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平衡 促进发展——《简单的数据分析》案例
武汉洪山区卓刀泉小学 冯蕾
showElementsTop(0);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
}
.h3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
}
DIV.union {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
}
DIV.union TD {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统计》的第一课时《简单的数据分析》是在学生已有的纵向条形统计图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横向条形统计图的教学,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通过这些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本册教材的统计内容与上册相比最大的变化就是由纵向条形统计图变为横向条形统计图。那么,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选择学生熟悉的例子——销售矿泉水,激发学生的学习统计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应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提供学生表现的领域和机会,从原有纵向条形统计图入手,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发现用原有统计图不能解决今天的问题,在新问题和旧知识的相互碰撞中,激发学生的思维,亲自探索事物、主动地发现知识,再运用启发、讨论等学习方式引导和激励学生产生愉悦的心理和表现欲望,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我发展、自我表现,鼓励学生充分地表现自己的个性、特长和才能。教师的主导作用应旨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按自己的方式去学习。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统计》的第一课时《简单的数据分析》
教学目标:
1.会看横向条形统计图和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2.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感受到统计对于决策的作用,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加强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充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每人一张空白的统计图(纵向),四人小组一张空白的格子图。教师为准备一些空白统计图(横向)。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天气越来越热了!你们喜欢喝什么品牌的矿泉水呢?
师:是的,市场上有这么多品牌的矿泉水,超市的李叔叔也统计了6月3日~10日的几种矿泉水销售情况。
师:说说,你从统计表中获得了那些信息?
师:你能将这些信息制成纵向条形统计图吗?(请同学们自己制作统计图)
在纵向条形统计图中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一格表示多少?
你们还有什么疑问?
统一矿泉水的销售量是多少?
统一矿泉水的销售量是65箱。你能将统一矿泉水的数据填入统计图中吗?(格子不够)
(二)提出问题,探究新知。
画出条形统计图,我们就能清楚的看出卖出的各种矿泉水之间的差异。但是,有时候纸的空间太小,不够画出这样纵向的条形统计图,那怎么办呢?怎么办?
交流讨论
你们想到了哪些方法?(同学们分小组讨论一下)
(比较各种不同的方法,引出横向条形统计图)
横轴表示什么?一个表示的数量是多少?
纵轴又表示什么?(根据回答出示空白纵向条形统计图)
引出新课:如果我们把纵向的条形统计图变成横放的条形统计图,那占的上下空间就小了。这样横轴就变成表示矿泉水卖出的数量,纵轴变成表示各种不同品牌的矿泉水。
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师:你能和四人小组的伙伴讨论讨论,再试着设计设计吗?
(学生四人小组合作,讨论设计横向的条形统计图。)
交流汇报展示四人小组的作品。学生自己介绍本组设计的条形统计图。
师肯定孩子的创作,并出示规范的横向条形统计图。
全班学生说说横向条形统计图横轴、纵轴、每一小格表示的意思。
全班学生完成书上没画完的横向统计图。
分析数据,解决问题。
A:师提问:根据横向统计图上的数据,你知道了什么?
B: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C:你认为应多进哪种矿泉水,为什么?
D:师小结:你看,统计图还可以帮助我们分析问题,帮我们决策。
(三)巩固练习 拓展知识。
1、
A:看横向统计图,说说统计图各部分表示的意思。(同桌交流)
B: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2、
根据图中的信息,将表格填完整。并说明理由。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你对自己、同学这节课学习的表现有什么评价?
生成与反思
(一)不断打破平衡,在碰撞中感悟
知识不是简单的灌输,学生的学习也不是简单地传授,让学生在“平衡——不平衡——平衡”的过程中渐进、发展,才能培养有思想、有创造的学生。
教学就是要从学生生活的实际和知识北京中提炼出有趣的 、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挑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以此来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分析事物,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发展学生看待问题的新观念。
精彩回放
画出条形统计图,我们就能清楚的看出卖出的各种矿泉水之间的差异。但是,有时候纸的空间太小,不够画出这样纵向的条形统计图,那怎么办呢?怎么办?
交流讨论
你们想到了哪些方法?(同学们分小组讨论一下)
生:我想向上加格子。
师:试一试,这种方法在这里适用吗?
生:我觉得不合适,因为向上加格子,位置不够。
师: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我想的办法是用一格表示数量10。
师:这个方法怎样?
生:我觉得很好!
生:我认为一格表示10的时候,45和25不好画。
师: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我想的办法是涂旁边的格子。
生:这个方法不好,不容易将不同的矿泉水进行比较。
师:还有方法吗?
生:我将横轴和纵轴对调一下,格子就够了!
师:这个方法真特别,能行吗?
生:试一试就知道了!
(二)在交流中碰撞,在探索中升华,彰显数学的魅力。
数学给人的印象一贯是抽象而枯燥的,简单的看图分析统计,会让学生觉得缺乏挑战,让学生感到简单乏味。学生对统计的认识仅仅停留在看图中,兴趣也不会长久,更谈不上终身学习的愿望了。所以,我在题材的选择上尽量凸显趣味性、挑战性,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学习数学的乐趣。
精彩回放:
根据图中的信息,将表格填完整。并说明理由。
生:我认为一月份的销售量是200瓶、5月份销售600瓶、8月份销售700瓶。
师:你的理由是什么?
生:这种饮料一月刚上市,只销售了200瓶,后来越卖越好。
生2:我认为一月份的销售量是200瓶、5月份销售700瓶、8月份销售600瓶。
因为一月比较冷,买饮料的比较少,5月劳动节大家都喜欢购物,所以销量好,8月比较热,销量也好,不过大家更喜欢吃冰淇淋。
生3:我认为一月份的销售量是700瓶、5月份销售600瓶、8月份销售200瓶。
我认为一月份这种饮料刚上市大家都想尝一尝,可是这种饮料不好喝,因此销量开始下降。
生4:我认为一月份的销售量是600瓶、5月份销售200瓶、8月份销售700瓶。
我认为一月份这种饮料刚上市大家都想尝一尝,可是这种饮料不好喝,因此销量开始下降。于是生产厂家开始调整产品,味道好了销量又上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