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试题本试卷共23小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一、积累与运用(1—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加粗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堕(duò)落 陨(yǔn)落 追溯(sù) 叱咤(chà)风云 B.犀(xī)利 蓬蒿(hāo) 拮据(jù) 惟妙惟肖(xiào)C.彷(pánɡ)徨 虔(qián)信 篡(cuàn)夺 广袤(mào)无垠D.归省(xǐnɡ) 荣膺(yīnɡ) 面颊(xiá) 锲(qiè)而不舍 2.下列词语完全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毫不犹豫 大庭广众 刻骨铭心 根深蒂固B.进退维谷 恼羞成怒 一拍既合 顾名思义C.人声鼎沸 山崩地裂 奄奄一息 轻飞漫舞 D.人情炼达 一泻千里 拖泥带水 忧心忡忡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能否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B.这个单位连续发生事故,我们不能不说他们在安全防范上没有漏洞。C.对于黑板报的艺术质量问题,应该引起班委会的重视。D.“百家讲坛”通俗化、浅显化地讲名著,有利于人们对名著的了解和研究。4.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从海湾那边返回。皓月当空,风平浪静。① 。我躺在铺位上,② ,不由想起那唱着催眠曲的母亲,和她手里的摇篮。 A.①船在月光与水波织成的羽纱中飘荡。②身子轻轻地摇晃着,倾听那微风细浪的絮语, B.①船在月光与水波织成的羽纱中飘荡。②倾听那微风细浪的絮语,身子轻轻地摇晃着, C.①身子轻轻地摇晃着,倾听那微风细浪的絮语。②船在月光与水波织成的羽纱中飘荡, D.①倾听那微风细浪的絮语,身子轻轻地摇晃着。②船在月光与水波织成的羽纱中飘荡,二、说明文阅读(5—8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棉花①棉花是锦葵科棉属植物的种籽纤维,棉花在热带地区可以长到6米高,一般为1~2米。花朵乳白色,开花后不久转成深红色,然后凋谢,留下绿色棉铃,棉铃内有棉籽,棉铃成熟时开裂,会露出棉籽上的毛茸茸的白色棉纤维。棉纤维长约2~4厘米,含纤维素约87~90%,水5~8%,其他物质4~6%。②棉花原产印度,在棉花传入中国之前,中国只有可供充填枕褥的木棉,没有可以织布的棉花。宋以前,中国只有带丝旁的“绵”字,没有带木旁的“棉”字。宋末元初 ,棉花大量传入内地。至于全国棉花的推广则迟至明初,是朱元璋用强制的方法才推开的。③棉花是喜光作物,适宜在较充足的光照条件下生长。据测定棉花单叶的最低受光量为1000勒,最佳受光量为7万~8万勒。在此范围内,棉花产量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提高。④水分是棉花生长的重要条件。棉花与水的关系请见附表。棉花 生育阶段 土壤保水范围 水量需求播种 0~20厘米土层 60~70%苗期 0~40厘米土层 60~70%初蕾 0~60厘米土层 65~75%盛蕾 0~80厘米土层 70~80%吐絮 0~90厘米土层 75~85%⑤棉花生长发育需要的水分和养料,主要通过根系从土壤中获得,所需的温度和空气亦部分取自土壤,同时棉花生长需要土壤的有力支撑。棉田土壤的理化属性,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棉花的产量和品质。土壤水分、养分、温度、空气、盐碱含量、团粒结构等均对棉花生长有很大的影响。 ⑥中国是世界产棉大国。一首《棉花与节气歌》大致描述了我国产棉的基本状况。“清明谷雨紧相连,华北新疆齐种棉。立夏小满轻施肥,滋润幼苗壮棉田。芒夏连暑勤追肥,日长夜高棉铃见。立秋处暑收获季,采摘归仓笑开颜。” ⑦棉花是天然绿色产品,作为传统的保暖材料,由于透气性冠于所有材料,且无静电无刺激,所以老少咸宜。虽然羽绒的保暖性优于化纤,更优于棉花,但羽绒对过敏性体质的人会有 一定的刺激(化 纤好一点),所以这两类材料的使用因人而异。尽管羽绒的空气流通性能比棉纤维差,但化纤更是等而下之,极易贴在身上,不利于皮肤透气。加 上羽绒、尤其是化纤的静电对皮肤刺激较大,容易造成皮肤粗糙和神经衰弱等问题。 ⑧衣被天下,还数棉好。5.本文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 A.列数字 画图表 分类别 打比方 B.列数字 画图表 举例子 作诠释C.列数字 画图表 引资料 作比较 D.