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试题一、基础知识(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付梓(xīng) 矜育(jīn)? 拱券(quàn) 决起而飞(xuè)B. 坍缩(tā) 干涸(hé)? 逋慢(bū) 恶乎待哉(wū)C. 赍(jī)发 迤逦(lǐ) 仓廒(áo) 蜂窠(cháo)D. 卯榫(sǔn) 拔擢(zhuó) 陨首(yǔn) 茕茕孑立(jié)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遐观 孤鹜 暇日 锱铢必较?B.鹧鸪 南溟 言筌 云消雨霁?C.盘桓 耸萃 岑寂 轻鸢剪掠?D.绣闼 侥幸 尺椟 鱼舟唱晚3.下列各项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的语言具有暗示性的特点,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如果我们对它不以为然的话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B.去年11月27日,耸人听闻的黑龙江鹤岗市新兴煤矿特大瓦斯爆炸事故最后一位遇难者遗体已经找到,最终确定该事故共造成108人死亡。C. 唐玄宗李隆基开创的“开元盛世”将唐朝推向了最顶峰,却也因“安史之乱”把那最令人骄傲的一面推向滑坡。大唐王朝从此日薄西山,一步一步地走向了灭亡。D. 姚明拥有良好的国际形象和极高的商业价值,前段时间又成功收购上海东方男篮,支持家乡球队的建设。他能取得今天的成功,并不是一挥而就的,而是与他多年来的努力分不开的。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和写作,我们必须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B.流感肆虐之时,我国传统中药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临床常用的感冒退热冲剂的主要成分是大青叶、板蓝根、草河车、连翘配制而成的。 C.如今,“中国”已经不仅是一个显示希望和活力的名词,而且是一个国家的称谓。 D.高考是一个系统工程。高考改革的方向,应从统一性走向多样性,从招考合一走向分离,逐步建立起以统考为主、多元评价和分类招生相结合的多元招生制度。阅读托马斯•刘易斯的《这个世界的音乐》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我们面临的问题之一,是随着我们生活在一起越来越拥挤,我们的通讯系统越来越复杂,我们彼此发出的声音变得更像噪声,是偶然的或无关紧要的,我们很难从这噪声里选择出有意义的信号来。当然,原因之一,是我们似乎不能把通讯仅限于携带信息的、切题的信号。假如有任何新的技术来传播信息,我们好像一定会用它来进行大量的闲聊。我们之所以没有灭顶于废话之中,只是因为我们还有音乐。使人聊以慰藉的是,听说较新的学科生物声学须得研究别的动物相互发出的声音中存在的类似问题。不管它们有什么样的发声装置,大多数动物都要发出大量含糊不清的嘟哝声。需要长期的耐心观察,才能把那些缺乏句法和意义的部分加以剔除。为保持聚会进行而设计的那些无关紧要的社交谈话占了主导地位,大自然不喜欢长时间的沉寂。 然而总有一种持续不断的音乐潜在于所有其他信号之下。白蚁在蚁穴中黑暗的、发着回响的走廊里用头部敲击地面,彼此发出一种打击乐式的声音。据描述,这声音在人的耳朵听起来,像是沙粒落在纸上,但最近对这种声音的录音进行的摄谱学分析显示,在这敲打声中,有着高度的组织规律。这敲击声以有规律的、有节奏的、长度不同的短句出现,就像定音鼓部的谱号。 