸上的强烈舞蹈么?绝句、草书、音乐、舞蹈,这些表现艺术合为一体,构成当时诗书王国的美的冠冕。它把中国传统重旋律重感情的“线的艺术”,推上又一个崭新的高峰阶段,反映了世俗知识分子上升阶段的时代精神。而所谓盛唐之音,非他,即此之谓也。
1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轻盈华美、婀娜多姿体现的是初唐书法的风度体貌,其新姿态欣欣向荣。
B.异域少数民族胡旋舞的“纵横跳动”“旋转如风”逐渐形成为盛唐时舞蹈的特征。
C.“秦王破阵”展现的是徐歌曼舞的轻盈,“霓裳舞衣”表现的是急骤强烈的跳动。
D.所谓盛唐之音,主要是对反映了世俗知识分子上升阶段时代精神的各类艺术合为一体的一种形象性的表述。
12.下列不能说明“盛唐本来就是一个音乐高潮”的一项是( 3分)
A.当时传入了各种异国曲调和乐器,如龟兹乐、天竺乐、西凉乐、高昌乐等等
B.从宫廷到市井,从中原到边疆,从太宗的“秦王破阵”到玄宗的“霓裳舞衣”
C.“自破阵舞以下,皆擂大鼓,杂以龟兹之乐,声震百里,动荡山岳”
D.或豪壮或优雅的可以吟诵的边塞诗和田园诗K^S*5U.C#O%
13.下列属于“线的艺术”的一项是(3分)
A.龟兹乐、天竺乐、西凉乐、高昌乐等音乐
B.刘(希夷)张(若虚)等人的唐诗
C.冯(承素)、虞(世南)、褚(遂良)、陆(柬之)等人的书法
D.公孙大娘舞剑的舞蹈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
边村夜色
木屋飘出缕缕炊烟的时候,悠闲啃食秋草的牛羊,开始走下金色的山坡,转出秋叶如金的桦树林,在夕阳中迈着散漫的步子走向自己的家。K^S*5U.C#O%
无声的炊烟,在山岭环抱的村舍上飘曳、弥漫,然后悄悄地消融在湛蓝而高远的天空,透露出一种原始而质朴的意味。碧莹莹的禾木河,如一脉纯美的玉带,淳悠悠、温润润地贴着山根流泻、延伸,显露出一副凝神静气、自在无忧的情态。走上古老木 桥的牛羊,都会放慢回家的脚步,低头看看流水与桥墩相遇时轻轻飘曳起的雪白浪花、玉白波纹。流水一如既往在夕阳下闪出温暖的光泽,然后在渐行渐远中归于沉静,最后消失在金色的丛林中。
落日在西边山头悄悄地滑落,牛羊在余辉中悠悠地行走。当它们越来越长的身影与木屋、山岭的阴影融合为一体的时候,整个村子就渐渐没入了淡蓝的夜色中。
随着夜色变得深浓,气温迅速降低,悄然滑过的风里,已经蓄积了浓浓的寒意,它不仅会快速消耗人的体温,也会把一种难言的边关情绪注入人的心间,甚至让人进入久远的岁月里。忽然感觉到边关的夜风里,不仅有身处孤远的寒意,还有熠熠的霜雪颜色,思亲怀远的同时,一种诗情在心里涌荡。K^S*5U.C#O%
木屋中,土瓦人家吃完简单的晚饭,很快就进入自己深深的睡梦中;围栏里,牛羊在静静回味着一天的生活,不时发出轻轻咂摸滋味的声音。原本就没有喧嚣的村落,这时酣然沉入一个无忧无虑的梦境。四周起伏的山岭,已经环成一座沉静、严密的黝黑色屏障,阻挡任何外来的惊扰;坚实的屏障上撑起巨大的、幽蓝色的穹顶,并且上面还布满了大大小小清晰、雪亮的星星,它们好像都在默默注视这些静谧的木屋,注视这个童话般的边关小村。
走到一家的围栏前,一只狗轻轻地哼了两声,并没有再向陌生人做出任何具有威胁性的举动。这个时候,我们才意识到:这个家家都有狗的村子里,夜晚竟然安静得没有狗叫声。
就在凝神静思的时候,一阵清晰的流水声传来,分明的节奏里,有一种平和、无尘的光泽。情不自禁地仰头往天空看去,一时间却无法辨别天上的银河,倒觉得满天星光都是溅起的浪花。一番遐想、陶醉后,才想起那是禾木河的流水声,这优美自然的清音、流转不息的旋律,使禾木村的夜晚静谧而有洁净的光彩。
一轮满月从山后浮出,不经意间就勾勒出山脉的起伏、沟壑的深浅,皴染出山坡林木的明暗、草丛的厚薄;一片如雪的清辉洒落在一幢幢木屋的顶上,然后顺着陡峭的屋顶流淌到地面,飘洒到围栏上;散落在远处的一个个干草垛,挺着丰满、厚实的身子,从容地顶着雪白的月光,那份自信尽在不言中。
