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联考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一、补写下列诗文名句。(8分)1、(1)仰观宇宙之大, 。(《兰亭集序》)(2) ,泣孤舟之嫠妇。(《赤壁赋》)(3)风萧萧兮易水寒, !(《荆轲刺秦王》)(4) ,池鱼思故渊。(《归园田居(其一)》)(5)何以解忧? 。(曹操《短歌行》)(6)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靡有朝矣。(《诗经》)(7) ,固前圣之所厚。(《离骚》)(8)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沁园春•长沙》)二、课内文言知识(9分)2.选出下列加粗字解释错误的一项( )A.不能喻之于怀(明白) 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放弃,丢下) B.知不可乎骤得(屡次) 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并,列)C.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享受)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前往) D.因人之力而敝之(损害)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自己)3.选出下面词类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 )①顺流而东 ②火尚足以明也 ③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④鼓瑟吹笙⑤侣鱼虾而友麋鹿 ⑥则其至又加少矣 ⑦粪土当年万户侯 A.①③④/②/⑤⑦/⑥ B.①②/③④/⑤⑦/⑥ C.①③④/②⑤/⑥/⑦ D.①②/③/④⑦/⑤/⑥ 4.选出下列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 )A.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B. 不然,籍何以至此?C.夫晋,何厌之有? D.其孰能讥之乎?三、课外文言阅读(共20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5-9题。(12分,每题3分)武 技 蒲松龄李超,字魁吾,淄之西鄙人。豪爽好施。偶一僧来托钵,李饱啖之。僧甚感荷,乃曰:“吾少林出也。有薄技,请以相授。”李喜,馆之客舍,丰其给,旦夕从学。三月,艺颇精,意得甚。僧问:“汝益乎?”日:“益矣。师所能者,我已尽能之。”僧笑,命李试其技。李乃解衣唾手,如猿飞,如鸟落,腾跃移时,诩诩然骄人而立。僧又笑曰:“可矣。子既尽吾能,请一角低昂。”李忻然,即各交臂作势。既而支撑格拒,李时时蹈僧瑕,僧忽一脚飞掷,李已仰跌丈余。僧抚掌曰:“子尚未尽吾能也。”李以掌致地,惭沮请教。又数日,僧辞去。李由此以武名,遨游南北,罔有其对。偶适历下,见一少年尼僧弄艺于场,观者填溢。尼告众客曰:“颠倒一身,殊大冷落。有好事者,不妨下场一扑为戏。”如是三言。众相顾,迄无应者。李在侧,不觉技痒,意气而进。尼便笑与合掌。才一交手,尼便呵止曰:“此少林宗派也。”即问:“尊师何人?”李初不言,尼固诘之,乃以僧告。尼拱手曰:“憨和尚汝师耶?若尔,不必交手足,愿拜下风。”李请之再四,尼不可。众怂恿之,尼乃曰:“既是憨弟子,同是个中人,无妨一戏。但两相会意可耳。”李诺之。然以其文弱故,易之。又年少喜胜,思欲败之,以要一日之名。方颉颃间,尼即遽止,李问其故,但笑不言,李以为怯,固请再角。尼乃起。少间李腾一踝去。尼骈五指下削其股,李觉膝下如中刀斧,蹶仆不能起。尼笑谢曰:“孟浪忤客,幸勿罪!”