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题(3) 一、书写下面的一段文字(要求规范、工整、美观)也许永远没有机会了,然而我再也不会忘记武夷山中的这一缕炊烟。炊烟下,并没有什么动人心魄的传奇故事,却有真诚,有纯朴,有人间最香甜的美餐……
二、基础知识及运用 1.下列全是形声字的一组是: ( ) A.故 框 昭 欺 江 沾 B.玫 林 辨 露 霄 飘 C.议 采 梨 颈 崛 崩 D.窍 以 圳 织 旦 裹 2.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 A.腼腆(tián) 窘(jiǒng)境 炽 (zhì)热 B.胡诌(zhōu) 栖(qī)身 遒(qiú)劲 C.不懈(xiè) 惬(xiè) 挪(nuó)动 D.户枢(qē) 罕(hǎn)至 唬(xià)得 3.下列有别字的一组是: ( ) A.漫山遍野 如饥似渴 胆战心惊 B.文如其人 得心应手 出人头地 C.融汇贯通 络绎不绝 理直气壮 D.无动于衷 安居乐业 富丽堂皇 4.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身临其境(到达) 笑容可掬(双手捧起) B.倚马万言(倚靠) 诸如此类(众多) C.声情并茂(都) 诲人不倦(教导) D.森罗万象(罗网) 比比皆是(处处,到处) 5.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他们俩人手拉着手,穿过树林,翻过山头,回到草房。 B.他俩穿过树林,翻过山头,手拉着手,回到草房。 C.他俩手拉着手,回到草房,穿过树林,翻越山头。 D.他俩手拉着手,穿过树林,翻过山头,回到草房。 6.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禹的岳母赶来对他说:“阿娇快生孩子了,你快回家去看看她!” B.“知道了。”牛郎高兴地回答。 C.“会说话的老黄牛有什么希奇呢,我家就有会说话的老黄牛!”孩子认真地说。 D.“可 以,”魔鬼说。“问吧,要简短些。” 7.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 ) ①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②台下一片乱哄哄的愤怒呼喊,喊声犹如炸雷一般响。 ③勿做列强之奴仆,誓当中华之主人。 ④俗话说:“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就是说多想出智慧。 ⑤牛摇摇耳朵闭闭嘴,好像听得挺有味。 A.① ② ⑤ B.③ ④ C.① ② D.② ⑤ 8.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珍珠鸟》一文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就是只要关心和爱护鸟类,就能和它们友好相处,就能赢得它们的信赖。 B.《炊烟》一文以炊烟为线索,成功地描述了纯朴、善良的一对中年妇女,从侧面反映山区的显著变化。 C.《大禹治水》和《牛郎织女》都是民间故事,《龙宫索宝》和《渔夫的故事》是神话故事,它们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和奋斗精神。 D.说明文《笑》最后要表达的一个意愿是:让全人类都有笑意、笑容和笑声,把悲惨的世界变成欢乐的海洋。 9.下列文句的出处、作者没有错误的选项是: ( ) A.“我们曾经说过,房子是应该经常打扫的,不打扫就会积满灰尘,脸是应该经常洗的,不洗也就会灰尘满面。”(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B.“习惯是从实践里养成的。”(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认真学习语文》) C.“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于谦);“春风又绿江南岸”(唐•李白)“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 D.《聊斋志异》(清•蒲松龄);《天方夜谭》(古代阿拉伯民间故事集);《论语》(春秋•孔子) 10.根据课文填写句子。 ①子曰: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②读书有三到,谓___________。 ③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________。 ④天难生于才,而_________,以就晚成之器。 三、现代文阅读 (一) 我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的亲近的情意。这样,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涂上了蜡似的、角质的小红嘴,“嗒嗒”啄着我颤动的笔头。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 白天,它这样淘气地陪伴我;天色入暮,它就在父母的再三呼唤中,飞向笼子,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绿叶钻进去。 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 它。呆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上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了眸子,小 红脚刚好给胸上长长的绒毛盖住。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香!