某些白蚁有时用上鄂的颤动来发出一种很响的、高音的咔嗒声,10米之外都能听见。费这么大的力气来制造这样一个音符,其中一定有紧急的意义,至少对发音者是这样。发出这样的大声,它必顺猛力扭动身体,以至于让反冲力把它弹到两三厘米的空中。 蝙蝠必须几乎连续不停地发出声音,以便借助声纳来察知周围所有的物体。它们可以在飞行时准确地发现小昆虫,并像有导向装置一样准确无误地向喜欢的目标快速前进。有这种高超的系统来代替眼睛的扫视,它们必定是生活在一个常伴有工业声、机器声的蝙蝠的超声世界里。然而,它们也彼此交流,也发出咔嗒声和高调的问候。另外,有人还听见,它们在树林深处倒挂身体休息时,还发出一种奇异的、孤凄的、清脆如铃的可爱声音。5.对“我们面临的问题之一”中“面临的问题”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随着通讯系统的复杂,我们发出的声音越来越嘈杂。B.由于“声音”的嘈杂,一些有意义的信号我们很难从中选择出来。C.我们在通讯中所传递的信号并非全部是携带信息的、切题的。D.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之一是人口的不断增长,生活空间变得越来越拥挤。6.对“大自然不喜欢长时间的沉寂”一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大自然中短暂的沉寂是可以的,但长时间的沉寂就会令人恐惧。B.自然界中需要对生物改进发声装置,过滤那些含糊不清的嘟哝声。这时就要有短暂的“沉寂过程”。C.大自然中虽然存在着令人厌烦的“嘈杂”声,但生物的发声是必须的,有些还非常可爱,所以完全摒弃“声音”是绝对不行的。D.因为自然界中的生物在树林深处倒挂身体休息时,还发出一种奇异的、孤凄的、清脆如铃的可爱声音,所以我们不能禁止生物休息。二、 阅读下面唐诗,回答问题。(6分)谢亭①送别许浑劳歌②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注】①谢亭:又叫谢公亭,在宣城北面,南齐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他曾在这里送别朋友范云,后来谢亭就成为宣城著名的送别之地。②劳歌:本指在劳劳亭(旧址在今南京市南面,也是一个著名的送别之地)送客时唱的歌,后来遂成为送别歌的代称。7、本诗写诗人送别友人,共写了几个场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8、有人认为第二句“红叶青山”的色调与全诗的感情基调不和谐,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3分) 三、名篇名句及常识填空(每空一分,共8分)9、(1)古代诗文写秋的名句俯拾即是,如屈原《湘夫人》中的“ , ”。 (2)行宫见月伤心色, 。 (3) ,两朝开济老臣心。(4) ,铁马秋风大散关。 (5)心非木石岂无感? 。(6)白居易是“ 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 ” 四、古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南人相传,秦汉前有洞主吴氏,土人呼为吴洞。娶两妻,一妻卒,有女名叶限。少惠,善淘金,父爱之。末岁父卒,为后母所苦,常令樵险汲深。 时尝得一鳞,二寸余,赪鬐金目,遂潜养于盆水,日日长,易数器,大不能受,乃投于后池中。女所得余食,辄沉以食之。女至池,鱼必露首枕岸,他人至,不复出。其母知之,每伺之,鱼未尝见也。因诈女曰:“尔无劳乎,吾为尔新其襦。”乃易其弊衣。后令汲于他泉,计里数百也。母徐衣其女衣,袖利刃行,向池呼鱼。鱼即出首,因斫杀之。鱼已长丈余。膳其肉,味倍于常鱼,藏其骨于郁栖①之下。 逾日,女至向池,不复见鱼矣,乃哭于野。忽有人被发粗衣,自天而降,慰女曰:“尔无哭,尔母杀尔鱼矣!