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版美术教案(四年级)四年级(上)课题:节日彩灯(设计) 两课时 岭南版美术教案(四年级)教材分析每逢佳节,处处都挂起五光十色、形状各异的彩灯,呈现出一派喜气洋洋的热烈气 氛。本课通过七幅反映节日彩灯的照片,引导学生回忆节日的美好印象,并为设计彩灯提供外形、结构、装饰纹样以及色彩方面的.参考资料。左上图是在茫茫夜空中,悬挂在公园里的动物肖型彩灯,生动有趣。左、右、中图是在彩灯展览中陈列出来的各式宫灯型彩灯,造型规范,色彩艳丽。右上图是在商店里出售的折叠式纸制彩灯,一位母亲正带着孩子在精心挑选所喜爱的式样。七张照片以不同的场景和气氛,说明了多姿多彩的节日彩灯,具有各种生动有趣的造型:有金碧辉煌、格调高雅的棱柱宫灯、莲花宫灯等,有栩构栩如生、色彩艳丽的动物肖型彩灯,普通的折叠式纸制彩灯,琳琅满目,五花八门。这些彩灯内部都装上光源,灯外贴着彩绘或剪纸的装饰花纹,·有的还在灯盖或灯脚上装上飘逸的流苏,以上特点应在授课时向学生交代清楚,提醒他们在设计彩灯时加以注意。课本选了由学生设计的彩灯造型的设计步骤(左下图),外表的花纹装饰都体现了设计者丰富的想象力,色彩对比强烈,体现出浓厚的节日气氛。欣赏同龄儿童设计的作品会增强学生的兴趣和信心,教师应善于利用这幅学生作品作范例,鼓励学生大胆进行设计。教学目的一、通过彩灯的设计,诱发学生的设计意识和思维,使其想象力得到发挥。二、学习利用基本形的组合方法设计彩灯造型。三、学习用点、线、面组成曲直、粗细、方圆等各种花纹,配上对比强烈的色彩来装饰彩灯。作业要求 .一、完成作业两幅:一是设计1—2盏好看的彩灯,二是画出悬挂着各种节日彩灯场景的记忆画(或想象画)——以画灯为主。二、用彩色水笔作画。课前准备一、教师课前准备好相应的资料——一两盏不同形状的彩灯或图片。可附上彩灯基本外形轮廓线的挂图,如有条件,可利用幻灯机放映一些花纹资料幻灯片。二、通知学生准备彩色水笔。教学过程 第 一 节一、导入新课:提问:“每年什么时候有灯饰欣赏?你印象中最好看的彩灯有哪些7”二;讲新课: 1.指导学生观看幻灯、图片及实物彩灯,并仔细观察灯的外形及装饰物。2.提问: “课本例图中的彩灯有哪几 种?”3。用基本形分析彩灯的结构。教师边讲边示范,启发学生思维。4,观察照片中彩灯的装饰花纹及色彩 配置。 5.教师展示几种较典型的彩灯形状,讲 解装饰纹样的构成和要求。指出装饰法有一定的规律:灯帽(罩)、灯脚用连续图案装饰: 主体灯箱多为单独纹样。用随意性强、不规整的装饰纹样,要讲究均衡。 装饰花纹应将彩灯填满。纹祥的构成要注意疏密、曲直大小、粗细等对比,色彩的搭配要考虑冷暖和深浅对比。 三、按课本步挠由讲解设计步骤。四、学生设计,教师辅导:每人设计一盏好看的彩灯,要造型美观、色彩大效果好。五、讲评:表扬大胆设计,造型新颖的学生作业。 一、徒手作画,不能借助制图工具。二、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作业过程 中发现好的可及时表扬并向大家推荐介绍。三、以几何形为主,仿生造型(如动物 等)为辅。四、花纹设计应着眼大效果,装饰要饱 满。第 二 节本课要求完成一幅挂着彩灯,洋溢着节日气氛的记忆画或想象画,重点表现五光十色的彩灯,可加上喜气洋洋的赏灯人群及其他景物。一、小结上一节课学习情况,出示优秀作品,加以点评。 二、启发学生回忆观赏灯节的情景。提问:“你有没有观赏过灯节(如中秋灯节、元宵灯节等)?最美好的感觉是什么?”(要求学生从丰富多彩的灯饰、参观的人流以及灯节的气氛等方面作出具体回答。)三、学生作业:以丰富多彩的灯饰为主,画一幅记忆画或想象画:《赏灯》。 四、讲评:以作品如何表现灯饰品种及节日气氛为重点,进行小结。 课题:花布(设计) 两课时 岭南版美术教案(四年级)教材分析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是现代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向学生介绍这两方面的初步知识,并学习设计一至两款花布图案,其构成形式是以一简单的基本形反复重叠而形成。由于初次接触,故应有较强的随意性,色彩的运用是单色的明度推移:在明度较低的颜色中,加进不同分量的白色,白色越多,明度越高。本课要求以一种不同明度的色彩画成一幅花布设计图,形成较有现代感的图案。为了使学生理解什么是透叠,本课选取了一幅在阳光照射下的树叶照片作形象的解释。在强烈的逆光下,绿色的叶子变得透明、闪闪发光。在重重叠叠的叶子中,**、绿色互相交错,形成了色彩斑澜的效果。这幅照片的色彩,对本课作业使用的单色明度推移,有明显的启发作用。左上角的小图是在大红色中分别调进不同分量的白色,从而得到各种明度(深浅度)不同的红色,教师可以此向学生说明使用颜色的要求。课本中还选用了三张用透叠结构形式设计、并使用单色明度推移方法画成的学生作品,三位作者都选用了明度较低的颜色,调进白色后,便产生了层次较丰富的明度变化。其中以小免作基本形的一幅,用线条表现骨格,并加以透叠,还画出了表示色彩明度的色标,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设计过程。另外两幅则展示了基本形和色标。以上的图例是用具体形象(可视形象)去解释平面构成的一些基本概念、知识及绘制的基本方法。教学时要抓住这一特点,不要空谈理论。教学目的学习初步的平面构成知识,培养学生抽象构成的设计能力,在纹样的组合排列和色调处理中加深对图案形式美(统一、变化)的感性认识。作业要求用透叠法设计一块花布图案,用一种不同明度的颜色画成。课前准备一,原色、间色的明度推移色率表一幅。二、教师示范作品(含步骤图)及各种透叠构成的花布布样。教学过程第 一 节一、欣赏引入新课: 出示课前准备的透叠构成的花布布样及教师的范品,指导学生仔细欣赏。认识这些新颖、美观、富有变化的图案是由一两个简单的基本形和一种不同深浅的色彩画成的。板书课题:花布(设计)。二、讲新课一l,指导学生观看右上图的照片,指出树叶的形状本来很简单,色彩也很单纯,由于它重重叠叠,便产生了丰富奇妙的装饰效果。人们从这现象中找出了一种规律,就是现代设计的构成方法——透叠。教师演示用两片树叶的外形,并将它们部分叠合呈叨状,从它们形状、色彩的变化,说明用这种构成形式可以设计出很漂亮的花布图案。2.指导学生欣赏课本中的花布设计作品,讲解设计步骤,边讲边演示2①选一个不太复杂的任意形作基本形(只画外形)。⑧在纸上画一个14cm×4cm的方格,把基本形逐个画在格内,使每个基本形之间都有一部分叠合在一起,注意叠合时高低、左右位置或方向的变化,叠合部分的面积也应有大小、多少的变化。⑧选择同一种颜色的三四个不同明度的色阶,标在画纸上,然后按稿着色,凡重叠的地方要用深色。不重叠的地方用浅色。(不同明度的色阶可用白色调出,参看课本的例子o)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先让学生朗读理解课文及作业要点,后按要求以透叠构成方法设计一幅花布图案。四、讲评:选出优秀作业,从构成的方法与效果作讲评,以加深学生对设计知识的体会。一、教师讲解时,以照片资料为例,演示设计步骤。二、教师还可以在黑板上演示透叠。三、讲解调色时试范在同一色中调进不同分量的白色,使其出现不同明度变化。第 二 节一、课业准备:印有一件线描童装的作业纸,每人一张。二、教学要求:继续练习花布设计,运用上一节课所学的构成知识,为各式衣服设计花纹。 三、教学过程:1,教师宣布学习要求。 2.出示三种未经装饰的女童服装的线描团,让学生选择其中一种,用透叠的构成方法,在上面画上自己设计的花纹,方法与上一节课相同。3.学生作业:为衣服设计好看的图案。4.讲评:从实用、美观、新颖的角度表扬优秀作业,使学生对设计的原则有明确的感受。一、把人物服装造型画稿发给学生,每人一份。二、如学生感到上一节课作业难度大,可在本课继续完成。本课练习主要针对创作能力较强的学生,以进一步增强其学习兴趣。课题;日记本封面(设计) 岭南版美术教案(四年级) 两课时教材分析日记本是学生常用的文具,漂亮的封面会得到他们的喜爱,在某种意义上能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自己装饰日记本的封面,会进一步加强他们的设计意识和审美能力。课本里展示了三幅日记本的实物照片,这些日记本封面的设计很有特点。色彩对比强烈,造型也具有童趣。其中那本幽默日记,以圆形为主要形体,大大小小的圆点(包括人的造型),按一定的规律排列,下面的圆点演化为有变化的粗线,形成了有韵律感的画面,整个封面很吸引人。左下图为学生作品。三幅不同形式的封面设计,分别以直线、曲线和大小不一的方形、圆形组成,色彩多用两种大色块,整体感觉很鲜明。最下面的一幅是用具象设计,一条深蓝色的曲线显示出山的外形,不同的绿色烘托出白色的题字,画面简洁大方,构成静温的意境。中间的一幅则利用透叠的方形和圆形,以紫色与深**的对比而形成强烈的装饰效果。有边一幅以大小不同的圆形作主体图案,用纯度较高的红色和明亮的白色画圆形,配以低纯度的灰底,“日记”两字用红色写在白色圆形内,形成强烈对比,十分突出。这一幅的整体设计大方,有新鲜感。右下图也是学生作品,以鸽子为基本造型,四只展翅飞翔的白色鸽子安排有聚有散,位置有高有低,背景色彩运用恰当,构成蓝天白鸽的祥和情调,右侧的紫灰色块打破了单一的蓝底色而产生变化,暖色的题字在冷色的背景中显得格外醒目,画面既富于变化,和谐统一。所有的日记本封面图案的构成都有“题字与装饰图案”两方面的内容。教学生理解它并按照这种形式与内容设计出“日记本封面”,正是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目的一、通过学习封面设计,了解实用美术的用途。二、学习色彩的对比与和谐的知识,并用于封面色彩的搭配。作业要求一、以几何形或某一具体内容对象为主体,设计日记本封面。二、色彩搭配要鲜明,文字要醒目、突出。课前准备选择几款封面设计简洁精美、及不同风格和形式的日记本封面供学生欣赏。准备几幅有图案和文字位置的设计小样图稿,供学生设计时参考。教学过程第 一 节一、引入新课: 出示日记本封面并指导欣赏,说明封面设计的作用。板书课题:日记本封面(设计)。二、讲授新课:结合课本观赏范图,指导学生分析日记本封面图案的内容造型和色彩的搭配方法。1.日记本封面设计包含三个内容:①图案造型,②文字,⑧色彩。2.说明可选用抽象素材(几何图形、点、线等),具象素材(人物、动植物、山水等)进行造型设计。3.讲解设计步骤,出示步骤范图,说明设计要求:①设计构思,确定图案造型的素材。先用小构图,安排图案、文字的位置。再画出草稿。②考虑色彩的搭配,色块的位置。②画正稿,着色完成。 三、学生作业:用已学过的装饰或写实绘画的知识技能设计出一至几款日记本封面小稿,择优选用。一、封面设计包括日记本、书刊封面等,故设计时一定要讲明:不管什么样的封面都离不开图案造型及书刊名称两个内容。二、这节课要求完成作业草稿。