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经济生活水平测试题精选
1.甲经营水果,乙为甲做果箱。甲为了薄利多销便以较低价格出售水果,这不但使得甲的水果生意火红,而且乙的果箱也供不应求。这说明
A.一种商品价格变化会引起其互补品价格的变化
B.一种商品价格变化会引起其替代品价格的变化
C.一种商品价格变化会引起其互补品需求量的变化
D.一种商品价格变化会引起其替代品需求量的变化
2、2008年1月10日以来,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发生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截止到2008年3月8日,中央财政已下拨46.76亿元资金,以帮助受灾群众解决生活困难。这些资金属于财政支出中的
A.经济建设支出 B.行政管理支出 C.社会保障支出 D.债务支出
3.自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屡创新高,我们手中的人民币更“值钱”了,人民币升值后
①我国的对外贸易水平就会大大提高 ②将对我国商品的出口带来不利影响
⑧以美元兑换人民币的价格将升高 ④将有利于优化我国的出口产品结构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4.近一段时期,市场粮价格上涨,引起市民普遍关注。粮价格上涨会导致如下结果: ①粮油的需求量减少 ②粮油的需求量增加 ③粮油的供给量增加 ④粮油的供给量减少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5、2007年股票市场总的形势是“几家欢乐几家愁”,不少股民投资股市取得了丰厚的回报,而有些股民则血本无归。股民们投资股市获得的收益属于
A.按劳分配 B.按经营成果分配 C.按技术要素分配 D.按资本要素分配
6、全国100多个单位、3000多个厂家、数以万计的工作人员直接参与了“嫦娥一号”发射这项浩大的工程。这表明
A.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B.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
C.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D.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据有关部门测算,每生产1吨塑料,需消耗3吨石油。塑料袋废弃后,如果焚烧,会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污染空气;如果掩埋地下,大约200年才能腐烂,会对土壤的酸碱度产生不良影响。据此回答7-8题。
7.材料体现了( )
①正是人们对塑料袋的需求,导致了塑料袋的大量生产和使用
②应该大力倡导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观念
③塑料袋的大量使用违背了科学发展观
④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原则背道而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8.为了解决塑料袋的使用所带来的社会问题,我们应该( )
①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②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促进资源综合利用,保护生态环境
③引导、鼓励群众合理使用塑料购物袋
④督促企业生产耐用、易于回收的塑料购物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9. CPI上涨背景下为出现了“工资与物价一起涨的心愿”。它说明
A.工资水平越高越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B.物价水平越低越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C.物价水平和收入水平影响人民的生活水平
D.面对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群众要求提高工资水平
10. 书法爱好者在春节前夕书写近千幅春联赠送给市民。他们在旁边放着爱心捐助箱,市民不管捐助多少,都可以获得一幅春联。材料中的近千幅春联
A. 是商品,因为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B. 不是商品,因为不具有使用价值
C. 是商品,因为具有使用价值 D. 不是商品,因为它没有用于交换
11. 2007 年油价持续上涨,给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和相关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油价上涨以后,对于本来就不景气的航空业无疑是“雪上加霜”, 燃油价格要由每个乘客来分担。出于经济原因考虑,人们出行由乘飞机改乘火车。这是因为
A. 火车与飞机是互为替代品,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要
B. 火车与飞机是互补商品,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要
C. 两种商品结合共同满足人的一种需要
D. 两种商品功能不同
12. 就业是民生之本,这是因为 :
①我国就业压力极大 ②就业能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③就业能使劳动者获取生活来源 ④就业能促进劳动者的全面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007年开始,“晒客”一词窜红整个网络。“晒”,是英文share一词的音译,按中文字义解释,就是置于阳光下,时下的“晒”既成了公众的常用词,更成了社会的政治生活形态。晒工资、晒黑族(批评社会消极现象的人)、晒消费、晒工作……越来越多的人成为“晒客”,经常在网上把自己的东西拿出来“晒”一下。回答34—35题。
13.以上材料中的网络消费属于
A.物质生活消费 B.精神文化生活消费 C.家庭消费 D.享受资料消费
14.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人们越来越多地“晒”政治,“晒”也成了社会的政治生活形态,表明
①我国政治生活民主化程度不断提高
②人民行使监督权,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③人民享有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
④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表一:03-07年全国财政收入情况
表二:03-07年中央财政三农支出收入情况
表三:03-07年中央财政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收入情况
1.表一表二表三分别反映了什么现象?他们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2.结合所学经济知识,说明财政的作用是什么?
41.材料一:中国2007物价走势图
﹡CPI:居民消费品物价指数,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材料二:今年中国政府部分经济政策.针对房地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加强市场引导和调控,建设部等九部门联合制定了《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以加强市场引导和调控。
材料三:2007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针对经济快速增长中出现的一些不稳定、不健康因素,及时调整发展策略,保证经济平稳健康运行。面对当前中国经济存在的过热风险和不断上升的通胀压力,此次会议适时提出,要“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明年将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说明了什么经济现象?(6分)
(2)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某校高中学生,对房地产市场价格持续上涨深为担忧,遂组织起来展开探究。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员,你如何依据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向市场各方提出自己的建议。(8分)
38.阅读下列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某市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变化情况
项目
年份
GDP增长率
(%)
就业人数年递增率(%)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
2005年
11.6
0.5
4.2
2006年
13.5
0.24
4.1
2007年
14.9
0.31
3.9
注:目前该地区尚有失业人数约5万人。
材料二:某市社会劳动力在各类企业中的就业情况
所有制
国有经济
集体经济
民营经济
外资经济
其他
2001年
35%
20%
15%
6%
24%
2007年
20%
18%
30%
10%
22%
材料三:某市电视台记者采访发现,该市民工就业市场上存在着一种奇怪的现象:一方面很多女工在拼命找工作,另一方面很多企业招不到女工。尤其是服装缝纫等以女性员工为主的行业,对女工需求量很大,但大多数女工都不愿意到这些行业工作。为此,服装缝纫企业已经普遍把女工的月工资调高了200—300元,但招聘情况仍旧不理想。女工不愿意到服装缝纫企业工作的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服装缝纫企业经常加班,劳动强度大,生产环境不好;第二,服装加工工作没有家政服务轻松、赚钱多;第三,用人单位为了保证用工,往往要求与女工签订劳动合同,造成女工不能随意更换工作,而且农忙不能停工回家。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说明了什么经济现象?(4分)
(2)结合材料一、二、三,你认为该市政府和劳动者怎样解决就业问题。(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