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卷本试卷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古诗文阅读(29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8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1)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王羲之《兰亭集序》)(2)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李白《蜀道难》)(3)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4)可堪回首,佛狸祠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5)屈心而抑志兮, 。(屈原《离骚》)(6) ,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7)纵一苇之所如, 。(苏轼《赤壁赋》)(8) ,烟光凝而暮山紫。(王勃《滕王阁序》)(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15分)阮裕,字思旷,宏达不及放①,而以德业知名。弱冠辟太宰掾。大将军王敦命为主簿,甚被知遇。裕以敦有不臣之心,乃终日酣觞,以酒废职。敦谓裕非当世实才,徒有虚誉而已,出为溧阳令,复以公事免官。由是得违敦难,论者以此贵之。咸和初,除尚书郎。时事故之后,公私弛废,裕遂去职还家,居会稽剡县。司徒王导引为从事中郎,固辞不就。朝廷将欲征之,裕知不得已,乃求为王舒抚军长史。舒薨,除吏部郎,不就。即家拜临海太守,少时去职。司空郗鉴请为长史,诏征秘书监,皆以疾辞。复除东阳太守。寻征侍中,不就。还剡山,有肥遁之志。有以问王羲之,羲之曰:“此公近不惊宠辱,虽古之沈冥②,何以过此!”成帝崩,裕赴山陵,事毕便还。诸人相与追之,裕亦审时流必当逐己,而疾去,至方山不相及。刘惔叹曰:“我入东,正当泊安石渚下耳,不敢复近思旷傍。”裕虽不博学,论难甚精。尝问谢万云:“未见《四本论》③,君试为言之。”万叙说既毕,裕以傅嘏④为长,于是构辞数百言,精义入微,闻者皆嗟味之。裕尝以人不须广学,正应以礼让为先,故终日静默,无所修综,而物自宗焉。在剡曾有好车,借无不给。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后裕闻之,乃叹曰:“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遂命焚之。在东山久之,复征散骑常侍,领国子祭酒。俄而复以为金紫光禄大夫,领琅邪王师。经年敦逼,并无所就。御史中丞周闵奏裕及谢安违诏累载,并应有罪,禁锢终身,诏书贳⑤之。或问裕曰:“子屡辞征聘,而宰二郡,何邪?”裕曰:“虽屡辞王命,非敢为高也。吾少无宦情,兼拙于人间,既不能躬耕自活,必有所资,故曲躬二郡。岂以骋能,私计故耳。”年六十二卒。(选自《晋书•列传第十九》,有删改)【注】①放:即阮放,东晋名臣,“江左八达”之一。②沈冥:指隐居之士。③《四本论》:讨论才性同异的文章。④傅嘏:晋朝尚书,曾论才性同。⑤贳:赦免2.对下列句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由是得违敦难 违:避开,躲避 B.少时去职 少:年轻,年少C. 审时流必当逐己,而疾去 疾:快速,急速D.必有所资 资:凭借的本钱,依托3.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能体现阮裕淡泊名利的一组是( )(3分) ①弱冠辟太宰掾 ②复以公事免官 ③除吏部郎,不就 ④还剡山,有肥遁之志 ⑤吾少无宦情 ⑥构辞数百言,精义入微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④⑤⑥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阮裕富有才能,但大将军王敦因为阮裕“终日酣觞”而疏远他,阮裕也因此没有受到王敦叛乱的牵连,为此阮裕受到人们的称赞。 B.阮裕无意功名,无为官之心,有遁世隐居之志向,王羲之认为只有古代那些隐士才可以和阮裕相提并论,刘惔也对阮裕赞赏不已。 