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模拟试题(2)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三语文模拟试题(2)

ID:313310

大小:35.5 KB

页数:14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三语文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精粹    铮友    唇枪舌剑    孤掌难名   B.肆业    座谈    防危杜渐    雪泥鸿爪   C.就绪    璀璨    殒身不恤    门可罗雀   D.经典     敲榨    既往不咎    穿流不息 2.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这些由园艺工人          培育的花卉,一定能把奥运期间的北京装点得更加美丽。 ②近期,联合国粮农组织及世界银行等机构的专家对今后国际粮油价格的            作出了预测。 ③保健医生建议大家,在节日期间尽量做到心情             ,轻松度假,并且还为大家献上了一份健康套餐。   ④许多造纸厂将废水直接排放到了淮河,淮河水变得又黑又臭,导致许多水生动植物大量减少,                灭绝。   A.精心    走势     弛缓    甚至   B.经心    走势     迟缓    直至   C.精心    态势     弛缓    直至   D.经心    态势     迟缓    甚至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我国著名学者霍松林先生认为,研究者不搞创作,没有创作经验,研究人家的作品未免隔靴搔痒。   B.他们两个人因为工作原因偶尔接触过几次,平时少有来往,关系很一般,可以说是君子之交淡如水。   C.这本书尽管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瑕不掩瑜,仍不失为一部近年来少见的优秀作品,深受读者的喜爱。   D.如果仅仅因为个别队员在执法过程中态度粗野,就取消城管部门,这无疑是一种因噎废食的做法。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六部委联合举办的“中华赞”诗词征集活动,将围绕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四个传统节日为主题征集原创性诗词。 B.酸奶比鲜奶更容易消化吸收,它特有的益生菌能够以足够数量直达肠道,并保持更持久的活性,有效改善食物的胃肠通过时间。 C.当前学术界有一种好虚荣的风气,浮躁的人很多,而甘愿认真踏实地搞研究的人不多了,王学远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 D.“星火”公益活动旨在通过有组织的资金捐助、技能培训和就业辅导等途径,改善下岗工人的生活条件,并为他们创造更多的工作机会。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7题。     个性化医疗时代离我们更近了。但它还没有真正到来。医学一直是门神秘的艺术。有些人更容易得病,而对某些人有疗效的药物可能治不好另外一些人。但最近根据每个人的基因构成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个性化医疗取得了进展。两家相互竞争的公司分别推出了一项特殊的服务:人们可以付费检查自己的基因纽。     第一家公司是冰岛的解码基因公司。2007年11月16日,它宣布推出一种名为“解码我”的网上服务。顾客提供脸颊上的基因样本,公司将其与拥有几十万人基因组资料的数据库以及与疾病相关的基因变异列表进行对比。顾客通过密码验证登录相关网站后获得对比数据,评估自己患各种疾病的风险。     随后,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硅谷的一家新公司“23andMe”于2007年11月19日宣布了类似的服务。公司对唾液样本进行DNA分析后,将结果放在其须经登录验证的网站上。