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练习卷班级 姓名 19.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蚊子为什么没有被雨滴砸死①漫步细雨中对于人们来说,或许是浪漫而惬意的,但对体积微小的昆虫而言,譬如蚊子,雨中漫步简直是一场灾难。一滴雨的重量可达到蚊子体重的50倍之多,人们所谓的毛毛雨,在蚊子看来,不亚于一辆辆甲壳虫汽车从天而降。但是,在这“甲壳虫汽车雨”中,蚊子却能够毫发无损,这是什么原因呢?②为破解这一谜题,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的胡立德教授与美国疾控中心合作,对雨中飞舞的蚊子进行了高速摄像,以观察蚊子被雨滴击中瞬间的行为。③通过视频,胡立德教授与他的研究小组分析了雨滴击中蚊子不同部位的各种情况,计算出蚊子被雨滴击中的瞬间所受到的作用力,以及其后随雨滴向下移动的距离。他们发现,蚊子并不像人们可能推测的那样去躲避雨滴,也不会因遭到雨滴的冲击而受伤,秘密之一就在于蚊子体重极轻。④原来,蚊子被雨滴击中时并不进行抵挡,而是与雨滴融为一体,顺应它的趋势落下。如果雨滴击中蚊子的翅膀或腿部,它会向击中的那一侧倾斜,并通过“侧身翻滚”的高难度动作,让雨滴从身体一侧滑落;当雨滴正中蚊子身体时,它先顺应雨滴强大的推力与之一同下落,随之迅速侧向微调与雨滴分离并恢复飞行。⑤研究者还发现,当雨滴击中栖息于地面的蚊子时,雨滴的速度在瞬间减小为0,这时蚊子就会承受相当于它体重10000倍的力,足以致命。当蚊子在空中被击中并采用“不抵抗”策略时,它受到的冲击力就减小为其体重的1/50至1/300,此时,这雨滴就像一根极细小的羽毛压在了蚊子身上——这是蚊子能够承受的。⑥虽说蚊子柔弱如风中柳絮会被雨滴砸得摇晃不定,但正是由于它体重极轻,雨滴在与蚊子碰撞的过程中几乎没有减速,它的动能也几乎没有转化为能量击打在蚊子身上,而是让蚊子瞬间加速下降,从而化解了高速下降的雨滴带来的巨大冲击。这就像是“以柔克刚”,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小小的蚊子还是个太极高手呢!⑦蚊子在雨中安然无恙的另一个秘密,是覆盖它们全身的细毛具有疏水性。这种防水的细毛使得蚊子与打在它身上的雨滴保持分隔状态,从而使蚊子能够迅速摆脱雨滴重新飞起,在雨滴将它们砸落地面造成致命伤害前成功逃生。⑧胡立德教授的这一发现引起了广泛关注。事实上,这项研究不只是跟蚊子有关。在应对自然之道上,动物往往有着比人类更丰富的经验,它们在千万年的进化过程中拥有了适应生存环境的生理结构和功能。研究动物应对大自然的特殊本领,可为科学家和工程师提供新的设计思想,解决机械技术上的诸多难题——比如,如何更好地设计微型飞行器,让它们能像蚊子这类昆虫一样,在雨中轻盈地飞翔。7.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 8.写出第⑤段画线句中使用的两种说明方法,然后选择其中一种简析其说明效果。 9.根据文章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雨中飞翔的蚊子被雨滴击中时要确保安然无恙,就需要保持一定的飞行高度。B.在防水性细毛的保护下,雨中的蚊子不管处在什么境地都是没有生命危险的。C.当蚊子被雨滴击中并与之“融为一体”时,其实蚊子与雨滴仍然保持分隔状态。D.像蚊子一类的昆虫,身体越轻或许就越能够承受雨滴击中它时产生的冲击力。
10.名著阅读。(1)法布尔的《昆虫记》被称为“ 史诗”,一个由人类杰出的代表法布尔与自然界众多的平凡子民——昆虫共同谱写的一曲生命的乐章,一部永远解读不尽的书。“它们扇动双翅,四足高高跷起,黑黑的肚子卷起触到黄色的足。用大颚仔细搜查,从闪亮的淤泥表面挑选出精华。”这是法布尔描写 从淤泥垒建巢穴时的情景。法布尔称赞 的建筑才能,认为在这一点上它远胜于卢浮宫的建筑艺术智慧。(2)下列有关名著阅读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红星照耀中国》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第一次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B.《海底两万里》是“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凡尔纳的“海洋三部曲”的第二部。该作品构思巧妙,情节惊险,描绘的是人们在大海里的种种惊险奇遇。C.《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所著的一部科普巨著,书中揭开了昆虫世界一个又一个的奥秘。《蝉和蚁》《红蚂蚁》《蚂蚁与屎壳郎》都是《昆虫记》中的篇目。D.《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先生最具代表性的散文集。这组作品主要记录了作者从幼年到青年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富有生活情趣。
参考答案7.【答案】作者将人和蚊子在雨中漫步的“惬意”和“危险”作比较,提出蚊子“在雨中为什么能够毫发无损”的问题,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引起下文对此问题的具体说明。8.【答案】列数字、打比方。列数字:运用“1/50至1/300”等数据,从数量上具体准确地说明雨滴击中“空中飞舞”的蚊子时施加给它的力量之小。打比方:把雨滴作羽毛,形象地说明了蚊子受到的冲击力之小,便于读者展开想象,感知理解。9. B 10.(1)昆虫的 长腹蜂 黄蜂 (2) C 【解析】C项,《蚂蚁与屎壳郎》出自《伊索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