第 二 节继续完成日记本封面设计:一、讲评:教师检查前一课设计小稿情况,选出优秀设计小样进行讲评,指出作业缺点和改进办法。 二、宣示本节课的任务:1.学生选取自己较理想的小稿放大制作为正稿。2.设计色彩稿:用大小不同的色块,深浅(明度)不同、对比鲜明的色彩画出最佳的效果。三、学生继续作业。教师指导学生具体的制作,重点在涂色,注意:1.安排好大色块的位置(可使用直尺等工具,使图案画面取得严谨而整洁的效果)。涂色时要工整细致,色彩要尽量均匀。2.先将主体图形及底色画好,然后写上文字,再全面收拾整理。四、讲评:对能运用旧知识,又有创新的作业,要大力表扬。一、上色时先涂大色块。二、较小的图形、文字,可在涂好的底色上用水粉色再写。三、无论对色彩的运用、配搭,还是图案纹样的设计,都要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讲解。课题:水墨画基本画法(中国画) 一课时教材分析毛笔、宣纸、墨是中国水墨画的基本工具和材料,用毛笔蘸上不同分量的水墨,以不同的用笔、运笔方法画在宣纸上,便会产生丰富的变化。用水墨技法来表现对象,是中国画独特的基本形式。本课内容是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画工具、材料的特点和用法:既掌握毛笔的执笔、运笔和锥形笔尖的不同部位的使用方法,也认识到将水墨画在可渗化的生宣纸上时,会因墨色中水分的多少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效果,如果用水粉等颜料在宣纸上作画,效果就截然不同了。课文内的照片介绍了侧锋、中锋这两种基本的运笔方法,左上方三张小图说明了不同的用墨、用水方法所产生的效果,这些都是学生作业时必须认真学习的中国水墨画基本技巧。课文选用的四幅学生作品,是分别用侧锋相中锋运笔法画出来的,行笔大胆、流畅,随意性较强。例如图中流动的线就是用中锋运笔法画出来的。教师向学生介绍这些作品的画法时,应指出:运笔速度有侵有快,力度有按有提,方向有顺有逆;运笔时笔尖要紧按纸面,用笔要送到线的末端,要沉稳,不能轻飘。墨线在纸上随意交织,分割出一个个大小、形状都不相同的小块,再按黑白、浓淡相间的原则,用侧锋蘸上不同分量的水和墨,画在这些小块上,便可出现有变化的水墨色块了。这节课的教法重在“示范”。教学目的一、通过学习中国水墨画基本知识,认识用线造型是中国画的独特艺术表现形式,是基本功。二、学习执笔、运笔(中锋、侧锋)、用水、用墨(干湿浓淡)的基本方法,并作练习。作业要求一、学会执笔,利用笔的正侧握法,用笔的快、慢、轻、重,用水用墨的干、湿、浓、淡,完成一幅带随意性的水墨线条基本练习。二、用笔要大胆、肯定,不要反复涂抹。三、水和墨不要调得太均匀,用笔作在一笔内有浓淡变化的练习(笔蘸淡墨后,笔尖再蘸浓墨)。课前准备一、准备几幅中国画大师(如齐白石、吴昌硕、徐渭、朱耷等)的纯水墨画作品。二、上课示范用的生宣纸,不同规格的羊毫、狼毫画笔,墨汁、水罐(瓶)和调色碟。三、学生用品同上,自备或由教师统一准备。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出示国画大师的作品指导学生欣赏,说明中国传统绘画是以笔墨、线条为主要造型手段,风格独特。中国画与西洋画是世界上两大风格不同的绘画体系。中国画使用具有民族特色的工具和材料,画出艺术风格独特的作品。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都出现一些著名的画家,创作出很多成功的作品,是祖国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板书课题:水墨画基本画法(中国画) 岭南版美术教案(四年级)二、讲新课:1.说明水墨画的特点:水墨画是用墨的浓淡、水的干湿去表现对象的绘画,写意居多,题材多取自山水、人物和花卉,用笔豪放、简练、洒脱。学习水墨画的重要基本功是用水和用墨。(同时介绍用具和材料。)2.讲解执笔、运笔、用水、用墨的方法。讲解时要对照课本范图,多作示范。①执笔——指实、掌虚、悬腕以至悬臂。⑧运笔——主要介绍中锋和侧锋(中锋是指笔杆与纸面垂直,侧锋是指笔杆与纸面成不垂直的角度)。画线时运笔有快慢、轻重、顺逆之分,行笔时起止要明确,不重复。②加水越多,墨色越淡,相反便浓,笔锋含水墨分量不同,纸面上会出现干、湿、浓、淡的变化。先蘸淡墨,后蘸浓墨,可画出一笔有浓有淡的线。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注意运笔和用水、用墨的方法。1.先用中锋运笔法蘸浓墨在纸上面出随意交织起来的线条。2.用不同分量的水,调出浓淡不同的墨色,用侧锋法画在各种形状不同的小块内,形成黑白相间的效果,以此体会用水、用墨、执笔、运笔的变化。3.用中锋法画线,用笔要沉着,笔尖要运送到线的末端,而侧锋落笔要肯定、大胆,不要反复涂改,留出空白和跑出线外也不要紧。四、讲评:以运用笔法写线,用水用墨的学习情况作讲评。一、教师示范用的笔要选择较大的羊毫笔。学生作业时应着眼于“放”。使之大胆写线,但基本的要领要掌握好。三、 四、 课题:蔬菜(中国画) 一课时 岭南版美术教案(四年级)教材分析此课以学习水墨画法临摹蔬菜,前课画蔬菜的记忆画为此课打下一定的形象基础,本课选了齐白石和李苦禅两张大写意的作品供欣赏与临摹之用。白石老人的画仅画了一棵生机勃勃的白菜和两只醒目的红辣椒,寥寥几笔,沉着遒劲的线条勾出菜帮,用侧锋蘸水墨画出浓淡有致的叶子,再趁湿勾出交错的叶脉,形成了长短、疏密、浓淡对比鲜明的调子;白菜略向左倾的劲势使静物产生动感,正与左下角一长一短两只红辣椒顾盼呼应,令人感到两者有一种情感的联系。辣椒的红色与白菜的黑、白、灰色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加上右侧的题字及印章(是中国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使画面的蔬菜从形象、墨色、构图等方面达到了极其完美 的程度。李苦禅的画也向我们展示了如何用水墨来表现对象的方法。画家用侧锋、中锋笔法,加上淡墨、浓墨,在画中把对象的外形特点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来。几张小图,说明了作画的步骤和用笔、用墨的过程。本课要求摹仿大师的笔墨技法仿画一幅蔬菜图,在授课时必须作完整的示范使学生认真理解。教学目的一、参照大师的作品,临摹大师的笔墨技法,仿画一幅以蔬菜为题的中国画。二、通过欣赏,使学生认识画、诗、书、印是中国画独特的形式。作业要求继续学习执笔、运笔的方法,仿照大师的用笔技法画一幅表现蔬菜的水墨画。课前准备一、供学生欣赏用的水墨蔬果作品若干幅(幻灯及图片)。二、教师示范用的羊毫笔(提笔)、墨汁、梅花形调色碟、生宣纸。三、学生自备作业用品(同上)。教学过程一、欣赏:以齐白石的《白菜辣椒》为重点,指导学生欣赏水墨写意国画。先介绍中国画的艺术特征,分析笔墨技法,讲解画面布局,然后说明在哪一部分使用中锋、侧锋笔法,以及如何用水、用墨。欣赏时,结合上一节基本技法练习及教材分析进行。二、教师示范以蔬菜为题作水墨画的作画步骤(边讲边画): 1.先想好画什么,画面怎样安排,然后用指甲轻轻刮出大体轮廓。初学者可用铅笔、炭素铅笔或木炭条起稿。2.中锋蘸淡墨勾出菜帮,先从中间一块着手。3.用大笔的笔锋蘸淡墨后,再用笔尖蘸浓墨,以侧锋法画出叶子,笔可在纸上略作滚动,落笔要生动,大胆肯定,注意墨团要有大小浓淡的变化。4.趁叶子未干,用浓墨画出叶脉,注意不要太湿。5.中锋蘸浓墨(稍干),较快地画出根部,落笔时也往下按,然后向外撇出,如有些飞白效果,更为理想。6.用大红色画辣椒,尽量以一笔完成,注意用笔按和提,最后添上蒂。7.在适当的地方题字和盖印。作品完成。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可选择大师作品中的主要物体,重新组织画面,下笔前要先想好用笔方法:水墨应如何调合?浓的还是淡的?运笔采用侧锋还是中锋?运笔方向如何确定?总之应“意在笔先”。练习时,教师要特意说明,练习水墨画法,因经验不足,往往要画上好几次才能画好一幅画,效果也不一定令人满意,只有多练习,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四、讲评:选择优秀的学生作业与大师的作品作比较,找出差距,明确努力方向。一、 选用较大的羊毫笔,用笔尖画线。二、 二、在生宣纸上作画,要能看出一笔一笔的用笔过程,不能反复涂抹。三、明确要求学生必须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作业时一定要准备好抹笔的布或纸,吸去多余的水分,不要到处乱甩。同时,要多备一小张生宣纸,作试笔或确定用墨浓淡之用。课题:瓜果(中国画) 一课时 岭南版美术教案(四年级)教材分析瓜果是中国画常见的题材。课中选了清代著名画家石涛的作品《螳螂秋瓜》,寥寥几笔,很简练地画出了大冬瓜的形体,两侧分别用大小相间、浓淡交错的笔触画出叶子,把作为主体的冬瓜突出地烘托出来。画家又以轻松的淡墨皴擦冬瓜,增强了体积感和质感。冬瓜的下部画上一只细小而体态生动的螳螂,右侧安排了一角石头,使画面产生了主次、大小、黑白、虚实的丰富变化,充分表达了画家对田园生活的审美感受。下面还选用了吴昌硕的《芭蕉批把》,画中以灵活多变的侧锋用笔、用略有变化的墨色画出大芭蕉叶,数颗熟透的红色批把在大块黑色蕉叶的衬托下,醒目突出,形成黑色的面与红色的点的对比,极富传统特色。教师在授课时,重点仍是引导学生观察理解不同的物象用不同的运笔(中锋、侧锋)方法去表现。墨色的变化(干、湿、浓、淡)是以突出主体为依据的。此外,还应向学生指出,除了把对象的特点画出来外,更要根据画面的需要作整体黑白、主次、虚实的安排才能画好一幅水墨画。课本中还选取了两张学生作品,均是以瓜果为题材的中国画,画中批把、葡萄、叶子的画法,都有水墨画的韵味。作者参照了大师作品的画法,但构图则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组织和处理,体现出自己的理解和认识。用笔、用水、用墨的技巧都处理得较好,颜色虽然用得不多,却具有以少胜多的水墨画的特点。尤其《批把》一面,充满稚气,毫不遮掩地把对象平列地表现出来。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指导学生在学习中国画技法时,除了借鉴、模仿名家作品外,应根据自己的立意、构思,大胆涂抹,画出自己的感受。教学目的一、通过学习画瓜果,巩固前一课所学到的基本技法(执笔、运笔、水、墨、色的运用方法)。二、学习一点中国画构图的初步知识, 画出有自己感受的水墨画。作业要求一、画一幅以瓜果为题树的中国水墨 团。二、按不同的对象运用中锋、侧锋的笔法,摹仿大师行笔的轻、重、缓、急及墨色的浓淡来表现对象。课前准备一、 准备较大幅的以瓜果为题的水墨画挂图(如齐白石、吴昌硕等大师作品)。 