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精题解析周清试题 新人教版
例1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颔联描写了怎样的情景?在现实生活中有何意义? 解析:第一问是把握诗句基本内容,它只要求写出诗人当时的耳闻目见即可。第二问是要求考生说出对诗句的自我感悟,这就要深挖其内在意蕴,并思考一下人们将它应用到现实生活的用意。这首诗的颔联是历来被传诵不绝的哲理名句,它的哲理意蕴与其现实意义密切相关。 答案示例:颔联描写的是诗人置身山水环绕的路上,信步而行,道路难辨,疑若无路,忽又开朗的情景。现实生活中人们常用来比喻在困境中出现希望或转机,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 例2 阅读《陋室铭》,回答后面问题。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 解析:此题要求考生对文章的观点谈自己的看法。从能力角度上说,考查的是鉴赏评价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它要求抓住已知的条件联系全文,谈时切入角度要准。 答案: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示例①:这种交友方式可取,我们就是要与那些有知识有学问的人交往,这样才能不断进步。示例②:这种交友方式不可取,他自命清高,看不起平民百姓。 例3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问题。东施①效颦 西施②病心③而颦④其里⑤。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选自《庄子•天运》)【注释】①东施:越国的丑女。②西施:越国的美女。③病心:心口疼。④颦:皱眉。⑤里:乡里。 【相关链接】 邯郸学步 寿陵馀子学行于邯郸,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选自《庄子•秋水》) 选文大意:有个寿陵人,听说邯郸人走路的样子很好看,就赶去邯郸学习人家走路。可是,他不仅没有学到邯郸人走路的技巧,反而连自己原来走路的方法也忘记了,结果只好爬着回家。 阅读上文及链接材料,请针对东施和寿陵人失败的原因,给其中一位提一点建议。 解析:此题已经指明了答题方向“针对东施和寿陵人失败的原因”——这个失败的原因便是我们要提建议的靶子。可以依据文本,先把失败的原因总结概括出来,然后针对这个原因有条理地提出建议即可。 答案:建议对方从实际出发,取人之长,不可盲目效仿。答题方略 要解答感悟评价试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认真阅读选文。要有针对性地反复阅读选文(包括链接材料),理解文中内容、情感,再结合自己理性的思考,形成自己的认识和见解。 2.善于捕捉信息。要运用恰当的组合,对词义、文章、人物、事件、主题思想或文学形象等重要信息进行筛选,形成自己的理解。 3.联系生活实际。要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对文章的内容和思想提出独特的认识和见解,当然还要考虑观点的正确性。 4.组织语言表述。注意语言要简洁明了,千万别拖泥带水,啰啰唆唆。 请看下面的例子。 例4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后面问题。 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抄,抄已,朗读一过即焚之;又抄,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 (选自《明史•张溥传》) 这则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方略:对于这类“启示”题,应从文章的某个角度某个方面生发开来谈感受。可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定,如文中的人或事,某一个细节,某一句名言,哲理性的话等等。总之,所作的答案应植根于文章。其实,这就是平时写的读后感,只不过篇幅特别短小而已,所以一定要言简意赅,不要展开论述。 答案:学习要勤奋刻苦,方能成功。能力演练 (一)阅读范仲淹《渔家傲》,完成下面的题目。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有人认为,“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是全词的核心部分,你的看法呢?请简要地说一说。 2.请你用批注的方式谈谈你对“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感悟。(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关尹子教射箭 列子学射,中矣,请①于关尹子。尹子曰:“子②知子之所以③中者乎?”对曰:“弗④知也。”关尹子曰:“未可。”退而习之三年,又以报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关尹子曰:“可矣,守⑤而勿失也。非独射也,为⑥国与身亦皆如之。” (选自《列子•说符》) 【注释】①请:请教,问。②子:第二人称代词,“您”。③所以:表示“……的原因”。④弗:不。⑤守:遵守。⑥为:治理。 【助读】这则寓言篇幅短小,语言简洁,寥寥几笔就刻画出了关尹子这位严师的形象。而列子作为学生,非常尊重老师,听从老师的教诲,积极主动地探索钻研,这是他能学好射箭的根本原因。 1.列子虽然射中了靶心,关尹子却不承认他学会了射箭。为什么? 2.读了这篇短文后,你得到了什么启示?感悟评价答案 (一)1.这一观点是正确的。因为它揭示出词人和征人们的矛盾心理:思乡而不能回,因为战事未平、军功未建。这一矛盾心理正是词作所揭示的主题。2.此句形象描绘了座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地关闭城门的情景,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同时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二)1.因为列子并没有掌握射箭的规律。不掌握规律而射中靶心,是偶然的;掌握了规律而射中靶心,才是必然的。2.我们做事情要有成功的把握,就应该努力去掌握规律,提高自觉性,克服盲目性。 仿真七课外文言文
春秋时公孙仪任鲁国宰相。平日喜爱吃鱼,全国人民争着买鱼送他,公孙仪不肯接爱,他的弟弟劝他说:「你喜欢吃鱼,又不肯接受别人的馈憎,为什么?」公孙仪说:「就是因为喜爱吃鱼才不肯接受。如果接受别人的鱼,对人难免就得低声下气,可能会违法;违法就会免除相位;相位一免,虽然想吃鱼,谁还会给?不接受别人送的鱼,而不致被免除相位,又能长久自给自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