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及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三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及答案

ID:325734

大小:999 B

页数:1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三 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2.请在选考题三(文学类文本)、四(实用类文本)中任选一题作答。第Ⅰ卷  阅读题(70分)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我们的宇宙外面是什么    在宇宙学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常数、叫做宇宙学常数。这个常数在我们的宇宙中起着一种斥力的作用,使得我们的宇宙加速膨胀。20世纪80年代末,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理论物理学温伯格指出,如果宇宙学常数显著地大于它现在所具有的数值,那么它的排斥作用就会过予巨大,以致万有引力根本不可能把物质吸引到一起形成恒星和星系。据此,一些科学家提出了所谓“人择原理”。也就是说,我们的宇宙为什么是这个样子,那是因为它必须是这个样子,生命才有可能产生,人类才有可能存大。或者说,一些物理常数的数值为什么必须那么大,那是因为只有当它们的数值等于那么大的时候才会有人类存大。“人择原理”是当代物理学中争论最激烈的问题之一。大多数物理学家认为,在我们的宇宙中,自然规律之所以是这个样子,应该有着某种跟人类在毫无关系的 层原因。“人择原理”最激烈的反对者说,这个原理是不科学的,它起着帮助“创世论”的作用,意味着有某个类似于上帝的设计者为最后创造出生命和人类,对即将通过大爆炸生成的宇宙作了细致的调节。但是,另一些物理学家则为“人择原理”另有蹊径。他们认为我们的宇宙只不过是许多可能存在着的宇 宙中的一个。事实上,许多物理学家和宇宙家已经开始相信我们的宇宙不是独一无二的,而是许许多多宇宙中的一个。按照这种“多重宇宙”思想,有无数不同的宇宙和无数可能的自然规律。它们并非都生成恒星和星系。即使恒星和星系能够生成,它们那里的不同的自然规律也不一定会让恒星制造出那些对于生命来说至关重要的元素。当然,按照多重宇宙观点,我们的宇宙就不是惟一复杂到足以支持有意识的生命存在的宇宙。英国天文学家里斯认为,在多重宇宙中,数量众多的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宇宙构成了一个巨大的“海洋”,在这个“海洋”中可能散布着一些“岛屿”,这些“岛屿”被称为“可居住宇宙”。在各个可居住宇宙物理常数的数值仅仅略微有些不同,都在允许生命存在的范围之内。我们的宇宙应该是一个普通的可居住宇宙,并无特别之处。多重宇宙使得“人择原理”成为一种概率原理,从而具有了科学依据。有一种能够把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调和在一起的新理论,叫做弦论。这种理论主张一切物质都由极其细小的弦组成,这些弦具有一定的能量,在十维的时空中进行振动。弦论所描述的宇宙远不止一个,可达10500个。这是一个我们无法想像的巨大的数字。在这么多的宇宙之中,每个宇宙都有不同的物理特性,可居住宇宙的出现即使只有极其微小的频率,它的绝对数量也必定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诚然,弦论是一种尚未被实验和观测证实的理论。可是,且不说弦论,实际上里斯走得比这更远。他认为在那些可居住宇宙的“岛屿”上,确定基本物理学和宇宙学状况的物理常数也许可以与我们的宇宙有很大差别。例如,它们或许有更重的电子,或许由一次较冷的大爆炸演化而来,或许光会以较低的速度传播,或许万有引力会更强大。如果真是这样,那可居住宇宙出现的概率就大多了,但它们相互之间的差别也就十分巨大。(节选自王家骥《别样宇宙花亦红》,略有改动。)1.从原文看,下列对“人择原理”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择原理”是一种以物理学为依据试图解释我们的宇宙生命诞生原因的理论。B.“人择原理”认为我们的宇宙的自然规律与生命产生、人类存在之间有必然关系。C.“人择原理”符合多重宇宙理论观点,是用以解释可居住宇宙的普遍适用的原理。D.“人择原理”受到指责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它很容易被持“创世论”观点的人利用。2.从原文看,下列对“实际上里斯走得比这更远”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里斯发展了一种能够把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调和在一起的弦论。B.