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上册第三次质检试题 新人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上册第三次质检试题 新人教版

ID:324876

大小:46.32 KB

页数:16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德化一中2013年秋高二年第三次质检试卷 语文 (人教版)   (卷面总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姓名、班级、号数、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密封线内。 2、考生做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按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一、古代诗文阅读(25 分) (一)1.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10分) ①                        ,徒以吾两人在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蔺相如固止之,曰:“                      ”?曰:“不若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定风波》) ④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定风波》) ⑤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辛弃疾《永遇乐》) ⑥                        ,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阴》) ⑦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李清照《声声慢》) ⑧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                  。苏轼《赤壁怀古》) ⑨人生如梦,                   。(苏轼《赤壁怀古》) ⑩                          ,尽西风,季鹰归未?(辛弃疾《水龙吟》)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阳城,字亢宗,定州北平人。城谦恭简素,遇人长幼如一。远近慕其行,来学者迹接于道。闾里有争讼,不诣官而诣城决之。有盗其树者,城过之,虑其耻,退自匿。尝绝粮,遣奴求米,奴以米易酒,醉卧于路。城怪其故,与弟迎之,奴未醒,乃负以归。及觉,痛咎谢,城曰:“寒而饮,何责焉?”山东节度府闻城义者,发使遗五百缣,戒使者不令返。城固辞,使者委而去,城置之未尝发。会里人郑俶欲葬亲,贷于人无得,城知其然,举缣与之。德宗召拜右谏议大夫,遣长安尉杨宁赍束帛诣其家。  初,城未起,缙绅想见风采。既兴草茅,处谏诤官,士以为且死职,天下益惮之。及受命,它谏官论事苛细纷纷,帝厌苦。而城方与二弟延宾客,日夜剧饮。客欲谏止者,城揣知其情,强饮客,客辞,即自引满,客不得已,与酬酢,或醉仆席上,城或先醉卧客怀中,不能听客语。常以木枕布衾质钱,人重其贤,争售之。每约二弟:“吾所俸入,而可度月食米几何,薪菜盐几钱,先具之,余送酒家,无留也。”服用无赢副,客或称其佳可爱,辄喜,举授之。有陈苌者,侯其得俸,常往称钱之美,月有获焉。  及裴延龄诬逐陆赞等,帝怒甚,无敢言。城闻,曰:“吾谏官,不可令天子杀无罪大臣。”乃约拾遗王仲舒上疏极论延龄罪;慷慨引谊,申直赞等,累日不止。帝大怒,召宰相抵城罪。顺宗方为皇太子,为开救,得免。然帝意不已,欲遂相延龄。城显语曰:“延龄为相,吾当取白麻坏之,哭于廷。”帝不相延龄,城力也。  城出为道州刺史,州产侏儒,岁贡诸朝,城哀其生离,无所进。帝使求之,城奏曰:“州民尽短,若以贡,不知何者可供。”自是罢。赋税不时,观察使数诮责。观察府遣判官督赋,至州,怪城不迎,以问吏,吏曰:“刺史以为有罪,自囚于狱。”判官惊,驰入,谒城曰:“使君何罪?