李舁归,月余始愈,后年余,僧复来,为述往事。僧惊曰:“汝大卤莽!惹他何为?幸先以我名告之,不然,股已断矣!”5.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李超,字魁吾,淄之西鄙人 鄙:粗俗 B.又年少喜胜,思欲败之,以要一日之名 要:求取 C.然以其文弱故,易之 易:轻视 D.偶适历下,见一少年尼僧弄艺于场 适:到……去6.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有薄技,请以相授 ②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B.①师所能者,我已尽能乏 ②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 C.①不觉技痒,意气而进 ②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 D.①幸先以我名告之 ②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7.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李超武术技艺不精的一组是 ( )①李请之再四,尼不可。众怂恿之 ②僧忽一脚飞掷,李已仰跌丈余 ③三月,艺颇精,意得甚 ④李以为怯,固请再角 ⑤僧笑,命李试其技 ⑥方颉颃间,尼即遽止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④⑥ D.②⑤⑥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李超与憨和尚交手,时时想找出憨和尚的破绽以打败他;憨和尚为了惩罚李超,一脚把他踢出一丈多远,愤而择日告辞而去。B.憨和尚德高艺精,机智风趣;李超敏而好学,豪爽好施;尼僧武技高超,争强好胜。小说中几个人物形象写得栩栩如生。C.本文善于通过“笑”来塑造人物形象,表现憨和尚和尼僧高强的武艺、谦和的性情,这些关于“笑”的描写读来令人回味无穷。D.本文通过曲折跌宕的情节安排,重在描写变幻莫测的武术技巧,故事性强,引人入胜,体现了古代文言小说的独特魅力。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1)李由此以武名,遨游南北,罔有其对。(3分) (2)众相顾,迄无应者。(2分) (3)李初不言,尼固诘之,乃以僧告。(3分) 四、诗歌鉴赏(6分)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画堂春 秦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注】捻(niǎn):持取,捻弄 (1) 上阙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请作简要分析。(2分) (2)“凭栏手捻花枝”“ 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感情变化?(4分) 五、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一) 文学名著《三国演义》 (10分)11.下列对文学名著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诸葛亮第七次擒获孟获后,传令设宴款待孟获等人,自己躲在营寨,不见孟获。一位蜀将对他说:丞相擒了你七次,不好意思再与你相见,命我放了你,改天再战。孟获满脸羞愧,觉得像这样七擒七纵是从来没有的事,于是臣服。(《三国演义》)B. 军阀开战时,梅跟着母亲张太太和琴来到高公馆避难,与高家大少爷觉新相识相爱。不料在谈婚论嫁时,梅的母亲因与觉新的继母在牌桌上闹矛盾,觉得受了委屈,就拒绝了高家的求婚,而把梅嫁给了别人,结果断送了梅的幸福。(《家》)C. 好吃懒做的若望缺钱花,去找哥哥克洛德。