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案六年级下册:07课 兵马俑
加入VIP免费下载

小学美术教案六年级下册:07课 兵马俑

ID:34557

大小:17.72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12-1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小学美术教案六年级下册:07课 兵马俑 [分析] 兵马俑 一、教材分析 兵马俑 如果说史书兵马俑用文字记录着历史发展的轨迹,文物兵马俑则以物质存在向我们展示出先辈的智慧、创造和成就。 本课兵马俑充分利用学生对考古的神秘感,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文物的欣赏评述活动中来。从最能体现中华民族灿烂的古老文化的秦兵马俑进入学习活动。教材兵马俑主图展示了气势恢弘的秦俑兵阵,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兵阵庞大的气势。接下来四幅小图及文字将兵马俑的发现过程,挖掘整理的情景以及挖掘现场环境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通过这几幅兵马俑图片让学生对考古的一般过程有一个感性认识。在教材的右下角有彩绘铜车马刚出土时伞盖碎成三百余片的情景和修复后光彩照人的形象,让学生深深地体会到考古工作者劳动的艰辛。教材上角图片为一尊“将军俑”,双手互握,稳健风雅。秦俑艺术手法细致、明快,手势、脸部表情神态各异,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时代特征,是泥塑艺术的顶峰,它给世界艺术史增添了。无限的光辉。本活动要求学生在了解考古过程的同时,对秦兵俑阵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并欣赏神态各异的兵马俑,了解其造型特点,尝试用泥仿造陶俑的形状捏制一个泥人。 “活动二”为欣赏珍贵文物的赏评活动。教材兵马俑主体部分以“彩陶舞蹈纹盆”为例,呈现了欣赏评述一件具有审美价值的文物的方法。1.调查了解关于此文物的背景资料,包括出土地点、文物的制作年代等。2.仔细地观察品味文物的外在特点,如造型、装饰、色彩等方面的特点。3.凭着对文物的观察了解,再结合自己的感受,对文物做出相应的评价,如:它美在哪儿,使你产生何种感觉等等。这一评述过程的展现,旨在为学生提供调查讲究性欣赏学习的范例,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材中还呈现了三件文物。一件为1938年湖南省宁乡县出土,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四羊方尊”(商代,通高58-3厘米)。它是青铜饮酒用具,以其独特的造型而引人注目。它的造型动静结合,寓雄奇干秀美之间,可谓巧夺天工。尊的颈部铸有蕉叶,蕉叶有夔形纹。蕉叶的底部饰有兽面纹,肩部有四条龙蟠缠在四周。尊的腹部分别铸有四只大卷角羊,突出尊外。羊的背部及胸部饰有鱼鳞花纹,两只前腿和尊的底部铸在一起,上面也铸满夔形花纹。全器上下以细雷纹为地,线条光洁刚劲。羊角是事先铸成后配置在羊头的陶范内,再合范浇铸的。如果没有高超的合范技术,就很难达到整个器物浑然一体的效果。 另一件“牛虎形案”,出土于云南滇王国贵族墓地。它由二牛一虎组成。铜案以站立的大牛为主体,牛的四脚为案足,牛背椭圆形呈凹状做案面。粗壮的牛头及朝天的双角为案一端,牛尾有一直立的猛虎,虎口紧咬牛尾,前肢紧抓牛臀,构成铜案另一端。在牛腹之下四脚之间横站着一头悠然自得的小牛犊。铜案的主体大牛异常健壮,头颈厚重,较为夸张。牛尾立的一虎,使全案保持平衡。大牛腹下的一小牛,使案心下移。牛虎铜案利用对比、反衬、烘托等手法,将整体气氛和牛虎的神态、动作刻画得惟妙惟肖。在青铜器装饰工艺上,取材随意,表现手法不拘一格,是古滇青铜器中的最大特点之一。 还有一件出土于四川的东汉的“击鼓说唱佣”,表现了民间的艺人在为观众们敲鼓弹唱的场面。俑人额头上有六道额头纹,年龄较长,带着头巾,一副农民形象。他边敲鼓边唱歌,面带开心的笑容,塑造得非常生动。 本活动设置了一个小训练,即将四羊方尊局部精美的纹饰描绘下来。目的在于指导学生,更细致地观察、体味、学习文物中精彩的局部。 “学习屋”则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让有条件的学生到当地博物馆 或文物市场去了解几件感兴趣的文物,并写一篇调查报告和同学交流。 二、教学目标 ◆了解秦兵马俑的发现发掘过程,认识秦兵马俑的艺术价值。 ◆学习一些考古常识,提高文物保护意识,增强热爱祖国文物的观念。 ◆能通过调查、分析、讨论、评述等方式,表达自己对具有艺术价值的文物的了解和感受。 三、教学思路 本课两个学习活动分别有两大学习重点,一为了解考古常识,扩大知识面,并形成崇尚文明、珍惜文化遗产的态度;二为掌握欣赏评述珍贵文物的一般方法,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审美能力。 “活动一”教学程序可为:交流讨论——欣赏分析——仿照捏制——小结评述。 课前可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去搜集关于兵马俑的图片、文字资料,以及和考古相关的故事资料。上课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资料交流,结合教材,了解秦兵马俑的发现、发掘、清理还原以及保护的过程。回答教师提出的相关问题。如:珍贵的文物是从何而来的?考古工作的一般过程是怎样的?兵马俑的发现者是谁?兵马俑在造型上有何特点?秦俑兵阵除了造型各异的兵马俑外还有一些什么珍贵文物?等等。教师结合自己课前收集的资料,针对学生讲述不完整、不准确的地方进行小结。接着教师可为学生提供不同造型的“兵马俑”图片,进一步了解关于兵马俑的知识,欣赏兵马俑的艺术价值。欣赏后就可让学生仿造兵马俑造型开展泥塑活动。制作完成后教师可将全班同学制作的兵马俑集中组成方阵,讲评小结。 “活动二”教学程序可设计为:收集资料——尝试评述——描绘细节——交流讨论——欣赏评述——拓展延伸。 课前学生在网上或图书馆搜集教材上提供的文物的资料。小组同学按照书上提供的评述方法,互相尝试评述其中感受最深、了解最多的文物。接着还可用线描的方法,描绘文物的精美细节或外形,进一步感受文物的艺术性。然后再交流感受,选一名同学做代表总结发言。最后教JJ币可给学生看更多经典的文物,布置课后学生到当地的博物馆、文物市场去了解几件最感兴趣的文物,并运用所学写一篇调查欣赏报告。 四、教学选择 1.有条件的学校可带学生直接到博物馆去参观学习,真实地、全方位地欣赏各种文物。 2.“活动二”教师可根据本地有代表性的文物进行欣赏评 3.农村的学生可到自己或亲戚家中去寻找有一定年代的,具有一定欣赏价值的生活用具,如:雕花窗、雕花床及各种材质的器皿等,来完成“学习屋”的活动。 五、教学建议 1.教师要尽量多地搜集相关资料来丰富充实自己,这样上课才能有的放矢地教学。 2.制作兵马俑时可以卫生筷、小木棍、铁丝做中心支柱,保持稳定性。 3.为了使学生做成后的兵马俑放在一起有好的视觉效果,在做泥塑之前教师可统一大小高度,如可统一为一只筷子的高度。 4.制作陶俑时如果没有陶泥可用橡胶泥代替。   [教案]尹海瑛老师的教案 课目 第7课兵马俑(活动一) 年级 6年级下册 执教   尹海瑛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激情造趣 交流导入 1.师生对话 师:有谁认识这个字——“俑”?它是什么意思? 生: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偶像,如:陶俑、女俑等。 2.导入课题 1974年3月,位于秦始皇陵东侧西杨村的农民,在一片荒寂的沙石地上挖井,偶然发现了一些陶俑的残片和青铜兵器,接着轰动中国、震撼世界的第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与世人见面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 关注这一项气势磅礴的艺术创举。(板书课题)   观察分析 研究讨论 1.了解考古工作的一般流程、分工以及考古工作的重要意义。 (1)学生通过课件观看现代化的文物保护大厅结构,以及考古工作人员的工作场景。 (2)学生讨论:大厅各处有什么性能?考古任务 艰巨,队员非常辛苦。根据考古任务,可以将考古队员分成哪些工种 ? (3)课件展示铜车马的全图,并简要地演示出土的铜 车马复原的全过程,让学生体会到考古队员工作的艰辛。 