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 一、积累运用(20分)1.下面加粗字的注音有两个错误,请找出来并改正。(2分) 袅娜nó 应景 yìng 溽暑rù 醴酪lào 旖旎yǐ 旮旯gā 睥睨pì 郑燮xiè 淤泥yū 亵玩xiè 群葩bá 芙蕖qú 改为 改为 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接踵而至 脍炙人口 事与愿违 不堪设想 B、万籁具寂 货真价实 不可思议 不记其数 C、差强人意 媒妁之言 非夷所思 得天独厚 D、风姿绰约 纵横驰聘 地老天荒 绝无仅有3.选出对下列句子运用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组( )。(2分) (1)杜鹃花开遍山野,香飘万里。 (2)姑娘银铃般的笑声也跟着响起来。 (3)不读书,无以知窗外的精彩;不读书,无以知世界的宽广;不读书,无以知文化的力量。 (4)微风唤醒了沉睡的种子。 A、比喻、夸张、排比、拟人 B、拟人、夸张、排比、比喻 C、夸张、拟人、排比、比喻 D、夸张、比喻、排比、拟人4.结合语境补写句子,使之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2分)你的步伐,无论是轻快还是沉重,只要你肯起步就好,你的嗓音,无论是圆润还是嘶哑,只要你肯亮开就好; , , 。5.校运会上,上届长跑冠军杨光只获得了第三名,他难过得哭了。作为他的好朋友,你想对他说汁么,把你想说的话写出来。(不超过40字)(2分) 6.默写诗文名句。(10分) ①春潮带雨晚来急, 。(韦应物《滁州西 涧》)②杜甫《望岳》中与“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意境相似的句子是:“ , 。”③韩愈《杂说》的中心句是:“ , 。” ④《爱莲说》中体现莲花不同流合污的品格的名句是: , 。 ⑤鸟宿池边树, 。(贾岛《题李凝幽居》) ⑥《过故人庄》中,“ , ”集中表达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的喜爱及主客间朴素深厚的情谊。二、阅读(50分)(一)饮酒(4分)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7.请从炼字角度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在何处。(2分) 8.“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真意”指的是仆么?(2分) (二)(15分)曹刿论战(节选)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日:“未可。”齐人三鼓。刿日:“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日:“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日:“可矣。”遂逐齐师。 ‘ 既克,公问其故。对日:“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 (邹忌)于是入朝见威王,日:“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誉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日:“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9.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 (1)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 驰: 。 (2)一鼓作气,再而衰 再: 。 (3)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靡: 。 (4)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刺: 。 (5)虽欲言,无可进者 虽: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1)彼竭我盈,故克之。 (2)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11.根据选文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2分) 《曹刿论战(节选)》第一段,叙述了 的经过;《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第一段,邹忌分析了 的原因。12.曹刿指挥作战,邹忌委婉劝谏,结果怎样?(4分) (1)曹刿指挥作战的结果: 。 (2)邹忌委婉劝谏的结果: 。(三)清塘荷韵(17分) ①有人从湖北来,带来了几颗洪湖莲子,外壳呈黑色,极硬。据说,如果埋在淤泥中,能够千年不烂。因此,我用铁锤在莲子上 开了一条缝,让莲芽能够 壳而出,不至永远 在泥中。这都是一些主观的愿望,莲芽能不能长出,都是极大的未知数。反正我总算是尽了人事,把五六颗敲破的莲子 入空荡荡的池塘中,下面就是听天由命了。 ②这样一来,我每天就多了一件工作:到池塘边上去看上几次。……此时我已经完全灰了心,我的目光无法把荷叶从淤泥中吸出。 ③但是,到了第三年,却忽然出了奇迹。我发现,在我投莲子的地方长出了几个圆圆的绿叶,颜 色虽极惹人喜爱,但却细弱单薄,可怜兮兮地平卧在水面上,像水浮莲的叶子一样。而且最初只长出了五六个叶片。我盼星星,盼月亮,天天到池塘边上去观望。凄清的秋天又降临人间,池塘里浮动的仍然只是孤零零的那五六个叶片。 ④真正的奇迹出现在第四年上。严冬一过,池塘里又溢满了春水。到了一般荷花长叶的时候,在去年飘浮着五六个叶片的地方,一夜之间,突然长出了一大片绿叶,在池塘中心也长出了叶片。叶片扩张的速度,真是惊人地快。几天后,池塘内不小一部分,已经全为绿叶所覆盖。而且原来平卧在水面上的像是水浮莲一样的叶片,不知道是从哪里聚集来了力量,有一些竟然跃出水面,长成了亭亭的荷叶。我心中狂喜,这几年总算是没有白等。 ⑤自从几个勇敢的叶片跃出水面以后,许多叶片接踵而至。一夜之间,就出来了几十枝,而且迅速地扩散、蔓延。不到十几天的工夫,荷叶已经蔓 延得遮蔽了半个池塘。我无法知道,荷花是怎样在深水中淤泥里走动。反正从露出水面的荷叶来看,每天至少要走半尺的距离,才能形成眼前的这个局面。 ⑥接下来的日子,荷花接踵而至,而且据了解荷花的行家说,门前池塘里的荷花,同燕园其它池塘里的,都不一样。其它地方的荷花,颜色浅红;而我这里的荷花,不但红色浓,而且花瓣多,每一朵花能开出十六个复瓣,看上去当然就与众不同了。这些红艳耀目的荷花,高高地凌驾于莲叶之上,迎风弄姿,似乎在睥睨一切。幼时读旧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爱其诗句之美,深恨没有能亲自到杭州西湖欣赏一番。现在我门前池塘中呈现的就是那一派西湖景象。是我把西湖从杭州搬到燕园里来了。岂不大快人意也哉!前几年才搬到朗润园来的周一良先生赐名为“季荷”。我觉得很有趣,又非常感激。难道我这个人将以荷而传吗? ⑦前年和去年,每当夏月塘荷盛开时,我每天至少有几次徘徊在塘边,坐在石头上,静静地吸吮荷花和荷叶的清香。水面上看到的是荷花的绿肥、红肥。倒影映入水中,风乍起,一片莲瓣堕入水中,它从上面向下落,水中的倒影却是从下边向上落,最后一接触到水面,二者合为一,像小船似地漂在那里。 ⑧晚上,我们一家人也常常坐在塘边纳凉。有 一夜,天空中的月亮又明又亮,把一片银光洒在荷花上。我忽听扑通一声。是我的小白波斯猫毛毛扑入水中,她大概是认为水中有白玉盘,想扑上去抓住。她一入水,大概就觉得不对头,连忙矫捷地回到岸上,把月亮的倒影打得支离破碎,好久才恢复了原形。 ⑨今年夏天,天气异常闷热,而荷花则开得特欢。绿盖擎天,红花映日,把一个不算小的池塘塞得满而又满,几乎连水面都看不 到了。 ⑩连日来,天气突然变寒。池塘里的荷叶虽然仍然是绿油一片,但是看来变成残荷之日也不会太远了。再过一两个月,池水一结冰,连残荷也将消逝得无影无踪。那时荷花大概会在冰下冬眠,做着春天的梦。“既然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11我为我的“季荷”祝福。13.阅读文章,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是很重要的。请你根据下面的提示,尝试着理清选文的思路(2分) (种荷)—( )—( )—(祝荷)14.第①段四个横线处应填入的最恰当的一组词是( )(2分) A、敲 脱 藏 扔 B、砸 破 埋 投 C、锤 穿 躺 丢 D、击 钻 没 掷15.