突然感觉到月色下的边村,就是在安宁世界中铺开的一幅水墨画,它的线条简洁、明快,它的轮廓清晰、分明,朴素里散发出洁净而清冽的气息,宁静间流露出安逸而无忧的神情。
边防哨兵换岗的脚步声响起,这使边关小村的夜晚显得更加安宁、深沉。
在温暖的木屋里舒服地躺下,远处禾木河的流水声又清晰地传来,可能是因为有了清月的朗照,那音色显得更加纯净、明亮,清澄无染。
14.下列对这作品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全文以作者的行踪为线索,从村外写到村内,然后写到木屋、围栏,最后又回到木屋里,一步一景,突出了边村环境的阔大、优美。
B.文中“这个家家都有狗的村子里,夜晚竟然安静得没有狗叫声”一句说明边村的夜晚很安宁,虽然狗很多,却听不到狗叫声。
C.第七段中说天上的银河一时间无法辨别,这是因为银河被云彩遮掩了,这样写突出了边村流水声的平和、无尘、优美自然。K^S*5U.C#O%
D.作者多角度描写了边村的流水,先写夕阳下流水的色彩、光泽,然后写流水的声音,这都是为了突出边村的美丽、安宁
E.这篇散文艺术上的主要特点是情景相生,作者描写边村夜色的优美、安宁,主要是为了表达自己对边村环境和生活的喜爱之情。
15.开头第一段突出描写了景物什么样的特点?其主要作用是什么?(4分)
16.文章最后一段,有人说应该删掉,有人说不应该删掉。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6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13分)
17.下面这段话中有三处毛病,请写出错误的句子的序号,并改正这些错误:
近几年,扬州旅游事业发展很快,同时也留下了一些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①许多国外的旅游者到中国来,②就是要领略我们这个古老国家的文明、风情的,③因为他们到扬州,除了游览瘦西湖外,④还要钻一钻曲折幽深的巷子和青石板铺成的路……
答:(1)序号 ,订正
(2)序号 ,订正
(3)序号 ,订正
18.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后面题目。(10分)
材料一:“泼墨门”事件将大明星章子怡再度推到风口浪尖的位置上,昔日“闺蜜”赵欣瑜站出来大爆料,声称她与上海某富商有染,并且与VIVI分手,让章子怡的公众形象也沾染上“墨汁”。而这一切很大程度上是借助于网络传播。K^S*5U.C#O%
材料二:周立波,著名海派清口创始人。媒体如今习惯将其与赵本山、郭德纲相提并论。人红是非多,著名海派清口创始人周立波正遭遇“博客门”。7月5日,“周立波太太张洁的博客”突然出现在新浪网上,以“周立波为傍富婆抛妻弃子”为开头,4天内狂发22篇博文,称自己“重病被周立波抛弃”“包养周立波的富婆疑是某某”“周立波吸毒”等。上海滩最红的曲艺艺人周立波遭遇“博客门”事件后,其新闻在网络上大肆传播;有人指责网络不负责任,有人认为网站就有义务“晒晒”此类现象
(1) 用一句话概括以上两则材料所说的现象。(4分)
(2) 针对上面的现象,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简要分析。(6分)
六、作文(7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最近在网络上读到一篇小故事,我觉得很有意思。
故事说有一个老师将做作业的学生分组,十二人一组,一个学生请求老师让他换组。老师问:“为什么?”