教师小结:考古人员发掘了许多艺术珍品,为我国文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课件展示出土的各种物品 (1)学生讨论:这些艺术珍品分成几类?各有什 么特点? (2)学生总结:有陶俑、陶马、兵器三大类。 3.观察陶俑 (1)学生讨论:陶俑分为哪几种?分别有什么不 同的神态、服饰、姿势?(将军俑、军吏俑、武士俑、立射俑、跪射俑、骑兵鞍马俑、御手车左车右俑。) (2)分析陶俑形体结构。 学生总结:陶俑由头、颈、躯干、四肢几个部分组成。 课件播放中央电视台《探索与发现》栏目考古工作细节。 课件展示出土的各种物品、 课件展示,让学生参观秦陵的一号坑和二号坑.重点从各个角度展示不同的陶俑。 尝试制作 创造表现 1.仿照陶俑的大体形状,学生尝试做一个陶俑。 2.学生相互评价作品,交流心得。 3.教师示范。 (1)团泥。 (2)整体捏塑脖子与头。 (3)捏塑躯干和下肢。可以把躯干和下肢作为一个整体来捏。 (4)把头与躯体黏结起来形成大体造型。 (5)黏结上肢部分,调整陶俑的姿势,添加、刻画、装饰各部位。总结制作要点:先做大体的形状,在做细部的修饰。 4.出示造型生动的陶俑作品给学生欣赏,启发学生捏制神情生动,各部分装饰精细的陶俑作品。 5.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课件播放古典音乐. 课件出示姿势不同的几种陶俑 (将军俑、跪射俑、说唱俑、歌舞俑)供学生参考。 作品反馈 总结拓展 1.表扬制作出神情兼备的作品的学生,并展示其作品。 2.观赏其他出土的艺术珍品,请学生回家后上网查询下节课相关资料。 课件展示出土的艺术珍品。   课目 第7课兵马俑(活动二) 年级 6年级下册 执教 尹海瑛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激情造趣 导入课题 1.师生交流 师:同学们,你知道我们当地出土文物中有哪些极具历史和艺术价值的文物珍品? 学生各说各自的见闻。 2.导入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参观参观博物馆的艺术珍品吧!   观察赏析 描述评价 1.课件展示“彩陶舞蹈纹盆”的实物图片,学生仔细观察并讨论彩陶盆形是什么样的?盆口与盆底有什么特点? 2.这个彩陶盆是制作于什么时代?想像彩陶盆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有什么样的情景? 3.讲一讲它给你什么感受。 教师归纳总结:欣赏一件艺术珍品首先应了解其时代背景,观察其特点,再结合自己的感受做出相对准确完整的评述。 课件展示“彩陶舞蹈纹盆”的图片。 探讨研究 学习借鉴 1.课件展示四羊方尊(青铜器)、汉墓T型帛画(染织品)、玉凤(玉器)、彩绘陶鼎(陶器)等代表不同材质的珍品图片。 2.学生分组,结合课前查询的相关资料观察研究,分析每一种艺术瑰宝的历史年代、尺寸大小、造型设计、纹饰特点、材质用途以及艺术感受。 3.开小型报告会,小组长汇报各组的研究成果。 四羊方尊:四羊方尊是我国现存商器中最大的方尊,重近34.5公斤,“尊”是一种盛酒器。其最突出的特点是尊的腹部四角铸有4只大卷角羊,其形象在宁静中有威严感。四羊方尊集线雕、浮雕、圆雕于一器,把平面图像和立体雕塑结合起来。把器皿和动物形状结合起来,体现异常高超的铸造工艺。 T型帛画:画面呈“T”字形,上部宽92厘米,下部宽47.7厘米,长205厘米。帛画可分上、中、下三部。整个画面布局对称,线条流畅,描绘精细,色彩绚丽,显示了西汉高超的艺术水平。 玉风:高13.6厘米,厚0.7厘米。黄褐色,晶莹洁净。体扁,侧身回首状。可系绳佩带,造型优美传神,制作古朴简练,饰剔地阳纹,在商代玉器中罕见。 彩绘陶鼎:河南省三门峡市出土灰陶轮制,子母口上承覆钵形盖.平底下附扁柱状足,通体以灰、红、白三种色彩绘三角纹、弦纹、圆点纹。色彩艳丽如新。 课件展示各种艺术瑰宝的图片。 观摩交流 相互评析 1.各组把四种艺术瑰宝的纹饰描下来,要求精细美观。 2.学生相互评价,师生一起讨论各种纹样的特点并列举代表作品。 用视频展示台展示学生 作品。 课后拓展 调查了解 1.上网查询书中三种艺术品的相关资料。 2.课后参观当地历史博物馆,认真了解各种文物的艺术特点和历史价值。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