C.有人曾经想借阮裕的好车安葬母亲但又不敢开口,阮裕知道后把车烧掉了,认为如果拥有好车而他人不敢借,留着车子也没有用。 D.阮裕多次辞官,如曾经推辞了从事中郎、吏部郎、侍中、秘书监等官职,但也曾多次出仕,阮裕说自己出仕不是本意,是为生活所迫不得已而为之。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6分) (1)敦谓裕非当世实才,徒有虚誉而已 译文: (3分) (2)子屡辞征聘,而宰二郡,何邪? 译文: (3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6分)秋闺思二首(其一)张仲素碧窗斜月蔼深晖,愁听寒螀①泪湿衣。梦里分明见关塞,不知何路向金微②。【注】①寒螀:寒蝉。②金微,金微山,即今阿尔泰山,是当时边关要塞所在。(1)第二句“泪湿衣”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3分)答: (2) “中晚唐作品讲究用意用笔的曲折,以耐人寻味见长”, 有人评说这首诗就体现了这一特点。你赞同吗?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3分)答: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蛮王孟获先是侵犯边境,后又造反,诸葛亮亲自率兵南征。他采用魏延的意见,攻心为上,交战中七次将孟获擒住,又七次将其放还,最终使孟获心悦诚服。(《三国演义》) B.吴荪甫决定把公债市场上的损失转嫁到工人头上,断然下令:裁人,减工资,延长工时。工人被激怒了,他们举行了罢工。(《子夜》) C.琴听二表哥觉民说“外专”明年暑假要招收女生,十分高兴。但她一想到进入男学堂将要遇到的困难和阻力,心情不免沉重起来。看到这种情况,觉民和觉慧兄弟竭力安慰和鼓励她。(《家》) D.银行家格拉桑为讨好葛朗台而毛遂自荐,到巴黎协助处理葛朗台的兄弟的债务一事,他将部分债款还给债权人,余下的按预定计划长期拖延。在这件事情上,葛朗台虽然花费了一些钱,但也利用银行家在巴黎进行公债买卖,又赚了一大笔钱。(《欧也妮•葛朗台》 E.聂赫留朵夫靠朋友帮助将玛丝洛娃改判为一般移民流放,他觉得再也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妨碍他们共同生活,于是萌生“我要生活,我要家庭和孩子,我想过人的生活”的想法。(《复活》)8.简单题。(任选一题)(5分) (1)流浪汉们为什么要攻打巴黎圣母院?伽西莫多在乞丐进攻被镇压后却发现爱斯美拉达不见了,她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请简述。 (2)阅读下面的《红楼梦》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王熙凤)说着,一径出来,因向王善保家的道:“我有一句话,不知是不是。要抄检只抄检咱们家的人,薛大姑娘屋里,断乎抄检不得的。”“薛大姑娘”是谁?请简述“抄检咱们家的人”这一情节。 答第( )题: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9.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完成后面题目。(6分) ①孟子曰:“道在尔①,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之难。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孟子•离娄》)②孟子曰:“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君子之言也,不下带②而道存焉。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 (《孟子•尽心下》)【注】①尔:通“迩”,近。②不下带:不下于腰带,指眼前常见事物。(1)孟子认为的“道”在上述文段中表现在哪里?请简要概括。(2分) (2)孟子指出“人病” 在于“舍其田而芸人之田” ,那么怎样才能避免这毛病?请结合上述文段作简要分析。(4分) 三、现代文阅读(2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9分)治学当有忧乐情怀彭时代品格与情怀是治学的思想根基。