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

ID:327469

大小:36.26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试题【新课标】 说明:本试卷考试时间共120分钟,满分120分。第Ⅰ卷(共26分)一、(每题2分,共10分)1、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浩瀚(hàn)    红缯(zèng)   乳媪(yùn)   槲寄生(hú)B.笑靥(yàn)    期功(qī)     草蓐(rù)    桀骜(jié)C.险衅(xìn)    锦囊(náng)   札记(zhá)   老趼(jiǎn)D.萌蘖(niè)    缂丝(kè)     铁臼(jiù)    筵席(yàn)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寥落   踌躇   广有羽翼   殒身不恤B.醴酪   逶迤   热涨冷缩   劳燕分飞C.膑脚   自裁   画地为牢   情头意合D.渣滓   口碑   不足齿数   珠联碧合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有人说日本汽车比德国汽车更舒适,也有人说德国汽车比日本汽车更稳重,但这   只是个人的不同感受,购车人还是要亲自驾驶一下才能作出判断。②世界上生产维生素C最先进的两步发酵法技术是由我国发明的,由于制药成本大大降低,迫使两个国际药业巨头“辉瑞”和“罗氏”也不得不      这一技术。③ 终于回到了魂牵梦萦的故乡,再次走上熟悉的大街小巷,      想起许多童年的往事。A.毕竟  沿用  难免              B.毕竟  采用  不免C.究竟  沿用  不免              D.究竟  采用  难免4.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张家兄弟两人,非常和睦,举案齐眉,从没见他们红过脸,吵过嘴。B.美元贬值势如破竹,使遭受金融危机种种打击的经济雪上加霜,难以复苏。C.他太高傲了,平时总是目无全牛,一个人也不放在眼里。D.等到北京奥运会开幕的那一天,我相信北京一定是万人空巷。因为,我们盼望着这一天太久了。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兰亭序》对后人的影响很大,被视为历代珍品,各朝各代都有人模仿。B.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生存》,出自一位蛰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加拿大籍华裔之手。C.每年高考后总有个别学生意外落榜,他们说考前出现了失眠、烦躁等现象,这往往是因为他们太在乎考试成绩,心理负担过重所造成的。D.我们要尽一切力量使我国农业走上机械化、农业化。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6-9题。(8分,每小题2分)恶搞文化           郭松民①恶搞,已经成为当下网络虚拟世界的一种时尚。最新的“受害者”是给几代人留下不灭印象的红色经典《闪闪的红星》被一个名为“胡倒戈”的网友制作成短片《闪闪的红星之潘冬子参赛记》:原本一心想参加红军的小英雄潘冬子,在短片中却整日大做其明星梦;他的红军父亲变成了“地产大鳄”潘石屹;烈士母亲一心想参加“非常6+1”,梦中情人是李咏;胡汉三则成了一个名叫“老贼”的评委。②恶搞文化,是一种标准的网上次文化,由日本的游戏界传入台湾,成了台湾BBS网络上一种特殊的文化。这种次文化后来再经由网络传到香港、继而全中国。恶搞文化虽然在网络上行之有年,但高潮却是在2005年末胡戈制作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在网上流行后达到的。借着陈凯歌导演勃然大怒的东风,“恶搞”这一时尚迅速传遍江湖,无数菜鸟如大梦初醒。而随着一部长达80集的“e时代”喜剧《武林外传》在央视的热播,恶搞文化算是修成了正果,闯进了主流媒体。从形式上看,恶搞文化作品基本上是数字化技术和网络平台相结合的产物,有拍撮、剪辑和拼凑的视频、图片或者话语等;从内容上看,这类作品往往是对现实的反讽、颠覆和解构,具有很强的草根性、平民化等特点。③胡戈在解释自己为什么要制作“馒头”时,用一种轻描淡写的口吻说:“纯粹就是为了好玩。”只要稍微留意一下,我们就会发现,无论是“红星”还是“馒头”,其出发点和归宿都不过“纯粹就是为了好玩”。在这种感觉方式和表达结构中,一切神圣的、庄严的、崇高的、深沉的、严肃的东西突然都变形了,被解构并重构了:神圣的变成世俗的、庄严的变成逗笑的、崇高的变成平淡的、深沉的变成表面的、严肃的变成轻松的了。④所有这一切,都不能让人联想起一个“后现代性”这个学术味道颇为浓厚的名词。