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语文试题(人教版)
第Ⅰ卷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微小说”,文学下一站?
崔乐
首部“微博小说”《围脖时期的爱情》正式出版后,关于“微小说”的讨论进一步被提上台面。褒扬者盛赞其“以小搏大”,以区区百余字试图和动辄上万言的传统小说分庭抗礼;同时,批评者表示悲观,认为“微小说”不过是网络上诸多新鲜尝试的一种,在潮流过后必将走向衰落。
“微小说”以“微博”这一新兴社交网站为载体,起初只是微博用户的独立创作,处于基本无声的状态。直到2010年年末,坐拥微博市场半壁江山的新浪举办了“微小说大赛”,获得了公众的广泛参与。“微小说”因为这项赛事一度被推向了话题中心。
以《围脖时期的爱情》为例,可以看出“微小说”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情节跌宕起伏。大部分的创作者都采取了“抖包袱”的手段,以新奇取胜,在最后一刻达到了故事的反转。二、读者对创作过程进行了高度参与。《围脖时期的爱情》这一连载的“微小说”在这一点上更为突出:除了男女主角的爱情主线,其他分支内容大部分由读者提供,根据他们的真人真事进行改编。三、反映当下事件的时效性。 “微小说”处于具体的时间序列之中,无论是政治时事、经济民生,还是网络评论、娱乐八卦,都可以如“吸星大法”般迅速地吸纳,或者化为情节元素,或者进行二次传播,或者褒贬调侃。
“微小说”的流行究竟出自何种原因?有诸多网友表示,在网络时代,“微小说”应该也被纳入参量之中,这一民间的呼声与王国维先生早年所说的“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有不谋而合之感。对于“微小说”的价值判断和前景预测,归根结底还不能脱离当下:“微小说”实际上是应“碎片化”的时代特征而生,紧张繁忙的快节奏生活让人不堪重负,清茶一杯、手不释卷的悠然已经是现代社会不可多得的奢侈。我们行走于都市喧嚣之中,连贯阅读的可能性被消解,于是,“微小说”、“短信小说”、“手机报”等新形式应时而生。区别于“手机报”的单一媒体特性和“短信小说”的喃喃自语,“微小说”兼有文学和媒体功能,又同时满足了现代人的电子社交需求,其兴盛也就顺理成章。
“微小说”似乎是一场广场式的文学狂欢。文学走下了高高的殿堂,“与民同乐”。但是在兴盛背后,也暗藏了不可回避的危机:文字的零碎和短小固然轻便快捷,但同时对情节的构思也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围脖时期的爱情》区别于其他的“微小说”,关键在于它实际上是数百条“微小说”的集合体,才诉说了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而这一类别中的大多数,还局限于每条之间的“各自为政”。为了在寥寥数字之间博人眼球,“高度复制”的危险已经初见端倪——曾经有人一针见血地指出“微小说大赛”有相当数量的作品“非腐即鬼”。再者,“高度参与”是社交媒体的固有属性,“微小说”的传播广度也仰仗于此,但是,众声喧哗的环境下,作者的主体性何在?尤其在创作连载性的作品时,读者们过多地“指点江山”对于作者会是一次次周而复始的干扰过程,是让作品在“意愿之流”中随意沉浮,还是毅然掌舵?其中的平衡之术,是“微小说”创作者的必修课。
(选自2011年08月19日《人民日报》,有删节)
1.从原文看,下列对“微小说”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无论是政治时事、经济民生,还是网络评论、娱乐八卦,都可以如“吸星大法”般迅速地吸纳,有反映当下事件的时效性。
B.创作者都采取了“抖包袱”的手段,在最后一刻达到了故事的反转,使得微小说情节跌宕起伏,以新奇取胜。
C.读者对创作过程进行了高度参与,使得微小说传播广泛,似乎成为广场式的文学狂欢。
D.微小说之微,是就其长度而言。一般说来,一篇微小说,也就百余字。作者的腾挪跌宕功夫,全在这百余字中施展。
2.下列对原文结构和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一、二段介绍了“微小说”兴起缘由和公众对“微小说”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并指出由于新浪的 “微小说大赛“,微小说”已由独立创作走向了市场。
