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议论文阅读(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2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议论文阅读(答案)

ID:315141

大小:84.4 KB

页数:37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议论文阅读篇 北京市17区县2012年初三第二次模拟语文试题分类汇总   01东城 (三)阅读《吹尽狂沙始到金》,完成第20-22题。(共8分) 吹尽狂沙始到金 王开林 ①在自然世界,人类堪称最智慧的灵长动物。在社会组织中,个人也算是最活跃的单元细胞。但这并不能保证任何智者为人行事时时处处都能有正确无误的认识、精确无差的判断和准确无失的把握。出错和犯错在所难免。人的一生就是不断犯错的过程,也是不断认错、纠错的过程。总有吃不完的堑,长不完的智,吸取不尽的教训,积累不够的经验。 ② 【甲】 ③圣贤同样会犯错,甚至会犯下大错、特错之外的低级失误。就说孔夫子吧,他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身处乱世,痛心礼崩乐坏1,他周游列国,宣讲仁义道德,不遗余力。然而他四处碰壁,几度受困,郑国人甚至当着其门徒子贡的面嘲笑他为“丧家之狗”。孔夫子为什么会沦落到如此地步?就因为他的判断出现了一个漏洞,在一个武力称雄、威权至上的时代,他竭力宣讲的仁义道德一钱不值。他向那些崇尚武力、内心阴暗的君王发表“仁者爱人”的高论,无异于对牛弹琴。于是孔子改弦易辙,调整思路,端坐杏坛2,收纳三千门徒,悉心传授六艺,培养出七十二贤人,极一时之盛,垂千古之范,这才算纠错成功。 ④一个人认识自己的失误,及时总结教训,加以补救,永远都不算晚。 【乙】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没有谁是完美无缺的,没有谁是一贯正确的。大人物容易犯大错,小人物容易犯小错。小人物犯大错,纵然酿成伤身致命的祸患,毕竟荼毒不广。大人物收天下之铁,铸成大错,则可能贻害千秋。 ⑤人的一生多半由错误构成。这话似乎很消极,其实不然。 ⑥一个人成功与否,幸福与否,这要视乎他的判断能力、行动能力、纠错能力的强弱和运气的好坏而定。他认识错误的程度越深,犯错之后的补救越及时,纠错越到位,获取成功和幸福的机率就越大。智慧的人能从一连串的小错中分辨出正确的路数,愚蠢的人则将一连串的小错零存整取。所以说, 【丙】 不能记住历史教训的民族是落伍的,也是不幸的。 ⑦不忧黄沙一吨,且喜黄金 一克。错误即黄沙,正确即黄金。“吹尽狂沙始到金”,怎么个吹法?如何从一吨错误中找获一克正确?如何从多次失败中捕获一次成功?对此,人人言殊,莫衷一是。但法门是相通的,那就是:别闷头闷脑地蛮干,先看清前后左右,多参照古今中外。真正的大成就者,他们的高明之处并非不犯错误,而是不重蹈前人的覆辙,他们另辟蹊径,就算走错了路吧,也能欣赏到异样旖旎3的风景;就算办错了事吧,所收获的一大把教训也能兑换到比黄金更宝贵的觉悟。   (有删改)               1礼崩乐坏:指规章制度遭到极大的破坏。 2杏坛:传说中孔子聚徒讲学的地方,后泛指聚众讲学的场所。 3 旖旎:形容柔和美好。 20.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分) 21.说说儒家创始人孔子为什么能“垂千古之范”。(3分)  答:        22.根据文意,将下面三句话分别填入【甲】【乙】【丙】处。(只填序号)(3分)    ①春秋时卫国的精英、孔子的好友蘧(qú)伯玉,“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他反省之深,对自己要求之严,远远高出当时的名士。    ②不能记住以往教训的个人是失败的,也是悲哀的。 ③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甲】处应填:            【乙】处应填:            【丙】处应填:        答案:(三)(共8分) 20.答案:一个人要想成功,就必须不断吸取教训,积累经验。         (共2分) 21.答案:深刻认识自己的错误;吸取教训;及时纠错,并付诸行动。 (共3分。共3个要点,每个1分) 22.答案:【甲】处填③;【乙】处填①;【丙】处填②。         (共3分)     02西城 (三)阅读《谈治学》,完成第20-22题。(共8分) 谈治学 谈家桢   ①如何治学?古往今来,众说纷纭,各有千秋。我想是否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去理解。 . .     ②首先,知识面要广博。我们有志于攀科学高峰,攻克技术尖端,没有广博的知识怎么行?有的人似乎也懂得这个道理,但是他们“【甲】”,知识面狭窄得很。这种状况必须尽快地改变。因为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休戚相关,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关系密切。例如,生物学不仅是医学和农学的基础,而且与社会科学的关系也日益密切。国际上生物学的一个发展趋向,就是利用生物材料进行深入细致的探讨,来解决人类思维、记忆、感觉、行为等高级物质运动形态问题。因此,我很赞赏外国大学把文科和理科放在一起叫作文理学院的做法。   ③其次,要勤奋。从事社会科学的人要勤奋。唐代白居易对友人谈起自己的学习经历说:“二十以来,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以至于口舌成疮,手肘成胝。”总结他之所以取得成功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一个“勤”字。从事自然科学的人也同样离不开勤奋。我的老师美国著名实验胚胎学家摩尔根,创立了著名的基因学说,曾荣获诺贝尔奖金。这些成就浸透了他辛劳的汗水。他的家在实验室对面,但是他经常在实验室里忙个不停,甚至连星期天也很少休息。“【乙】。”勤奋中也包含着刻苦,怕苦怕累的人是不能真正做到勤奋的。 ④再次,学生要有雄心赶上并超过老师。荀子说得好:“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这两个生动的比喻说明,学生不仅要学习老师,更要超过老师。老师要允许、欢迎学生超过自己。我自己看到学生的进步就很高兴。我有个学生,叫徐道觉,现在是美国休斯顿得克萨斯大学细胞生物系主任。他发明了细胞冷冻储藏技术,能保存上千年。这件事在国外很受重视,有人曾提名授予他诺贝尔奖金。我认为一个教师如果教出来的学生超不过自己,那就是失败。科学,总是一代胜过一代的。 当然,⑤“【丙】。”治学方法再好,如果不去实践,那也等于零。黑发不知治学苦,皓首方悔实践迟。让我们努力从现在做起吧! (选自《中国文化名人论人生真义》,有删改) 20.第②段中,“因此”的“此”是指         。(2分) 21.第③段中,作者是怎样用事实来阐述治学“要勤奋”的观点的?(4分)     答:        22.根据文意,将下面的三句话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丙】处(只填序号)。(2分) ①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②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专业书 ③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甲】处应填:       【乙】处应填:       【丙】处应填:    答案:(三)(共8分) 20.答案要点:①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休戚相关(1分) ②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关系密切(1分) 评分标准:共2分。共2点,每点1分。 21.答案示例:作者首先指出“从事社会科学的人要勤奋”(1分),举唐代白居易勤奋学习取得成功的事例加以论证(1分);然后指出“从事自然科学的人也同样离不开勤奋”(1分),举美国科学家摩尔根的成功来自勤奋的事例加以论证(1分)。 评分标准:共4分。共4点,每点1分。 22.答案:【甲】②  【乙】③  【丙】① 评分标准:共2分。错一处,扣1分。     03朝阳 (三)阅读《君子不器》,完成第21~23题。(共9分)? 君子不器 ①孔子说:“君子不器。”器,即指有特定用途的工具或用具。“不器”是君子应该具备的道德人格。 ②人,如果只能在特定的技术领域有用处,便只是“器”了。如一个修鞋匠或电脑工程师,假如他们的知识和兴趣只局限于修鞋或电脑,只在这两项事务中有见解,他们就是“器”。 ③君子不是只有一种用途的工具,君子的能力不局限于一个行业,君子的视野更不局限于一个特定的领域。他关注人类的事务,关注人类的命运与未来。 ④君子保持自己的良心,他在一切人类事务上,都能立足于人类整体的利益,基于正义,作出是非善恶的价值判断。 ⑤人若是器,比如是一把刀,让他去切菜也行,让他去砍杀无辜也行;而君子,如果他是一把刀,他可以帮人砍柴,帮人切菜,但决不会被别人胁迫而去杀害无辜。这样的刀,是有精神的刀,就不再是器。君子不仅有能力根据正义判断是非善恶,更有勇气去坚持正义并付之于行动。 ⑥法国上尉巴特勒,随英法联军侵略中国并参与了劫掠圆明园。随后他写信给法国文豪雨果,征询他的“意见”。雨果回信如下:“在地球上某个地方,曾经有一个世界奇迹,它的名字叫圆明园……有一天,两个强盗走进圆明园,一个抢掠,一个放火……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一个叫英吉利。” ⑦这就是著名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巴特勒本想得到大文豪的赞誉,没想到得到的却是愤怒的谴责。雨果为什么如此愤怒?因为他是不器的君子。 ⑧爱因斯坦是享誉世界的科学家。日军侵华时,他与英国哲学家罗素等人于1938年1月5日在英国发表联合声明,斥责日本侵华,呼吁世界援助中国。主张抗日的沈钧儒、章乃器等“七君子”被捕入狱后,他又联合杜威、孟禄等著名知识分子通电援救,向国民党当局施加道义的压力。 ⑨这些发生在远东的事件,离他的生活,离他从事的专业,实在是太远了,他为什么甚至不惜“干涉他国内政”,指手画脚?因为他是不器的君子。 ⑩【甲】 ,【乙】 ,【丙】 。正因为如此,君子才赢得了我们的崇高敬意,不仅在专业领域上,更在人格精神上。 21.第②段列举修鞋匠和电脑工程师的事例有什么作用?(2分) 答:          22.阅读文章,简要分析作者为什么说雨果和爱因斯坦都是“不器的君子”。(4分) 答:          23.根据文意,将下面三个语句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丙】处(只填序号)。(3分) ①基于正义的判断       ②基于人类的视野       ③基于勇气的行动  【甲】处应填:         【乙】处应填:         【丙】处应填:      答案:(三)议论文阅读(共9分) 21.答案示例: 证明“人,如果只能在特定的技术领域有用途,便只是‘器’了”,引出下文对“君子不器”内涵的阐释。 (共2分。“证明”1分,“引出”1分) 22.答案示例一: 雨果是法国文豪,但他站在中国人一边,谴责自己的祖国侵略中国、劫掠圆明园的行为;科学家爱因斯坦远离中国,但他谴责日本侵略中国,声援中国的抗日运动领袖。他们都体现出了君子不局限于自己的专业,立足于人类整体的利益,判断是非、坚持正义并付之于行动的特点,所以说他们是“不器的君子”。 答案示例二:     雨果虽为法国人,但他出于良知,从人类的整体利益角度出发,是非分明,站在中国人一边,谴责自己的祖国侵略中国、劫掠圆明园的行径;科学家爱因斯坦虽然远离中国,但他能基于正义的立场,谴责日本侵略中国的行径,在国民党逮捕中国的抗日运动领袖时也进行声援,这些都证明了他们是“不器的君子”。 (共4分。分析人物2分,点明特点2分) 23. 答案:②  ①  ③ (共3分。每空1分)     [NextPage]   04海淀 (三)阅读《善言是一种美德》,完成第20-22题。(共8分) 善言是一种美德 ①生活中,我们常为如何融洽地与人交流而煞费苦心。其实,想营造愉快、真诚的谈话环境,是有基本的规律可循的,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口出善言。这里的善言,指说的话不仅能让人乐于接受,而且能使人获益。荀子说:“与人善言,暖于布帛。”所以说,口出善言,是我们在与人交往中应该珍视的美德。 ②善言,可以给身处困境的人自信和力量。善言暖心,面对身处困境中的人,我们不妨多说一些美丽的善言,使人奋发自强。一次语文课,一位个子矮、有些跛脚的学生在黑板上默写生字。他刚刚够到黑板,写字要斜着身子,字迹歪歪斜斜,很难看。然而老师点评时却说:“这些字,好像从地里拱出来的小嫩芽。虽然乱了一些,但是,说不定就是这些嫩芽,将来会开出世界上最美的花朵呢。”就是这一句话,改变了这个自卑孩子的命运。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他变得开朗自信起来。经过多年的打拼,成为一个小有名气的企业家。当年正是老师用一句生动形象的比喻给了他信心与力量,帮助他走出自卑的困境,使他走向成功。由此可见善言的魅力。 ③善言,可以让困惑迷失的人找到前进的方向。马来西亚著名华语歌手曹格,在一次醉酒打人被曝光之后,人气骤然下降,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人生迷茫之中。无助的他打电话给刘德华。刘德华说:“你今年30岁,这么早发生这事对你是好事,是上天给你改过的机会,你要好好改过,否则只有两个字:收工。”刘德华的话,让曹格如梦初醒。他痛定思痛,重塑形象,终于又获得了成功。刘德华的话让迷茫的曹格重新燃起了希望,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困惑迷失的时候,一句善言,犹如一盏指路明灯,它能使人在黑暗中看到光明,从而走出人生的阴霾。 ④善言,可以化解矛盾、促进事业的成功。美国南北战争中,平民出身的格兰特将军与韦策尔将军脾气不合,作战中不能有效地沟通。韦策尔强烈要求林肯总统撤掉格兰特的军职,理由是格兰特喝酒太多。林肯找到格兰特,对他说:“格兰特将军,我真的为你感到欣慰,你的部下和同事都在夸你总是打胜仗,韦策尔将军还很欣赏你酒后不慌乱的风度,要是战争结束了我一定请你喝酒。”听到这些话后,格兰特主动与韦策尔将军打配合战,为结束南北战争立下了赫赫战功,并与韦策尔将军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林肯总统的善言,成为两人和好的桥梁,使两人并肩作战,最终取得了南北战争的胜利。试想,如果林肯总统真的撤掉了格兰特,不仅会使两人结怨,甚至可能影响南北战争的进程。因此,我们要学做报喜的“喜鹊”,这有益于人际关系的和谐、事业的发展。 ⑤善言往往能体现一个人真实而善良的内心,而他人也可能因一句善言而从此发生改变。所以,如果我们都能在生活中时时谨记口出善言,那我们就拥有了一份美德。 20.为什么说“善言是一种美德”?(3分)     答:                      21.根据文意,请在下列语句中选择最恰当的一句,填在第③段的横线处。(只填序号)(2分)   ①俗话说:“口出善言,可渡人;口出恶言,可毁人。” ②常言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③晋代葛洪说:“一言之善,贵于千金。” 第③段横线处应填第     句 22.阅读第④段,简要分析这一段所用事例为什么能够证明善言可以化解矛盾、促进事业的成功。(3分)   答:              答案:(三)(共8分) 20.答案要点:①善言可以给身处困境的人自信和力量;②善言可以让困惑迷失的人找到前进的方向;③善言可以化解矛盾、促进事业的成功。(共3分。共3个要点,每个要点1分) 21.第③句。(2分) 22.答案示例:林肯总统用善意的谎言化解了格兰特将军与韦策尔将军之间的矛盾,使得两人能够配合作战,为结束南北战争立下了赫赫战功,并且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善言助他们化解了矛盾并取得了事业的成功。所以这个事例可以证明“善言,可以化解矛盾、促进事业的成功”的分论点。(共3分。事例分析2分;结论明确1分)     05丰台 (三)阅读《享受思考的乐趣》,完成20—22题。(共8分) 享受思考的乐趣 ①生活如旅行。只有善于思考的人才能更好地品味生命的美好,觅得怡心的美景。 ②享受思考的乐趣,就要让思想绕过一道弯,多角度观赏那难得一见的美景。多角度思考,方能观察事物之全貌,品难见之美景。有人说秋风冷酷无情,它吹落了树叶,吹下了果实,吹掉了种子,吹走了一个生机勃勃的世界。但有人却给出了另一番思考,如果不是秋风将树叶吹落树梢,那叶子岂不要被严冬撕碎?如果不是秋风将果实卸下枝头,那果实岂不要被冰雪吞噬?如果不是秋风将种子吹下茎秆,那种子岂不要被酷寒冻僵?关于人生,我们也不妨多角度地去思考一番:我们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可以是最可爱的;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可以是最勤奋的;也许不是最富有的,但可以是最充实的。这一切表明,角度犹如思考的魔方,“山重水复疑无路”时换个思路,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③享受思考的乐趣,就要给思想设一个驿站,停下来细品那视而不见的美景。每个人的生命长度是一定的,增加生命韧度、扩充生命容量、彰显生命意义,需要思考的积淀。同样的环境、相似的经历,为什么人与人之间会产生差异?