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试题及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3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试题及答案

ID:326108

大小:66.5 KB

页数:22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3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总分:150分)说明:题目前加※的是参加6月份高考的考生做的,题目前加◎的是参加1月份高考的考生做的,没有加符号的题目是所有考生的都要做的。一、古代诗文阅读(27 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 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羽扇纶巾,谈笑间,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想当年,金戈铁马,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4)                   ,烟光凝而暮山紫。(王勃《滕王阁序》)   (5)                   ,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6)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二)文言文阅读(l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 题。(参加6月份高考的考生要做的)自予初识贞甫,时贞甫年甚少,读书马鞍山浮屠之偏。及予娶王氏,与贞甫之妻为兄弟,时时过内家相从也。予尝入邓尉山中,贞甫来共居,日游虎山、西崦上下诸山,观太湖七十二峰之胜。嘉靖二十年,予卜居安亭。安亭在吴淞江上,界昆山、嘉定之壤,沈氏世居于此。贞甫是以益亲善,以文字往来无虚日。以予之穷于世,贞甫独相信,虽一字之疑,必过予考订,而卒以予之言为然。  盖予屏居江海之滨,二十年间,死丧忧患,颠倒狼狈,世人之所嗤笑,贞甫了不以人之说而有动于心,以与之上下。至于一时富贵翕吓,众所观骇,而贞甫不予易也。嗟夫!士当不遇时,得人一言之善,不能忘于心,予何以得此于贞甫耶?此贞甫之没,不能不为之恸也。  贞甫之为人伉厉,喜自修饰。介介自持,非其人未尝假以词色。遇事激昂,僵仆无所避。尤好观古书,必之名山及浮屠、老子之宫。所至扫地焚香,图书充几。闻人有书,多方求之,手自抄写,至数百卷。今世有科举速化之学,皆以通经学古为迂,贞甫独于书知好之如此,盖方进于古而未已也。不幸而病,病已数年,而为书益勤。予甚畏其志,而忧其力之不继,而竟以病死,悲夫!  初,予在安亭,无事,每过其精庐,啜茗论文,或至竟日。及贞甫没而予复往,又经兵燹之后,独徘徊无所之,益使人有荒江寂寞之叹矣。  其卒以嘉靖三十四年七月日,年四十有二。可悲也已!  铭曰:天乎命乎不可知,其志之勤而止于斯!(归有光《沈贞甫墓志铭》)2.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以予之穷于世        穷:困厄  B.贞甫了不以人之说而有动于心      了:全然  C.而贞甫不予易也      易:改变  D.而竟以病死                      竟:竟然3.下列句子,都直接表现沈贞甫勤学进取的一组是(    )(3分)  ①介介自持,非其人未尝假以词色           ②病已数年,而为书益勤  ③尤好观古书,必之名山及浮屠、老子之宫   ④虽一字之疑,必过予考订  ⑤手自抄写,至数百卷                     ⑥每过其精庐,啜茗论文,或至竟日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②④⑥4.下列对本文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在数十年间经历了诸多坎坷,后来突然富贵显赫,沈贞甫却不因周遭评论而改变对他的态度,充分表现出相知之深。  B.沈贞甫为人耿介,注重个人道德修养。不是同道中人就不会对他和颜悦色。遇到事情慷慨激昂,即使受到挫折也不回避。  C.沈贞甫去世后,作者再独往二人曾品茗论文的精庐,时逢战乱之后,知音又逝去,不禁生出孤独之感。  D.沈贞甫是作者好友,又是连襟,两人过从甚密。沈贞甫不幸早死,作者为他写了这篇墓志铭。简要记叙两人从初识到交厚的过程,重点介绍贞甫的身世以及他的为人和为学。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 虽一字之疑,必过予考订,而卒以予之言为然。  译文:                                                                     ② 士当不遇时,得人一言之善,不能忘于心,予何以得此于贞甫耶?译文: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 题。(参加1月份高考的考生要做的)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2.对下列句中加粗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A.学不可以已     已:停止。B.假舆马者       假:借助。C.虽有槁暴       槁暴:晒干D.臂非加长也     加:增加。 3.下列句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①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②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B.①吾尝终日而思矣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C.①故木受绳则直       ②醉则更相枕以卧D.①蛟龙生焉           ②犹且从师而问焉4.下面对文段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章先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为喻,来说明任何人通过发愤学习都能进步,今日之我可以胜过昨日之我,学生也可以超过老师。B. 荀子发展了儒家的“劝学”传统,认为礼义道德和系统知识,只有靠后天学习才能获得,把学习的重要性提到一个新的高度。C.文中阐述的要重视学习以及学习必须“善假于物”、逐渐积累、持之以恒等见解,对今天的我们来说,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和借鉴意义。 