骨在粪下,尔归,可取鱼骨藏于室,所须第祈之,当随尔也。”女用其言,金玑衣食随欲而具。 及洞节,母往,令女守庭果。女伺母行远,亦往,衣翠纺上衣,蹑金履。母所生女认之,谓母曰:“此甚似姊也。”母亦疑之,女觉遽反,遂遗一只履,为洞人所得。母归,但见女抱庭树眠,亦不之虑。 其洞邻海岛,岛中有国名陀汗,兵强,王数十岛,水界数千里。洞人遂货其履于陀汗国,国主得之,命其左右履之,足小者履减一寸。乃令一国妇人履之,竟无一人称者。其轻如毛,履石无声。陀汗王意其洞人以非道得之,遂禁锢而拷掠之,竟不知所从来,乃以是履弃之于道旁,即遍历人家捕之,若有女履者,捕之以告。得叶限,令履之而信。叶限因衣翠纺衣,蹑履而进,色若天人也。始具事于王,载鱼骨与叶限俱还国。其母及女即为飞石击死,洞人哀之,埋于石坑,命曰懊女冢。 陀汗王至国,以叶限为上妇。一年,王贪求,祈于鱼骨,宝玉无限。逾年,不复应。王乃葬鱼骨于海岸,用珠百斛藏之,以金为际,至征卒叛时,将发以赡军。一夕,为海潮所沦。 选自【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卷一《支诺皋上》,略有删节 【注】①:粪土堆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母知之,每伺之,鱼未尝见也。 伺:等待B.鱼即出首,因斫杀之。 因:趁机C.女觉遽反 遽:急忙D.至征卒叛时,将发以赡军。 发:发放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命其左右履之 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B.因诈女曰 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C.乃以是履弃之于道旁 将以遗兮远者D.一夕,为海潮所沦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12.下列各组句子中,能分别表现“叶限所得鱼乃神奇之物”和“后母虐待叶限”的最恰当的一组是 ( )A.女至池,鱼必露首枕岸,他人至,不复出。 母所生女认之,谓母曰:“此甚似姊也。B.膳其肉,味倍于常鱼。 常令樵险汲深。C.女用其言,金玑衣食随欲而具。 后令汲于他泉,计里数百也。D.其轻如毛,履石无声。 及洞节,母往,令女守庭果。13.翻译文中划线句(9分)(1)为后母所苦,常令樵险汲深。(2)母徐衣其女衣,袖利刃行,向池呼鱼。(3)但见女抱庭树眠,亦不之虑。五、现代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面 包 沃尔夫冈•博歇尔特 她突然醒来。两点半。她寻思,为什么会突然醒了。哦,原来是这样!厨房里有人碰了一下椅子。她仔细地听着厨房里的声音。寂静无声。太安静了,她用手摸了一下身边的床,发现是空的。这就是为什么如此特别安静的原因了——没有他的呼吸声。她起床,摸索着经过漆黑的房间来到厨房。在厨房两人相遇了。表针指着两点半。她看到橱柜边上有个白的东西。她打开灯。两人各穿衬衣相对而立。深夜。两点半。在厨房里。 在厨房餐桌上是一个盛面包的盘子。她知道,他切过了面包。小刀还放在盘子旁边。桌布上留下了面包屑。每晚他们就寝时,她总把桌布弄干净的。每天晚上如此。然而现在桌布上有面包屑,而且小刀还在那里。她感到地上的凉气慢慢地传到她身上。她转过头来不再看盘子了。 ①“我还以为这里出什么事了。”他说,并环视一下厨房四周。 “我也听到了什么。”她回答,这时她发现,他夜晚穿着衬衣看起来更是老了。跟他年龄一样老了,六十三岁。白天他看起来还年轻些。她看起来已经老了,他在想,穿着衬衣的她看起来相当老了。不过也许是头发的原因。夜里女人显老总是表现在头发上。头发使人一下变老了。 “你应该穿上鞋子的。这样光着脚在冷地上你会着凉的。” 