里斯接受了多重宇宙观点并通过实验和观测创建了新的理论体系。C.里斯已为“人择原理”和可居住宇宙找到了更多的物理常数的证据。D.里斯认为物理常数与生命产生之间的关系未必局限于已有的认识。3.依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虽然科学家都以我们的宇宙为参照来推求其他可居住宇宙的存在,但结论不尽相同。B.尽管“人择原理”受到了普遍的质疑,但是它对促进弦论的发展却起到了较大的作用。C.即使真正弄清了生命产生与物理常数的关系,也未必能准确描述可居住宇宙的数量。D.虽然科学家对多重宇宙和可居住宇宙的认识不尽相同,但他们的认识正在逐步深入。二、古诗文阅读(36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共19分)   (越王勾践)元年,吴王阖庐闻允常死,乃兴师伐越。越王勾践使死士挑战,三行①,至吴陈②,呼而自刭。吴师观之,越因袭击吴师,吴败于檇李,射伤吴王阖庐。阖庐且死,告其子夫差曰: “必毋忘越。”      三年,勾践闻吴王夫差日夜勒兵③,且以报越,越欲先吴未发往伐之。范蠡谏曰:“不可,臣闻兵者凶器也,战者逆德也,争者事之末也。阴谋逆德,好用凶器,试身于所末,上帝禁之,行者不利。”越王曰:“吾已决之矣。”遂兴师。吴王闻之,悉发精兵击越,败之夫椒。越王乃以余兵五千人保栖④于会稽,吴王追而围之。    越王谓范蠡曰:“以不听子故至于此,为之奈何?”蠡对曰:“卑辞厚礼以遗之,不许,而身与之市。” 勾践曰:“诺。”乃令大夫种行成⑤于吴,膝行顿首曰:“君王亡臣勾践使陪臣种敢告执事:勾践请为臣,妻为妾。”吴王将许之。子胥言于吴王曰:“天以越赐吴,勿许也。”种还,以报勾践。勾践欲杀妻子,燔宝器,触战以死。种止勾践曰:“夫吴太宰嚭贪,可诱以利,请间行言之。”于是勾践乃以美女宝器令种间献吴太宰嚭。嚭受,乃见大夫种于吴王。种顿首言曰:“愿大王赦勾践之罪,尽入其宝器。不幸不赦,勾践将尽杀其妻子,燔其宝器,悉五千人触战必有当也。”嚭因说吴王曰:“越以服为臣,若将赦之,此国之利也。”吴王将许之。子胥进谏曰:“今不灭越,后必悔之。勾践贤君,种、蠡良臣,若反国,将为乱。”吴王弗听,卒赦越,罢兵而归。    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其后四年,越复伐吴,吴师败,越王乃葬吴王而诛太宰嚭。(节选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注:①三行:排成三行。②陈:通“阵”。③勒兵:练兵。④保栖:守卫居住。⑤行成:议和,求和。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悉发精兵击越                悉:尽,全部。   B. 卑辞厚礼以遗之              遗: 赠送。                                    C. 乃见大夫种于吴王            见: 接见。   D. 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吊: 慰问。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  乃兴师伐越                 B.   越因袭击吴师        乃不知有汉                          因击沛公于坐C.   种还,以报勾践            D.   若反国,将为乱        作《师说》以贻之               久不见若影6.下列对省略句成分的补充,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越王勾践使死士挑战(于吴)       B.越欲先吴未发(兵)往伐之C.(越)败之(于)夫椒              D.(王)勿许(之)也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允常死后,吴王阖庐兴兵伐越,越王勾践用敢死之士在阵前自杀的战术,击败吴王于檇李,阖庐被射伤,吴越由此结怨。B. 越王勾践欲先发制人攻打吴国,范蠡认为攻战是违背道德的,提醒越王逆德而谋会有不利,勾践不听,结果有了会稽之耻。C. 越王勾践知道吴太宰嚭贪婪,因此在战败之后,想到了派大夫文种偷偷送给他美女和珠宝玉器的计策,在太宰嚭的劝说下,吴王最终赦免了越王勾践。D. 越王勾践被吴王赦免回国后,便开始卧薪尝胆,亲自耕作,礼贤下士,与百姓同甘共苦,终于战胜了吴国。8.把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以不听子故至于此,为之奈何(3分) (2)夫吴太宰嚭贪,可诱以利,请间行言之。(3分) (3)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初见嵩山  张耒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注] 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9. 