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
(分数:120分 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一.古诗词名句填写。(8分)1.独怜幽草涧边生,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落花时节又逢君。3.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山独归远。4.“思乡怀亲”是一永恒的主题。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中“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岑参《逢入京使》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双袖龙钟 泪不干”都表现了这一主题。5.古诗词中,有许多蕴含人生哲理的佳句,读来耐人寻味,请你写出连续的两句(课内外均可): , 。6.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给黄河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请你写出一句有关“黄河”的古诗句: , 。7.在生活当中,面对 失败和挫 折,不要悲伤,不要心急!___________________。8.曾经沧海难为水,__________________。二.语言基础与实践活动:(19分)9.请把下面语句工整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中(2分)言而有信君子有度 承诺必应贤人之风
10.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 菜畦(qí) 字贴(tiè) 肿胀(zhànɡ) 叮嘱(zhǔ) B 嗥鸣(háo) 简陋(lòu) 木屐(jī) 骊歌(lí)C 蝉蜕(duì) 磐石(bān) 嫉妒(jí) 确凿(záo)D 深邃(suì) 亘古(gèn) 讪笑(shàn 田垄(lǒnɡ)11.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 )A 目不窥园 气冲斗牛 义愤填膺 人迹罕至B 截然不同 坚持不懈 慷慨淋漓 高枕而卧C 迥乎不同 妇孺皆知 家喻户晓 鞠躬尽瘁D 一泻千里 一拍既合 一反既往 锋芒毕露 12.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 ( )A 契诃夫把目光集中在小人物身上,以他们的不觉悟,唤起人们对浑浑噩噩、半死活的生活的厌恶。B 珠海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已经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城市,开发区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一幢挨着一幢。C 哲学系刘教授的课很受学生欢迎,他思维敏捷,常常信口开河,使课堂气氛非常活跃。D 中国人对待死亡的态度向来是讳莫如深,尽管每个人都知道这是人生的最后归宿,却谁也不愿意正视现实。1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2分 ( )A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标志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B在广州花市上,牡丹、吊钟、水仙、梅花、菊花、山茶、墨兰……等春秋冬三季的鲜花都挤在一起啦!C“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儒子牛。”是鲁迅先生的行动写照。D“非常抱歉,孩子,”大树说,“我现在只是个老树墩,没有什么可以给你的了。” 14.下面一组句子中,有毛病的是 2 分 ( )A 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 有多广阔,不仅要在课堂上学语文,还要在生活中学语文。B 是否多读书,也是提高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途径之一。C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D 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里左右,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15.名著知识积累:(4分)“你昨天怎么把牛奶瓶子打破了?你小声点说!”她说话好似在用心地唱歌,字字句句都像鲜花那样温柔、鲜艳和丰润,一下子就牢牢地打进我的记忆里。她微笑的时候,那黑得像黑樱桃的眼珠儿睁得圆圆的,闪出一种难以形容的愉快光芒,在笑容里,快活地露出坚固的雪白的牙齿,虽然黑黑的两颊有许多皱纹,但整个面孔仍然显得年轻、明朗。①.上述文字节选自文学名著《 》,作者是 。(⒈分)②.这里的“她”是指 ,(1分)她对“我”的影响是: (2分)16.