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班队活动相结合的美术教学设计
课题:与班队活动相结合的美术教学设计
作者:宁波市鄞州区金家漕小学 张明
一、教学理念
美术课应重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与班队活动相结合的美术教学设计。《美术新课标》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相连,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发展创造美好生活愿望与能力。
综合性学习是世界教育发展的新特点,“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提供了美术学习领域之间、美术与其它学科、美术与现实社会等方面相综合的活动,旨在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
二、设计思路
结合我校的环境教学这一特色,利用班主任职务之便,我将美术与班队活动相结合,让孩子们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去感受生活,发现大自然中可利用的素材,陶冶情操,从而使他们的身心得到综合性的锻炼和发展。
本课例在教学过程设计中注重趣味性,实施开放式教学,倡导美术学习的综合性、探究性、创造表现性,发展他们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保护和发展学生的个性。
1、主题鲜明:活动围绕中队主题活动《地球是我家 环保靠大家》实施单元制教学,运用多方面的知识、多种能力、多种手段解决问题,发挥整体效用。
2、主体参与:学生动脑动手相结合,有独立操作、合作学习、创造想象及实践的机会,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其主体作用。
3、愉快教学:在课程设计上力求符合儿童心理特点,让学生在快乐、轻松的氛围中学习美术。
4、开放式教学:将美术综合活动扩大到校外,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在广泛的文化情景中认识美术。
三、课程安排:
地球是我家环保靠大家 课例一:哭泣的地球妈妈 我们居住的地球是一个可爱的大家庭。上面有森林海洋,有鸟儿的鸣叫,小孩的嬉笑。大自然的魅力无人能挡,而它蕴含的自然资源,更是对我们人类有莫大的贡献。但是,到大自然中游玩是,偶然会发现美丽的山林被无情砍伐,浓密的绿林被截走了大半,只剩下令人痛心的土质表面。人类的自私贪求,换来的是哭泣的地球,面对受伤的地球,实在值得我们深深反省一番。
课例二:火眼金睛(寻找收集可造之材) 我们反对伤害大自然,但只要我们带着善意去感受,就会有意想不到惊喜。让我们带着发现的眼光去寻找大自然可以塑造的材料,去收集生活中的废弃物,只需动动脑,动动手,也许会做出一件件精美的装饰品、玩具或生活用品呢。
课例三:自然材料小制作 公园里,树林中,满地掉了的枯树枝、枯叶,随处可见的小石头、沙子都是极具利用价值的宝贝。运用这些自然环保的材料进行美术创作,加上丰富的想象力,即可创作出各式各样的作品,通过玩玩、看看、画画、做做,大胆自由的把自己或同学之间研究想象的作品表现出来,体验造型设计活动及综合创作的乐趣。
课例四:变废为宝小制作 生活中,随处可见被丢弃的废物很多,将不起眼的废物重塑成好用的东西,来装点我们的生活。本课通过与大师爷爷(毕加索)的作品媲美,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通过添加、修剪、组合等方法,重塑成好看、好玩、好用的物品,学生大胆创造,自由表现,从而体验设计的乐趣,增强环保意识。
课例五:美丽的地球妈妈 经历了前几个单元的教学,孩子们对环境保护的认识深刻了,对地球妈妈更热爱了,他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更热烈了。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让天更蓝,草更绿,水更清,生活在地球上的虫鸟鱼兽更自由自在,让地球妈妈更加健康美丽。本课通过各种作画工具画画《明天的地球妈妈》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将自己对地球妈妈的热爱之情融入到画画之中,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审美能力。
四、教学设计
片段一:探究想象
1、想一想,我们收集到的材料中,有没有也可以通过割、粘、修、剪、组合等方法,将他们变成精美的艺术品呢?
师生共同研究讨论:
a、 我想用瓶盖子做七星瓢虫、小蝌蚪。
b、 我想用旧信封、网状袋做各种各样的鱼。
c、 我要用冰棍棒做只孔雀。
d、 我要用牛奶盒做只恐龙。
e、 我可以用旧挂历做门帘、公鸡和母鸡。
f、 我能用破旧袜子做布娃娃。
g、 我能用可乐瓶做储蓄罐。
2、打开自己的“百宝箱”,四人小组说说准备做一件什么作品?
学生的“百宝箱”中有易拉罐、包装盒、各种纸、纸板、剪刀、胶水、拉环、旧纽扣、碎布、旧毛线、一次性用品、铁丝等等。
有的同学本来不知道该做什么,通过同学的互相启发,相出了创作思路,有的同学本想的比较简单,听了别人的介绍受刘启迪设计更巧妙了。
片段二:课外延伸
双休日,学生自由搭档,将深刻三中制作的作品重新进行再整合,组成主题鲜明的环保宣传
有的同学将老虎、狮子、小熊等动物摆放在一起,再配上一排排的树木,一座美丽的森林公园出现了。
有的同学做了“鸟的天堂”,各种各样的鸟儿在蓝天白云下尽情的唱歌。
有的同学将各种材料做的海洋动物聚集到一块,在碧蓝的海水中,它们在嬉戏,在玩耍。
片段三:作品评价(课例三、四)
学生制作完成以后,师生进行评论。
一、 启发学生从这几方面展开评价:
1、自评:* 我为什么这样做,主要表现什么?
* 制作的效果好吗?自己满意吗?
* 是否有创意?
* 能设计创作的更好吗?
选几名不同创作风格的同学说说。
2、互评:* 这幅作品用了哪些材料?
* 作品构思巧妙吗?
* 你还能用哪些材料来表现这一 事物?
先指名说说刚才的几幅作品,再自由发表自己对其他同学作品的想法。
二、教师评价学生作品
教师主要从材料是否新颖、创意独特、色彩搭配、制作精细等方面进行评论,同时大力肯定学生优点,鼓励学生学做环保义务宣传员,利用课余时间将自己的作品向全校同学介绍。
五、教学效果
本课例作为《地球是我家 环保靠大家》的主题班队活动前期准备阶段,通过几个星期的教学实施,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验证了该课例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 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通过讨论,对话等让学生用美术语言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b)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和主体地位,通过剪、割、粘、帖、组合等培养了学生艺术表现力。许多学生的作品新颖奇特,体现了一定审美能力。
c) 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增强学生对自然和地球的热爱及责任感,加深对环境保护意义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
d) 让学生在美术活动和班队活动相结合的学习中进行探索,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了创造力。
六、教学反思
本课例的设计立足现在,展望未来,告诉孩子们要爱护环境。但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常常把环境教学作为孤立的概念,认为只要讲究卫生,搞几个大的活动,能评上“绿色学校”,“环保示范”学校就可以了。最终,爱护环境并能成为孩子们的自觉行动。只有把生态环境问题放在人类认识的大系统中去考察,才有可能认识到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只有把相关的学科综合起来,才会使学生找到观察世界、认识环境的角度,才会逐渐具有热爱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才会使自身的知识与观点等方面得到同步发展。
学生用废旧材料任意组合加工出来的作品是粗糙的、肤浅的,没有经过批判和逻辑加工的。但他们在制作时心里洋溢着对自然的爱,对创作的激情。他们创作的过程是认识材料,熟悉材料、联系生活的过程。评价的过程是回味过程、探究意义的过程。作为教育者(包括家长)不能漠视孩子们的热情,而应去点燃他们的热情。
变废为宝小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