见面后,克洛德列数了弟弟的种种不良行为。若望编造各种理由向哥哥要钱,克洛德用“不劳动者不得食”等话训导他;若望听昕得不耐烦,扬言要去干堕落的事,克洛德无奈,只好给他钱。(《巴黎圣母院》)D. 觉民在觉慧的帮助下成功逃婚。高老太爷得知此事后一度十分生气,但在临死前还是向觉民妥协,不再提原来的婚事。最终觉民和琴排除阻碍走到了一起。(《家》)E.魏主曹睿听说诸葛亮气死了曹真,下诏司马懿立即出战。两军相迎,诸葛亮问司马懿:是要斗将,斗兵,还是斗阵法。司马懿说,先斗阵法。诸葛亮羽扇一摇立即布成八阵图。司马懿命三名将领带人杀入,结果个个被活捉后杀死。司马懿吓得急忙撤军。(《三国演义》)12.简答题。(任选一题)(5分)阅读下面《三国演义》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1)忽见徐庶拍马而回。玄德曰:“元直复回,莫非无去意乎?”遂欣然拍马向前迎问曰:“先生此回,必有主意。”庶勒马谓玄德曰:“某因心绪如麻,忘却一语:此间有一奇士,只在襄阳城外二十里隆中。使君何不求之?” 此前发生了什么事情使徐庶不得不离开刘备?此后他们各做了什么事情?(5分)(2)因绑架爱斯梅拉达被捕后的伽西莫多经审判被带到广场示众,他留下了一生中的第一次泪,这是怎么回事?请你简述。选做第 题 100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13.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樊迟问知①,子曰:“务②民之义③,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论语•雍也》)【注释】①知(zhì):同“智”。②务:从事,致力于。③义:专用力于人道之所宜。(1)对上面这个选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本章提出了“智”“仁”等重大问题,面对现实,以回答现实的社会问题、人生问题为中心,这是孔子思想的一个突出特点。B.孔子提出了“敬鬼神而远之”的主张,表明孔子还是肯定了宗法传统的神权观念,承认了鬼神的作用。C.对于“鬼神”,心中要有一定的“敬畏”,但应远离它。在《论语》中,孔子也很少谈及怪异、暴力、变乱、鬼神等内容。D.对难做的事,做在人前面,有收获的结果,他得在人后面,这样可称得上“仁”了。(2) 《论语•八佾》里有这样的记述:“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这与孔子的“敬鬼神而远之”的主张是否矛盾?请简要分析。(3分) 答: 六、现代文阅读(16分) 听朗诵孙犁 一九八五年,九月十五日晚间,收音机里,一位教师正在朗诵《为了忘却的记念》。这篇散文,是我青年时最喜爱的。每次阅读,都忍不住热泪盈眶。在战争年代,我还屡次抄录、油印,给学生讲解,自己也能背诵如流。现在,在这空旷寂静的房间里,在昏暗孤独的灯光下,我坐下来,虔诚地、默默地听着。我的心情变得很复杂,很不安定,眼里也没有泪水。 五十年过去了,现实和文学,都有很大的变化。我自己,经历各种创伤,感情也迟钝了。五位青年作家的事迹,已成历史:鲁迅的这篇文章,也很久没有读,只是偶然听到。 革命的青年作家群,奔走街头,振臂高呼,最终为革命文学而牺牲。这些情景,这些声音,对当前的文坛来说,是过去了很久,也很远了。 是的,任何历史,即使是血写的历史,经过时间的冲刷,在记忆中,也会渐渐褪色,失去光泽。作为文物陈列的,古代的宗教信徒,用血写的经卷,就是这样。关于仁人志士的记载,或仁人志士的遗言,在当时和以后,对人们心灵的感动,其深浅程度,总会有不同吧!他们的呼声,在当时,是一个时代的呼声,他们心的跳动,紧紧连接着时代的脉搏。他们的言行,就是群众的瞩望,他们的不幸,会引起全体人民的悲痛。时过境迁,情随事变,就很难要求后来的人,也有同样的感情。 时间无情,时间淘洗。时间沉淀,时间反复。历史不断变化,作家的爱好,作家的追求,也在不断变化,抚今思昔,登临凭吊的人,虽络绎不绝,究竟是少数。