列数字 摹状貌 引资料 作比较 6.仔细分析第④段所附图表,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图表讲述的是棉花生育的各个阶段在一定的土壤范围内对水的相应的需求。B.从图表可以看出:水分是棉花体内的重要组成成分,棉花生长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水分。C.从图表可以看出:随着棉花的生长发育,对水的需求越来越大。D.从图表可以看出:棉花生长需要土壤的有力支撑。7.下列表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棉花并不是花,是开花后长出的棉铃成熟时裂开翻出的棉籽上的毛茸茸的白色棉纤维。B.棉花是喜光作物,只能在充足的光照条件下生长。C.棉田土壤的理化属性,决定着棉花的产量和品质。D.棉花是天然绿色产品,保暖性次于羽绒而优于化 纤。8.下列各项中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纺织用的材料不是棉花的花,而是棉籽上的絮。 B.第②段介绍的是棉花原产于中国的历史。 C.在一定的范围内,棉花产量与光照强度有关联。 D.中国是世界产棉大国,其中从新疆到华北棉花种植面积很大。 三、古诗文阅读(9—14小题,共18分)【甲】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节选自司马迁《陈涉世家》)【乙】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选自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丙】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选自曹操《观沧海》)9.下列各组中加粗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A.若为佣耕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B.亦不详其姓字 安陵君其许寡人C.今或闻无罪 或置酒而招之 D.等死,死国可乎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苟富贵,无相忘 B.今亡亦死 C.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D.因以为号焉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11.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①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②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12.【甲】【乙】两文都写了人物的志向,请根据文中内容说说画横线句子中陈涉的“鸿鹄之志”和五柳先生的“志”各是什么?(3分)13.解释【丙】文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山岛竦峙 竦峙: ②幸甚至哉 至: 14.从表现手法及思想内容两方面简要分析诗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3分)表现手法: 思想内容: 四、古诗文默写(每句1分,共8分)15.默写① ,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②夜久语声绝, 。(杜甫《石壕吏》)③ ,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④酒困路长惟欲睡, 。 (苏轼《浣溪沙》)⑤ ,散入春风满洛城。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⑥窈窕淑女, 。 (《关雎》)⑦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直抒胸臆,表现诗人济世情怀的诗句是: , !五、综合题(16—17小题,共5分)16.下面是三段新闻采访记录,请你分别概括出百姓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每点限6个字以内)(3分)①村民马女士:我的母亲去年查出患有肺癌,随后开始进行药物治疗。一个月算下来至少要几千元药费。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后,政府给予了我们适当的经济补贴,现在扣除每月500元基本医疗费用后,药费最多可以报销70%,大大减轻了我们的经济负担。