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山东中考语文模拟试题7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2年山东中考语文模拟试题7

ID:314459

大小:6.69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2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全卷分A卷和B卷,A卷100分,B卷50分。完卷时间120分钟) A卷(共100分) 一.基础知识(9分,每小题3分) 1.下面语句总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qiè)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jiǒng)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 B.这种动物的天性绝不凶猛,它们只是豪迈而犷(kuàng)野。……它们也是成群结队而行的,它们之所以聚集在一起,纯粹(cuì)是为着群居之乐。 C.有一些农妇听了死讯一时性起,咬牙切齿地憎恨(zēng)城市,憎恨外出,连带也憎恨信客,把他当做了死神冤鬼,大声呵斥(hē),他也只能低眉顺眼、连声诺诺。 D.唱的多是情歌酬和(hè),……或见景生情,即物起兴,用丰富譬(pì)喻,比赛机智才能。 2.下面句子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 A.不言而喻,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便是他们,也并非轻而易举就能获得如此非凡的灵感。 B.这不是害怕他会束手无策地死于断粮的恐惧,而是害怕饥饿还没有号尽他的最后一点求生力,他已经给凶残地摧毁了。 C.它沉缅于高山大川平野对它的欢呼致意,却从来没有到这深深的峡谷的底部来过。它吝啬地在崖口徘徊,装模作样地点头。 D.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他潜心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3.下面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而闻一多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激昂,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势汹汹,声震天地! B.各中小学要给学生布置一份安全隐患排查方面的作业,组织学生开展“学校安全隐患我发现,家庭安全隐患我排查”活动,通过这一活动使学生认识到安全工作与其自身息息相关,把安全意识融入学生思想行动之中。 C.报告说,近些年温室气体排放已经达到新高,使平均气温升高了2―2.4度,这对海洋、生物圈和地球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 D.峰环水抱的萨尔茨堡,高高低低的房屋鳞次栉比,庄严肃穆的修道院座落在绿树浓阴中。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6题(共9分,每小题3分) 三 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谳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4.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自非亭午夜分    自:如果    B.至于夏水襄陵   襄:漫上 C.良多趣味   良:好            D.每至晴初霜旦   旦:早晨 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哀转久绝   以为妙绝 B.自三峡七百里中      有朋自远方来 C.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 D.不以疾也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 B.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C.作者写景,采用的是大笔点染的手法,寥寥150字,就把700里三峡万千气象尽收眼底。写春冬之景,着“素”“绿”“清”“影”数字;写秋季的景象,着“寒”“肃”“凄”“哀”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D.文章先写水,后写山,布局自然,思路清晰。写水则分不同季节分别着墨。在文章的节奏上,也是动静相生,摇曳多姿。 [NextPage]   第Ⅱ卷(其他类型题 共84分) 三.翻译、默写(10分) 7.将下列文言文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2分)   (2)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2分)   8.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2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2句)(2分) ①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 ②气蒸云梦泽,________        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③                     ,有所广益。(诸葛亮《出师表》)  (2)在温庭筠的《望江南》和王安石《登飞来峰》中任选一首默写:(4分)   四.现代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完成9—12题(12分)  为“《十万个为什么》再版”捏一把汗 ①50年前,科普丛书《十万个为什么》横空出世,风靡数十年。