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宣城市梅林实验学校 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期中测试
七年级语文试卷
卷首语:亲爱的同学们,如果把这份试卷比作一片蔚蓝的海,那么,现在让我们起航,展开你智慧和自信的双翼,乘风破浪,你定能收获无限风光。你会惊奇地发现你非常棒:学习自信,见解独特,想象丰富……动笔吧!仔细审题,冷静作答。愿你们在答题中有一种快乐的心绪漾动,我们也期待着和你一起体验成功的喜悦!
一、积累与运用(27分)
1、能写一手漂亮的字是令人骄傲的,请你用正楷字认真抄写下面的文字。(2分)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2分) ( )
A.澄清(chéng) 糟蹋(tà) 颤抖(zhàn)
B.凝视(níng) 应和(hè) 玷污(zhān)
C.敷衍(yǎn) 收敛(liǎn) 岔道(chà)
D.瞬间(shùn) 栖息(qī) 聒噪(guò)
3、选出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2分) ( )
A.分歧 瘫痪 憔悴 不可抗拒 B.决别 仗义 脸颊 形影不离
C.欹斜 徘徊 海鸥 美不胜收 D.惭愧 辉煌 辛辣 蛛丝马迹
4、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2分) ( )
A.《我的老师》这篇课文的作者是魏巍写的。B.山村里,满山遍野到处都是果树。
C.我们讨论了并且听了老红军的报告。 D.每个学生都应该养成上课认真听讲的好习惯。
5、下列标点符号运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 )
A.“好吧,就明天。”我说。
B.“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
C.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 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D.“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鲁迅先生的真实写照。
6、下面是对“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一句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这一句用拟人的修辞写出了丰收之景,洋溢着喜悦之情。
B.这一句用夸张的修辞写出了农家的生活,洋溢着喜悦之情。
C.这一句用“肥硕”来形容瓜果不合适,给人笨重的感觉。
D.这一句用“饱食”和“装”来说明农家生活很富足。
7、文学常识填空(10分)(每空0.5分)
(1)冰心,原名 ,她受 (国家)诗人 的影响,创作了诗集《繁星》《 》。
(2)《世说新语》南宋 组织文人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
(3)《论语》是 家经典著作之一,与《 》《 》《 》并称为“四书”,《论语》是记录 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4)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5)待到重阳日, 。(孟浩然《过故人庄》)
(6) ,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7)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8)海日生残夜, 。(王湾《 次北固山下》)
(9)曹操在《龟虽寿》中表达对理想执着追求的句子是: , 。
(10)在《论语》中论述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
8、班级准备开展“感受自然”的活动,请你完成下面两件事。(5分)
(1)为这次活动书写一条主题语或宣传语。(2分)
(2)在观赏风景时,你的同桌张小明准备把矿泉水瓶扔向池塘,你怎么劝说他?(3分)
二、阅读(43分)
(一)阅读《论语》十二章完成9-12题。(13分)
《论语》十二章(节选)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③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④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⑤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不亦说乎 (2)人不知而不愠
(3)吾日三省吾身 (4)不逾矩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1、阅读文中划线句,说说颜回的“贤”表现在哪里。(不少于两点)(2分)
12、经过了两千多年,孔子的话仍然闪烁着夺目的光彩。请从中选择一则,谈谈对你的启发。(3分)
(二)阅读朱自清的《春》,完成13—17题。(共16分)
①“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A)着你。②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B)。③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C)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④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D)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13、按课文的内容填写文中的空格(4分)。
A ( ) B( ) C ( ) D( )
14、第一段共①②③④四句话,从人的感觉中的三个角度写春风,请根据提示填表(5分)
角度
描写的句子(填序号)
春风的特征
触觉
嗅觉
带着泥土气息、青草味、花的香
听觉
15、“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2分)
16、第二段中“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这一句仅仅是写树叶、小草的颜色吗?为什么?(3分)
17、请写出两句描写有关春天的诗句或词(2分)
① ②
(三)(共14分)
每当看到现在孩子背着那印满各式各样卡通画的精致书包上学时,我就会想起属于我的第一个书包。
那是个花格子书包,妈妈做的。
7岁那年,我终于拥有了上学的资格。可是我没有书包。
那时,我们乡下孩子最常背的就是用花布拼成的花格子书包。每当同学们谈论谁的书包哪块花布多么多么好看时,我都会躲得远远的。心里却一遍遍地喊着:我也要有一个花格子书包!
我终于向母亲开了口。
"家里没有碎花布。"妈妈平静地说。
"我要!"我固执地坚持着,却不敢看妈妈的脸。家里的窘境我是知道的。
面对我的倔强,妈妈没有再说话。
从那以后,我发现从来不喜欢串门的妈妈开始串门了。对于寡言少语的她来说,和人谈天说地是多么吃力的事情!有好几次,在一边玩耍的我发现妈妈的脸被别人的话锋逼得通红通红。不知串了多少家的门,不知有多少艰难的开口,妈妈终于攒够了做书包的花布。
开学的前夜,妈妈把书包做好了。美丽的图案,细密的针脚——这真是一只可爱的书包!我还惊喜的发现,书包里面居然还有一个夹层。这可是我们村独一无二的新设计啊!