作者初见嵩山是什么样的心情?这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出来的?请结合全诗简析。(5分)10. “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妙在何处?“清瘦”有何种精神内涵?(6分)(三)名句默写11.填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①                   ,但愿长醉不复醒。(李白《将进酒》)②谨庠序之教,              ,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③杜甫《客至》中写诗人无力盛宴款待朋友却愈见主客之间真诚相待深厚情谊的句子是                 ,                   。(2)①飞湍瀑流争喧豗,              。(李白《蜀道难》)②                   ,蝉蜕於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                    。(司马迁《屈原列传》)③杜甫《登岳阳楼》中形象逼真地再现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的句子是               ,                。乙  选考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穷  人                            (俄)列夫•托尔斯泰    在一间渔家的小屋里,渔妇冉娜在灯前织补一张旧帆。屋外,风在呼啸,轰鸣的海浪冲击着岸崖,溅起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但在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暖和而舒适。土铺的地面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还燃着余烬,搁板上的碗碟被映得闪闪发光。在挂着白色帆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大海风暴的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打鱼的丈夫一早就驾着船出海了,到现在还没有回来。听着海浪的轰鸣和风的呼啸,冉娜真感到害怕。    老旧的木钟嘶哑地敲过了十点,十一点……丈夫仍然没有回来。丈夫是不顾惜自己的,冒着寒冷和风暴还去打鱼。她自己也是从早到晚地干活。可结果呢,不过是勉勉强强地维持生活。孩子们仍旧没有鞋穿,无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也不是白面包――黑麦面包够吃就不错了,下饭的菜也只有鱼。“不过,感谢上帝,孩子们倒都健康,没有什么可抱怨的。”冉娜想着,又倾听起风暴声来。“他现在在哪儿呢?保佑他吧,上帝啊,发发慈悲吧!”她一边说一边划着十字。    睡觉还早。冉娜站起来,往头上披了一条厚围巾,点上提灯就到外面去了,她想看看大海是不是平静些了,天是不是快亮了,灯塔上的灯还亮着吗,能看见丈夫的渔船吗?可是,海面上什么也看不见。风掀起了她的头巾,卷着被刮断的什么东西拍打着邻居小屋的门。于是冉娜起来,打今天傍晚起她就想去看看生病的女邻居。没人照顾她啊!冉娜想,接着便去敲门。听了听,没人回答。“寡妇的日子多困难啊!”冉娜站在门前想,“虽然孩子不算多,两个,可是什么事都只有她一个人操心。何况又病着!唉,寡妇的日子困难啊!进去看看吧!”冉娜一次又一次地敲门,还是没人回答。“喂,大嫂子!”冉娜喊了一声,心想,别是出了什么事吧,便推开了房门。破屋子又潮又冷。冉娜把灯举起来,想看看病人在哪儿。头一眼就看见一张床,正对着房门,女邻居静静地,一动不动地仰面躺在床上-—只有死了的人才是这个样子。冉娜把灯举得更近一些。不错,就是她。头往后仰着,那冰冷、发青的脸上呈现着死亡的安静。就在离死了的母亲不远的地方,睡着两个卷发、胖脸蛋的孩子,他们盖着一件破衣服,蜷曲着身子,两个淡黄色的头紧紧靠在一起。显然,母亲在临死前,还来得及用旧头巾裹住孩子们的脚,又把自己的衣服给他们盖上。孩子们睡得又甜又香,呼吸均匀而平静。    冉娜抱起睡着的孩子们的小摇篮,用头巾围上,带回了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她自己也不知道是怎样把孩子带回家的,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她知道,她不可能不这样做。    回到家,她把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急忙把帐子撂下来。她很激动,脸都变白了,好像做了什么亏心事似的。“丈夫会说什么呢?”她独自默默地想,“自己五个孩子了,闹着玩的吗?……他会揍我一顿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他会这样?