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复习试题 新人教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8页,共100分,其中书写分3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一律用黑色墨水笔写在答卷纸上,不能写在本试卷上,标“▲”处表示此处的答案应写在答卷纸上。
一、语基运用(24分)
1.用课文原句填空。(6分)
(1) ___________▲__________,把酒话桑麻。《过故人庄》
(2) 曲径通幽处, ▲ 。《题破山寺后禅院》
(3)我寄愁心与明月,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何当共剪西窗烛, ▲ 。《夜雨寄北》
(5)三军可夺帅也, ▲ 。《论语十二章》
(6)面对西方一些国家对中国 发展航母事业的不理解甚至是侮辱、诋毁,新一代中国领导人表现出了难得的从容与大度,这真是体现了《论语十二章》里的一句话: ▲ , ▲ .
2.下列4组词语中都各有一个字读音不正确,请在每组后面横线上订正 (4分)
①.尴尬gān 威慑sè 截然jié 抚弄fǔ 订正 ▲
②.嘈杂 cāo 争执zhí 徘徊 huái 姊妹zǐ 订正 ▲
③.祷告 dǎo 遮蔽 zhē 屏息 píng 绰号chuò 订正 ▲
④.沐浴 mò 停滞 zhì 谋生 móu 辉煌 huáng 订正 ▲
3.下列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 (2分)
A.絮絮叨叨 各得其所 喜出忘外 疲惫不堪
B.小心翼翼 不求甚解 形影不离 蛛丝蚂迹
C.花团锦簇 美不胜收 恍然大悟 独具慧眼
D.不求甚解 迷迷糊糊 洗耳恭听 鸦鹊无声
4.下列各句的修辞手法与例句相同的一句是 ( ▲ ) (2分)
例句:那生动地战立在黑板上的圆和等边三角形又标准,又好看。
A.每个人都是昆虫,但我确信,我是一个萤火虫。
B.胖得像弥勒佛一般的王老师,站在讲台上眉开眼笑。
C.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
D.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5.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阅读名著可以增 长见识、启迪智慧。下面这首小诗节选于《繁星》《春水》:(2分)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读完这首小诗你能想起我们刚学过的冰心的散文诗 ▲
6.班级开展“词语总动员”活动。 (8分)
⑴.汉语词义很丰富,有些词出现在一定的语境中,就会被赋予临时的意义。
如 :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热烈”一词有以下几种意思,本句中根据语境理解应该作何解释?请选择( ▲ )
A.情绪高昂,兴奋激动 B.热情四溢,灿烂茂盛
⑵.汉语词义往往还附带有或褒或贬的感情色彩。如:“伟大”“认真”就是褒义词。“胆小” “污染”就是贬义词。
请从下列词语中找出一组感情色彩相同的词。( ▲ )
A.巧妙、倒闭 B.开心、劳累 C.尊敬、纯真 D.冷漠、鼓励
(3).请按照下列句式再仿写两句,使之构成一组排比句:(4分)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我们不要按捺住自己的热情,应该拿出来为别人打通幸福的道路。
假如我是一朵花,就为他人送去芬芳;假 如我是________▲______,就___▲_____ _________;假如我是____▲_________,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43分)
(一)阅读古文,完成7~11题。(16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7.解释下列加粗的字。(4分)
(1) 学而不思则罔 ▲
(2) 学而时习之 ▲
(3) 博学而笃志 _____▲_
(4) 五日三省吾身 ______▲______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 ▲
②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 ▲
9.“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告诉我们对待时间应该持一种什么态度?由此你能联想到与之相关的一句什么俗语或谚语呢?(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下列各项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 (3分) ( ▲ )
A.“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一句主要阐述的是学习态度,指出要虚心向一切人学习。
B.“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告诉了我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道理。
C.“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阐述的是做人要真诚、守信。
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今天仍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它启示人们在学习上应该虚心好学。
11.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而”表转折用法的一项是(2分) ( ▲ )
A.学而时习之
B.切问而近思
C.学而不思则罔
D.择其善者而从之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2~16题。(12分)
①每逢放假的时候,我们就更不愿离开她。我还记得,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边,看她收拾这样那样东西的情景。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他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 长!记得在一个夏季的夜里,席子铺在当屋,旁边燃着蚊香,我睡熟了。不知道睡了多久,也不知道是夜里的什么时辰,我忽然爬起来,(甲)地往外就走。母亲喊住我:
②“你要去干什么?”
③“找蔡老师……”我(乙)地回答。
④“不是放暑假了么?”
