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B卷)及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B卷)及答案

ID:327146

大小:31.7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B卷)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1-3题。(9分)                                             读经典可改变气质①现代社会是多元文化交错的社会,一个人不可能只接受单一的某一种文化,近百年来西方强势文化影响于东方,影响于中国,是不争的事实,我们也无须拒绝这种影响。只是当我们接受异质文化的时候,应该收拾好自己文化的主体,打点好自己的文化精神,把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融解在一起,那才意味着新的文化的诞生。②选择什么书来读,不是毫无讲究。就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社会文化风气的养成而言,无论哪一行业的人,都有一些共同的书需要大家来读一读,这就是本民族的那些文化经典。③我国是世界上主要“文明体国家”之一,文化典籍多。但是作为一般阅读而不是从事专业研究,需要读、应该读、可能读的经典,并不如想象的那样多。哲学,无非是先秦时期的诸子,而且主要是孔子、孟子、老子和庄子,荀子、墨子、韩非子、公孙龙子等,都可以暂时不读,甚至孟子,也不一定全部都读。但汉代的《礼记》里有两篇著作,却不能不读:一是《中庸》,一是《大学》。当然宋明儒的书,还是要读一些的,特别是朱熹、王阳明的著作。朱熹把《大学》《中庸》和《论语》《孟子》合为“四子书”,并精心注释,成为传统社会流传最广的儒家经典。④史学方面,文史从业人员讲究“前四史”,即《史记》、前后《汉书》和《三国志》。一般阅读,光读《史记》就可以。如嫌篇幅大,可选取其中的《传》和《本纪》阅读。文学方面,《诗经》《楚辞》不可不选择一些来读。《楚辞》可选屈原的《离骚》,《诗经》不可忽略《小雅》。另外晋的陶渊明,唐的李白、杜甫的诗,韩愈、柳宗元的古文,宋的苏东坡、黄庭坚、李清照、陆游、辛弃疾,元的关汉卿、王实甫,明的汤显祖及《三国》《水浒》,清的《红楼梦》等,都是不能不读的。汉代王充写的《论衡》,是一部奇特的书,读起来会打开你的思想,而不会被传统所束缚。还有清末民初以来20世纪文史大家的著作,不少都堪称经典,如严复、章太炎、梁启超、蔡元培、王国维、陈寅恪、马一浮等人的书,如果不读,未免太可惜。20世纪学术大师的著作,实际上是通向中国古代经典的桥梁,由他们进入古代经典,也许是“终南捷径”。至于道家,老庄足矣。佛学可读《弘明集》《广弘明集》《出三藏记集》,获得佛学的可靠知识,《坛经》《金刚经》《心经》则能够引导进入佛理的信仰层面。⑤今天为什么还要读中国的这些经典,我想主要是为了文化传承的需要。然而其意义又不止于此。就个人的修养而言,阅读经典文本是使阅读者经历一番文化濡化的过程,它可以不知不觉地改变人的气质。朱熹就说过,读书的目的之一就是让人变化气质。很多人都发生气质的变化,一个时代的社会风气就会随之发生变化。所以阅读本民族的文化经典,在个人,可以变化气质;对社会而言,可以转移风气。⑥我们正在进行的现代化进程,同时有一个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的任务,我可以肯定地说,要完成这个任务,必须造成全民族的阅读风气,首先是造成阅读经久不衰的本民族文化经典的风气。                                          (节选自《中国作家网》)1.下列有关阅读经典的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为了养成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社会文化风气,各行各业都有一些书需要大家来读一读,这些书构成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经典。   B.作为一般阅读,需要读、应该读、可能读的哲学,无非是先秦时期的孔子、老子和庄子等,而孟子、荀子、墨子等都可不读。   C.一般的人阅读史学作品,只读《史记》就可以了;文学方面,《诗经》中只要读《小雅》,《楚辞》中只要读屈原的《离骚》。   D.不少清末民初以来的20世纪学术大师们的著作是通向中国古代经典的桥梁,由他们进入古代经典,也许是一种便利的方法。2.下列有关现代社会中的人们对待多元文化的态度,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吸取文化的精华,剔除文化的糟粕 。   B.无须拒绝异质文化的影响。     C.现代社会多元文化交错,一个人不可能只接受单一的某一种文化 。   D.收拾好自己文化的主体,打点好自己的文化精神,把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融解在一起。3.对“今天我们还要读中国的经典作品的意义”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主要为了文化传承的需要。   B.使阅读者经历一番文化濡化的过程,不知不觉地改变人的气质。   C.造成阅读经久不衰的本民族文化经典的风气。   D.在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二、(37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惓,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以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4.下列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列坐其次        旁边                 B.不能喻之于怀    明白      C.虽趣舍万殊      取向                 D.游目骋怀        奔跑      5.下列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②使工以药淬之    B.①当其欣于所遇        ②于人为可讥    C.①不知老之将至        ②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D.①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②虽一毫而莫取6.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语言清新质朴,自然流畅,与内容构成了和谐的统一,没有两晋时期盛行的骈俪藻饰之风。    B.作者认为生就是生,死就是死,活着和死亡是人生大事,二者不可等量齐观。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及时行乐,不宜空谈玄理之意。    C.本文前半部分主要是叙事、写景,后半部分则是抒情、议论,文笔富于变化,作者感情亦时喜时悲,这既适应表现富有哲理的思辨的需要,又使文章极尽抑扬顿挫之美。    D.