公司网站具有与Facebook类似的社交网络特点,如寻找有相似基因变异的陌生人等。     两把钥匙打开了这一市场:方便的途径以及智能芯片。从基因角度来讲,人与人的相似率达99.9%,人类基因序列中的30亿个碱基对也几乎一模一样。智能芯片把整个基因实验室搬到了小小的芯片上。例如,23andMe公司将基因分析业务外包给了美国的一家生物芯片技术公司伊卢米纳公司,该公司推出了一种名为珠状芯片(BeadChip)的产品,它是表面上有数百万个小珠子的玻璃片。每个珠子上都有基因组上SNP位点对应的DNA片断。当某个人的DNA样本被分成若干小份分布在玻璃片上后,它们就被吸附到相应的DNA片断上。研究人员就能轻易地发现某个个体的基因组中的重要SNP。     这个发明很了不起。如果顾客想半严肃地探询家族根源,或者查查哪个亲戚给了自己绿色的眼睛。这种新服务项目能满足他们的愿望。然而,把它作为预测疾病的可靠手段就完全是另外一码事了。原因之一就是SNP可能不是决定性因素。也可能引错方向。23andMe公司和解码基因公司都称,它们提供的不是医学诊断服务,而是基因信息。它们鼓励顾客在必要时寻求医学建议,但这可能引出另一个麻烦。在美国,告诉医生此类检查的结果,很可能会在你的医疗档案中留下记录——保险公司往往能看到这些记录。尽管有一些法律保护条款,但许多美国人担心保险公司会利用这些资料拒绝被保险人投保。     (取材于2008年8月6日《参考消息》) 5.对“智能芯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智能芯片”可以把整个基因实验室搬到小小芯片上。     B.“智能芯片”是表面上可以附着数百万个小珠子的玻璃片。     C.研究人员很容易在芯片上发现某个个体基因组中的重要SNP。     D.顾客通过“智能芯片”可大致探询自己的家族根源或某种遗传。 6.对本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有的药物对一些人有效对另一些人可能无效,这恰是医学的神秘之处。     B.从人类基因的角度来看,人与人的基因相似率达到99.9%。     C.将两家公司提供的服务作为预测疾病的手段是完全不可靠的。     D.直到目前,人们还不能依靠基因组信息分析诊断和治疗疾病。 7.冰岛解码基因公司与美国“23andMe”公司个性化医疗服务的基本步骤是相似的,其步骤错误的一项是:     A.顾客提供基因(DNA)样本;     B.公司对样本进行比较分析;      C.公司将结果放在须经密码(或登陆)验证的网站上供保险公司查找;     D.顾客通过网站寻找与自己相似的基因变异信息。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万石君,名奋,姓石氏。年十五,侍高祖。高祖与语,爱其恭敬,问曰:“若何有?”对曰:“奋独有母,不幸失明。家贫。有姊,能鼓琴。”高祖曰:“若能从我乎?”曰:“愿尽力。”于是高祖召其姊为美人,以奋为中涓,徙其家长安中戚里①。     其官至孝文时,积功劳至太中大夫。无文学,恭谨无与比。及孝景即位,以为九卿。奋长子建,次子甲,次子乙,次子庆,皆以驯行孝谨,官皆至二千石。于是景帝曰:“石君及四子皆二千石,人臣尊宠乃集其门。”号奋为“万石君”。     孝景帝季年,万石君归老于家。以岁时为朝臣,过宫门阙,必下车趋,见路马②必式焉。子孙为小吏,来归谒,必朝服见之,不名。子孙有过失,不谯让,为便坐,对案不食。然后诸子相责,因长老肉袒固谢罪,改之,乃许。子孙胜冠者在侧,虽燕居必冠,申申如也。童仆诉诉如也,唯谨。万石君以孝谨闻乎郡国,虽齐鲁诸儒质行,皆自以为不及也。     长子建为郎中令,少子庆为内史。建老白首,万石君尚无恙。建为郎中令,每五日洗沐归谒亲,窃问侍者,取亲中裙,身自浣涤,复与侍者,不敢令万石君知,以为常。庆为太仆御出,上问车中几马,庆以策数马毕,举手曰:“六马。”庆于诸子中最为简易矣,犹如此。为齐相,举齐国皆慕其家行,不言而齐国大治,为立石相祠。     万石君以元朔五年中卒。长子郎中令建哭泣哀思,扶杖乃能行。岁余,建亦死。诸子孙成孝,然建最甚,甚于万石君。     太史公曰:仲尼有言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其万石之谓邪?是以其教不肃而成,不严而治。斯可谓笃行君子矣!     (取材于《史记·万石张叔列传》)     注:①中戚里:京城皇室外戚居住的地方。         ②路马:通“辂马”,天子所乘之马,此指天子车驾。 8.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过宫门阙,必下车趋      趋:趋向,表示追随于后。    B.见路马必式焉            式:同“轼”,手扶车轼表敬。    C.虽燕居必冠              燕:同“宴”,安逸,闲适。      D.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讷:言语迟钝,寡言。 9.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①其万石之谓邪          ②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B.①因长老肉袒固谢罪      ②不如因而善遇之     C.①高祖曰:若能从我乎    ②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     D.①万石君以孝谨闻乎郡国  ②万石君以元朔五年中卒 10.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万石君出身低微,十五岁初侍高祖,因为恭敬,虽无才能却颇受汉高祖信任并官至太中大夫。     B.汉景帝称石奋为“万石君”是一种褒扬。这是针对石奋父子五人所受恩宠及官阶俸禄说的。     C.文章表现石奋父子为官治家的恭敬孝谨,客观上也反映了朝臣们谨小慎微而又惶恐的心理。     D.司马迁认为石奋品行忠厚,善于教化而不苛刻,做到了孔子所说的“讷于言而敏于行”。                                                 第Ⅱ卷 四、(23分)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子孙胜冠者在侧,虽燕居必冠,申申如也。(4分)  (2)其万石之谓邪?(2分)  (3)万石君以孝谨闻乎郡国,虽齐鲁诸儒质行,皆自以为不及也。(4分) 12.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送柴侍御                       丹阳送韦参军 王昌龄                          严维 流水通波接武冈,               丹阳郭里送行舟, 送君不觉有离伤。               一别心知两地秋。 青山一道同云雨,               日晚江南望江北, 明月何曾是两乡。               寒鸦飞尽水悠悠。 (1)王诗中,诗人为什么说“送君不觉有离伤”?(3分)    答:                                                                                                                                    (2)请概括写出两首诗不同的感情色彩,并具体分析每首诗后两句的表现手法。 (5分)    答:                                                                                                                                                                                                                    13.在横线上填写作品的原文。(5分)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天下可运于掌。(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2)吴楚东南坼,                       。(杜甫《登岳阳楼》)           (3)剑阁峥嵘而崔嵬,                     。 (李白《蜀道难》)  (4)君子坦荡荡,                  。