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一、补写下列诗文名句。(8分)1、(1) ,此时无声胜有声。(自居易《琵琶行》)(2)西当太白有鸟道, 。(李白《蜀道难》)(3) ,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4)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5) 师者, 。(韩愈《师说》)(6)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7)故木受绳则直, 。(荀子《劝学》)(8) 天下云集响应, 。(贾谊《过秦论》)二、课内文言知识(9分)2.下列各项中加粗字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砯崖转石万壑雷(冲击) 以手抚膺坐长叹(因为)B.整顿衣裳起敛容(整理) 秋月春风等闲度(随随便便)C.如何四纪为天子(十二年为一纪) 此情可待成追忆(难道,哪能)D.艰难苦恨繁霜鬓(极) 画图省识春风面(曾经)3.下列各项中加粗字词活用情况不同的一项是 ( )A.履至尊而登六合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B.外连衡而斗诸侯 使人听此凋朱颜C.吾从而师之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D.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4.下列各项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A.不拘于时 B.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三、课外文言阅读(共18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5-9题。宋清传柳宗元宋清,长安西部药市人也,居善药。有自山泽来者,必归宋清氏,请优主之。长安医工得清药辅其方,辄易雠(1),咸誉清。疾病疡(2)者,亦皆乐就清求药,翼速已。清皆乐然响应,虽不持钱者,皆与善药,积券如山,未尝诣取直。或不识遥与券,清不为辞。岁终,度不能报,辄焚券,终不复言。市人以其异,皆笑之曰:“清,蚩(3)妄人也。”或曰:“清其有道者欤?”清闻之曰:“清逐利以活妻子耳,非有道也。然谓我蚩妄者亦谬。”清居药四十年,所焚券者百数十人,或至大官,或连数州,受俸博,其馈遗清者,相属于户。虽不能立报,而以赊死者千百,不害清之为富也。清之取利远,远故大,岂若小市人哉?一不得直,则怫然怒,再则骂而仇耳。彼之为利,不亦翦翦(4)乎?吾见蚩之有在也。清诚以是得大利,又不为妄,执其道不废,卒以富。吾观今之交乎人者,炎而附,寒而弃,鲜有能类清之为者。世之言,徒曰:“市道交”。呜呼!清,市人也,今之交有能望报如清之远者乎?幸而庶几,则天下之穷困废辱得不死亡者众矣。柳先生曰:“清居市不为市之道,然而居朝廷、居官府、居庠塾乡党,以士大夫自名者,反争为之不已,悲夫!然则清非独异于市人也。”[注](1)雠:出售。(2)疡:疮。(3)蚩:傻,无知。(4)翦翦,小气。5.对下列句子中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居善药 居:储存 B.亦皆乐就清求药 就:依照C.翼速已 已:治愈 D.相属于户 属:接连不断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相属于户 独异于市人 B.长安医工得清药辅其方 执其道不废C.市人以其异 以士大夫自名者 D.然谓我蚩妄者亦谬 清皆乐然响应7.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表现宋清目光远大、经营有方的一组是(3分) ( ) ①得清药辅其方,辄易雠,咸誉清 ②虽不持钱者,皆与善药③清逐利以活妻子耳,非有道也 ④以赊死者千百,不害清之为富也 ⑤岁终,度不能报,辄焚券,终不复言 ⑥然则清非独异于市人也 A. ①③⑥ B.②④⑤ C. ①④⑥ D. ②③⑤ 8.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宋清是个很高明的医生,山区水乡的百姓都来找他治病,他开的药方都能使患者很快康复,因而深受人们赞誉。 B.宋清对不能当即付钱者也给好药,还烧掉估计无法偿还者的欠条,这引起人们的议论。宋清认为自己既非有道者,也不是呆傻胡来的人。 C.有不少被烧掉欠条的人,后来纷纷厚报宋清,尽管至死也未能还债的人更多,也并没有影响宋清发家致富。 D.作者认为宋清能从长远打算,不斤斤计较眼前之利,他的作为是那些以“士大夫”自居的人所不及的。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积券如山,未尝诣取直。(2分) (2)炎而附,寒而弃,鲜有能类清之为者。(4分) 四、诗歌鉴赏(6分)10.