D. 随着作者举例的连续和手法的变换,文章形成整齐而又富于变化的句式,产生铿锵起伏的节奏,表现出荀子谆谆劝学的激情。5.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译文: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译文:                                                               (三)古代诗歌鉴赏(6分)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郑板桥乌纱掷去不为官,囊秦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注】本诗作于郑板桥六十岁时,是年潍县遭逢饥荒,为赈灾民,作者未得上司准许开仓放粮,引起上司的不满,被迫解职。(1)本诗是一首题画诗,最突出的艺术手法是什么?请简要赏析。(2分)答:(2)诗歌表现出作者怎样的形象与人生追求?(4分)答: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 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 分)(参加6月份高考的考生要做的)7.下列是对有关名著情节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A.葛朗台虽已积累了巨大的财富,但过日子却一直和庄稼人差不多,喝的老是坏酒,吃的老是烂果子,面包是自己家烤的,肉食蔬菜靠佃户供应。(《欧也妮• 葛朗台》)B.法院给玛丝洛娃定完罪后,便匆忙结案,宣判玛丝洛娃流放西伯利亚。聂赫留朵夫认为法庭的判决不公平。他去找律师上诉,还去找检察官.检察官认为理由充分,同意他的申诉。(《复活》) C.收到玛丝洛娃减刑的信,聂赫留朵夫高兴地告诉玛丝洛娃这个消息,虽然感激聂赫留朵夫,但是玛丝洛娃坚持要和西蒙松一起走。(《复活》)D.克洛德• 孚罗洛当上了副主教以后,难以抵挡世俗权力的诱惑。为了占有金钱,躲在密室里苦心研究炼金术,幻想“假如我炼成一些金子,那么法兰西国王就会是孚罗洛而不是路易了”,极大地攀露了他的政治野心。(《巴黎圣母院》) E.在广场上,加西莫多接受鞭刑后,群众又向他扔石子,他惊恐地发现克洛德穿过人群,但那神父并没有留意到正在受刑的加西莫多。加西莫多为没有牵连到神父而感到高兴。(《巴黎圣母院》)8.名著简答题(任选一题作答,100字左右)。(5分)   (1) 阅读下面《复活》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你想利用我来拯救你自己,”玛丝洛娃继续说,迫不及待地把一肚子怨气都发泄出来。“你今世利用我作乐,来世还想利用我来拯救你自己!我讨厌你,讨厌你那副眼镜,讨厌你这个又肥又丑的嘴脸。走,你给我走!”她霍地站起来,嚷道。 (《复活》第四十八章) 什么事使得玛丝洛娃如此气愤?下一次与聂赫留朵夫见面时,玛丝洛娃有何改变?(2)根据《欧也妮• 葛朗台》 的故事情节,回答问题。(5 分)每到新年,葛朗台都有一个习惯。这习惯是什么?一八二0年的新年,葛朗台为何大发雷霆,把女儿锁在房里,只给她面包和冷水?后来,葛朗台又因何故把女儿放了?选(   )题   答: ◎(一)文学名著阅读(10 分)(参加1月份高考的考生要做的)7.下列对《三国演义》《红楼梦》情节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操欲观武官比试共建,乃使近侍将西川红锦战袍一领,挂于垂杨枝上,下设一箭垛,以百步为界。分武官为两队:曹氏宗族俱穿红,其余将士俱穿绿,各带雕弓长箭,跨鞍勒马,听候指挥。赤壁败后不久,铜雀台造成,曹操就大会文武于邺郡,设宴庆贺,同时召集曹氏宗族武官与其余将士比试弓箭。最终,比赛难分高下,曹操便令诸将都上台,各赐蜀锦一匹。B.佗日:“某有一法:先饮麻肺汤,然后用利斧砍开脑袋,取出风涎,方可除根。”操大怒曰:“汝要杀孤耶!”    曹操的头疼病复发,华佗提出了要想根治就要打开头颅的治病方案。曹操担心他是要谋害自己而不同意,华佗以关羽刮骨疗毒为例劝说曹操,曹操觉得华佗讥笑他胆小,就将他下大枷关进牢狱,长期监禁折磨他。C.刘备讨伐东吴,兵败白帝城,忧伤成疾,临终他把诸葛亮召来,对他说:你的才能十倍于曹丕,儿子刘禅若可辅佐就辅佐他,如其不才,可取代之。诸葛亮泣拜表示要“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刘备又嘱赵云“早晚看觑吾子,勿负联言”,遗命刘禅与丞相从事,应“事之如父”。D.黛玉只作不闻回手又把那诗稿拿起来瞧了瞧又撂下了。紫鹃怕他也要烧,连忙将身倚住黛玉,腾出手来拿时,黛玉又早拾起,撂在火上。《红楼梦》第九十七回:林黛玉焚稿断痴情。黛玉命紫鹃找出旧日题诗的绢子,撕扯不动,就撂在火盆上烧了。紫鹃悲愤交加,却见不到贾母、宝玉等人的踪影。E. 听了宝玉这番话,心中虽然有万句言语,只是不能说得,半日,方抽抽噎噎的说道:“你从此可都改了罢!”宝玉挨打,被抬回怡红院。宝玉恍惚听到悲泣之声,看是宝钗,又埋怨她暑天跑来看他。而宝钗万般言语无从说出,只一句“你从此可都改了罢”,表达了无限感情。◎ 8.名著简答题(任选一题作答,100字左右)。(5分)   (1)“瞒消息凤姐设奇谋”,简述贾宝玉婚礼上调包计的故事情节。   (2)《三国演义》中哪个场面最能让人发出“出师末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天襟!”的感叹?请简要概括。选(   )题   答:   (二)文化经典阅读(6 分)9.阅读下面选段,回答问题。(6分)  ①“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货,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孟子• 梁惠王下》)  ②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论语• 卫灵公》)③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论语•子路》)     (l)选段①主要体现了孟子什么思想?( 2 分)答:(2)结合上面选段,请概括两位先哲对人的优劣的评判标准的异同。(4 分)答: 三、现代文阅读(24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 题。警惕文化的“过度商业化”  文化的“过度商业化”,是指当前文化领城内一种一味追求商业价值,而不考虑文化产品的精神属性,唯利是图攫取文化市场超额利润的做法。  改革开放之初,许多文人下海经商,其中有人因此被冠以“儒商”的雅号。文人与商人之间,似乎不像从前那么泾渭分明了。