(《论语》)                                                      (5)                        ,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人在胡同第几槐    刘心武     五十八年前跟随父母来到北京,从此定居此地再无迁挪。     北京于我,缘分之中,有槐。童年在东四牌楼隆福寺附近一条胡同的四合院里居住。那大院后身,有巨槐。那株巨槐,仰起头,脖子酸了,还不能望全它那顶冠。巨槐叶茂如伞,网住好大一片阴凉。最喜欢它开花的时候,满树挂满一嘟噜一嘟噜白中带点嫩黄的槐花,于是,就有院里还缠着小脚的老奶奶,指挥她家孙儿,用好长好长的竹竿,去采下一笸箩新鲜的槐花,而我们一群小伙伴,就会无形中集合到他们家厨房附近,先是闻见香气,然后,就会从老奶奶让孙儿捧出的圆形盖帘上,分食到用鸡蛋、蜂蜜、面粉和槐花烘出的槐花香饼……     后来我搬出那四舍院了,但依然会在梦里来到巨槐之下,梦境是现实的变形。我会觉得自己在用一根长长的竹竿,吃力地举起——不是采槐花,而是采槐花谢后结出的槐豆——如果槐花意味着甜蜜,那么槐豆就意味着苦涩,过去北京胡同杂院里生活困难的人家,每到槐豆成熟,就会去采集,将它晾干后卖给药房做药材……在梦里,我费尽力气也揪不下槐豆来,而巨槐顶冠仿佛乌云,又化为火烫的铁板,朝我砸了下来,我想喊,喊不出声,想哭,哭不出调……噩梦醒来是清晨,但迷瞪中,也还懂得喟叹:生存自有艰难面,世道难免多诡谲……     除了院子里的槐树,还有更可爱的胡同路边的路槐。槐树有多种,国槐虽气派,若论妩媚,则似乎略输洋槐几分。洋槐开花在春天,一株大洋槐,开出的花能香满整条胡同。     北京胡同四合院树木种类繁多,而最让我有家园之思的,是槐树。     东四牌楼附近,现在仍保留着若干条齐整的胡同。胡同里,依然还有寿数很高的槐树,有时还会是连续很多株,甚至一大排。不要只对胡同的院墙门楼木门石墩感兴趣,树也很要紧,槐树尤其值得珍视。青年时代,就一直想画这样一幅画,胡同里的大槐树下,一架骡马大车,静静地停在那里,骡马站着打盹,车把式则铺一张凉席,睡在树阴下,车上露出些卖剩的西瓜……这画始终没画出来,现在倘若要画,大槐树依然,画面上却不该有早已禁止入城的牲口大车,而应该画上艳红的私家小轿车……     过去从空中俯瞰北京,中轴线上有“半城宫殿半城树”一说,倘若单俯瞰东四牌楼或者西四牌楼一带,则青瓦灰墙仿佛起伏的波浪,而其中团团簇簇的树冠,则仿佛绿色的风帆。这是我定居五十八年的古城,我的童年、少年、青年、壮年的歌哭悲欢,都融进了胡同院落,融进了槐枝槐叶槐花槐豆之中。     不过,别指望我会在这篇文章里,附和某些高人的高论——北京的胡同四合院一点都不能拆不能动……城市的改变当然包括着拆旧与建新,拆建毕竟是一种活力的体现,而一个民族在经济起飞期的亢奋、激进乃至幼稚、鲁莽,反映到城市规划与改造中,总会留下一些短期内难以抹平的疤痕。我主张在北京旧城中多划分一些保护区,一旦纳入了保护区就要切实细致地实施保护。在此前提下,对非保护区的拆与建都采取个案分析,该容忍的容忍,该反对的反对。发展中的北京确实有混乱与失误的一面,但北京依然是一只不沉的航空母舰,我对她的挚爱,丝毫没有动摇。     最近我用了半天时间,徜徉在北京安定门内的旧城保护区,走过许多条胡同,亲近了许多株槐树,发小打来手机,问我在哪儿。我说,你该问:岁移小鬼成翁叟,人在胡同第几槐?     (取材于2008年8月15日《北京青年报》有删改) 1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作者一直想画一幅画,表达他对北京的热爱,但因生活经历的变化,一直没有画成这幅画。     B.作者心中前后两幅画的画面虽有变化,但大槐树不变,表明作者对北京的传统生活始终热爱。     C.作者在文中一再指出五十八年定居在北京,是为了强调北京与自己一生相伴,密不可分。     D.过去从空中俯瞰北京,中轴线上有“半城宫殿半城树”之说,这显示老北京与古槐相依相存。     E.虽然作者对胡同四合院很有感情,但他认为将胡同四合院全部拆掉是北京发展需的过程。 15.在不同时期,“那株巨槐”给“我”的感受不同。请分别概括“我”童年时和搬出四合院后对巨槐的感受。(6分)  16.作者在文末用两句自创的诗句作结,作者这样写想表现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    17.