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题宣州开元寺水阁杜 牧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惆怅无日见范蠡①,参差烟树五湖东。注:①范蠡:春秋时越国大夫,曾助越王勾践灭吴复国,功成身退,泛游五湖。(1)“六朝文物草连空”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首联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3分) (2)尾联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3分) 五、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一) 文学名著(10分)11.下列各项中,对作品《家》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A.琴的母亲对她要投考男学堂感到惊讶,并为了图个安静,不愿再听亲戚们的闲话,原本反对她投考男学堂,但在看到琴绝望的表情,又觉得不忍,就答应将来替她想办法。琴对母亲并不抱怨,反而十分感激。B.旧历新年,在高公馆花园的楼房里,觉新为了梅几天前在商业场碰到他有意避开而痛苦,常借吃酒来麻醉自己。觉慧看着大哥痛苦的表情,觉得给这些不可挽救的人带来新思想反而会增加他们的痛苦。C.冯乐山想要把自己的侄孙女许配给觉民,高老太爷一口应允。正在与琴处于热恋中的觉民坚决表示反对,他说:“我的亲事应当由我作主”。大哥觉新、三弟觉慧也都支持觉民进行反抗,并帮助觉民逃婚。D.最后她懒洋洋地站起来,用极其温柔而凄楚的声音叫了两声:“三少爷,觉慧。”便纵身往湖里一跳。“她”是鸣凤。觉慧得知鸣凤死的消息后为此而疯狂。他不能忘却,因为自私没能把心爱的人留住。他在湖畔对觉新自责道:“我是杀手,不,不单是我,我们这个家庭、整个社会都是杀手。”于是离家出走。E.觉慧在街上发传单的事被陈姨太告发,高老太爷把他训斥了一顿,觉慧感到面对的人不是祖父更像敌人。为防止觉慧继续参与学生运动,高老太爷下令将他囚禁在家。12.简答题。(100字左右) (5分)阅读下面的《家》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接生婆抱着新生的婴儿在门缝里传出话来:“恭喜大少爷,是一位公子。”她说完就转身走开了。觉新还听到她一面拍着婴儿,一面自言自语:“可惜生下来就没有娘了。” 选段中的“娘”是谁?请简述她“没有了”的情节。 100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13. 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6分)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论语•里仁》)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论语•宪问》)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1)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孔子认为,作为具有高尚人格的君子,他不会总是考虑个人利益的得与失,更不会一心追求个人利益,否则,就会招致来自各方的怨恨和指责。B.孔子既不主张“以德报怨”,也不主张“以怨报怨”,而主张“以直报怨”,这体现了孔子思想中“中庸”的原则,即在不偏不倚中坚持正直。C.孔子认为,无论是“贫而无怨”,还是“富而无骄”,都需要修养的功夫。只是,人们对前者的要求更高,因而做起来更不容易。D.孔子认为,与人相处时,不要一味去埋怨别人对自己不好;要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关键在于多责求自己,少苛求别人。(2)请结合以上选段,谈谈我们如何才能使自己“远怨”。 (3分)答: 六、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乡村英文韩少功玉梅是一个热心女人,与左邻右舍处得很热闹的。她家门前有一水泥坪,遇到邻家的金花来借坪晒谷,二话没说,满口答应,让出了一片明净的场地。她还兴冲冲地忙前忙后,将自家的大堂屋腾空,以便傍晚时就近收谷入门,避开露水和雾气,好第二天再晒。 不料第二天一大早,她就立在坪前高声叫骂。先是骂鸡:养不亲的货呵?吃了老娘的谷,还要上灶拉屎怎么的?就不怕老娘扭断你颈根拔你的毛?接着骂狗:你贱不贱?老娘请你来了吗?老娘下了红贴,还是发了轿子?你三尺厚的脸皮赖在这里,有本事就死回去发你的瘟呵!最后还骂到树上的鸟:你这老不死的贼!你上偷瓜下偷菜,偷惯了一双爪子还贼喊捉贼。有本事你就到法院去告,叫十八路人马来抓呵。阴计烂肚的,算哪门本事?…… 她骂得鸡飞狗跳日月无光。远处的金花听得心疑,脸渐渐拉长了,上前来问:“玉梅姐,你骂谁呢?” 玉梅没好气地说:“谁心中有鬼,就是骂谁!” “没……没什么人得罪你吧?” “谁得罪了,谁知道!” 这就等于把话挑明了,把脸撕破了。 金花扭歪了一张脸,咚咚咚大步离去,叫来了帮手把稻谷搬走。她的尖声也在篱笆那边隐隐传来:“……以为没有她一块坪,我就只能糠拌饭么?