原因众多,但核心就是思考的差别。生活的素材犹如米粒,思考的深度决定了人生的高度。如果把人生比作一个花园,那么,只有那些细细品味、深深思考的人,才会饱览人生美景,收获生命真谛。 ④享受思考的乐趣,就要让思想爬上一个坡,到山巅去欣赏那一览无余的美景。一个视野狭隘的人,只能在船头感叹眼前的惊涛骇浪;一个视野宽阔的人,却能在桅杆顶上眺望大海尽头的地平线。思考就是那根桅杆,使你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只有站在高处对全局进行思考和把握,方能如立高山之巅,一眼便发现出路所在,做到“不畏浮云遮望眼”。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任何知识和经验不经过萃取提炼都难以彰显其价值。萃取提炼的过程就是思想攀登爬坡的过程,披荆斩棘,奋力前行,才能在前人没有走过的地方开辟出一条路来,正如人们常说的“无限风光在险峰”。 ⑤船的力量在于帆桨,人的力量在于思考,思考是一种意志的磨练,一种心灵的修行,一种品格的锻造。让我们尽情领略思考的美景、享受思想的盛宴吧! 20.第②段中写人们对秋风的不同感受有什么作用?(2分) 21.结合全文思考,怎样才能享受思考的乐趣?(3分) 22.下面哪则材料能证明第③段观点,为什么?(3分) 【材料一】有一天,牛顿看到一个苹果落到他的脚边,他就想,为什么苹果总是垂直落向地面呢?为什么苹果不向外侧或向上运动,而总是向着地球中心运动呢?地球是不是对苹果存在着一种向下的拉力呢?牛顿细致的思考促使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正如牛顿自己所说:“我的成功归功于静心的思考。” 【材料二】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牛顿,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驱使月球围绕地球转,地球围绕太阳转?为此,他进行了长期的观察、研究、实验。其间,他历经失败,受人嘲笑,但他仍坚持不懈。一次偶然的苹果落地让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答:                                                                       答案:(三)(共8分) 20.答案:表明多角度思考,方能观察事物之全貌,品难见之美景。 评分说明:共2分。 21.答案:多角度思考、深入思考、全盘(或全局)思考。 评分说明:共3分。每点1分。如果照抄②③4段首句给2分。 22.答案:材料一能证明第③段观点。第三段观点为“只有深入思考才能有所收获,享受思考的乐趣。”材料一侧重论述深入思考与收获的关系,牛顿对苹果落地这一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思考,最终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与第三段观点相符。而材料二侧重于坚持与收获关系的论述。 评分说明:共3分。第一问1分,第二问2分。     06石景山 (三)阅读《珍惜弱点》,完成20-22小题。(共8分) 珍惜弱点 姜维群 ①人皆有弱点,但弱点不同于缺点。缺点是行为道德上的不足之处,然而弱点大都是心理性格上的不如人处,若说缺点可以改正,可以克服,那么弱点不仅与生俱来,还要伴人一生。 ②事物本身都有正反两个方面。据说海南岛的柏油路面很抗热,零上40摄氏度以上也不熔化;哈尔滨的柏油路面能抗寒,零下30摄氏度不会裂开。反过来说,海南岛的柏油路最不抗寒;哈尔滨的柏油路最禁不得热。这个事例说明什么呢?事物某方面愈强,它的反方面愈弱。 ③同样,事物的某方面愈弱,它的反方面愈强。诸葛亮最大的弱点谁都知道,一生太谨小慎微了,当年大将魏延曾提出偷袭长安的奇计,但被诸葛亮所否,魏延至死都认为这是诸葛亮的大失误。然而街亭失守,诸葛亮被迫摆空城计,司马懿之所以不敢贸然进城,是诸葛亮凭借一生用兵谨慎的“弱点”赢得了这步险棋。可以这么说,弱点也是强点,所以弱点也需珍惜。 ④任何一个物种身上都存在弱点,但这并不影响“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大规律。善用“弱点”者不仅不弱,反而会成为强中强。以老鼠为例,其相貌卑琐,鬼鬼祟祟,无犬之忠,无猫之乖,无牛羊之肉香,无鸟禽之美丽。正因为它的“弱点”,人不仅不驯化它,还要打杀之而后快。兵法上说“置之死地而后生”,这老鼠在千百年的厄运中反而存活,且数量多得惊人。 ⑤世界万物无绝对的强点和弱点。弱点于人不是什么“肌瘤”。因为弱点在任何一个物种中,犹如物体与影子的关系,根本谁也离不开谁。性格急躁难免鲁莽但决断性强,慢性子的人稳重有余但反应迟缓。世界上没有谁会有一个绝对的优势,也没有谁一点儿优势也没有,基于这一点我们任何人无须自卑,更不用自暴自弃。 ⑥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正视自己的弱点,进而利用自己的弱点,学业上事业上都能进取。譬如大画家黄宾虹,晚年双目几近失明,然而他凭借感觉绘画,反而开创另一境界,成一大家。 ⑦珍惜弱点是人生的不气馁,是完善人格的进取,是在弱音上奏出强音的大手笔。利用自己的弱点是弥补,是反弹,可弱点一旦被他人利用便不是好事了。像吕布好色的弱点被人掌握,一个美女貂禅便让他如木偶般任人摆布,最后英雄身首异处。珍惜自己的弱点,别让他人利用弱点,是缺憾之中的聪明。 20.文章以“珍惜弱点”为题,为什么在第①段又写了“缺点”?(3分) 21.文章第③段是如何以诸葛亮的事例证明弱点也是需要珍惜的强点?(3分) 22.结合文章内容,概括应该怎样珍惜弱点。(2分) 答案:(三)共8分 20.①通过二者对比,说明缺点是可以克服的,而弱点是不可改变的,②既然不可改变,唯有珍惜利用它,③从而引出下文应该怎样对待弱点的论述。 评分:共3分。每个要点1分。 21.①诸葛亮曾因过于谨慎而失去战机,②但他利用了这一弱点,摆“空城计”,使司马懿不敢贸然进空城,渡过危难,③可见,善用“弱点”,弱点反成强点,因此弱点也是需要我们珍惜的强点。 评分:共3分。每个要点1分。 22.①正视自己的弱点,利用自己的弱点;②避免自己的弱点被别人利用 评分:共2分。每个要点1分。     07门头沟 (三)阅读《难得淡定》,完成第20-22题。(共8分) 难得淡定 ①苏轼有一首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读来读去,我读出了两个字:淡定。淡定,是近年来颇时髦的一个词,但作为一种情怀和境界,却是古已有之。 ②东坡对自己的淡定是很自信的,一生坎坷,几经沉浮,就是靠淡定情怀才没有被打垮,而且活得很潇洒。不过,还有比他更淡定的。一天,东坡坐禅,茅塞顿开,悟出“八风吹不动”一语,非常满意。忙遣书童把字送到江对岸的老和尚佛印那里指正。佛印看后,在下面写了一个“屁”字。苏轼不由恼火,过江来评理。佛印一笑,又添几字,成了“一屁过江来”。看来,苏轼在淡定上比佛印还差了一大截。 ③淡定,是指面对危险和被动局面能做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的镇定态度。昔日,诸葛亮面对司马懿大军压境,镇定自若,方寸不乱,别出心裁地唱了一出“空城计”,化险为夷,留下千古美谈。2011年2月11日,印度外长克里希纳在联合国发言时,念错了稿子,引起底下一片骚动,那是相当的尴尬。可克里希纳却镇定自若,微微一笑,颇有大将风度地说:“啊,文件太多,忙中出错,看来文山会海真是害死人哪!”淡定的一句话就巧妙地化解了被动局面,台下传来了善意的笑声和掌声。 ④淡定,也指在名利诱惑面前不为所动的淡泊精神,得之淡然,失之泰然。太史公有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乾隆问和珅:“运河上千帆竞发,船来船往,都运的是什么?”和珅答曰;“一为名,一为利。”可见,自古至今,能轻名利者不多。东汉将军冯异算是一个,他为 人谦逊低调,每当宿营时,将领们就坐在一起争功,冯异却常一个人躲在树下休息,人称“大树将军”。这是在名前的淡定。东汉大臣甄宇也是一个,每年腊月祭祀后,皇帝要赏赐给博士每人一头羊。羊有大小肥瘦,很不好分,常引争执,甄宇就主动牵走了最瘦小的羊,人称“瘦羊博士”。这是在利前的淡定。 ⑤淡定,还指在胜败利钝面前从容不迫,胜不骄,败不馁。东晋时,淝水之战的捷报送到京城时,主帅谢安与客人正在下棋。他拿过捷报阅过,便随手放在一边,不动声色继续下棋,就好像什么也没有看到一般。他淡定如水,客人却忍不住问道:“前方战事如何?”他漫不经心地回答:“孩子们已打败了敌人。”依旧从容安详。这便是他的淡定涵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胜败都是过眼云烟。 ⑥淡定,还有面对生死的自若精神。“千古艰难唯一死”,面对死亡仍能保持淡定,尤为难能可贵。金圣叹受“抗粮哭庙”案牵连而被朝廷处以极刑,泰然自若,临刑不惧,边酌边说:“割头,痛事也,快事也;割头而先饮酒,痛快痛快!”