不会!嗳,这样倒更好!……上帝啊,我干嘛做这件事呢?……现在,我怎么当面对他说呢?……”冉娜沉思着,久久地默坐在床前。    突然屋门大开,一股清新的海风冲进屋里。“冉娜,我回来了!”一个身材高大,面孔黝黑的渔夫,身后拖着一张湿漉漉的撕破了的渔网,边说边进了屋。    “啊,是你!”冉娜说了一句话就停住了,不敢抬头看丈夫。    “瞧这一个晚上,真可怕!”    “是呀,天气真坏!鱼打得怎样?”    “糟透了,简直糟透了!什么也没打着,还把网给撕破了。嗨,真倒霉!告诉你说,像这样的夜晚我大概从来没有碰到过。还打鱼呢?活着回来就谢天谢地了!……天气真够呛,可有什么办法呢!”    夫妇俩都不做声了。    “你知道吗,”冉娜说,“女邻居西蒙死了。”    “是吗?”    “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死的,可能昨天就死了。唉,死得真痛苦。一定放心不下孩子;不知心里多难受啊!两个孩子,都还是小不点儿,一个还不会说话,一个刚会爬……”冉娜不做声了。渔夫皱起了眉头,神情变得认真而忧虑。    “嗯,是个问题!”渔夫说着搔了搔后脑勺。“你看怎么办?我看抱过来吧,要不然孩子醒来看到死去的母亲会是什么情景?对,就这样,想个法子抱过来!快点去呀!”    可是,冉娜一动也不动。    “你怎么,不愿意吗?你怎么啦,冉娜?”“他们已经在这儿了!”冉娜说着掀开了帐子。(1)简要分析小说主人公冉娜的形象。                                                                                                                                                                                            (2)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在这篇小说中起着怎样的作用?请作具体分析。                                                                                                                                                                                                                                                                                    (3)结合你对小说的理解,分析作者以“穷人”作为小说题目的用意。                                                                                                                                                                                                                                                                                     (4)下列对这篇小说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这是大作家的小作品,是不可多得的短篇佳作,它以生动感人的故事情节、鲜明可感的人物形象,打动着读者的心。B.小说以女邻居西蒙的死为中心展开故事情节,既赞颂了人世间美好的品质和行为,更控诉了社会的不平和罪恶。C.小说十分讲究情节构思,开头以平常的生活场景起笔,结尾则陡起波澜,出人意料,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D.小说通过细腻的心理刻画,写女主人公将孩子抱来家中后激烈的内心活动,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和真实。E.渔夫也是小说中的一个重要的人物形象,在收养邻居孩子问题上他跟妻子不谋而合,这一情节强化了小说的主旨。四、实用类文本阅读13.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1)-(4)题。(25分)记者:最近媒体对你的《心得》和《心得》争论很多,有人说你把国学经典讲得出神入化,有人认为你误读了经典,你怎么看这些争论?    于丹:这些争议,关系到我们究竟怎么看文化,文化是狭义、静态的,还是广义、动态的。在我看来,文化首先是一种生态,在《周易》中文化的意义是“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就是观察世间百态、人间万象,最后进入每个人的内心世界。所以文化是流动、生长的形态,重要的是“文而化之”。过去很多文化人,著作等身,但他的生命境界远没达到“化”境,比如苛刻、斤斤计较、不通达透彻,这都是“文而不化”。