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检测题(A卷)
(90分钟 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加线的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浔阳(Xún) 阡陌(qiān) 咸来问讯(xián)
B.鸿儒(hóng) 壬戌(r én) 惟吾德馨(xīn)
C.峨冠(guàn) 椎髻(jì) 矫首 昂视(jiǎo)
D.门闩(shuān) 山峰(fēng) 啼笑皆非(tí)
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未果,寻病终。 寻:寻找。
B.谈笑有鸿儒。 鸿:大。
C.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宜:应当。
D.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亲:用如动词,以……为亲。
3.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舟尾/横卧一楫
B.后/遂无问津者
C.岱宗/夫/如何,齐鲁/青 /未了
D.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4.下列相关文学常识的连线,不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桃花源记》——晋代——陶渊明——散文
B.《爱莲说》——唐代——刘禹锡——议论性古代文体
C.《石壕吏》——唐代——杜甫——古诗
D.《核舟记》——明末——魏学洢——记
5.填空。(5分,每空0.5分)
(1)谈笑有鸿儒, 。
(2)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 。
(3)岱宗夫如何, 。
(4)在日常生活中高尚者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为自己谋私利。这在《大道之行也》一文中也有阐述。这组句子是 , , , 。
(5)《爱莲说》中作者感叹知己零落的语句是 , 。
6.综合性学习。(5分)
莲花,千百年来,无数的文人墨客用生花妙笔,或描绘其清丽可人的容颜,或歌颂其高洁傲岸的情操。为了激发同学们探究“莲文化”的兴趣,我们特举行以下实践活动,请你参加。
(1)这次活动定于明天下午三点在你班教室召开,你被派去邀请教务主任参加,将怎样对其提出邀请?(2分)
(2)假如你是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请设计一段开场白。(3分)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3分)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 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 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7.下面句子中加线词 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尝贻余核舟一(赠)
B.高可二黍许(左右,上下)
C.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惊奇)
D.石青糁之(涂)
8.下面对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4分)
A.中轩敞者为舱:中间高起而宽敞的部分是船舱。
B.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船身长大约八分多一点。
C.盖大苏泛赤壁云:刻的是苏轼游赤壁的情景。
D.能以径寸之木:能用长度为一寸长的木头。
9.下面对选文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4分)
A.第一段概括介绍了王叔远精湛的雕刻技艺,点明了雕刻品“核舟”的主题。
B.大苏指苏轼。
C.《核舟记》一文,通篇紧扣“奇巧”二字说明。
D.“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是苏轼《前赤壁赋》里的句子。
10.最能体现王叔远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话是: 。(用原文中话回答)(2分)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3分)
【甲文】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文】
靳秋田索画之二
郑板桥
三间茅屋,十里春风,窗里幽兰,窗外修竹。此是何等雅趣,而安享之人不知也。懵懵懂懂,没没墨墨,绝不知乐在何处。惟劳苦贫病之人,忽得十日五日之暇,闭柴扉,扫竹径,对芳兰,啜苦茗,时有微风细雨,润泽于疏篱仄径之间;俗客不来,良朋辄至,亦适适然自惊,为此日之难得也。凡吾画兰画竹画石,用以慰天下之劳人,非以供天下之安享人也。
11.解释下面 句中加线词的意思。(2分)
(1)惟吾德馨 馨:
(2)绝不知乐在何处 绝:
12.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每小题2分)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此是何等雅趣,而安享之人不知也。
13.甲文中,说明“陋室不陋”原因的语句是“ ”;乙文中,表明茅屋环境优雅的语句是“ ”。(4分)
14.联系甲文中“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叙述,你
认 为乙文中郑板桥的“闭柴扉,扫竹径,对芳兰,啜苦茗”是一种怎样的生活情趣?(3分)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8分)
文侯与虞人期猎
文侯与虞人①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②之。魏于是乎始强。
【注释】 ①虞人:掌管山泽苑囿打猎的官吏。 ② 罢:通“疲”,这里指停止,取消。
15.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4分)
(1)天又雨,公将焉之?
(2)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
16.请简要说说你从这则故事中得到的主要启示。(4分)
(四)阅读下文,回答问题。(6分,每小题3分)
春 望
杜 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 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7.诗人用“抵万金”来形容什么?