作者还断言生命情绪是一种永恒的存在,并且发现自古以来人们所兴感,文章所抒发的生死之情是相切合的。作者作此序文,表达对生命的思考,亦有承袭前人,启示来者之意。7.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10分)  (1)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3) 尽吾志也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王安石《游褒禅山记》)(4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8--9题。(8分)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8.划线处的句子描写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诗人为什么要写这样的景象?(4分)  答:                                                                                                                                                      9.简析本词的表达技巧。(4分)  答:                                                                                                                                                      10.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靡有朝矣。(《诗经•氓》)(2)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沁园春•长沙》)(3)长太息以掩涕兮,              。(屈原《离骚》)(4)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5)纵一苇之所如,             。(苏轼《赤壁赋》)(6)               ,忧伤以终老。(《涉江采芙蓉》)(7)              ,壮士一去不复返。(战国策•《荆轲刺秦王》)(8)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学而》)(9)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鲁迅《记念刘和珍君》)(10)              ,泣孤舟之嫠妇。(苏轼《赤壁赋》)三、(2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11.第一段描绘了月下的荷塘,依次写了哪些景物?其中哪些是实写?哪些是虚写?(6分)答:                                                                                                                                                                                                                                          12.“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连用三个比喻,分别写出了荷花的什么特点?(6分)答:                                                                                                                                                                                                                                         13. 第二段中哪些动词用得好?选择3个加以分析。(6分)答:                                                                                                                                                                                                                                         14.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分析这样写的妙处。(6分)答:                                                                                                                                                                                                                                                             第Ⅱ卷(表达题,共80分)四、(20分)15.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或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桀敖   霎时(chà)  商榷(què)   淇水汤汤(shāng)  B.侘傺   袅娜(nuó)   弭谤(mí)    将子无怒(jiāng)  C.漫朔   譬如(bì)    造诣(zhǐ)   婆娑起舞(suō)   D.厮打   相勖(xù)    揠苗(yà)    义愤填膺(yīng)16.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他要调离的消息不胫而走,村民们纷纷打听他离开的时间。    B.他儿子正值豆蔻年华,理应专注于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没想到却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现在连初中都读不下去了。  C.虽然面临的困难和不利因素很多,但是,作为这项改革实验的始作俑者,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把这项工作进行下去,并且做得越来越好。  D. 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连连战乱,民生凋敝,读书人也居无定所,为了谋生,郁达夫辗转千里,行云流水,饱受人生愁苦与哀痛。1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改革开放以来,特别的近几年,宿州市的经济实力有了明显的进步,市场较以前丰富的多了。   B. 