从③④两段看,第②段省略号处写的内容应该是第一年、第二年都不见有荷叶露出水面。请你展开合理想像进行叙述、描写,补写一段文字。(不超过100字)(3分) 16.阅读第⑥段文字,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作者笔下荷花的外形之美(16字以内)和内在气质(12字以内)。(4分)外形之美: 内在气质: 17.第⑦⑧两段都写到了夏月美丽的荷塘给作者(或其家人)带来的乐趣和美的 享受,写得都很美。你更喜欢哪一段?为什么?请你结合所选段落的具体内容谈一谈。(3分) 18.从古及今的文学作品中,不乏写荷的名篇。周敦颐的《爱莲说》以花喻人,表达自己高洁的品格与追求;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将荷花的美写到了令人心醉的极致。请你想想看,季羡林先生笔下的“季荷”又有怎样的特点呢?他为什么对“季荷”充满特殊的感情呢?(3分) (四)枯竹(14分) ①我在北风呼呼的野外,遇见了它——一株枯竹,静静地斜卧在清翠的众竹前,像白发苍苍的垂暮老人,显得那么另类。 ②竹仿佛是邻家的小哥哥,一直在我的童年里俊朗地挺立着,伴我走过懵懂无忧的童年。 ③犹记得,小时候,雨后的春日里,我在竹林里咔嚓咔嚓地掰断少年般稚嫩的春笋,拿回家,母亲的巧手把它变成一盘鲜嫩的笋丝炒肉,令人食欲大增;燥热的夏日里,竹林间声声蝉唱送来阵阵清凉,我和一帮小伙伴举着小竹竿到竹林里捕蝉。秋日里,竹林里秋虫啁啾着告诉我它们的童年故事;冬天下雨的夜里,雨打竹叶发出清脆悦耳的沙沙声,像一首摇篮曲,伴我进入温暖的梦乡…… 悠悠岁月里回首,一株株绿竹在我的童年里摇摇曳曳,每一片竹叶,都依附着一件难忘的童年趣事。 ④面前的这株枯竹,枝干枯黄,一身萧索,在踌躇满志、正值青春的众竹面前,是那么惹眼,禁不住引我遐思连连——我仿佛见到了它的前身:某个雨后的春日早晨,它憨憨地从土里钻出头来,好奇地看着这个大千世界,抖落身上的旧盔甲,用力拔长。宁静的夏夜它与清风交谈,与明月对望,它聆听夏蝉的歌唱,它知悉秋虫的心事,它也团结土壤, 与寒风对抗。 ⑤这株枯竹,也引发我对它后世的遐想:它化身为一支笛、一管箫,啸啸天籁游走于天地苍穹间;它是“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煮茶吟诗的高雅;它是竹篱上爬满牵牛花的田园;它是竹篮采野花、摘野菜的诗意;又或,它走进寻常百姓家,化身竹筷为烟火,化身竹竿为晾衣;再或,它成为农家灶膛里的柴火,化为一缕缕温暖的炊烟…… ⑥它是陆游,“好竹千竿翠,新泉一勺水。”它是朱熹,“坐获幽林赏,端居无俗情。”它是刘禹锡,“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它是王维,“ 。”它是苏轼,“ 。”它是郑板桥,“ 。” ⑦枯竹,仿佛是走过盛年、走过无数人生风雨的垂暮老人,它不是走向生命的终结,而是走向了更高远的生命。 ⑧…………19.这篇散文以 为线索,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2分)20.从全文看,选文第③段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有何作用?(3分) 运用了 顺序,作用: 21.下面诗句是从第⑥段中抽取出来的,依据文意,在下面横线处选择还原,只填番号。(3分) 选项:A、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B、雪压不倒,风吹不折 C、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还原:它是王维,“ 。”它是苏轼,“ 。”它是郑板桥,“ 。”22.根据要求,品析下面两个句子。(4分)(1)枯 竹,仿佛是走过盛年、走过无数人生风雨的垂暮老人,它不是走向生命的终结,而是走向了更高远的生命。(请结合第⑤段,说说句中加点的“更高远的生命”是从哪两方面来表现的?2分) (2)某 个雨后的春日早晨, 它憨憨地从土里钻出头来,好奇地看着这个大千世界,抖落身上的 旧盔甲,用力拔长。(从修辞角度简要品析,2分) 23.文章的 结尾部分已被省去,如果用以下两种结尾,你认为哪一种更好,请结合抒情方式说明理由。(2分) A、冬寒时节,一株不期而遇的枯竹,引起我遐思无限,给我融融的暖意。 B、枯竹,我要大声赞美你,你在我心中是永不枯萎的长青竹! 我选择 (填番号),理由是: 三、作文(50分)24.下面两题,任选一题作文。 (1)请以“我长大了”为题写一篇文章。 (2) 以“_________无价”为题写一篇文章。请选择一个名词填在横线上,如“亲情”、“友谊”、“青春”、“生命”……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思想内容健康向上;③篇幅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⑤文中不得使用生活中的真实人名、校名和地名。