口语交际:(3分) 某校在学校礼堂举行“文明美德伴我成长”的主题演讲比赛。比赛进行不到一半时 ,不少同学在下面讲小话,影响了会场秩序。小华作为演讲比赛的主持人,她对大家说:“ 。”小华说完后,会场立刻安静了下来 。 三.浅层阅读理解 (30分)(一)诗词赏析 阅读《钱塘湖春行》,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 17.这首诗描述写了西湖 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 的感情。18.尾联 “行不足”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列选段 ,完成后面题目。(4分)早在1860年至1890年,美国由于不合理的过度开发西部处女地9000万公顷,大片焚烧草原,盲目垦茺导致发生了1934年5月震惊世界的沙尘暴。这场沙尘暴从土地破坏严重的西部刮起来,很快就发展成一条长2400千米、宽1500千米、高3千米的一个巨大黄色尘土带,连续3天,横扫了美国三分之二土地。当时大气含尘量每立方公里高达40吨左右,3亿多吨土壤被卷入大西洋。这一年美国毁掉耕地4500亩,16万农民倾家荡产,逃离了西部大平原。19、选段中运用了 和_____的说明方法。(2分)20、选文中加点的词语“左右”能否去掉?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三)现代文阅读 社戏(节选)(10分)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 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 一面加紧的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 离平桥村还有一里模样,船行却慢了,摇船的都说很疲乏,因为太用力,而且许久没有东西吃。这回想出来的是桂生,说是罗汉豆正旺相,柴火又现成,我们可以偷一点来煮吃的。大家都赞成,立刻近岸停了船;岸上的田里,乌油油的便都是结实的罗汉豆。 “阿阿,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 我们偷那一边的呢?”双喜先跳下去了,在岸上说。 我们也都跳上岸。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一声答应,大家便散开在阿发家的豆田里,各摘了一大捧,抛入船舱中。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于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 我们中间几个年长的仍然慢慢的摇着船,几个到后舱去生火,年幼的和我都剥豆。不久豆熟了,便任凭航船浮在水面上,都围起来用手撮着吃。吃完豆,又开船,一面洗器具,豆荚豆壳全抛在河水里,什么痕迹也没有了。双喜所虑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这老头子很细心,一定要知道,会骂的。然而大家议论之后,归结是不怕。他如果骂,我们便要他归还去年在岸边拾去的一枝枯桕树,而且当。面叫他“八癞子”。 “都回来了!那里会错。我原说过写包票的!”双喜在船头上忽而大声的说。 我向船头一望,前面已经是平桥。桥脚上站着一个人,却是我的母亲,双喜便是对伊说着话。我走出前舱去,船也就进了平桥了,停了船,我们纷纷都上岸。母亲颇有些生气,说是过了三更了,怎么回来得这样迟,但也就高兴了,笑着邀大家去吃炒米。 大家都说已经吃了点心,又渴睡,不如及早睡的好,各自回去了。 21.“回望”一词在文中结构上起_________________作用。文中画线的句子分别从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感觉的角度)两方面描写所见所闻,表现了我对“社戏”的________。(4分) 22.“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一句在表达上有什么妙处? (2分)
23.在文中划出表现阿发憨厚无私的句子 (1分)
24.针对文中孩子们的行为、做法,谈谈你的看法。(3分)
(四)阅读下面 文言文段,完成后面题目。(12分)【甲】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林嗣环《口技》【乙】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其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魏学洢《核舟记》25.填空。(4分) 甲,乙两个文段都选自清代人__________编选的笔记小说《___________》。甲文段以“______________”字为核心,突出了民间艺人口技表演的高超;乙文段围绕“____________”一词,表现了王叔远微雕技艺的精湛。2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①.会宾客大宴 会:_________ ②.罔不因势象形 罔:__________2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②.