B.第三段作者分析了“微小说”的三个特点,认为《围脖时期的爱情》的最大的特点是除了男女主角的爱情主线外,其余内容均由读者的真人真事改编而成的。
C.第四段介绍了“微小说”流行的原因,“微小说” 兼有文学和媒体功能,又同时满足了现代人的电子社交需求,可谓是新时代全能传媒载体,其兴盛自不待言。
D.文章最后一段总结上文,从创作的情节构思和作者主体性的角度,谈了“微小说”在兴盛背后隐藏的危机,提出 “微小说”的创作应避免“高度复制”和注重平衡。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面对读者们过多的评论,是让作品在“意愿之流”中随意沉浮,还是毅然掌舵?其中的平衡之术,是“微小说”创造者的必修课。
B.微小说需要在寥寥数字之间博人眼球,这样,就需要作者在构思方面精益求精,防止自觉或不自觉地滑向“高度复制”的泥潭。
C.坐拥微博市场半壁江山的新浪举办“微小说大赛”,获得了公众的广泛参与,说明“微小说”是一场广场式的文学狂欢。
D.微小说以区区百余字试图和动辄上万言的传统小说分庭抗礼,与“微小说”在潮流过后必将走向衰落,是“微小说”讨论中两种不同的声音。
二、古诗、文言文阅读
阅读文言文,完成第4-6题。(每小题3分,共9分)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六岁善文辞,九岁得颜师古注《汉书》读之,作《指瑕》以擿其失。麟德初,刘祥道巡行关内,勃上书自陈。祥道表于朝,对策高第。年未及冠,授朝散郎,数献颂阙下。沛王闻其名,召署府修撰,论次①《平台秘略》。书成,王爱重之。是时,诸王斗鸡,勃戏为文檄英王鸡,高宗怒曰:“是且交构。”斥出府。
勃既废,客剑南②。尝登葛愦山旷望,慨然思诸葛亮之功,赋诗见情。闻虢州多药草,求补参军。倚才陵藉,为僚吏共嫉。官奴曹达抵罪,匿勃所,惧事泄,辄杀之。事觉当诛,会赦除名。父福畤,繇雍州司功参军坐勃故左迁交址令。勃往省,度海溺水,痵③而卒,年二十九。
初,道出钟陵。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泛然④不辞。都督怒,起更衣⑤,遣吏伺其文辄报。第一报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公曰:“亦是老生常谈。”又报云:“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公闻之,沉吟不语。又云:“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公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
尤喜著书。初,祖通,隋末居白牛溪教授,门人甚众。尝起汉、魏尽晋作书百二十篇,以续古《尚书》,后亡其序,有录无书者十篇。勃补完缺逸,定著二十五篇。尝谓人子不可不知医,时长安曹元有秘术,勃从之游,尽得其要。尝读《易》,夜梦若有告者曰:“《易》有太极,子勉思之。”寤而作《易发挥》数篇,至《晋卦》,会病止。作《唐家千岁历》。
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皆以文章齐名,天下称初唐四杰。炯尝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议者谓然。
(选自《新唐书•列传•文艺上》,有删节)
注:①论次:评定编次。②唐道名。以地区在剑阁之南得名。宋陆游曾留蜀约十年,喜蜀道风土,因题其生平所为诗曰《剑南诗稿》,后人因以“剑南”称之。③痵:同“悸”,因受惊吓心跳加速。④泛然:漫不经心,随意。⑤更衣:如厕。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指瑕》以擿其失 擿:揭发,挑出B.勃戏为文檄英王鸡 檄:檄文,古代官方用以征召、声讨的文书C.是且交构 交构,相互构陷D.不易一字 易:改动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能表明王勃才华的一组是①作《指瑕》以擿其失 ②诸王斗鸡,勃戏为文檄英王鸡③闻虢州多药草,求补参军 ④匿勃所,惧事泄,辄杀之⑤公矍然曰:“天才也!” ⑥勃补完缺逸,定著二十五篇A.①②③ B.①⑤⑥ C.③④⑤ D.④⑤⑥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王勃年幼时就表现出才华,后来在麟德初年给到关内巡查的刘祥道献上文章表露才华,并在朝廷的策试中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并被授予官职。