因为后现代主义者都坚持认为,今天已经没有东西可以拥有法官的权力,因此艺术已经没有任何使命,仅仅是某种消遣。因此,我们可以说,后现代性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解构”,即以游戏来解构崇高,体现在网络上,就是“恶搞”。在某种程度上,恶搞可以说是“解构”的“网名”。越是一本正经的东西,就越容易被恶搞,而且在恶搞了之后,“效果”就越好。但问题的关键在于,任何社会都有一些支撑其社会稳定的基本传统和核心价值,如果这些传统和价值遭到了否定,那么社会的基本秩序将不复存在。所以“恶搞”的对象只能是那些伪传统、伪崇高,否则就会遭到社会的反对和谴责,这一点我们只要比较一下胡戈和“胡倒戈”的不同命运就明白了。 ⑤胡戈恶搞的对象是《无极》,而《无极》恰恰代表了一种伪传统和伪崇高。其离奇经不起推敲的情节,幼稚可笑却故弄玄虚的对白,荒诞还一本正经的姿态,使其成了恶搞的绝妙对象,其结果就是“馒头不能好吃到这个地步”,陈凯歌越是怒不可遏,大众就越是一边倒地支持胡戈。⑥但《闪闪的红星》就不同了,这不仅是因为它有真实的人物作为范本,更重要的是它蕴含着新中国立国的一个核心价值:人民有反抗压迫的权利!解构这样一个价值,是和大众的心态相对立的。所以在八一电影制片厂发出表示谴责的声明之后,“胡倒戈”很快就发表道歉信,网友中也有许多人表示支持八一厂的立场。⑦显然,恶搞文化,虽然有其由现代走向后现代的必然性,但“恶搞”之后,我们仍然需要寻找崇高。我们必须找到“头顶的星空”,构建起“内心的道德律”,必须尊重我们社会的核心价值。如果我们总是满足于在无根的状态下追求一种自由的发泄,那么这种冲动就可能反噬自身,并可能导致一个民族在不断的哄笑中最终迷失。    (选自2006年8月11日《信息日报》,有改动) 6、对“恶搞文化”这一概念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A.恶搞文化,是一种标准的网上次文化。B.恶搞文化,是由日本的游戏界传入台湾,成为了台湾BBS网络上的一种特殊的文化。C.恶搞文化是后来再经由网络传到香港、继而全中国的一种文化。D.恶搞文化是数字化技术和网络平台相结合的一种文化。7、下列不属于“恶搞文化作品”的特征的一项是A.恶搞文化作品基本上是数字化技术和网络平台相结合的产物,有拍摄、剪辑和拼凑的视频、图片或者话语等。B.恶搞文化作品往往是对现实的反讽、颠覆和解构,具有很强的草根性、平民化等特点。C.恶搞文化作品出发点和归宿都不过“纯粹就是为了好玩”。D.恶搞文化作品中一切神圣的、庄严的、崇高的、深沉的、严肃的东西突然都变形了,被解构并重构了:神圣的变成世俗的、庄严的变成逗笑的、崇高的变成平淡的、深沉的变成表面的、严肃的变成轻松的了。8、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后现代主义者都坚持认为,艺术已经没有任何使命,仅仅是消遣。B.后现代性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解构”,即以游戏来解构崇高,体现在网络上,就是“恶搞”,因此“恶搞”可以说是“解构”的“网名”。C.越是一本正经的东西,就越容易被恶搞,而且在恶搞了之后,就越会得到大众的支持。D.恶搞文化也必须尊重我们社会的核心价值,否则就会适得其反。9、结合文意,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文中看,恶搞电影《无极》产生的社会正面效应就要比恶搞电影《江姐》好得多。B.大众一边倒地支持胡戈恶搞电影《无极》的主要原因是陈凯歌怒不可遏,显得没有大牌导演的风度修养。C.恶搞那些支撑其社会稳定的基本传统和核心价值的作品的行为,势必得不到大众的支持和理解。D.如果我们无限制地恶搞一切,将会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并可能导致一个民族的衰亡。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共8分,每小题2分)太史公曰: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孔子序列古之仁圣贤人,如吴太伯、伯夷之伦详矣。余以所闻,由、光①义至高,其文辞不少概见,何哉?孔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②。”“求仁得仁,又何怨乎?”余悲伯夷之意,睹轶诗可异焉。其传曰: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③,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④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⑤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由此观之,怨邪非邪?