有些纪念文章,也是偶然的感喟,一时之兴怀。世事虽然多变,人类并不因此就废弃文学,历史仍赖文字以传递。三皇五帝之迹,先秦两汉之事,均赖历史家、文学家记录,才得永久流传。如果没有文字,只凭口碑,多么重大的事件,不上百年,也就记忆不清了。文字所利用的工具也奇怪,竹木纸帛,遇上好条件,竟能千年不坏,比金石寿命还长。能不能流传,不只看写的是谁,还要看是谁来写。秦汉之际,楚汉之争,写这个题材的人,当时不下百家。一到司马迁笔下,那些人和事,才活了起来,脍炙人口,永远流传。别家的书,却逐渐失落,亡佚。白莽柔石,在当时,并无赫赫之名,事迹亦不彰著。鲁迅也只是记了私人的交往,朋友之间的道义,都是细节,都是琐事。对他们的革命事迹,或避而未谈,或谈得很简略。然而这篇充满血泪的文字,将使这几位青年作家,长期跃然纸上。他们的形象,鲁迅对他们的真诚而博大的感情,将永远鲜明地印在凭吊者的心中。想到这里,我的心又平静了下来,清澈了下来。文章与道义共存。文字可泯,道义不泯。而只要道义存在,鲁迅的文章,就会不朽。1985年9月21日晨改抄讫 (有删改)14.作者听朗诵时,“心情变得很复杂,很不安定,眼里也没有泪水”。这是为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15. 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1)这些情景,这些声音,对当前的文坛来说,是过去了很久,也很远了。(2分) (2)想到这里,我的心又平静了下来,清澈了下来。(2分) 16.在作者看来,影响历史与世事流传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请简要说明。(6分) 七、语言表达题(5分)17.高三毕业前夕,某班学生在学校网站发布了一个贴子,以表达对宿舍管理员刘阿姨的谢意。其中一段在语言表达方面有三处错误,请加以改正。(3 分) 在这一年里,刘阿姨对宿舍管理工作兢兢业业,对我们的关心无所不至。毕业晚会上她勉励我们的那一段话,可谓真是语重心长,我们应该铭记在心。在此,我们谨祝刘阿姨身体健康、事业顺利、和家幸福! ① 错别字: 应改为 ② 误用成语: 应改为 ③ 病句: 应改为: 18.下面选项填入横线处,构成比喻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生活中,我们有时会遭遇无意的伤害,但请记住,我们不可以为之抛弃了那一颗宽容之心。这就犹如_______________。A.牛虻叮上几口,老牛决不为此而停止耕耘。B.马蹄踩踏到了鲜花,鲜花依旧簇拥着马蹄。C.你不让它做一颗明星,它甘愿做一盏小灯。D.山崩造成断崖,断崖却形成了壮观的瀑布。八、 写作(70分) 19.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生活中总有一些不起眼的地方。人们往往不去注意,不去关心,甚至会忽视,但是这些不起眼的地方,往往会出人意料地发出明媚的光芒,绽放人生的精彩,让人们彻底改变对这些地方的看法。 请根据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要求:①自定立意;②自拟标题;③必须符合文体要求;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2014年高一(上)期末联考语文答案
一、补写下列诗文名句。(8分)1、(1)俯察品类之盛 (2)舞幽壑之潜蛟 (3)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4)羁鸟恋旧林 (5)唯有杜康 (6)夙兴夜寐 (7)伏清白以死直兮 (8)怅寥廓二、课内文言知识(9分)2.C.下,应为“攻占”3.A.①③④名作动/②形作动/⑤⑦名词的意动用法/⑥动作名4.D. D项非宾语前置句 三、课外文言阅读(共20分)5、A(A项中“鄙”,词义应为“边境”、“边远的地方”。)6、B(A项中,第一个“以”,介词,把,第二个“以”,表并列。