嵇康遭人陷害,临刑前,神色不变,如同平常,还在刑场上抚了一曲《广陵散》。曲毕,叹息道:“昔袁孝尼尝从吾学《广陵散》,吾每靳固之,《广陵散》于今绝矣!”说完后,嵇康从容就戮。 ⑦时下,戾气太重,使人总处于紧张之中,幸福指数大打折扣。有了淡定情怀,大家才能心平气和,轻看身外之物,直面灾害和困难,做到“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观天外云卷云舒。” 20.文章作者要表达的观点是什么?(2分) 答: 21.文中开头引用苏轼的词作有什么作用?(2分) 答: 22、联系全文,简要说说“淡定”的具体含义。(4分) 答: 答案:(三)《难得淡定》(8分) 20.(2分)人生要有淡定的情怀(做人与处世,要有淡定的情怀)。 21.(2分)①引出“人生需要淡定”的论题;②增添文学趣味,激起读者的兴趣。 22.(4分)①面对危险和被动局面,能做到镇定;②在名利诱惑面前不为所动的淡泊精神,得之淡然,失之泰然; ③在胜败利钝面前从容不迫,胜不骄,败不馁;④面对生死的自若精神。     08 昌平 (三)阅读《和谐的文化传统》,完成20—22题。(共8分) 和谐的文化传统 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有生机和活力,要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要得到世界的广泛尊重,文化上的传统是一个民族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②追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渊源,其实不难发现,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注重“和合”思想。在中国古代经典论述中,“和”指和睦、和平、和谐;“合”指结合、融合、合作。“和合”并举,意为和谐、协调与合作。 ③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古代思想家就对“和合”思想进行了论述。儒家创始人孔子把“和”视为做人处事的重要标准,提出“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论语·学而》)这里的“和”,一意即“适合”,但亦可做“和谐”解。在孔子的思想体系里,“礼”与“和”,是互相作用的。“礼”的作用,是“和”,而“和”也是维系“礼”的重要手段,是最重要的。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就是说,要办成任何事情,最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合作。荀子的思想也是如此。他说:“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荀子·王制》)可见,“和”的思想是先秦诸儒的共识,它与儒家的另一核心价值观“礼”是互为表里的。“礼”指一种既定的政治秩序,而“和”更是维持“礼”稳定的重要手段。“和”,不仅是一种政治手段,还是一种政治目的、政治价值。因此,与“礼”一样,“和”,即和谐、适合的思想,是先秦儒家重要的政治价值观。 ④“和合”思想作为中国古代先哲们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各种现象的本质的概括。它承认事物的差异性,如阴阳、天人等,同时又把具有差异性的事物有机地结合为一体,如阴阳和合、天人合一等;它并不否认矛盾和冲突的存在,主张防止过度的矛盾和冲突破坏不同事物相互依存、共同存在的环境基础。为了实现建立一个和谐的、秩序的社会的政治理想,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在【甲】、【乙】以及【丙】过程中,都设定了自己的价值原则。“礼乐制度”的制度安排、“中庸精神”的思想原则以及民本主义的政治诉求,即是为构建和谐、秩序的社会的理论主张。 ⑤秦汉以后,随着儒家学说在中国古代思想界统治地位的确立,“和合”思想被普遍应用,渗透于各个时代各家各派的思想之中,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被普遍接受和认同的人文精神和核心价值观。 ⑥与此同时,“和合”思想对中国历代对外交往方式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华文化对其他文化并没有去排斥,而是一直保持一种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并最终实现与众多外来文化和睦共处、和谐发展。中国绝大多数王朝在建立起来之后,都注意止戈息武,强调“协和万邦”,实现“万国咸宁”、“天下太平”。特别是鼎盛时期的唐代“贞观之治”、清代“康乾盛世”,中央政府也多实行睦邻友好的政策,而不是向外侵略扩张,谋求霸权。中华文化是不断吸收外来文化以丰富自己的过程,并最终实现与众多外来文化和睦共处、和谐发展。 ⑦中国在融入世界的过程中,领悟了传统文化“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启示,中国所倡导的“和谐世界”理念,会对推动全球多元文化的共同发展,引领国际关系发展的新潮流起到积极的作用。中华民族在进一步解放思想的进程中,中华文化会为世界文化做出自己积极的贡献。 20.文章第③段引用《荀子·王制》中的话有什么作用?(2分) 21. 根据选文第④—⑥段的内容,将下面三个语句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丙】处(只填序号)。(3分) ① 政治构想       ② 政治理论       ③政治实践 【甲】处应填:       【乙】处应填:       【丙】处应填:    22.阅读第⑥段,简要分析唐代和清代的事例为什么可以证明“和合”思想对中国历代对外交往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3分) 答案:(三)共8分 20.答案示例:运用道理论据,再次阐释了“要办成任何事情,最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合作”这一观点。         (共2分) 21. 答案:【甲】②【乙】①【丙】③ (共3分。共3空,每空1分) 22. 答案示例:因为唐代“贞观之治”和清代的“康乾盛世”,都注意实行睦邻友好的政策,而不是向外侵略扩张,谋求霸权。这种“和合”思想最终实现与众多外来文化和睦共处、和谐发展。才成就了唐代的“贞观之治”和清代的“康乾盛世”,所以这一事例可以证明“和合”思想对中国历代对外交往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    (共3分。点明含义1分,分析事例2分)     [NextPage]   09顺义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20—22题。(共8分) “文化快餐”不宜多吃     ①当你走上街头,麦当劳、肯德基类的高价快餐、经济小吃类的低价快餐会不时地映入你的眼帘。这些快餐着实给广大市民提供了便利,受到了普遍的欢迎。     ②时下,这股快餐之风也吹到了文化生活圈内,人们把此类“快餐”称为“文化快餐”。欣赏电视剧《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代替了对原著的阅读;大部头的中外名著的缩写本就在身边;二十四史可以直接看现成的译文;学习古诗词,只需熟读其中的“名句”;了解明清史实,去看看影视剧的戏说、演绎……诸类“文化快餐”很有市场,书店里名著缩写本供不应求,影视VCD畅销不衰。 ③客观地说,眼前社会,时间就是金钱,人们想在极短的时间内浏览名篇佳作是可以理解的。但若以“文化快餐”的形式来代替必要的阅读,那就大可不必提倡。 ④翻开文化史,那些划时代的扛鼎之作,无不是艺术家们耗尽了毕生精力而著。试想:一部“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红楼梦》,就能仅靠三十六集电视剧“一目了然”了吗?一套二十四史浩如烟海,富似金库,仅靠一家之言的译文就能“明志”吗?一首流传千古的诗歌,仅靠其中一两句诗句就能把握诗的“灵秀”吗?古人为了写诗著文,“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二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后人岂能浮光掠影,“快”速浏览,浅尝辄止?“文化快餐”如此“吃”下去,定是囫囵吞枣、食而不化、营养不良。     ⑤某著名女演员在《火烧阿房宫》中扮演了铸剑大师徐夫人,引起史学界一片哗然。殊不知,徐夫人是战国时期一位七尺须眉男儿。台湾某女歌星得知《满江红》的词作者是岳飞,喜不自禁,决定日后要找岳飞写歌词,令众多歌迷大失所望。