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忌赛马》教学片段的反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田忌赛马》教学片段的反思

ID:33131

大小:16.31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12-1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一、案例 【以下摘自:年陡中心学校 芮君芳老师在《田忌赛马》公开教学中的一段教学片段】 (1)破题入手:田忌和谁赛马?经过、结果怎样? (2)只读田忌赛马的观察(最后一段不直接写赛马,是作者的看法),抓住最后一段中的重点句“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能转败为胜”引导理解全文:课文哪几节写败,哪几节写胜?哪几节写转变的过程?(发现点之一) (3)为什么按正常顺序就败了?转败为胜的关键点在哪里?(调换顺序,学生用学具表演。发现点之二) (4)“只……下”说明这办法很简单,但作为大将军的田忌为什么想不到,而孙膑却想到了?(再细读第三小节。发现点之三) (5)马快不了多少,只要调换顺序就一定能胜利吗?(调换的顺序排列有策略,要掌握齐威王的心理。发现点之四) (6)那么在田忌取得第一场胜利后,有没有再失败的可能?为什么?又为什么能取得全胜?(发现点之五) (7)用课文中最后的讨论句,再加上胜利全由于“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用不同的说法把课文总结一下。 二、评析 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发现机制,确切地说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发现的过程。引导与发现的结合,从本质上正确处理了教与学的关系,师与生的关系,讲与练的关系。而且对教师讲的定位是引导,不是满堂灌,也不是注入式;对学生练的定位是发现,不是被动接受,不是如数纳入。这样,就从根本上解决了教学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应当说,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发现机制,比较符合阅读教学的特点和规律。这是因为课文中的新知识不是直线排列而是螺旋递升的。学生对每篇课文的七八个生字以及几个新词和句式,完全可以凭借语境(上下文)和工具书(字典)来自学掌握。对于课文的思想内容,学生也可以借助自身的社会阅历与生活体验来感受。这就为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去自读课文,自主发现,创造了重要条件。根据学生认知水平,依据教学目标,将教材划分为一个个发现点,引导学生去主动探索并发现结论。显然,在这节课中由于周月明老师把《田忌赛马》这篇课文归纳成五个发现点引导学生变序读解,就大大提高了学生发现能力的力度,缩短了发现的过程,构建了一条优化认识课文,提高阅读能力的的便捷途径。 三、思考 如何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学会“发现”呢? 四、对策 其实,我们可以从很多教师的阅读教学中,感受到这种以“发现”为运作机制的成功实践。归纳其特点有以下一些方面: (一)培养学生敢于发现的精神 阅读教学中多余的情节分析和繁琐的提问应答之所以积弊甚深,其根源还在于教师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一种变相的“全盘授予”。不要说“情节分析”是教师的“自我表演”,即使是“提问应答”也还是为教师的讲说做些铺垫而已。教师零零碎碎地问,学生简简单单地答,是谈不上有多少思维强度的。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依赖于教师被动学习已成为习惯,如要予以改变,则必须由浅入深地从培养学生发现的精神入手,使他们学会探究的思考方法,逐步树立学习的主人翁意识。如教学《林海》一课,我板书课题后,便从“审题”开始,引导学生大胆质疑,敢于发现。 师:读了课文的题目,你觉得有哪些地方可以引起我们的思考?能提出一些问题来吗? 生:大森林就是森林,为什么要叫“海”呢? 生:“林”跟“海”是两码事,有什么联系? 师:很好。大家提的这些问题都很有意思,而且老师觉得这些问题都可以由我们深入地读课文求得解答。我们可以先解决两个问题:课文写的是“林”,为什么要加上“海”字?“林”与“海”又是怎么联系起来的?请从课文中找出根据来说明。 