二、 教师示范用品。三、学生作业用品。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提问:前一课画什么?是用什么笔墨技法画成的?请讲述用笔用墨的过程宣布本课任务。二、讲新课:1,出示大师作品,结合课本中的范图指导学生欣赏,仔细观察作品中的笔墨技法,让他们想一想:作品和范图在哪些地方使用中锋、侧锋和浓墨、淡墨?运笔方法如何?在启发学生回答后,教师再加以讲解、介绍大师作品的布局、构图以及具体细节的处理。(见教材分析)2.分析学生作品,应指出作者学习了水墨画技法后,能运用到自己的画面上,两幅作品都具有自己的面貌和特点。3.按照步骤图讲解作画步骤,边画边讲:①叶子要有大小、疏密、聚散之分,应注意他们组成的大块墨块的外形.用了几笔画成。②果子的组合也要有聚散之分,要注意果蒂的位置,因为它能表现出果子的朝向。用一笔或两笔画成,果蒂留空。②要在叶子墨色未干时画上叶脉,然后点果蒂,加枝。枝干要将叶和果连接起来,注意枝条交叉应有变化。④下笔前要想好怎样运笔,落笔要肯定,笔内含水要适当。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仿照《芭蕉批把》或别的作品画一幅瓜果水墨画。四、讲评:对比前课蔬菜水墨画的画法,共同评议。一、 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在执笔、运笔时的姿势要正确,提醒学生在调水、墨、色时不要调匀,并要试笔,从中积累经验。二、 要尊重学生自己的处理,使作品保留儿童画的特点。对明显的不足之处,应启发其作补足处理,让他们把自己的构想充分表现出来。课题:古装戏曲人物(记忆画) 一课时 岭南版美术教案(四年级)教材分析我国传统戏曲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等各种因素的综合艺术。古装戏曲人物的扮相和衣着都色彩鲜明,纹饰华美,具有民族风格,为儿童所喜爱,并能产生强烈的表现欲望。课本选了四幅戏曲人物剧照,包括了老生、花旦、武生、丑生等各类角色,有单个人物的亮相(造型),也有表演坐车的群像。如武生,身穿销甲,头戴有雄鸡尾的头盔,前面的虎头和背后插着的四面旗子,都显示出武将威风凛凛的气势。头盔上的饰物以及披肩、盔甲上的鳞片、护腕都很有特色。右面是花旦的照片,突出了头上的饰物,披肩上的花纹结构很清楚,手势是戏曲中典型的动作,脸上两颊的红色和额头、鼻梁上的粉红色相互对,使人物神采奕奕,显现出戏曲人物化装的特点。由于学生欣赏戏曲的直接机会不多,照片上的形象可作为讲课及学生作业时的依据。学生作画时,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角色衣着的打扮,脸部表情,以及动态等典型细节的描绘。人物群像表现了一出戏中的一个情节,以及在这个场面中每个人物之间的互相组合;人物之间的呼应、手势、眼神、动态等处理要得当,对服饰也要细致描写。除剧照外,课本还选了名画家及学生的作品,以启发学生的思路。关良的戏曲人物水墨画,较好地抓住了角色的动态表情,用笔概括,水墨渲染恰到好处。两幅学生作品都是戏曲人物造型:神气的武将、端庄的小姐,形态生动,服装的图案饰物是作者自己想出来的,感觉很贴切。另一幅是描画剧中的一个场景,舞台气氛和人物的处理都比较好。教师在指导欣赏时,要利用这些作品激发起学生作画的欲望,学生也可以借鉴剧照,去拓展自己的思路,丰富表现对象,作好记忆画。教学目的通过学习,向学生简单介绍我国传统戏曲艺术,鼓励学生画出自己记忆中最喜欢的戏曲人物。作业要求一、要求凭记忆或参照课本内的照片,画出自己熟悉和喜爱的古装戏曲人物。二、画面以单个人物为主。喜欢多画几个人的也可以。三、着重描绘人物的动态和表情,细致地表现服饰和脸谱。课前准备搜集戏曲人物脸谱的图片供参考,最好能有戏曲录像资料。教学过程一、欣赏引入:出示古典戏曲人物及脸谱的图片让学生欣赏(包括结合课本图例),观看录像。二、讲新课:1。向学生简单介绍不同角色(生、丑、旦、末等)及其服饰和化装的特点。我国传统戏曲是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等因素的综合艺术。京剧分生、旦、净、末、丑五个行当,他们穿的戏服按人物特点有基本固定的服式,包括盔、帽、蟒、靠、官衣、格子、靴、鞋等。大都色彩鲜明,纹饰华美,着重装饰性。对照课本剧照加以解释。P12上图,男角是;“生”,有须,叫“须生”,无须叫“小生”;女角叫“且”。他们头上戴的叫“盔头”,是各种冠帽的统称,大都缀以珠花、绒球、丝绦、雄鸡尾等。图中两位须生分别穿的是蟒袍和官服,圆领大襟.绣满龙纹,玉带围腰,袖口附有水油(白色,长一尺),脚穿厚底高统靴,这是帝王将相的服装。男女式样相同,女装绣满凤纹,以示性别有异。P12左下图为“生”角之一种,叫“长靠武生”,即武将。如赵云。“盔头”如上述,有维鸡尾;身穿的铝甲叫“靠”,分前后两片,绣满鱼鳞纹,前腹部分有一大虎头,有护腿两块,背后插四面小旗,脚穿厚底靴,多用长兵器。女将所穿亦同,只是靠身下缀彩色飘带。P12右下图女旦,穿的是褶子,由花、草、鸟、兽等图案绣成,头饰以珠翠、绢花为主。P13左下图的花脸是丑角,在鼻梁上抹一块**,通称“小花脸”。生、且的脸部化妆不用脸谱。2.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戏曲人物的动态表情,尤其是眼神。3。提问学生,要求说出一两个自己最熟悉最喜爱的戏曲人物,并讲出其服饰特点。三、学生作业:把自己记忆中最欢喜的戏曲人物画出来,要画出戏曲人物穿戴、脸谱的特点。四、讲评:谁的作业最有戏曲人物特点?一、应防止学生单纯地临摹照片。三、 在画好大的服饰结构后,其余细节的装饰可自由发挥。课题:拔河比赛(记忆画) 一课时 岭南版美术教案(四年级)教材分析拔河是一种常见的集体活动,场上气氛活跃,情绪激动,比赛双方尽力拼搏,旁边的啦啦队“加油”之声此起彼落。以此为题作记忆画,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由于他们大都曾参与过此项活动,所以对比赛的场景以至细节都会有深刻印象,虽然画面人物众多,场面也较大,只要在教学中稍加引导,表现起来也是不难的。为了加强学生的印象,课本中选了一张拔河比赛的特写照片,突出地表现了拔河者紧张而又愉快投入的精神状态。其余两张学生作品,也为学生在处理拔河的主体和旁观者的动态方面提供了参考。尤其是下面一幅,人物的组织、动态以及衣服穿着都各有特点,画面生动,富有生活气息。课本有中图是一幅用简笔画法勾出的拔河人物的大体动势,可供学生参考。教材编排已把内容与教法结合为一体,领会透彻后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图例,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选择动人的场面,定会把记忆画画好。教学目的通过学习《拔河比赛(记忆画)》,启发学生回忆比赛时的印象(人物、场景、气氛等),并把最感兴趣的场景画出来。作业要求按题作色彩记忆画:一、确定要表现的场面。二、画出拔河者和啦啦队的动态。再加观众,渲染气氛。三、注意表现不同人物的动态与衣着。课前准备搜集有关拔河比赛的资料图片及比赛录像,供教学用。教学过程一、欣赏引入:1.观看拔河比赛录像,提示观察要点:运动员、观众的动态,比赛的场面、环境特色等。2.板书课题,要求学生结合图片欣赏及 录像,描述自己参加或观看拔河比赛的情景和感受。二、讲新课:指导学生理解课文范图,引导学生回忆拔河比赛的情景。1.拔河者的情况:大动态——重心向后倾斜,注意手脚的姿势和脸部表情。2.观众的情况:有啦啦队,有一般的观 众,动作不一,但均被比赛所吸引,情绪紧张、欢快、活跃。注意各人的衣着、动态及表情的差异。3,注意拔河队伍和观众怎样组合、排列才能表现比赛的气氛。4.环境有什么特色。教师归纳出画法步骤:选定情节,画些什么,怎样布局。1.先画好拔河比赛的队伍,排列以拔河的绳为主干,两队人物动态有力而划一,但也要有细小的变化。2.增添旁观者。可有意将人物分组,画出各人的动态、衣着。3.配上场景(树木、校园等)。4.上色。人物色彩与背景色彩对比(深与浅、丰富与单纯等)要鲜明,主体要突出。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本节课内要求画好铅笔稿,并着色完成。四、讲评:根据完成作业的情况作小结。一、教师选取部分学生作业,按其优、缺点进行讲评。针对构图出现的缺点,如过于分散、没有主次等毛病加以点评。本课的辅导应以安排人物的组合关系及动态为主,对人物的描绘要生动,要求画出表情。注意画出比赛的欢快和活跃的气氛。
课题:纸编壁娃(制作) 两课时 岭南版美术教案(四年级)教材分析我国民间有很多实用而美观的编织品,它们的图案是在编织时将织物的经(直)纬(横)线互相穿插而织出来的,用色鲜艳,对比强烈,造型简练,具有很好的装饰效果。课本里展示的挂毯就是一例,毯上纹样多呈折线状,红、黑二色相配,富有浓郁的民族风格。本课内容是学习民间编织法,用纸条作编织材料,编织一幅用作装饰的纸编壁挂。课本里展示的两幅学生作品,一幅是以鱼的形象来设计纹样,另一幅则以几何纹样来编织,均较好地显现出编织艺术的效果。彩色纸条是简单易得的材料,经过精心编织,便成一幅有较强装饰效果的壁挂艺术品。本课教材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和审美能力,课文内附有制作步骤图,编织方法显浅易懂。,一目了然,易为学生掌握。 教学目的一、通过学习制作纸编壁挂,让学生了解壁挂的用途,并能用纸条编织一幅美丽的壁挂。通过制作,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手工制作能力。作业要求一、采用各种彩色纸条,编织一幅壁挂。二、作品要求精致、简洁、美观。课前准备一、收集民间编织品图案(傣、瑶、苗 等少数民族均可),加深学生对编织图案的直观感受。二、准备演示用品:1.已织好的底子,在左右和下端留出一段作装饰用。2.额色多样的纸条,供编织图案时用。三、学生作业用品:1.规格为20cm×22cm的方形纸,裁成 宽度不超过1cm的纸条,注意上端不要裁断,连接成梳状。如课本图示。2.长度为22cm,宽度不超过lcm的纸 条,共22条。3.编图案用的各色纸条(可选择三至四 种颜色,各备20条,规格如前)。底子的花纹和色彩可预先构思。4.编织用具:薄竹片、剪刀、胶水。薄 竹片长度为15—20cm,宽度小于lcm,末端呈刀尖状。教学过程第 一 节一、讲新课:展示民间编织物挂图,结合课本所提供的图例进行讲解:1.壁挂是挂在居室墙上作为装饰用的工艺美术品,形式多种多样,其中有用编织方法制造的,也有用陶瓷土烧制而成的,还有用其他材料和不同方法制作的。用纸来编织的,就叫纸编壁挂。2.制作分两步完成:①编织底子;⑧织上花纹。编织壁挂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在织底子时同时织出花纹;另一种是先织好底子,然后再加上图案。