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练习试题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3—2014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练习试题

ID:324106

大小:27.46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北京市日坛中学2013—2014学年度    七年级   语文  学科第 一  学期期 中 练习试题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1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酝酿liàng  迸溅bèng   禀告bǐng   闲情逸致yì B、倔强jué  宽恕shù       应和hè    玲珑剔透tì   C、风韵yùn  贮蓄chǔ         朗润rùn   盘虬卧龙qiú D、蓑衣suō  屡次lǚ    奢望shē   繁弦急管xián 2、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2分)   A、 一丝不苟(马马虎虎)                濯(洗) B、 头晕目眩(眼睛昏花)                小心翼翼(鸟的翅膀)  C、 可望不可即(接触、靠近)            获益匪浅(非,不)        D、 慧心未泯(灭,丧失)                 繁弦急管(指管乐器) 3、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2分) A、通过这次丰富多彩的活动,使我们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B、他这种刻苦学习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C、老师那和蔼可亲的笑脸和谆谆的教诲总是浮现在我眼前。 D、中国人民有信心把自己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美好。 4、下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一颗颗硕大的黄色柚子,沉甸甸垂吊在枝头。   B、而我们居然站在这儿,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惰落。    C、两团小小的粉红色肉球,仅仅具有鸟的雏形,身上只有希疏的几根毛。    D、这景色不见得很美,确是一副秋日风情画。 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是:(         )(2分)    A、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    B、 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酝酿:造酒的发酵过程在空气里越来越浓。 C、 从丈夫温和沉静的性格中我获益匪浅。 获益匪浅:得到很多的益处。 D、 月的阴晴圆缺不再各具风韵,反倒险象迭生,勾起了无穷的得失之患。 得失之患:生怕失去个人利益的忧虑心情。  6、下面叙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观沧海》的作者是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曹操。 B、《紫藤萝瀑布》的作者是著名女作家宗璞。 C、《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书籍,是儒家的经典。 D、《钱塘湖春行》的作者是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 二、 填空题。(8分) 7、默写 (1) 万籁此都寂,              。  (《题破山寺后禅院》)                         (2)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天净沙•秋思》) (3) 水何澹澹,                         。《观沧海》 (4) 君问归期未有期,                   。(《夜雨寄北》) (5)                   ,志在千里。(《龟虽寿》) (6) 几处早莺争暖树,                    。(《钱塘湖春行》) (7) 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直接抒发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         。 