50年后,该丛书在隆重庆祝其50岁生日时,也将迎来第六次改版。有专家称,这是一次魅力十足的“科普大事件”。对于作为国内首套普及版的百科全书,《十万个为什么》历经五次修订,曾让几代人受益。对于它的再版,社会公众应乐观其成,并给予足够的鼓与呼。但也有一种担心在坊间弥漫:《十万个为什么》再版,能否再续原先的“传奇”?   ②据报道,“时代不同,孩子们的问题已经大不相同了”,这是促成《十万个为什么》再版的直接原因。当年孩子们提得最多的问题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人是不是猴子变的”“饺子熟了为什么会浮起来”“冰棍为什么会冒白烟”……他们对身边的自然现象充满疑问;现在孩子的兴趣和知识面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深受网络和影视剧的影响,想搞明白“我能穿越回过去吗”“2012真的是世界末日吗”……据说在征集的问题中,“2012是世界末日吗”这个问题就出现了几百次。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   ③但也应看到,正因时代不同,孩子们的理想与兴趣也发生了变化——从前问孩子“你有什么理想”,十有八九会说要做科学家,但今天再去问,多数会说“我长大要当老板”。整个社会氛围变了,科普市场已显疲软之态,书店里的科普读物销售不理想可兹佐证。如今发行第六版,究竟是能创造曾经的辉煌,还是会陷入落寞,恐怕不难预料。   ④正因时代变了,孩子们获取科普知识的渠道可谓多多。有专家指出,《十万个为什么》当年之所以辉煌,成为老幼咸宜的科学宝库,缘于那些年信息闭塞、科普内容匮乏和形式呆板,也缘于经济短缺和一定程度的“书荒”。而如今,已不是靠一本热门科普书就能“打天下”的时代,再加之科学内容早已铺天盖地,让人们的科普神经不再敏感。网络互动如此发达,有问题上网搜,何需《十万个为什么》慢慢作答?   ⑤也因时代不同了,在市场盈利难、作者队伍浮躁而青黄不接、专职写手不能糊口等现实语境下,自然难出精品或经典。而在《十万个为什么》初版时的审稿人名单上,却是一连串闪光的名字:李四光、竺可桢、华罗庚、茅以升、苏步青……这些上世纪60年代我国科学界最负盛名的大家,亲自为它撰稿、审定,把对科技事业的发展和对青少年成长的殷切希望,都倾注在了这套书里。据说当年光琢磨一个书名,就用了半年,大家都离开象牙 塔,深入生活,贴近百姓,捕捉实际生活中的“为什么”。如今,能否如此倡导“大家写小文章”、且慢功出细活呢?   ⑥据说,该书再版的另一原因,是市场上各种版本的《十万个为什么》良莠不齐,迫切需要一个权威、全新的版本。据统计,从该书初版至今,市场已有上千种同名版本,但内容大同小异。《十万个为什么》被盗版、被仿冒,已在部分读者中失去公信力,民间已有“《十万个为什么》老了”、“应该被淘汰了”的微辞。   ⑦经典能够重现,自然是好事,我们有理由期待质量更高的科普成果问世。在海量信息的网络时代,新版《十万个为什么》好似一叶扁舟,能驶向成功的彼岸吗?(摘自《中国青年报》,文/何勇海) 9.概括归纳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答: 10.第③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一种说明其作用。 答: 11.“如今,能否如此倡导“大家写小文章”、且慢功出细活呢?”一句里的“大家”是什么意思?把“大家”改成“所有人”行不行?“小文章”是指篇幅短小的文章吗? 答:   12.第⑦段中“据说,该书再版的另一原因”中的“据说”能否删掉,为什么? 答:   五.作文。(60分) 13.(60分) 在生活中,我们往往会对父母、亲友、老师等人给予的各种方式的关爱,一时半会儿还未能读懂。随着年岁的增长,我们渐渐读懂了父亲的无言之爱,母亲的守望之爱,老师的严厉之爱……请你通过具体的事例,把读懂的爱写下来,与大家共同分享。 题目:我终于读懂了爱 要求:①除了诗歌戏剧,其他问题均可。     ② 内容健康,感情真挚,语言生动形象,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NextPage]   B卷(50分) 一.诗歌鉴赏(共4分) 山 中 王 维 荆溪白石出,   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   空翠湿人衣。 1.你认为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时节的山中景色?结合本诗内容略做说明.。   答:                                                                                2.苏轼曾评价王维的诗“诗中有画”。 “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在这首诗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试作简要分析。   答:                                                                                           二、文言文阅读(12分)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节选自《史记》 3.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口舌:能言善变 B.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去:离开 C.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孰:熟悉 D.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鄙贱:见识浅薄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译文:过了些时候,蔺相如出门,远远看见廉颇,就掉转车子避开他。 (2)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译文: 5. 蔺相如和廉颇,你欣赏哪一位?结合这段文字,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3分) 答: 三.名著及现代文阅读(22分) (一)名著阅读(4分) 6.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D   )(2分) A.《名人传》最突出的地方就是,多侧面地去表现传主们在身体上和精神上遭受的磨难,他们对无限苦难的不懈抗争,以及在抗争中爆发出来的生命激情。 B.在《水浒传》中,绰号为“智多星”的人是吴用,也被称为”赛诸葛”。他与一伙好汉在“黄冈泥上巧施功”,干的一件大事是智取生辰纲。 C.《培根随笔》为英国十七世纪著名思想家、弗兰西斯·培根所著。本书分为《论求知》《论美》《论善》《论真理》《论健康》《论家庭》《论友谊》等多篇随笔。 D.《朝花夕拾》共十篇。这十篇散文(《狗·猫·鼠》 《阿长和山海经》 《二十四孝图 》 《五猖会》 《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父亲的病》 《故乡》 《藤野先生》 《范爱农》),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文字。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2分) 他的身量与筋肉都发展到年岁前边去;二十来岁,他已经很大很高,虽然肢体还没被年月铸成一定的格局,可是已经像个成人了——一个脸上身上都常现出天真淘气的样子的大人……他没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他不甚注意他的模样,他爱自己的脸正如同爱自己的身体,都那么的结实硬棒;他把脸仿佛算在四肢之内,只要硬棒就好。……他确乎有点像一棵树,健壮、沉默,而又有生气。 文段中的“他”指的是________(作家)笔下文学作品中的人物_______(人名) (二)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8~11题。(18分)                               油墨的芳香     ⑴我是无意间走进街心公园的。这一天,天气闷热异常,我忙完了事已是中午了。走在回家的路上,我筋疲力尽,经过街心公园,就不假思索地拐进来歇息。   ⑵公园很小,两个亭子,一个花坛,周围摆放着几条石椅子,一个回廊,上面长满了绿色的藤蔓。一进来,一股清凉扑面而来,感觉舒服极了。   ⑶在公园里休憩的大多是农民工,或坐或躺,有默然抽烟的,有南腔北调闲聊的,更多的是拿着报纸看,没有纷繁喧嚣。公园环境不算优雅,但是闹中取静。后来,每每我路过此地,趁着空闲,都会进来小坐片刻。   ⑷有一天,进来了一位老人,身子骨硬朗,手里拿着一叠报纸。大伙儿一见,便老伯长老伯短地打起招呼。老伯笑呵呵地答应,找个位置,戴上老花镜,展开报纸静静地看。看了一会儿,老伯把报纸整理好,随手放在石椅上,活动一下筋骨,然后走了。   ⑸一连几天,我都会看到老人重复着同样的过程。据我观察,老人并没有看完自己带来的报纸,怎么放在石椅上一走了之呢?按理说,可以带回家继续看嘛!究竟是怎么回事?我百思不得其解。   ⑹今天,老天忽然变了脸,晴朗的天气变得阴沉沉的,一会儿,淅淅沥沥下起雨来。公园里的人比平常多了许多,也热闹了许多。我想,老人今天不会来了吧!下雨天,对老人来说,行动不便呢。我这样想着,发现老人举着雨伞进来了,手里拿着一叠报纸,外面还包着塑料袋。   ⑺下雨天也来公园看报纸?好奇心驱使我要探个究竟。我上去跟老人搭言。我说,老伯,你怎么经常来这里看报啊?   ⑻老伯笑笑说,这里空气好,安静,看看报纸,日子过得舒坦。   ⑼我说,老伯,你怎么把报纸放在这里了?要是我没有说错的话,你并没有看完呢!   ⑽老伯没有回答我,依然笑嘻嘻的,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老伯不回答,我愈觉得蹊跷。我刨根问底了,难道有什么缘由吗?老伯见我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架势,沉吟片刻,说起了自己的一次经历。   ⑾老伯经常到街心公园散步,看报纸。一天,老伯来到了公园,拿出自己带来的报纸看起来。当他将报纸翻过来继续看的时候,传来了一个声音,别急,我还没有看完呢!老伯一看,是个年轻人,坐在身边,很投入地看着自己的报纸。半晌,年轻人意识到什么,难为情地说,不好意思,打扰你了。   ⑿老伯说,没事,你好好看。说着把报纸给了 年轻人,自己又拿出另一份报纸看。   ⒀我听了老伯的一番话,似乎明白了什么。我说,老伯,你天天来这里并不是看报纸的呀?   ⒁老伯说,说是也是,说不是也不是。   ⒂我越发蹊跷了,问,此话怎讲?   ⒃说是,我自己也看报纸啊!说不是,我是为了那些农民兄弟能看到报纸。他们生活不易啊!老伯娓娓道来。   ⒄那你把报纸直接放在这里就行了啊!我说。   ⒅老伯呵呵笑,显得很慈祥,说,这个不一样了。我看过了,那些农民兄弟拿去看,心里会坦然,以为我丢弃不要了。否则心里会过意不去。原来如此,我明白了,心里有了感动,老伯真是有心人啊!说着,老伯把报纸塞进塑料袋,不经意地放在凉亭里,举着雨伞一步一滑地走了。 8.这篇小说写了一件什么事?请你概括出来。 答: 9.第二段画线的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做简要分析。 答: 10.下面语句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分析这一描写刻画了人物怎样的性格。 看了一会儿,老伯把报纸整理好,随手放在石椅上,活动一下筋骨,然后走了。 答: 11.作者为什么以“油墨的芳香”为题目?请结合文中简要分析作答。 答: 四.语言应用(12分)                                      12.我们热爱和平,我们不喜欢战争。两次世界大战人类更是付出了惨重的代价。21世纪的今天,我们更加热爱和平,但战争离我们并不遥远。为了让学生记住历史珍惜和平,某学校开展了以“世界何时铸剑为犁”为主题的一系列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下面是一部分活动情况,请根据要求完成以下活动任务。