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4 新人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4 新人教版

ID:324118

大小:30.97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八年级语文期末质量检测试卷下学期 (人教版)题 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得 分     一、 卷面文字书写(5分)请你发挥最佳书写水平,让自己的字规范、美观二、 语文积累与实践运用(30分)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填写汉字。(6分)不逊(     )      鞭挞 (      )     挑衅(     )  相形见chù(     )   囊yíng(     )映雪  cāng(     )海桑田2、用横线划出下列词语中的四个错别字,并改正在后面横线上。(4分)人声鼎沸    迵乎不同    相辅相成    忧心仲仲锲而不舍    眼花僚乱    吹毛求疵    消声匿迹                                                    3、根据提示用诗文原句填空。(10分)(1)______________     __,草色遥看近却无。(《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2)___________    _____,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苏轼)(3)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揭示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       ___。”(5)范仲淹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自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也表达了对滕子京的慰勉和规箴。(6)我国古诗文中,有许多关心民间疾苦、同情劳动人民的佳句,请你写出连续的两句(课内外均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4、请从《名人传》、《海底两万里》中任选一部,依照所给的句子形式,仿写句子。(4分)      我来到俄罗斯,仿佛听到奥斯特洛夫斯基在叙说保尔在血与火的战争中的成长传奇;我来到               ,仿佛听到                                                     ;我来到老北京,仿佛听到老舍在讲述祥子由人变成鬼的悲惨遭遇。5、综合性学习与口语表达(6分)为了加深对我国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的了解,某初中班准备就“节日文化”为话题,组织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全班同学都积极参与,请你完成以下工作。①请任选一个传统节日,写出相关的一句诗,或一副对联,或一条俗语。例:元宵节——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2分) ②我国传统节日中,你最喜欢哪一个?我们当地过这个节日有哪些风俗?(2分) ③部分国人对传统节日愈来愈淡漠,尤其是班上一些同学热衷于过外国节日。为“保卫传统节日,弘扬传统文化”,你用令人信服的理由这样说服他们过传统节日(2分)。   三、阅读理解(55分)(一)五柳先生传(7分)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 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1)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     )(2)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     )7、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8、用原文回答。(3分)            “赞语”中“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体现了五柳先生的品德;“传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了五柳先生的思想性格,“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了五柳先生居室的简陋。(二)(13分)  [甲]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任末①年十四,负笈②从师,不惧险阻。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③,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缚麻蒿④自照。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之。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节选自王嘉《拾遗记》)  [注]:①任末,东汉新繁人,字叔本,少习《齐诗》,学识渊博,游京师,教授十年。②笈:书籍。③庵:茅草小屋。④麻蒿:植物名称,点燃后可照明。9、请用“/”为下面两个句子标明朗读停顿(每句只标一处)。(2分)(1)手 指 不 可 屈 伸       (2)夫 人 好 学10、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1)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     )(2)同舍生皆被绮绣  (     )(3)媵人持汤沃灌  (     )(4)负笈从师   (     )11、 翻译下列两个句子。(4分)(1)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12、 甲、乙两文在内容上有什么共同点?(3分) (三)心中有一尊神(19分)余显斌①那天,街上很冷,太阳淡淡地照着,薄得如纸,母亲引着8岁的我走过清冷的街道。我吸溜着鼻涕,拉着母亲的手,另一只手上拿着一个烤白薯。烤白薯冒着缕缕热气,香味很有诱惑力地飘散到空气中。阳光,也仿佛染上了诱人的香味。  ②我捏着烤白薯,看着里面黄亮亮的瓤儿,咬了一口,一种软乎乎的幸福直钻入我的五脏六腑中。那种香气,至今想起来,仿佛还荡漾在我的记忆里,缭绕不散。  ③就在我张大嘴,准备再咬第二口时,一声乞讨声拽住了我的注意力。我回过头,是一个面黄肌瘦的讨饭女人站在我的旁边,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手里拉着个男孩。那男孩和我差不多大,瘦瘦的,一双眼睛却不小,圆圆地瞪着我的烤白薯,一个手指伸在嘴里,使劲地咂,好像他的手指比我的烤白薯还有味儿似的。  ④女人看看自己孩子的馋样,又看看我手中的烤白薯,赔着笑脸道:“娃娃,把烤白薯给我孩子吃点好吗?他有大半天没吃东西了。”  ⑤我当然不答应,忙缩回手,生怕一不小心,会被那母子俩抢去似的,嘴里还像个大人似的,连连说:“没有了,就这点儿,没有了。”说着,用另一只手去推了那孩子一下。  ⑥“小斌,咋恁没大没小?”母亲皱起了眉。   ⑦“谁叫他们要吃我的烤白薯。”我不高兴地说。  ⑧母亲说:“给一点儿吧,来,掰一点儿给弟弟。”母亲哄着,边把我手中的烤白薯拿过去,说是掰一点儿的,谁知一下子给那个孩子掰了一大半。  ⑨那个小家伙接过烤白薯,仿佛饿了很久似的,大口大口地吃起来。吃的都是我的香喷喷的烤白薯啊!我非常不高兴,把另一小半烤白薯一下扔在地上,低着头跑了。  ⑩母亲捡起地上的烤白薯,吹吹上面的灰,递给那个小孩,拍拍他的头,笑笑,来寻我。我拐过街角,见没有人了,一下子躺在地上,死命地又蹬又哭:“我要我的烤白薯,我要我的烤白薯。”  ⑾母亲怎么哄我也哄不住,沉默了一会儿,轻声道:“说不定那两个人是天上下凡的神仙呢。”  ⑿一句话,让我立即停住了哭叫,睁大眼睛问:“他们是神仙?你咋知道?”  ⒀母亲拉起我,拍掉我身上的灰土,背着向家里走去,边走边给我讲:“为弄清凡间的人谁的心肠好谁的心肠坏,天上的神仙经常下凡,故意装作可怜人,来试探人们的态度。好心人呢,神就赐福;坏心人,神就降罪。”  ⒁一句话,把我吓了一跳,瞪大眼睛四处望。心悸之余,我深深地佩服起母亲的远见卓识来。我觉得母亲做得对极了,否则,这一次我一定是难逃神的惩罚了。  ⒂这以后,再见到要饭的,或者疯子傻子,我的心里都充满了深深的敬畏,也格外地尊敬他们。因为,他们中保不定哪个就是天上下来试探人心的神仙。   ⒃渐渐地,习惯成自然。一直到如今,我仍然是这样,见了讨饭的或者可怜人,心里充满了同情,能帮上忙的,都尽量帮忙。⒄多少年过去了,我早已知道那些“神”不过是拿来哄小孩子的,可仍然从心里感谢母亲。母亲不但让我的童年充满了烂漫离奇的故事,而且在我幼小的心里早早地就塑造了一尊神,这尊神叫     和     。13、通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4分) 14、根据文意,在文章结尾横线处填上点明题旨的词语。(2分)           和                               15、文中⑾段说“母亲怎么哄我也哄不住,沉默了一会儿”,请用一小段话来描绘母亲此时的心理活动。(3分) 16、结合语境,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对加点词语作简要赏析。(3分)看着里面黄亮亮的瓤儿,咬了一口,一种软乎乎的幸福直钻入我的五脏六腑中。 17、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文中“母亲”的印象。(3分) 18、你认为文中母亲用神仙的故事教育“我”的做法合适吗?为什么?谈谈你的认识。(4分)   (四)黄土的功与过(16分)  ①一提到黄土高原,自然就想到那块贫瘠的土地,那里不但干旱少雨,水土还大量流失。千百年来,流失的泥沙被卷入黄河,导致黄河水患不绝。黄河的泛滥也造就了肥沃的土地,孕育了中华文明。可以说,人们对黄河又爱又恨,一方面称黄河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另一方面又称黄河为“中国的忧患”。这一切都源自于可爱又可恨的黄土。  ②打开中国地形图,会看到一条横贯南北的太行山脉,把中国的中部地区分为两半。高耸的太行山阻挡了西北吹来的强劲的季风,数百万年来,西部内陆荒漠的沙尘被风吹扬到太行山脚下,堆积成山,形成了黄土高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黄河,被黄土高原阻挡,绕道北上,进内蒙草原,后又不得不掉头南下,横穿黄土高原,最终东出三门峡,经华北平原入海。  ③在穿越黄土高原时,黄河被泥沙染成了黄色,成为名副其实的黄色的河。据统计,现今的黄河每年从黄土高原带下约16亿吨泥沙,也许历史上还有比这更大的排沙量。因为在2500多年前就有黄河“一斗水七升泥”之说,《汉书•沟志》也说黄河“一石水有六斗泥”,照此一说,当时的黄河水比现在还混浊,因为在三门峡观测站曾测到每立方米666公斤的较大含沙量。即使含沙量相当,二三千年前的降雨量比现在要大,所以带走的泥沙还要多。  ④数百万年来,黄河不断地把黄土送到华北平原和大海。正是有了黄土和黄河,才有了华北冲积平原,为中华民族带来大面积肥沃的土地。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黄河以其独有的功能填海造陆数十万平方公里。至今,黄河每年继续造地十几平方公里。正是由于黄土流动,使得黄河流域成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在这里创造出灿烂的中华文明。  ⑤反过来,也是黄河的泥沙摧残着中华文明。据历史记载,在距今2500年间,黄河决口泛滥1500多次,平均每三年发生两次,大的改道26次,其影响范围北到天津,南到淮河,可以说,整个华北平原到处都可找到黄河改道的遗迹。黄河泛滥与改道史不绝书,给下游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许多古代繁华都市都被掩埋于黄土之下。  ⑥因为有了黄土,黄河的频繁泛滥是很自然的事,即使没有人为干扰,黄河也是要泛滥的。正如尼罗河的泛滥创造了古埃及的文明,黄河的泛滥孕育了中国古代的文明。因为有了人,黄河的泛滥成为天灾。为了拦截黄土的下移,人们在黄土高原修建了数十万座沟壑坝(淤地坝),为了控制和疏导黄土,人们在黄河上修建了数座大型水利设施。堵截黄土短期内可以奏效,但从长时间来看,黄土不能只堆积,而不向下游输运。  ⑦正如喜马拉雅山长高一样,黄土高原还在继续增长。虽然黄土的流失几千年来一直比较严重,但从较长的时间段来看,比起其堆积来说可能还是略为逊色。黄土高原的年均降尘量可能还没有人调查计算过,但是近3000多年来的降尘堆积覆盖层厚度达40-80厘米,如果按第四纪每万年长高60多厘米计算,近几万年来每万年长高1米多,长高速度似乎越来越快了。  ⑧人们喜欢也好,怨恨也罢,黄土高原依然如故。人们希望它不要再增高,也不要再流失,会有这么一天吗?19、阅读全文,说一说黄土“可爱又可恨”之处各表现在哪里?(4分) 20、文章第③段画线句引用了历史资料,简要说明其作用。(3分) 21、“黄河决口泛滥1500多次,平均每三年发生两次”中的“平均”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22、下面的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3分)  高耸的太行山阻挡了西北吹来的强劲的季风,数百万年来,西部内陆荒漠的沙尘被风吹扬到太行山脚下,堆积成山,形成了黄土高原。 23、作者在结尾表达了对黄土高原的担忧,读完本文,你认为有什么办法可以让黄土高原不再增高,也不再流失?(3分)   四、写作(60分)24、请以“我美丽,因为我                ” 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 请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完成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自定(诗歌除外),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文中不得出现学校、班级和本人的真实名字。                                                                                                                                                                                                                                                                                                                                                                                                                                                                                