我奉命来候安否耳。”留数日,城不敢归,寝馆外以待命。判官遽辞去。顺宗立,召还城,而城已卒,年七十。(节选自《新唐书·阳城传》)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①及觉,痛咎谢       ②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B.①强饮客,客辞       ②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  C.①即自引满,        ②引壶觞以自酌  D.①赋税不时,观察使数诮责  ②范增数目项王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阳城智谋的一组是(  )(3分)  ①闾里有争讼,不诣官而诣城决之    ②城固辞,使者委而去,城置之未尝发  ③城或先醉卧客怀中,不能听客语    ④延龄为相,吾当取白麻坏之,哭于廷  ⑤州民尽短,若以贡,不知何者可供   ⑥刺史以为有罪,自囚于狱  A.②③⑤   B.①②④    C.①④⑥   D.③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阳城宽厚待人。他看到有人偷他家的树,为了不使那人难堪,自己躲开了;派去求米的家奴拿米换了酒喝,醉倒在半路上,阳城一点也没有责备他。  B.德宗皇帝召阳城任右谏议大夫,人们认为他一定能拼死力谏,但阳城看到朝廷腐败,皇帝又听不进谏言,于是和两个弟弟请来宾客日夜酗酒,常常喝得酩酊大醉。  C.裴延龄捏造罪名陷害陆贽等人,皇帝信以为真,极为震怒,无人敢出来讲话。阳城挺身而出,约王仲舒一起上疏,极力揭发裴延龄的罪过,接连几天为陆贽等人申辩。  D.观察府派判官来催办税赋,阳城就投狱自罚。判官拜见阳城说,我不过是奉命来给您请安的。判官待了几天,见阳城仍然不敢回去,只好匆忙辞别。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会里人郑俶欲葬亲,贷于人无得,城知其然,举缣与之。 译文:                                                                        (2)常以木枕布衾质钱,人重其贤,争售之。 译文: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22分) (一)文化经典阅读( 12 分) 6、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完成后面问题。(6分)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①,期②可已矣。”子曰:“食夫稻③,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④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论语·阳货第十七》)    【注释】①钻燧改火:古人钻木取火,四季所用木头不同,每年轮一遍,叫改火。②期:音jī,一年。③食夫稻:古代北方少种稻米,故大米很珍贵。这里是说吃好的。④旨:甜美,指吃好的食物。    (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宰我认为,三年守丧,时间过长,应该废除这种礼制,从而使君子更好地为礼与乐。   B.孔子没有直接反对宰我提出的重新制定守丧的时间的看法,而是先问其“安心”否。   C.君子守丧,食甘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这大多是内心悲伤、思念所致。     D.孔子认为宰我没有念及父母抚养自己的艰辛而擅自停止守丧,这是不仁的行为。    (2)上述对话中孔子和宰我争论了一个什么问题?他们的观点分别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7.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逸民①: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 (《论语·微子第十八》) 【注释】①逸民:退隐不仕的人   (1)下列各项是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孔子认为伯夷和叔齐不降低自己的意志,不辱没自己的身份。 