18.结合全诗内容,体会诗题中的“望”字包含哪两层意思?
三、写作(40分)
19.根据要求作文。
读完《桃花源记》,你有什么感受?是不是你也向往走进这美丽的地方。请以“走进桃花源”为题写一篇文章,600字左右。
八年级语文(上)(人教实验版) 第五单元检测题(A卷)
参考答案
1.C(“冠”读guān。)
2.A(寻:随即,不久。)
3.D(应为“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4.B(《爱莲说》的作者是北宋周敦颐。)
5.(1)往来无白丁 (2)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 (3)齐鲁青未了 (4)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 (5)莲之爱 同予者何人(注意不要写错别字。)
6.(1)主任,我们班预定明天下午三点在本班教室召开有关“莲文化”的实践活动,想邀请您到 时莅临指导,不知您是否有时间。(2)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被人们称为花中的君子,是圣洁、和平、吉祥的象征。一池青莲,一池秀丽。烟雨空濛、水光潋滟的江南,莲的风景更是让人神往。下面,就让我们在江南《采莲曲》的优美旋律中,走进美丽的“莲的世界”。[( 1)邀请领导参加“实践活动”,注意语气委婉,用词要准确。(2)中要注意开场白的基本要求:①整个开场白要紧扣主题;②篇幅简短,不可长篇大论;③语言要充满激情,富有鼓动性。活动的开场白对后面的活动主体应该有“点亮”“激发”的作用,能让参与者激情高涨。]
7.C(“奇”应为“手艺奇妙”的意思。)
8.D(D项中的“径”应为直径而不是长度。)
9.D(“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是苏轼《后赤壁赋》里的句子。)
10.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注意在理解文章句子含义的基础上根据要求查找 原文句子。)
11.(1)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2)断然,绝对(根本)。(对于文言字词的解释要结合上下文理解。)
12.(1)没有(嘈 杂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冗繁的)公文劳累身心。(2)这是多么高雅
的情趣呀,但是只图物质享受的人是无法体会到的。(对于文言文翻译,要遵循“信”“达”“雅”的三个原则。“信”即忠实原文,“达”即文意通达流畅,“雅”即表达有文采。)
13.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窗里幽兰,窗外修竹(此题我们只要围绕“陋室不陋”
和环境优雅来分析,不难得出答案。)
14.高雅脱俗、悠闲自得的生活情趣。(回答此题,我们可以结合甲文中刘禹锡高雅脱俗、闲适的生活情趣来回答乙文郑板桥的生活情趣。)
附课外文言文参考译文:
靳秋田索画之二
郑板桥
三间茅屋,十里春风,窗口是散发幽香的兰花,窗外是青翠的幽竹。这是多么高雅的情趣呀,但是只图物质享受的人是无法体会到的。而那些懵懵懂懂,胸无点墨 的人,身处如此情景,他们绝对不懂乐在何处。只有那些劳苦的人,忽然有十天五天的闲暇时光,才会关上柴门,扫净小路,面对芬芳的兰花,品着苦茶,有时微风细雨,滋润着篱笆和小路;没有那些俗气的客人,只有几位知己好友到访,于是 内心无比欢喜,不禁惊叹这样的日子真是难得啊。所以我画兰花竹子石头,是用来慰劳那些劳苦的人,而不是供那些贪图享受的人享用。
15.(1)天又下着雨,您准 备到哪里去呢? (要注意句中的“雨”“公”“焉”“之”的正确翻译)(2)虽然现在很快乐,怎么可以不坚守约定的(打猎)时间呢? (注意句中的“虽”“岂”“一”“ 期”等字的翻译。)
16.做人要诚信、守时等。(注意回答出“诚信、守时”的要点。)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魏文侯同掌 管山泽苑囿打猎的官吏约定了打猎的时间。这天,魏文侯与百官饮酒非常高兴,天下起雨来。文侯要出去赴约,随从的侍臣说:“今天饮酒这么快乐,天又下着雨,您准备到哪里去呢?”魏文侯说:“我与掌管山泽苑囿打猎的官吏约好了去打猎啊,虽然现在很快乐,怎么可以不坚守约定的(打猎)时间呢?”于是驾驶马车前往约定地点,亲自宣布取消了打猎的活动。魏国从此变得强大。