另外,文化是个“金字塔”,越到塔尖越是精英化,但它的研究是“藏之名山,传之后世”,精英研究肯定是必需的,但绝不是文化的全部。金字塔越往基座走就越是草根。我个人有个理解,民主这个词不是政治的专有名词,更重要的,民主在于文化权利。难道经典仅仅是精英的特权吗?我认为,经典是大众的文化权利。过去我们把经典供奉得太高,以至于让大众去膜拜。记者:所以你的《心得》是面向草根的?于丹:经典在塔尖上的价值已被历朝历代证明过了,我想提出一个新命题:在金字塔的基座上我们还有一个陌生的证明的可能吗?我们不再以研究者、膜拜者的心理去证明那个塔尖,而是让经典进入大众生活。我所做的尝试是文化普及的意义,跟精英研究不在一个逻辑层面。过去,我们文化中有种不良的东西,就是简单的二分法、一元论,凡事非此即彼、非对即错。其实文化选择是多选的啊,塔尖上的精英文化、塔基上的草根文化、生生不息的大众文化,所有文化熔铸一体,越多元越健康,文化是需要一种胸怀去建设的。“如果说我跟孔子的原意不同,那么欢迎每个人心有所得。”记者:作为一个不是古典文化专家的人,解读《论语》,你认为精准性是不是必要的东西?于丹:我首先要特别严肃地澄清一个概念,我做的从来不是经典的解读,我做的就是心得,我从没出过《论语解读》或《庄子解读》。我是一个传媒研究者,并不是古典文化有话语权的经典研究专家,但我所了解的古典文学知识,在我和大众沟通时,我想,它应该是相对够的。之所以选择“心得”方式,就是从不追究解释的精准性,从不做字句的训诂,而是做意义的阐释。训诂学、音韵学这些东西人民大众了解吗?大众需要了解吗?“心得”就是“一心所得”,是在外延、感悟上的一种延伸,我不做内涵上的解释,这里无所谓什么是本意。记者:很多观众仍会把你的心得看做是孔子和庄子的本意,对此你怎么看?   于丹:我出的两本书后面都附了原文,是我对出版社提的要求,读者看了前面之后,自己有什么想法,翻原文再想一想。我想做的就是一个导读,我想告诉大家读完经典的效果;在心灵上我们可以这么快乐、豁达,这不好吗?“无非是以一种快乐心情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每个人都不要希望从别人那里得到标准答案,你可以进行自己的延伸和感悟。我希望提供的是一个方式,而不是结论,提供的是一个起点,而不是终点。                                                                  (有删改)(1)下列对访谈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记者针对有人认为于丹的《心得》讲得出神入化,而《心得》误读了经典的争论,对于丹进行了专题采访。B.于丹面对媒体对她的“心得”的争议,非常冷静,她以如何看待文化的标准来阐述自己的“心得”,强调“文而化之”的流动、生长的生态文化观点。C.“如果说我跟孔子的原意不同,那么欢迎每个人心有所得”的言外之意是:不要把矛头对准我于丹,希望大家都能够走进《论语》,有所感悟,有所收获。D.“我所做的尝试是文化普及的意义,跟精英研究不在一个逻辑层面”是于丹对“文而不化”的“文化人”的委婉批评,是对自己观点和做法的肯定。E.于丹采用了避重就轻的策略,从如何看待文化、如何认识经典等方面,比较巧妙、机智地回答了记者的提问,令人叹服不已。     (2)记者从四个方面(角度)对于丹进行了深入访谈,请简要概括。(每个方面15字以内)(8分)                                                                                                                             (3)第三段中有“金字塔越往基座走就越是草根”一句,结合前文,谈谈用“金字塔”和“草根”来表达有什么含义。(6分)                                                                                                                             (4)本文结尾说:“我希望提供的是一个方式……而不是终点。”请联系文中提到的“准确性”和“本意”问题,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第Ⅱ卷 表达题(80分) 五、语言文字应用(20分)14、选出下列对课文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3分)A.“这倒是我先料着了,知道妹妹不过这两日到的,我已预备下了,等太太回过了目好送过来”――这是王熙凤接过王夫人的问话,意在表明自已能干,办事周到,也充分表现了她的机变。B.于是我欢快地冲出了家门,像一匹兴高采烈的马一样欢快地奔跑了起来。――这是人物的行动描写,表现了“初出家门时的我”明朗欢快的心情。C.我在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地在空中蹒跚的预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这段祝福景象的描写,既表现了作者对封建礼教吃人罪恶的愤懑,也表现了作者对鲁镇的未来寄予了希望。