B.孔子认为柳下惠和少连降低自己的意志,屈辱自己的身份,可是他们的言语合乎伦理,行为合乎理智。 C.孔子认为虞仲和夷逸避世隐居,不谈政事,洁身自爱,离开官位是逃避现实,是不可取的。 D.孔子没有完全否定这些逸民,但他不选择他们的老路走。 (2)结合上面的选段,分析下面选段所反映的孔子为人处事的态度。(3分)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论语·里仁》) 【注释】 适:音dí,意为亲近、厚待。    (二)文学名著阅读(10分) 8.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内容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  聂赫留朵夫有想过要结婚,获得家庭的温暖,过合乎道德的生活,通过家庭和孩子摆脱空虚的生活。只是就算想娶柯察金小姐,他也不会马上采取行动。因为他和一个有夫之妇的关系还没有处理好,这事一直在他的脑海中回旋。(《复活》第一部28章) B.  聂赫留朵夫把一张早年的合照送给玛丝洛娃。玛丝洛娃一开始很开心,但当她的同伴说已经认不出来她的时候,她意识到自己已青春不再,声色生活使她过早地衰老了。想到这一切都是起因于聂赫留朵夫,她又生出了对他的愤恨。(《复活》第二部13章) C.  聂赫留朵夫因为教派信徒的案子请求帮忙,托波罗夫考虑状子先交到皇帝那里再回到他手里整个过程太慢,于是直接下令把信徒送回原住地。。(《复活》第二部27章) D.  从高公馆回来后,琴向母亲提出报考“外专”的事,当即就遭到了母亲的强烈反对,母亲还拿出琴的婆婆来当挡箭牌。(《家》第5章) E.  觉新和梅在花园里互诉衷肠,两人都因伤心而流泪,这正巧被琴等姐妹碰上,觉新只好含糊地分辩说“今天眼睛痛”。(《家》第21章) 9. 简答题(5分) 因此,为了给这次远行做好准备,他(聂赫留朵夫)现在就得到乡下去一趟,把他在那边的事料理妥当才行。   《复活》 “远行”的目的地是哪里?聂赫留朵夫为此去了哪里?决定了什么事情?请复述原著相关内容。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诗产生于西周的礼乐政治活动而非原始宗教仪式,是政坛言说的产物,与歌并不同源。但却有着歌的一些元素。不过。它们的联系不在文字形式而在音乐。在西周,诗的言说主体的身份为朝廷官员,言说对象为君臣,言说内容自然也不能脱离政治,故“诗”一开始就承担着政治言说的特殊功能。《国语·周语上》载厉王时的邵公说:“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可见诗在西周时期的功能是补察时政。周代的礼乐政治重要的一点,就是通过礼乐教化向臣民灌输礼乐伦理道德观念,所以周代设有专门的机构来负责这一工作。《礼记·孔子闲居》载孔子说:“诗之所至,礼亦至焉,礼之所至,乐亦至焉。”可见,在周代,战国以前的人将诗看作是礼乐的一部分。诗所承载的是礼乐道德的价值取向。 歌则不同。早期的歌的本质是音乐,适合抒情而不适合言事。歌是一种大众表达情感意愿的形式,而非专门用来表达和传播礼乐伦理道德,不可能用来教化百姓。因而,原有的歌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显然已不能满足教化需要。于是,有了“诗”这一专门用于朝廷政治文体的产生和“歌”向“诗”的转变。 这一转变,在“歌”之外确立了一种新的韵文形态,即诗的形态。这一形态与歌不同:一是它的本质不再是音乐而是“文学”。二是诗一产生就被赋予了政坛君臣关系政治言说的性质。这一性质。除决定“诗”最初的作者主要应是朝廷的官员外,还确立了“诗”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的工具性。因而,诗的言说主体的身份是朝廷官员而非普通百姓,言说的内容为政治而非个体的情感。三是诗多非即时即事的言说,多先为文字创作。且由于政治言说形式具有一定的规定性,故诗句式齐整,口语成分和杂言较少,如《大雅》、《小雅》。 由于原始宗教祭祀少不了乐,音乐在原始宗教中具有神圣性,又能起着愉悦作用,所以,适应着礼乐政治而产生的“诗”,很自然地继承了宗教礼乐仪式之歌“音乐+语言”这一形式。将诗与音乐结合,有助于提高诗的地位。