再接下来,许多地方为发展经济,提出“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虽然文化本身不能赚钱,可是,当地的名人、名胜等文化资源,却能够大大提高当地的知名度,为招商引资、旅游开发等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文化与商业的结合更紧密了。再后来,文化本身也成了一种产业,许多文化产品都名正言顺地有了它的商业属性。应当说,这种情况的出现,也不是一件坏事。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这是改革开放给文化领域带来的勃勃生机,是思想解放和市场经济使文化领域呈现出的繁荣景象。  如果文化与商业结合有度,这将是一种双赢的局面。可惜,好景不长。本世纪以来,随着文化由“现代”向“后现代”的转变,文化产品的精神属性越来越被忽视,“过度商业化”却愈演愈烈。与价值失范、信仰崩解、金钱崇拜与娱乐至上的风潮相伴,许多人精神空虚,偏爱感官刺激。“过度商业化”就是迎合了人性中的这些欲望,把古今中外各种文化的糟粕汇于一笼,打着“怎么都行”的旗号,颠覆一切权威,否定一切传统,主张玩世不恭,恶搞一切。各种文化垃圾由此催生,低俗、恶俗充斥文化生活。以文学论。阿•托尔斯泰说:“文学应该预见未来,用自己那最鼓舞人心的成果跑在人民的前面,就像它是在拖着生活向前迈进似的。”然而,在“过度商业化”的潮流中,文学逐渐迷失方向,主动弃置精神属性。一些写作者为迎合低级趣味,不断制造各种刺激感官的垃圾文字作品。  窃以为,互联网极度发达的今天,人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发生变化是必然的。但是,把假恶丑的东西搬出来放大,视作自然,当作时尚,无视是非,是怎么也说不过去的。它可能引发的社会道德水平的大滑坡,恐怕是我们谁都不愿意看到的。  大众文化领域如此,学术教育领域也不容乐观。“过度商业化”催生出学术产品低水平重复,甚至剽窃抄袭。本应属于文化发展高端、起引领作用的学术教育文化领域被如此侵蚀,后果令人担忧。“过度商业化”,正使“象牙塔”充满铜臭味,使耐得住寂寞、潜心守护学问的真学者愈加艰难,而使急功近利甚至品行低下者耀武扬威。  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文化产品的精神属性和教育使命。真善美是人类判断是非的底线。巴尔扎克说他写作的最高使命是:用笔深刻把握时代的脉搏和民众的呼声,反映大众的疾苦和不幸,替他们呐喊;揭示社会的美与丑,唤醒正义感和良知。我想,这应该是每个文化工作者都时刻牢记的。  珍惜文化的羽毛,勿使其因“过度商业化”而被织成一团垃圾,空耗了精神,也容易消磨观者对文化的信心。                 (选自(人民日报)2011 年11 月5 日)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改革开放之初,许多文人下海经商,虽然文人与商人之间,似乎不像从前那么径渭分明了,但还未走向文化的“过度商业化”。  B.文化本身成了一种产业,许多文化产品有了商业属性,从一定意义上说,这是思想解放和市场经济使文化领城呈现出的繁荣景象。  C.文学应该追求“精神属性”,“用自己那最鼓舞人心的成果,跑在人民的前面”,而不是去迎合低级趣味。D.把假恶丑的东西搬出来放大,视作自然,当作时尚,无视是非,必然引发社会道德水平的大滑坡。11.根据文中信息.请概括文化的“过度商业化”的成因。(3分)答:12.作者为什么要提出“珍惜文化的羽毛”? ( 3 分)答: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l5 分)  本题为选考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 题。换季诗刘心武  ⑴夜深人静,在电脑上敲完一段文字,疲倦如同水浸般透过全身,于是去卧室睡觉。这才发现,被子已经换成厚的了。  ⑵睡在洁净温暖的被子里,只觉得一丝丝秋野的馨香,氤氲在鼻息中。  ⑶这才意识到,老伴又忙活了一天——进行换季的安排。清洗干净、晾晒完毕的薄衣,叠起放入衣柜深处,又将深秋冬季要穿的衣服,一一晒过,再挂在衣柜外层成为一排。还有鞋子的倒换,凉鞋一一擦拭干净,用报纸裹好,放到床底大抽屉里,换出那里面仲春时藏入的厚鞋,先放到阳台上过风。最麻烦的是床上用品的倒换,薄被子的被套要安排清洗、晾晒和保存,厚被子和薄被子的被瓤则都要晾晒一番后,薄收厚用;被子的被套呢,她晾晒最下工夫,她自己最喜欢阳光的气息,因此提前许多天,等秋阳最旺的时候,里外两面倒换着晒得透透的,她说在雪白的被窝里,满是阳光的气息,会有串串美丽的梦境。她知道我最喜欢田野的气息,所以我的被套,她是前些时特意带到乡间书房,在爬满青藤的窗外,在柳树和柿子树之间系上绳子,迎着晚玉米大田的来风,晒出特殊风味来的。  ⑷自己总觉得,作为一个退休金领取者,还能写作,还能出书,挺不错的。但往往也就在忙活自己那些事情时,忽略了老伴的创造性劳动。  ⑸每年两次,她以多病瘦弱之躯,在我们家里,完成换季的劳作。虽然有保姆小杨的协助,但其中的大量工程,是她不舍得让别人代劳的。我知道,她是把那一系列琐碎的劳务,当作写诗来进行的。而今年的换季诗,还没有写完。  ⑹第二天,我有意识暂且搁下自己的写作,问她,我能帮些什么忙?她笑了,表扬了我,命令说:你把那衣柜顶上的箱子搬下来吧!我脸上有些发热。那本应该是不待她说,我自己就该主动去做的。当然,我不去搬,她或许会求得小杨的帮助,但小杨其实已经不小,来时是个少女,现在已经是有丈夫儿子的少妇,发了福,登高取物已经不那么灵便。小杨闻声从厨房里跑出,抢着要搬那箱子,我和老伴都笑说我们自己也该动动,我搬下那箱子,又主动擦拭掉箱盖上的灰尘。  ⑺那是装儿子东西的箱子。儿子已经娶媳妇,买房买车另过。当然,我们这边还保留着儿子的床铺。还要给儿子的床铺实行换季安排。也还要略备几件儿子来时可供穿用的衣服。这是老伴最后的一首换季诗。儿子从小就喜欢熊。连小杨都笑说他是属熊的。厚被瓤早给儿子晒蓬松了,老伴找出有许多小熊图案的被套来,让我帮她拿到阳台上去晾晒。儿子在许多方面跟我不同,比如喝茶,我最喜欢喝绿茶,最不喜欢花茶的那股气息,儿子却只喜欢喝香片。我欠起脚协助老伴晾晒儿子的被套,她一再地让我“往南一点”,我开头不明白,后来一眼瞥见南边窗台上的那盆茉莉花,恍然大悟--她是想让那被套多吸收些茉莉的香气。  ⑻我在电脑上敲出了一些文字,谈论的是我自以为很重大的事情。老伴的换季诗,在这个有着如许多重大事物的世界里,是否太渺小、太卑微?⑼有点累。且小休息一下。见老伴在衣柜前,手里捧着儿子的几件衣服,望着里面,发愣呢。轻轻走到她身后,一下子明白了。她望着的那一格,原来是专放儿子衣服的,现在空旷了许多。老伴没有发现我,我却发现她眼角溢出了泪滴。我轻轻走开。⑽儿子儿媳妇很恩爱,小两口对我们很孝顺。老伴的换季诗里有色彩,有图案,有气息,有音韵,有浓酽的欣慰,却也有微妙的泪水……谁能说这样的诗句,在人类生存的大义之外呢?  (摘自《北京晚报》,有删改)1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文章⑴⑵段作者写自己睡前发现被子换成了厚的,在结构上引出了下文关于“换季”的叙述,形象生动的表现出了“换季诗”的诗意。  