D.“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这是桑地亚哥的内心独白,也是小说的核心精神。它生动地揭示了桑地亚哥的内心世界和人生的追求,也是作者海明威的思想观与价值观的反映。1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王老师的不情之请让我这个做学生的左右为难,也不知如何去向他说明自己心中的想法。B.“很时髦”的美女司机被网友誉为“公交天使”,她乐于助人,做的好事真是擢发难数。 C.某网站官司过后,不仅赔了款,又失去了重要栏目,影响了人气,可谓赔了夫人又折兵。D.日本的核辐射对中国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只有西藏没有检测出辐射物,这让人受宠若惊。1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凡事若不问青红皂白,把自己心中的愤怒发泄到臆想对象身上,很可能造成对毫不知情的或有恩于己的善良的人遭到伤害。B.她的创新设计投入生产仅三个月,就为公司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为这项设计付出的所有努力和取得的成绩终于得到了回报。C.哈佛燕京图书馆每年都有一次卖旧书的盛会,每次我都能在一堆堆五花八门的书里淘到如金子般珍贵的书,并因此而兴奋。D.欧债危机爆发之后,欧洲现在面临的最大困境是如何解决失业问题,严峻的形势将巨大的挑战带给了欧洲各国的经济复苏。17、请仔细观看下面一幅漫画,给它拟一个恰当的题目,并解释漫画的寓意。(5分) 18.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6分)日前,上海市同济、华东师大等六所高校自主招生考试密集举行,考生人数过万。有四所高校要么理科生不考语文,要么所有学生只考数学和英语两科。据一位高校招办老师解释,自主招生之所以考英语不考语文,是因为英语更利于学生的今后发展,英语不好往往没有前途。(1)给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5个字)(2分)                                                              (2)针对这种现象阐述你的看法。(60字左右)(4分) 六、作文(60分)19、(安徽知名省级示范高中2012届高三第二次联合统考)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诗人看见果农将还未成熟的苹果摘下打包,问道:“苹果还很生涩,怎幺就摘了”果农说“熟透的苹果,没运到远方就腐烂了;生涩的苹果可以在路上成熟。”诗人说“你讲得真好!”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注意】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④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1、C  2、D    3、B二、古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4、C(见:引见)5.B(A项中前一个“乃”用作副词,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可译为 “就”;后一个“乃”用作副词,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B项中两个“因”都是介词,可译为“趁机”C项中前一个“以”用作介词,可译为“把”;后一个“以”用作连词,表目的,可译为“来”D项中前一个“若”是连词,表假设,可译为“如果”后一个“若”是人称代词,可译为“你”)6.C(应该是“(吴)败之(于)夫椒”,这里“败”是“打败”之意,“之”指代的是越国。)7.C(计策是文种所出,非勾践自己想的)8.(1)因为没听您劝告的缘故才落到这种地步,对这怎么办呢?(评分标准:“以”, 因为,1分; “为……奈何”,对……怎么办,1分;大意1分。)(2)吴国的太宰嚭十分贪婪,(我们)可以用财物诱惑(他),请您允许我暗中去吴国同他谈谈。(评分标准:“诱以利”,用财物来诱惑(他),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句翻译正确1分;“间”,   暗中,偷偷地,1分;大意1分)(3)降低身份,谦恭待贤,优待宾客(评分标准:“折节”,降低身份,1分;“厚遇”,优待,1分;大意1分)参考译文:(越王勾践)元年,吴王阖庐听说允常去世,就举兵攻打越国。越王勾践派遣敢死的勇士(向吴军)挑战,(勇士们)排成三行,冲入吴军阵地,大呼着自刎身亡。吴国的士兵(目瞪口呆地)看着他们,越军趁机袭击了吴军,吴军在檇李被打败,(越军)射伤吴王阖庐。阖庐在弥留之际告诫儿子夫差说:“千万不能忘记越国。”    越王勾践三年,勾践听说吴王夫差日夜操练士兵,将报复越国,便打算在吴国未发兵之前去攻打吴国。