某省电视台一女主持人听到一嘉宾回答“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作者是“苏东坡”时,忙纠正道“回答错误,正确答案应是‘苏轼’”。     ⑥如此常识性错误的笑话,不一而足,这说明了什么呢?一言以蔽之,书读少了,就会捉襟见肘,贻笑大方。其实,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不久前,台湾学者高希均提出了“新读书主义”:自己再累也要读书;工作再忙也要读书;收入再少也要买书;住处再挤也要藏书;交情再浅也要送书。这话应该是对我们每一个人说的。在知识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的今天,文化素养要提高,必须靠读书来“充电”。要挤出时间与书结缘,精读深思,“探赜索隐,钩深致远”(即“探究深奥的道理,搜索隐秘、深远的问题”)。古人云:“   ”,所以绝不能一味地凭借“文化快餐”去解“渴”充“饥”,“文化快餐”实在不宜多吃。 20.作者认为多吃“文化快餐”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2分) 答:                                                                       21.针对“文化快餐”现象,作者提出了怎样的主张?(3分)     答:                                                                            22.选择一句名言填在文末划线处,恰当的一句是      (3分) A.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B.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C.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D.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答案:(三)“文化快餐”不宜多吃(8分) 20. “文化快餐”如此“吃”下去,定是囫囵吞枣、食而不化、营养不良;会犯常识性的错误,捉襟见肘,贻笑大方。      评分:本题共2分,每点1分 21. 精读深思,“探赜(zé)索隐,钩深致远      评分:本题共2分 22. B   评分:本题共3分     10通州 (三)阅读《不要在冬天里砍倒一棵树》,完成第20—22题。(共8分) 不要在冬天里砍倒一棵树                    姚顺 ①迈克尔·乔丹堪称NBA的一位巨人。独领风骚十一年的他,却并不是一位天才的运动员,他在《尝试——成功路上的迈克尔·乔丹》中写道:上高中时,曾因球技不如人,被教练批评,甚至要摒弃。是主教练看到他的潜力,让他搭车随队观看比赛,为上场的运动员抱衣服,鼓励他勤学苦练。终于在一年之后,他打上学校的主力。回顾这段经历,乔丹深有感触,如果不是主教练,在那时他可能就与篮球绝缘了。 ②人生就是这样,有人一开始就才华毕露,不仅得到师长的器重,而且得到各方面的关注,【甲】有一则故事讲到,记得一年冬天里,父亲需要一些柴火,他找到一棵死树,然后就把它锯倒了。到了春天,令他惊愕的是,树的周围绽出了新芽。他说:“我以为它肯定死了,冬天里树叶都落光了,但现在我看到主根处依然保持着生命的活力。”父亲叮嘱全家:“别忘了这个重要的决定,因为这会扼杀这些幼嫩的生命。只要一点生机,它也会绽出新芽,最终成为大树。”乔丹当初不正是那内在充满活力而没有长出的嫩芽吗?如果不是主教练的鼓励与支持,篮坛真会失去一棵参天大树。 ③【乙】冬天里的树,遭受风刀霜剑,幼嫩的生命被压抑,让人难以发现,因而更需要保护,更需要营养。爱迪生曾是一位不听话的学生,只迷恋于电,老师并没有因他学业不好就歧视他,而是鼓励他大胆探索,最终他成为世界上发明成果最多的科学家;邓亚萍身高仅 1.5米,常人看来根本不是打乒乓球的料,但她的教练看中她的气质,她的拼劲,破格选她进了国家队,从而成为世界乒乓球女单第一号选手。 ④【丙】孩子有过失,家长发怒时会说:你将一辈子没出息!学生学习不好,老师也会指责:这学生天生顽皮,反应迟钝,不会有大的作为!而一些高考落榜者往往会遭到周围的冷眼,被认为不会有前途。殊不知这些简单的否定,往往会挫伤一个有潜力而未爆发的青年的自尊心,这样的冷遇往往会使他们失去蓬勃成长的环境,甚至使一株幼苗夭折。     ⑤所以,请不要在冬天里砍倒一棵树。   20.第①段举出迈克尔·乔丹的事例,有何作用?(2分) 答:         21.简要分析第③段中爱迪生、邓亚萍的事例为什么能证明论点?(3分) 答:           22.根据文意,将下面三句话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丙】处(只填序号)(3分) ①鲁迅先生说过:产生天才难,发现天才难,要有天才赖以生存的土壤更难。 ②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会习惯于以小论大,轻易地肯定或否定。 ③但有些人可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甚至有可能被岐视、遭摒弃。     【甲】处应填:       【乙】处应填:         【丙】处应填:         答案:(三)(共8分) 20.答案要点:引发正反两方面的分析论断后,通过一个故事进行比喻论证证明论点。 (共2分。共2个要点,分析论断1分,证明论点1分) 21.答案要点:爱迪生、邓亚萍的事例都是在不被人看重的时候得到老师教练的鼓励、培养,最后取得了成功;这与文章论点一致,即不要轻易否定一个人的能力,要发掘、帮扶那些身处逆境的人,协助他们成功;两个事例都从正面论证了论点。 (共3分。共3条理由,每条1分) 22.答案:【甲】③   【乙】①     【丙】②     11大兴 (三)阅读《忍耐之人方能成大器》回答20~22题 忍耐之人方能成大器 ①有这样一批僧人、艺术家,远离世人,远离喧嚣,穷尽一生的智能,历经数代开凿、雕琢。他们忍耐了艰辛,忍耐了寂寞,忍耐了失败……终于建成拥有千余石窟群,被世人誉为“人间瑰宝”的惊天地、泣鬼神的奇伟杰作——敦煌石刻。忍耐是痛苦的,但大多数情况下,只有在忍耐了常人无法忍耐的痛苦之后,成功才会款款而来。由此可见,人的成功,很多时候来自忍耐。 ②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说:“孔子之忍饥,颜子之忍贫,闵子之忍寒,淮阴之忍辱,张公之忍居,娄公之忍侮;古之为圣为贤,建功树业,立身处世,未有不得力于忍也。凡遇不顺之境者其法诸。”从中可以看出诗人视忍耐为遭遇不顺之事的法宝,其实它也是做好万事的利器。 ③忍耐的人能够正视内在生活问题和理想,克服困难,实现目标。海伦·凯勒是全世界敬爱的作家和教育家,虽然命运之神剥夺了她的视力和听力,然而海伦并没有向命运屈服。她战胜了病残,学会了讲话,学会了用手指“听话”,并掌握了五种文字;24岁时,她以优等成绩毕业于著名的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女子学院。海伦忍受了比常人更多的苦难,克服了自身先天的缺陷,向人类展示了她生存的价值。  ④我国汉代司马迁因与汉武帝意见相左而受宫刑之罚。对于一名男子汉大丈夫而言,这是何等羞辱,但他忍了下来,忍受世俗的眼光,忍受闲言闲语,忍受心中巨大的痛苦,为的只是心中那个坚定的信念——完成《史记》。最终,他完成了心愿,还原了真实的历史,也在中国的史学华章上添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他们不惧怕个人生活上的苦痛,用坚忍不拔的毅力迈上人生新的台阶。 ⑤忍耐的人能够承受外在因素的纷扰,不怕责难,勇担大任。春秋战国时期,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战败后,毫不畏惧吴王的种种责难。他佯装称臣,忍受屈辱,最终被放回国。经过十多年的艰苦磨难,勾践终于一举灭吴,实现了复国雪耻的抱负。勾践在他人责难面前选择了忍耐,让我们感受到了他的坚韧和智慧。 ⑥更让人敬佩的是纳尔逊·曼德拉,他为反对种族隔离的斗争身陷囹圄27年。囚室只有一般的卫生间大小,曼德拉的视线虽然不能穿越牢房的四壁,但是他却能将目光投向国家未来的民主政治。为了国家、为了民族,他顽强地活了下来。出狱后,担任了南非首位黑人总统,为了让南非成为非洲国家民主选举的榜样,在声望如日中天的时候,毅然决定不再连任。为了国家的命运,他忍耐了长期的孤独、寂寞;为了民族的前途,他忍耐了平淡、普通的生活。因为拥有外在的担当,懂得忍耐,才有了这样的大仁大义! ⑦忍耐表现在内,是蕴藏于心,沉着努力;忍耐表现在外,是低头下视,平心静气。福楼拜曾说:“天才无非就是长久忍耐,努力吧!”因此,无论在什么时候,做事懂得忍耐,事业才能成功。                                                      (有改动) 20. 文章开头举了一批僧人、艺术家的事例有什么作用?