B项中的两个“所”字,都作代词,分别指代动词“能”和“蓄”的东西。C项中第一个“而”字表修饰,相当于“地”,第二个“而”字表转折,相当于“但是”。D项中第一个“之”字作代词,代“尼僧”,第二个“之”字作助词,相当于“的”。)7、D(①句表现的是李超意气逞能,尼僧因少林同宗而不肯交手。观众为看热闹则怂恿两人交手。③句表现李超向憨和尚学了三个月的武技,技艺稍有长进,就感到非常得意自满。④句是写李超认为尼僧胆小,坚决要求继续比试。①③④句都无表明李超武术技艺不精的意思。)8、C(A项中憨和尚“一脚把他踢出一丈多远”,并不是“为了惩罚李超”,而是为了说明“子尚未尽吾能”,“愤而择日告辞而去”也与文意不符。B项中“李超敏而好学”、尼僧“争强好胜”说法不当,实际上李超是学止于自满,且争强好胜,而尼僧不仅武艺高强,而且性情谦和,不愿与人一争高低。D项中重在描写曲折跌宕的情节中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特征,而没有表现武术技巧的“变幻莫测”,故事中的“武技”仅仅是贯穿情节、表现人物的线索而已。)9、(1)李超从此凭武技闻名,走遍南北,没有他的对手。(3分,“以”“罔”各1分,语意通顺1分)(2)大家互相看着,最终没有应战的人。(2分,“迄”1分,语意通顺1分)(3)李超开始不说,尼僧一再追问,李超才把和尚的名字告诉她。(3 分,“固”“乃”各1分,语意通顺1分)四、诗歌鉴赏(6分)10、(1)上阙通过描写铺径之落红、弄晴之小雨、憔悴之杏园、哀啼之杜鹃等残春景象,表现伤春(惜春)的无奈之情。(2分) (2)这两句词主要的表现手法是:细节描写(或动作描写)。(1分)用捻花、放花两个细节(动作)表现了词中人物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春归的感情变化。(3分。如果逐句分析,只要能答出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的感情变化也可。)五、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一) 文学名著《三国演义》 (10分)11.B E(B.梅与觉新自幼青梅竹马,早就心心相印,而不是在军阀开战后才相识相爱;E. 三名将领被活捉后,诸葛亮将他们的衣服脱了,在脸上涂上墨后放回;司马懿大怒,当即指挥三军冲杀过去。)12. ( 1 )曹操伪作徐庶母亲手书,叫他来许昌,孝子徐庶离开刘备。(2分)徐庶到许昌见至母亲,知道中了曹操奸计,此后虽在曹营,终身未替曹操出谋献策。(2分)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1分)(2) 伽西莫多在刑台上遭受了鞭笞,期待被拯救,克洛德冷眼走过泯灭了伽西莫多眼里的亮光。(1分)伽西莫多口渴难耐,三次讨水喝,却没有人理会他。(1分)在众人的戏谑中,爱斯梅拉达出现了,她取出水葫芦喂伽西莫多喝水。(2分)伽西莫多的独眼里滚出了眼泪。(1分)13. (1) B(孔子否定了宗法传统的神权观念,力求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否定鬼神的作用。)(2)不矛盾。孔子“敬鬼神而远之”,并不过多提及鬼神之事。“祭如在,祭神如神在”是说祭祖先、祭鬼神,就好像祖先、鬼神真在面前一样,并非认为鬼神真的存在,而是强调参加祭祀的人,应当内心虔诚。孔子主张进行的祭祀活动主要是道德的而不是宗教的。六、现代文阅读(16分) 14. 【答案】①作者青年时代对鲁迅的散文充满了喜爱之情:②时过境迁,知音难觅,令人感慨;③作者经历了各种创伤,感情迟钝,对激情的失去深感无奈。 (答题时要注意分点答,6分,就要考虑三点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15. (1)(2分) ①青年作家为革命献身的时代离现在已经很久远了;②他们的革命精神因世事变化似乎已被当前文坛淡忘了。(每答出一点给l分,意思答对即可)(2)(2分) ①时间消磨了人的激情.