17.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对妻子儿女强烈的思念之情。(此题答案我们可以联系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家书抵万金”的字面 意思来分析。)
18.一方面是看到了“国破山河在”的惨景,另一方面是对于亲人团聚的守望和期盼。(此题其实是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这首诗无处不表现出诗人的忧国之情,诗人看到长安城破败的景象,想到连绵不断的战争,产生了忧国忧民之情;同时,这首诗也无处不表现出诗人的思家之情,由“家书抵万金”可看出诗人对于亲人团聚的期盼。)
19.思路点拨: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
作文题目“走进桃花源”提示的信息很重要。我们作文时必须围绕“桃花源”展开。
我们写作时首先要选定一种文 体,尽量选用记叙文、散文等易抒情文体。写作过程中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人和事的记叙、描写要具体,取材时可以以小见大,尽量选用自己熟悉的生活素材。
同时,注意 写出新意。作文,贵在创新。例如:内容新颖、结构精巧、语言鲜活等创新写法都能引人入胜。
例文:
走进桃花源
在桃花盛开的季节,桃花源请来了三位非常尊贵的客人——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一位名扬天下的画家,一位享誉世界的设计师。他们将用自己的智慧,各自为桃花源献上一份厚礼。
走进桃花源后,诗人最为兴奋。晨光中,他漫步桃林,看到含苞待放、娇颜尽展的桃花,赞叹道:“白云芳草疑无路,流水桃花别有天。”月夜时,他顺着小溪而行,望着蜿蜒的小溪,听着潺潺的水声,不禁吟 诵起王维的诗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在他眼里,桃花源里的每一朵花,每一棵树,每一条小溪,都是绝美的诗歌。
在桃花源里,画家一直就没有停下来。他有时将画夹摆到山峰上,俯视谷中的绚丽景观,片刻之间,一幅浓淡适宜的山水画便出现在他笔下;有时将画夹架到桃树下,用艳丽的色彩描绘着桃花的种种风采,不待多时,一幅色彩艳丽的桃花图便出现在游客面前。在他眼里,桃花源里的每一朵花,每一棵树,每一条小溪,都是绝美的画面。
热爱事业的设计师自然也没有闲着,他几乎踏遍了桃花源的每一个角落,一个个精美的设计方案也开始在他胸中萌生。他心里只有一个梦想,就是用自己最美的设计,让这世外仙境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早日走向世界。
就在人们期盼着三幅代表性作品面世的时候,出现了一件让所有桃源人惊讶的事情——三位尊贵的客人竟然不辞而别了。有人说,肯定是接待规格不够高;也有人说,也许是他们对桃花源根本就没有感情。就在大家议论纷纷时,工作人员收到了一个厚厚的包裹。迫不及待地一打开,一叠厚厚的画稿展现在大家面前,只是不知为何画面上都用红笔重重地画了一杠。就在大家百思不得其解的 时候,一封长长的信露了出来。这是三位客人留下的话:
画家说:“我曾尝试用几株桃花描绘桃花源之美,却发现难以展示桃源人的热情;我曾尝试用整片桃花来展示桃林的热闹,又发现无法融入桃花源的清幽。”
作家说:“登高望远,临流赋诗,本是一件幸事,无奈李白、王维、王昌龄等名家均有诗作在前,不敢动笔了。”
设计师说:“走进桃花源后才明白,天然就是最美的设计。”
读完三位客人的信,大家才明白过来,原来,桃花源的美是不需要任何修饰的。
【点评】“桃花源”在陶渊明时期,是政治安定、生活舒适的美好境界;在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则是绿色环保的绝妙佳处。小作者设计了三位客人访“桃花源”,耳闻目睹,无可挑剔,共同阐明了主题。可谓构思巧妙。
在结构安排上,用了总—分—总的写法。三位客人同时进“桃花源”,分别工作,最后得出相同的结论:桃花源的美是不需要任何修饰的。可谓结构严谨。
在语言运用上,有引用:“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有排比:“在他眼里,桃花源里的每一朵花,每一棵树,每一条小溪,都是绝美的诗歌。”可谓语句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