我兴奋地把书包看了又看。然后抬头看看妈妈的脸,她的眼神十分安适。
"好好学习。"她依然平静地说。
躺在床上,我的泪水忍不住淌了一脸。愧疚和不安开始一点一点地吞咽我的喜悦和满足。我知道这书包意味着什么:这块块鲜艳的花方格是她一缕缕被撕裂的矜持和尊严,这道道匀净的线路是她那颗绵延万里却从不言爱的心啊!
第二天上学时,我郑重地背上了这只书包。书包里装的东西很少,我却觉得它沉甸甸的。后来,它一直陪伴我读完了小学和中学,直到它不能再用,我也依然保存着它。因为我知道:这只书包必定是世界上最珍贵最美的书包。
18、本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一句话概括。(不超过15个字) (2分)
19、文中明确揭示中心的句子是:( )(2分)
A、那是个花格子书包,妈妈做的。
B、这块块鲜艳的花方格是她一缕缕被撕裂的矜持和尊严。
C、这道道匀净的线路是她那颗绵延万里却从不言爱的心啊!
D、这只书包必定是世界上最珍贵最美的书包。
20、上文中与"这块块鲜艳的花方格是她一缕缕被撕裂的矜持和尊严"相照应的句子是:(2分)
21、文中加线句“我终于向母亲开了口”的“终于”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3分)
22、谈谈你对文中最后段落中“书包里装的东西很少,我却觉得它沉甸甸的。”一句的理解?(3分)
23、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请给本文选择一个最恰当的题目( )(2分)
A.最美的书包 B.花格子书包 C.卡通书包 D.我的书包
三、作文(30分)
24、文题:那一天,阳光好温暖
要求:①文中不得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书写工整,卷面整洁,不少于500字。
答题卷
一、积累与运用(27分)(1-6题,每题2分)
1、能写一手漂亮的字是令人骄傲的,请你用正楷字认真抄写下面的文字。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 );3、( );4、( );5、( )6、( )
7、文学常识填空(10分)(每空0.5分)
(1) , (国家) ,《 》。(2) 。
(3) ,与《 》《 》《 》, 。
(4) 。 (5) 。
(6) , 。
(7) 。(8) 。
(9) , 。(10) , 。
8、(1) (2分)
(2)
(3分)
二、阅读(43分)
(一)阅读(13分)
9、(4分)(1) ;(2) ;(3) ;(4)
10、(4分)(1)
(2)
11、(2分)
12、(3分)
(二)阅读(共16分)
13、(4分)A ( ) B( ) C ( ) D( )
14、第一段共①②③④四句话,从人的感觉中的三个角度写春风,请根据提示填表(5分)
角度
描写的句子(填序号)
春风的特征
触觉
嗅觉
带着泥土气息、青草味、花的香
听觉
15、(2分)
16、(3分)
17、(2分) ① ②
(三)(共14分)
18、(不超过15个字)(2分)
19、( )(2分)
20、 (2分)
21、 (3分)
22、
(3分)
23、( )(2分)
三、作文(30分)
24.文题:那一天,阳光好温暖
要求:①文中不得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书写工整,卷面整洁,不少于500字。
梅林实验学校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7分)
(1-6题共12分,每题2分;7题共10分,每空0.5分;8题共5分,第1小题2分,第2小题3分)
1、略 2、C 3、B 4、D 5、D 6、A 7、(1)谢婉莹 印度 泰戈尔 春水;(2)刘义庆;(3)儒 大学 中庸 孟子 孔子;(4)何当共剪西窗烛;(5)还来就菊花;(6)曲径通幽处,潭影空人心;(7)随风直到夜郎西;(8)江春入旧年;(9)烈士暮年,壮心不已;(1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8、(1)示例:①身体力行,呵护自然。②认识自然,关爱环境。(2)答案略。评分要点有:指出其行为污染环境、损害自身形象,阻止其行为,语言得体。
二、阅读(43分)
(一)(共13分)
9、(4分)(1)通“悦”,愉快 (2)生气,发怒 (3)反省,自我检查(4)超过,越过
10、(4分)(1)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快乐的事吗?
(2)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11、(2分)安守清贫 好学;
12、(3分)略
(二)(共16分)
13、A (抚摸) B( 酝酿 ) C(婉转) D(黄晕)(4分)
14、请根据提示填表。(5分)
角度
描写的句子(填序号)
春风的特征
触觉
① (1分)
温暖 柔和 (1分)
嗅觉
② (1分)
带着泥土气息、青草味、花的香
听觉
③④ (1分)
吹送美妙悦耳声响 (1分)
15、(2分)比喻、排比。表现了春雨的细密、透亮、轻盈
16、(3分)不仅仅是写树叶和青草的颜色。(1分)
还侧面写出了春雨对树、草等自然万物的洗涤、滋润。(2分)
17、略(2分)
(三)(共14分)
18、答:妈妈花了很大心血为我做了一个花格子书包。(意对即可,不超过15个字) (2分)
19、 文中明确揭示中心的句子是:( D )(2分)
20、相照应的句子是:
答:有好几次,在一边玩耍的我发现妈妈的脸被别人的话锋逼得通红通红。(或是)不知串了多少家的门,不知有多少艰难的开口,妈妈终于攒够了做书包的花布。(任答一句即可,2分))
21、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
答:既懂事,理解家中的困难。(1分)又对获得书包有着强烈的渴望。(2分)(共3分)
22、理解是答:书包里的东西虽少,(1分)但妈妈的关心和期盼使“我”深深感受到了母爱的分量是“沉甸甸”的。(2分)(意对即可,共3分))
23、题目(A)(2分)
三、作文略(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