二、教师演示编织方法:1.出示已织好的底子,抽出最后的几条,结合制作步骤图进行演示,说明编织方法。2.要将每条纸条收紧,尽量不留空隙,可把最后一条的两端用胶水粘牢,底子的左右两端和下端各留出适当的长度,以作边缘装饰之用。两端的纸条要折齐,否则应作规律性的处理。3.在编好的底子上设计图案纹样,处理分色,然后用彩色纸条编织图案。对超出纹样轮廓线的纸条,要把正面的剪去,在背面的可剪可不剪。三、学生作业:每人制作一幅纸编壁挂,要求纹样、色彩简洁大方。在编好的底子上织花纹时,如果纸条不易穿过,可用薄竹片带引。本课只要求完成底子的编织。四、小结:对编织工艺的掌握情况作小结。第 二 节一、小结前课:检查前课编织底子的情况,指出要改正的缺点,然后由学生整理作业上不妥之处。二、教师讲解花纹图案的设计要求:1.编织纹样应简练,以大块形状为主;体,宜采用直线、折线式设计,这样才符合纸编织工艺的要求。色彩选择应注意与底色:的对比,如果用浅色底,则要用深色花纹;用冷色底,就要配暖色花纹,反之亦一样。2.编织时,线条或块面均由小格方形色;块所组成,弧线、斜线均呈梯级状,这是编织纹样的特点,务必向学生讲解清楚。 三、结合制作步骤图,讲解设计方法,演示制作过程。四、学生继续作业:制作时要求细心,工艺精巧。五、讲评:全班同学把作业陈列出来,共同评议,选出最优秀的留作美化教室用。一、第一节课要求完成底子的编织。所有用于编织的纸条裁割要符合标准,色纸可用现成的,也可用纸质韧性较强的图画纸,涂上水粉色后再进行裁割。各色纸条最好由教师统一到印刷厂购买,请厂方裁切成条,这样才准确好用。三、 制作时底子上需装饰处(即构思时打上“×”记号的位置)要利用薄竹片细心跳起,穿进纸条的一端,并固定好后,根据纸条穿插所需的长度量好量准才剪断,依照编织方法,把纸条编到底子上。如果纸条较长,可整条一次完成,颜色相同的应在适当位置穿入,再由下而上穿过来,最后抽紧。穿插时不要弄断纸条,完成编织步骤后,要在背面把纸条粘牢。 策二节课要求将整幅壁挂完成。课题:漂亮的楼房(制作) 两课时 岭南版美术教案(四年级)http://www.anxue.com教材分析在我们居住的城市里,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这些高楼设计新颖,形式各异,充满着现代气息。它们是建筑设计师的智慧结晶,也是干千万万建筑工人用双手创造出来的丰硕成果。本课以漂亮的楼房作为制作主题,既可发挥小学生喜爱动手制作的长处,也可激发他们对立体空间的想象力和造型能力。本课选取了两帧城市高楼大厦的照片,左图是以立方体为主体结构的建筑,右图则以球体和圆柱体为基本形,背景也是立方体结构的建筑。从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楼房结构除了大体结构不同,还有形状上的区别,排列方式多变的窗户,更增添了外形美,这些都给予学生在制作时以有益的启迪。课文中三幅制作方法图,展示了制作的工具和材料,还有用几何形体构成的楼房基本模型。所选用的学生作品,是一幢用各种几何形体堆砌而成的楼房模型,高低、横竖、大小、宽窄都有变化,主楼突出,制作精美,具有示范价值。教学目的通过制作楼房模型,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立体造型能力,使学生树立起用自己的双手建设祖国的理想和志气,养成细致认真的工作作风。作业要求一、用泡沫塑料制作一幢楼房模型。二、可以用圆柱体、立方体及其他几何形体组成建筑群,要求有高低、大小、长短、宽窄等变化。 三、楼房模型要有门宙等细部结构。四、结构要讲究实用、合理和美观。, 课前准备 一、选好有关城市建筑群的照片或录像资料供教学用,也可选择城市风光挂历。 二、准备制作用具及材料: 1.刀、剪刀、直尺。 :2.泡沫塑料(可用废弃的包装材料)、白乳胶。三、示范用的楼房范作及建筑物基本构件:包括圆柱体、立方体、长方体以及三角、圆球、半球等基本形体,其中立方体可多备:几个,要求长短、大小、高矮具有不同的规格,以作对比。教学过程第 一 节一、讲新课: 1.出示有关欣赏图例,指出建造一幢楼房首先要有造型设计,制作模型是建筑设计的一个步骤。让学生列举本地有特色的高楼大厦,结合图片,用小时候砌积木的经验,分别指出例图内建筑物的基本结构是哪些基本形体。2.教师在学生发言过程中,结合例图,出示多种基本形体的模型。3.让几个学生在讲台上用各种基本形体砌出楼房的大体布局,然后全班一起评议。4.总结出较理想的楼房群体结构(即以同一类形体为主,选用大小、长短、高低、横竖不同的搭配和组合,构成造型有变化的楼房)。5.再次引导学生观察例图上门窗和其他细部结构的造型及排列形式,指出在大体结构完成后,还须在细部结构上再下功夫,楼房建筑造型才会更漂亮。6.讲解裁割、粘合泡沫塑料的操作要点及方法,强调整个制作过程要按照先大后小,先整体后局部的步骤来完成。二、学生作业:完成一幅“漂亮的楼房”大体结构的制作。三、小结:表扬有新颖构想,并能将大体结构表现出来的学生,鼓励别的学生继续改进,宣布下一节课的任务。一、可要求学生参照图片内某一建筑的结构进行设计,注意不要完全摹仿,要加以改造。二、制作时要求细致、精巧,并要注意安全。第 二 节一、选择制作水平不同的楼房模型(雏形)进行讲评,指出优劣之处。出示优秀作品,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作调整和补充,注意作品要有对比和变化。二、讲新课:1.要求学生参照楼房建筑图片中的门窗及其他细部结构,有选择地借鉴、应用到自己设计的模型上,并指出门宙的排列要有一定规律,不可杂乱无章。2.在主体建筑完成后,再添加建筑群内的附加物,如树木、灯、汽车等。三、学生继续作业:建筑物外墙的装饰是重要的工程,极需细致制作,才能取得精美的效果。因为是立体模型,要面面俱到,所以要随时转动模型,从各个角度审视,直到取得满意效果,才算完成作业。四、讲评:在评议优劣后,可把全班的作业集中在一起,集体设计布置成一个“新开发区”的大模型。审视模型时,要注意各部分的合理性,也可联系其使用功能来考虑。把所有的模型集中起来,布置成一个“新开发区”,以扩大接触面及设计思路。课题:骑摩托车的叔叔(彩塑) 两课时教材分析三年级学习过单车写生,从平面描绘转到立体的“骑摩托车的叔叔”的塑造难度增大了,这是鼓励进步的动力。摩托车是同学们常见的交通工具,较为熟悉,尤其是赛车场上飞驰着的摩托车手,他们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是人们学习的好榜样,也是儿童感兴趣的、乐意表现的题材。课本展示了两幅摩托车手的照片。摩托车手头戴护盔,身体前倾,双脚有力地踏在脚蹬上,像驾驭着一匹驯服了的烈马,驱使着摩托车风驰电掣般地向前飞奔,雄姿英发,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另外两幅是摩托车的外形照片,展示了摩托车的形象特征和大体结构。两张学生作品则分别展示了摩托车的彩塑造型和车手驾车时的形象,大体结构和色彩都处理得较好,有的地方还结合自己的想象加以创造,设计比较合理。授课时,教师应指出照片只作为创作时的参考,不应受其限制,要注意加以适当的发挥。教学目的一、通过塑造摩托车手的形象,使学生学会从整体到局部的创作方法,增强立体造型能力。二、教育学生学习摩托车手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去争取胜利的精神。作业要求一、用橡皮泥塑造一个骑摩托车的叔叔的彩塑。二、要塑造出摩托车的基本结构和车手动态。三、塑像要抓住重心。课前准备一、收集摩托车手进行比赛时的图片或录像资料。二、布置学生准备彩色橡皮泥和简单的雕塑工具,如刀状的小薄竹片等。三、准备安放塑像的底板,可用三夹板或厚纸板,规格约为长20cm、宽10cm左右,每个学生一块。教学过程第 一 节一、引入欣赏:展示图片或放映录像资料,让学生观看摩托车手在比赛时的激烈竞争场面以及各车手紧张专注的动态,特别要注意拐弯时的姿势,体会此时车手身体各部分动作协调平衡的关系,全身呈现动感的基本特点为身体向前倾,双脚用力向后蹬,拐弯时人车向内倾斜。二、讲新课:1.观察摩托车照片,理解车的大体结构及部件的形状特点,塑造时对结构理解要清外观的部件不可缺少。2.演示塑造摩托车的步骤:教师在讲述制作步骤时要讲、做相结合,依照课本提出的制作步骤先做好大的部分,轮子的塑制可稍厚,全车塑制完成后可利用预先钉在底板上的钉子和借助橡皮泥的粘性,把“车子”粘紧在底板上。最后再把“车手”放上去,加以固定。三、学生作业:本课完成摩托车的塑制。四、小结:讲评摩托车的造型。各部分连接时要紧密牢固,着力处可加小竹签穿插固定,各部分的色彩可作主观处理,可以适当添加装饰物。第 二 节一、 检查;讲评上节课的作品,指出优缺点,让学生再加修改、补充。二、 学生继续作业,教师指导学生塑造车手形象,并放上摩托车。应先将人像做好,再放到车上。塑造人像时可先想好人物的动态,然后按照人体结构的四大部分用大团块来处理,分别塑出头部;躯干、四肢等有动态的造型,肤色、衣裤、头盔等部分的色彩要明快鲜艳。安放“车手”时,要注意其前倾的动态,人与车座粘合要牢固,整个人和车的大小比例要相配。三、塑造完成后,如时间允许,可再造一个,与前者组成一组,形成“竞赛”效果。四、讲评:指出学生作业的优劣。橡皮泥彩塑要注意保持颜色的洁净,如换用另一种颜色时,要先把手洗干净。全班完成作业后,可在课室外堆砌一块野外赛场,把塑好的彩保安置其中,组成摩托车越野赛的大型彩塑展览。课题:新年到,好热闹(记忆画) 两课时教材分折本课要求学生根据过年的印象作一幅记忆画,表现节日的热闹场面,学生可以把自己见到的(包括从电视屏幕所见到的)场面画出来,也可以画亲身参与的活动,这些活动应具有地方特色。课本选登了数幅描绘过年热闹场面的画作和照片。舞龙、舞狮、放焰火是我国各地常见的活动,照片中的舞狮人英姿矫健,神采奕奕,围观者眉开眼笑,呈现出一派热烈的节日气氛。画家林近画的中国画《喜报春来》,画的是一群孩子在春节期间做游戏的情景,他们模仿大人舞狮、放鞭炮,人物的动态和表情惟妙惟肖。农民画《除夕夜》呈现了一片火树银花的夜空,五光十色的焰火此起彼落,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四幅学生作品则分别展现了各地过新年的热闹场面。以上作品色彩斑澜,以暖色调为主,引人注目,画面中人物动态生动,道具刻画具体细致,构图饱满,将过年时的热闹气氛表现得恰如其分。这些作品虽然从不同的角度选择素材,所采用的画种也各不相同(分别有水墨画、水粉画、彩色水笔画等),但都反映了作者的生活感受,在教学中具有启发作用。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教学,唤起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回忆,并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从而更加热爱生活。 