(12分) (1)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6年。下表是部分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亡人数的统计,根据表内提供的资料,按要求回答。 国  家 军人死亡数 平民死亡数 国  家 军人死亡数 平民死亡数 中  国 28,000,000 30,000,000 日  本 1,850,000 672,000 苏  联 13,700,000 13,000,000 德  国 3,500,000 1,600,000 南斯拉夫 300,000 1,200,000 意大利 77,500 153,000 从上表中,你发现了哪些有价值的信息,请写出两条: 答:   (2)为了让大家进一步认清战争的危害,学校举行了“古今战争知多少”的演讲活动,演讲中有人说,战争有如一枚硬币的两面,一方面促进了科技的发展,另一方面又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答:      (3)“世界何时铸剑为犁”?人们都在呼唤和平。请你为此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答: [NextPage]   参考答案 A卷(共100分) 一.基础知识(9分,每小题3分) 1.下面语句总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B  ) 2.下面句子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A  ) 3.下面加点成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A  )(3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6题(共9分,每小题3分) 4.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C )(3分) 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B )(3分) 6.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D  )(3分) 第Ⅱ卷(其他类型题 共84分) 三.翻译、默写(10分) 7.将下列文言文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2分)  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 (2)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2分) 高处的猿猴常常拉长声音鸣叫,声音连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8.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2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2句)(2分) ①大漠孤烟直,                      。 ②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  ③               ,为有源头活水来。  (2)在温庭筠的《望江南》和王安石《登飞来峰》中任选一首默写:(4分) 《望江南》  王温庭筠(4分)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王安石《登飞来峰》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0—13题(12分)  9.概括归纳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答:《十万个为什么》再版能否创造曾经的辉煌,很难预料。 10.第③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一种说明其作用。 答: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把当年孩子提的问题和现在孩子提的问题拿来做对比,突出强调了时代不同孩子的问题也不同,这是《十万个为什么》再版的直接原因。 11.“如今,能否如此倡导“大家写小文章”、且慢功出细活呢?”一句里的“大家”是什么意思?把“大家”改成“所有人”行不行?“小文章”是指篇幅短小的文章吗? 答: 不能改成所有人,因为这里的大家指著名的专家,就是本段中提到的李四光、竺可桢、华罗庚、茅以升、钱崇澍、苏步青等,不是指所有人。 小文章在这里不是指篇幅短小的文章,而是指大家都离开象牙之塔,深入生活,写的贴近百姓,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文章。 12.第⑦段中“据说,该书再版的另一原因”中的“据说”能否删掉,为什么? 答:“据说”不能删掉。因为“据说”这个词的意思是:据别人说。说话的对象不确定。如果删去,该书再版的另一原因就成了作者自己的观点了,这与事实不相符合。用在这里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准确性。           [NextPage]    B卷(50分) 一.诗歌鉴赏(共4分) 1.你认为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时节的山中景色?结合本诗内容略做说明.。   答:是描写的深秋的景色,从“石出”“天寒”“红叶稀”可以看出。                                                                               2.苏轼曾评价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在这首诗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试作简要分析。   