本文笔墨多集中在槐树上,而倒数第二段又写到作者对北京城改造的看法,你认为这段内容是否可以删去,请谈谈你的看法。(6分)    六、(15分) 18.下面是日常生活中的三个口语交际情景,在语言表述方面分别存在不得体的错误,请指导出并加以改正。(6分) ①情景一:某访谈节目:当主持人得知对方的父亲因病刚刚离去,立即语气沉痛地说:“我代表观众对家父的过世表示哀悼,请节哀顺变。” ②情景二:某高校学生去看望5年未见的中学班主任,一见面,这个学生紧紧握住老师的双手激动地说:“老师,久抑了。特别想念您,身体还好吧?” ③情景三:某著名作家的博客里有这样一条留言:X老师;拜读了您的新作,受益匪浅,很多地方引起了我强烈的共鸣,您真不愧是散文的鼻祖啊! 答:①            改为                    ②            改为                    ③            改为                    19.许多广告是语言运用的经典,阅读下面两则广告,任选其一(也可另选一则自己熟悉的广告),参照示例,对其创意及效果进行评价。(5分) 示例:没有加进什么,不过提出水分。(某奶粉广告) 这则广告从奶粉的制作过程入手,可谓别出心裁,寥寥12字,明白晓畅,又对举鲜明。生动形象地突出了奶粉纯正自然的品质,让人过目不忘。 ①     我公司在世界各地的维修人员闲得无事可做。(瑞士手表广告) ②     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北大方正激光照排印刷技术广告)                                                                                                                                        20.将下面5个句子,按恰当的顺序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5分)     新人文精神强调基于“生活质量”而非个人无限财富聚敛的“可持续性文明”。所谓“              ”就是“实际生活条件”以及“公民个人的主观幸福感”。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              ”,强调             ,强调             ,强调             ; 在这样的共同体中,获得自由,不是个人为所欲为,而是能够进入与他人之间无数种彼此 依赖的关系之中;进入的共同体越多,选择权也就越大,也就有越多的自由。   ①全球合作而不是单边主义的权力滥用   ②可持续性文明   ③共同体中的互相依赖而不只是个体的绝对独立自主   ④生活质量   ⑤普遍人权和自然权利而不只是私有产权 七、作文(60分)        请以“冠军”为题作文。800字以上。       参考答案 1.C  2.A   3.B   4.D  5.B (原文是“它是表面上有数白万个小珠子的玻璃片”) 6.C (原文为“把它作为预测疾病的可靠手段就完全是另外一码事了”,意思是它不能作为预测疾病的“可靠手段”,而非“完全不可靠”) 7. C(应供顾客查找) 8.A.(“趋”,小步快走,表示恭敬。) 9.C  (A“之”①宾语前置的标志;②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B.“因”①通过,经由;②乘,趁机。C.两个“若”都是人称代词“你”。D.“以”①因为;②在。) 10.A (“无才能却颇受高祖信任并官至太中大夫”一句有误:官至“太中大夫”是孝文帝时的事情,与汉高祖无关。) 12. (1)两地流水相通,形同比邻;(1分)自己和朋友风雨与共,明月共睹(1分);虽处异地,情感相通(1分),因此“送君不觉有离伤”。 (2)感情色彩:王诗豁达乐观,表达的是对朋友的宽慰之情;严诗凄凉哀婉,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切思念。(2分) 表现手法:王诗“青山”“明月”句,是作者借助想象来抒情;“明月”句是作者运用反问的手法直抒胸臆。