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市2015-2016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卷(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运城市2015-2016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卷(含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景胜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12月)‎ 高一历史试题 ‎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周代的棺椁制度有着明确的规定:“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考古发掘工作究明,有些大、中型墓,在椁室内置双重棺,可见记载大体上是可信的。随葬数量也是从天子到士依次递减。材料反映出的西周社会最主要的特点是( )‎ A.政治上实行分封制 B.西周社会的宗法色彩浓厚 C.贵族集团内部等级严格 D.贵族阶层生活腐化,政治黑暗 ‎2.有学者认为:“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从横切面来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亲属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这说明西周社会在政治上( )‎ A.具有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特点 B.建立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中央集权 C.宗族组织与政治系统截然分开 D.“天下为家”开始取代“天下为公”‎ ‎3.有史书记载某朝代政治制度时说:“计财之任虽三司之职,日生烦务、常程计度、薄书期会,则在有司;至于议有系于郡国之体、事有关于安危之机,其根本在于中书、枢密院,非有司可得而预也。”材料反映了该朝代( )‎ A.中枢部门根据行政的程序环节分工设立B.中书、枢密院掌控国家最高决策权 C.职能分工明确且国家政务各有侧重 D.三司、中书和枢密院分掌权力相互掣肘 ‎4.著名学者余英时在论及科举时说:无论是东汉的“孝廉”还是宋、明、清的“进士”,都是在各地区均衡分配的大原则下产生的。而且地区分配的要求来自“士”阶层的内部,也不能归之于皇权的片面操纵。东汉“孝廉”与人口成比例出于“公卿会议”;北宋“逐路取人”则经过南北士大夫长期争论而获致;明代分南、北、中卷也起源于洪武时北方落第举人的抗争。……各地“孝廉”和“进士”往往在政府中为自己地方的利害说话。这当然谈不上是代议制,但不能否认科举制有时也发挥了一点间接地代议功能。这里余英时强调的是科举制( )‎ A.有利于选拔真正的人才 B.没有坚持“取士唯才是择”的标准 C.遵循了地域均衡分配的原则 D.具备近代西方代议制的基本功能 ‎5.白钢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行省的治所往往就是完成这种职能的‘中转站’。”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 A.行省制容易导致地方势力膨胀 B.行省制下地方权力相当大 C.行省制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 D.行省是元朝最高行政机构 ‎6. 某校在研究性学习中,引用了下组数据,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他研究的主题说明了( )‎ 年代 道、路、省 州数 郡国数 县、邑、侯国 户数(万)‎ 西汉平帝(1-5)‎ ‎------‎ ‎13‎ ‎103‎ ‎1587‎ ‎1223‎ 唐贞观十三年(639)‎ ‎10道 ‎358‎ ‎----‎ ‎1551‎ 缺 唐开元二十八年(740)‎ ‎15道 ‎----‎ ‎328‎ ‎1573‎ ‎841.3‎ 宋开宝(968-975)末 ‎------‎ ‎297‎ ‎----‎ ‎1086‎ ‎309‎ 宋宣和四年 ‎26路 ‎288‎ ‎----‎ ‎1234‎ A.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不断加强 B.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C.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不断变迁 D.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演进 ‎7.清代学者顾栋高在《春秋大事表》中指出:“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土之诸侯未必皆贤,即使因其不贤而易置之,而其政令不能尽出于王朝,其民之视听不能尽属于天子。故常散而不能聚,弱而不强。其易而县邑也,则不然……其操纵由一己,其呼吸若一气,其简练教训如亲父兄之于子弟也。”可见县邑制的出现( )‎ A.完成了封建专制国家的统一 B.维系了君臣间的宗法关系 8‎ C.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根源 D.加强了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8.清人彭蕴章作诗说军机处:“趋朝待露夜披衣,退值青山衔落晖。驿路军书催不断,挥毫人共暮鸦归”。这反映了军机处( )‎ A.工作繁重,行政效率较低 B.传达政令,参与国政决策 C.