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事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余甚惑焉,倘所谓天道,是邪非邪?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故曰:“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岂以其重若彼,其轻若此哉?(节选自《史记•老予伯夷列传第一》)[注]①由、光:人名,指许由、务光。②希:稀少。③木主:死人的牌位。④爰:于是;就。⑤徂:通“殂”,死亡。10.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扶而去之:使……离开     B.天下宗周:祭祀C.我安适归矣:往,到     D.余甚或焉:通“惑”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儿之成,则可待乎?B.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久不见若影C.且七十子之徒/北山愚公,年且九十D.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1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伯夷、叔齐淡泊名利、坚持操守的一组是①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②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③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⑤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⑥(伯夷、叔齐)义不食周栗,隐于首阳山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②⑤⑥       D.③④⑥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赞扬了许由、务光的高尚气节,赞美了叔齐、伯夷互让王位的行为,并含蓄地批评了吴太伯、伯夷这类人的消极避世行为。B.武王追尊西伯昌为文王后,向东讨伐商纣王,伯夷、叔齐认为武王“父死不葬”、“以臣弑君”是不“孝”不“仁”的,因此不吃周粮而饿死。C.伯夷、叔齐及好学的颜回早早去世,而残暴横行、滥杀无辜的盗跖这类人往往寿终正寝,这使作者颇感困惑,因而质疑天道的公正性。D.作者认为因为世俗混浊不堪,清高的人才会显现出来,并不是因为重视富贵就能成为世俗之人,轻视富贵就能成为清高之人。第Ⅱ卷(共94分)四、14.阅读语段,用“\”为画横线的句子断句(5分)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15.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溪居即事  崔道融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溪兴  杜荀鹤山雨溪风卷钓丝, 瓦瓯篷底独斟时。醉来睡着无人唤, 流到前溪也不知。(1)两首诗都以溪居生活为题材,但主旨有异,请作简要分析。(4分)答:                                                                      (2)两首诗在语言风格上有着怎样共同的特点。请你结合《溪兴》,尝试着对“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诗句中“疑”“急”的妙用作简要赏析。(4分)答:                                                                      16.补写出下列名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六个题目,每题1分,共6分)(1)亦欲以究天人之际,______________,成一家之言。(2)屈原曰:“                 ,              ,是以见放。”(3)                ,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4)故曰:            ,          ,圣人无名。