她没有注视他,因为她不愿意忍受他在撒谎。他们结婚三十九年之后他现在撒谎了。 ②“我原以为这里有什么事。”他又说了一遍,又失去了自制,把视线从一个角落移到另一个角落。 “我也听到了什么。于是我想,这里出了什么事了。” “我也听见了。不过,大概什么事也没有。” 她从桌上拿起盘子,并用手指弹去桌布上的面包屑。 “没有。大概没什么事。”听到他不安地在说。 她赶紧帮他说:“过来,大概是外面有什么事。” “走,睡觉去。站在冷地上你会着凉的。” 他向窗户望去。“是的,一定是外面出了点什么事。我还以为是在这里。” 她把手伸向电灯开关。我必须现在就关灯,否则我必定还会去瞧盘子的,她想。我不能再去瞧那个盘子。“过来,”她说,同时把灯关灭。“这大概是外面有什么事,刮风时檐槽常常碰墙壁。这肯定是檐槽之故。刮风时它总是哗哗乱响。” 两个摸着走过黑黢黢的过道来到卧室。两双光脚在地板上拍击作响。 “是有风,”他说,“已经刮了一整夜了。”当她睡在床上时,她说“是的,刮了一夜的风。刚才大概就是檐槽在响。” “是呀,我刚才还以为是在厨房里。大概就是檐槽吧。”他说着话,仿佛已沉入半睡中。 她注意到,当他撒谎时,声音多假。 “真冷,”她说,并轻声地打着哈欠。“我可钻被窝了,晚安。” “晚安。”他回答,又说了一句,“是呀,可真冷啊。” 随后就是寂静无声。许多分钟后她听到,他在小心、轻声咀嚼。她故意深沉又均匀地呼吸,使他不致发觉,她尚未入睡。然而他的咀嚼节奏均匀,倒使她慢慢进入了梦乡了。 当他第二天晚上回家时,她分给他四片面包;平时他只有三片。“你可以慢慢吃,吃四片。”她说着离开了餐桌。“我吃这面包消化不了。你多吃一片吧。我消化不好。” 她注意到,③他把头深深地埋在盘子上,没有抬头。就在此刻她对他非常同情。 “你可不能只吃两片面包。”他对着盘子在说。 “够了。晚上我吃面包消化不好。你多吃吧,吃吧!” 过了一会儿,她才又坐在桌旁的灯下。 (选自《外国短篇小说百年精华》,包智星译)[注]①活尔夫冈•博歇尔特:西德废墟文学的先驱和重要代表作家。小说《面包》写的是一战后人们在饥荒处境中的生活。14.请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4分)15.文中的画线部分分别表现了丈夫怎样的心理?(6分)16.小说的主题是什么?请结合全文分析。(5分)六、梳理探究(4分)17.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回答问题。(4分) 材料1 “人肉搜索”是指更多的利用人工参与来提纯搜索引擎提供的信息的一种机制。广义的“人肉搜索”,是网友有问题希望得到解答,将问题在网上发布后,其他网友纷纷向其提供答案。狭义的“人肉搜索”特指网民自发参与对某一人物、事件的背景资料和相关信息进行查证并在网上公布的机制。材料2 去年底今年初对北京某小学生发起的“人肉搜索”事件,对其产生了极大的伤害;同年,对南京江宁区房产管理局局长发起的 “人肉搜索”事件,让人肉搜索成为新型舆论监督形式。针对上面的材料,联系实际,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简要分析。(4分)七、作文(40分)18.阅读下面的材料,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拟题目,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字数800。 3岁的托尼把手伸进瓶子,抓了满满一把糖,可是瓶口太小,手出不来了。他一颗糖也不想放弃,手又拿不出来。“哇”的一声哭了。 一个农场主奖励工人除工资外还可以随便拿走一篮水果,20岁的托尼看中了最多的那个,可没拿动,他又换了个小点的,高兴的搬走了。老板说谁帮公司追回30万债就给谁10万,大家都失败了。58岁的托尼也申请试试,两天后就将追回的20万交给了老板。原来,他跟人说,你只还二十一万就算结清了,对方终于还款,他也得到了1万的奖金。