掌书谕旨,参赞军国机务 D.保密性强,军务政务兼管 ‎9.美国学者费正清说:“在一个我们看来特别注重私人关系的社会里,中国的科举考试却是惊人地大公无私。每当国势鼎盛,科举制度有效施行时,总是尽一切努力消除科场中的徇私舞弊。”对作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A.科举制度体现了公平竞争的精神 B.科举制度背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 C.科举制度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D.科举制度实现了封建国家的兴盛 ‎10.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这九个执政官是主要执政官,全部属于贵族……后来朝民主化方向发展。急速发展的贸易创造出一个强有力的中产阶级,他们同失去产业的农民联合,要求政治自由化。”当时,“政治民主化”体现在权利分配标准发生的变化,即( )‎ A.扩大民主权利 B.打破贵族世袭特权C.以财产取代血缘关系D.实现雅典民主政治 ‎ ‎11.《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这句话表明( )‎ A.罗马法可以消除罗马社会矛盾 B.罗马法是皇帝制定政策的唯一依据 C.罗马法对近代欧洲影响深远 D.法律是治国的重要手段之一 ‎ ‎12.“尽管罗马法律在妇女继承财产上做了严格限制,但一些聪明人往往能找到法律的漏洞……随着罗马在地中海地区的扩张,妇女们也开始占有大宗财产。……许多妇女管理着家庭的财政事务和大地产。”这段话表明( )‎ A.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逐渐与男子平等 B.罗马法关于财产关系的规范不够严密 C.妇女的财产继承权富有自然法的精神 D.妇女的财产占有体现公民法的灵活性 ‎13.依据英国宪法,下议院可以对个别内阁大臣进行关于行政措施方面的质询,内阁大臣作为行政部门的领导者,必须对所有行动和失职行为作出答复,对其行政过失或失职所造成的后果承担责任。这实际上反映了( )‎ A.议会掌握着国家大权 B.议会有权力任免内阁大臣 C.内阁大臣对议会负责 D.议会是国家政策的制定者 ‎14.“1689年以后的英国离民主还远得很,英国的新政治体制无非是寡头政治。”它说明( )‎ A.当时英国还没有建立民主政治 B.当时英国由封建贵族统治 C.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还没有掌权 D.大部分英国人没有选举权 ‎15.《试论法国政治民主化的道路及启示》中分析道:“(近代)法国人民曾先后信仰过人权理论、立宪制度、共和主义、恐怖统治、宽容政策,并为此流血战斗,付出极大代价。但是革命发展得太快,以至人们一早起来就会发现世界变了样,革命消化不了他所吞噬的旧世界。”这一分析试图( )‎ A.揭示法国民主政治曲折发展的原因 B.说明法国没有实行民主政治的基础 C.强调坚定的信仰对大革命的重要性 D.肯定法国大革命对社会的成功改造 ‎16.《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并未在国内予以公布颁行,当时连清朝办理“夷务”的官员都“未见其文”,社会各界对条约具体内容更是缺乏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咸丰帝颁发上谕,准允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印刷成册,颁发各省。这说明( )‎ A.第一批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影响有限B.闭关锁国体制对不平等条约有抵制作用 C.列强的侵略促进了清政府政治公正透明D.清政府对条约体制从不接受到逐渐认同 ‎17.研究者发现,自戊戌变法失败以后,当时思想界在讨论中国的政治问题时,大家都不再使用传统的儒学语言,而改为运用近代西方社会的政治理论语言。这种现象说明( )‎ A.传统的君主政体已不再为资产阶级所认同B.清朝专制统治的正当性受到质疑 C.戊戌变法动摇了传统儒学的正统地位 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革命》中称:“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哪一段插曲比鸦片战争为谴责‘‎ 8‎ 帝国主义侵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它成为中国人对西方武力入侵和在此以后几乎整整一个世纪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地位的不满情绪的内容。除了从这一角度看鸦片战争外,还有必要将其放到近代历史的主要趋势之中去观察。”在该“趋势”背景下,费正清认为( )‎ A.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灾难的开端 B.鸦片战争阻碍了中国近代化历程 C.侵略者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 D.鸦片战争是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 ‎19.20 世纪初,许多中国留学生对中国国籍法制定提出建议,当时许多刊物中有关国籍文章就直接以标题《论今日宜定国籍法》、《论政府亟宜制定国籍法》、《论改籍协约为国际最要之问题》来理论。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辛亥革命促进民族国家认同 B.外来冲击推动中国法制建设 ‎ C.排满反清民族情绪日益高涨 D.民族危机下民族意识逐渐觉醒 ‎ ‎20.“英国自主之邦与中国平等,大英钦差大臣……至在京师租赁地基或房屋,作为大臣等员公馆,大清官员亦宜协同襄办。