另外,当时的书写工具不发达,借助音乐可以使诗便于传播,更广泛地发挥教化作用。诗与音乐融为一体,更有利于承担礼乐政治的职能。 不过,即使是诗使用文字与音乐结合这一形式。诗也与歌不一样。歌的语言和音乐的融合是原生态的存在。歌产生时,音乐与语言是相伴相随的。没有音乐不能谓之歌。诗则是先有文字,后来配乐用于仪式的演唱。由于诗纳入了周代“乐”的系统,音乐和诗的对接才被固定下来,但配诗之乐是后来附加的。                              (选自赵辉《歌与诗的起源及原始功能异同》,有删改) 10.下列有关先秦“诗”与“歌”的比较,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诗是政坛言说的产物并为西周的礼乐政治服务的,而早期的歌是大众表达情感意愿的形式。 B.诗与歌虽然在原始功能上不同,但诗却有歌的一些元素,它们的联系方式只在音乐。 C.“歌”向“诗”的转变,是因为原有的歌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不能满足通过礼乐教化臣民的需要。 D.诗是先有文字,后来配乐用于仪式的演唱,而歌产生时是先有音乐,后来才有语言的。 1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顶是(    )(3分) A.诗在西周言说主体的身份是朝廷官员,所以诗就具有了政坛君臣关系政治言说的性质。 B.从周代到战国以前,人们把诗看作是礼乐的一部分,因为它所承载的是礼乐道德的价值取向。 C.早期的歌是适合于抒发个体的情感,借助音乐可以使歌便于传播,更广泛地发挥教化的作用。 D.“诗”在继承了宗教礼乐仪式之歌“音乐+语言”这一形式后,诗与音乐就开始结合起来。    12.请结合文本,简述“诗”在西周的作用。(3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读《花经》 池莉     ①一个人一生可做的事情很多,但世上不知多少聪明人,一生没有搞好一件事。在很长一个人生阶段里,我只长年岁不长心眼,想来真是痴长。 ②先前,我外婆家屋后有一座大园子,园子里头长满花木蔬菜和中草药,芙蓉花、鸡冠花、桃树、垂柳、小白菜、香葱、车前草、鸡血藤等混长在一个园子,引得蜂来燕往蝶飞蚓爬,使儿时的我玩得十分着迷。     ③当然,这种私家的园子后来很快就没有了,支援了国家建设。园子变成了一座丝织厂,工厂的围墙抵在我家屋后,整日整夜哐当哐当地响,我不喜欢这声音。从此,我一直心怀渴望,非常非常想养花种草。渴望与日俱增,可多年来就偏是没有机会,既没有自己的住房也没有自己的一寸土地。     ④十几年熬过去,去年分得一套公寓,奔到阳台上一看,发现竟然留了养花槽。这一高兴,头脑轰地发了热,不知不觉拿业余爱好当了正经事做。一连好些日,提只篮子和小桶,四处挖湖泥。在大大忙了一阵之后,花种上了,草也养上了,菜子也撒上了。然后,抱着肩来来回回欣赏,倒真有一种了却了某个夙愿的感觉。以后每逢出差或笔会,凡遇上奇花异草,都挺执著地弄点回来栽进盆里。家里厨房三天两头做鱼、肉,也常记得将洗鱼洗肉的水倒入花槽。     ⑤可是到了秋季,结果并不理想。葡萄才结了几颗,花儿没开几朵,从庐山植物园特意带回的碗莲之类也都死了。怎么回事呢?为此,我特意找了《花经》来读,读着读着,心中渐亮。合上《花经》,扔下花铲,淡然一笑:我不再养花了。实际上,《花经》这本厚书我翻来覆去看的只是前面一节:序言。     ⑥序言里简洁地记叙了本书作者之父黄岳渊先生的一段经历。黄岳渊先生在宣统元年的时候本是一名朝廷命官,斯时年将三十。有一日黄先生想:古人曰三十而立,我该如何立人呢?他想,做官要应付人家,做商呢,又要坑害人家,得做一件得天趣的事才好,才算立了为人的根本,于是,黄先生毅然辞官隐退。他做什么呢?他购买田地十余亩(时田价每亩约二十金),渐扩充至百亩。黄先生从此聚精会神,抱瓮执锄,废寝忘食,盘桓灌溉,甘为花木之保姆。果然,黄家花园欣欣向荣,蒸蒸日上,花异草奇,声名远扬。每逢花时,社会名流裙屐联翩,吟诗作赋。更有文人墨客指点花木,课睛话雨。众人深得启示:既混浊之世,百无一可,唯花木差可引为知已。     ⑦据说当时的文坛名人周瘦鹃、郑逸梅等人皆为黄先生的花木挚友。黄先生养花养出了精神文明,养出了人间知已,养出了《花经》这等好书,恐怕这才叫养花种草!这才叫做了人生一件事!     ⑧一件事要做好,岂能凭你心中有一点喜欢?有一点迷恋?三天浇点水,五天上点肥?     ⑨曾少年狂妄,自以为聪明。