B.第⑶段作者从侧面在细节上描述了老伴换季时做的种种家务,其中重点写了老伴晒被子,是因为老伴喜欢田野的气息。  C.第⑸段划线部分作者说老伴把琐屑的劳动当做写诗进行是因为作者体会到老伴劳动中的创造性与蕴含在劳动中的深情。  D.文章第⑻段,作者将自己的写作事业与老伴的“换季诗”作对比,突出了老伴在作者心中的伟大,也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的文学创作的否定。E.这是一篇饱含真情的散文,作者通过对平凡生活的朴实叙写将人间真情淋漓尽致的赋予其中,表现出作家对生活细致深沉的体会。14.从结构上看,文章第⑹段,作者为什么要写自己帮老伴一起做换季家务的事。(4分)答:15.纵观全文,探究作者笔下的“换季诗”蕴含着怎样的“人类生存的大义”。(6分)答: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 题。为什么人人都爱林书豪  ⑴当ESPN打出“chink in the armor”(穿上盔甲的中国佬)的标题时,全美哗然了。亚洲人、西班牙人、黑人甚至土生土长的美国人都站了出来,他们将视频上传至Youtube,告诉ESPN,“你们的说法是多么的愚蠢。”一个白皮肤、典型的西方少年在一段视频上说,“你们这么形容林书豪,简直就是可笑的偏见在作祟,我们这个时代,人人平等,为什么还会有这种偏见?”林书豪在事发第二天回应:“我相信他们不是有意中伤,也不会有什么目的,既然他们已经道歉,我也不会再计较。”  ⑵翻看林书豪的篮球经历就会了解,偏见于他,是多么见惯不怪的事情。尽管他拿到北加州地区高中联赛的冠军和最有价值球员,却换不来一纸UCLA或者斯坦福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⑶即使到了哈佛大学,他所受到的偏见依然没有减少。篮球世界依然是黑人和白人的天下。“黄种人会打篮球?”这几乎是林书豪每天都会听到的讥讽和嘲笑,“不仅是球迷,连教练都会说——别让那个东方小子得逞。”即使听到这些鄙视的话,林书豪也从不在语言上回击。“起初很生气,回家后不想说话。后来我知道,只有让自己更加强大,才是真正的回击。”  ⑷进入NBA,林书豪在选秀时遭遇了无人问津的尴尬,虽然后来加盟勇士、火箭、尼克斯,头一个月他照样被冷落在板凳席的最末端,直到爆发的那天。  ⑸林书豪的确震惊了世界,他在用行动回击人们那种黄种人不会打篮球的论调。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林书豪说:“一直以来,人们都有固有印象,我想做的就是,越打越好去回应这些不对的想法,希望有朝一日,不会再有这样的偏见;希望有朝一日,有更多的亚洲人,或者在美国出生的亚洲人能够打NBA。”  ⑹这样一段话,让人们突然想起了另一个人——李小龙。人们甚至开始谈论,为什么林书豪让人想起李小龙。  ⑺两人都出生在美国,但生活时代不同,性格区别很大,成长经历也并不相似,可人们似乎总是能从他们身上找到共同点和同样值得尊敬的地方。  ⑻当李小龙用腿将“东亚病夫”四字招牌踢断,用出神入化的拳脚捍卫正义时,美国人震惊了。曾经采访过李小龙的老记者皮尔曾经留下这样一段录音,“当他站在你面前时,不用任何动作招式,你就会了解一个中国人的志气和理想。”从那之后,李小龙用更加勤奋的努力和博大的智慧,影响了整个美国和西方。时至今日,无论身在海外的东方人还是本土的西方人,仍然将李小龙视为功夫宗师,美国最大的搏击比赛UFC甚至将他奉为这一赛事的真正创始人。科比•布莱恩特曾经学习过截拳道,还专门参与李小龙纪录片的拍摄。在《我是李小龙》中,科比用意大利语和英语对着镜头诉说对李小龙的敬意:“他是我终身的偶像。”  ⑼林书豪所处的时代已经发生很大变化,他不会遭遇太多的不公和歧视。越来越多的东方人在这里取得了成功。社会更加公平和开放,原本高高在上的白种人,也已经开始学习尊重和理解。但篮球领域却是另一回事。一个并不强壮的亚洲小个子对抗只有黑人或者白人的固有世界时,所遭遇的传统理念上的挑战绝对不比身体的挑衅来得少。但林书豪告诉外界,“你越说我不行,我就越要证明给你看。”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叫他“linsanity”。(Linsanity最早是《华盛顿邮报》给最近神奇的林书豪取的外号,现在已经成为林书豪个人的代名词。)  ⑽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在谈论林书豪的个人意义时,会想到影响了很多代人的华人领袖李小龙。林书豪用自己的“拳脚功夫”证明西方人在篮球领域的偏见是多么愚蠢;他的冷静、谦虚和智慧,也让人们想到了总是能说出深奥哲理的那个华人偶像。他们都让西方人顶礼膜拜,也让东方人扬眉吐气。李小龙曾经说:“人应该活得像水一样,可以适应和接受一切,也要像水一样,拥有极大的能量,去冲击那些固有的障碍。”林书豪显然深谙其中的道理。  ⑾一位华裔作家曾经写道:“林书豪已经找到了展现自己的模式:一种强大到可以改变偏见的力量;一种可以将人的正反两面完全揭示的力量;一种可以让梦想如此真实的力量。成就是惟一的尽头。他在无情地冲击篮筐、华丽地完成进攻的过程中找到了这股力量。”    (摘自《南方人物周刊》,有删改)1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文章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先写林书豪在成长过程中受到的偏见,目的在于对比衬托出他后来在篮球上成绩的辉煌。  B.林书豪在哈佛大学依然受到偏见对待,原因是他是一个中国人,而美国人认为中国人是不可能打好篮球的。  C.第⑤段划线部分作者引用林书豪的原话,表现出林书豪希望通过证明自己来打消别人对亚洲人的偏见的人生追求。  D.人们能从林书豪和李小龙身上找到共同点和同样值得尊敬的地方是因为它们都是生活在美国的华人领袖。  E.作为一篇新闻稿,全文叙议结合,穿插林书豪的成长经历与个人言论,解释了标题“为什么人人都爱林书豪”的原因。14.请简要阐述作者引用一位华裔作家的文字结尾的作用。(4分)答:15.新闻中,作者对写李小龙着墨甚多,这是否喧宾夺主,请阐述你的看法(6分)答: 四、语言文字运用(13分)16.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3分)人们对于春晚已经审美疲劳。如今爆出的最大新闻,莫过于赵本山退出今年的春晚了。客观地讲,长达20年的漫长时间里,②赵本山不仅成为了当下中国大众文化的一个标志性的符号,而且成为了春晚的一块醒目的招牌,他将一种二人转民间艺术推向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任何人无可取代。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天下没有不散的赵本山。大众和生产商   ①  并马不停蹄地寻找自己的“新欢”,③这就是大众文化,道是无情却有情。④它让我们有些伤感,却也有了新的期待。 ⑤就像俗语所说:缺了穿红的还有挂绿的,缺了梅兰芳还有马连良。  (1)请在横线①处填上一个恰当的成语:                     (2)划线句子②有语病,请改正:                                      (3)从衔接来看,材料中③④⑤的语序要适当调整,它们是:                     17.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3分)通  知高三年全体师生:  为营造良好的复习迎考氛围和布署2013年秋高三年期中考试有关事宜,兹定于本周三下午在学校大操场司令台前召开2013年秋期中考试考前动员大会,请高三年全体师生拨冗出席。  ××中学(盖章)  2013年10 月30 日  (1)文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修改。(1 分)  答:错别字是     ,应改为       (2)文中有一个通知事项不明确,请找出并修改。(1 分)  答:不明确事项是                  ,应改为                      。  (3)文中有一处用词不得体,请找出并修改。(l 分)答:不得体的词语是              ,应改为                。18.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7分)  最近,在一堂大学语文应用写作的公共课上,彭书雄教授随机让5名学生口述请假条,竟没有1人能准确回答。  请假条的标题写在哪?有的说居左,有的说居中。请假条要陈述请假理由,有的学生直接跳过。落款写在正文下方的哪个位置,学生说法不一。彭书雄说,这些都属于基础的语文知识,但一些大学生却没有掌握。  “我在批改大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作文时,发现很多存在语法错误和错别字。”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研二学生黄松鹤说,中文专业学生尚且如此,真让人担忧。《百家讲坛》特约主讲、武汉大学李敬一教授也表示,即便是博士生,有时候也会在论文中出现标点错误和错字。对于上述现象,你有何看法?请简述理由。答:五、写作(70分) 19.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70分)  船主请一位修船工给自己的小船刷油漆。修船工刷漆的时候,发现船底有个小洞,就顺手给补了。    过了些日子,船主来到他家里道谢,送上一个大红包。     修船工感到奇怪,说:“您已经给过工钱了。”     船主说:“对,那是刷油漆的钱,这是补洞的报酬。”     修船工说:“哦,那只是顺手做的一件小事……”     船主感激地说:“当得知孩子们划船去海上之后,我才想起船底有洞这事儿,绝望极了,觉得他们肯定回不来了。等到他们平安归来,我才明白是您救了他们。”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3年秋高三(上)期中考试试卷语 文 试 题 参 考 答 案一、古代诗文阅读(27 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 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樯橹灰飞烟灭    (2)气吞万里如虎    (3)梧桐更兼细雨(4)潦水尽而寒潭清  (5)落霞与孤鹜齐飞  (6)茕茕孑立(每小题1分,增字漏字错字均不给分)※(二)文言文阅读(l5 分)2.D(竟:最终,终于)  3.C(①是性格耿介,④是表现对作者的信任,⑥是二人的交往)  4.D(“重点介绍贞甫的身世”是错的,文中重在介绍沈贞甫为人和为学的态度,对其“身世”基本没有介绍。)  5.(1) ① 即使是一个字的疑惑,也一定要来我这里考核订正,并且最终认为我的话是对的。(3分,“虽”字1分,“过”字1分,第三句1分)② 士人在潦倒(或不得意或不被赏识)时,听到别人一句好话,也不能忘怀,我凭什么从贞甫那里得到这样的(恩遇或赏识)呢?(3分,“遇”1分,“何以”1分,“一言之善”定语后置1分)例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过余:到我(这里来),意思是来看我。过故人庄:过,拜访。  [参考译文]自从我初次认识贞甫,那时他很年轻,在马鞍山寺庙旁读书。到我娶妻子王氏,我的妻子和贞甫的妻子是姊妹,常常跟着我到妻子的娘家。我曾经进入邓尉山中,贞甫来和我共住,天天游览虎山、西崦周围各个山,观看太湖七十二峰的美景。嘉靖二十年,我在安亭选地方居住。安亭在吴淞江边,地处昆山、嘉定的地界之间,沈家世代在这里居住。贞甫因此更和我亲近友好,通过文字往来,没有空过一天。当我在世上处境困难的时候,唯独贞甫相信我。即使是一个字的疑惑,也一定要来我这里考核订正,并且最终认为我的话是对的  我独自居住在江海边,二十年中间,经历亲人死亡、家庭忧患、科举失败、处境狼狈,被世人讥笑,(这时候,)贞甫完全不因为别人的说法在心里(对我的评价)有所动摇,以致和那些人一起表示支持或反对。到了我突然富贵,显赫一时,一般人看见感到吃惊,但贞甫并不改变对我的看法。唉,士人(读书人)在潦倒(或不得意或不被赏识)时,听到别人一句好话,也不能忘怀,我凭什么从贞甫那里得到这样的(恩遇或赏识)呢?这正是贞甫去世,我不能不为他极度悲伤(的原因)啊。  贞甫为人正直严厉,注重自己的道德修养。耿直地保持自己的节操,不是自己心目中欣赏的人就不会给他好话好脸色,遇到事情情绪激动,即使受到挫折也不躲避。尤其喜欢读古书,一定要去游历名山及佛庙道观。在所到的这些地方扫地焚香,图书摆满了桌子。听到有书的人家,多方去把书借来,亲手抄写,达到几百卷。现代时兴科举考试速成的学习方法,都把通晓经书学习古人作为迂腐,贞甫独自对于书像这样了解爱好,这是正进入到古人的学问还没有停止的时候,不幸而病重了,病重已经几年了,但他对读书更勤奋。我很敬佩他的志向,却担心他的力量不能继续,但他终于因此病故了。真叫人伤心啊!  当初,我在安亭没有事情的时候,常常去他那精致的房屋,边喝茶边谈论文章,有时达一整天,到贞甫死我又去,又是经过战乱以后,我独自徘徊无处可去。更使人有江水滔滔荒凉寂寞的感叹。  他在嘉靖三十四年七月某日逝世,时年四十二岁,真该悲痛啊。铭文是:天意命运不可预料,勤谨忠恳英年早逝!◎(二)2. D(加:更。)(3分)3. C(A.介词,从;介词,被。B. 表修饰;表承接。C. 都是连词,表承接,就。D.兼词,于之;语气词。)(3分)4.D(“举例”改为“设喻”)(3分)5.(1)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反省,就智慧明达,行为不会有过错了。(“博学”1分,状语后置句1分,表达1分)  (2)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却向上能吃到泥土,向下可喝到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定语后置句1分,判断句1分,表达1分)(三)古代诗歌鉴赏(6分)6.