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市潜山四中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初一语文试题
亲爱的同学们,在这个灿烂而充满活力的季节,你们迎来了迈入初中后的第一次期中检查,这是一
个新的开端也是一个新的挑战,愿你们调整好状态,仔细认真地做好每一题,让智慧在白色的卷面
上挥洒吧,让硕果见证你们的汗水和努力吧!加油!
答题时请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全卷满分120分(包括卷面书写5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注意卷面的整洁、规范与美观。尽量不要用涂改液或修正带,否则将被扣分。
3. 请用黑色或蓝色字迹的钢笔或圆珠笔填写,用铅笔或红色字迹的笔作答的无效。
4.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否则无效。
一、知识积累及语言运用(30分)
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①一②题。(3分)
稚嫩的双手刻画成长的年轮,时间的沙漏记录成熟的点滴。潜山四中将为你成长的天空涂抹渲丽的
色彩,放飞迷人的梦想;潜山四中将为你成长的天空辍满灵动的音(fú),敲出完美的旋律。三年
后,回望成长的天空,我们心中充满激情,青春在我们的挥洒下完美无(xiá)。
①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fú ;xiá 。
② 找出文中的两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2. 选出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_________清脆的喉咙,_________宛转的曲
子,跟轻风流水___________着。
A.显示 发出 应和 B.卖弄 唱出 应和
C.显示 唱出 应答 D.卖弄 发出 应答
3. 请选出下列选项中所用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 )(2分)
A.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
B.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C.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D.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4.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下面衔接最紧密的一句是:( )(2分)
学习知识要一点一滴,善于积累;___________________;平凡的努力虽不惊人,却能攀登万仞高
峰。
A.能铺出千里路的是细小的不起眼的石子。
B.不显眼的细小石子,却能铺出千里路。
C.千里路的铺成,是有了细小的不显眼的石子。
D.细小的石子虽不显眼,却能铺出千里路。
5.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再写一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3分)
宽容,就像一缕和煦的阳光,能融化心灵的坚冰;
宽容,就像一段舒缓的音乐,能抚慰心灵的痛伤;
宽容, , 。
6.文学常识。(6分)
(1)被后人奉为至圣先师的是 ,其弟子将其言论整理成书与《 》,《 大学 》
,《 》合称为儒家经典的“四书”。
(2)《爱的教育》由 、 和 三部分组成。
7.综合性学习。(不少于30字)(4分)
告别了天真的小学时代,而今同学们又有缘相聚在新的校园。为此,班里准备举办一次以“珍惜友
情”为主题的班会。现在同学们一致推举你来当持人。作为主持人,你应该有一段精彩的开场白。
那么,就请你表达出来吧!
8.默写(每空1分,共8分;写错字别字或用拼音代替不给分。)
(1)山光悦鸟性, 。
(2)___________________,吹面不寒杨柳风。
(3)孟浩然在《过故人庄》一诗中描绘优美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句子是: ,
。
(4)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表现诗人对友人无限关切之情的诗句是:
, 。
(5)写出《论语》中阐述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 , 。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回答9——18题。(16分)
【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 。”(《为政》)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乙】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
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天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 ,
。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
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9.请将甲、乙选文的空白处补充完整。(3分)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A.人不知而不愠 B.温故而知新
C.方出神 D.项为之强
11.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②故时有物外之趣。
12.甲文第一则提到了学习、交友之“乐”;乙文中的“余”从这件事中感受到了“物外之趣”。
学完后,从这样的“乐趣”中,你得到了什么样的启发?请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谈一谈。(5分
)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然后回答问题。(8分)
【甲】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 A)
着,人家屋顶上全(B )着一层白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
【乙】它一开始就显得气势不凡。它呼呼的挟着风,带着雨,横扫过树梢和房屋的峡谷。“噼啪—
—噼啦——”雨点像炒炸了锅的豆子,打着瓦片叮呼直响。雨点由疏到密,雨脚由缓到急。霎时间
,一张巨大的雨网罩下来,下得天茫茫,地茫茫。
13.甲文中A、B、处依次填入的词语分别是( )( )(2分)
14.按季节看,甲文描写的是________的雨,乙文描写的是_________的雨。(2分)
15.下面哪些词语可以概括甲、乙两文中雨的个性特点?(2分)
①猛 ②细 ③急 ④快 ⑤大 ⑥绵 ⑦暴 ⑧亮
甲文: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下面是对甲、乙两段文字的比较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两段都描绘了雨的形态、气势,【乙】还描绘了它的声响。
B.两段都用了比喻句来描写雨,写得具体、形象。
C.两段文字都结合着其它景物来描写雨景。
D.两段文字都采用了总分描述的结构。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然后回答问题。(16分)
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当然的
①老人是菲律宾华侨,在海外奋斗半生。几经浮沉,衣锦还乡的他萌生了济世助人、造福梓里的念
头。
②于是,老人分别给家乡几所学校的校长写了信,希望每个校长能提供十来个学生的名单,以便他
从中确定人选,作为资助对象。
③家人嗔怪他的愚昧,既是捐助,何必我程序搞得这样复杂?不如来个快捷方式,譬如通过“希望
工程”或者“春蕾计划”,干净利落地了却一桩心愿,岂不是更好?