B.由于王勃倚仗才华常常傲视同僚下属,为他们所共嫉妒,所以在后来他窝藏、杀死官奴并被判处死刑后,同僚们都高兴不已。C.王勃在滕王阁聚会上恃才不羁,客人没能为滕王阁聚会写出序言,他毫不推辞,他的才华初现便令已经起身去了厕所的都督阎公欣赏赞叹。D.王勃既才华横溢,又喜欢著书立说,曾给祖父王通撰写的《尚书》中的残缺内容补出二十五篇。后又写出《易发挥》、《唐家千岁历》等。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官奴曹达抵罪,匿勃所,惧事泄,辄杀之。(4分)
(2)炯尝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议者谓然。(3分)
(3)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3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8-9题)。(8分)
《古意》①
沈佺期 H?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②。
注释:①《古意》,托古以咏今的拟古之作。诗题一作《古意呈乔补阙知之》;又作《独不见》,是乐府《杂曲歌辞》旧题 。《乐府解题》说:“伤思而不得见也。”内容多写离别及闺情怨思。②流黄,褐黄色的物品。
8、颔联“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中的“木叶”为何不用“树叶”呢?说说理由。(4分)
9、前人评说:“‘卢家少妇’首尾温丽。”你是否赞成?请结合文本分析。(4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0分)
⑴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 。(《滕王阁序》)
⑵ _________________,鸟倦飞而知还。 (《归去来兮辞》)
⑶聊乘化以归尽, 。(《归去来兮辞》)
⑷_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序》)
⑸但以刘日薄西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陈情表》)
⑹ ,知来者之可追。________________,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辞》)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1—14题 (22分)
会唱歌的墙
莫言
不要在此流连,关于“雪集”,我会在一部长篇小说里再次对你说起,非常的详细。下面,请你注意那条狗。那条瞎眼的狗,在雪地上追逐野兔。我在本文开篇时为这条狗下了一个定语:莽撞。其所以莽撞,是因为瞎眼;正因为盲目,所以就莽撞。其实它追逐着的,仅仅是野兔的气味和声音。但它最终总是能一口咬住野兔子。使我想起了德国作家聚斯金德的小说《香水》,那里边有一个怪人,通过对气味的了解,比所有的人都更加深刻地了解了这个世界。日本的盲音乐家宫城道雄写道:“失去了光之后,在我的面前却展现出无限复杂的音的世界,充分地弥补了我因为不能接触颜色造成的孤寂。”这位天才还听到了声音的颜色,他说音和色密不可分,有白色的声音,黑色的声音,红色的声音,黄色的声音,等等,也许还有一个天才,能听出声音的气味来。
就不去西南方向的沼泽地了吧?也不去东北方向的大河入海处了吧?那儿的沙滩上有着硕果累累的葡萄园。也不去逐个地游览高密东北乡版图上那些大小村镇了吧?那儿的历史上曾经有过的烧酒大锅、染布的作坊、孵小鸡的暖房、训老鹰的老人、纺线的老妇、熟皮子的工匠、谈鬼的书场等等等等都沉积在历史的岩层中,跑不了的。请看,那条莽撞的狗把野兔子咬住了,叼着,献给它的主人,高寿的门老头儿。他已经九十九岁。他的房屋坐落在高密东北乡最东南的边缘上,孤零零的。出了他的门,往前走两步,便是一道奇怪的墙壁,墙里是我们的家乡,墙外是别人的土地。