(2分) 答:________ 21. 在第④段横线处填写一个句子,使上下文衔接紧密。(2分) 答:        22. 阅读第⑤⑥段,分析其中的两个事例是怎样充分有力地论证“忍耐的人能够承受外在因素的纷扰,不怕责难,勇担大任”的。(4分) 答:________ 答案:(三)《忍耐之人方能成大器》(8分) 20.列举一批僧人、艺术家能够忍耐艰辛、寂寞……完成敦煌石刻的事例强调了忍耐对成功的重要性引出了“人的成功,很多时候来自忍耐”的观点。  (共2分。每要点1分) 21.示例:海伦的忍耐让我们敬佩,还有的人为了心中的梦想而选择忍耐同样让我们景仰。  (共2分。) 22.勾践的事例论证了“忍耐的人不怕责难”,曼德拉的事例论证了“忍耐的人能够勇担大任”,从内容上有力地论证了观点。两个事例一中一外,一古一今,从论据的选择上充分地论证了观点。 (共4分。每要点1分)     [NextPage]   12房山 (三)阅读《做人的科学》,完成第20-22题。(共8分) 做人的科学 李国文 ①日常生活里,有许多科学道理。谈到做人,有些时候,也是要合乎科学才行。所以说,科学不光是科学家的事,也是我们每个人的事。譬如,热胀冷缩,这条最简单的科学道理,对我们大家来说,就是很有启示意义的。 ②热胀冷缩,在【甲】上表现得更明显些,因此有膨胀系数这一说。我们乘火车时,为什么那车轮总是不停地哐当哐当地响呢,就是因为考虑到钢轨的胀缩,所以在接缝处,要预留下一定宽度的缝隙。其实,焊接技术发展到今天,要做到钢轨相接处绝对的严丝合缝,是不费吹灰之力的。但真的如此做了的话,钢轨到了夏天膨胀,到了冬天收缩,那火车可就要出事故了。 ③人呢,在【乙】上也有微弱的膨胀系数。例如,患高血压的病人都有这个体会,到了热天,血压就要低一些了,因为夏天的血管舒张得多。到了冷天,是心脏病的多发季节,就是由于血管收缩的缘故。 ④不过,说到【丙】上的热胀冷缩,那就明显得多了。那些春风得意者,一帆风顺者,升官发财者,胜券在握者,没有一个不膨胀的。不过,有的人把握得住自己,表现得不那么强烈;有的人沉不住气,头脑一热,管不住自己,什么自以为是啊,骄声傲气啊,目空一切啊,趾高气扬啊,就全来了,那一副德行,真是让人不敢恭维。不管他再有权,再有势,或再有钱,也挡不住别人在他背后撇嘴。 ⑤反过来,那些倒霉失败者,栽了跟头者,雪上加霜者,没有一个不收缩的。不过,有的人,能够处变不惊,跌倒再来,吸取教训,重新振作,这种收缩,是一种正常收缩。有的人,一败涂地,一蹶不振,从此,怨天尤人,唉声叹气,如蚕作茧,止步不前,好像打败的鹌鹑,斗败的鸡那样,人前抬不起头,人后耷拉脑袋,整个人都垮了似的,就是不正常的收缩了。 ⑥因此,在这个世界上做人,要懂得人好比是一个玻璃水杯,过热,冲进冷水要炸;过冷,倒进热水也要炸。所以,得意不要忘形,失败仍需努力,无论怎样膨胀和收缩,始终保持不愠不火,不卑不亢,不躁不蔫的态度,去待人接物,去处世谋生,那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了。  ⑦我们知道,现存于巴黎的国际度量衡中心地下室里的长度和重量的标准器,都是用膨胀系数接近于零的贵金属,例如白金制成。我们也知道,黄金所以值钱,也因为其超稳定性,不大受外界变化的影响而变化。所以,那些一胜则骄、一败则馁的人,某种程度上也是自身内在质量上存在问题,才受制于外部世界,若是不那么浅薄无知、幼稚和失态的话,也就不会热胀冷缩得厉害,而贻人笑柄了。 ⑧可见,做人也要懂得热胀冷缩的科学原理。而加强修养,充实思想,锻炼意志,提高质量,便是每个人时刻不能忘的事情。                            (选自《阅读与鉴赏》2009年第12期,有删改) 20.阅读全文,简要回答“做人的科学”的具体含义。(2分)   21.阅读文章,把下面三个词语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丙】处。(只填序号)(3分) ①心理   ②物理   ③生理 【甲】          【乙】           【丙】             22. 作者对“做人的科学”见解独到,下面哪一则材料能够作为文章第④段的所论观点的论据,请说明理由。(3分) A. 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年幼时因病失去了视力和听力。但是她用顽强的毅力克服生理缺陷所造成的精神痛苦。努力学习,最终成为一位学识渊博,掌握五种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 B. 周瑜年少得志,事业有成,婚姻甜美,羽扇纶巾,意气风发,但也仍然精心研究兵法,专心战事,丝毫不敢懈怠,力保吴国平安。 C. 南宋的抗金名将岳飞,虽然受到了秦桧的百般迫害,但直到屈死于风波亭,始终对国家忠心耿耿,其精忠报国的精神深受我国各族人民的敬佩。 判断:             理由:                                                              答案:㈢8分 20.做人要懂得得意不要忘形,失败仍需努力。(共2分。“不要忘形”1分,“仍需努力”1分。如果答“做人也要懂得热胀冷缩的科学原理”得1分) 21. ② ③ ①(共3分。填对一处1分) 22.判断:B  理由:周瑜年少,事业有成,意气风发,正是得意之时,但是他没有得意忘形,仍然精心研究兵法,专心战事,力保吴国平安。周瑜的事例可以证明得意不要忘形的论点。(共3分。理由1分,分析1分,结论1分)     13平谷 (三)阅读议论文《特色是成功的催化剂》,回答20——22题(共8分) 特色是成功的催化剂 ①提到“特色”一词,就必然使我们想到“特别”“特殊”“与众不同”等词语。从艺术上有特色的作品,到生活中有特色的服饰、语言;从商业上有特色的产品,到管理上有特色的服务、教育等等。这些都会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只有有特色才会被认可,才有助于成功。 ②纵观古今,因自己的特色而受益,因受益而迈向成功的例子比比皆是。 ③著名画家郑板桥,其书法作品也很闻名,被称为“板桥体”,就是因为他的书法有自身的特色,是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设想郑板桥当初如果只是用隶书或行楷,即使模仿名人的笔迹再出色,再逼真,恐怕也不会在书法界有如此大的成就吧! ④再如现在的餐饮行业,竞争很激烈,随时有被时代淘汰的可能。据网上统计,业绩好、受顾客欢迎的,大多数是主题餐厅。有在一片黑暗中进食的餐厅,有在店内装饰上体现民族风格的餐厅,更有专门为白领女性提供免费营养减肥套餐的餐厅。这些餐厅之所以能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保持较好的业绩,就是因为他们的主管经营有道,知道如何突出店中的特色,迎合顾客的需要。可见,没有特色的,大众化的东西,会经不住时间的考验,最终会泯灭得无声无息;只有有特色的、有独到之处的东西,才能慢慢走近人们的视野,才能被人们欣赏和接受,才能获得成功。 ⑤其实,中国的崛起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至今的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几届领导人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一步一个脚印,实现了复兴之梦,使中国成为世界各国的“合作伙伴”。 2010年11月9日,英国首相卡梅伦来华访问,他在北大演讲时说:“现在在谈论世界经济时,不能不提到中国这个连续30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10%的国家,而且在谈论世界贸易时,也必须提到中国这个世界上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三大进口国……”如此令人骄傲的成就,不正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才获得的吗? ⑥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与众不同都是好的。特色是在正义基础上的一种担当,是尊重法律的一种信守,而不是“恃权”“恃钱”放旷的专横跋扈。河北大学的学生李启铭交通肇事后,不仅不承担责任,心里也没有丝毫的愧疚,而且竟然喊出了“我爸是李刚”的狂语。这种与众不同的做法实在让人难以恭维,这种所谓的“特色”是该被鄙弃的。 ⑦只要我们做的事能显示自己的特色,而且不侵犯别人的利益,又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那就放手一搏,努力去做吧。打造属于自己的特色,活出属于自己的特色,让特色成为成功的催化剂,相信人生可以活得更精彩,生活也会充满更多的乐趣! 20.选文作者是怎样提出中心论点的?(2分) 21.选文③④⑤段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3分) 22.