一些学者之所以受到世人敬仰,不惟其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更因其具有高尚的精神品格。学者高尚的精神品格有着丰富内涵,其中忧乐情怀是一个核心元素。 忧乐情怀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精神,自古为学人所推崇。孔子高度赞扬其学生颜回的忧乐情怀。孔子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在一般人看来,颜回的“忧”是“不堪之忧”。但对颜回来说,这种物质匮乏的“忧”是砥砺品格、完善自我、成就学业、成为圣贤的强大动力。颜回的即忧即乐、化忧为乐的情怀,体现了儒家学者安贫乐道、达观自信的精神境界。 历代思想家、学问家在不同历史条件下,拓展和深化了儒家忧乐情怀的内涵。一方面,“忧”从“忧道”、“忧政”升华到“忧民”、“忧国”、“忧天下”。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杜甫的“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左宗棠的“身无半亩,心忧天下”等诸多名言,莫不道出历代学者对家国、对黎民的责任与关爱。另一方面,“乐”也从最初的“父母俱在、兄弟无故”的天伦之乐发展到“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的为人之乐,再到“君子乐得其道”的“得道”之乐,直至“乐以天下”的至乐。 宋朝范仲淹是古代忧乐情怀的集大成者,其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为忧乐合一高尚境界的经典表述。其实,范仲淹还对天下与个人、“忧”与“乐”的关系进行了深入辨析:在天下与个人的关系上,他强调君子“不以己欲为欲,而以众心为心”,即要有大局意识和利他精神,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都要心系天下苍生,始终把国家兴亡、百姓疾苦放在第一位,也就是要有深厚的家国情怀和民本意识;在忧与乐的关系上,他强调君子“进则尽忧国忧民之诚,退则处乐天乐道之分”,即在位时应为民族兴旺发达、国家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而殚精竭虑,不在位时则应以天人合一、追求真理为快乐。 通过梳理古代忧乐情怀的内涵及其演进过程,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忧乐情怀中的“忧”,并不是悲天悯人的感情宣泄,而是超越一己利益得失的担当精神、进取志向、整体观念、忧患意识;忧乐情怀中的“乐”,也不是满足个人物质欲望的快乐,而是一种乐观豁达的处世态度,一种先苦后甜、先人后己的成就感、责任感。几千年来,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维系、传承、发扬,与存在这样一大批胸怀天下、心系苍生、安贫乐道、先忧后乐的士人学者有着密切的联系。 古代士人学者的忧乐情怀可以给今天的学者带来许多启示。一方面,治学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积极为国分忧、为民解难,特别要注重对重大现实问题、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大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研究和探索,努力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发展、人民幸福作贡献;另一方面,应以发现真理、传播真理为己任,以传播文明、资政育人为至乐,不为功名利禄所惑,不断提升精神境界,始终忠诚于祖国、忠诚于人民、忠诚于真理。(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0.下列对原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忧乐情怀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精神,是学者高尚精神品格的一个核心元素,是治学的思想根基,自古为学者所推崇。 