(1)①托物言志(1分)②借写所画竹子清瘦劲节的形象特征(1分)表明自己清正坚韧的节操。(1分) (2)①表现了一个廉洁爱民,不畏权势的清官形象。(形象1分)②表达了作者摆脱腐败黑暗官场的羁绊,悠然自得地去过秋江垂钓的隐逸生活的人生追求。(追求1分,分析1分)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 分)※(一)文学名著阅读(10 分)7.B E(B项:是到西伯利亚服苦役四年;检察官认为理由不充分驳回上诉。E项:他高兴地发现克洛德穿过人群,但那神父却拨转方向走回头路,仿佛担心加西莫多会向他提出难堪的要求。加西莫多几近绝望。) (答对一项给3分,答对两项给5分)8.名著简答题(任选一题作答,100字左右)。(5分)(1)答: 聂赫留朵夫请求玛丝洛娃宽恕他,并提出想和她结婚。(2分)玛丝洛娃心平气和求聂赫留朵夫不再管她,(1分)答应去医院做事,表示不再喝酒。(2分) (2)答:把玩女儿积蓄。(1分)葛朗台得知女儿把积蓄给了堂弟,(1分)因为葛朗台的举动吓病了妻子,(1分)公证人告诉葛朗台,(1分)妻子如果死了,女儿就要继承母亲的遗产。(1分)◎(一)7. B  E(B“讥笑他胆小”应为“要为关羽报仇”;“长期监禁折磨他”应为“杀了他”。 E“宝钗”应为“黛玉”;“埋怨”应为“心疼”)8.(1)答:宝玉丢玉之后,终日糊涂。贾府悬赏万两寻玉,悬来假玉。贾政将外调,贾府决定给宝玉结婚冲喜。袭人得知是宝钗要做宝二奶奶,把怕黛玉承受不了此事的担忧说与贾母。(2分)凤姐决定用调包计。(1分)宝玉听说娶的是黛玉,身子也健旺起来,待洞房之中得知不是黛玉,糊涂得更加厉害了。(2分)(2)答:秋风五丈原(1分)  诸葛六次出兵祁山,司马懿坚守不战。(1分)诸葛亮派人侮辱,司马懿不为所动。(1分)不久诸葛亮病危。遂将平生所学传授给姜维,并作好身后的军事安排。(1分)尚书李福赶到,诸葛亮推等荐蒋琬、费袆相继为丞相继承人后死去。时年五十四岁。是夜,天愁地惨,月色无光。(1分)   (二)文化经典阅读(6 分)9.答:(1)突出体现了孟子的民本思想。 (尊重人民的意愿)(意思对即可)(2)同:众人的好恶(尊重人民的意志)是判断一个人优劣的依据之一,(1分)但还应有自己的理性判断。(观察)(1分)异:孔子还认为理性判断(1分)应以善恶为标准。(1分)【参考译文】  ①假如大王的近臣都说某人贤能,不要马上相信;假如大夫们都说某人贤能,还是不能就此相信,等到民众都说某人贤能,这样就要亲自去考察他;如果他发现确实贤能,这才起用他。  ②孔子说:“大家都厌恶他,我必须考察一下;大家都喜欢他,我也一定要考察一下。”③子贡问孔子说:“全乡人都喜欢、赞扬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这还不能肯定。”子贡又问孔子说:“全乡人都厌恶、憎恨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这也是不能肯定的。最好的人是全乡的好人都喜欢他,全乡的坏人都厌恶他。”【原典】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   ——《孟子•梁惠王下》   【注译】国君选拔人才时,要广泛听取意见。周围的人都说某人是贤才,还不能用他;卿大夫们都说某人是贤才,也还不能用他;举国上下的人都说某人是贤才,然后才可以考察他;考察到他真是一贤良之才,然后才可以提拔他。   【解读】如何选拔任用人才,是关系国家兴亡的关键所在。孟子认为选拔人才必须谨慎。国君在选拔人才时,要广泛听取意见,然后再加以考察、定夺。孟子这种选拔任用人才的观点对我们今天很有借鉴意义。【原典】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译文】孔子说:“大家都厌恶他,我必须考察一下;大家都喜欢他,我也一定要考察一下。”【评析】这一段讲了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孔子决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不以众人之是非标准决定自己的是非判断,而要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经过自己理性的判断,然后再作出结论。二是一个人的好与坏不是绝对的,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人们心目中,往往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孔子必定用自己的标准去评判他。【原典】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译文】子贡问孔子说:“全乡人都喜欢、赞扬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这还不能肯定。”子贡又问孔子说:“全乡人都厌恶、憎恨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这也是不能肯定的。最好的人是全乡的好人都喜欢他,全乡的坏人都厌恶他。” 《论语•阳货十七•13》:子曰:“乡愿,德之贼也。” (伪善的老好人,就是败坏道德的人)乡愿这个词含义丰富,在孟子的《孟子•尽心下》和徐干的《中论•考伪》都有所提及。孔子所谓乡愿大概是指伪君子,指那些看似忠厚实际没有一点道德原则,只知道媚俗趋时的人。孟子所言大约是说言行不一,当面背后各一套的四方讨好,八面玲珑的人就是乡愿。这种人随波逐流,趋炎媚俗,更多的是指道德败坏的小人。 孔子判断一个人的德行“不以众人的好恶为依据,应以善恶为标准”,这个当然是不错的,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是万不可妥协的。乡愿所指的伪君子成分定然是众人所唾弃的,所以俗语有伪君子比真小人更可怕,可见人们对这种乡愿的普遍厌恶。一乡的人都喜欢他,他可能是一个好好先生,用孔子、孟子 的话来说,可能是一个乡愿先生,因此,不一定是好人;一乡的人都厌恶他,他可能是一个特行独立,鹤立鸡群的人,因此,不一定是坏人。只有当好人喜欢他,坏人厌恶他时,我们才可以肯定他是一 个好人。所以,好恶不等于是非,群众意见也不是绝对正确。正因为 如此,孔子才在另一个地方说:“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 焉。”(《卫灵公十五•28》)要求对舆论必须分析考察,坚持是非标准,而 不可简单盲目地从众。   我们今天考察干部,任用人才,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时候, 往往也会采用和孔子一样的行为。【原文】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译文】孔子说:“大家都厌恶他,一定要考察究竟是为什么;大家都喜欢他,也一定要考察究竟是为什么。”  