②蔬菜批发商:由于国家支农政策好,现在农民种植的蔬菜品种多了,因此10年来,我批发的蔬菜品种已由原来的大葱、大蒜发展到数十个品种。老百姓 的菜篮子越来越丰富了,可以说想吃啥都能买得到。③市民吴大爷:我们一家三口原来同住在人均不足6平方米的平房中,由于住房问题,儿子30多岁还没有谈对象。全国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后,像我们这种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的家庭才有机会住进这么宽敞的楼房。现在,儿子的婚姻问题也解决了。 ① ② ③ 17.根据语境,仿照划线句,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2分) 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同样,也应该学会欣赏别人。欣赏是一缕春风,染绿荒芜的山冈; , ;欣赏是一汪甘泉,浇灌枯竭的希望。六、现代文阅读(18—22小题,共15分)善 意⑴搬新家后,黄昏将近时我喜欢倚在阳台上,看街道上人群熙攘,每一张脸上都写满了即将归家的松弛和喜悦。⑵很是偶然地看到对面阳台上的目光,干净剔透,有些许寂寞掺杂,像年幼的鸟儿,落单在荒原,找不到将要飞去的方向。⑶那双眼睛刚能露在阳台的玻璃上,如果她努力跳了一下,那一定是楼下的孩子们发出了快乐的叫喊,她想看清自己不曾拥有的欢乐,跳完之后,她的嘴角会微微上扬,眼神飞快跌回寂寞。她的眼睛让我的心颤了一下,那种眼神不是她该拥有的,她那么小,看上去不过五岁左右的样子。⑷我与小女孩的目光相遇,她先是怔怔地看我,我把手竖在耳朵上,做个小白兔蹦跳的姿势,她的眼睛笑了,像雨后的花瓣,璀璨明媚。我趴在阳台上和她对望,彼此隔了些距离,说话很费力,我就用手势逗她玩,她看着我静静地笑,看得出她的手势表达不是很好,总是一伸手,又羞涩地缩了回去。⑸后来,她母亲到了阳台上,大约是叫她进去吃晚饭,我冲她扬了扬手,表示再见,她别着小小的脑袋恋恋地望着,忽然地扬起了手,向我表示再见,虽然她的手被妈妈飞快地捉了回去,可是,我还是看见了她没有拇指的右手。⑹我的心,忽然地疼了一下,手就那么扬着,久久地没有收回。⑺对面阳台的门砰地关上,隔着玻璃,还是能看到她母亲冷漠、倔强的脸色。我腾地明白了许多……⑻从那以后,我总忍不住想去看对面阳台上的眼神。黄昏时,面目冷清的母亲总是严严攥牢她小小的右手,目不斜视地穿过住宅小区的花圃,遇到相熟的街坊,亦不肯停下来打招呼,拽着对街上的热闹无限留恋的女儿上楼,然后,小女孩的眼睛便出现在对面阳台上。⑼看见我时,小女孩依旧会顽皮地做个鬼脸,我的心怅怅的,她总会长大的,总要独自面对人生的风雨,那时,她的自尊还能像在母亲的保护下那样倔强站立么?⑽周末,女儿潇潇从寄宿幼儿园回来,我带她去海边,远远看见小女孩和她的母亲在离人群较远的沙滩上玩。我忽然有点冲动:“潇潇,想不想交个新朋友?你看,那位小朋友就住在我们家对面,很可爱的。但是,小朋友的右手没有拇指,做朋友时,不能盯着她的右手看,也不能表示好奇。 ”潇潇很奇怪,问:“为什么?”⑾“因为小朋友没有拇指已经很伤心了,或许在很久以前丢掉拇指的事她已经忘了,伤心也成为过去了,问她,等于提醒她记起丢了拇指的事,她会很伤心的。”⑿潇潇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奔向小女孩。⒀在这个世界上,善意有很多种表达方式。譬如,不是所有的沉痛往事都需要安慰,不是所有暂时的贫穷都需要施舍,亦不是所有肢体残缺的人都需要同情或怜悯。因为,某些不合时宜的善意表达,只会伤害到他们的自尊。有时,忽略是表达善意的更好方式,它远要比及时伸出所谓援助之手更能抚慰人们脆弱的心灵。⒁小女孩面对潇潇伸出去的手,怯怯地看了看母亲。潇潇亦回头张望我,我用微笑鼓励她。⒂显然,那母亲认出了我,冲小女孩勉强点了点头,小女孩终于伸出了左手,潇潇拽起她,玩起了堆城堡的游戏。⒃那天,小女孩和潇潇玩疯了,她的母亲望着她兴奋得通红的小脸蛋,眼里盈满了泪光……18.认真阅读全文,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分)19.“小女孩的眼睛”始终牵扯着“我”敏感的心。揣摩第⑶段的“我的心颤了一下”,第⑹段的“我的心,忽然地疼了一下”,第⑼段的“我的心怅怅的”这三处语句,联系上下文分别指出产生这些心理的具体原因。(3分)第⑶段: 第⑹段: 第⑼段: 20.第⑻段“面目冷清的母亲总是严严攥牢她小小的右手”一句中有动词“攥”。结合你对文中“母亲”这个形象的理解,联系上下文说说这个动词有何表达效果?(3分)21.如何理解作者在文中说的“不是所有肢体残缺的人都需要同情或怜悯”这句话?你认为它跟作者的行为矛盾吗?请简述理由。(4分)22.文末写小女孩的母亲“眼里盈满了泪光”,请根据全文内容说说此时她的心里充满了怎样的感受?(3分)七、作文(50分)23.一次失败的经历,一个难忘的胜利 ,一番激烈的辩论,一句善意的劝慰,一 种特别的爱好……凡此种种,会使你的知识得以丰富,智慧得以增长,让你站上人生新的高地。请你以“那一刻,我迈上了新台阶”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③字迹清晰工整,卷面整洁。