范蠡进谏说:“不行,我听说兵器是凶器,攻战是背德,争先打仗是事情中最下等的。阴谋去做背德的事,喜爱使用凶器,亲身参与下等事,定会遭到天帝的反对,这样做绝对不利。”越王说:“我已经做出了决定。”于是举兵(进军吴国)。吴王听到消息后,动用全国精锐部队迎击越军,在夫椒大败越军。越王只率领五千名残兵败将退守在会稽。吴王乘胜追击包围了会稽。     越王对范蠡说:“因为没听您劝告的缘故才落到这种地步,对这怎么办呢?”范蠡回答说:“您对吴王要谦卑有礼,派人给吴王送去优厚的礼物,(如果他)不答应,您就亲自前往事奉他,把自身也抵押给吴国。”勾践说:“好吧!”于是派大夫文种去向吴求和,(文种)跪在地上边向前行边叩头说:“君王的亡国臣民勾践让我大胆地告诉您:勾践请您允许他做您的奴仆,允许他的妻子做您的侍妾。”吴王将要答应文种。子胥对吴王说:“上天把越国赏赐给吴国,不要答应他。”文种回越后,将(情况)告诉了勾践。勾践想杀死妻子儿女,焚烧宝器,亲赴疆场拼一死战。文种阻止勾践说:“吴国的太宰嚭十分贪婪,(我们)可以用重财诱惑(他),请您允许我暗中去吴国同他谈谈。”于是勾践便让种给太宰嚭献上美女珠宝玉器。嚭欣然接受,于是就把大夫种引见给吴王。种叩头说:“希望大王能赦免勾践的罪过,(我们越国)将把世传的宝器全部送给您。(如果)不能侥幸得到赦免,勾践将把妻子儿女全部杀死,烧毁宝器,率领他的五千名士兵与您决一死战,您也将付出相当的代价。”太宰嚭借机劝说吴王:“越王已经服服贴贴地当了臣子,如果赦免了他,将对我国有利。”吴王又要答应种。子胥又进谏说:“现在不灭掉越国,以后必定后悔莫及。勾践是贤明的君主,大夫种、范蠡都是贤能的大臣,如果勾践能够返回越国,必将作乱。”吴王不听子胥的谏言,终于赦免了越王,撤军回国。吴王赦免了越王,勾践回国后,苦心经营,深思熟虑,把苦胆挂到座位上,坐卧即能仰头尝尝苦胆,饮食也尝尝苦胆。还(对自己)说:“你忘记会稽的耻辱了吗?”他亲身耕作,夫人亲手织布,吃饭未有荤菜,不穿有两层华丽的衣服,降低身份,谦恭待贤,优待宾客,救济穷困,悼慰死者,与百姓共同劳作。……这以后四年,越国又攻打吴国,吴军失败,(吴王夫差自杀)越王于是安葬了吴王,杀死了太宰嚭。(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9.【考点】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解析】题目为“初见嵩山”,一个“初”字可谓“题眼”,就暗含了“惊喜”与“期待”之情。展开描写时,先写鞍马劳顿中青山对我的开解,又写日暮时风雨天气,最后才让数峰露面,可谓“千呼万唤始出来”,将铺垫手法用到极致。【答案】初见嵩山,作者的心情惊喜而又亲切。这种心情是铺垫出来的:①作者奔走风尘,全靠青山开阔情怀,所以嵩山未露面就给作者一种期待感;②接着作者运用迂回之笔,一道雨幕被拉开,最后嵩山从云层中耸现,惊喜和亲切之感扑面而来。(答出惊喜和亲切的,给2分;答出铺垫来表现的,给1分;结合全诗加以分析,每答出一点给1分。意思对即可。)【方法点拨】解析本题一可先看标题。标题对作品而言,为眼睛,为窗口。透过标题,或能把握大意,或能感知情感。本标题中“初”就是关键字眼。二可看抒情字眼。本诗中第二句中“豁”就是抒情字眼,蕴含着诗人的喜悦之情。 10.【考点】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解析】第一问“妙在何处”主要考作用,主要鉴赏语言与表达技巧,鉴赏时要考虑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再考虑语言特点或富有表现力的词,然后分析表达效果。第二问,理解诗歌的内涵,既要理解表层义,更要挖掘深层义。【答案】①高峻山峰在一片积云中突现,基于这种观感,作者运用了拟人手法,以“清瘦”形容山峰,突出山峰的高峻挺拔,造语新奇;一个“出”字,作者运用了以动写静的手法,赋予山峰动感,使山峰与云层形成了尖耸与广阔、跃动与静态相结合的画面。②“清瘦”表现了作者清高独立、人格坚守的精神气质。(答出拟人手法并加以分析,给2分;答出以动写静并加以分析,给2分;答出“清瘦”的精神内涵,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见解,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方法点拨】(1)解释该句的意思。(2)点明手法,展开联想分析句子描述的景象。(3)点出该句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三)名句默写11、(1)①钟鼓馔玉不足贵②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③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2)①砯崖转石万壑雷②自疏濯淖污泥之中/皭然泥而不滓者也③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12、(1)、(4分)冉娜是一个穷苦的渔妇。