【读解】怕的是这人特行独立,高风亮节而遭人毁谤,如那些“有争议的干部”。所以应当考察他的工作实绩,而不应仅仅以“众恶之”为依据。  又怕的是那人党同阿比,虽得众人称赞但实际上并无德行,是一个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乡原先生,所以也应仔细考察。在《子路》篇里,子贡曾问孔子说:“一乡的人都喜欢他,怎么样?”孔子说:“还难说。”子贡又问:“一乡的人都厌恶他,怎么样?”孔子仍然说:“还难说。不如一乡人中的好人喜欢他,坏人厌恶他。”  这实际上也是“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的意思。《管子•明法解》)说:“昏乱的君王不考察臣下的实际功劳,众人说谁好就赏谁;也不审查臣下的罪过,众人说谁坏就处罚谁。这样的结坚果,往往使奸臣没有功劳却得赏,忠臣没有罪过却受罚。所以明说法:当官的失去统治,是因为他凭人们的毛病和毁谤来进行赏罚。”  领导者用人,不可不引以为鉴。三、现代文阅读(24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10.(3分)D(原文是“可能”而不是“必然”)  11.(3分)①文化由“现代”向“后现代”的转变,忽视文化产品的精神属性;(1分)②价值失范、信仰崩解、金钱崇拜与娱乐至上的时代风潮;(1分)③迎合某些精神空虚的偏爱感官刺激的欲望。(1分)  12.(3分)提出“珍惜文化的羽毛”是因为大众文化领域逐渐迷失方向,迎合低级趣味,主动弃置精神属性;(1分)学术教育领域也不容乐观,表现在低水平重复,甚至剽窃抄袭:(1分)观者对文化的信心已受到消磨。(1分)(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l5 分)  本题为选考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 分)13.BD(B应该是正面描写,而且喜欢田野气息的是作者。D作者只是在反思自己从未想过老伴琐屑劳作的价值,而并非否定自己的创作成果。)14.①一方面承接上文,上文作者说换季诗还没写完,而且自己忽略了老伴的劳动,因此特地提出帮忙。(2分)②另一方面引出下文,作者和老伴搬的是儿子的箱子,引出老伴对结婚单过的儿子的想念。(2分)(或“承上启下”1分,结合文章分析3分)15.①老伴的换季诗表现出老夫妻的深情。老伴注意到作者对田野气息的喜爱,而特地把作者的被子拿到乡间曝晒;②老伴的换季诗表现出母亲对孩子的深爱。老伴为不住在家的儿子晒被子时会特地靠近儿子喜欢的花香,还为儿子换上喜欢的小熊图案被套;③作者对平凡生活中老伴的无私付出的感动。作者关注生活的细节,质朴而翔实的写出老伴换季劳作的生活片段。(三点各2分)(乙)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13.B D(B原文说哈佛大学的教练与球迷怀疑黄种人打不好篮球,而选项夸大了持此看法的对象范围,而将“黄种人”偷换成语义范围更小的“中国人”。D原文只是指出二人有共性,李小龙是美国曾经的华人领袖,但林书豪是不是于文无据。)  14.①在内容上,借华裔作家之笔侧面突出了林书豪所具有的坚持不懈的精神、不断超越的实力与强大的自信;(2分)②在结构上,以排比句总结全文,文末点睛,同时也是对标题所提问题的回答(照应)。(2分)15.并不会喧宾夺主。①李小龙与林书豪的成功具有共性,都是通过自身努力获得认可,借写人们熟知的李小龙,更易说明林书豪当下的价值与意义;②林书豪在美国篮坛所遭遇的传统理念上的挑战绝对不比身体的挑衅来得少,这比李小龙所处的时代更加复杂,也就愈加凸显了林书豪成功的不易。③林书豪的冷静、谦虚和智慧与李小龙具有深奥哲理的言辞内蕴相同,表现出林书豪深具东方智慧。(成功相似,困难更甚,智慧同源。三点各2分)ESPN(英文:Entertainment and Sports Programming Network,即娱乐与体育节目电视网)是一间24小时专门播放体育节目的美国有线电视联播网,最初ESPN也播放娱乐节目,后来全力发展体育节目,是当今世界最著名的体育电视网,24小时连续播出的体育节目频道。ESPN及ESPN国际在美国9000万家庭和全球147个国家可以收看。UCLA: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简称UCLA)是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西木区(Westwood)的一所公立研究大学,是美国最顶尖的综合大学之一。linsanity是Lin+insanity的合成词,Lin代表林书豪,insanity是令人发疯疯狂的意思。组合起来就是“林来疯”目前linsanity的域名已经被抢注完,可见林书豪的影响力。目前全世界大部分人都在议论林书豪,都在关注林书豪。四、语言文字运用(13分)   16.(1)不约而同(1分)     (2)赵本山不仅成为了春晚的一块醒目的招牌,而且成为了当下中国大众文化的一个标志性的符号 (3)⑤③④17.(1) “布”改为“部”(2) “本周三下午”,改为“本周三下午三时”。(3) “拨冗”,改为“准时”。会议通知格式通知的格式,包括标题、称呼、正文、落款。? ①标题:写在第一行正中。可只写“通知”二字,如果事情重要或紧急,也可写“重要通知 ”或“紧急通知”,以引起注意。有的在“通知”前面写上发通知的单位名称,还有的写上 通知的主要内容。? ②称呼:写被通知者的姓名或职称或单位名称。在第二行顶格写。(有时,因通知事项简短 ,内容单一,书写时略去称呼,直起正文。)? ③正文: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正文。正文因内容而异。开会的通知要写清开会的时间、地点 、参加会议的对象以及开什么会,还要写清要求。布置工作的通知,要写清所通知事件的目 的、意义以及具体要求和作法。? ④落款:分两行写在正文右下方,一行署名,一行写日期。? 写通知一般采用条款式行文,可以简明扼要,使被通知者能一目了然,便于遵照执行。18.(例)大学生中文素养堪忧是功利化社会风气带来的隐患。首先,大学生中文素养不高源于中小学重理轻文倾向,中文素养普遍淡漠;其次,大学生中文素养不高也源于信息化时代对多媒体的过分依赖,缺少了阅读、书写等传统学习途径;因此,大学生除了不断自勉外,社会与学校积极倡导中文学习也是不可或缺的。(观点2分,理由3分,表达2分) 五、写作(70分) 19.【命题评析】2012年高考语文全国卷(新课标)作文题,延续了近年来的设题形式与风格,变化不大,考查的仍是新材料作文,难度适中,体现了保持相对稳定的特点。所给材料是一则通俗易懂、给人启发、令人回味的小故事。这则故事与现实社会生活紧密相关,体现了“文章合为时而做”的理念,为“学雷锋,做好事” 提出了倡议,作了注脚,对考生进行了思想教育。设题者意在通过这则故事,让考生明确这样的道理:对于一个普通的人来说,每天做的大多是一些小事,但怀着一颗善良之心去做,也许不经意间就改变了某个人的命运。