B.文章引述了孟子、屈原、杜甫、顾炎武、左宗棠等人的名言,意在指出历代思想家、学问家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都能心系天下苍生,始终把国家兴亡、百姓疾苦放在第一位。 C.宋朝的范仲淹是古代忧乐情怀的集大成者,在“忧”与“乐”的关系方面,他强调君子“进则尽忧国忧民之诚,退则处乐天乐道之分”,其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D.几千年来,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维系、传承、发扬,与一大批拥有忧乐情怀的士人学者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的忧乐情怀可以给今天的学者带来许多启示。11.古代士人学者的“忧乐情怀”的具体内涵有哪些?请简要概括。(2分) 答: 12.请简要概括本文的写作思路。(4分) 答: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本题为选做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3—15题(15分)刁家父子聂鑫森古城湘潭的这条小巷叫风云巷,又曲又长,刁家父子住在巷尾的一个破旧小院里。父亲刁匀,靠拾破烂为生。儿子刁习,小学毕业就辍学了,跟着父亲去拾破烂。从年头到年尾,刁家少有人去叩访。他们父子也决不轻易去别人家走动。怕人嫌弃。但巷子里也不是没有明白人,比如中医温寒之。有一次,他在巷子里碰到刁匀,见其气喘吁吁,便知是肾虚之故,忙说:“老刁,你有病,我给你开个方子如何?”于是,温寒之第一次去了刁家。到处是破烂的东西,气味呛人。在小堂屋的桌子上,一直放着砚池、墨和毛笔,还有几本旧书,是《三字经》《幼学琼林》和《论语》,书的封面上原写的“刁匀藏书”几个字划去了,重写了“刁习拜读”几个篆字。温寒之扫了一眼,就看出大砚是端砚,笔是湖笔,绝对不是拾来的;这几个篆字,刁习绝对写不出,只可能出自刁匀的笔下。刁习虽辍学,但刁匀一定在悄悄地亲自课读儿子。这让温寒之很感动,他什么也不问,为刁匀认真切脉,然后下笔写方子。刁匀毕恭毕敬地向温寒之鞠了一躬。文化大革命说来就来了。刁家父子显得特别地忙,频繁地出门和回家。一到晚上,他们关紧院门,在暗淡的灯光下,开始仔细地清理。从没用的破烂中,找那些砸碎和没砸碎的古旧铁器、铜器、石器,找那些撕成了多少片的名人字画,然后小心地藏到一间杂屋的破旧柜子里去。他们还节衣缩食,拼命地省下钱来,到一些偏僻小巷的老宅子去收购“废品”,以很便宜的价格,收到不少好东西。文革结束了。突然之间,刁家父子再不拾破烂了。他们变卖了一些“文革”中得到的陈年旧物,在一条老街上开起了古玩店。一些砸烂的铜器、铁器,由名工匠修复得天衣无缝;一些撕碎的古字画,在精心的装裱、修补后再现原貌。巷尾那个破旧的刁家小院,拆了后复建,高高的院墙,一栋四层的青砖红瓦楼。自从刁家富起来后,温寒之就再也不去刁家那个小院子了。倒是刁匀父子时常到温家拜访,有时还会送上几本收购来的古旧线装医书,而且执意分文不取,以表示对当年之事的谢意。到底拗不过刁家父子的邀请,出于礼貌,温寒之在一个初秋的午后,去了老街的“寻珍斋”。他们一边喝着功夫茶,一边聊着天。刁习指着挂在墙上的一排书法作品,说:“温伯伯,还记得吗?那晚你到我家,我爹正在一个大木盆里浸泡一叠叠的废旧字纸,你还说都是名教授、名书画家的大手笔哩。”“当然记得。”“后来我们还拾了不少,百分之百的真迹!而且是特殊年代特殊环境中的产物,苦恼、忧愁、悲哀、愤懑,全在那些笔画之间。等到有了这个店子,我们请名裱匠一一装裱,挂在这里让人看和买。这古城有多少家古玩店?哪家也没有这些稀罕的东西!”“有人问津吗?”“有!当年的当事人,活着的,重新‘出山’后,字画价高得吓人,这检讨书是他们的平生之痛,当然也是平生之耻,公开在光天化日之下,不是寒碜他吗,能不收买回去?我们怎么开价,他就怎么付款!而在那时冤死的,检讨书成了‘绝唱’,很受收藏家的青睐,我们自然是待价而沽!”温寒之的心,兀地有了隐隐的痛感。刁家父子出卖这种东西,与古玩生意就相去甚远了。“小刁呀,文化大革命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场大劫难。