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新人教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将密封线左侧的项目填写清楚。3.将答案用蓝色、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直接写在试卷上。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
(1---8题 共 22 分 )
1.选出加粗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A. 瑟缩(sè ) 虐杀(nüè) 宽恕(shù) 不辍(chuò)B. 炫耀(xuàn) 揶揄(yé) 寂寞(mò) 冗长(rǒng)C. 戏谑(xuè) 憧憬(chōng) 黯淡(àn) 辍学 (chuò)D.蹒跚(pán) 哽咽 (yàn) 灼热(zhuó) 撰文(zhuàn)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笑容可掬 恍然大悟 望洋兴叹 猝不及防B.廖廖可数 节衣缩食 言简意赅 乐以教和C.心有余悸 消声匿迹 苦心孤诣 愿天尤人D.名副其实 含辛茹苦 为富不人 俗不可耐3.下列句中加粗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A.“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一神奇的比喻把李煜的愁绪抒发得淋漓尽致。B.为了满足人们健康的需要,厂家滔滔不绝的推出了绿色食品。C.要想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必须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D.赏读这篇美文,犹如聆听舒缓、悠扬的小夜曲,令人心旷神怡。4.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这个小姑娘看起来也就十四﹑五岁,满脸的稚气,但她的行为却出乎人们的意料。B.“你是我的榜样。”有个人说︰“我要练成你这样就好了!”C.有人说,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 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 。D.欧美国家对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政策进行重大调整,以抢占先机。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A.通过参加这次为灾区捐款捐物活动,让我领会了“同舟共济”的精神内涵。B.能否成功举行校运会,关键是所有部门要全力以赴开展工作。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完美地塑造了一个普通士兵的光辉事迹。D.为了防止踩踏悲剧发生,学校对学生开展了以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为专题的预防踩踏事故的教育。6.在下面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句子。(每空1分,共6分)⑴来日绮窗前,____________________。⑵__________________,杨花愁杀渡江人。⑶君问归期未有期,¬¬¬¬¬¬¬¬¬¬¬¬¬¬¬___________________。⑷__________________,到乡翻似烂柯人。⑸《木兰诗》中描写边塞夜景,烘托木兰勇敢坚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①活着就应该对生命保持一种敬畏和尊重。只要我们还拥有生命,就得对生命负责,让生命焕发出光彩。②“水清鱼读月,山静乌听风”,能领悟山月对话的静谧,活着就是一种幸福体验。③我们为什么活着?④观看潮涌大江的壮阔,品味人间真情的美好,活着就是一种快乐享受。⑤同时,活着就是对生命过程的幸福体验和快乐享受。A.③①④②⑤ B.②⑤①④③ C.④①⑤③② D.③①⑤②④8.名著阅读。(4分)冰心在《忆读书》中写自己从小就着迷于《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三部名著中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相信你也有同感,不知你最欣赏的是哪一个形象呢? ⑴我最欣赏《 》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 (2分)。⑵一句话写出与这个人物有关的一个故事梗概(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得 分 评卷人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9--25题 共48分)(一)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9---12题。