答:诗中前两句,寥寥十字,就描绘出典型的深秋景色——清水白石,苍山红叶,色彩鲜明和谐,景物错落有致,很富画意;后两句添写绿树荫浓,翠色欲滴,使得小诗格外清新隽永,情趣盎然,“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或综观全诗,溪流,白石,红叶,翠绿;白色,红色,绿色,这所有的一切,醒目而又和谐地搭配在一起,错落有致,富有情趣。正是对这绚丽丰富、多姿多彩的“山景图”的描绘。)                                                                                           二.文言文阅读(12分) 3.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与“徒以吾两人在也”一致的是( B   ) 5.翻译句子。6分 (1)过了些时候,蔺相如出门,远远看见廉颇,就掉转车子避开他。 (2)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答:我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把国家的急务放在前面,把个人的私怨放在后头啊。 6. 蔺相如和廉颇,你欣赏哪一位?结合这段文字,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3分 答:欣赏蔺相如,他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个人恩怨。或欣赏廉颇,他知错能改。 三.名著及现代文阅读(22分) (一)名著阅读(4分) 6.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D   )(2分)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2分) 参考答案:老舍  祥子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然后完成8——12题。(18分) 8.这篇小说写了一件什么事?请你概括出来。 答:老伯暗中给农民兄弟送报纸看。 9.第二段画线的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做简要分析。 答:第二段画线句子描写了公园的环境简洁幽雅闹中取静,为下文老人到公园休息看报,农民兄弟到公园休息看报,埋下伏笔。 10.下面语句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分析这一描写刻画了人物怎样的性格。 看了一会儿,老伯把报纸整理好,随手放在石椅上,活动一下筋骨,然后走了。 答: 动作描写。写老伯把报纸“整理”好,“随手”放在椅子上,看似不经心,实是有意为之。表现了老伯那种善良,为他人着想的性格。 11.作者为什么以“油墨的芳香”为题目?请结合文中简要分析作答。 答:小说写的是老伯在公园看报偶然发现农民兄弟喜欢看报,于是每天变着法子为农民兄弟送报纸的事,这里的油墨的芳香表面上指的是报纸油墨的芳香,实际上是指老伯身上散发着 的善良、关爱、为他人着想的品质。           四.语言运用(12分)                                           12. (1)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6年。下表是部分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亡人数的统计,根据表内提供的资料,按要求回答。 国  家 军人死亡数 平民死亡数 国  家 军人死亡数 平民死亡数 中  国 28,000,000 30,000,000 日  本 1,850,000 672,000 苏  联 13,700,000 13,000,000 德  国 3,500,000 1,600,000 南斯拉夫 300,000 1,200,000 意大利 77,500 153,000 从上表中,你发现了哪些有价值的信息,请写出两条: 答:示例:①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死亡人数是全世界最多的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国军民死亡人数均以十万、百万,甚至千万计算。③战争给交战国双方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④在战争中,大多数被侵略国家平民死亡人数多于军人死亡人数。⑤侵略国军人死亡人数多于平民死亡人数。 (2)为了让大家进一步认清战争的危害,学校举行了“古今战争知多少”的演讲活动,演讲中有人说,战争有如一枚硬币的两面,一方面促进了科技的发展,另一方面又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答:战争推动文明的进步!         没欧洲人入侵美洲,美洲将只存在原始文明,不可能有现在美洲的发达文明国家!          没有美国独立战争,现在世界上将没有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          没有辛亥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 国将长久是腐败封闭的大清国,或者已经亡国!          没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没有 计算机科技、核科技、航天科技(火箭技术)。这些科技都是因为二战而产生的,有大脑的现代人都知道这些科技对人类文明有多大推进作用!          可见战争规模越大,对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也越大!不要只看到战争毁灭人类生命与财富的负面作用,也应该看到战争对人类文明的推进作用。  (3)宣传标语: 答:①让和平永驻人间,让战争远离人类。②以史为鉴,珍惜和平。③同战争分手,与和平结缘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