(5)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                ,                        。(6)               ,                  。伯劳东去燕西飞,未登程先问归期。(7)盈盈荷瓣风前落,                   。(8)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的题目。(16分)美意朦胧①我喜欢一个人在雾中散步。为此,过去的许多好时光在浏览唐诗中流去了。因为唐诗大多很美,而且美意朦胧,就像久久笼罩在朦胧中的一抹天光。②唐诗的朦胧美,先是朦胧在它的形式美。唐代的律诗、绝句,每句字数相等,且求对仗、平仄音律,讲究字面的整齐性和音调的明亮感。唐代英才辈出的诗人们,几乎每一个都能在清纯的诗情和几近桎梏的格律的碰撞中,吟成几首流传后世的好诗。然而,既然格律已近乎桎梏,纵是最伟大的天才,也无法把所有的诗篇都写得那么完美。杜甫是使唐诗的形式美最终迷失在层峦叠嶂中的伟大的诗人。杜甫让世人如梦如幻地领略到唐诗的形式无与伦比的朦胧美意。杜甫写“绝”了唐诗,也写“完”了唐诗。他是非凡的。他之后的诗韵格律,最终都以他的诗篇为金科玉律。然而,历史自有静观的明眸。杜甫赖以名垂千古的最终是他的新乐府“三吏”、“三别”,他的《兵车行》、《丽人行》、《北征》。他的律诗千秋无匹。然而,带着镣铐,怎么能跳好所有舞蹈?一首被誉为“千古七律压轴之作”的登高,终因他追求四联对仗而不免“气竭意尽”。这是唐诗失之于完善的悲哀,但这并非是伟大诗人的悲哀。晚年入蜀后的杜甫写出的打破了韵律的如《春水生》、《江畔独步寻花》,那些诗篇,至少与他许多真气弥漫的杰出律诗相映成辉。③形式精美的唐诗,迷失在朦胧中。数以万计的唐人诗篇,真正流传于口碑的,不过三百。后世家喻户晓的,更多的是唐人瑰丽多姿的零落诗句。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因为谋篇之难能,往往是先成句,尔后凑合成篇,也因此唐诗佳句多于佳篇。一如雾中之星光,朦胧间,只见斑斑点点,隐隐绰绰。④唐诗的形式美在朦胧中迷失,而唐诗秀色可餐、光可鉴人的字面美,则在朦胧中生成。中国传统文化最神秘的源头,恐怕是它独特的汉字。独特的汉字天生是灵犀一点,只可意会。由它直接产生的举世无双的书法艺术,真可说是上溯远古,下接千载。以至当代抽象为其精灵的现代艺术,似乎也是滥觞于它,而似乎最美的书法艺术又多是书录唐诗的作品。这不难让人想到,汉字甚至不须阅读,便有一种让人在视觉上获得愉悦的字面美。汉字经过富有灵性的选择、组合,能让人望而生情,可歌可泣。而唐诗的字面美,达到的是几乎空前绝后、出神入化的境界。“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信手拈来这两首唐诗,不须细读,不求甚解,单从字面所洋溢出来的朦胧美意,便是千盅酒、万朵花。⑤红尘无涯,万象朦胧,蒙蒙迷雾中偶现得一线天光,自然更见娇妍。而娇妍无比的唐诗,到今低回不去的正是她的意象美以及广泛地反映社会生活的内容美。它是青青竹林间的一个浣沙女,它是胡天飞雪中的两行马蹄痕,它是碧水中嫣然而出的一支芙蓉,它是月夜里凄然而泊的一叶独舟。万里悲秋,百年多病,是为咏史。半壁日出,千里江陵,是为纪游。而尤为管领千秋的,是唐诗中参尽的人间真禅。三春晖,明月光,白发悲,班马鸣,生死、离合、荣辱、悲欢,凄美之至,伤感之至,潇洒之至,淋漓之至。道千秋人之未道,歌千秋人之未歌。这一娇妍的天光,让红尘更见其朦胧,至美至真。⑥我喜欢一个人在雾中散步,在流去的许多好时光里,我想我的肩头和心中,已沐浴过无尽娇妍的万斛天光。17.应该怎样理解“杜甫写‘绝’了唐诗,也写‘完’了唐诗”这句话?(4分)(1)“杜甫写‘绝’了唐诗”的意思是                                             (2)“也写‘完’了唐诗”的意思是                                               18.“形式精美的唐诗,迷失在朦胧中”是什么意思?请结合二、三段分两点加以说明。(4分)(1)                                                                      (2)                                                                      19.除了形式美与字面美外,第五段中,作者还形象地赞美了唐诗的另外两个特点。它们是:(4分)(1)                                                                      (2)                                                                      20.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4分)A.