情随事变是正常的;②鲁迅以其真挚的感情和不朽的文笔,使青年作家们青史留名,道义永存。(每答出一点给l分) 16.(6分)【答案】①被书写的对象在历史上的重要性;②书写历史的作者,如历史学家和文学家的末的表现能力;③口碑、文字、金石、竹木纸帛等传播方式和载体。 (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七、语言表达题(5分) 17.(3分)①错别字为“和家幸福”之“和”应改为“合”或“阖”。 ② 成语“无所不至”应改为“无微不至”。 ③ 病句“可谓真是语重心长”中的“真是”应删去。 (修改正确一处得一分,只找出错误而未修改正确则不得分)18.[解析]B。本题考查修辞的运用,能力层级为E级。要注意喻体体现出的含义与宽容之心一致,鲜花不计较马蹄,两者和谐相融,体现出了前面句子的本意。B句非常符合这特点。八、 写作(70分)参照2012年福建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附:文言文译文】李超,字魁吾,山东淄川西郊人.性格豪爽,乐善好施。一次,有个和尚托着饭钵来化缘,李超给他饱吃一顿。和尚非常感激,便说:“我是少林寺出身,会点武术。让我传授给你吧。”李超大喜,留和尚在客舍里住下,给他丰厚的待遇,早晚跟他学武术。三个月后,李超对武术相当精通了,得意非凡。和尚问他:“你有收获吗?”李超说:“有收获。老师能的,我已经全都能了。”和尚笑着叫李超一试身手。李超就脱掉衣服,在手心里唾了一口,时而像猿飞跃,时而像鸟落下,翻腾跳跃了一阵子,骄傲地站在和尚面前,和尚又笑着说:“行啦。你既然把我的本领都学到手了,让我们比个高低吧。”李超欣然同意。当即各自交叉双臂,摆出架势。接着在支撑、格斗、抵挡的较量中,李超不断寻找和尚的破绽;不料和尚忽然飞起一脚,李超已仰面摔出一丈多远.和尚拍手说:“你还没全部学会我的本领啊!”李超甩手撑着地面,惭愧地向和尚请教。又过了几天,和尚告辞走了。从此,李超以武术出了名,遨游南北,没人是他的对手。一次,李超偶然到济南,看见一个年轻的尼姑在场上耍武艺,四周围满了观众。尼姑对观众说:“反来覆去,老是我一个人,大冷落了。有爱热闹的,不妨下场交手玩玩。”这样说了三遍,大家你看我我看你,一直没有应声的,李超在场边,不觉手痒,信心十足地走进场内。尼姑笑着向他合掌致意。刚一交手,尼姑就喝他停下,说:“这是少林宗派啊。”马上又问:“你的老师是谁?”开始李超不说。尼姑一再追问,李超才告诉说是和尚。尼姑抱拳说:“憨和尚是你老师吗?要是这样,不必较量了,我甘拜下风。”李超几次要求比试,尼姑不同意。那些围观者极力怂恿,尼姑才说:“既然你是憨师的弟子,我们就是同一路的人,不妨玩玩,只要双方领会意思就行了。”李超嘴上答应了。但他看尼姑长得文弱,因而轻视她;加以年轻好胜,故一心想打败尼姑,以获取一时的名声。两个人正打得不相上下的时候,尼姑却突然停住了。李超问她为什么,她只笑,不说话。李超认为她胆怯了,非让她再较量不可,尼姑才又和他比起来。一会儿,李超飞起一脚向尼姑踢去,尼姑并拄五指向下削他的腿;李超只觉得膝下像刀砍斧劈的一样,跌倒在地起不来了。尼姑笑着道歉说:“鲁莽了,冒犯了你,请不要怪罪!”李超被抬回了家,一个多月才好。过了一年多,和尚又来了,李超向他回叙了这件享,和尚吃惊地说:“你太鲁莽了,招惹她干什么?幸好你先把我的名字告诉了她,不然,腿已经断了!”【附:作文分析】(一)命题意图本次作文主要是针对当前中学生不太重视审题、审读材料粗枝大叶等现象,结合当前社会中对一些平凡、普通、细小的事物不太注意,关注程度不够等社会现象,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目。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去关注一些不起眼的地方,去关心、留意一些不起眼的事物,于平凡中彰显伟大,让细节成就未来,让普通变得卓越。意图在于引导学生去关注普通的的地方,生活中的一些地位、身份非常弱势的普通群体,这些人经过奋斗,也会焕发出光芒,创造自己成功的人生。