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28.甲文段除对民间艺人进行直接描写外,还运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请找出文段中侧面描写的句子。(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深层阅读赏析。(共13分) 一个馒头①十三岁那年,我顺利地考进离家二十多里的县三中,成了母亲最大的骄傲。那时,父亲还是大山里的一名伐木工,为节约开支,他数年难得一次省亲,贫寒的家境使母亲也愈发省吃俭用艰苦度日。②那是一个霪雨霏霏的深秋的一天,当父亲兴冲冲地踏进院坝时,母亲的眼眶一下就湿润了。接过父亲的行囊,母亲就发现了那个白面做成的馒头。③这是父亲路上吃剩下的干粮。对于当时以玉米、红薯为主食的我家来说,白面馒头无疑是一种奢侈的享受。母亲走进灶屋,在点燃茅草给父亲烧洗脸水的同时,将蒸笼也放在了锅上……看着锅上四溢的热气,母亲喜盈盈地从房里拿出几块干净的纱布,里三层外三层地包好那香气扑鼻的馒头,小心翼翼地揣进怀里,头顶一块蓝花布就向二十里外的县城走来。④走到学校,已是下午。整齐的校舍、琅琅的读书声使大字不识的母亲顿生敬畏。蹑手蹑脚,屏息而行,母亲沿着每一间教室寻找心爱的儿子。几乎走遍了整个学校,她终于看见了正在上课的我。许是怕老师呵斥,母亲哈着腰,从窗户上露出半个脑袋,一边用手向我比划,眼睛又怯怯地瞅着老师。半个脑袋、奇怪的手势和母亲颇为滑稽的眼神立即吸引了同学们好奇的目光。⑤就这样在窗口呆了好一会儿,在老师背过身写板书之际,母亲突然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动作。她直起身,从怀中掏出那个雪白纱布紧裹的馒头,从窗外迅速向我掷来。“咚!”因用力过猛,馒头掠过我的头顶砸在了前面同学的课桌上,随后又一骨碌滚在了地上。当沾满尘土的纱布一层层散开,那个干干净净的馒头呈现在同学们的眼前时,教室里哄然而起的笑声瞬间刺痛了我的耳膜。⑥面对老师严肃的询问,母亲慌张地说:“我,我来给娃送个馒头。”在我那些生活颇为优裕的城里同学听来,这样的回答无疑是一种荒谬的笑料——走几十里路就为送一个馒头?着着他们前仰后合地笑个不停,憨厚的母亲全然不知所以,竟还怀着敬意频频向她心目中的“秀才”们点头。母亲补丁缀补丁的衣服、头上已歪斜的蓝花布和这种尴尬的神态再次掀起了他们的笑浪……在这一阵紧似一阵的笑声中,我的自尊被践踏得支离破碎。⑦拾起馒头,我快步走出教室,拉起母亲就向操场走去。此时,我丝毫没有感到馒头上尚存的体温,没有注意到每间教室窗下湿漉漉的泥脚印,更没有看到母亲眼中那慈爱的目光!站在操场边,我气急败坏而又语无伦次地向母亲大喊大叫:“哪个要你到学校来?哪个要吃你的臭馒头?看看你这一身泥,活像戏台上的小丑,真是丢人现眼!”说着,我奋力一抡 胳膊,那个尚热的白面馒头画了一道美丽的弧线,飞出了学校的围墙。⑧母亲没有说一句话,慈爱的笑容僵硬在她满是皱纹的脸上。母亲嘴角抖了半晌,却终归没有吐出半个字来。最后,她缓缓转过身,一溜一滑地向校外走去。不知何时又下起了雨,濛濛烟雨中,母亲低着头,背脊佝偻如弓,随着蹒跚的步伐,那块歪斜的蓝花头布飘悠着,渐渐湿润了我的视线……⑨至今我也不知道,母亲怀揣着馒头是怎样一步一滑走到学校的,当年我无情扔掉的那个馒头到底对母亲造成了多大的伤害,但我知道在回家的 路上,有两条小溪、三道山梁和二十里曲曲弯弯的泥泞山道……(作者:黄斌,原文有改动)29.标题“一个馒头”在文中有哪些作用?(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0.文章②⑧两段都写到了“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 答: 31.本文人物描写很精彩,下面两个句子分别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1)里三层外三层地包好那香气扑鼻的馒头,小心翼翼地揣进怀里。 答: (2)母亲低着头,背脊佝偻如弓,随着蹒跚的步伐,那块歪斜的蓝花头布飘悠着。 答: 32.文章的“母亲”是个怎样的人?母亲离开时,“我”渐渐湿润了视线,此刻“我”的内心是怎样的?请结合文章的内容,展开你的想象,描写出此时“我”的心理。(3分) 答: 五.写作展示(50分)半命题作文:难忘那张 脸提示: 1.补全题目。“难忘那张 脸”,要在“脸”的前面加一个修饰限定语,可以加微笑的、快乐的、沉思的、慈祥的、阳光灿烂的、严肃的 ,等等。2.文章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 3.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4.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5.凡涉及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英文大写字母A、B、C、D、……代替。6.要求书写工整、美观。 一、古诗词默写。(分) 29、(1)“一个馒头”是全文的线索,贯穿全文。或全文围绕“一个馒头”展开,推动故事情况的发展。(2)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引起阅读兴趣。(3)突出母亲爱儿子的纯朴感情。(答对一点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