但你们却从中发现了商机,赚了大钱。你们父子的心眼,比哪个都多!”“温伯伯,你夸我们哩。生意人,不这样能行吗?”温寒之觉得索然无味了,蓦地站起来,说:“我还有事要办,告辞!”刁习追上来,问:“温伯伯,我说错什么话了?你别放到心里去!”过了几天,温寒之派遣老伴,把刁家父子赠送的那些古旧医书,客气地送了回去。刁习问他父亲:“温伯伯怎么和我们生分了?”刁匀淡淡地说:“他有他的活法,我们有我们的活法,捏不到一块儿。” (选自《小说月报》2009年3期,有删节)13、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 )(5分) A.文章开篇介绍了刁家父子的生活环境及身份职业,文字凝练,体现了刁家父子生活的贫困,职业的低下。B.中医温寒之与城里的其他人不同,在刁家最困难的时候,能够主动伸出援助之手,体现了他良好的人品。C.文革期间刁家父子特别忙碌,以很便宜的价格,收到不少好东西。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这对父子行为的不屑。D.刁习以为温寒之所谓的“你们却从中发现了商机,赚了大钱。你们父子的心眼,比哪个都多!”是对他们父子的夸奖,这既表现了刁习思想觉悟的肤浅,也充分说明了两家人已“捏不到一块儿”。E.作者较详细地写了刁家父子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日夜忙碌拾破烂、收购“废品”,为的是体现父子俩创业的艰辛,也为后文刁家父子生活发生巨大变化作了铺垫。14、小说写“温寒之第一次去了刁家”,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答: 15、温寒之与刁家父子“生分了”。有人认为是温寒之没有品尝过苦日子的滋味,总是以自己的想法要求别人,太过苛刻,刁家父子的行为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有人认为刁家父子的行为是可耻的。你有怎样的看法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6分)答: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 (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3—15题(15分)李敖之姿态顾颐武 “文人”是李敖在煤体中出现的角色定位,今天人们讨论的“知道分子”,李敖其实就是一个绝妙的典型。另一面,李敖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媒体的“偶像”,或者说是一个标准的明星。他的言论都是有趣味的奇谈,他的想法都是异常单纯和鲜明的,其实也没有超过公众一般见识的范围太远。他的不同其实是正好和常识唱反调或者换一个说法讲常识,都容易让人理解,也没有背离我们所受的现代的教育。他也时时掌握了迎合和嘲讽的适度的表现。他知道,迎合公众不一定是完全讨好他们,也包括嘲讽他们。所以他一面给读者他的正义和慷慨的表现,让众人感到他的大德无亏。另一面却时时调侃公众,时时显示自己的桀骜不驯,于是常常示人以小缺点、小毛病。这使得李敖一面呈现的是渊博不可企及,才华不可企及,英雄气概不可企及;另一面却又并不高高在上,并不是古今完人,有常人甚至超出常人的无伤大雅的弱点或毛病。这样的形象对于今天的“后现代”的媒体社会来说当然是最好的追捧对象。于是,我们可以看到的李敖确实是一个文人中的明星,或者说明星中的文人。在这个消费的时代,李敖的可消费性实在太丰富了。他的知识和见解可以资谈助;他的风趣和弱点可以让我们别有会心,哈哈一笑;他的不同凡响的行为可以让我们佩服得五体投地。所以,李敖与媒体的互动的确是最为成功的范例,也是这个市场化的社会的新的“文人”形象。他的“文人”形象是后现代的,见识和思想却仍然是现代的。但其实李敖如果仅仅有这些迷人之处,他也仅仅如此而已了。我觉得他吸引人的地方还在于他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文人,一个具有强烈的中国情怀的文人。他作为经典文人的作风和品位仍然是有力量的,也是超越了媒体戏剧化的表现的。从传统的角度看,他是一个有侠气的“狂士”,有“仰天大笑出门去”的气魄,有敢爱敢恨的率真,同时他又有一股绵绵的柔情,有一种“无情未必真豪杰”的真性情。正是因为中国的文化是他精神的皈依,所以他总是从“中国”的角度来观察世界。