④老人摇摇头说:“我的血汗钱只给那些配得到它的孩子。”哪些孩子才有资格得到资助?是那些
家庭贫困的孩子还是优秀生,抑或是特长生?谁也不知道老人心里的答案。
⑤名单很快到了老人手里。老人让家人买来了许多书,有《泰戈尔诗集》《纪伯伦诗集》《十万个
为什么》等,分门别类地包装好,准备寄给名单上的孩子。家人面面相相觑:这样微薄的礼物是不
是太寒碜了?大家断定书中自有“黄金屋”。可翻来覆去也没有找到夹在书中的纸砂。只在书的第
一页看到了老人的亲笔赠言:赠给品学兼优的学生x xx 。落款是老人的住址、姓名、电话和电子
邮箱。
⑥家人大惑不解,却也不愿忤逆老人的意愿,只好替他一一寄出那些书。
⑦光阴荏苒,老人常常对着电话发呆,又莫名其妙地唉声叹气。从黄叶凋零到瑞雪飘飞,谁也猜不
透老人所为何事。
⑧家人读懂老人的心,缘于新年前收到的一张很普通的贺卡,上面写着:感谢您给我寄来的书,虽
然我不认识您,但我会记着您的。祝您新年快乐!没想到老人竟然兴奋的大呼小叫:“有回音了,
有回音了,终于找到了一个可资助的孩子。”家人恍然大悟,终于明白老人这些日子郁郁寡欢的原
因,他寄出去的书原来是块“试金石”,只有心存感激的人才会有资格得到他的资助。
⑨老人说:“土地失去水分滋润会变成沙漠,人心没有感激滋养会变的荒芜。不知感恩的人,注定
是个冷漠自私的人;不知关爱别人,纵使给他阳光,日后也不会放射出自身的温暖,也不配得到别
人的爱。”
⑩想来也是,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当然的,没有什么是必须和应该的;所以,没有一种领受是可以
无动于衷、心安理得的,都应心存感激。一朵花会为一滴雨露鲜艳妩媚,一株草会因一缕春风摇曳
多姿,一湖水也会因一片落叶荡漾清波,一颗心更应对另一颗关爱的心充满感激之情。
17、选文第④段中老人说:“我的血汗钱只给那些配得到它的孩子”,在老人眼里,哪些孩子才配
得到他的资助? (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理解下面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4 分)
(1)大家断定书中自有“黄金屋”。
问:文中的“黄金屋”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寄出去的书原来是块“试金石”……
问:文中的“试金石”有什么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选文第⑦段中说“老人常常对着电话发呆,又莫名其妙地唉声叹气”,请你用一小段话来描绘
老人此时的心理活动。 (3 分)(答案不超过80 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选文第⑤段中加横线的句子为后文哪些内容埋下了伏笔?(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选文题目说“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当然的”,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
认识。(5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45分)
22.生活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令人憧憬的中学校园接纳了你,想必你一定有许多不凡的经历和感受
要讲给同学和老师。请以“那一次,我 ”为题写一篇作文,讲述你的故事,倾吐你的心声
,展现你的才华。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要写自己的真情实感;字数不少于500。
注意: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和校名。
潜山四中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初一语文答题卷
一、知识积累及语言运用(30分)
1、(3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fú ;xiá 。
找出文中的两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改为 ; 改
为 。
2、(2分) ( )
3、(2分) ( )
4、(2分) ( )
5、(3)宽容, , 。
6.文学常识。(6分)
(1) ,《 》,《 大学 》,《 》。
(2)由 、 和 三部分组成。
7.综合性学习。(不少于30字)(4分)
。
8.默写(每空1分,共8分;写错字别字或用拼音代替不给分。)
(1) 。
(2)___________________,
(3) , 。
(4) , 。
(5) , 。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回答9——18题。(16分)
9.请将甲、乙选文的空白处补充完整。(3分)
__________________,
, 。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A.人不知而不愠 B.温故而知新
C.方出神 D.项为之强
11.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②故时有物外之趣。
12.甲文第一则提到了学习、交友之“乐”;乙文中的“余”从这件事中感受到了“物外之趣”。
学完后,从这样的“乐趣”中,你得到了什么样的启发?请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谈一谈。(5分
)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然后回答问题。(8分)
13.甲文中A、B、处依次填入的词语分别是( )( )(2分)
14.甲文描写的是________的雨,乙文描写的是_________的雨。(2分)
15.(2分)甲文: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下面是对甲、乙两段文字的比较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然后回答问题。(16分)
17、(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4 分)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3 分)(答案不超过80 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5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45分)
那一次,我
潜山四中2012——2013年度上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测试
参 考 答 案
一、知识积累及语言运用(30分)
1、符、瑕;渲—绚、辍—缀
2、B
3、C
4、D
5——8、略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略
(二)13、织;笼。14、春天;夏天
15、②、⑥、⑧;①、③、④、⑤、⑦ 16、D
(三)17、(2 分)只有那些心存感激的人才有资格得到他的资助。
18、 (1)(2 分)“黄金屋”指纸钞或值钱的东西。
(2)(2 分)“试金石”见说寄出去的书成为了检验孩子们是否具有感恩之心的测试
物。(意合即可)(试金一测试感恩之心,1 分;石-寄出去的书,1 分)
19、(3 分〕答案示例:老人在想:为什么这么多孩子在收到书后都无动于衷?难道
他们对别人的给与都不知感激?难道这群孩子情感都那么缺乏?如果是这样,那我们的后代就让人
担忧了。”(内容2 分,须紧扣老人为收不到来信而着急、郁闷的心理来写;表达1 分,须通顺〕
20、(2分)为后文老人等待学生来信(来电)和收到好卡埋下下伏笔(两点,每点
2 分)
21、(5 分)对“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当然的”认识理解2 分,联系生活实际2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