                                                                                                                                                                                                                                                                                                                                                                                                                                                                                                                                                                                                                                                                                                                                                                                                                                                                                                                                                                                                                                                                                                                                                                                                                                                                                                                                                                                                                                                                                                                                                                                  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1、xùn  tà  xìn  绌   萤  沧    2、 “迵”改为“迥”,“仲”改为“忡”,“僚”改为“缭”,“消”改为“销”。 3、(1)天街小雨润如酥  (2)人有悲欢离合  (3)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4)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5)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6)示例:兴,百姓苦;亡,百姓苦4、 (语句通顺,结构与例句相同)示例一:我来到法国,仿佛听到凡尔纳在描述阿龙纳斯海底两万里环球探险旅行的神奇。示例二:我来到法国,仿佛听到罗曼•罗兰在叙述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或: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米开朗琪罗   或: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为了事业而顽强奋斗的传奇。5、①示例一:清明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示例二:重阳节——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示例三:端午节——好酒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示例四:中秋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②(意思对即可)示例:中秋节,吃月饼赏月(端午节,吃粽子挂葫芦)③(前有称呼,后有鲜明的观点,论据有说服力)示例:同学们,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们只有过好本民族的节日,才能吸引更多的人研究和喜欢中华民族的节日,从而变成世界的节日。让我们拿出实际行动吧!6、(1)喜欢(2)往,到。 7、不为贫贱而忧虑,不热中于发财做官。 8、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9、(1)手指/不可屈伸  (2夫/人好学10、(1)学问渊博的老师  (2)穿,同“披”  (3)热水  (4)背11、(1)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2)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指读书),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12、都是通过描写求学的艰难来表现学习的努力、刻苦。13、母亲用神仙的故事教育我把烤白薯分给小男孩。(意对即可) 14、善良和同情(或“关爱、呵护”等,意对即可)。 15、示例:小斌真不懂事!那个小孩也太可怜了,分给他吃一点儿有什么关系。可小斌才8岁,也是个孩子啊,我该怎么才能哄住他呢? 16、“软乎乎”既指吃烤白薯给人带来的快感,也把那种有东西可吃的幸福变得具体可感,语言表达极具表现力。(意对即可) 17、母亲让我把烤白薯“掰点儿给弟弟”,可见她心地善良,富有同情心;用神仙的故事来教育我,可见她教育孩子很有方法。(答出要点即可) 18、示例①:合适,因为8岁的小孩一时不明白很多道理,用烂漫离奇的故事同样可以达到教育的效果;示例②:不合适,神奇的故事大多具有迷信色彩,只能一时“蒙”住小孩,而当他们长大明白真相后,会有上当的感觉。(言之成理即可)19、可爱:黄土流动,使得黄河流域成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创造出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可恨:黄土使黄河的泛滥更频繁,摧残着中华文明,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20、说明黄河的含沙量较大,引用史料,增加了可信度。21、不能去掉。说明黄河决口不能是每三年就一定发生两次,去掉后与实际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22、作诠释。具体地解释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23、示例:植树造林,修筑堤坝,兴修水利设施等。24、略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