把表面的一些由头借来,实际标榜自己为至情至性之人。这也做做,那也试试,好听人评价个多才多艺。近年来国家大兴经济,文人纷纷“下海”,我也曾与人发议论说作家的智商是足够经商的。最近由读《花经》而获顿悟:人的一生只能做一件事。政客们终身搞阴谋,商人们终身搞欺骗,情种终身搞爱情(比如贾宝玉),黄岳渊先生终身搞花草。一生的时间并不多,一生的精力也不多,要搞好一件事实在不容易。用去一生,搞好了一件事,那也就够可以了。世上不知多少聪明人,一生没有搞好一件事。     ⑩总之,我是不敢再说文人经商之类的话了,也不敢再狂热地养花弄草。就连剪裁时装、研究烹调之类的兴趣也淡了下来,兴致所至,偶尔为之,拿得起,放得下,决不长期牵肠挂肚。傻一点儿,笨一点儿,懒一点儿,冷一点儿,就做一件事——写作,我这一生。 13.下列对作品的分析与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作者认为,自己在很长一个人生阶段只长年岁不长心眼,是因为自己连养花种草都做不好。 B.外婆家后园的花红柳绿、虫鸣燕舞给儿时的“我”留下深深的印象,为“我”成年后的养花之渴望做了铺垫。 C.文章先从自己种花草的经历谈起,再对照黄岳渊种花草的故事,顿悟出人的一生只能做一件事的道理,由事入理,说理既深刻又形象。 D.第⑥段叙述黄岳渊先生辞官种花之事,多用四字句和文言词语,既使文章语言凝练典雅,也可借此暗示黄岳渊先生的高雅。 E.作者对种花草一事的感情变化经历了未种时的渴望、如愿后的高兴、秋收时的苦恼、彻悟后的淡然的过程。 14.作者翻阅《花经》本是要寻找种花方法的,却转述了“序言”中黄岳渊先生的事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15.品读文章第⑨段,简要解说作者所“顿悟”的“人的一生只能做一件事”的内涵,再结合文章内容谈谈怎样才能真正做到“人生只做一件事”。(6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9分) 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无论什么工作,只要班长一发话,他总是首当其冲地抢着去干。B.陶渊明早年曾经几度出仕,后来因为不满当时黑暗腐败的政治而走上归隐之路,过起了瓜田李下的田园生活。 C.只要你能设身处地为我想一想,你就会同情我的处境,不会对我这样求全责备了。 D.要解决愈演愈烈的医患矛盾,既需要运用法律武器制止违法行为,更需要从根本上釜底抽薪,进一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17.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3分) 在先秦,主要有这几种人格理想:“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的孔子人格;锋芒必露、正义在胸的孟子人格;独往独来、不        (lìn)去留的庄子人格。这些人格是值得后人效尤的。 (1)根据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          (1分) (2)语段中有一处错别字,找出并改正。                  改为                     (1分) (3)语段中有一处用词不当,找出并改正。                  改为                     (1分) 18.下列图表是对汉字“书写”现状的调查。请仔细阅读,完成后面的题目。(3分)   (1)从图中汉字“书写”的现状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要求:不出现数字,字数不超过2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1分) (2)针对这一现状,请从社会和学校角度指出其产生的原因。 ①社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    ②学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1分)  五.