生:“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的确是林海,群岭起伏是林海的波浪。”这两句说明森林是绿的,所以像海。 师:那么花园的草坪也是绿的,能说像海吗? 生:一望无际的森林才像海。 师:对,能比作海的要范围很大。比如,节日的天安门广场上,到处都是人,可以怎么形容? 生:人山人海。 师:站在高山之巅,放眼看去是一片白茫茫的云层,可以怎么说? 生:云海。 师:说得真好。现在浏览全文能自己找出“林”与“海”的联系吗? 生:“多少条岭啊,在疾驶的火车上看了几个钟头,既看不完,也看不厌。”这说明林像海一样宽广。 生:“群岭起伏”这个词语写出了长满树木的山岭像海的波浪一样。 生:“大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色的银裙”,课文中说就像海边的浪花。 生:森林可以综合利用,也像大海一样。 师:大家的理解很不错。你看,我们通过自己读课文,就解决了自己提出的问题,得到了正确的答案。还有几个问题,我们也要自己来解决。 (二)激发学生乐于发现的兴趣 人的情绪倾向表明,被动接受总是枯燥乏味、缺乏乐趣的,而主动发现则往往风光无限,其乐无穷。因此,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去体验发现的乐趣,调动他们乐于发现的内在动力。这是营造阅读教学发现机制的重要手段。一位老师教学《我要的是葫芦》这篇课文时,先要学生把课文中“细长的葫芦藤”、“绿叶”、“雪白的小花”、“可爱的小葫芦”等词语连起来说一段话,并根据板书图示分别说说“根”、“藤”、“叶”和“葫芦”的关系:我们给葫芦施肥、浇水后,这些养料被根吸收了,通过藤,送到葫芦的叶子上,叶子经过阳光照射后,把这些养料加工成葫芦生长需要的营养,使葫芦慢慢长大。这时,教师修改部分图示(擦去“叶子”和“葫芦”之间的箭头,在“叶子”旁加上“蚜虫吃”字样),对学生说,学到这里,聪明的小朋友一定知道了为什么那么可爱的小葫芦还没长大就落了。(看着修改的图示,引导学生去观察)于是学生很有兴趣地自己获得了结论:“因为叶子上生了蚜虫,蚜虫吃掉了葫芦的叶子,叶子不能制造葫芦生长所需要的养料,葫芦就‘饿死’了。” 显然,生动的图示在这里起了重要作用,它不仅把“叶子”与“葫芦”的抽象关系形象化,而且大大增强了学生发现的乐趣。 (三)提高学生善于发现的能力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曾经说过:“学校中的求知识的目的,不在于知识本身,而在于使学生自己获得求知识的方法。”同理,教师成功地引导学生发现了什么固然也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善于发现的能力,即学生的那种积极思考、独立探究和自行发现的能力,教给他们解决问题的各种策略。 阅读《记金华的双龙洞》这篇课文时,一位学生说:“能通过一条小船的洞怎么能说成是‘孔隙’呢?说‘孔隙’正确吗?”教师抓住这一疑问,引导学生去探究。教师启发:“既然是‘隙’,必然是联系前后或内外之间的部分。我们得先看看外洞有多大,与‘孔隙’比较一下怎么样?”于是有的学生说:“我从‘仿佛到了个大会堂’、‘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不觉得拥挤’等描写中,体会到外洞是非常大的。”有的学生则说:“课文中有‘……内洞比外洞大得多,大概有十来间房子那么大’等语句,这说明内洞比外洞更大。”……教师对学生的讨论作了充分肯定后说:“请大家想象一下,站在这样的大洞里,从外洞到内洞的通道,会给你留下怎样的感觉?”这时,学生纷纷举手,有的说:“相比之下,确实那只是个‘孔隙’了。”有的还介绍了那只小船是怎样的小船(上船后只容两个人并排仰卧),过孔隙时人又是怎样的感觉(擦破了鼻子)等等。此时,教师又适时地引导大家归纳提问:“刚才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才获得正确答案的?”学生便齐声回答:“用了比较对照的方法。” 在教师引导下的发现,只是一种阅读教学方法,所以不能和科学家的发现方法等同起来。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无疑是为了避免盲目,或为发现而发现。因为学生完全的自我探索和发现,需要有个过程,故而会耗时较多。实践证明,价值不大的发现是不经济的,会浪费学生的宝贵精力。因此,学生的发现和教师的引导必须有机结合。经过教育处理的发现,应该是最有训练价值的发现,它的原发现过程被科学地缩短,原发现过程中出现的大量可能性,也精简成少数几个最具教学意义的主要选择。只有这样,发现才能成为最有效率的教学行为。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