参考答案1. D 2.A(B云销雨霁,C耸翠、荟萃,D 尺牍 渔舟)3. C(日薄西山:太阳接近西山,比喻人的寿命即将终了或腐朽的事物临近死亡。此处用来形容唐王朝的衰落是可以的。A.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此处应为“不以为意”。B.耸人听闻:故意夸大事实说离奇的话,使人吃惊。此处可换成“骇人听闻”。 D.一挥而就:一动笔就写成了,形容写字、写文章、画画快。此处可换成“一蹴而就”。)4.D(A连词误用,“和”应改为“或”,表示两者中间任何一种都“ 必须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另外,与“无论”照应,也只能用“或”。 B.句式杂糅,“主要成分”和“配制而成的”只能保留一个。C.逻辑关系不清造成语序不当,“不仅”“而且”后的内容应调换)5.A(“声音”只是更显嘈杂声,并非“发出的声音”本身嘈杂)6.C(其余各项都不是对所提供语句的含义的理解,有些甚至是无中生有,妄加推断)7、共两个场景。第一个场景是诗人与友人送别的情景,表达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依依不舍。(2分)第二个场景是日暮独下西楼,写出了友人离去之后诗人孤寂凄清的情怀。(1分)8、红叶青山色彩艳丽,乍看似不协调,实际上恰恰是对离愁的有力反衬,以乐景写哀情。(手法1分)景色越美,越显出欢聚的宝贵,离别的痛苦,大好秋光反倒成了添愁增恨的因素了。(分析2分) 9.略 10.D 11.C 12.C 13.(1)(卒、被动、樵险汲深)被后母虐待,后母常让她到险峭的山上砍柴,到水深的地方打水。(2)(徐、衣、袖) 后母慢慢地穿上叶限的旧衣,袖子里藏着锋利的快刀走到池塘边上,对着池塘呼唤鱼。(3)(但、宾语前置)只看见女儿正靠着院子里的树睡觉,也就不再怀疑她了。 14.请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4分)答:1、妻子发现丈夫凌晨在厨房。1分 2、妻子仔细观察后发现丈夫偷面包。1分3、厨房对话中,妻子没有揭穿丈夫的谎言。1分4、第二天妻子找借口把自己的面包匀给丈夫。1分15. 文中的画线部分分别现了丈夫怎样的心理?(6分)答:第1句,语言和动作的描写。表现了丈夫寻找借口意欲掩盖真相的心理。 第2句,语言和动作的描写。体现了丈夫内心的慌张与不安。 第3句,动作描写。“头深深埋下去”说明丈夫不敢面对妻子。体现了丈夫矛盾心理。一方面,知道妻子确实会吃不饱。另一方面,如果不接受妻子面包,自己又饥饿难忍。16. 小说的主题是什么?请结合全文分析。(5分)答:小说通过饥荒中妻子维护丈夫尊严并为他省下口粮的小故事,不但表现了患难与共的真 情,也歌颂了二战后饥荒中,人们互相砥砺互相关爱的精神。【分析】第二段中,妻子已经很明确判断出丈夫偷了面包,但她并没有明言。丈夫在被窝中吃面包,妻子可以安然入睡,也体现了她对丈夫深挚的爱。最后妻子以谎话对谎话,更能体现她对家人和家的深沉的爱。参考:①这篇小说通过描写战争背景下人们在饥荒处境中的生活常态,表现了战争对人性的戕害以及作者对战争的谴责。 ②丈夫因为饥饿,瞒着妻子深夜到厨房偷吃面包,被妻子发现以后,又极力掩盖真相。饥饿,让他们“看起来相当老了”,让他们互不信任,让本性善良的丈夫甚至“在结婚三十九年之后开始撒谎了”,而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战争。③作品中也描写了一些温情的东西,比如对丈夫心理的刻画,比如妻子为了维护丈夫的自尊而不戳穿真相的对话描写,比如小说的结尾妻子把自己的面包分给丈夫的情节,所有的这些都表现了人性的善良,然而这些美好的人性却因为战争的存在而逐渐消失。17. (4分)示例1:“人肉搜索”是有效的监督手段。A.