他虽然住在台湾,他的关怀却在整个中国。他的心的境界其实是宽广的。这种关切中国、关切我们的文明的命运的情怀也是中国文人的特质。李敖经常激烈地反传统,但他的气质其实非常传统,他的行为方式在中国传统的文人中都找得到自己的原型。这种对于中国的感情其实不仅仅是对于故乡的绵绵思念,也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的感伤的追怀,其实李敖从来也没有被人为的障碍分隔,他的心和人生的思考从来都是从一个中国的角度开始的。我看《北京法源寺》的序言时对于最后几句总是难忘,他说到谭嗣同著《仁学》时的胸怀,并以此自况:谭嗣同的《仁学》“写成之后,他感于台湾新丧日本之手,乃不用真名,而以”台湾人所著书“颜其封面,借哀浊世;如今,我独处台湾,写《北京法源寺》”,台湾人所著书“之谶,百年孤寂,又复重演。契阔四十载。今印此书以归故国,沧海浮生,难忘我是大陆人而已”。 (选自《新京报》,有删改)1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 )(5分) A.李敖是今天人们讨论的“知道分子”的典型,尽管他的言论常常和常识“唱反调”,但并不背离我们所受的现代的教育,也能为公众所认识和理解。B.“文人”李敖之所以能成为媒体“明星”,原因之一在于他丰富的“可消费性”。也正因此李敖与媒体的互动成为最为成功的范例。C.李敖吸引人的地方就在于他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文人,他有“狂士”的侠气与率真,更有“无情未必真豪杰”的柔情。D.李敖生于台湾,他的关怀却是整个中国。因此他不啻从“台湾”的角度,也从“中国”的角度观察世界。E.文章末尾借李敖所著《北京法源寺》一书的序言中的几句话,表现李敖从来不曾被人为的障碍分离,对故国家园的深切情怀。14、李敖为什么被今天的“后现代”媒体社会所追捧?请简要分析。(4分)答: 15、透过本文,我们看到了李敖的哪些多面性?同时结合全文就作者认为的李敖是“一个具有强烈的中国情怀的文人”,谈谈你的理解。(6分)答:
四、语言文字应用(11分)16.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文化需有历史责任感,而不是脱离实际,无谓地在吸引观众和读者眼球上“出彩”。秦文化、汉文化、唐文化••••••凡是种种,① 都是先哲经过生活抽离出来的文化精品,具有时代特点,经过了历史的检验,深受人民群众所喜爱。②蒲松龄、曹雪芹、鲁迅、沈从文、茅盾••••••他们都是处心积虑,甘做微木,在寂寞中写就影响世人的鸿篇。③ 文化不能带动GDP,但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和 (jiǎo)④正价值取向。古老的华夏民族需要文化的兴盛,更需要常怀“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的情怀,⑤ 以严谨治学的态度和求真务实的精神去创造优质的文化“品牌”,使“软实力”不软,“硬功夫”更硬。⑥(1)、①⑤⑥ 三处有一处标点错误,请指出并加以改正。(1分) (2)、②③ 处在语言表达方面均存在问题,请加以改正。(2分) ; (3)、④ 处“jiǎo 正”中的“ jiǎo ”的正确写法是 。(1分)17.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7分) 莫言和朴载相或许算得上2012年最火的两个亚洲男人。一个是文坛名家,一个是因单曲《江南Style》一炮走红的乐坛宠儿;一个创作正统严肃的文学著作,一个创作诙谐幽默的流行金曲;一个由万众瞩目的诺贝尔奖领奖台居高临下光耀世界,一个由网络自下而上引发全球狂欢。 对于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阐述。(要求: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50字左右。)五、作文(70分)18、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70分)在非洲草原上,常常有这样一种令人吃惊的画面:成年羚羊为了躲避猎豹和猛狮的追捕,往往会带领幼年羚羊躲开平坦的开阔地,而奔向最陡峭的悬崖。幸运的是,连它们也无法相信,那于绝境中悲壮的舍命一跃,竟让他们中的大多数成功地逃离了猛兽的魔爪,重拾了性命, 而幼年羚羊在这次逃离中也锻造了非同一般的腾跃能力。 人生于我们,是不是也该时常给自己留一片这样的“悬崖” 请以“给自己一片悬崖”为题,自选角度,自主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不得抄袭与套作。