比如现实中的农民工,不被人们关注,甚至受人歧视,恰恰是这些人,装点了城市,创造了生活的美好。(二)审材料材料可以分成三个层面的意思,第一个层面是“不起眼”。所谓不起眼,是指那些不受人们关心、不被人们注意,常常被人们忽略的人、事、物。第二个层面是“发出明媚的光芒”“绽放人生的精彩”。一般可以理解为获得了成功,取得了成绩,产生了影响。第三个层面是“改变了看法”。第二个层面与第一个层面之间用“但”来连接,从形式上看是一种转折关系,第三个层面是一、二两个层面发展的必然结果。第一个层面的“不起眼”与第二个层面的“焕发出明媚的光芒”“绽放人生的精彩”之间又产生了一种关系,一些“不起眼”的地方,由于某种转化,却“绽放了人生的精彩”,对这种关系的把握是审题的关键。不起眼的地方可以是细节,但一味地写细节或者细节决定成败也不一定切合题意,细节也有受人关注的和不受人关注的之分,在这里必须是由于关注那些不被人关注的细节,结果出人意料地“发出了明媚的光芒”,才被视为切合题意。也可以写平凡,写平凡不一定都切合题意,必须写由于对平凡的坚守或者其他,才绽放出了人生的精彩。再具体一点,像旭日阳刚,从默默无闻到一夜成名,那是源于他对音乐的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三)审要求本题要求根据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文章。应该认真研读材料,弄清材料中所包蕴的某种关系,从而确定一个比较好的立意角度,才能写好这篇文章。其他要求,基本上都是常规要求,最重要的一点还是文体特征鲜明这一点。【参考例文】墙脚一枝梅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骄傲地挺立在寒风中的梅花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象征,作为一名爱国的中学生,我也对梅花充满了向往,渴望能亲手栽培一棵属于我的梅花,并与她共同成长。一个偶然的机会,父亲不知从哪儿能来了几株腊梅小苗,我高兴地将它们捧在手心,认真端详着它们那细小的枝条,它们太小了,我甚至担心它们长不大就死了。我小心地招来几个花盆,将它们栽种进去,填上肥沃的土,浇上水。有几株实在太小了,我怕亲眼看见它们死在我的花盆里,便将它们顺手扔在了挖土的墙角。每天放学回来,我都会亲自看望它们,给它们浇水,甚至给它们讲故事。日子又一天天过去,我依然小心地呵护着我的心肝宝贝——梅,我多么希望在寒风凛冽的冬日能看到我的梅花欣然开放。冬天终于来了,我愈加疼爱着我的“宝贝”,我将它们放在我房间的阳台上,让它们亲近太阳,尽快开花。我焦急而又安静地等啊,等啊,我多么盼望着清晨一睁开眼睛便看到它们冒出了花骨朵,含苞待放。然而,我等来的却是它们的枯萎与死亡,我伤心极了,哭得歇斯底里,我不知道为什么我那么关心它们,它们却以此回报我,我想不通,也不愿接受。最终,我还是平静下来,我决定将它们埋葬。来到曾经挖土的地方,失落的我突然心中一震,我被眼前的一切惊呆了,那里曾被我忽略生命的小苗,竟然有一株活了下来,并且开了一朵小小的红得耀眼的小花。我爬在上面仔细地观察着这朵花,它那细小的心蕊点缀着火红的花瓣,漂亮极了。它仿佛笑了,笑得太别开心,仿佛在说:“我终于开花了,终于可以得到你的欣赏了。”凛冽的寒风中,我经常到那一支梅前站一会儿,与它共同抵御寒风,努力成长。最终,还是那墙脚的一支梅重新赢回了我对梅的向往与赞美,也是它给我的一生上了重要的一课。并不是备受关注与宠爱才能活出精彩,角落里的奋斗才会赢得最后的掌声。生活中被忽略的地方太多太多,有一天你也会被忽略,但是,记住,被忽略不等于放弃,要像墙脚的一支梅,凌寒独自开。 【推荐理由】本文是一篇记叙文,记叙文的要素在这篇文章中体现得非常明显:线索清晰,围绕梅的栽种组织内容;描写细致,作者善于运用描写表现心情;情节起伏,铺垫、渲染运用巧妙,形成鲜明的前后对比,有力地突出了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