……待大英钦差公馆眷属、随员人等,或有越礼欺藐等情弊,该犯由地方官从严惩办。——咸丰八年五月十六日(1858年),天津。”上述材料表明( )‎ A.华夷秩序的传统外交体制解体 B.列强控制北京,设立使馆区 C.停止了外国领事的司法裁判权 D.于北京设租界,由各国共管 ‎21.“尽管当时中国拥有那么高比例的GDP,但这些资源并不能有效地组织起来,转化成为政府能力,尤其是军事能力。……尽管当时英国的GDP并不算高,但国家能够有效动员资源和使用资源。”这段分析认为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是( )‎ A.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B.国家集权程度没有英国高 C.政府对军事的投入不够 D.国家投资没有得到很好的运用 ‎22.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在《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一书中,在描绘列宁在1917年4月,坐着一列封闭的列车转道芬兰回到彼得格勒时,他这样写道:“这趟风驰电掣的封闭列车犹如一发炮弹,乘坐在里面的人物犹如威力强大的弹药,这一炮摧毁了一个帝国,一个旧世界。”茨威格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来源:Zxxk.Com]‎ A.列宁领导的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 ‎ B.列宁领导的革命极大地震撼了世界资本主义统治的秩序 ‎ C.列宁当选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主席对资产阶级是沉重的打击 ‎ D.以列宁为代表的苏维埃政府宣布退出一战,协约国集团分崩离析 ‎23.“此事将毛泽东造就成一个把思想和行动结合在一起的人„„而且给他提供一支钢铁般的队伍„„毛之于中国犹如摩西率领以色列人走出埃及。把一个不同成分组成的群体加以锻造,使之变成一种对自己事业深信不疑的强有力的队伍。”文中的“此事”是指( )‎ A.大革命时期毛泽东领导湖南农民运动B.“工农武装割据” ( )‎ C.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 D.八路军深入敌后 ‎ ‎24. 国民党中央上海执行部成立于民国十三年二月,办公地点在今南昌路180号,至民国十五年一月停止活动。该部由胡汉民、汪精卫、叶楚伧为常务委员,毛泽东、恽代英等分任秘书。下列活动与该组织无关的是( )‎ A.负责上海市及其周边地区的党务 B.贯彻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政策 C.组织工农群众迎接北伐军进上海 D.举行追悼列宁、孙中山逝世活动 ‎25.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将归绥(归顺、平定之意)改为呼和浩特(意为青色的城)、将迪化(开导、教化之意)改为乌鲁木齐(意为优美牧场),这说明新中国( )‎ A.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B. 贯彻各民族平等的原则 C.注重行政区划管理 D. 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二、非选择题(26题18分,27题16分,28题16分,共50分)‎ ‎26.(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唐时期绩效考评有比较配套的机制……汉代有“上计”制度……上计吏由郡守的僚佐担任,每三年计一次,即“汉法,三载上计,以会课最”。唐代基本与汉代相同。……汉代将全国分为十三州(唐设十五道),也即十三个监察区……‎ 8‎ 中央设十三名刺史(唐设采访使)为监察官,各负责一州的监察事务。……汉唐时期还有一种临时性突击考评地方官吏的辅助手段,其主要形式是巡查。对地方的巡查也分两级进行,即中央对郡国和郡对属县的分级巡视。……汉唐时期重视对考评结果的应用,在俸禄增减、品阶升降、职位变动、荣辱予夺等方面都体现了不同考绩的结果。——《我国汉唐时期绩效考评的特色与启示》‎ 材料二 英国没有专门的和单一的反腐败机构,负责反腐败的机构分散于议会、司法部门、审计部门以及政府部门内部,从而形成了广泛的反腐败网络。……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制定反腐法律的国家。……1889年,英国颁布了第一部反腐败法,即《公共机构腐败行为法》。——《英国的反腐败机制》‎ 材料三 相对来说,英国有着一套比较完整、灵活的监察制度。……议会监察,是“民意代表机关”(议会、国会)对政府施政、财政、人事等其他法定事项的监督检查,包括同意、纠正、纠举、弹劾、审计以及为完成这些任务所必需的质询、视察和调查、投不信任票等事前防止,事中纠正和中止,事后惩戒和救济等监控规程。……时至196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议会监察专员法例》,并正式成立了英国议会监察专员署。……监察专员是由首相提名,女王任命,终身任职,直到退休为止。——《英国监察制度:在漫长曲折的道路上逐步形成》‎ ‎(1)根据材料一,归纳汉唐时期政府对官吏监察考评的措施。除上述之外,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个古代监察制度的例子。(8分)‎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英国近代监察制度的特点。(4分)‎ ‎(3)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中国古代汉唐监察制度与英国监察制度在形成发展过程中有何共性?与中国古代汉唐监察制度相比,英国近代的监察制度有什么进步之处?