期末语文参考答案1.(8分)(1)齐彭殇为妄作 (2)猿猱欲度愁攀援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4)一片神鸦社鼓 (5)忍尤而攘诟 (6)最爱湖东行不足 (7)凌万顷之茫然 (8)潦水尽而寒潭清2. B “少”解释为“不久”3.C ①②句讲的是阮裕的官职任免情况,⑤讲的是阮裕论难甚精4. B “相提并论”错,原文是说“何以过此”,意即“超不过阮裕”。5.(1)王敦认为阮裕不是当世有真实才能的人,只是白白地有虚名罢了。(谓,徒,句意) (2)你屡次推辞征召任命,却担任两个郡的长官,为什么呢?(征聘,宰,句意)【参考译文】阮裕,字思旷,才识宏大畅达比不上阮放,但凭借德行与功业出了名。二十岁被征召做了太宰掾。大将军王敦任命他做主簿,他很受王敦的赏识。阮裕认为王敦有谋反的野心,于是整天喝酒,通过纵酒的方式废弃职事。王敦认为阮裕不是当世有真实才能的人,只是徒有虚名罢了,就让他出外做溧阳令,又借公事免了他的官。阮裕因此避开了王敦谋反带来的灾难,谈论的人因为这很看重他。咸和初年,阮裕被任命为尚书郎。当时经历了王敦之乱,朝野一派凋敝景象,阮裕于是弃官回家,居住在会稽剡县。司徒王导邀请他做从事中郎,他坚决推辞没有就任。朝廷准备征召任用他,阮裕知道这次推辞不了,就请求做王舒的抚军长史。王舒死后,阮裕被授为吏部郎,他没有就任。阮裕回家乡后又被任命为临海太守,不久又辞去官职。司空郗鉴请他做长史,皇帝下诏征召他做秘书监,他都以生病为借口推辞了。他又被任命为东阳太守。不久他被征召为侍中,没有就任。阮裕回到剡山,有遁世隐居的志向。有人问王羲之对阮裕这个人怎么看,王羲之说:“这个人淡泊近在身边的荣辱名利,即使古代有名的隐士,哪里有超过他的呢!”成帝驾崩,阮裕来到陵前祭奠,祭奠完毕就往回走。众人都来追赶他,阮裕也知道这些世俗之人一定会追赶自己,于是迅速离开,阮裕到了方山那些人才没有追上他。刘惔长叹说:“我到东边去,只能停在安石渚的下游,不敢再挨近阮裕身边。”阮裕的学问虽然不广博,论辩却十分精湛。他曾问谢万说:“我没有读过《四本论》,请您为我讲一下。”谢万叙说完后,阮裕认为傅嘏的观点比较好,于是撰写了一篇数百字的文章,对《四本论》的精义论述得细致具体,听说这件事的人都赞叹不已。阮裕曾经认为人们没有必要广泛地学习,而应以礼让为先,所以他整天静默,不学习研究任何事情,但周围人都尊崇他。他在剡县时曾有一辆好车,别人借用没有不答应的。有一个人要安葬母亲,想借他的车但又不敢说出来。后来阮裕听说了,叹口气说:“我有车却使别人不敢向我借用,这车还有什么用!”于是让人把车烧掉了。阮裕在东山待了很长一段时间,又被征召为散骑常侍,担任国子祭酒之职。多年来被敦促催逼,他都没有就任。御史中丞周闵上奏说阮裕和谢安连年违背诏命,应该治罪,禁锢终身,皇帝下诏赦免了他们。有人问阮裕:“你屡次推辞征召任命,却担任两个郡的长官,为什么呢?阮裕说:“虽然几次推辞皇上的任命,但不敢自视清高。我从小就没有做官的志向,又没有谋生的本领,既然不能靠耕地过活,必然要寻找别的生活依靠,因而恭顺地做了二郡的长官。哪里是为了展示才能?只是自己的生计打算罢了。”阮裕六十二岁那年去世。6.(1)梦里分明见到良人出征的关塞,可是,到良人所驻防的金微山却迷路了。一急,就此醒来,只有斜月透进碧纱窗和秋虫悲鸣,心头寂寞,因此泪湿沾襟。 (2)我赞同。“梦里”句是一折,写思妇见到良人所在的关塞时的激动和喜悦;“不知”,又是一折,写出了思妇迷失道路时的焦急和失落。如此回环曲折,将思妇的痴情与悲愁惶惑极细致地表达出来。7.AD A项,诸葛亮采用的是马谡的意见;D项,“花费了一些钱”错,葛朗台在这件事情上分文未花。8.(1)爱斯美拉达被伽西莫多救到圣母院后,国会再次判决爱斯美拉达死刑。流浪汉们闻讯后,深夜攻打圣母院救爱斯美拉达。混乱中,克洛德通过甘果瓦把姑娘骗出圣母院,并威胁她,要她在绞刑架和他之间选择并欲占有她,爱斯美拉达宁死不屈。这激怒了克洛德,他将爱斯美拉达交给痛恨她的隐修女,并去通知军警来抓她。 (2)“薛大姑娘”指薛宝钗。傻大姐在大观园捡到一个绣香囊,被交到王夫人手里。王夫人让凤姐和周瑞家的和王善保家的等人连夜对大观园进行抄检。