(6分)送杜少府 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9.这首诗的作者__________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1分)10.用“∕”为下面的诗句划分朗读节奏,每句只划一处。(1分) 无 为 在 歧 路,儿 女 共 沾 巾。11.下列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A.这是一首别开生面的送别诗。诗人抒写惜别之情,劝慰友人只要存在真挚的友情,就不必为离别而悲伤。B.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豁达情怀,也暗含诗人黯然销魂的感伤情调。C.朗读这首诗,除了要表达出依依惜别之情外,还要把诗人豁达的情怀﹑昂扬的情致读出来。D.“望”字将送别地点与友人“之任”的地方“蜀州”联系起来了。1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名句,请赏析这两句诗好在哪里。(2分)得 分 评卷人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7题。( 15分)【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 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乙】子贡问曰︰“孔文子①何以②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③,是以④谓之‘文’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⑤,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 由⑥,诲女⑦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⑧也。”注释︰①孔文子︰即孔圉(yǔ),春秋时卫国大夫。“文”是他的谥号。②以︰凭③不耻下问︰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看做耻辱的事。④是以︰因此。⑤厌︰满足。⑥由:姓仲名由,字子路,孔子的学生。⑦女:通“汝”,你。⑧知:通“智”,智慧。 13.解释下列句中黑体实词的含义。(4分)⑴不亦说乎¬¬¬¬¬¬¬¬¬¬¬¬ _____________ ⑵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__________ ⑶ 敏而好学________________ ⑷诲人不倦___________________ 14.下列句中黑体的 “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A. 学而时习之 B.学而不厌C. 择其善者而从之 D.温故而知新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译文:________________ ______⑵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 ______16.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孔文子谓之“文”的原因是什么?(2分) 17.孔子提倡学习要与思考相结合。关于学习,你又有怎样的体验?结合甲乙文内容谈谈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3分) 得 分 评卷人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题。( 15分)
老 海 棠 树 (史铁生)①如果能有一块空地,不论窗前屋后,要是能随我的心愿种点什么,我就种两棵树:一棵合欢,纪念母亲。一棵海 棠,纪念我的奶奶。 ②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好像她们从来就在一起,奶奶一生一世都在那棵老海棠树的影子里张望。 ③老海棠树近房高的地方,有两条粗壮的枝丫,弯曲如一把躺椅,小时候我常爬上去,一天一天地就在那儿玩。奶奶在树下喊:“下来吧,你就这么一天到晚待在上头?”“是的,我在那儿看小人书、射弹弓,甚至写 作业。”“饭也在上头吃吗?”她又问。“对,在上头吃。”奶奶把盛好的饭菜举过头顶,我两腿攀紧树丫,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觉呢,也在上头睡?”“没错,四周都是花香呢。”奶奶只是站在地上,站在老海棠树下,望着我。她必是羡慕,猜我在上头都能看见什么。 ④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我记得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地冲我唠叨:“就不说下来帮帮我?