(6分)‎ ‎27.(16分)材料一 中国近代以来留学生情况统计表 阶 段 留学方向和群体 人 数 留学生代表 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拓荒阶段 留美幼童学生群 ‎1872年起4批共12人 唐绍仪、詹天佑等 福州船政学堂 留欧学生群 ‎1877年起4起共80余人 严复、马建忠等 甲午战争到民国初期:觉醒、救亡、革命阶段 涌向日本留学群 推算当22000人以上 宋教仁、蒋介石、鲁迅、陈独秀等 留学欧美学生群 到辛亥革命前至少600人左右 孙中山、蔡元培、竺可桢等 民国初期到20世纪20年代末:自由发展阶段 留美学生群 推算人数达5362人 茅以升、闻一多、梁思成等 赴法勤工俭学学生群 共计有1700人以上 周恩来、聂荣臻、邓小平等 留苏的政治家群 总计在1600人左右 刘少奇、邓小平、叶剑英等 留日学生群 当在20000人以上 郭沫若、苏步青、李大钊等 留欧学生群 当在5000人以上 徐悲鸿、李四光、朱德等 ‎——据周棉著《近代中国留学生群体的形成、发展、影响之分析与今后趋势之展望》‎ 材料二 “……拟选聪颖幼童送赴泰西各国书院学习军政、船政、步算、制造诸书,约计十余年,业成而归,使西人擅长之计,中国皆能谙悉,然后可渐图自强。……将来出洋后,肄习西学仍兼讲中学,课以孝经、小学、五经及国朝律例等书,随资高下,循序渐进,每遇房、虚、昴、星等日,正副二委员传集各童,宣讲《圣谕广训》,示以尊君亲上之义,庶不至囿于异学”。——曾国藩《拟选聪颖子弟赴泰西各国肄业折》‎ 材料三 美国伊里诺大学校长詹姆士在1906年给罗斯福的一份备忘录中声称:“哪一个国家能够做到教育这一代中国青年人,哪一个国家就能由于这方面所支付的努力,而在精神和商业上的影响取回最大的收获。”‎ ‎1907年12月3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国会正式宣布:“我国宜实力援助中国厉行教育,使此繁众之国能渐渐融洽于近世之文化。援助之法,宜将庚子赔款退赠一半,俾中国政府得遣学生来美留学。”‎1908年10月28日,中美两国政府草拟了派遣留美学生规程:……(学生中)应有80%学农业、机械工程、矿业、物理、化学、铁路工程、银行等,其余20%学法律、政治、财经、师范等。1909年清政府正式设立“游美学务处”,专司选考留美学生,并筹建游美肄业馆,……1911年2月,游美学务处和筹建中的游美肄业馆迁入清华园,正式将肄业馆定名为“清华学堂”。‎ 8‎ 由“退款办学”建立的清华学堂,曾被称作“赔款学校”。早年,清华学生也称清华为“国耻纪念碑”,“清华不幸而产生于国耻之下,更不幸而生长于国耻之中。……不幸之中,清华独幸而获受国耻之赐。既享特别权利,自当负特别义务。”——《清华生于国耻:清华大学建校与美国庚子退款》‎ 材料四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领导的苏联共产党积极支持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革命运动的发展,其重要的方法就是为各国培养革命干部以推动世界革命运动的开展。为此,1921年苏联政府在莫斯科成立了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这一时期,大力培养革命干部也是中国共产党国内革命斗争的需要。……从1923年3月至1924年9月,在共产国际和苏联政府协助下,在巴黎的中共旅欧支部成员先后有三批赴东方大学学习,包括邓小平、傅钟等。——《20世纪前半期中国共产党人留学生群体研究》‎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述中国近代留学热潮每一阶段的历史背景(7分)‎ ‎(2) 根据材料二、三、四,说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20年代中国留学教育在内容上有何变化?(3分)‎ ‎(3)有学者认为近代留学教育是中西方在近代激烈碰撞的产物,反映了中国人对自己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巨大差距的逐步认识。请以清华学堂创建为例谈谈对这一观点的认识(6分)‎ ‎28.(16分)官员财产公示制度是反腐倡廉、预防犯罪的有效手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诸葛亮和白居易自愿向世人公开自己的财产状况,但在封建社会为何无从推广,阻力究竟来自哪里?……孝文帝“反腐”主要依靠由中央直接派出“使者”进行纠察,唐、宋都相继沿袭,但“财产与收入不符”如何惩处,则带有很大的个人好恶和随意成分。‎ ‎——夏炎《古代官员的财产公开方式》‎ 材料二 英国是最早对官员财产公示进行立法的国家,1883年,议会通过《净化选举,防止腐败法》。……1978年,美国政府颁布了《政府官员行为道德法》,1989年,又修订为《道德改革法》。它规定:总统、副总统、国会议员、联邦法官以及行政、立法和司法三大机构的工作人员,必须如实填写财产,由新成立的道德署收存,总审计长负责审查。若存在灰色收入,就会被治罪。财产报告向全社会公开,任何人都可以查阅。——刘植荣《外国公务员如何公示财产》‎ 材料三 1948年8月,国民党高层会议在庐山召开,蒋经国提出“公示高官国外财产”的建议,蒋介石不敢同意。——苏州生《评蒋介石父子“官员财产公示”之争》‎ ‎(1)你认为中国封建社会财产公示制度无从推广的主要阻力有哪些?(1分)据材料一指出封建统治者反腐采用的是什么制度?(1分)其反腐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体现了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哪些原则?(3分)指出英国能率先对官员财产公示进行立法的政治前提。(2分)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美国财产公示制度能成功推行的原因。