还呷呷嘴,难道在做梦? 11.这段文字选自《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 12.请从第一节文字中找出珍珠鸟对“我”完全放心的神态的词_____________。 13.第三节文字中加点词“趴”能不能用“停”替代,为什么? 14.第三节文字中“居然”一词能不能用“果然”替代?为什么? 15.选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回答。 16.联系全文,体会作者写这篇文章要表达的中心是_________。 (二) ①最近,几位来访的美国华裔学者把我国的教育同外国作了一番比较,指出我国的学校教育不鼓励孩子提问题,学生不敢怀疑老师所讲的是不是真理。②美国的孩子不那么迷信权威,习惯于提问题,同教师争论,甚至争得面红耳赤。③这几位学者 的意思十分直率中肯,值得好好研究。④我国的孩子从小就特别信任老师,这有好的一面,但老师是知识的传播者,不是真理的化身,如果孩子从小就形成这样的观念,老师说的都是对的,怀疑不得,长此以往,学生的思想就要呆滞。⑤要培养创造型人才,就要鼓励学生与老师争论,对于那些敢于说“我不同意你的观点”的学生,要表扬,即使他说得不对,也要表扬,肯定他的勇敢精神,师云亦云是培养不出具有丰富的想像力和开拓精神的人才的。 17.文中划线的“这样的观念”是指_____________。 18.划线的“师云亦云”的意思是____________,这个说法是从成语____________演化而来。 19.这段文字的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 20.请给这段文字划分层次 ① ② ③ ④ ⑤ 21.按要求变换下面句子(不改变原意)。 师云亦云是培养不出具有丰富的想像力和开拓精神的人才的。 ①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改成两个短句:(a)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 四、文言文阅读 (一) 张姓者,偶行溪谷,闻崖上有声甚厉。寻途登觇,见巨蛇围如蜿,摆扑丛树中,以尾击柳,柳枝崩折。反侧倾跌之状,似有物捉制之。然审视殊无所见。大疑,渐近临之,则一螳螂据顶上,以刺刀攫其首,颠不可去。久之,蛇竟死,视额上革肉,已破裂云。 (二) 鲁①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②。俄③有老父④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⑤而入?”遂依而截之。 注释:①鲁:鲁国,在现在山东省南部一带。②计无所出:想不出 办法来。③俄:不久。④老父:对老年男子的尊称。⑤中截:从中间截断。 22.解释以上两段文字中加点的词: 大_________ 竟____________ 非_________ 何______ 23.“觇、见、视、临”都有看的意思,但有区别。 “觇”是__________ “见”是____ ________ “视”是_________ “临”是____________ 2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以”的解释不是“用”的意思的一项是: ( ) A.何不以锯中截而入? B.以尾击柳 C.所宝以百数 D.何以明之 25.与“横执之”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 ) A.照以海滨之月 B.久之,蛇竟死 C.学而时习之 D.至今落诸公之后也 26.文段(一)作者要告诉我们怎样一个道理? 27.文段(二)作者所要讽刺的是怎样一种人? 五、写作 28.每个人都有家,家是最温馨、最甜蜜的地方。父母情、祖孙爱,亲情融融。当然,幸福、快乐外,也免不了 不如意的事。请以《我有一个__________家》为题写篇记叙文。 要求:①先完整题目:在横线上填写你认为合适的词,如“幸福”、“温馨”、“烦心”等; ②要有真情实感; ③6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一、书写题(规范工整美观4分,规范工整2分,不规范不工整0分) 二、基础知识及运用(第10题4分,其余每题2分) 1.A 2.B 3.C 4.D 5.D 6.D 7.C 8.D 9.A,B(对一个给1分) 10.学而不思则罔;心到,眼到,口到;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才者须学问琢磨。 三、现代文阅读 11.《珍珠鸟》 冯骥才 12.友好 亲近; 13.不能用“停”替代,“趴”十分准确、逼真地写出珍珠鸟放心睡时的状态。 14.不能用“果然”替代,“居然”一词写出了我的意外与惊喜。 15.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小鸟的关切与喜爱,从侧面也写出了小鸟对“我”的信任。 16.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17.老师说的都是对的,怀疑不得。 18.老师怎么说,学生也跟着怎么说。人云亦云。 19.要培养创造型人才,就要鼓励学生与老师争论。 20.①②|③④|⑤ 21.①师云亦云怎能培养出具有丰富想像力和开拓精神的人才呢? ②(a)师云亦云是培养不 出具有丰富想像力的人才的;(b)师云亦云是培养不出具有开拓精神的人才的(或改成两句反问句也可)。 四、文言文阅读 22.非常、很;终于;不是;为什么、怎么; 23.偷看、看见、仔细看、从上往下看 24.D 25.C 26.只要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就能克敌制胜,弱者也可战胜强者。 27.讽刺了自以为聪明,实际上很愚蠢的人。 五、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