八年级语文答案: 一、1、nó改为nuó bá改为pā 2、B 3、D 4、此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内容符合语境(1分)句式相同(1分)此题共计2分。 示例:你的故事,无论是新鲜还是老套,只要你肯倾诉就好。 5、此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内容符合语言情境要求(1分),语言简明连贯得体 (1分),此题共计2分, 示例:杨光,别难过了, 你已尽力了,再说胜败乃兵家常事,你以后还会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实力。 6、①野渡无人舟自横 ②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③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娇 ⑤僧敲月下门 ⑥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二、(一)7、示例一:“悠然”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后心灵的自得、闲适、恬淡。 示例二:“见”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体现了作者心灵的自由和惬意。(任选一词,言之成理即可。) 8、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意思对即可。)(二)9、(1)驱车追赶。 (2)第二次。 (3)倒下。 (4)指责。 (5)即使。10、(1)他们的勇气已尽而我们的勇气正盛,所以打败了他们。 (2)能在公共场合议论(我的)过错,让我听到的,可得到下等赏赐。(意思对即可) 11、齐鲁长勺之战 齐威王受蒙蔽(意思对即可) 12、(1)鲁军打败齐军,克敌制胜。 (2)齐威王纳谏,燕赵韩魏来朝。(意思对即可)(三)13、盼荷(等荷) 赏荷(看荷、品荷、观荷) 14、B 15、示例:心里总希望有一天“小荷才露尖尖角”。可是投下去的第一年,一直到秋凉叶落,水面上也没有出现什么东西。经过了寂寞的冬天,到了第二年,春水盈塘,绿柳垂丝,一片旖旎的风光。可是,水面上还是没有出现什么荷叶。 16、外形之美:红艳耀目、与众不同、卓然挺立、迎风弄姿。(能答出其中三个要点,意思对即可)内在气质:洁身自好、睥睨一切。(意思对即可) 17、略 18、“季荷”具有美丽、高洁、坚韧、充满生命力的 特点。作者对“季荷”充满特殊的感情是因为“季荷”因他而得名,是他亲手所种,又苦苦等待四年的结果,每一朵花里都饱含着四年来他对荷花倾注的希望。(四)19、枯竹(或:对枯竹的遐想) 对枯竹的喜爱与赞美(或:对生命的赞美与歌颂) 20、插叙 作用:(1)由眼前枯竹回想到与竹有关的童年趣事 (2)表达了作者对竹的喜爱(对童年的留恋)之情 (3)为后文对竹的遐想(遐思、赞美)作铺垫(埋下伏笔) (只要答到任意两点,即可给分) 21、C A B 22、(1)从给人精神的愉悦(精神享受,心灵的慰藉),物质上的无私奉献两方面来表现的(1分)(意近即可) (2)运用拟人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竹充满活力,顽强生长的情景(意近即可)23、示例:(1)选A,理由:运用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含蓄结尾,引人深思,有“言有尽而意无穷 ”之感;前后照应。(2)选B,理由:运用直接抒情(直抒胸臆),点明主旨,表达了对枯竹的赞美、喜爱之情;语气强烈,感情充沛(答到任一点即可)三、24、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