你那小手儿糊得多快!”我在树上东一句西一句地唱歌。奶奶又说:“我求过你吗?这回活儿紧!”我说:“我爸我妈根本就不想让您糊那破玩艺儿,是您自己非要这么累!”奶奶于是不再吭声,直起腰,喘口气。⑤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阴里,又不知从哪儿找来补花的活儿,戴着老花镜,埋头于床单或被罩,一针一线地缝。天色暗下来时她冲我喊:“你就不能去洗洗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我跳下树,洗莱,胡乱一洗了事。奶奶生气了:“你们上学,也是这么糊弄?”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莱,一边说:“我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这回是我不再吭声。奶奶洗好菜,重新捡起针线,从老花镜上缘抬起眼,又会有一阵子愣愣地张望。 ⑥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果实累累,落叶纷纷。早晨,天还昏暗,奶奶就起来去扫院子,“刷啦——刷啦——刷啦”,院子里的人都还在梦中。那时候,奶奶已经腰弯背驼。“刷啦刷啦”的声音把我惊醒,赶紧跑出去说:“您歇着吧,我来,保证用不了三分钟。”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咳,你呀!你还不懂 吗?我得劳动。”我说:“可谁能看得见?”奶奶说:“不能那样,人家看不看得见是人家的事,我得自觉。”她扫完了院子又去扫街了。⑦我这才明白,曾经她为什么执意要糊纸袋,要补花,不让自己闲着。她不是为挣钱,她为的是劳动。她的成分随了爷爷算地主。虽然我那个地主爷爷三十几岁就一命归天,是奶奶自己带着三个儿子苦熬过几十年,但人家说什么?人家说:“可你还是吃了那么多年的剥削饭”这话让她无地自容。她要用行动证明。证明什么呢?她想着她未必不能有一天自食其力。奶奶的心思我有点懂了:什么时候她才能像爸和妈那样,有一份名正言顺的工作呢?大概这就是她的张望吧,就是那老海棠树下屡屡的迷茫与空荒。不过,这张望或许还要更远大些——她说过:得跟上时代。 ⑧所以在我的记忆里,几乎每一个冬天的晚上,奶奶都在灯下学习。窗外,风中,老海棠树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檐,磨擦着窗棂。一次,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跟前:“这一段,你给我说说,到底什么意思?”我不耐厌烦地就回答:“您学那玩艺儿有用吗?您以为把那些东西看懂,您就有文化了?”奶奶立刻不语,只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目光都不移动。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已无法弥补。“奶奶。”“奶奶!“奶奶——”她终于抬起头时,眼里竟全是惭愧,毫无对我的责备。 ⑨但在我的印象里,奶奶的目光慢慢离开那张报纸,离开灯光,离开我,在窗上老海棠树的影子那儿停留一下,继续离开,离开一切声响,飘进黑夜,飘过星光,飘向无可慰藉的迷茫……而在我的梦里,我的祈祷中,老海棠树也随之轰然飘去,跟随着奶奶,陪伴着她;奶奶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阴里,张望复张望,或不断地要我给她说说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18、从全文看,以“老海棠树”为标题有什么好处?(4分) 19、阅读⑦、⑧两段,说说“奶奶”为什么“不让自己闲着”,而且 “几乎每一个冬天的晚上都在灯下学习”?(4分) 20、概括奶奶的形象。(3分) 21、“我”的过错铸成了“永生的痛悔”。如果还有机会弥补,你觉得“我”会怎样做?(50字以内)(4分) 得 分 评卷人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2—25题。(12分)做个快乐的读书人 (刘墉)①今天下午,你去上中文课之前,我看见你不断地翻书,一边翻,一边数,然后得意地说你这个礼拜读了两千多页的课外书,一定能得奖了。过去的两个礼拜,爸爸也确实看见你每天才吃完饭,就抱着书看,爸爸还好几次对你说:“刚吃完饭,应该休息,让血液去肠胃里工作。如果急着看书,血都跑到脑袋里去了,会消化不良。而且刚吃饱比较糊涂,读书的效果也不好。”只是不管爸爸怎么说,你都不听,才把书放下几分钟,跟着又拿起来。你读书的样子好像打仗似的,好快好快地翻,读完的时候还大大地喘口气:“哇,我又读了一本。”现在,爸爸终于搞懂了:原来你们班上有读书比赛,每个礼拜统计,看谁读得多。爸爸不反对这种比赛,它确实能鼓励小朋友多读不少书。只是,爸爸也怀疑你到底能记住多少,又读懂了多少。如果你只是匆匆忙忙地翻过去,既不能咀嚼书里的意思,又不能欣赏美丽的插图,甚至不能享受那些故事,获得读书的乐趣——你读得再多,又有什么意义呢?②读书就跟到博物馆一样。你可以“精读”,从头到尾只待在一间展览室里,研究一两样东西;你也可“浏览”,到处走走,遇到感兴趣的,就多读一下展品的说 明。