近日,我省出台县级公立医院运行补偿管理办法,对改革的县级公立医院采取直接买单和间接买单的形式,补贴医院因取消药品加成而减少的合理收入。   C. 14位选手紧紧围绕“我的青春,我的团”为主题,热情歌颂共青团发展的光辉历程。D. 网络谣言一度愈演愈烈,能否根治这一问题,既有赖于政府出台制度来规范网络行为,也有赖于广大网民对谣言的自觉抵制。18.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固定短语,它承载着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信息。请给下列的成语来源进行分类:把序号填在横线上。(6分)  ①刻舟求剑    ②负荆请罪   ③夸父逐日   ④开天辟地   ⑤画蛇添足  ⑥卧薪尝胆  ⑦狐假虎威    ⑧精卫填海    ⑨草木皆兵 神话传说:                                             寓言故事:                                              历史故事:                                             19.仿照下面两个句子,以“时间”为开头,写两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5分)    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书籍如同一把钥匙,它将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窗。  时间好比             ,它                                              ;  时间如同             ,它                                              。五、作文(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家,不仅是替我们遮风挡雨的地方,也是我们爱的港湾、心的归宿、精神的家园;它不仅是一个地理位置,更是一个文化符号。当我们踌躇满志时,回家就是凯旋;当我们失败落寞时,回家就是铩羽而归。当我们闯荡江湖之后,我们落叶归根......回家是古今中外文学世界的永恒主题。   请以“回家”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除诗歌之外的文体不限;④不得透露个人信息;⑤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⑥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一语文试题(B卷)参考答案一、(每题3分、共9分)1、D (A、偷换概念,原文是“无论哪一行业的人,都有一些共同的书需要大家来读一读,”这些书构成了“本民族的”文化经典。B 、原文是孔子、孟子、老子和庄子,荀子、墨子、韩非子、公孙龙子等,都可以暂时不读,甚至孟子,也不一定全部都读。C 、《诗经》中只要读“小雅”,《楚辞》中只要读屈原的《离骚》不对。)2、A (于文无据)3、C  (“造成阅读经久不衰的本民族文化经典的风气”是手段)二、(共37分)4、D  骋:放开 5、C   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  A因、用B 对于 、在    D虽然 、即使6、B  (应“及时行乐”错 )7、(3分)(1)这一天,天空晴朗,空气清新,春风和煦,舒心爽人。(3分)(2)未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4分)(3)尽了自己的努力却不能到达的人,就可以没有悔恨了,难道谁还会讥笑他吗?8、(1)描写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田园景象。(2分)   (2)为了表达自己对这种田园生活的向往。(2分)(或厌恶官场热爱田园,追求精神独立)9、(4分)(1)对比,如田园生活和官场生活的对比,在对比中表明作者情感态度。(2)比喻:把统治阶级的上层社会比喻成樊笼、尘网;不误入官场比喻“羁鸟、池鱼”(3)拟人:“恋”“思”把鸟和鱼说成有人的情感(4)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构成了清新自然、恬静美好的田园生活图景。(5)白描:平白如话的语言使全诗具有了平淡自然(只要分析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10、(10分)⑴夙兴夜寐;⑵怅寥廓 ;⑶哀民生之多艰;⑷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⑸凌万顷之茫然;⑹同心而离居;⑺风萧萧兮易水寒;⑻思而不学则殆;(9)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10)舞幽壑之潜蛟。(每空一分,多写、少写、错写、串写 都不得分)三、(共24分)11、(6分,每空一分)依次写了荷叶、荷花、荷香、微风吹拂下荷塘的颤动(荷波)、流水,其中流水是虚写,其他的是实写。12、(6分,每个2分)如明珠---写荷花之晶莹、洁净;如星星—写荷花之明亮;如美人—写荷花纤尘不染的美。13、(6分,每个2分)泻---一个泻字,化静态为动态,写出了月光流动感。再加上修饰语“静静地”准确的写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的倾泻,又是绝无声响的幽静幽美,创造了一个安谧的氛围,意境优美。   浮---写出了雾的轻飘状态,突出了恬静朦胧,一个水汽迷蒙、月色轻笼的境界呼之欲出。   画---仿佛是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一般,富有情趣,表现了作者的喜爱之情。14、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2分)化视觉为听觉,使之成为了活泼跳跃的音符;(2分)化静为动,光与影融为一体,荷塘与月色融为一体,心境与景物融为一体,整个天地浑然一体,如梦似幻,如诗如画。(2分)四、(共20分)15、D (A桀骜 霎shà  B  qiāng将子C漫溯、“诣”读yì;)  16、A解析:A意为没有腿却能跑。比喻事物无需推行,就已迅速地传播开去。B项“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时,不能指儿子。C项“始作俑者”,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开始制作俑的人。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D行云流水:形容文章自然不受约束,就象漂浮着的云和流动着的水一样。应改为“颠沛流离”17、B (A“实力”与“进步”搭配不当;C “围绕…为主题”句式杂糅;D 项不合逻辑,两面对一面,应改为“要根治这一现象”)18、(6分 )神话传说: 3 、4 、8   寓言故事: 1、 5、 7   历史故事: 2 、 6、919、(5分,每个2分,句子通顺,语言优美再加1分) 示例:时间好比一剂良药,它能抚平人们受伤的心灵;时间如同一盏明灯,它能照亮人生的每一个足迹。20、依据2013年安徽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