神经病,脑膜炎,一大早踩了猪粪吧?” 帮手中的一位私下问玉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原来,这天早上天气不错,玉梅打算帮那妖婆子搬谷入坪摊晒,一心做点好事。却发现谷堆上画有一些弯弯曲曲的沟痕,顿时就气炸了肺:呸,什么意思呵?留暗号不就是防贼么?留在她家屋里不就是防她么?怕她认出来,居然不写汉字,还写成了英文,就是电视上那种洋字码! 冤仇就这样结下了。金花事后不承认什么暗号,声称对方血口喷人,居然诬她写洋字码!天地良心,她要是写得了洋文,还会嫁进这个倒霉的八溪峒,还会嫁给一个烂瓦匠,还会黑汗横流地晒谷?……但因为谷堆已散,谷堆上到底有没有英文暗号,真相已没法澄清了。 一些妇人曾经想从中调解,但最后都只能摇头作罢。 据玉梅说,那贼婆子曾经送给她一条花裤,说她个子矮一点,穿着正合身。她当时还满心欢喜,现在算是想明白了:那哪是安什么好心,不就是嘲笑她的个头矮,要当众揭她的疮疤么? 玉梅还说,那贼婆子曾经约她进城去看戏,抢先掏钱给她买了车票和戏票。她当时还心怀感激,现在也算是想明白了:那哪是什么看戏?不就是要显摆娘家有人发了财并且让她沾光,要当众给她的难堪吗? 往事历历在目,件件滴血,桩桩迸泪,眼下都被玉梅想得恍然大悟。两家非但断了往来,连鸡鸭也不再互访。 …… 数日以后,住在山坳里的公公找来了,什么话也不说,要玉梅跟着走一趟。她来到了公公家的谷仓,顺着老人的手看去,发现那里的谷堆表面也有一些弯弯曲曲的沟痕,与她不久前见到的完全一样。谷仓前有两三只地蟞虫,大概是爬过谷堆的,留下沟痕,已被踩死了,散发出一种刺鼻的酸腥味。 公公嘟哝了一句,听不太清楚。 但媳妇捂住嘴,愣住了,冒出一张大红脸。 她低着头回了家。去菜园里锄草,顺手把金花家的两块地也锄了。去扎稻草人赶鸟,顺手在金花家的田边也戳了一个。 但金花没见到这一切,而且她那张门一直紧闭,悄无声息。玉梅事后才得知,收完稻谷后,金花就外出打工了,去了很远的北方。 第二年,金花没有回来。 第三年,金花还是没有回来。 第四年的一天,人们悄悄传说,可怜的金花姑娘回不来了,不久前在一次工厂的火灾中不幸遇难。丈夫怕她婆婆和女儿伤心,迟迟没有说破。不过,她女儿后来上学时骑的那辆红色跑车,玉梅知道,大家也知道——是用一个女人的赔命钱买的。女儿不知道这个来由,骑车飞驰时经常放声大笑。 (选自《新民晚报》,有改动) 14.下列对作品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小说的人物语言描写形象生动,口语化。玉梅在坪前的指桑骂槐和金花在篱笆那边的尖声回击,其语言都有浓郁的乡村气息。 B.小说先写“英文事件”爆发,后通过帮手的询问交代“事件”原委。这样安排避免了平铺直叙,增加了悬念,使情节具有波澜。 C.小说插叙“花裤”和“看戏”这两件往事,对情节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它使玉梅对金花的误解加深,两人的关系更加不可调和。 D.玉梅的公公是个明理而又寡言的长者。他的出现激化了矛盾冲突,在玉梅的内心掀起波澜,也促使小说情节发生逆转。 E.面对公公的“嘟哝”,玉梅欲辩不能,只好“捂住嘴”。她“愣”在那儿仔细思量后,明白了事情的真相,于是为之脸红。 15.小说着重刻划了玉梅哪些方面的性格品质?请结合情节加以概括。(4分) 答: 16.有人认为小说的最后三段可以删去。删与不删,你认为哪一种更好?请说明理由。(6分) 答: 七、语言文字运用(8分)17.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簇(zú)拥 两颊(jiá) 扪(mén)参历井B.笑靥(yǎn) 陈抟(tuán) 磨牙吮(shǔn)血C.咨嗟(jiē) 宵柝(tuò) 金石可镂(lòu)D.嫡(dí)亲 炮(páo)烙 良将劲(jìn)弩18.2012年10月11日,莫言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并成为首位获得该奖的中国籍作家。12日,《大河报》以“莫言空前,莫言绝后!”为标题进行了报道,盛赞莫言的成就。此标题一出,立刻在众报道中脱颖而出。请赏析此标题的妙处。(3分) 19.许多成语和俗语意思相同,一庄一谐,一雅一俗。例如“强人所难”相当于“赶鸭子上架”,“臭味相投”与“一个鼻孔出气”意思差不多,“自相矛盾”就是“自己打自己嘴巴”。下面给出一个成语中或俗语,请你写出意思差不多的一个俗语或成语。(任选3个作答。)(3分)直言不讳——得过且过——咎由自取——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狗拿耗子多管闲事——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八、 写作(70分)20. 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园林工人在移植大树时,往往都要剖掉侧根,还要剪去大部分的枝叶。有人说,你们真舍得这样做呀!让大树原封不动的“搬家”不更好吗?要求:(1)角度自选;(2)立意自定,不能脱离所给的材料;(3)题目自拟;(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