作业要求一、画一幅表现过新年热闹场面的记忆画。二、构图要饱满充实,人物动态要生动。三、画面要求有地方特色。课前准备一、选取以往学生表现过新年的优秀作品,作观赏之用。二、布置学生搜集过年时各种热闹场面的照片资料,带到课堂上作参考。教学过程第 一 节一、引入新课:教师出示优秀的学生作品,提问:“这些作品画的是什么内容?”然后板书课题。二、讲新课:1.启发学生回忆过新年时的欢乐景象,要求以所见为主,具体讲述自己最感兴趣的热闹场面、人物、道具和色彩等。 2.指导学生欣赏课本中的照片和美术作品,从各幅作品所表现的场面、构图和主题,启发学生的形象记忆,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材,表达自我感受。3.提示构思和构图要点: ①画面要表现的时间:新年;画面要表达的场面气氛:热闹。要求通过组织人物活动、道具及场景的具体画面,表达自我感受。②先选择好画什么,然后再考虑怎样画。 ②先画出画面的主要部分,然后再配上环境及其他有关的道具。①人物动态要生动,服饰要有节日特点。三、学生作业:本节要求完成画面构思和画出铅笔草图。四、小结:评述学生作业能否表达自我感受。:课题:未来的汽车(想象画) 一课时教材分析汽车是学生从小就认识,而且喜欢画又画得很多的题材。本课要求他们发挥想象力,画出造型独特,具有特殊功能的未来新型汽车。课本出示了几张未来的汽车彩色设计图,外形新颖独特,色彩搭配恰当,画出了未来汽车的外形特征,有的还设计了驾驶员在座舱内的姿势和位置,除了供教学之用,还可给学生作想象画时的借鉴。课本还列举了三幅学生作品,所设计的未来的汽车别具一格:有具有多种功能的多用车(例如能飞的车);有能在水中驶、能在陆上行的水陆两用车;还有装上天线和以太阳能为动力的新型汽车。这些汽车的造型设计虽然尚未彻底摆脱现实中汽车造型的模式,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作者的想象力。本课要求画一幅含设计性的未来的汽车想象画,对汽车的性能和外形作出大胆的构想,教师应鼓励学生作多种多样、异想天开的设计。为了将汽车的造型设计画清楚,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绘画能力,把设想较为准确地表现出来。这是一个难点,教师在辅导时要注意帮助学生解决困难。教学目的通过学习绘画未来的汽车想象画,启发学生将自己的设计意图用图形表达出来。作业要求画出一两种适应未来社会需要、造型独特新颖、色彩鲜艳、具有多种功能的未来汽车,要求用塑料水彩笔绘画,表现形式为单线平涂,各部分的外部结构和一些具体细部要尽可能地画清楚。课前准备一、收集一些较新式的汽车及其他现代交通工具的资料挂图供教学用,品种可包括赛车、登月车等,这些图片可从画报和挂历中找到。三、 布置学生准备塑料水彩笔。教学过程一、小结上一节课作业,表扬形象记忆力、形象思维能力较强、大胆表现自我感受的学生。引入新课。板书课题。二、讲授新课:提问:“你想象中的未来的汽车是怎样的?”1.提问后,展示挂图,结合课本范图讲解,说明普通汽车的基本结构是车头、车厢、车轮;车的功能有载人、载货、消防、救护、油罐、公安等不同用途。可通过提问进行补充。选取学生画稿,指出构图的优缺点和纠正、修改的方法,对能表现“热闹”场面的画稿给予肯定,对未能表现的要求重画。2.启发学生联想到其他交通工具(如水上的船、天上的飞机等),引导他们想象未来汽车的多种功能(如水陆两用、空陆两用、采用螺旋桨或气垫推动行走、配备其他新型附属设施等)进行设计,但须强调通过具体的外部结构,把汽车的性能表现出来。对必要的细部也应加以刻画。3.设计时应首先想好大体结构和装置,再添加局部设施,最重要的是大胆设想。涂色时要注意把主要结构用色彩区别开来。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对敢于大胆设想的学生要多加鼓励。四、讲评:“看谁想象设计的汽车能达到未来的要求。”让学生一起参加评议。一、学生在作业时应徒手绘画,由于是设计图,如适合用尺或其他工具,也不要限制。 二、如时间允许,可多画一两款。三、借此鼓励学生多读科学幻想读物,多作科幻设计,以适应当今高科技时代的要求。课题:孙悟空在今天(想象画) 一课时教材分析孙悟空是一个家喻户晓、神通广大的神话人物,在他的金箍棒下,一切妖魔鬼怪都无法遁形。如果把孙悟空安排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中,他还会不会有所作为呢?还能不能施展那些神奇本领呢?本课是继《未来的汽车》的想象画学习,把学生的想象引向更深更广的领域,让他们借助孙悟空的形象来作为实现自己愿望和理想的代言人。本课教材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欲望。课本提供了三幅学生作品,分别描绘了孙悟空开采地下宝藏、为火车开路以及送飞船到太空的情景,从不同角度表现了孙悟空对现代社会所作出的新贡献。在学生的画笔下,孙悟空已不单是神话中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和护送唐僧到西天取经的神僧,而是成了现代化建设的开路先锋。三幅作品分别采用油画棒、塑料水彩笔和水墨、毛笔等不同画具进行描绘,各具特色。在构思方面,《孙悟空开采地下宝库》一幅特别有意思,画面上的孙悟空运用金箍棒去挖掘深埋地底的宝藏,与背景中的现代化挖掘机械形成强烈对比,想象丰富,画面显得充实而饱满。为了给学生提供借鉴资料,课本还附上几个不同角度的孙悟空头部特写和两个不同动态,讲课时可启发学生灵活借用,把这幅想象画画得更好。教学目的通过“孙悟空在今天可为人类作什么贡献”的想象,加强学生对“四化”建设成就的认识,树立为建设祖国贡献力量的理想和决心。作业要求一、画一幅孙悟空在今天为建设现代化而大显神通的想象画。二、画面要求以孙悟空为主体,借助他表达出各自的科学幻想和为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的主题。三、任意选择一种自己喜爱的表现手法 进行绘画。课前准备一、布置学生在课前收集一本讲述孙悟 空故事的连环画,最好是故事新编之类。二、准备一些有关现代化建设的图片。三、通知学生带齐绘画用具。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先让学生谈谈孙悟空是一个怎样的人物,有哪些本领。然后提问:“如果在今天,孙悟空能为建设现代化社会做些什么?”二、讲授新课:1.出示有关工业、农业、科学技术方面的现代化建设挂图,指出各种各样的建设项目需要各种不同的技术力量才可完成,这对神通广大的孙悟空来说,大有用武之地。2.让学生思考:“哪一种建设项目可让孙悟空大显神通?”进而指导观赏学生作品,引导学生进行想象,构思孙悟空该做什么?怎样去做?3.作画步骤:构思确定后,转入具体动态和形象的刻画。教师出示挂图,并利用课本所提供的孙悟空形象,讲解其造型特点和五官的画法。可以根据猴子爱吃桃子的特性,把猴头概括为桃形(见图一)。对于动态的处理,应抓住猴子灵巧、好动的特点,先画出头部朝向和身躯的动向,然后再配上灵活、修长的四肢。可以用单线设计其动态(见图二),并说明基本运动规律。某些动态的表现如果确有困难,可在事先准备好的连环画册内寻找类似的动态作参考。4.配置背景时要显示孙悟空在做哪些事,并应对主体形象产生衬托对比的作用。5.上色时应突出孙悟空的形象,在他的服饰上尽量刻画一些典型细节。教师在讲解形象特点时应加以说明。三、学生作画,教师辅导:按照学生作画的具体情况,启发他们的想象。四、讲评:让优秀作业的作者谈谈自己的想象过程。学生作画时,对孙悟空的造型有困难者可参考范围和其他资料,但不要照样临摹。最好是翻阅后凭记忆重画出来。教师辅导学生作画,要启发学生在想象过程中把现代化建设所需的技术与孙悟空的神力作有机的结合。
四年级(下)课题:中国古代优秀绘画作品 一课时教学目的通过欣赏中国古代优秀绘画作品,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绘画艺术的悠久历史、辉煌成就和民族风格,并介绍中国绘画的门类划分以及传统技法的简单知识,在对名作的分析、欣赏过程中,拓宽学生的知识,提高审美能力,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课前准备教师事先熟习我国古代绘画发展史及各时期的突出成就,对课本中所列名作的作者生平、故事,和他对绘画艺术发展所作的贡献(结合中国绘画史)也要有所了解,此外,还要掌握有关中国画的传统笔墨技法知识。准备中国画的工具材料及其独特形式——卷轴画作品(轴幅、长卷)供介绍用。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中国古代绘画有悠久的历史、辉煌的成就;中国画有鲜明的艺术特点、强烈的民族风格,在世界上自成体系。这节课就是欣赏中国古代优秀绘画作品。二、指导学生根据中国画的特点欣赏:1.中国画工具、材料、画幅的特点:教师简单演示中国画的画法,然后作扼要介绍。2,各个时期绘画的特点:按编年顺序欣赏。抓住悠久、成就、画科、作者等方面指导学生欣赏,作品内容介绍参考教材分析,注意板书安排,便于归纳总结。《人物龙风帛画》 战国楚墓出土,距今2000多年,是迄今发现最早的中国古代帛画作品。《女史箴图》 (东晋)顾42之(公元345—406)作,距今约1600年,是现存最早之卷轴画。《五牛图》 (唐)韩混(公元723—787)作,距今约1200多年,被称为“稀世名笔”。《簪花仕女图》 (唐)周苋纺(公元740—804)作,距今约1200年,他创造的唐代仕女典型形象,被誉为“周家样”。《珍禽图》 (五代)黄签(公元903—965)作,距今约1000多年。其富丽工巧的画风成为当时的规范,由于写生功力深厚,流传有“六鹤殿”的故事。《韩熙载夜宴图》 (五代)顾阂中(公元907—970)作,距今约lO00多年。这幅作品是广为人知的稀世珍品。《早春图》 (北宋)郭熙于公元1072年所作,距今922年。他是有独创的山水画家、卓越的理论家,他著的《林泉高致集》对后来山水画的发展有深远影响。《清明上河图》 、(JC宋)张择端作,他的生平,人们所知不多,只知他是徽宗时的翰林画史,距今约900年。《清明上河图》规模宏大,结构严谨,技巧精湛,是古代现实主义的艺术杰作,稀世珍品。《千里江山图》 (北宋)王希孟作,画史没有他的记载,其活动约在12世纪初,距今800多年。据传在他18岁画完《千里江山图》后不久便死去。他发展并丰富了青绿山水技法。《溪山渔艇图》 (明)吴伟(公元1459一1508)作,距今500年,他的笔墨奔放,富有变化,明孝宗赐他“画状元”。《兰竹图》 (清)郑板 桥(公元l 69一1765)作,距今200多年,“扬州八怪”之一。在艺术上把“诗、书、画、印”紧密结合,推向一个新的高峰。三、归纳:我国古代绘画历史悠久,风格独特。