三、综合性学习 (6分) 我校初一年级的同学准备开展“阅读文学名著,与大师携手共游”主题活动。阅读的方法有很多,如:抄 名言,写摘要,作批注,列提纲,制卡片等。请你阅读以下材料,协助同学完成制作读书卡片的任务。   材料一: 《伊索寓言》:是世界文学史上流传最广的寓言故事之一,两千多年来以其特有的人生智慧和艺术魅力受到各国人民,尤其是青少年的喜爱。 【阅读建议】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思索书中的思想精髓,体会蕴含的人生智慧。 材料二: 【精彩片段】  蚂蚁和蝉     冬天,蚂蚁正忙着把潮湿的谷子晒干,蝉流着泪水说:“小蚂蚁,求求你,给我点食物吧!”     蚂蚁便问它:“你夏天干什么去了?为什么不积存一点吃的呢?”     蝉回答说:“那时我一点时间都没有,每天要忙着唱美妙动听的歌。” 蚂蚁便嘲笑它说:“哦,是吗?既然你 夏天要唱歌,那么冬天不妨去跳舞吧。” 寓言题目 8、 出处 9、 概括寓言内容(20字以内) 10、                                                                 寓    意 11、                                                                 四、文言文阅读(10分) 《论语》十则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⑤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⑥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⑦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⑧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⑨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⑩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2、 解释加点词语(4分) (1)学而不思则罔                         (2)思而不学则殆        (3)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4)其恕乎!        13、翻译下列句子(2分) (1)士不可以不弘毅。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4、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会见来自台湾的国民党主席连战时,引用《论语》中的“                  ,                 ?”来表达他见到远道而来的朋友的喜悦之情。(2分) 15、阅读下面 这个故事,写出其印证了《论语十则》中的哪句话?(2分)     庾(yǔ)公乘马有的卢①,或②语③令卖去,庾云:“卖之必有买者,即复害其主,宁可④不安己⑤而移于他人哉!昔孙叔敖杀两头蛇以为后人,古之美谈⑥。效⑦之,不亦达⑧乎!”      出自《世说新语》                                                 【注释】   ①庾公:庚亮,字元规,任征西大将军、荆州刺史。的卢:骏马,性烈。马白额人口至齿者名的卢。按迷信说法,这是凶马,它的主人会得祸。 ②或:有人。 ③语:告诉。 ④宁可:怎么可以。 ⑤不安己:对自己不利。 ⑥孙叔敖:春秋时代楚国的令尹。据贾谊《新书》载,孙叔敖小时候在路上看见一条两头蛇,回家哭着对母亲说:听说看见两头蛇的人一定会死,我今天竟看见了。母亲问他蛇在哪里,孙叔敖说:我怕后面的人再见到它,就把它打死埋掉了。他母亲说:你心肠好,一定会好心得好报,不用担心。 ⑦效:学习,效法。 ⑧达:豁达。 上面的故事印证了《论语十则》中的句子:                   ,                         。  五、现代文阅读  (共24 分)              (一)阅读《母亲 • 我 • 狗 》,完成16-19题。(10分) 母亲 • 我 • 狗 ①小时侯我极怕狗。现在想来,虽称不上是“谈狗色变”,也确有些“说狗心寒”,对狗的怕简直甚于想像中的鬼怪。每到夜间,远处的几声狗叫都能把我的心吊起来,好长时间才在母亲的细语柔抚下慢慢落下去。到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学校要求上早学。 ②可整个村子上 三年级的就我一个,另有几个四五年级的学生在校住宿。我作难了:学校和我们村子之间正好有一个“恶狗云集”的大庄子,白天和别人一起倒还不怎么怕;这早上起来,黑咕隆咚的…… ③邻居大婶也来劝母亲:“别让洪水上了吧,就弟兄一个,他爹又不在家,万一有个好歹咋向他爹交代呢?”母亲笑着谢了大婶,摸摸我的头说:“我送他,学不能不上啊。”大婶瞪了母亲一眼:“你,能行吗?”母亲顿了一下,点点头。 ④第二天早上,我一觉醒来,发现母亲已点着灯在忙碌了。“五点半了,起来吧。”