请简述选文第⑤段的事例为什么可以证明中心论点?(3分) 答案:(三)(共8分) 20. 答案示例:首先由解释“特色”的含义入手;再从艺术、生活、商业、管理等方面的特色表现进行解说;由此引发读者对“特色”与“成功”关系的思考,从而提出中心论点:只有有特色才会被认可,才有助于成功。(共2分,写出前两个要点可得2分,意思对即可) 21. 不能颠倒。这三段的论述内容是按由古到今的顺序排列的;与②段“纵观古今”一句照应;同时这三段的论述内容是由个人、企业、国家这样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共3分,每个要点1分)。 22. 答案示例: 第⑤段首先概括举例写中国因始终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才得以崛起,成为世界各国的“合作伙伴”,论证了只有有特色才会被认可,才有助于成功;接着具体举例写英国首相充分肯定中国所取得的成就,更具体地证明了只有有特色才会被认可,才有助于成功。因此,第⑤段的事例可以证明中心论点。(共3分,每个要点1分)。     14密云 (三)阅读《单纯的境界》,完成第21—23题。(共8分) 单纯的境界     ①单纯不是幼稚,更不是无知,单纯是一种心境,是诚恳务实的人,为了专心致力于所热爱的事业而竭力追求的一种简单心境,是人生摆脱喧嚣,洗尽铅华之后的另一种境界。     ②佛语有言:“心系一处,杂念俱无,方可大进。”指的就是要心境单纯而只有一种信念,没有其他事物的干扰,全身心地投入到所要完成的事情当中,精神集中而心境宁和,才可以取得较大的进步,才可以有所突破,有所造诣。     ③西汉董仲舒研究儒学“三年不窥园”,为的是精力的高度集中;“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为的是心无牵绊;袁隆平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当中,在他的世界里只有水稻……试想,如果让董仲舒走出书房治理朝政,让大禹抽出时间照料家事,让袁隆平走出试验田接触社会里种种复杂的人际交往……那么这些成功者会取得这些成就吗?     ④学者的心境应该是单纯的,“书生”所读是书,所想是书,所念是书,所爱仍是书。熊十力先生说:“学者之败,慕虚名而不务潜修也;品节之败,恋虚荣而不甘枯淡也。”他所提倡的“务潜修”“甘枯淡”也意指学者要心无旁骛,心系一念。     ⑤心境极单纯的人往往在常人熟悉或练达的地方显得愚钝甚至一无所知。庄周宁愿“曳尾于涂中”也不求名达;陶朱公宁愿举家迁徙,也不愿做卿相;数学大师陈景润虽极具数学天赋,却有着极差的生活自理能力;释迦牟尼虽出身王室却离家出走,云游四方……是他们不喜欢荣耀繁华,不喜欢热闹的人际交往吗?他们只是明白自己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去做、去追求。因此,虽然他们会在某些方面显得愚钝不谙人事,但他们在自己致力经营的地方却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这正是他们心境单纯的目的,这也是他们智慧过人之处。     ⑥单纯是一种境界,心境单纯的人在自己钟爱的土地上无声播种,默默耕耘,他们漠视名利,无心与他人计较、争夺,如寒冬里无意争春的红梅,独自开放,傲雪凌霜,把生命释放在强烈热爱、执着追求的事情当中,刚毅而令人敬佩。     ⑦单纯的人不争名不求利,“闲看庭前花开花落,静观天空云卷云舒”。但是在他们所致力的事情上,却有着强烈的热爱和【甲】    ,这是他们的【乙】    ,也是他们【丙】    。 21.作者认为怎样才能达到“单纯的境界”?(2分) 22. 根据文意,将下面三个语句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丙】处(只填序号)。(3分) ①成功的原因         ②执着的精神         ③可爱之处 【甲】处应填:         【乙】处应填:        【丙】处应填:     23.阅读第⑥段,简要分析比喻论证,并且指出比喻论证的作用。(3分) 答案:(三)(共8分) 21.答案一:只有精神集中而心境宁和,心无旁骛,心系一念,才能达到单纯的境界。(2分) 答案二:心境淡出而只有一种信念,没有其他事物的干扰,全身心地投入到所要完成的事业中才能达到单纯的境界。(2分) 答案三:只要诚恳务实、专心致力于所热爱的事业,就能达到单纯的境界。(1分)(共2分。) 22.【甲】②    【乙】③    【丙】①(共3分。共3空,每空1分) 23.作者把心境单纯的人比喻成无意争春的红梅,(1分)形象生动地论证了心境单纯的人的单纯的精神境界,使论证形象而更有说服力。(2分)(共3分。共2问,第一问1分,第二问2分)     [NextPage]   15怀柔 (三)阅读《成功》,完成第20~22题。(共8分) 成  功 季羡林     ①什么叫成功?顺手拿过一本《现代汉语词典》,上面写道:“成功,获得预期的结果。”言简意赅,明白之至。     ②但是,谈到“预期”,则错综复杂,纷纭混乱。人人每时每刻每日每月都有大小不同的预期,有的成功,有的失败,总之是无法界定,也无法分类,我们不去谈它。     ③我在这里只谈成功,特别是成功之道。这又是一个极大的题目,我却只是小做。积七八十年之经验,我得到了下面这个公式:         天资+勤奋+机遇=成功     ④“天资”,我本来想用“天才”,但天才是个稀见现象,其中不少是“偏才”,所以我弃而不用,改用“天资”。大家一看就明白,这个公式实在是过分简单化了,但其中的含义是清楚的。搞得太繁琐,反而不容易说清楚。     ⑤谈到天资,首先必须承认,人与人之间天资是不相同的,这是一个事实,谁也否定不掉。十年浩劫中,自命天才的人居然大批天才。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至今不解。到了今天,学术界和文艺界自命天才的人颇不稀见,我除了羡慕这些人“自我感觉过分良好”外,不敢赞一词。对于自己的天资,我看,还是客观一点好,实事求是一点好。     ⑥至于勤奋,一向为古人所赞扬。囊萤映雪、悬梁刺骨等故事流传了千百年,家喻户晓。韩文公的“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更为读书人所向往。如果不勤奋,则天资再高也毫无用处。事理至明,无待饶舌。     ⑦谈到机遇,往往为人所忽视。它其实是存在的,而且有时候影响极大。就以我自己为例,如果清华不派我到德国去留学,则我的一生完全不会像现在这个样子。     ⑧把成功的三个条件拿来分析一下,天资是由“天”来决定的,我们无能为力。机遇是不期而来的,我们也无能为力。只有勤奋一项完全是由我们自己决定的,我们必须在这一项上狠下功夫。在这里,古人的教导也多得很。还是先举韩文公。他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两句话是大家都熟悉的。     ⑨王静安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众里寻她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静安先生第一境写的是预期,第二境写的是勤奋,第三境写的是成功,其中没有写天资和机遇。我不敢说,这是他的疏漏,因为写的角度不同。但是我认为,补上天资与相遇,似更为全面。我希望,大家都能拿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精神来从事做学问或干事业,这是成功的必由之路。     提示:“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中,膏:油也。晷[guǐ]:日影,比喻时光。     兀兀[wùwù]:劳苦的样子。穷年:终年,终其岁月。 20.在作者认为成功所需的几个要素中,作者着重阐述了哪一个,为什么?(3分) 答:                                                                     。 21. 结合第⑤段内容,说一说作者对“天资”是怎么看的?(2分) 答:                                                                     。 22. 文中说“天资是由‘天’来决定的,我们无能为力。机遇是不期而来的,我们也无能为力。”你同意这样的说法吗?请就“天资”或“机遇”任选一点谈谈你的看法。(3分) 答:                                                                     。 答案:(三)议论文阅读(共8分) 20.(3分) 作者着重阐述了“勤奋”这个要素。因为“天资‘天’决定;机遇是不期而来的。” 评分标准:答出“勤奋”1分;答出为什么2分。 21.(2分) 人与人之间天资是不相同的;对于自己的天资,还是应该实事求是(客观)一点好。 评分标准:两句话,每句1分。 22.(3分) 答案示例: ①天资方面: 关于“天资”,我同意作者的看法。