上自2000多年前的战国楚墓帛画,直至明清不断发展,对亚洲各国产生重要的影响。从欣赏的作品题材看,有我们常说的中国画三个主要门类:人物、山水、花鸟。五代以前以人物画为主,到唐代达到高峰3山水、花鸟画在宋元获得大发展,成绩辉煌。古代绘画技法的发展:五代以前为工笔画,宋代工笔写意并行,明清最盛写意。中国画以笔墨线条作为主要的造型手段,因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很高的艺术造诣,使中国的传统绘画与欧洲的传统绘画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两大绘画体系。四、作业:中国画要继承汉民族的传统,以后多欣赏多学习传统绘画方面的知识,有兴趣的可作2临摹练习。 课题:奇妙的脸谱、美的服装(欣赏) 一课时教学目的通过对脸谱和服装的欣赏,使学生认识美存在于生活之中,丰富的生活是创作设计的源泉,从而提高他们的欣赏能力,并了解实用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诱发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并用学到的美术知识装扮我们的居住环境,美化我们的生活环境。课前准备收集一些古装戏曲剧照,主要是“花脸”脸谱;准备一些优美的时装设计图;通知每个学生都穿最漂亮的服装回校上这一节课,作为欣赏内容的补充。教学过程一、奇妙有趣的脸谱欣赏:1,引入提问:同学们看过电视剧《包青天》、《西游记》吗?包拯、孙悟空的脸型是怎样的?教师出示“花脸剧照”。2.指导欣赏脸谱:①讲解“什么叫脸谱”。 (参看教材分析)②重点欣赏红、黑、白的脸谱。教师简要地分别讲述关公、包公、曹操的故事,指导学生从脸谱的五官、图案、颜色等几方面联系他们的性格,理解舞台扮相在脸面化装的艺术魅力。②小结:舞台艺术是综合艺术,其中化装、道具、背景、服装等都与美术有重要关系。“脸谱”是对扮演独特性格人物的男演员脸面化装的程式。“脸谱程式”即是用美术的手段塑造特异性格的人物,通过用色彩在其脸部描绘不同的图案以示褒奖或贬滴,再经过戏剧表演艺术家的表演,使已具鲜明性格的历史人物更加典型化,深为群众欣赏。工艺美术家也用不同的材料制作“脸谱”,满足人们观赏的需要。二、美的服装欣赏:1.讲解课文:2.服装形式美的欣赏(重点是学生服装):①观赏课本中的校服。思考:服装的形式美及产生美化人物形象的效果。②请穿着款式美的同学到讲台上走一遍(带时装表演的韵味,要求表演者表达当今儿童的精神面貌)。欣赏思考与“①”同。漫谈:让学生发表观赏后的感觉。小结:服装设计是实用美术范畴。服装有两方面的功能,在今天,人们对服装的审美价值要求更高了。因为每个人每时每刻都要面对它,是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审美活动之一。在欣赏服装形式美时,要从整体着眼。服装给人外观形象美,它与人本身的内在美相融合,则达到完美的境界(可列举班中学生例子)。⑨指导学生欣赏课本图例中“我国少数民族服饰”(从款式、色彩、装饰用材、制作工艺及整体效果领略其独特的形式美)。三、总结:工艺美术与人们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有密切关系。它分为两大类:实用类与观赏类。脸谱是观赏类、服装是实用类。它运用各种的材料,经过精心加工制作,以其外部造型、色彩、纹样去表达一种气氛、格调、风尚的情趣,给人以美感。我国工艺美术种类很多,是美术中最庞大的家族,它的杰出成就,饮誉世界。关于这方面的学习,以后将逐步拓宽加深。 课题:美丽的线构成(设计) 一课时教学目的通过线构成的制作使学生认识到,用常见的普通的线材料可创造出美丽的艺术品通过练习,使学生初步了解点、线、面的造型原理和方法,并给以心灵手巧的训练。同时,教育学生,要爱护环境,讲究卫生,作业时不弄脏环境,培养环境意识。作业要求每人设计制作不同形状的线构成两件(一件用单色线,另一件用两种色线)。课前准备一、教师制作示范教具(或选用优秀学生作品)。二、教师统一准备学生作业用具:稍厚的卡纸两小块(不同颜色),色线三至五种(采用稍粗的缝衣线)。教学过程一、教师出示线构成的范作,结合课本图例,说明什么是线的构成,指出其装饰作用。出示学生作品,诱发学生的兴趣。二、讲解制作方法:教师先把剪好的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菱形等各种几何图形贴在黑板上,讲解什么是几何形(底板的纸材要较硬,经得住线的拉扯而不变形)。然后按照课本上的步骤图演示制作过程:1.剪一小块几何形,在相对的边上分出数量相等的小格,格数要多,距离不能太宽,剪刀剪的深度要统一。2.将两边的小格找出相应的点,从相反方向绕线。拉线时应从最靠近边的点开始。同时介绍课本提出的三种常见的绕线法。线的粗细要适中,线与底板的色彩关系也要考虑。3.线头、线尾要固定,把线拉紧在剪出的缺口处即可,最好能一次完成。若反复拉、更改多了,会把缺口拉松,这样完成的构成也变得不精巧了。此外,制作过程要注意保持整洁。三、学生作业:每人精心制作两件形状、绕法都不同的线构成。四、教师辅导:注意制作的精细、准确。五、讲评:抓住制作及效果两方面给予评价。 课题:扎线玩具(制作) 一课时 教学目的通过扎线玩具的制作和设计,使学生学会因材施艺,通过构思、选材、制作,培养学生富于想象的创造精神和细致耐心的工作习惯,教育学生,要爱护环境,讲究卫生,作业时不弄脏环境,从小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作业要求利用线材的特性,精心设计,制作一件扎线玩具。课前准备一、教师选择不同质地的线材(毛线、电线、塑料线、麦稻秆等),制作一两件线扎玩具,以及前几届同学留校的扎线玩具优秀作品。二、按课本示范图,准备演示用的材料。三、学生自带作业用品:线材、剪刀、捆扎用的线、做饰物的材料等。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出示几件线构成的作业,从前课线构成的平面工艺制作情况引入到本课扎线玩具的立体工艺的学习。二、讲新课:指导学生阅读课文,观赏图例,参照教材分析进行讲解。三、教师出示示范作品及前几届学生优秀作品,依次讲解构思、骨架、选料、制作等四步制作过程。教师边讲解边演示,着重指出折弯和捆扎的部位和扎制的要求。捆扎后,按造型需要加添装饰物。四、学生制作,教师辅导。五、讲评:挑选不同,题材的作业,陈列讲台,师生共同欣赏、评议。课题:线的粘贴(制作) 一课时教学目的通过学习制作线粘贴装饰画,教会学生掌握线材工艺品的又一种制作方法,值得选择不同质地和色彩的线材去表现对象的特征,培养他们耐心、细致的制作习惯。作业要求用彩色线材粘贴一幅装饰画。课前准备一、收集以往的优秀学生作品,最好各幅采用的线材有所不同。二、布置学生带各作业用品:彩色线材、粘合剂(乳胶、胶水、万能胶等)、剪刀、底板(8开左右的方形是较合适的形状)。三、教师的示范作品。教学过程一、总结前课作业,导入新课。二、讲解课本范图,参照教材分析指导学生欣赏线粘贴的作品,说明线粘贴作品的特点。三、出示示范作品,讲解制作过程:1.构思。在底板上画草稿。2,根据对象特征与自我意图,选用线材的色彩及决定底板的色彩。3.用色线粘贴出主体形象的轮廓,再拼贴各部分的色彩。4.拼贴背景色块,直至完成。注意事项:1.粘合剂的选用要视线材而定,容易固定的线材(如毛线等)可用一般的粘合剂,不易固定的线材(如塑料电线、金属线等)则应采用粘结力较强的白乳胶。2,线材拼贴的疏密、排列方向应视对象而定,一般要求拼得紧凑,形成色块的大效果。3.粘合剂先涂在底板上,再将线材放上去粘紧,其量要适度,粘合剂过多便有肮脏的感觉,硬质线材可预先弯曲成形,再粘贴在底板上。4.要注意画面上大色块的搭配,选用的色彩不宜过多。四、学生作业,教师辅导:制作一幅《线的粘贴》画。五、讲评。课题:有趣的小靠垫(制作) 两课时教学目的通过学习小靠垫的制作,使学生学会根据美观、实用的原则与布料的材质设计、制作小靠垫,并掌握缝纫的初步知识和技能。作业要求利用两节课的时间制作一款美观而实用的小靠垫。课前准备一、布置学生准备制作用品:1,各色废旧布料,最好有一两块较大的,用以制作基本造型。2.缝纫用具:针、线、剪刀、浆糊等。3.靠垫内的填充物:泡沫塑料、碎布、棉花等。二、教师示范用的针、线、布等。教学过程一、教师板书课题,说明靠垫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兴趣,应结合课本范图点明“有趣”的要求。二、请学生说说什么才算有趣。三、启发学生构思靠垫的整体造型,可以用动物、植物的花、叶、蔬果等形象和各种几何形状作外形。四、把构思好的外形用粉笔画在重叠的两块布上,布的面积最好能有两只手掌的大小,约20cm×20cm,如无大块布料,也可用碎料拼接成大块。·五、用剪刀把布按样剪出,要重叠着剪,注意分清布的底和面。六、缝合。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讲解穿针、打结、进针的常识,以针线作具体演示,并让学生即席作进针练习。七、学生作业:本节课要求完成大形的设计与缝合,如需在形内加装饰的,则先把饰物缝上,再缝合外边。缝合时,注意留出放填充物的口子,在第二节课全部完成。这种变废为美的制作是创造美的过程,使学生在其中体会到创造美的乐趣,同时教育学生,要爱护环境,讲究卫生,任何时候都不乱丢垃圾,养成美好的习惯。 第 二 节一、教师检查前课,根据作业的优缺点,指出纠正的方法。二、学生继续完成作业:1.根据装饰设计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色布,像布贴画一样添加漂亮的装饰物。可先用浆糊粘上,如能用针缝上则更好。2.在缝好的布袋里填充某一种填充物,应视材料的弹性、伸缩性来决定分量,一般应较饱满。然后把口子缝上。 。三、讲评:1。让学生相互交换靠垫,放在坐椅上垫背,看看是否舒服。2,比一比,看谁的造型、做工细致。课题:括接造型(制作) 一课时教学目的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空间立体想象能力和创造才能,养成精心、细致的制作作风。作业要求完成一座能站得稳,美观而和谐统一的插接造型作品。课前准备一,教师准备几件插接造型作品及几块已剪好的插接硬纸片供演示之用。二、学生作业用品:硬纸片、剪刀或钳纸刀。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出示插接造型范品,让学生谈论好看与否?二、讲新课:讲解什么是插接造型,使学生认识到,一些很简单的材料,通过插接构成形式的制作,可以设计出成功的艺术品。三、根据课本内容范围说明插接造型的制作步骤,先设计插接造型的基本部件,插口与插片要互相吻合,基本部件可随意增减。出示插接硬片给学生看,然后教师将预先准备好的两款示范作品分解开来,着重讲清纸片形状的设计(见教材分析),并作插接演示。