读书也可以像是参加“发现之旅”的比赛。大家拼命读,拼命冲,比谁读得多,谁考得好。只是到头来,很可能没见到多少,没学到多少,徒然得个虚名,却既浪费了时间又搞坏了身体。在这儿爸爸要告诉你两句孔子说过的话——孔子说:“把已经学过的东西,常常拿出来温习,不是很喜悦的事吗?”孔子又说:“只知道学习,却不加思索,到头来等于白学;只靠思索却不去学习,则变得危险了。”在孔子的这两句话里提到了三个词,也就是“学”“习”和“思”,“学”是指“学新的东西”。“习”是讲“温习”,也就是把学过的东西再温习一下。“思”是讲“思索”,让学到的东西能在脑海里多打几个转,甚至引发一些自己的想法,产生一些自己的创意。现在,爸爸要问你,你一个礼拜读了两千多页书,算是“学”,是“习”,还是“思”?你的答案大概只有“学”吧! ③孩子!你总是去图书馆,那里的书是不是好多好多,让你读一辈子也读不完?如果有个人天天都去读书,一辈子读了几千万页的书,他还有时间写文章、写书,或把学到的东西拿来使用吗?这也好比前两个月,爸爸说要种番茄,从图书馆里借了七八本种番茄的书,爸爸一页一页看,只怕到现在还在读书,我们的后院又怎么能有已经红了的番茄呢?所以,书虽然不会动,像是“死的”,但是里面的学问是“活的”。那活的学问又好像种子,你必须把它拿出来,播到土壤里,每天浇灌,常常施肥,才能长出果实。如果你根本不把种子拿出来,或播完种却又忘了,任它自生自灭,长出一大堆杂草来,是不可能有好的收获的。④孩子!爸爸不要你拿第一,只希望你做个快乐的读书人:快乐地读,快乐地用,常常温习,常常思索。我希望你每星期只读一两本书,却能在读完之后对我提出很多自己的想法,甚至有一天对我说:“爸爸!你看我也模仿那本书,写了一个小故事,我还画了几个插图呢!”22、从文章的第①段可以看出,引起刘墉为女儿焦虑原因是什么?(3分) 23、第②段中作者化用了两句孔子关于“学”“习”“思”的话,请你任意写出与此相关的两句原文中的一句:(2分) 24、第③段中作者用“种番茄”来形象地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3分) 25、作者在文中要女儿怎样“做个快乐的读书人”?请简要概括。你在读书中得到过什么样的快乐?请举一例。(4分) 概括: 举例: 得 分 评卷人 第三部分 作文(50分)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作文。在成长的道路上,你一定经历过许多事情,有进步的喜悦,成功的自豪;也有落后的沮丧,受挫的烦恼,还有……请结合自己的切身体验,以“_____________的滋味”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1)写成一篇记叙文,要求从自己的经历中选取令你刻骨铭心﹑体味真切 的事情来表达出当时的真情实感。文章要有一定的故事情节和具体描写; (2)字数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校名、姓名﹑班级。
2013年秋季学期期中联考七年级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一、1.D 2.A 3.B 4.C 5.D 6.略 7. D 8、略 二、(一)9.王勃 10. 无 为∕ 在 歧 路,儿 女 ∕共 沾 巾 11. B 12.自古以来,写离别的诗都是情感悲伤,基调低沉。而这两句诗写得昂扬乐观,能给朋友以安慰和鼓励,对待离别的态度很积极。(二)13.说,通“悦”, 愉快,高兴 。 逾 : 超越 ,超过 。 好:喜 欢。 诲:诱导,教导。 14.B 15. (1)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思考却不学习就会在学业上陷入困境。 (2)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1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17.略 (三)18、以老海棠树为线索,贯穿全文;含蓄、形象地表现了奶奶和“我”之间浓浓的祖孙情。(“老海棠树”自始至终贯穿全文,同时又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这两点“好处”在文中是显而易见的。)19、①她不是为挣钱,她为的是劳动。②她想学点文化,跟上时代,拥有工作。20、勤劳、善良、坚强、执着、诚实、上进。21、我会为奶奶倒杯水,然后诚恳地向她表示歉意,跟她说"活到老学到老是一种精神,她的执著追求是给予我的一笔宝贵财富。(合乎情理,语言表达流畅即可)(四)22、女儿为参加读书比赛而囫囵吞枣地读书(意思对即可。)2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或“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4、学以致用或用所学的知识指导实践。(意思对即可。)25、快乐地读,快乐地用,常常温习,常常思索。举例略(2分)三、作文评分标准(见河北省中考作文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