她勤劳质朴,热爱家庭,关心丈夫和孩子;她心地善良,在自家生活已十分艰难的情况下,毅然收养了女邻居遗留下的两个孩子,表现出崇高伟大的爱心。(2)(4分)①铺设背景,渲染气氛。故事发生在一个风暴肆虐、又黑又冷的夜晚。②推动情节的发展。渔夫打鱼迟迟不归和最后一无所获,冉娜担心外出察看天气,女邻居悲惨死去,都与风暴有关。③衬托人物形象。恶劣的天气加剧了渔民夫妇生活的艰难,却没有改变他们善良的心灵,美好的行为。(答对两点即可)(3)、(4分)①小说写的是发生在穷人之间的故事,渔民夫妇和女邻居都是穷人,以“穷人”为题切合人物身份。②与经济上的贫穷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小说主人公精神上十分富有,心地无比美好,以“穷人”为题突出了人物形象。(4)(5分)B C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1)【答案】AE【解析】A.原文说的是人们对《心得》和《心得》的不同看法,不是分别对应出的看法。E.“避重就轻的策略”说法错误,“避重就轻”是指避开重要的而拣次要的来承担,或回避主要的问题而只谈无关重要的方面。文中于丹采用的是“避实击虚”的方法。(5分)(2)【答案】①如何看待争议;②《心得》的所向;③解读《论语》,精准性是否必要;④心得是不是孔子、庄子的本意。(每点2分)【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时针对记者提问的内容,提取出访谈的角度(从哪个方面进行的提问)即可。(3)【答案】“金字塔”和“草根”是形象、生动的比喻,(1分)“金字塔”比喻文化,是全部、整体(“塔尖”即经典文化,是少数);(2分)而“塔基”即“草根”,比喻大众文化,是多数(1分)这样写,形象地表达了经典是大众的文化权利,要让经典进入大众生活的观点。(2分)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和表现手法的能力。“金字塔”和“草根”显然是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其语言特色就是生动、形象。用这样的话主要是表达经典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特殊关系,表明自己的观点。(4)【答案】“方式”“结论”“起点”“终点”,简洁概括了自己写作的意图。(2分)作为非古典文学研究专家的于丹选择“心得”方式,并以此为起点,但不在结论和终点上去追究解释的精准性、不做内涵上的解释,(1分)而是做意义的阐释,在外延、感悟上延伸,(1分)其本意其实就是一个导读,告诉大家读完经典的效果,(1分)在心灵上可以快乐和豁达。(1分)【解析】这道探究题其实是对被访者的谈话背景、意图的一个梳理。解答时,要考虑“是……而不是……”以及这句话本身存在怎样的关系,它是针对什么说的,同时要注意题干中的“准确性”和“本意”的所指,将涉及的内容融会贯通,把相关内容理顺即可得出答案。五、语言文字应用(20分)14、C,错在“也表现了作者对鲁镇的未来寄予了希望”。15、【答案】C【解析】“赔了夫人又折兵”:比喻想占便宜没有占到,反而遭受损失。A.项“不情之请”:不合情理的请求。一般称自己提出请求时的客气话,自谦之词。B.项“擢发难数”:比喻罪行极多,无法计算,贬义。D.项“受宠若惊”:形容受到过分的宠爱或赏识而感到意外的惊喜或不安。16、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考生正确辨析病句的能力。【方法点拨】A项重复赘余,“造成、遭到”,将“遭到”删去。B项搭配不当,“取得的成绩”与“得到了回报”不搭配。D项语序不当,“严峻的形势将巨大的挑战带给了欧洲各国的经济复苏”改为“严峻的形势给欧洲各国的经济复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带”。17、 题目:新“拾金不昧”、向“钱”看(2分,言之成理即可)寓意:现今社会中,拾金不昧的意识已经日趋淡漠,取而代之的是一切向“钱”看的拜金主义,作者借这幅漫画对社会上的这种道德淡漠的现象给予了讽刺和批判。(3分)18、【答案】(1)上海四所高校自主招生不考语文。(2分)(2)示例一:高校自主招生考试应该考语文。语文是其他学科的基础,语文不好,必然影响学生将来的长远发展;不考语文,还会产生学科歧视,弱化母语教学,对中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起消极作用,不利于人材的培养。(4分)示例二:对高校自主招生不考语文,不必苛责。不考语文可以减轻应考压力,节约招考成本,并非轻视语文学科的地位;自主招生的面试,也能考查理解、思维汉语的表达能力,也能判断考生的语文水平。(4分)【解析】这道题考查概括能力和语句扩展能力。新闻标题必须能体现新闻主体,即新闻的主要内容。点评时,要有理有据,能自圆其说。六、作文19、参照2011年安徽省高考语文作文评分标准。(60分)立意提示:重点理解“熟透的苹果,没运到远方就腐烂了”“生涩的苹果可以在路上成熟”两句话的象征意义。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