当人肉搜索被用于公共事务而不是指向个人隐私之时,它便展示出了天使一般的面孔,针对不合理与不公正的公共事件,它是一种有力的网络监督力量。B.它也进一步拓展着网络民主与言论自由的领域,使国民在自由讨论和辩论中提高了民主和法治素养。示例2:人肉搜索突破底线,负面作用太大。一是突破道德底线,对当事人使用谩骂、污蔑等语言暴力;二是突破法律底线,大肆侵犯他人名誉权和隐私权,尤其是对未成年人的不当搜索。三是人肉搜索在集体名义下进行,似乎便具有了正义性和正当性,而掩盖了其危害性的另一面。【附文言翻译】南方人传说,在秦汉之前,有个姓吴的洞主,当地人就叫他吴洞。他娶了两个老婆,其中大老婆死了,留下一个女儿叫做叶限,从小温柔贤惠,能用金线做出华美的衣服,吴洞非常宠爱她。几年后,吴洞也死了,叶限被后母抚养,后母对她不好,喜欢羞辱她,不是让她到高山上砍柴,就是去深潭边汲水。叶限有次打水的时候得到一尾鱼,两寸来长,红色的脊鳍,金色的眼睛,叶限很喜欢,就小心地把鱼喂养在自己的脸盆里。鱼长得很快,几乎每天都能看出变化来,很快盆里就容不下了,叶限就把它放到院子后面的池塘里。每天都把节省出的一些饭食投进去。这只鱼在叶限过去的时候,就会游到岸边,露出头来,其他人过去就沉在水底。 她后母察觉了这件事,每次到池塘边偷看,总是见不到鱼,就骗叶限说:“你最近累了吧,我为你做了件新衣裳。”于是脱下她的旧衣服藏了起来,然后又让她到很远的一个泉水那里去汲水,来回有上百里路。后母等她走后,穿上叶限的旧衣,拿了把锋利的快刀,慢慢走到池塘边上,低声呼唤,那鱼浮了上来,就立刻被她砍死了。鱼已经长到一丈多长,身上的鳞片像小孩的手掌一般大小。后母把鱼烹饪了,吃的人都说从未尝过这么好吃鲜美的鱼肉,吃剩下的鱼骨后母藏在了粪坑里。到了第二天下午,叶限才回来,她带着吃的到池塘边上,可怎么也见不到鱼了,于是跑到野外,悲伤地哭泣。忽然有人披散着头发,穿着粗布衣服从天而降,告诉她:“别哭了,你的鱼被你母亲砍死吃掉了,骨头扔在粪坑里,你回去把骨头取出来藏好,需要什么只管向它祈祷,都可以如愿的。”叶限照着做,果然吃的穿的想要什么都能够得到。 到了洞节的时候,后母带着她自己的女儿去,让叶限在家里看守门户。叶限也很想去,就等她们走远了,穿上翠鸟羽毛编纺的衣服,金银丝线做成的鞋子跟着去了。后母的女儿在节上看见了,就告诉她母亲:“那个人很像姊姊。”后母看了也很怀疑。叶限察觉出来,赶忙匆匆地赶回去,丢了一只鞋子,被洞人得到了。后母从节上回去,看见叶限正靠着院子里的树睡觉,也就不再怀疑了。 吴姓的这个洞在海边,不远的地方有个很大的海岛,岛上有个叫做陀汗的国家,兵力强盛,统治着附近几十个海岛,面积达到八千海里。洞人把那只金线鞋子卖给他们,买的人认为是奇异的东西,献给了国王。国王让左右下人穿上去试试,都没有穿得合适的。于是下令全国所有的妇人都穿上试一下,也没有合适的。那鞋子轻得像羽毛,踩在石头上也没有声音,陀汗国王认为鞋子是通过不正当的方法得来的,于是抓到卖鞋的那位洞人,拷打他,知道是在洞里过节的时候捡到的。国王就认为是谁丢在路边的,于是到此洞的各户人家搜查同样的鞋子,很快就在后母家里找到了。陀汗王让家里的人挨个穿上试,只有叶限穿得非常合适。然后叶限又穿上翠羽衣,两只鞋子都穿上,国王见了,认为是天上的仙女。这才把所有的事都说给国王,陀汗王带着叶限和鱼骨回去了。后母和她的女儿都被飞石打死了,洞里的人可怜她们,就挖了个石坑埋起来,叫做懊女冢,后来,当地人想生女儿时,就会对着这个坟冢祈求,非常灵验。国王把叶限带回国后,封为第一夫人,两人过得很幸福。 有一年,国王起了贪念,求鱼骨给他宝玉,得到无数珠宝。结果第二年,再求鱼骨,什么也得不到了。国王就把鱼骨和那些求来的珠宝一起埋到了海边,打算以后需要的时候再起用。后来,陀汗国有叛军作乱,国王决定动用珠宝,结果一晚上的时间,埋藏的地方就被海潮淹没了。陀汗国就此亡了,叶限也失散在乱军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