同意的理由是,所谓“天赋”,就是先天的禀赋(体魄、智商等),是与生俱来的,这不是个人所能够左右的。 关于“天资”,我不同意作者的看法。不同意的理由是,古人云:“勤能补拙”,经过后天的努力,人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自己的素质。 ②机遇方面: 关于“机遇”,我同意作者的看法。同意的理由是,机遇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人也不可能随意地创造机遇。 关于“机遇”,我不同意作者的看法。不同意的理由是,机遇虽然总是“不期而遇”,但有了机遇还有一个能否“抓住”、“把握”的问题,这就要靠主观努力。 评分标准:本题共3分。言之成理2分;语句通顺1分。     16延庆 (三)阅读《单纯的境界》,回答20—21题。(8分) 单纯的境界 ①单纯不是幼稚,更不是无知,单纯是一种心境,是诚恳务实的人为了专心致力于所热爱的事业而竭力追求的一种简单心境,是人生摆脱喧嚣洗尽铅华之后的另一种境界。 ②佛语有言:“心系一处,杂念俱无,方可大进。”指的就是要心境单纯而只有一种信念,没有其他事物的干扰,全身心地投入到所要完成的事情当中,精神集中而心境宁和,才可以取得较大的进步,才可以有所突破,有所造诣。 ③西汉董仲舒研究儒学“三年不窥园”,为的是精力的高度集中;“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为的是心无牵绊;袁隆平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当中,在他的世界里只有水稻……试想,如果让董仲舒走出书房治理朝政,让大禹抽出时间照料家事,让袁隆平走出试验田接触社会里种种复杂的人际交往……那么这些成功者会取得这些成就吗? ④学者的心境应该是单纯的,“书生”所读是书,所想是书,所念是书,所爱仍是书。哲学家、国学大师熊十力先生说:“学者之败,慕虚名而不务潜修也;品节之败,恋虚荣而不甘枯淡也。”他所提倡的“务潜修”“甘枯淡”也意指学者要心无旁骛,心系一念。 ⑤心境极单纯的人往往在常人熟悉或练达的地方显得愚钝甚至一无所知。庄周宁愿“曳尾于涂中”也不求名达;陶朱公宁愿举家迁徙,也不愿做卿相;数学大师陈景润虽极具数学天赋,却有着极差的生活自理能力;释迦牟尼虽出身王室却离家出走,云游四方……是他们不喜欢荣耀繁华,不喜欢热闹的人际交往吗?他们只是明白自己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去做、去追求。因此,虽然他们会在某些方面显得愚钝不谙人事,但他们在自己致力经营的地方却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这正是他们心境单纯的目的,这也是他们智慧过人之处。 ⑥单纯是一种境界,心境单纯的人在自己钟爱的土地上无声播种,默默耕耘,他们漠视名利,无心与他人计较、争夺,如寒冬里无意争春的红梅独自开放,傲雪凌霜,把生命释放在强烈热爱执着追求的事情当中,刚毅而令人敬佩。 ⑦单纯的人不争名不求利,“闲看庭前花开花落,静观天空云卷云舒”。但是在他们所致力的事情上,却有着强烈的热爱和执着的精神,这是他们的可爱之处,也是他们成功的原因。 20.第②段引用佛语的作用是什么?(3分)      答:             21.简要写出第⑤段的论证思路。(5分)    答:             答案:(三)议论文(7分) 20.(4分)引佛语的作用是提出(引出)中心论点。 21.(4分)示例:先提出心境极单纯的人往往在常人熟悉或练达的地方显得愚钝甚至一无所知领起全段。再列举庄周宁愿“曳尾于涂中”也不求名达;陶朱公宁愿举家迁徙,也不愿做卿相;数学大师陈景润生活自理能力极差;释迦牟尼离家出走,云游四方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的事例。通过分析,得出他们心境单纯,智慧过人的结论。     17燕山 (三)阅读《城市特色的挖掘和培育》,完成20—22题。(共8分)                           城市特色的挖掘和培育     ①城市特色是城市发展的灵魂。一座没有特色的城市,是平庸的城市,是没有灵魂的城市,也是没有吸引力、竞争力和生命力的城市。就每一个具体的城市而言,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挖掘和培育城市特色。 ②其一,【甲】。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我们的城市出现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在失去许多也许永远无法复得的东西——历史文脉,也就是长期积淀、一脉相承的历史文化传统。一个城市特色的孕育,只有从历史文脉中寻找到自己的根,才会生长得更富有朝气、更久远。最能彰显一座城市魅力和吸引力的,莫过于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因此,要培育城市特色,就要加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在城市的规划和建设过程中,保护好城市的历史遗存,不仅仅从形态上延续了城市的历史文脉,更增进市民的历史记忆和对自己所在城市的认同与归属感。任何形式的现代化,都离不开历史文化的根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让我们共同保护我们古老的城市文明,惟有如此,我们的城市才能塑造出独特的个性,保持住厚重的底蕴。     ③其二,【乙】。城市建筑是构成城市的主要元素,一个城市最直观的“名片”就是它的建筑风格。城市建筑风格是构成城市总体印象的关键部分,是影响和决定城市特色的重要因素。国内外许多城市都因拥有独特的建筑风格而闻名世界。北京故宫、上海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澳门大三巴牌坊、巴黎卢浮宫、伦敦大英博物馆、德国科隆大教堂等,这些公共建筑已化为城市的符号,为其带来了世界声誉。成功的城市建筑,应当是这个城市独特的产业、历史、文化和城市精神借建筑语言的再表达。事实证明,既富有时代气息、又兼具民族和地域特色的城市建筑,是一座城市有别于其他城市的风骨;反之,都是一些毫无生气的钢筋混凝土建筑,或者东施效颦地对一些名建筑照搬照抄,则会使这座城市变得平庸和缺乏内涵。 ④其三,【丙】。一个城市所表现出的人文精神是城市特色的内在表现。一个城市的人文精神来源于这座城市的长期文化积淀,它既包含着具有本民族特色的精神,又包含着这个城市特有的历史、文化、经济等因素决定的本土特色的精神。它作为市民整体性的精神状态,其内容可以是城市精神生活所提炼的理念信条,可以是城市发展哲学的高度概括,也可以是城市历史风云变幻中所凝聚的民风和市民精神的写照。目前首都正在大力弘扬“北京精神”,努力使其内化于心、外践于行,成为全市人民的基本道德规范和共有精神家园,成为推动首都科学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传承了三千多年历史文化精髓、来源于首都群众生动实践的“北京精神”,使北京的城市形象特色鲜明,充满吸引力、竞争力和生命力。因此,塑造城市特色必须培育城市精神,用人文精神点亮每一个市民心头那盏闪烁着理性光芒的灯,使人们对城市产生认同感、自豪感、愉悦感,这是城市凝聚力和自信心的源泉,这样的城市一定会变得更具魅力。 20.根据文意,将下面三个语句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丙】处(只填序号)。(3分) ①塑造城市的形        ②留住城市的根        ③凝聚城市的神 【甲】处应填               【乙】处应填               【丙】处应填          21.阅读第③段,简要分析这一段所用对比为什么可以证明本段的观点。(3分) 答:           22.第④段的论述层次是:首先提出本段观点,接着    ①     ,然后     ②     ,最后指出塑造城市特色必须培育城市精神。(2分) 答:    ①             ②      答案:(三)城市特色的挖掘和培育(共8分) 20. 【甲】 ②    【乙】①      【丙】③  (共3分。共3空,每空1分) 21.作者列举了国内外一些城市建筑的成功范例,它们因为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彰显了城市特色并享誉世界,而没有独特建筑风格的城市显得平庸和缺乏内涵,前后对比鲜明的阐述了城市建筑风格是影响和决定城市特色的重要因素。所以,这个对比证明了本段观点“挖掘和培育城市特色要塑造城市的形”。 (共3分。“正例”1分;“反例”1分;“作用”1分) 22. ①分析了什么是城市人文精神 ②以“北京精神”为例阐述了城市人文精神对塑造城市特色的重要意义 (共2分。共2点,每点1分)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