这篇文章从不同的方面介绍了作者浏览唐诗时获得的朦胧美。B.作者对于打破了韵律的诗篇加以肯定,而对近于桎梏的格律给以否定。C.对唐诗的广泛传播与流传,我国举世无双的书法艺术功不可没。D.本文构思精巧,语言清新,首尾照应,表达了作者对文学作品的朦胧美情有独钟。E.本文是一篇美学随笔,概括了唐诗具有“朦胧美”的共同特征。六、语言表达(共9分)21.把下面的几个短句组合成一个单句。(不得增删内容,字词可以做调整)(5分)①人类文明看似漫长的几千年而事实上极为短暂。②我在想,人类文明会不会有一天消失得无影无踪,只留下废墟和沉寂呢?  ③在所有人心中人类文明已经成为“永恒”。答:                                                                      22.下面一段文字中有两处语序不当,请进行调整。(4分,每条2分)庄子像水一样冷静,像火一样热烈。几千年的中国知识分子,受了他的影响,一方面嫉恶如仇,嬉笑怒骂;另一方面却又把天大的事,化成一股清风,一弯明月。他那文笔的恣肆,寓言的生动,深刻的思想,更是时时令人击节赞叹。(1)              调整为:                     (2)              调整为:                     七、作文(50分)有人看见一只幼蝶在茧中挣扎了很久,觉得它太累了,出于同情用剪刀小心地把茧剪破了些,让这只幼蝶轻而易举地爬了出来。然而,不大一会儿,这只幼蝶竟然死去了。原来,幼蝶在茧中挣扎是在锻炼自己,完善自己,让身体更加结实,翅膀更加有力,从而使自己得以生存和飞翔。可见,恰恰是那同情的“爱心”害死了这只本可以翩翩起舞的蝴蝶。要求:①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②文体自定③题目自拟④不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⑤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C    A红缯(zēng)乳媪(ǎo)B笑靥(yè)  期功(jī)D筵席(yán)2.A(B涨—胀,C头—投,D碧—璧)3.B(“毕竟”用在肯定句中,强调原因或结果:“究竟”可以用于疑问句中,追究事情的本相,而“毕竟”不能。“沿用”与“采用”的区别:“沿用”的意思是继续使用(过去的方法、制度、法令等);“采用”的意思是认为合适而使用。 “难免”不容易避免,“不免”免不了,再次回到故乡,免不了想起许多童年的往事;句③选“不免”。)4.D  A举案齐眉:形容夫妻互敬互爱B势如破竹:比喻节节胜利,毫无阻碍C目无全牛形容技艺已经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5.B  A“被历代视为珍品”C杂糅D成分残缺6.A  A抓住了“网上次文化”这一本质特征B、C两项说的是传播途径。D说的是表现形式7.C项说的是恶搞文化作品出现的原因,而不是特征。8.D 9.B10.B (解析)宗:归顺11.A (解析)A均为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B至于;第二人称代词,你的。C再说;将近。D指示代词,哪个;抑,或许,表选择12.C (解析)①是说伯夷、叔齐不记仇;③是说伯夷、叔齐以西伯昌为贤,准备投往;④是说伯夷、叔齐进谏;这些都不能体现他们的“淡泊名利,坚持操守”13.A (解析)“含蓄地批判吴太伯、伯夷这类人的消极避世行为”,错误。作者对他们是赞扬的态度。[文言文参考译文] 大史公说:我登上箕山,说是山上可能有许由的坟墓。孔子依次论列古代的仁人、圣人、贤人,如吴大伯、伯夷这些人,都非常详细。我认为所听到的许由、务光的德行是最高尚的,但是经书里连一点大略的文字记载也见不到,这是为什么呢?孔子:“伯夷、叔齐不记以往的仇恨,因而怨恨也就少了。”“他们追求仁德,就得到了仁德,又有什么怨恨呢?”我对伯夷的意志深表同情,看到他们未被经书载录的遗诗,又感到很诧异。他们的传记上说: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想要立叔齐为国君,等到父亲死了,叔齐要把君位让给伯夷。伯夷说:“这是父亲的遗命啊!”于是逃走了。叔齐也不肯继承君位逃走了。国人只好拥立孤竹君的次子。这时,伯夷、叔齐听说西伯昌能够很好地赡养老人,就想何不去投奔他呢!可是到了那里,西伯昌已经死了,他的儿子武王追尊西伯昌为文王,并把他的木制灵牌载在兵车上,向东方进兵去讨伐殷纣。伯夷、叔齐勒住武王的马缰谏诤说:“父亲死了不葬,就发动战争,能说是孝顺吗?作为臣于去杀害君主,能说是仁义吗?”武王身边的随从人员要杀掉他们。大公吕尚说:“这是有节义的人啊。”于是搀扶着他们离去。等到武王平定了商纣的暴乱,天下都归顺了周朝,可是伯夷、叔齐却认为这是耻辱的事情,他们坚持仁义,不吃周朝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上,靠采摘野菜充饥。