四、学生作业:每人制作一件插接造型。要求插片有三片以上,教师辅导时应留意上列要求,发现有误,及时纠正。五、讲评:让学生观赏作业后,对这种造型发表观感,然后由教师进行总结。课题:风(想象画) 一课时教材分析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如何用形象的画面表现出来,应诱发学生借助刮风时可视的场景进行丰富的想象,画出自己的感受,从而启发他们对生活现象要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积累经验,作画时将生活感受用概括、集中、强化、夸张甚至幻想的方法表现出来,借此锻炼学生的形象记忆能力、想象力和创造能力。课本中法国画家柯罗的油画《阵风》,通过向左侧强烈倾斜的树木之可视形象,明确地表现出阵风吹过时的情景:灰色的天空密布沉重的云层,被风吹得摇摇欲坠的树木好像将被连权拔起。乡间的田野一片寂静,更加强了阵风天气的气氛。这是一幅与主题很贴切的油画。课文提示了风的几种不同程度的风力所引起物象的不同变化,以启发学生的联想。选取的三张学生作品也描绘了不同的景象:有画出风把树叶吹得团团转,也有仿照凡·高的画把看不见的风画成有韵律的流动着的色点,还有的幻想为坐上神话中的飞毯,在空中随风飘荡,风被形象化地表现为旋涡状的线。三幅面分别采用不同的工具、材料绘成,教师在教学时应启发学生的想象、记忆和联想,借风作用于不同的景物时所呈现的形象,将刮风的景象表现出来。教学目的引导学生根据日常生活的感受,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风吹时所引起物象变化的景象,用绘画语言表现出来。作业要求根据记忆与想象,创作一幅以风为题的色彩画,要表达出风吹的景象。课前准备一、学生准备相应的画具和材料(蜡笔、水彩、水粉、彩色塑料笔)。二、有关刮风的录音及录像资料或图片。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放刮风的录音给学生听。问:这是什么声音?能不能画出来?二、讲新课:板书课题。指导学生欣赏课本中的范画和学生作品。讲解课文,使学生理解画题的要求——通过风中的人和物来达无形的风。三、请学生描述他们对风吹时见到的印象(包括微风、阵风、台风等),应借助具体物象或被风吹而产生形态变化的物象来表现风,也可根据此印象进行夸张性的联想,如将云、草、树、烟、浪、尘土、砂石以及人物等在风中的形态变化,有选择地把一些有关联的事物组成画面。四、启发学生构思:应抓住风吹时物象化最鲜明的一两件主体物组织画面,可根据构想的情节,画出人的反应,运用线条、色彩等造型要素,把吹风时的气氛、景象绘画出来。画面应安排一个具体的场景情节,如天空、树林、海洋、城市等在吹风时出现的变化。全画要求构图饱满,色彩运用得当,主次分明,人和景的处理要生动。五、学生作业:画一幅《风》的想象画。教师根据学生的思路进行辅导。六、讲评作业:肯定优点。指出在绘画创作中,对不具可视性的形象,便要借助生活中物象的变化,间接地去表现它。课题:小台钟(线描写生画) 一课时教学目的通过小台钟写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并学习用线描形式描绘出来。作业要求画一幅造型较准确的小台钟线描写生圆。课前准备一、教师范作。二、学生自带一个小台钟,供写生用。三、线描用笔(钢笔、签字笔等,墨水最好是黑色的)。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说明写生是学习绘画基本技能的重要方法,要求真实、准确地表现写生对象。·要画好写生画,重要的方法是细致观察,深入理解,抓住特征,准确表现。二、指导学生观察小台钟。提问:1,小台钟是什么形状的?2,小台钟由哪几部分构成?3.每个部分还有哪些细小特点?(如:外壳的框架、指针的形状、刻度字的写法和位置、三针的长短、闹铃的形状及提手的形状是怎样的?每个部分结构是怎样接合起来的?螺丝的外露位置及透视现象怎样?)教师出示范画,一一指出用线描写生应一丝不苟地表现出小台钟的外形特征、结构及其细节,写线条要大胆,要按结构用线。三、写生步骤:1.确定构图,抓大的外形、结构,注意形状特征及透视变化(如方形、圆形的变化),画出大体轮廓。2.按各部结构刻画细节,可先画前边,再画后部;先画可见的、完整的部分,再添画被遮挡的部分,被遮挡的部分要能连接起来(教师演示局部画法)。3.完成后与实物对照,作整体的调整和补充。四、学生作业,教师辅导。五、讲评:讲评作业中所反映出来的观察与描绘的优缺点。课题:台式风扇(线描写生画) 一课时教学目的继续学习线描写生,用流畅的线条描绘台式风扇的形象特征、结构、透视,构图要饱满。作业要求完成一幅台式风扇线描写生画,要表现它的形象特征和结构,要符合透视规律。课前准备一、准备写生用的台式风扇。有条件的可准备多台不同类型的风扇,供学生分组写生用。二、教师的范画。三、学生自备线描用笔。教学过程一、讲解新课:指导学生观察台扇,理解它的形状特征、结构及透视变化。提问:l。台扇由哪几个大的基本形组合而成7看看它们之间的大小比例关系。2.从不同的位置上看,这些基本形将变成什么样?(从而引出透视的概念,教师将几种不同的透视变化画出来,结合课本中的透视图加以说明。)3。台扇各个部分的内部结构有什么特点?(请学生描述扇叶、扇罩、按键等零件的外形特征;教师出示范图,说明描绘方法。)二、作画步骤:1.确定构图,按比例画出台扇的大体轮廓(结构)。2.按透视规律画出各部分的近大远小变化。3.画出各部分的内部特征(以上三步均用铅笔描画)。4。用黑墨水笔以流畅的线条描绘,直至完成。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以流畅、完整的线条描绘出台扇的形象。四、讲评:侧重对写线的效果进行评价。课题:面具(制作) 二课时教学目的通过学习面具的制作,使学生懂得面具是用图案、色彩对脸部、五官作装饰造型,学习用对印法制作面具。作业要求用对印法制作一件在化装晚会上用的面具。课前准备一、教师示范用品(面具范品两三件,设计稿一件)。二、学生作业用品:水粉画用品。教学过程一、复3l日课:根据前一课纸浮雕面具的设计与制作情况,表扬大胆想象的学生,引导学生回忆《脸谱》(美术欣赏)课讲授的知识,并让学生再观赏。二、讲新课:1,朗读课文。2.提问:本课的面具与脸谱、纸浮雕面具有什么相近之处?(答案:都是在脸部作装饰,本课的面具是游戏的道具,其余两种是观赏品。)3.讲解左上图及右上图少数民族艺人在制作面具时的照片内容。4.指导学生欣赏同龄人的作品,加深理解装饰造型的方法。三、讲解对印法的特点及制作步骤,教师讲演结合,用事先准备好的设计稿演示。1.特点:①对印法适用于对称纹样的制作。⑨画稿及涂色只需画一半。②涂色时用色要饱和而浓烈。④有些线和点可直接将软管颜料挤到纸⑥大色块上的点或线应等色块颜色大致干了之后才加印上去。⑧对印时色块印得不满意可重印多次,直至达到满意效果为止。2.对印法制作步骤(按课本的六个步骤讲演)。3.教师展示范品,并与堂上示范制作的作品一并挂在黑板上。师生共同小结面设计制作的步骤。让学生在其中体会到创造美的乐趣,同时教育学生,要爱护环境,讲究卫生,不弄脏环境,养成美好的习惯。 四、学生作业,教师辅导:设计制作一件有特色的面具。五、讲评:以小组为单位,戴上自制的面具站到讲台上,让全班同学评价优劣。课题:立体纸工(制作) 两课时教学目的通过学习立体纸工,运用剪切卷接的造型手法,制作出多变的柱体纸工,培养他们现代设计意识和严格、精巧的手工制作能力。作业要求运用剪、切、折方法,制作出一件柱式立体纸造型作品。课前准备一、教师的范品两三件及课堂演示用品(展开图),小刀,直尺,铅笔。二、学生作业用品:色卡纸两块(规格约30cm×20cm)、铅笔(削尖)、直尺、小刀、粘合剂(白乳胶、浆糊等)、小铁夹。教学过程第 一 节一、复习提问:前一课学习用纸制作浮雕。用什么手法使平面的纸产生凹凸的立体感?出示范品,指出这是用纸制作的纸工柱体设计。板书课题:立体纸工(制作)二、讲新课:1。指导学生观赏丰富变化的立体纸工(教师的范品,课本中的图例),感受其奇妙多变的艺术美。2,说明这种立体纸工可以面面观,与纸浮雕对比,使学生认识这种柱体是圆雕的一种。提问:用什么方法才能制作出这种立体纸工?(答案:方法很简单,用卷接法。)三、讲解设计制作步骤:用一张平面的纸能制成柱体吗?在纸平面上画上曲线、弧线、折线,并用割、切、折的加工方法制作及卷接后,便产生多变的立体纸工(如课本中的图例及教师的示范作品)。例如:1.切后,间隔一,外折卷接。2.切、折后卷接。四、学生参照课本的展开图或随意设计简单的展开图,尝试制图及用刀切割成型方法。设计纸工制作稿时,凡要切割的,用实线,要折的,用虚线。使用银刀进行切割时,应注意这些线,要紧靠直尺,沿线切割,收刀位置要同位,不要把纸条切断,手指按尺时要注意安全。教师小结:在平面的纸上设计不同的线条,用割、切、折、卷的方法,可制作出意想不到的立体纸工,这是现代设计的基本方法.五、讲述设计方法(讲演结合):1.按照自己的想法设计展开图,准确地在纸上画出间距相等而又平行的折线、弧线,并用虚、实线明示加工的方法,然后按图加工。2.强调说明在设计时要注意纸片边缘连接部要吻合,最好在平行线外留出粘合的接口,卷接时要注意切割出来的纸条不能在拼接时重叠——将切割好的展开图卷接成型时,认真观看接口的情况。3.在接口涂上粘合剂,然后卷接,用小铁夹在两端夹牢,待牢固后再除下夹子。六、学生作业:本课完成设计柱体展开图。第 二 节一、检查设计展开图的情况,教师作点评。二、学生继续制作。要求学生用割、切、折、卷的方法精心按图制作,因为艺术效果有一半是来自制作工艺的精致程度的。在创造美的过程中,要使学生在其中体会到创造美的乐趣,同时教育学生,讲究卫生,要爱护环境,任何时候都不乱丢垃圾,养成美好的习惯。 三、讲评:1.掌握加工手法情况。2,设计能力。3,艺术效果。课题:套色剪纸(工艺) 两课时教学目的通过学习我国民间套色剪纸的制作技巧,理解它的特点,并能制作出一幅套色剪纸,从而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工作习惯。同时教育学生,要爱护环境,讲究卫生,不乱丢垃圾,养成保护环境美好的习惯。 作业要求剪(刻)制一幅套色剪纸。课前准备一、教师准备几张较大的(四开或八开)套色剪纸和单色剪纸作品(如窗花等)。二、学生作业用品:剪(刻)纸用的图画纸、作衬底用的白纸、浆糊、水粉颜色及用具(或塑料水彩笔)、小剪刀、刻刀、垫板等(三夹板、厚卡纸均可)。教学过程第 一 节一、复习旧课:出示《窗花》。提问:“这叫什么?在哪个年级学过?它是怎样做出来的?”接着出示单色剪纸,说明它与窗花同属单色剪纸,用剪、刻的方法制成。提问:“可不可以给它加点颜色?”二、讲新课,板书课题。讲解套色剪纸的特点,欣赏课本的作品及教师的范作。指出凡是生活中的美好事物都可作为剪纸的题材,剪纸的特点是造型简练概括,以线为主,线、面连接,色彩鲜明。佛山剪纸秀丽、工细,北方剪纸粗犷、豪放,风格各不相同。