⑤哦,我才醒了。看看那块席子,我已经走出六七尺远。母亲把我拉回来,劝说了一会,我才睡熟了。我 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啊!至今回想起来,我还觉得这是我记忆中的珍宝之一。一个孩子的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
⑥可惜我没上完初小,就转到县立五小上学去了,从此,我就和蔡老师分别了。
12.选文中(甲)处应填________▲_____;(乙)处应填_________▲____。(2分)
A.糊里糊涂 B.迷迷糊糊 C.模模糊糊 D.稀里糊涂
1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内容:(2分)
▲
14.一般说,孩子多是期盼假期到来的。为什么作者这时觉得暑假“漫长”? (2分)
▲
15.对画波浪线的句子中的人称代词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选文都用第三人称“她”,这里改用第二人称“你”,读起来很别扭。
B.选文是回忆往事,用第三人称,这里是和蔡老师在一起,改用第二人称。
C.由于抒情的需要,变换人称,改用第二人称,可以直接抒发对蔡老师 的思念、崇敬之情,显得更加亲切。
D.散文中可以叙事、议论、抒情,也可以第二人称与第三人称变换使用,这样更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16.划横线的句子包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选文第① 中还有哪些句子也能看出这种感情,请找出一句写在下面。 (3分)
▲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2题(15分)
(1)明媚的三月三日如期来临 。然而,三月三日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野外风筝飘飞的轻盈和艳丽,而是奶奶用刀砍树的声音。
(2)“三月三,砍枣儿干……”每到这个时候,奶奶都会这么低唱着,在清亮的阳光中,手拿一把锃亮的刀,节奏分明地向院子里的枣树砍去。那棵粗壮的枣树就静静地站在那里,用饱含沧桑的容颜,默默地迎接着刀的洗礼。
(3)那时候,每到秋季,当我吃着甘甜香脆的枣时,我都会想起奶奶手里凛凛的刀光,心里就会暗暗为这大难不死的枣树_____________。惊悸和疑惑当然是有的,但是却再也不肯多问一句。
(4)多年之后,我长大了。 当这件事情几乎已经被我淡忘的时候,在一个远近闻名的梨乡,我又重温了童年的一幕。
(5)也是初春,也是三月三,漫山遍野的梨树刚刚透出一丝清新的绿意。也是雪亮的刀,不过却不是一把,而是成百上千把。这些刀在梨树干上跳跃飞舞,像一个个微缩的芭蕾女郎。梨农们砍得也是那样细致,那样用心,其认真的程度绝不亚于我的奶奶。他们____________地砍着,仿佛在精雕细刻着一幅幅令人沉醉的作品。梨树的皮屑一层层地洒落下来,仿佛是它们伤痛的记忆,又仿佛是它们陈旧的冬衣。
(6)“老伯,这树为什么要这样砍呢?”我问一个正在挥刀的老人。我隐隐约约地感到,他们和奶奶如此一致的行为背后,一定有一个共同的理由。这个理由,就是我童年里没有知晓的那个谜底。
(7)“你们读书人应该知道,树干是用来输送养料的。这些树睡了一冬,如果不砍砍,就长得太快了。”老人笑道。
(8)“那有什么不好呢?”
(9)“那有什么好呢?”老人反问道,“长得快的都是没用的枝条,根储存的养料可 是有限的。如果在前期生长的时候把养料都用完了,到了后期还拿什么去结果呢?就是结了果,也只能让你吃一嘴渣子。”
(10)我怔在了那里,没有说话。
(11)我被深深地 震憾了:树是这样,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一个人如果年轻时过于倾利,就会在不知不觉间疯长出许多骄狂傲慢的枝条。这些枝条,往往是徒有其表,却无其质,白白浪费了生活赐予的珍贵养料。等到结果的时候,他却没有什么可以拿出来奉献给收获的季节。而另外一类人,在生命的初期,就被一把看似残酷的刀 ,斩断了圆润而酣畅的歌喉,却因此把养料酝酿了又酝酿,等到果实成熟的时候,他们的气息就芬芳成了一壶绝世的好酒。
(12)从这个意义上讲,刀之伤又何尝不是刀之爱呢?而且,伤短爱长。
(13)当然,人和树毕竟还有不同:树可以等待人的刀,人却不可以等待生活的刀。我们所能做的,也许就是在有刀的时候,去承受、去积蓄;在没有刀的时候,去寻找、去打造。让我们铭记刀爱,用生活的砥砺,去迎接累累的硕果和甜美的微笑。
17.根据文意,为文中第三段、第五段空白处选择恰当的词,将其字母依次填入括号内。(2分)( ▲ ) ( ▲ )
A.虔诚 B.侥幸 C.真诚 D.庆幸
18.第⑦段中作者用“一个个微缩的芭蕾女郎”比喻什么,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
19.第⑥段中有“谜底”一词,联系上下文,说一说“谜”指的是什么?“底”指的是什么?[每句话不超过10个字] (4分)
谜: □ □ □ □ □ □ □ □ □ □
底: □ □ □ □ □ □ □ □ □ □
20.文中第⑩段划线句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结合上下文试作分析。(3分)
▲
21.根据文意理解“刀之伤又何尝不 是刀之爱呢”一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
A.用反问句的方式强调,生命的历程中有时看似伤害,实则是一种更深沉的爱。
B.在人生旅途上,人们应当有遇到困难和伤害的思想准备。
C.看似无情的刀,却能够为树酝酿养料,使收获的果实更加甜美。
D.如果爱一个人就应该“砍掉”他骄狂傲慢的枝条。
三、写作表达(30分)
22.作文:
爱就是一幅山水画,洗去铅华雕饰,留下清新自然; 爱就象一首深情的歌,婉转悠扬,轻吟浅唱; 爱就是一阵和煦的风,吹去朔雪纷飞,带来春光无限。爱是人类一种美好的感情,有亲情之爱、朋友之爱、人类之爱等等。
被爱的人是幸福的,会爱的人也是幸福的。我们都要有一颗爱他人的心,也 都要有一颗善于发现爱的心。当我们清晨起来喝完一杯牛奶时,当我们穿着校服坐在现代化的教室里时,当我们周末和爸妈一起在公园游玩时,你是否察觉出融入其中的爱呢?
请以“爱在身边”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写出真情实感,字迹工整美观。
②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
③字数不少于600字。
④卷面分3分。
四.书写分(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