写作(70分) 走与停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会引发我们对自然、社会、历史、人生的思考和联想,请以“走与停”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德化一中2013年秋高二年第三次质检试卷语文科参考答案 1. ①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②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③回首向来萧瑟处④竹杖芒鞋轻胜马⑤赢得仓皇北顾⑥东篱把酒黄昏后⑦如今有谁堪摘⑧樯橹灰飞烟灭,⑨一尊还酹江月⑩休说鲈鱼堪脍。 2. B(A项中“谢”都解释为“道歉”、“请罪”, B项前一个为“拒绝”,后者为“辞别”C项中“引”都可解释为“举起”、“端起”D项中“数”都解释为“屡次”、“多次”) 3.D。(①句意思是当地的人有了争执,不去官府而是到阳城处裁决,此句表现了阳城的高洁品行,深受远近的人仰慕。②句意思是阳城坚决推辞,使者把绢丢下就回去了,阳城就把绢放在一边从未开封。此句说明阳城廉洁律己。④句意思是如果让裴延龄做宰相,我一定身着白麻在朝廷上哭来破坏这件事。此句表现阳城的过人胆识,直言进谏。这三句都与题干中“智谋”无关。) 4. B(B项中“看到朝廷腐败,皇帝又听不进谏言”不是阳城酗酒的原因,文中无此表述。ACD三项完全符合要求) 5.(1)正逢同乡郑俶要给亲人下葬,向别人借钱没借到,阳城知道了这个情况,把绢全都送给了他.。(会,贷,举各1分)   (2)(阳城)经常拿木枕和布被去典押换钱,人们敬重他的贤德,争着买他的东西。(质,重,售各1分)  6.(1)A(不是废除,而是修改,重新制定)   (2)孔子和宰我讨论了礼制中关于丧服(守丧)的问题。(1分)孔子认为,为父母守丧是天下通行的丧礼;(1分)宰我认为,三年时间太长了,这样会使人荒废了“礼”和“乐”。 (1分) 7. (1)C(孔子认为虞仲和夷逸避隐居,不谈政事,洁身自爱,离开官位是合乎权宜,是可取的。)(2)(3分)孔子认为天下的人和事,没有固定的厚薄亲疏。(1分)“可”与“不可”皆以义为准则。(1分)从中看出他遇事态度灵活,不固执成见,但并不是不讲原则。(1分) 8.CD(C.托波罗夫只是考虑到聂赫留朵夫在彼得堡有人事关系,万一状子交到皇帝那里可能会惹出纠纷。D母亲并不是强烈反对,而是答应会替她想办法,但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不理解和担忧。) 9. 答:西伯利亚。(1分) 聂回到库兹明斯果耶庄园,(1分)决定不再亲自经营土地,而是把它廉价(比周围一带的土地租金低三成)租给农民。(1分)后来他又去了从姑姑们名下继承的庄园(和卡秋莎相识的地方)(1分)决定放弃土地所有权,把土地送给农民。(1分) 10. 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能力。D项曲解原文,错在“歌产生时是先有音乐,后来才有语言的”,文章第五段“歌的语言和音乐的融合是原生态的存在”“歌产生时,音乐与语言是相伴相随的”可以充分的证明这一点。A、B、C三项在文中都各有体现。 11.C.项偷换概念,【解析】本题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把握和理解。C项把歌和音乐割裂开来,是不正确的,因为原文第二段“早期的歌的本质是音乐”这两者是一体的,另外借助音乐更便于传播,更广泛地发挥教化作用的是“诗”而不是“歌”。 12.诗是西周礼乐政治活动的产物,承担着政治言说的特殊功能。一方面可以补察时政,另一方面通过礼乐教化向臣民灌输礼乐伦理道德观念,是国家政治形态的工具。(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答题区域在第1段。考生只要从中筛选出信息并进行整合即可。) 13.AD(A作者认为自己“只长年岁,不长心眼”,是由于自己受不住诱惑,不能一生专注于写作这件事,而不是因为自己连养花种草都做不好。D、“借此暗示黄岳渊先生的高雅”属于过度解读)。 14.作者将黄岳渊先生养花与自己养花对照,突出一生只能做好一件事的主旨(2分)。作者这样写,既解释了 “我不再养花”的原因,又为下文抒写“一生只做一件事”的感悟做了铺垫(2分)。 15. 