到了快要饿死的时候,作了一首歌,那歌辞是:“登上那西山啊,采摘那里的薇菜。以暴臣换暴君啊,竟认识不到那是错误。神农、虞、夏的大干盛世转眼消失了,哪里才是我们的归宿?唉呀,只有死啊,命运是这样的不济!”于是饿死在首阳山。从这首诗看来,他们是怨恨还是不怨恨呢?有人说:“天道是没有偏私的,总是经常帮助好人。”像伯夷、叔齐应该说是好人呢,还是不该说是好人呢?他们如此地积累仁德,保持高洁的品行,却终于饿死!再说,孔子七十名得意的学生里,只有颜渊被推重为好学,然而颜渊总是穷困缠身,连粗劣的食物都吃不饱,终于过早地死去了。天道对好人的报偿又是怎样的呢?盗跖成天杀无辜的人,烤人的心肝当肉吃,凶残放纵,聚集党徒几千人在天下横行,竟然长寿而终。这是遵循的什么道德呢?这是极大而又显著的事啊。至于说到近代,那些不走正路、专门违法犯禁的人,却能终生安逸享乐,过着富裕优厚的生活,世世代代都不断绝。而有的人,选好地方才肯迈步,适宜的机会才肯说话,走路,不敢经由小路,不是公正的事决不发愤去做,像这样小心审慎而遭灾祸的人,数都数不过来。我深感困惑不解。倘若有所谓天道,那么这是天道呢,不是天道呢?孔子说:“思想不一致的人,不能相互商量。”也只有各人按着自己的意志行事。所以他又说:“假如富贵是可以寻求得到的话,即使作个卑贱的赶车人,我也愿去做;假如寻求不到,那还是依照自己的爱好去做。”到了严寒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整个社会混乱污浊的时候,品行高洁的人才会显露出来。这难道不是因为有的人把富贵安乐看得那么重,才显得另一些人把富贵安乐看得那么轻吗?14.参考答案:① 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     ② 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③ 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④ 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⑤ 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15.(共8分)(1)《溪居即事》主要表现水乡宁静、生活闲适;《溪兴》主要表现随遇而安,独乐其乐,同时,还有些孤寂。(4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得分。)(2)平白、质朴。作者用“疑”、“急”二字,把小童那种好奇、兴奋、急切、好客的内心活动,描绘得惟妙惟肖,神态毕现。诗人以他那锐利的双眼,捕捉到了这一刹那极富情趣的小画面,成功地摄取了一个热情淳朴、天真好客的水乡儿童形象。(共4分。语言特点,1分;赏析,3分。意思对,即可得分。)16.(1)通古今之变(2)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3)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4)至人无己,神人无功(5)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6)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7)片片桃花雨后娇(8)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17.(1)他使唐诗的形式美达到了极致。(2分。意思答对即可)。(2)他的诗成了后人写诗的金科玉律(或:他在律诗上的成就限制了后人的创造)(2分。意思答对即可。)18.(1)唐诗因过分追求形式上的完美而失去了创造活力(2分。意思答对即可。)(2)因谋篇之难能而真正流传于口碑的不过三百篇,而且佳篇少于佳作。(2分。意思答对即可。)19、(1)意境美(形象、意象的朦胧美)(2)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或广泛地反映社会生活)(4分。每个特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20.A D(B作者并未否定格律 C唐诗的传播与流传与书法艺术无关 E不是唐诗的“共同”特点) 21.我在想,看似漫长的几千年而事实上极为短暂,在所有人心目中已经成为"永恒"的人类文明会不会有一天消失得无影无踪,只留下废墟和沉寂呢 (注:必须是单句,3分;"人类文明"的定语组合恰当,得2分.共5分.)22.①像火一样热烈,又像水一样冷静②“文笔的恣肆,寓言的生动,思想的深刻”或“恣肆的文笔,生动的寓言,深刻的思想”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