母亲见我醒了,转身为我打来洗脸水。待我洗好脸,她到院里找了一根木棒拿在手中,夹上我的书包,然后拉上我:“走吧。”摸了摸母亲手中的棍子,拉着母亲的手我顿时觉得安全多了。 ⑤到了那个村子,我的心也不再那么恐惧了,只是紧紧地攥着母亲的手。母亲紧张地盯着周围,像是怕狗突然从暗处扑上来似的。 ⑥忽然,我感到母亲的手湿漉漉的,有些发抖,我抬头看着母亲,母亲赶忙俯下身拍拍我的头:“洪水,别怕!有妈在 ,狗子不敢来的。”我便像置身于一把保护伞下似的,心慢慢的安稳下来。 ⑦以后,母亲每天早晨起床后总是先把我送到学校,然后再回去做饭。 ⑧几年过去了,有一次同大婶闲谈,一句话说得我心猛的一颤:母亲对狗的怕其实一点也不亚于我!她小时候曾被狗咬得差点丢了命。母亲那湿漉漉的颤抖的手在眼前一闪,我真想跑到正忙碌的母亲身边,抱住她大哭一场----为她那颗受苦受累还经常受着惊吓的羸弱的心! ⑨如今我已不再是那个怕狗的小孩子了,而母亲依然很怕狗。于是每次外出,我总细心的守护在母亲的身旁----因为,我忘不了那个怕狗的童年;忘不了母亲那只手,湿漉漉的,有些发抖…… 选自《听雨轩——精短美文》) 16.用简要的语言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2分)                                                             17.文章从两个不同角度告诉我们母亲其实是很怕狗的,试借用文中的语句进行说明。(2分)                                                                                                                                                                                                                                18.文章多次写到母亲湿漉漉的手,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分)                                                                                                                                                                                                                        19.母亲到底是胆大还是胆小?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4分)                                                                     (二)阅读《儿子的鱼》,完成第20—23题(14分) ①我环顾周围的钓鱼者,一对父子引起我的注意。他们在自己的水域一声不响地钓鱼。父亲抓住、接着又放走了两条足以让我欢呼雀跃的大鱼。儿子大概14岁左右,穿着高筒橡胶防水靴站在寒冷的河水里。两次有鱼咬钩,但又都挣扎着逃脱了。突然,男孩的鱼竿猛地一沉,差一点儿把他整个人拖倒了,卷线轴飞快地转动,一瞬间鱼线被拉出很远。 ②看到那鱼跳出水面时,我吃惊得合不拢嘴。“他钓到了一只王鲑,个头不小。”伙伴保罗悄声对我说,“相当罕见的品种。” ③男孩冷静地和鱼进行着拉锯战,但是强大的水流加上大鱼有力的挣扎,使孩子渐渐被拉到布满漩涡的下游深水区的边缘。我知道,一旦鲑鱼到达深水区就可以轻而易举地逃脱了。[A]孩子的父亲虽然早把自己的钓竿插在一旁,但一言不发,只是站在原地关注着儿子的一举一动。 ④一次、两次、三次,男孩试着收线,但每次鱼线都在最后关头猛地向下游蹿去,鲑鱼显然在尽全力向深水区靠拢。15分钟过去了,孩子开始支持不住了,即使站在远处,我也可以看到他发抖的双臂正使出最后的力气奋力抓紧鱼竿。冰冷的河水马上就要漫过高筒防水靴的边缘,王鲑离深水区越来越近了,鱼竿不停地左右扭动。突然,孩子不见了! ⑤一秒钟后,孩子从河里冒出头来,冻得发紫的双手仍然紧紧抓住鱼竿不放。他用力甩掉脸上的水,一声不吭又开始收线。保罗抓住鱼网向那孩子走去。  ⑥ [B]“不要!”男孩的父亲对保罗说,“不要帮他。如果他需要我们的帮助,他会要求的。” ⑦保罗点点头,站在河岸上,手里拿着鱼网。 ⑧不远的河对岸是一片茂密的灌木丛,树丛的一半淹没在水中。这时候鲑鱼突然改变方向,径直蹿入那片灌木丛里。我们都听到鱼线崩断时刺耳的响声。然而,说时迟那时快,男孩往前一扑,紧跟着鲑鱼钻进了稠密的灌木丛。 ⑨我们三个大人都呆住了。[C]男孩的父亲高声叫着儿子的名字,但他的声音被淹没在河水的怒吼中。保罗涉水到达对岸,示意我们鲑鱼被逮住了。他把枯树枝拨向一边,男孩抱着来之不易的鲑鱼从树丛里倒着退出来,努力保持着平衡。 ⑩他瘦小的身体由于寒冷和兴奋而战栗不已,双臂和前胸之间紧紧地夹着一只大约14公斤重的王鲑。他走几步停一下,掌握平衡后再往回走几步。就这样走走停停,孩子终于缓慢但安全地回到岸边。  ⑾[D]男孩的父亲递给儿子一截绳子,等他把鱼绑结实后,弯腰把儿子抱上岸。