这学生说:“因为我很讨厌其中的一个人。”
老师就让他换了。不过问他:“其他的组员你也都讨厌吗?”
学生说:“不会啊,都蛮喜欢的。”
老师说:“那这个人在你生命中重不重要?”
那个学生答:“重要个鬼啦!讨厌死他了。”
老师说:“但 是十个好朋友留不住你,你却为了他一个人离开。你说,这个人重不重要呢?”
为什么为了一个讨厌的人而离开你喜欢的人?为什么要让一个“不重要的人”成为你生命的重心呢?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套作,不得抄袭
(2)(4分)①对比手法。将李中丞的叱咤沙场与不幸遭遇进行对比,表现作者对他的遭遇的不平与同情。②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最后一联描绘了一幅江水茫茫、夕阳西下的图景,含蓄地表现了老将日暮途穷的不幸遭遇,充满伤感之情。
8、(5分)BC(B、当时玛丝洛娃并不能饶恕他;C、不一样,在巴诺沃,聂赫留朵夫把土地租给农民,但承认租金还是农民的财产,交纳的资金用于交税和公益事业。)K^S*5U.C#O%
9、聂赫留朵夫进入军队后,他堕落腐化,诱奸了玛丝洛娃并将她抛弃 (1分)在法庭上,他再遇玛丝洛娃时,良心深受谴责,积极为她奔走申冤。(2分)目睹了农民的痛苦和贵族的压迫,他逐渐否定现存制度和土地私有制,灵魂得到复活。(2分)高◎考※资*源
10、(实验班)
(1)(3分)B“守约”意思应为“操守简约”。
(2)(3分)参考答案:我们每个人都要注重自身修养的提高,凡事要对自己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了方能推己及人。(2分)自己希望怎样生活,就应想到别人也会希望怎样生活;自己不愿意别人怎样对待自己,就不要那样对待别人。(1分)
10、(平行班)
(1)(3分)B(“改正自己的错误”说法有误,应是反省自己有没有做的不对的地方。)
(2)(3分)我赞同孟子的意见。人们在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不公平的对待。遇到这种情况多反思一下自己是否有做得不对的地方,减少对对方的怨恨,同时也能明白自己的过错,避免再犯。如果自己没有过错,就可以理直气壮地坚持自己的行为,不必太在乎对方的看法。
三、现代文阅读(9分)
11、C(“秦王破阵”展现的是急骤强烈的跳动,“霓裳舞衣”表现的是徐歌曼舞的轻盈。)
12、D(与音乐无关)
(3)④ “钻一钻曲折幽深的巷子和青石板铺成的路”改为“钻一钻曲折幽深的巷子,走一走青石板铺成的路”
18、(1)(4分)明星“门”事件中网络起了重要的作用。
(2)(6分)示例一:网站不应该传播此类现象。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把个人的隐私暴露在网络上就是等同于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这是不道德的……(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二:网站就有义务“晒晒”此类现象。因为一个人特别是名人就应该注意公众形象,抖出他们不好的东西也是对他们的提醒,如果没有此类事件,身正不怕影子斜……(言之成理即可)
19、写作提示:这个小故事含有一定的哲理性,可以从如下角度出发。
①从老师的角度出发:学会宽容、学会欣赏、人人都是重要的;
②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调整心态、认识全局。不能因为一点不好而否定全局;
③从旁观者的角度出发:语言是揭开心灵的钥匙;擅长做思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