显然,命题者选取这则故事,不但考查考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思辨能力,而且也为考生指明了价值取向,以使其行文有据可依,有话可说,不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新材料作文的审题尤为关键。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语句,找准材料中的主体对象,理清材料的逻辑关系。通过对材料分析、筛选、提取、归纳等方式,概括出材料的主旨,然后联系现实,合理联想,以使立意准确。也可从分析材料中的原因入手,分析材料中的因果联系,从原因切入立意,从而确定恰当的角度。通过分析所给材料,可将重点放在船工之上。结合船工的所作所为,分析孩子们划船去海上平安归来的原因,然后提炼出恰当的角度进行立意。可按以下角度进行立意:1.存善心,行善举;2.勿以善小而不为;3.让善心成为习惯;4.小举动成就大成功;5.主动与漠视;6.责任与义务;7.由顺手做小事而想到的。如将角度放在船主之上来立意,可这样确定:1.要有感恩的心;2.受助后的感激。值得一提的是,考生选取的最佳角度,最好是能集中表现材料主旨的角度,这样立意行文,才能符合要求,从而得高分。考生如果联系现实从更的深层次来立意,所写文章的思想内容则会更加深刻、透彻。如果把整个社会设想为一只大船,那么危及社会的漏洞如不及时填补,大船就会沉没于茫茫无际的海洋之中。为此,这就需要每个人都要有责任,有义务,都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让善心随时随地开花结果。也可涉及到社会公德、社会责任感和安全意识等问题。可结合佛山小悦悦事件一些人的漠视,来叩问民族的良心。也可由漆工不收船主所给补洞的报酬,来反思社会上一些人收取红包,贪腐受贿,渎职与滥用职权等现象,这样正反对比论证,文章的中心会更加鲜明突出,也会令阅卷老师眼前一亮。2012新课标作文参考立意【立意角度】一、从刷油漆的修船工的角度:   1.歌颂善行、义举(小举动大善行)   2.强调责任、职分(修船工时下的本分是给船刷油漆,分外事是补漏洞。这体现了修船工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可以写“责任与良知”“敬业习惯与素养”“责任伴我行”等    3.重视细节/小事关大局/于细微处见精神/勿以善小而不为/小举动有大力量/(需要说明的是必须偏重于写下面三个方面①细节涉及善心、善行,向善美德等。②小洞补上以后消除祸患。③细节引到职业素养与职业操守)二、从船主角度:1.知恩图报/懂得感恩/常怀感恩之心 2.对待隐患的态度/办事情不能马虎大意三、从总体角度:   1.小善成大德/举手之劳成大德        2.小洞酿大祸   3.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4.行善有好报【基础等级】一、符合以上立意角度,内容可判为一、二等文二、结构完整,语言流畅,二等文以上三、三等文及以下,立意虽然是从材料中来的但立意角度与材料主旨有距离,属基本符合题意,内容为三等及以下。(如撇开材料单纯谈小事成就未来、细节决定成败等)三评文(两位评作文老师打分超过8分的,需发给第?位再评)主要集中在这里,有争议。四、不能跨类打分。如内容为三等,表达和特征两项只能打二、四等,绝不可能打一等。五、四等文:另起炉灶,跑题,与材料没有一点联系。(不轻易判跑题)   1.从孩子角度谈冒险        2.反省/发现/船主想到就去做3.顺手牵羊                4.否定修船工【发展等级】一、从学生实际出发,发展等级的四项(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16点中若干点(两点以上)特别突出的,发展等级即可得满分二、基础等级为满分,发展等级也可得满分;发展等级得满分,基础等级不一定得满分三、多找亮点,尽可能找出得分点【注意事项】一、不死抠文体二、关于扣分   1.缺少题目扣2分            2.错别字1个扣1分,扣完5分为止,重复不计   3.错别字太多,超过5个,可在表达上酌情扣分   4.标点错误太多,酌情扣分。如一逗到底,句号为实点,滥用感叹号,省略号挤一格或占六格   5.网络新词按错别字算。如“有木有”“童鞋”等   6.超过400字不足800字正常判分,每少50字扣1分。   7.不足400字,打一总分,20分以下2012新课标卷高考满分作文:举手之劳也是一种美德  船上的漏洞本不属于漆工约定工作范围,只要把油漆漆好了,任务就算是已经完成,可是漆工却顺便将船上的漏洞补好,就是这么一个不经意的“举手之劳”,却避免了一场重大事故的发生。  看完此则故事,令人想到另一则故事,一个大雨瞬间倾泻而下的午后,一位浑身湿淋淋的老妇,步履蹒跚地走进费城百货商店。看着她那狼狈的姿态和简朴的衣裙,所有的售货员都对她视而不见。这时走出一位小伙子走进里间,搬出一把椅子。“夫人,不必为难,坐在椅子上休息就是了。”这个年轻人叫菲利,老妇人就是美国亿万富翁“钢铁大王”卡内基的母亲。后来菲利来到卡内基公司,以他一贯的诚实和诚恳,成为“钢铁大王”的左膀右臂。菲利的举手之劳,成就了他的“扫天下”的伟业。两个故事虽说不同,但是结果都不同寻常。  举手之劳无须付出多大的代价,也无须多大的成本,简简单单,一举手,一抬足就可以做好,却给他人和社会带来意料不到的好的效果。在现实生活中:坐公交不少人给急需的人员让座;看到老人跌倒顺手把其扶起来;公共场所顺手关灯,关闭水龙头等并不少见,举手之劳有的是一种传统习惯,有的则是要细心的观察,举手之劳看似简单,但却反映出一种内心的美德。  与惊天动地的奇迹相比,举手之劳微不足道,但由小见大,与微之外见精神,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一个人要成功,不仅要干大事,还要从小事做起,不仅要做好份内的事,而且还得做好份外的事,细节决定成败,只有注意细节的人,才能全心投入,对待工作严谨认真,习惯举手之劳之人,才是胸怀宽大,能替他人所想,把他人放在心上的人,社会需要温暖,人与人之间需要真诚,人人都献出一点爱,都来点举手之劳,社会发展将更美好。  船主给漆工送了一大笔钱,其意不仅是金钱,而是一种报恩,菲利的举手之劳,成就了其“扫天下”的伟业。诚然,大凡举手之劳者都不图回报,但是让人铭刻在心,此种回报是意想不到,比起金钱更珍贵。举手之劳人人可做,但愿社会有更多的此类漆工,同时也希望得到帮助者能象船主那样,知书达理,给予爱心者以奖励,共同营造“我爱人人,人人爱我”的良好氛围。  【点评】这篇文章立意非常明确,举手之劳是一种美德,从漆工举手之劳从而避免重大事故发生的角度来写,确确实实是一种美德,又用联系论证的方式,写到卡内基的母亲因为举手之劳而造就了一代伟人,又用道理论证的手法,说明举手之劳有时虽微不足道,但却由小见大,从中见精神,道理论证充分,但是缺少了事例和说服力,使得内容不够丰厚,有点单薄,在最后点到举手之劳人人可做,也是个很好的点题。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