男孩躺在泥地上大口喘着气,但目光一刻也没有离开自己的战利品。保罗随身带着便携秤,出于好奇,他问孩子的父亲是否可以让他称称鲑鱼到底有多重。男孩的父亲毫不犹豫地说:“请问我儿子吧,这是他的鱼!” 20.整体感悟:小说采用第一人称手法,叙述了“儿子”捕鱼的故事,细读全文,在下面的方框里把“儿子”捕鱼的过程补充完整。(2分) 钓到王鲑→→   与鱼周旋→→捕鱼成功 21.品析语言:在“儿子”与鲑鱼搏斗的过程中,文章对父亲进行了多次精彩描写,请从文章A、B、C、D四处中任选两处,并结合语境赏析。(4分) 我来赏析(    )处:                                                                      我来赏析(    )处:                                                                      22.小说以“儿子的鱼”为标题有什么含义?(2分)                                                                               23.生活中,你捕到过自己的“鱼”吗?请写出你“捕鱼”的经历和感受。(不少于100字)(6分)                                                                                                    100                    120 六.写作(共40分)   24、弹指间,中学生活的半个学期又转瞬而去了。作为多梦季节的青春少年,我们的心灵深处会不断地萌发出许多的“渴望”,如渴望优异的学业成绩,渴望和谐的家庭环境,渴望得到父母老师的爱与理解,渴望真挚的友谊,渴望……等等。 请以“渴望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字数不少于600字。    北京市日坛中学2012 —20 13学年度    初一年级语文学科期中练习试题 答案 一、(12分  每小题各2分)   答案:1、D  2、B  3、D  4、A 5、B  6、C  二、 填空题。(8分)   7、默写  略 三、综合性学习 寓言题目 蚂蚁和蝉 出处 《伊索寓言》 概括寓言内容(20字以内) 蝉向蚂蚁乞讨被拒绝 (蚂蚁不同情懒惰的蝉) 寓意 不劳无获、好逸恶劳没有好结果、好逸恶劳不会受到别人的同情(意对即可)         四、文言文阅读 12、 解释加点词语(4分) (1)迷惑(2)有害(3)真诚,诚实(4)大概 13、翻译下列句子(2分) (1)士人不可以不刚强。 (2)几个人一同行走,一定有我的老师。 14、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分) 1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分) 五、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母亲 • 我 • 狗 》,(10分) 16. “我”因怕狗而在更怕狗的母亲的护送下能够顺利上学。(2分,意对即可。) 17. (1)我感到母亲的手湿漉漉的,有些发抖。 (2)有一次同大婶闲谈,一句话说得我心猛的一颤:母亲对狗的怕其实一点也不亚于 我!她小时侯曾被狗咬得差点丢了命。(2分。只要写出具体语句就算对.) 18. 不仅写出了母亲怕狗,更衬托了母亲对“我”的关爱。(2分,意思对即可。) 19. 参考答案:母亲怕狗,是胆小的;但为了孩子,在爱心的驱使下,能够战胜自我,又是胆大的。(4分。意思点到即可。) (二)阅读《儿子的鱼》,完成第20—23题(14分) 20. 展开拉锯战     拖入灌木丛(意近即可)     评分:共2分,每空1分。 21. 示例: A句生动的描写表明这位父亲不但时刻关注着儿子,而且做好了随时救援儿子的一切准备,体现了父爱的深沉。 B句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理解和尊重,注重对孩子的独立性格的培养。 C句父亲终于忍不住高声叫出了儿子的名字,这是情不自禁的担心,又一次点出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 D句因为父亲这时清楚地知道,儿子已经精疲力竭,用尽了最后一点力量。父亲对儿子那种特殊的关爱,至此表露得淋漓尽致。 (任选两句,意近即可) 评分:共4分,每赏析一处2分。 22. ①表明这是儿子的劳动成果; ②强调这是父亲对儿子的尊重、肯定、欣赏。(意近即可) 评分:共2分,每个要点1分。 23. 示例:⑴经历:爸爸教我学骑自行车时,看到我摔倒了,他也不扶我,而是让我自己站起来。渐渐地我从跌倒中掌握了要领, 学会骑车。(事例要扣住“独立”的含义,表意清楚即可)⑵感受:在生活中要学会独立,学会克服困难,战胜自己。(答 题扣住“独立”和“战胜困难”即可)     评 分:共6分,写出经历3分,谈出感受2分,语句通顺 、有条理,且字数符合要求1分。 六、写作、略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