三、介绍制作步骤和方法(教师用准备好的单色剪纸讲解演示):1.画单色墨线稿,构成每个形体的线要连结,并用黑色勾画出来,线条宜粗不宜细。2.剪或刻去空白的地方,把墨线留出来。3.把剪纸贴在白底纸上,粘贴要平整、牢固。粘贴方法是将刻好的剪纸反放,在其背面均匀地涂上浆糊,然后把底纸盖于上面,轻扫纸背,使之粘附,然后揭起查看,如有移动或曲折的地方,要加以整理,再在面上铺上报纸,反复扫压,使剪纸紧贴于衬纸上。4.涂上颜色,直至完成。四、学生作业:本课完成设计稿。速度快的可以剪刻。教师辅导。五、宣布下一节课的任务及要准备的用品。第 二 节一、评议学生的画稿或已剪刻的单色线稿后,学生继续剪刻末完成的作业,待粘贴好后,讲解套色方法。二、讲解填色的要求:1.设计色彩以个人意图为主,不要局限于物象的固有色。但有些物象的颜色是有特定的含义的,不能改变,如国旗、红领巾的红色等都是不能改变的。2.色彩的纯度要高,对比要强烈。3,填色不要压住线框,压住了可用黑色修齐。画面要整洁,工艺要精致。4,小结及调整。三、讲评:肯定成绩,表扬优秀。 课题:童装(设计) 二课时教学目的学习服装设计的初步知识,用剪贴方法设计一件(套)童装,从而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作业要求:用纸或其他材料粘贴一件(套)学生喜爱的童装。课前准备一、请学生穿一套较漂亮的服装回校上课。二、准备一些颜色明艳的旧挂历、画报、海报等作粘贴材料。三、剪刀、粘合剂。教学过程 第 一 节一、引入课题:“同学们都按教师的要求,穿着整齐、漂亮的衣服回校上课。现在按小组轮流在原地站起来,让其他同学看看。大家可边看边想,准备把自己的感觉说出来。”教师指定几名学生谈感受,然后作小结:“我们的同学都是品德好、学习好、纪律好的好学生,漂亮的衣服能把我们打扮得更美,更能显出中国未来主人翁的风采。这些漂亮的衣服是怎样做出来的?你想不想设计一件心爱的服装呢?”板书课题:《童装》(设计)二、讲新课:1.朗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欣赏范图,结合讲解。明确本课的任务是设计一套自己爱的童装。要设计服装,首先要学习一些有关服装结构的知识。2.说明服装的基本结构和设计的要点:衣服的基本结构差不多一样。如上衣,由大块的衣身、袖子、衣领组成,裤子由裤档、裤腿组成。教师指导学生观看课本中的图例,并引导他们注意观察不同款式的服装各部位的不同变化。说明只要抓住衣领、肩、袖口、腰部、口袋等主要部分,作形状的变化,便会产生不同的服装式样,若再加上恰当的图案装饰,则更好看了(可用学生身穿的漂亮服装加以说明)。三、讲解设计步骤:按课本步骤图讲解。1.确定服装的设计式样,画出铅笔稿。2.剪贴大块色,要按设计稿形状剪贴。3:添加局部装饰,直至完成。设计时注意服装式样要有儿童特点、适合儿童的比例,色块鲜明艳丽。四、学生作业:设计男或女童服一套,在本课时内完成线描设计稿,下一课时剪贴完成。第 二 节一、点评前一节课学生设计稿的优劣。二、讲解童服的色彩搭配常识:1.上、下身的色彩搭配可以是上探下浅或反之,也可以是上暖(冷)下冷(暖)。若浅色则缀以深色的装饰纹样,深色的底所缀的装饰纹样应浅一些,以产生对比。这种冷色和暖色、深色和浅色的交错将会形成强烈的效果,但色彩的种类不宜太多,以免杂乱,没有整体感。2.服装的设计既要新颖,又要得体,要适合儿童特点。应指出穿得舒适而合身是服装设计的一个重要原则。三、学生作业,用粘贴方法完成一套童装的制作。四、讲评:对有新意的作业给予充分肯定、表扬 课题:节日的新装(记忆画) 二课时教学目的启发学生回忆人们在节日中穿着漂亮华丽服装的印象,凭记忆画一幅描绘人们穿新装庆佳节的记忆画。 作业要求画出一群(三个人左右)穿着节日新装的人,服装的式样要新颖,色彩要强烈、鲜明,以人物为主,适当选择道具、环境,制造节日的气氛。课前准备一、收集画报中有关人们欢庆节日的图片三至五幅,有关漂亮服装的图片三至五幅,学生设计的童装作业数幅。二、学生作画用具。三、课前观察周围人群的新装(以设计的眼光深入地进行观察)。教学过程 第 一 节一、复引日课:“服装式样的变化,主要在什么部位?”(出示前一课学生作业o)“在这些漂亮的服装上加画些什么便成一件漂亮的衣服?”二、讲新课:结合课本,并出示备好的图片,指导学生观赏,指出节日新装的特点是华丽、漂亮而款式新颖。男女老少各有不同,儿童和妇女的服装色彩丰富而式样美丽,老人和男士的服装则大方而典雅。节日里,人们的新装交相辉映,如繁花似锦。提问:“在你的记忆中,在什么节日里人们穿的服装最漂亮?在这节日里,周围环境有什么特点?”指名让学生回答后,集体朗读课文。三、提出作业要求及绘画步骤:1.凭记忆构思画面,以人为主,画三个人左右,构图要饱满,选择有代表性的环境、道具作背景,制造节日气氛。根据构思画出草稿。2.确定画面色调,几个人物的服装色彩要根据年龄、性别的不同而作恰当的表现(如长短、大小、式样、色彩搭配等)。3.着色。4,画出有助于表现节日气氛的背景和小道具(如小孩的玩具,气球或其他装饰物等)。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本节课要求完成铅笔草稿,即安排人物和服装的搭配。第 二 节一、检查作业:选择较好的几幅学生作品草稿加以点评,对一些常见的缺点提出纠正方法。二、讲解用色的方法:搭配时,除了要注意每件服装的色彩效果,还要着眼于整群人的色彩配置,注意探浅、冷暖的交错和面积大小、形状的对比等的关系。可先画好大的色块,然后再画上装饰物或其他花纹。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着色,完成全画。四、讲评。课题:游泳(刻纸画) 两课时教学目的学习刻纸画,认识单色刻纸画的特点,掌握用点、线、面组成丰富的调子及使用刻刀操作的方法,并刻制一幅以游泳为题材的刻纸画。作业要求在黑色的画纸上,用刻刀刻制一幅表现泳场活动情景的刻纸画,要以游泳的人为重点,构图应饱满,并具有木刻的韵味。课前准备一、表现游泳场面的图片(最好有录像资料)。二、涂上黑色或有深颜色的厚纸(要能在刻画后撕去表层的,白板纸、卡纸或包装盒子都可用)。三、刻纸用的刀具(饼纸刀、小刀、木刻刀等)。四、教师示范用品:刀具及几块涂上黑色的厚纸。教学过程第 一 节一、板书课题,请学生回忆游泳时的情景(人物的活动内容、动态等),放映录像资料或展示图片,以加深印象。二、朗读课文。教师解说:“以前学过很多种绘画技法,这课教同学们学习另一种技法——刻纸法。”然后指导学生观赏课本内的几张范画,说明刻纸的技法和用
刻刀的方法,指出用这种技法刻制而成的画,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三、教师讲解绘制步骤,以课本列举的步骤为依据,边讲边演示,从起稿、执刀、运刀到刻、撕、刮等刻纸技法的全过程都应作介绍,要注意下刀的轻重,过轻时表层难以撕掉,过重则会将纸刻穿。四、学生作业:本节课要求完成画稿,先画出大的形体,然后作黑、白、灰的处理。第 二 节一、检查作业:查看学生绘画草图的黑、白、灰处理情况,再作辅导修改。二、复习刻纸画的制作方法。集体朗读,使每个人都明了。然后让学生先想清楚自己刻制的先后过程,明确哪些地方该撕去,哪些地方用刻、刮的方法进行处理。三、学生作业:完成全画的刻制。教师辅导,要随时纠正不适当的地方。四、讲评:抓住刻纸画的特点和刻制方法,评价作业效果的优劣。课题:画下美好的每一天(日记画) 两课时教学目的通过画日记画,锻炼学生的观察、记忆 和形象表达能力,养成勤观察、常思考、多动笔的良好习惯。同时在技法上巩固线描画的表现方法。作业要求用线条画画一幅日记画,记下你一天中最深刻的见闻和感受。课前准备一、教师准备日记画作品的幻灯片及公园、游乐场、马路、家庭等有关场景的图片,学生日记数则。二、学生备好作业用的黑色墨水笔或签字笔。教学过程第 一 节一、引入新课。提问:“语文课有没有教写日记?怎样写?”指定学生回答后,选读一两则日记,然后再问:“能不能用绘画的形式写日记?”二、讲新课:1.讲解课文,重点讲解“日记画的内容”。提问:“说说你一天中感受最深的趣闻乐事。再讲出人、物及场景的形象特征。”2.说明日记画的表现形式——线条画。指导学生欣赏课本中的学生作品,再放映学生作品的幻灯片,让学生理解日记画有以下特色:①画的内容(主题)。②作者怎样用具体形象、环境道具来表达这一内容(主题)?②具体细节的刻画。④线的疏密处理。⑥写上白期、星期、天气或简短的文字。三、学生作业:先写一段日记,然后根据日记的内容画一幅日记画:1.以人物活动为主的,可先画人物,再补背景。以景物为主的,先画景物,再补人物。2.先画出大体构图和形象,再添加细部,注意线条组织的疏密关系,细节的刻画要具体,不要概念化。3,作业用两节课时间完成。这课完成铅笔稿。第 二 节一、讲评上一节课的情况,出示内容表达较好的学生作业草稿,引发其竞争意识。二、讲解调整,充实画面的处理办法。三、学生用黑色水笔勾线,继续完成作业。四;讲评:抓住日记画方法简便,表达清楚,图文一致的特点进行讲评。课题:节日的夜晚(记忆画) 两课时教学目的启发学生回亿节日夜晚的景色,抓住有代表性的物象,学习用色彩画表达出自己的感受。作业要求画一幅构图充实、气氛热烈、人物生动的“节日之夜”的色彩记忆画。课前准备一、收集节日之夜的图片(画报或挂历等),要有焰火、灯饰、有装饰的建筑物及节日的人群等形象。二、学生自备作业用品:纸笔、颜料。教学过程 第 一 节一、讲新课:朗读课文,请学生回忆对哪一个节日的夜晚印象最深,它的景色有什么特点?指定学生回答后,指导学生观赏课本中的照片,理解节日之夜的特色,再挂出备好的节日之夜的图片,指导学生观看,以加深学生对节日中具有特色的形象的感受(理解、记忆焰火、灯饰、建筑物的装饰及人物外形特征)。二、讲解夜景画法,并作示范。一般可在暗紫蓝色的底纸上画夜色景物,或先用蜡笔或油画棒画出夜色景物,再涂上深色水彩作底色。教师示范画法,并指导观看课本中三种形象的画法。三、提出对作业的两个要求:1.以景物为主表现节日之夜,先安排场景,后加插人物;以人物为主表现节日之夜,先安排人群,再添加背景。2.构图要饱满,近景可以画出画外(即画物象的局部)。应选择印象深刻的场景或人物活动表达自己的感受,作画时要抓住人物的表情动态、服饰、景物等的形象特征进行具体细致的刻画,使之生动感人(以课本范图为例),力求用对比色彩表现出热烈的气氛。四、学生作业:完成全画的铅笔草稿,下一节课着色完成。第 二 节一、选出前课类型不同的稿子给予点评,再让学生调整、充实画面。二、讲解色彩的运用:以范图和照片为例,讲解在运用色彩时要注意冷暖和深浅对比,一般用冷色画天空,在重色背景衬托下,浅色的灯光容易产生闪烁的效果,人物的色彩也应是深浅冷暖相间、相互烘托。如用水彩作画可先画深重的天空,再画浅色景物。若用油画棒作画,可先画各种景物,最后用水彩的深色大笔涂画天空。三、学生着色,完成作业。学生有什么颜料使用什么颜料作画,不便强求一律。四、讲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