2014届初中毕业班 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试题语文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共12分)1.C (A.咤chà—zhà;B.据jù—jū;D.颊xiá—jiá。) 2.A(B. 一拍既合—一拍即合;C.轻飞漫舞—轻飞曼舞;D.人情炼达—人情练达。)3.D(A.在“学好”前添加“能否”;或将“能否”删去。B.多了一重否定。C.“对于”多余。)4.B(先有 “皓月”“风”“浪”,再有“船在月光与水波”“飘荡”。其次,“不由想起那唱着催眠曲的母亲,和她手里的摇篮”一句暗示了前文的语序,先是“倾听”“絮语”,再是“身子”“摇晃”。)二、说明文阅读(共12分)5.C(①③④列数字 ④画图表 ⑥引资料 ⑦作比较)6.D(图表主要反映的是棉花与水的关系。) 7.A(B项原句“棉花是喜光作物,适宜在较充足的光照条件下生长。” C项原句“棉田土壤的理化属性,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棉花的产量和品质。”D项原句“虽然羽绒的保暖性优于化纤,更优于棉花。”8.B(介绍的是棉花传入中国的历史。)三、古诗文阅读(共18分)9.D同样(A.你/如; B.他的/ 用来加重语气的助词; C.有的人/有时)10.A(B.亡:古义:逃走。今义:死。C.往事:古义:历史。今义:指过去的事。D.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11.①恰巧遇到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期。(“会”1分,“度”1分)②不因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戚戚”1分,“汲汲”1分。)12.陈涉“鸿鹄之志”的具体内容是推翻秦朝,夺取天下。五柳先生的“志”是洁身自好,志向坚定,淡泊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或淡泊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对一点2分,对两点3分)13.①高高地挺立(1分) ②极点(1分)14.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虚实结合、想象夸张(答对其中一点即可)。(1分)思想内容:这四句写出大海的广阔浩大(1分),体现诗人的博大胸怀(或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1分)。四、古诗文默写(每句1分,共8分)15.①枯藤老树昏鸦 ②如闻泣幽咽 ③山河破碎风飘絮 ④日高人渴漫思茶⑤谁家玉笛暗飞声 ⑥君子好逑 ⑦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五、综合题(共5分)16.①医疗有保障。②菜篮子丰富了。③住房有保障。17.比喻恰当,表意清楚,言之成理即可。示例①:欣赏是一抹阳光,催开含苞的花蕾。示例②:欣赏是一盏明灯,照亮前进的方向。六、现代文阅读(共15分)18.我对一个因右手残疾、母亲为 保护其自尊限制她的行为从而让她缺少玩伴的小女孩心生同情,(1分)鼓励和教育女儿和她交朋友,让她获得了快乐。( 1分)19.第⑶段:小女孩拥有了这个年龄不该有的 寂寞眼神。第⑹段:发现小女孩右手没有拇指。第⑼段:担心母亲的过分保护,会导致小女孩长大后无法独自面对人生风雨。(每点1分)20.“攥”紧紧地、用力地握住;(1分)生动传神地写出母亲生怕别人发现女儿的残疾,担心女儿自尊心受到伤害的心态,(1分)从而表现了母亲对女儿的严密保护。(1)21.句意理解:面对肢残人,人们应该忽略其“残缺”处,应该象正常人一样对待。(2分)不矛盾,这从文章中作者后来教导自己的女儿去和小姑娘交朋友的过程中可以看出,作者正是在“忽略”对方残疾的基础上表示友好与善意的。(2分)22. ①为残疾的女儿能象正常孩子一样有了玩伴获得了快乐而高兴。②为女儿的残疾被别人忽略、获得了别人善意的尊重而激动。③为过去自己怕女儿在与人交往中受到伤害而对女儿的严厉限制后悔。④同时也对漠视“我”曾经的善意而表示歉意。(对其中 三点即可满3分)七、作文(50分)23. 参照2014年中考作文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