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CO极易与许也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的与氧气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严重时会危机生命。
(两处关键字句,有任何一处均给1分)
(2)2NO+2CO N2+2CO2
【10乌鲁木齐市】1.“低碳生活”、“低碳经济”、“碳减排”等日常出现在电视新闻或报纸上,其中关于“低碳生活”中的“低碳”是指
A.生活中不用含碳的物质 B.尽量减少含碳物质的排放和浪费
B.停止含碳矿物的开采和加工 D.禁止使用煤炭、石油
【10新疆】6.2009年12月在哥本哈根召开了世界气候大会,各国共同协商对策,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下列气体中大家关注的温室气体是
A.氮气 B.氧气 C.氢气 D.二氧化碳
【10福建宁德10】.下列能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物质(或方法)是
A.闻气味 B.观察颜色 C.燃着的木条 D.
【10福建宁德11】.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氢氧化钠固体可作为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B.熟石灰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C.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D.
10.带火星的木条(或澄清石灰水 或紫色石蕊试液 或湿润的pH试纸等合理答案)。
11.CO作燃料等合理答案。
1(10贵港7)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依据的性质不相符合的是( )
A.一氧化碳用于冶金工业——一氧化碳能够燃烧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干冰易升华同时吸收大量的热
C.金刚石用于裁玻璃——金刚石很硬
D.石墨用于制铅笔芯——石墨很软
2.(10成都2)下列化学用语及结构表达不正确的是( )
A.Na+ 的结构示意图: B:C60分子的结构:
C.4个氮原子:2N2 D.酒精的化学式:C2H5OH
3.(10连云港16)炭雕是一种集观赏、空气净化于一体的工艺品(如右图),其主要成分是木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炭雕作为艺术品可以长久保存
B.炭雕能吸附室内微量的有害气体
C.摆放炭雕必须远离火种
D.将炭雕的下脚料研成粉末,与氧化铜粉末共热,不能发生反应
1.(10徐州11)“低碳”是一种生活理念,也是一种生活态度。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要求的是 A.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B.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C.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 D.尽量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
2.(10徐州19) 用右图装置可以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棉花会变蓝
B 粗铜丝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C 产生的二氧化碳可用生石灰干燥
D 能验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10天津市18).二氧化碳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但也是一种宝贵的碳氧资源。在高温高压下以CO2和NH3为原料合成尿素[CO(NH2)],同时有水生成。这是固定和利用二氧化碳的成功范例。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3.(10无锡6)2009年12月在哥本哈根召开了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气候变化问题进一步成为了人类关注的热点,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A.温室气体除二氧化碳外,还有甲烷、臭氧等。
B.在生产和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
C.开发新能源,禁止开采和使用化石燃料
D.提倡乘坐公交车、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
4.(10成都1)世博“零碳馆”是中国第一座零碳排放的公共建筑。“零碳”中的“碳”主要指
A.CO B.CO2 C.CH4 D.C
1.(10连云港24)“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从而降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上海世博会采用的1000余辆新能源汽车充分体现了“低碳”理念,汽车能源的更新历程如下
(汽车用汽油、柴油作燃料,不完全燃烧时,会生成 、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和烟尘等空气污染物,通常用催化转化的方法处理尾气,其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催化剂
2CO+2NO==2CO2+X。其中“X”的化学式为
(2)最近,我市有千余辆公交和出租车完成了油改气(汽油改天然气),使港城人出行越来越“低碳”,也为了降低 效应作出了贡献。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其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3)2004年4月,化学家研究发现,利用二氧化碳和环氧丙烷(C3H6O)在催化剂作用下可生成全降解塑料,环氧丙烷属于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这不仅是体现“低碳”理念的又一举措,而且可以降低废弃塑料带来的 问题。
(1)CO(或一氧化碳) N2 (2)温室 CH4 (或甲烷) 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3)有机物 白色污染
1、(10江西4) “吸烟有害于健康”。我国政府规定:从2010年5月1日起,公共室内禁止吸烟。烟草燃烧释放的有害物质中,能与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的是
A.尼古丁 B.一氧化碳 C.焦油 D.甲醛
1、(10茂名8)下列有关CO2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CO2可用作气体燃料 B.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C.碳酸水的pH小于7 D.大气层中CO2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