先后抄检了宝玉、黛玉房里丫头的箱子,未发现可疑之物;搜探春丫头的箱柜时,收到探春阻挠。最后在迎春房里发现了王善保家的外孙女司棋与司棋表弟潘又安的私情。9.(2分)(1)在身边常见的事物之中。 (4分)(2)严格要求自己,做好自己应做的事情;首先明确自己应做的事情(“其田”),其次要做好自己的应做的事情(“芸”“其田”)【参考译文】 ①孟子说:“道就在近旁,却往远处去找;事情本来容易,却往难处去想;只要每个人都爱自己的父母,尊敬自己的长辈,天下就太平了。” ②孟子说:“言语浅近,意义却深远的,这属于善言;所操持的简单,效果却广大的,这是善道。君子的言语,讲的虽是常见的事情,可是道就在其中;君子的操守,从修养自己开始,(然后去影响别人,)从而使天下太平;有些人的毛病就在于放弃自己的田地,却去替别人芸田——要求别人的很重,自己负担的却很轻。”10.B 解题思路:引述孟子、屈原、杜甫、顾炎武、左宗棠等人的名言,意在说明历代思想家、学问家在不同历史条件下,拓展和深化了儒家忧乐情怀的内涵。11.“忧”是超越一己利益得失的担当精神、进取志向、整体观念、忧患意识;“乐”是一种乐观豁达的处世态度,一种先苦后甜、先人后己的成就感、责任感。(2分)12. 开篇即指出忧乐情怀是学者高尚的精神品格中的一个核心元素;然后梳理古代忧乐情怀的内涵及其拓展、深化过程,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古代士人学者的忧乐情怀的具体内容;最后谈古人的忧乐情怀可以给今天的学者带来的启示。(4分) (甲)13、C错,“字里行间流露了作者的不屑”错。E错,“为的是体现父子俩创业的艰辛”错,此处并非作者写作目的。14、①通过温寒之的眼睛写刁家父子生存环境的恶劣,与下文的“青砖红瓦楼”形成对比。②刁匀有知识,重视对儿子的教育,为下文写父子俩能够有鉴赏、辨别的眼光,审时度势抢收名家书画埋下伏笔。③说明刁匀原本出自书香门第,接受过一定的教育,只是后来家道衰落才去捡破烂。15、(示例)观点一:温寒之太过苛刻。①刁家父子能够在动乱年代清醒地认识到名人书画的重要价值,说明他们有知识,有眼光;②他们收购的东西有的虽然价格相当便宜,但决不是盗抢得来的,靠卖名人书画赚钱没有什么不可以;③各人的活法不同,温寒之不应该以自己的生活方式、观念要求别人。观点二:刁家父子行为可耻。①刁家父子将自己的发财之道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且有趁机敲诈的嫌疑,这样的行为有悖书香门第的美德;②刁家父子处心积虑无非就是为了发财,这样的行为已然背离了古玩生意的雅趣,变得俗不可耐。(乙)13、C错,错在“就在于”原文是“还在于”,“更”也不合原文意思。D错,李敖住在台湾,并非生于台湾,“不啻”错,他并没有从台湾的角度。14、他的渊博、才华、英雄气概不可企及,却又并不高高在上,有常人甚至超出常人的无伤大雅的弱点或毛病。15、李敖的多面性:①有文人作风的知识分子、“知道分子”;②不折不扣的媒体偶像,标准的明星;③传统意义的文人。 李敖的中国情怀:①中国的文化是他的精神的皈依:②他虽然住在台湾,他的关怀却在整个中国:③他的心和人生思考从来都是从一个中国的角度开始的。16.(1)、⑤ 去掉引号内的句号(2)、②处的“所”改为“的”, ③处的“处心积虑”改为“呕心沥血”( 3)、矫17.答案示例一:莫言和朴载相,虽然他们从事的事业不同,一个是阳春白雪,一个是下里巴人,但是他们都引起了轰动,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个不争的事实表明,他们都是时代需要的,都能引起大众的共鸣。阳春白雪能给我们艺术的熏陶和享受,下里巴人也能放松我们因压力而绷紧的神经。所以,对阳春白雪我们不盲从,对下里巴人我们不贬斥,坦然接受,享受生活。 答案示例二:虽然莫言和朴载相同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但是艺术是有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之分的,在快节奏的文化快餐时代,我们在享受大众娱乐的同时,更应该脱去浮躁,关注文学,关注阅读,接受精神的洗礼,传承文化的精髓。而且,无论是从历史来看,还是从现实来看,正统文学一般具有长久的生命力,而且历久弥新,而通俗艺术的生命力就很难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