解说内涵:做任何一件事都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需要认准一件事并潜心去做,才有可能把一件事做成做好,充分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第一问2分) 谈怎么做:①是要有具体目标并持之以恒(关键词是“做一件事”“一生”); ②是要切实去做并做出成果(关键词是“做“”黄先生养花养出了精神文明,养出了人间知己,养出了《花经》这等好书);③是不受外界诱惑,淡泊名利(原文关键词是“拿的起,放得下”“应该是不受诱惑的年纪了”等)(第二问4分,每点2分,答对两点可得4分。如果此问只用文中的语句“傻一点儿,笨一点儿,懒一点儿,冷一点儿,就做一件事”来作答,做多给2分) 16.C(A首当其冲:比喻首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B项,望文生义。瓜田李下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场合。出自古乐府《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C项,对人或对人做的事情要求十全十美,毫无缺点。是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无缺。D.项釜底抽薪,把柴火从锅底抽掉。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和前面的“从根本上”语义重复,应删去“从根本上”。) 17.(1)吝(2)锋芒必露订正:锋芒毕露 (3)效尤:仿效坏的行为。改为:效法/学习。 18. (1)写字机会少,提笔忘字多,书写能力堪忧。(1分) (2)①电脑的普及使用、急功近利的浮躁意识及人们对书写的不重视(1分)②缺少重视书写的浓厚氛围,教师对书写要求低,学生得过且过。(1分)  作文解析 一题目分析 ㈠这是一个关系型话题作文,“走”与“停”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若单写“走”或单写“停”,最终在立意上都将不符合要求;若两者平分笔墨,又很难在800字内诠释透“走”与“停”的内涵,使文章出彩;惟有两者中侧重一方面兼顾另一方面方能笔力集中,见解独到。 ㈡ 大自然中四季的轮回,植物的春华秋实,动物的春惊冬蛰,人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等;社会中交通的绿灯行红灯停,城市发展的环保与经济增长,教育的素质与应试,文艺的保守与创新等;历史中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治与乱的交替;人生中学业的张弛有度,生理的生老病死,仕途的进与退,事业的成功与失败,毅力的坚韧与望而却步等。所有这些都是“走”与“停”的具体展示。  ㈢“走”与“停”引发的感受和思考:①生理上“停”是为了走得更好。停,是留下的疲惫;走,是捎上的轻松与安宁。②仕途上面对名利过分留恋的停,淡泊远离的走,一停一走是人生智慧的闪光。③事业上面对挫折不要丧失斗志,不要停滞松懈,而要坚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必要时的停,是为下一步怎样走做好准备。④城市发展上面对经济增长不可忘记停下脚步审视辉煌的代价,应注重生态与经济的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⑤文艺上一味崇洋的“走”在公众心里只留下停,不妨驻足停一会儿,因地制宜。我们需要的不是惊险刺激,而是精神的共鸣,民族的灵魂。总之,当走则走,当停则停。它直接导向了你我的人生,走是奋斗不止的过程,而停是一种历经大风大浪后的心境。走是停的前提,而停是走累了后时的慰藉。正确的走与停,会让你用理性的画笔为自己挥洒出浓重而精彩的一笔! 二参考立意 1.“停不是一种浪费,而是为下一段行程做准备 2.她的智慧在于把“停”当作重新出发的契机,行囊更加充实,心境更加明媚,轻装前行,一路繁华。 3.走是一种背负着千般万般苦楚的坚强,停是一种杜鹃啼血苌弘化碧的决然。或走或停,只要无愧本心,便都是大义。 4.停下来,有时是为了更好地前行。 如果方向错了,停下来便是一种前进。 5.人的一生,不应只有埋头地“走”,适当的“停”,也必不可少, 附录一【文言文参考译文】  阳城字亢宗,定州北平人。阳城性情谦虚恭敬简约朴素, 无论老幼,都一样对待。远近的人都仰慕他的品行,前来求学的人接连不断。当地的人有了争执,不去官府而是到阳城处裁决。