(答出1点即可)严诗写“日晚”“寒鸦”“江水”,寓情于景,抒情委婉含蓄。(共2分,结合诗句,言之成理即可) 语言表达1分。如关键字书写有误、语言表达不简洁、不到位,比较点不清晰等,不得分。 14.(4分) A E 15.(4分)在“我”年幼时,“我”感受了槐树巨人的荫庇和恩惠,(1分)体会到了浓浓的人情。(1分)  “我”搬出了四合院以后,“我”则对槐树有了新感受,“我”能从槐树中体会到生存的艰难、人生的苦涩。(2分)  意思相同即可。  16.(6分)作者通过这两句诗表达自己从小到大(1分)都对以槐树为代表的胡同四合院生活(2分)有深深的眷恋(或热爱)(1分),这样写,使文章更加令人回味,更真切地抒发眷恋情怀,也可以点明主旨,使表达更富有文采,同时达到与题目照应的作用。(2分)  意思相同即可。 17.(4分)          示例一:不该删去。文章谈的是槐树,实际上借槐树谈的是对胡同院落和北京传统生活的感情。(2分)作者谈的对北京城改造的看法,实际上是从另一个角度表达自己对胡同院落的情感不会改变,对北京传统生活方式不会消失的信念。(2分)       意思相同即可。     示例二:可以删去,文章的主题是借槐树表达自己对北京传统生活的眷恋,(2分)倒数第二段虽然也谈到了对北京的爱,但大段篇幅都在谈旧城改造,略显得赘余(或技蔓),如果删去可使中心更明确,主旨更清晰。因此可以删去。(2分)    意思相同即可。 18.(6分)        ①“家父”改为“令尊”。家父:谦辞,对人称自己的父亲。称对方父亲为“令尊”。        ②“久仰”改为“久违”。初次见面说“久仰”,好久不见说“久违”。        ③“鼻祖”改为“大家”。鼻祖:始祖,比喻创始人。 19.评分细则: ①能说出广告的创意。(2分) ②能恰当地评价广告的表达效果。(2分) ③语言表述准确。(1分) 20.(5分)④②⑤①③  (对1处得1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万石君名叫奋,姓石。十五岁时,侍候高祖。高祖和他谈话,喜欢他的恭敬,问他:“你家有什么人?”回答说:“我只有母亲,不幸失明。家里贫穷。还有一个姐姐,能弹琴。”高祖说:“你能跟随我吗?”他说:“愿意尽力效劳。”于是高祖封他姐姐为嫔妃,让石奋任中涓官,把他家迁到氏安城的中戚里。   他做官到文帝时,靠积累功劳官职升到了太中大夫。虽然没有文才学问,但他恭敬谨严没人能比。到孝景帝即位,让他担任九卿之职。石奋的长子石建,二子甲某,三子乙某,四子石庆,都因为品行善良,孝敬父母,办事谨严,都做到二千石的官职。于是景帝说:“石君和四个儿都是二千石官员,作为臣子的尊贵恩宠竞然集中在他一家。”就称石奋为“万石君”。     孝景帝末年,万石君回家养老。他作为大臣每年定期参加朝会时,经过皇宫的门楼,一定要下车小步快走(以示恭敬),看见皇帝的车驾,  一定俯身手扶着车前横木(表示敬意)。子孙做小官,回家时拜见他,石奋一定穿着朝服接见,不称呼名字。子孙有错误,不责备,(但是)不上正座,面对食案不吃饭。然后儿子们责备有过错的子孙,由辈分高的带领脱掉上衣袒露上身一再谢罪,表示悔改,这才饶过。有已成年的子孙在他身边,即使闲居在家,他也要穿戴整齐,(显出一副)端庄严肃的样子。仆人也都是一副恭敬谨慎的样子。万石君一家因为孝敬谨严而闻名于各郡国,即使是齐、鲁一带那些品行质朴的儒生,都自认为比不上他。     长子石建任郎中令,小儿子石庆任内史。石建年老时,头发都白了,而万石君却依旧健康没病。石建做郎中令,每五天休假一天,回家探望父亲,暗中询问伺候父亲的人,拿着他父亲的内裤,亲自洗涤,然后再交给仆人,不敢止万石君知道,习以为常。石庆任太仆,为皇帝驾车外出,皇上问驾车的马有儿匹,石庆用鞭子一匹一匹地把马数完,举起手说:“六匹马。”石庆在儿子中是最随便不拘礼仪的了,尚且这般谨慎。他任齐国相,整个齐国的人都仰慕石庆的好家风,他不靠政令,齐国就治理得很好,老白姓为他建立“石相祠”。     万石君在汉武帝元朔五年时去世。长子郎中令石建哭得十分悲伤,扶着拐杖才能行走。一年多后,石建也死了。石奋的子孙都很孝顺,但石建最突出,其孝顺程度超过了万石君。 太史公说:孔子有句话,“君子说话要谨慎,做事要努力”,恐怕就是说的“万石君”这样的人吧?因此他的教化不急峻却能成功,不苛刻却能使局面安定。这可以说是努力按照孔子说的标准去做了!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