门老头儿身材高大,年轻时也许是个了不起的汉子。他的故事至今还在高密东北乡流传。我最亲近他捉鬼的故事。说他赶集回来,遇到一个鬼,是个女鬼,要他背着走。他就背着她走。到了村头时鬼要下来,他不理睬,一直将那个鬼背到了家中。他将那个女鬼背到家中,放下一看,原来是个……这个孤独的老人,曾经给一个大名鼎鼎的人物当过马夫。据说他还是共产党员。从我记事起,他就住在远离我们村子的地方。小时候我经常吃到他托人捎来的兔子肉或是野鸟的肉。他用一种红梗的野草煮野物,肉味于是鲜美无比,宛如动听的音乐,至今还缭绕在我的唇边耳畔。但别人找不到这种草。前几年,听村子里的老人说,门老头儿到处收集酒瓶子,问他收了干什么,他也不说。终于发现他在用废旧的酒瓶子垒一道把高密东北乡和外界分割开来的墙。但这道墙刚刚砌了二十米,老头儿就坐在墙根上,无疾而终了。
这道墙是由几十万只酒瓶子砌成,瓶口一律向着北。只要是刮起北风,几十万只酒瓶子就会发出声音各异的呼啸,这些声音汇合在一起,便成了亘古未有的音乐。在北风呼啸的夜晚,我们躺在被窝里,听着来自东南方向变幻莫测、五彩缤纷、五味杂陈的声音,眼睛里往往饱含着泪水,心中常怀着对祖先的崇拜,对大自然的敬畏,对未来的憧憬,对神的感谢。
你什么都可以忘记,但不要忘记这道墙发出的声音。因为它是大自然的声音,是鬼与神的合唱。
会唱歌的墙昨天倒了,千万只碎的玻璃瓶子,在雨水中闪烁清冷的光芒继续歌唱,但较之以前的高唱,现在已经是雨中的低吟了。值得庆幸的是,那高唱,那低吟,都渗透到了我们高密东北乡人的灵魂里,并且会世代流传着的。
(选自莫言《会说话的墙》有删节)
注释:①莫言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写的是一出出发生在山东高密东北乡的“传奇”。
②宫城道雄既为日本音乐界尊称为日本传统音乐“乐圣”式的人物,同时,也是世界知名、杰出的日本民族音乐家。
11.莫言说“我觉得写人实际上是文学的最根本的任务。”在本文中作者刻画了一个怎样的门老头儿的形象?(4分)
12.解释下列语句的含意。(6分)
①.这位天才还听到了声音的颜色,他说音和色密不可分,有白色的声音,黑色的声音,红色的声音,黄色的声音,等等。
②.他用一种红梗的野草煮野物,肉味于是鲜美无比,宛如动听的音乐,至今还缭绕在我的唇边耳畔。
13.莫言凭借他的想象力,赋于万物以灵性,让事物充满神秘感,传神地写出世界的神秘性。本文是如何体现这一特色的呢?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
14.文中墙发出的声音具有怎样的特点?墙发出的声音为什么会渗透到高密东北乡人的灵魂里呢?结合文本加以探究。(8分)
16、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山西省治标办要求各部门都要有全局观念,在治理内容上坚决做到源头路面并重,那种目无全牛而忽视整体利益的做法是错误的。
B、改革开放的成果越来越令人瞩目,许多来中国的人都有感于二十几年来中国发生的石破天惊的变化。
C、邢东的画注重画面的意境和文化内涵,特别是他的画里有一定的禅意,这在中国画创作中是难能可贵的。他的画不落言筌者也在此。
D、这番话不免啰嗦,但是我们原在咬文嚼字,非这样锱铢必较不可。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涵义通常不很好。
17、下列选项最连贯的一项是( ) (3分)
①诗歌的欣赏活动更是一种确切意义上的再创造。
②再创造的主要方式是想象活动。
③想象不仅对于诗人的创作是一种必要,对于读者的欣赏也是一种必要。
④从根本上说,文学的欣赏活动,凭借语言这种无所不在的符号来进行,从符号再返回丰富的世界中来,这是一种再创造。
⑤譬如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了解了这首诗的时代背景,开始进入对诗的本身的理解,这时,在眼前展示的是诗的形象,这是诗人想象的产物。
⑥可以认为,诗人通过想象创造出了诗的形象,读者通过想象正确地把握住诗人的艺术构思,并且丰富地再现诗人创造的形象。
A、④②③①⑥⑤ B、④①②③⑥⑤ C、④①②③⑤⑥ D、④②③①⑤⑥
18、找出下面文字中的四处语病,先写出有语病句子的序号,然后加以修改。(4分)
①法国工人在大罢工了一个星期后,法国社会经济运转出现严重迟缓。马赛街头垃圾堆积如山,炼油厂工人封堵油库使法国几乎断油,交通也大受影响……
②由于遭遇近5年来最强冷空气袭击,中国北方多地出现大风降温天气。中央气象台预计,未来三天,这股冷空气将继续南下,影响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
③从国际社会的发展经验看,社会转型期一般是黄金发展期,但也容易变成矛盾凸现期;而我国目前的矛盾凸显,主要是因为一些政府部门的不作为造成的。