有一个偷盗阳城的树的人,阳城遇见了他,担心他会羞愧,就退步躲藏起来。阳城家中曾经断了粮,派仆人去借米,仆人拿米换了酒喝,醉倒在路上。阳城为仆人迟迟未归而感到奇怪,就去与弟弟一起迎接他,仆人睡在路上还未醒,阳城就把他背了回来。等到仆人醒了,深深自责谢罪,阳城说:“天冷喝酒,有什么值得责备的呢?” 山东节度府听说阳城是有德义的人,派使者送给阳城五百匹细绢,告诫使者不允许再拿回来。阳城坚决推辞,使者把绢丢下就回去了,阳城就把绢放在一边从未开封。正逢同乡郑俶要给亲人下葬,向别人借钱没借到,阳城知道了这个情况,把绢送给了他。德宗征召他来朝,任命他做右谏议大夫,特地派长安尉杨宁到他家送给他成捆的丝织品。  当初,阳城未出任官职时,士大夫们都思慕他的刚正的风格。等到他出任官职,担任谏官之后,士大夫们都认为他定会为忠于职守而不惜死,天下的官员们就更加畏惧他。就职之后,其他的谏官们都就繁杂琐屑的政事频频进谏,使得皇帝很厌烦,而阳城却与他的两个弟弟延请宾客,日夜畅饮。有朋友想劝他不要整天宴饮,阳城揣摩出了他的心理,竭力让这个朋友喝酒,朋友拒绝,阳城就先举起满满一杯酒敬他,朋友不得已,只好回敬他,有时朋友喝醉了倒在酒桌上,有时阳城先喝醉躺在朋友的怀中,朋友们说什么他全没听见。阳城经常拿木枕和布被去典押换钱,人们敬重他的贤德,争着买他的东西。阳城常对他的两个弟弟说:“我俸禄的收入,你们可以先估计一个月吃米及薪菜盐的花费,先准备好,剩余的都拿去喝酒,不要有积余。”衣服没有多余的,有朋友称赞他衣服漂亮,他就高兴,把衣服送给人家。有个叫陈苌的人,探知阳城领到了俸禄,常常前去称赞金钱美好,每月总有所得。  等到裴延龄诬陷、放逐陆贽等官员时,因为皇帝对陆贽等非常愤怒,官员们都无人敢向皇帝进言。阳城听说了,就说:“我担任谏官,不能够让皇上冤杀无罪的大臣。”于是约拾遗王仲舒一起上奏章激烈地指斥裴延龄的罪状,依据大义意气激昂地为陆贽等人申辩是非,多日不止。皇帝大怒,召宰相来治阳城的罪。顺宗当时是皇太子,为阳城展开营救,结果阳城得以免罪。可是皇帝的怒气还没消,要让裴延龄做宰相。阳城扬言:“如果让裴延龄做宰相,我一定身着白麻在朝廷上哭来破坏这件事。皇帝最终没有任用裴延龄为相,正是阳城的功劳。  阳城出京做道州刺史。道州出产侏儒,每年都要向朝廷进贡侏儒。阳城同情他们生离死别,不进贡。皇帝派人去要,阳城呈上奏章,写道:“道州这地方的百姓个头都矮小,如果要进贡,不知道哪些可以进贡。”从此就不再进贡了。州里赋税没有按时缴纳,观察使多次指责。观察府派判官来催办赋税,到了道州,对阳城没有出来迎接感到奇怪,拿这事问当地官吏,官吏说:“阳城认为自己有罪,把自己囚禁在牢狱里了。”判官非常震惊,奔入牢狱,拜见阳城说:“您有什么罪啊?我只是奉命前来给你请安罢了。”判官在道州停留了几天,阳城不敢回去,住在馆外待命。判官见状勿忙告辞离去。顺宗即位,想召回阳城,可是阳城已死了,死时七十岁。 附录二【文化经典参考译文】                       1 .宰我问:“服丧三年,时间太长了。君子三年不讲究礼仪,礼仪必然败坏;三年不演奏音乐,音乐就会荒废。旧谷吃完,新谷登场,钻燧取火的木头轮过了一遍,有一年的时间就可以了。”孔子说:“(才一年的时间,)你就吃开了大米饭,穿起了锦缎衣,你心安吗?”宰我说:“我心安。”孔子说:“你心安,你就那样去做吧!君子守丧,吃美味不觉得香甜,听音乐不觉得快乐,住在家里不觉得舒服,所以不那样做。如今你既觉得心安,你就那样去做吧!”宰我出去后,孔子说:“宰予真是不仁啊!小孩生下来,到三岁时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服丧三年,这是天下通行的丧礼。难道宰子对他的父母没有三年的爱吗?”  2.古今被遗落的贤人有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 惠、少连。孔子说:“不降低自己的志向,不辱没自己的身个分,是伯夷、叔齐吧?”又说:“柳下惠、少连降低了自己的志向,辱没了自己的身份;但他们言语合乎法度,行为合乎思虑。他们不过如此罢了。”又说:“虞仲、夷逸避世隐居,放肆直言,修身合乎清高,弃官合乎权变。我则跟这些人都不同,没有什么是非这样不可的,也没有什么是非不这样不可的。”  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人和事,没有固定的厚薄亲疏,只是按照义去做。”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