(4分)‎ ‎(3)结合时代背景,指出蒋经国提出官员财产公示的目的。(2分)蒋介石不敢同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 8‎ 考生注意:只交答题纸卷!‎ 一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 ‎********************** 密 *********************************封***********************************线*********************‎ 景胜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12月)‎ ‎ 高一历史答题纸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考生注意:‎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二、非选择题(26题18分,27题16分,28题16分,共50分)‎ ‎26、(18分)‎ 8‎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27、(16分)‎ ‎28、(16分)‎ 8‎ 景胜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12月)‎ ‎ 高一历史试题答案 2015.12.18‎ 一、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A C B B B D C B C D B C D A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D B D D A B B C C B 二、非选择题(26题18分,27题16分,28题16分,共50分)‎ ‎26.(18分)‎ ‎(1)措施:实行上计考察;设立刺史、采访使作为监察官监察地方;开展临时性突击考评;依据不同的考评结果对官员予以赏罚。(4分)‎ 秦朝:中央设立御史大夫作为丞相助手,负责监察百官。宋朝:设通判监督知州。(4分,言之有理均可得分)‎ ‎(2)特点:政府高度重视;多部门齐抓共管,构建了广泛的反腐败网络;监察制度完整、灵活;对政府及官员监察力度大、涉及面广。(4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3)共性:都很早就注意建立专门的监察机构对官员进行监察;都有相配套的监察措施;都注重监察过程与结果的统一。(2分)‎ 进步之处:中国汉唐监察体制以强化皇权为出发点,是没有民主意义的、狭窄的监督机制;英国的监察体制则是在近代资本主义政体下,较充分地体现民意的监察体制,以法律而非君主的意志来规范监察过程和结果。(4分)‎ ‎27.(16分)‎ ‎(1)第一阶段拓荒阶段: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1分)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洋务运动兴起,清政府公派学生留学欧美。(1分)‎ 第二阶段觉醒救亡革命阶段:甲午战争后瓜分中国狂潮,民族危机加重,(1分)鉴于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经验吸收,留日教育勃兴。(1分)‎ 第三阶段自由发展阶段: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建立,(1分)新文化运动促进西方启蒙思想传播,(1分)十月革命鼓舞,留学方向呈现多元化特征(留苏现象出现)(1分)‎ ‎(2)主要从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继而学习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最后接受无产阶级革命思想。(3分)‎ ‎(3)从创建的背景看:留学教育伴随着近代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而出现发展,由留美预备校发展而来的清华学堂是《辛丑条约》后美国退还庚子赔款创建的,是美国试图用文化征服中国的产物。‎ 从学习内容看,留美学习先进科技、思想文化、法律制度,体现中国人逐步认识到自身传统文化的落后,通过创办学校选拔留美学生,使传统文化受到冲击。‎ 从留学教育影响看:清华被称为“国耻纪念碑”,使大量的留美学生形成了强烈的爱国精神和责任意识,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为国家强盛和科技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学校。(三个角度取一个)(6分)‎ ‎28.(16分)‎ ‎(1)阻力:皇亲国戚、权臣贪官。(1分)制度:监察制度。(1分)原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人治色彩浓厚,监察和处罚体现君主个人意志。(2分)‎ ‎(2)原则: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分权制衡;主权在民。(每点1分,答出其3点即可,共3分)‎ 前提:责任内阁制和19世纪议会的改革的最终确立,代议制民主政治进一步完善。(2分)‎ 原因:1787年宪法提供了有力的宪法保障;两党制下政党相互制衡;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官员自上而下带头执行;设立专门机构负责监督执行;民众积极参与监督。(每点2分,答出其中2点即可得4分)‎ ‎(3)目的:为挽救国民党因解放战争不利局面和政治腐败引发的统治危机。(2分)原因:财产公示会触及官僚集团利益。(1分)‎ 8‎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