④夜郎国是我国古代西南地区的一个小国,它的历史大致可以追溯到战国至西汉成帝河平年间,存在约300年,之后神秘消失。其中心位置至今尚无定论。
⑤天津市积极开展便民活动,为大部分农民工办理了银行卡,建立工资“月支付,季结算”,维护了广大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19、仿照划线句子,补写。(4分)
平常心,它不是仰视,不是俯视,而是平视——平淡、平等、平凡、平静地看问题。平常心要以知识为底蕴,无知是不能拥有平常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新闻评论题。(5分)
11月29日华西都市报震撼发布主榜单“中国作家富豪榜”,今年郑渊洁、莫言和杨红樱成为作家“前三富”的消息也成为热议话题。截至12月1号,百度上关于2012中国作家富豪榜的搜索量达到空前的320万条(2011年是280万条),新浪微博上关于今年作家富豪榜引发的各种话题共计24772个,而转发总数也突破50万条。
对“中国作家富豪榜”的发布,你是如何评价?要求观点明确,思路清晰。字数100字左右。
五、作文(60分)
结合自己生活实际,以“___________,无处不在”为题,写一篇不少于八百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宁国中学高二年级第一学期第二次段考试卷答案
平常心要以慎独为追求,浮华是不敢拥有平常心的。
20、可以肯定:阅读和写作改变人生,赢得社会的认同和尊重;反应全民阅读的潮流走向,反映当今文坛的生存状态;
也可以否定:文化商业化、功利化;贫穷的出版界、日益衰微的出版业。
21,作文:要紧扣“无处不在”展开为文,可以写自然景物,可以写爱、美、幸福等。此外,负面的词也可填入,只要观点积极。
参考译文:王勃,字子安,是绛州龙门人。六岁的时候就能写文章,九岁那一年,读到了(大儒)颜师古注解的《汉书》,就作了一篇《汉书指瑕》来挑出它错误。唐高宗麟德初年,官员刘祥道奉旨巡行关内,王勃给刘祥道写了一封信,展示自己的才学。刘祥道上表给朝廷,策试成绩优秀。当时他还不满二十岁,就被授予朝散郎的官职,多次献上精美的颂文给皇帝。皇子沛王听说了他的名气,就把王勃请到自己的府中,担任专门的著作工作,评定编次《平台秘略》一书。书写成以后,沛王对王勃更加宠爱信任。当时,皇子们喜欢玩斗鸡游戏,王勃开玩笑写了一篇檄文声讨英王的斗鸡,高宗皇帝大怒道: “这么下去将会挑起皇子之间的矛盾。”把王勃轰出了王府。王勃被轰走后,游历到四川剑南。曾登上葛愦山远望,慷慨地怀念起三国诸葛亮的功绩,写下诗篇展露情怀。他听说虢州盛产草药,求托门路弄了个虢州参军的小官(便于研究医学)。他倚仗自己的才华,傲视同僚下属,被他们所共嫉妒。官家的奴才曹达犯了罪,藏在王勃的寓所,王勃害怕事情泄露,就把他杀了。事情暴露之后,本该问死罪,正好赶上大赦,只免除了他的职名。父亲王福畤,为雍州司功参军,因为王勃的缘故降职至交阯县令。王勃前往交阯探望父亲,渡海时溺水,惊悸而死,享年二十九岁。当年,王勃路过钟陵,正赶上九月九日都督在滕王阁大宴宾客,事先背地里命他的女婿作一篇序以向宾客夸耀,于是拿出纸笔遍请宾客作序,大家都不敢担承。到王勃那里,竟漫不经心地接过笔来,也不推辞。都督大怒,起身假装上厕所,暗中派遣下属窥探王勃的文章,随时汇报。汇报了一两次之后,文章的语言越来越奇妙,都督兴奋地说:“这真是个天才!”连忙请他将文章全部写完,宾主尽欢而散。王勃做文章的时候,刚开始并不精密思索,先磨数升墨汁,然后大量饮酒,拉过一床被子蒙头而卧,等醒来之后,拿过笔来就写完全篇,一字不改,当时的人称王勃为“腹中写稿”。王勃还特别喜欢著书立说。当年,王勃的祖父王通,隋末住在白牛溪,教养了很多门客。曾经创 作了从汉魏至晋时的一百二十篇史料,用来当做古《尚书》的续篇,后来序文亡佚,有十篇只有目录,没有文章,王勃将缺失的地方补充完整,最终定稿二十五篇。他又认为,做为一个人,不能不懂医学,当时长安名医曹元有秘密的医术,王勃跟他行医学习,全都掌握了曹元的医学精华。他曾经读《易经》,晚上梦中仿佛有人告诉他:“《易经》中有个太极,你要好好思考!”醒来后便写作《易发挥》,一连写了好几篇,写到了《晋卦》,恰逢生病,这件事就中止了。王勃作了一部《唐家千岁历》。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都凭文章齐名,天下称为“初唐四杰”。杨炯曾说:“我惭愧排在卢前,而对排在王后面感到羞耻。”当时的评议者也认为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