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单元试卷全套(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单元试卷全套(含答案)

ID:388924

大小:384.05 KB

页数:86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 (含期中试题 1 套,期末试题 2 套,共 9 套) 第一单元检测 (时间:90 分钟满分:100 分) 一、积累与运用(11 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2 分) A.凫水(fú)潺潺(chán) 磅礴(páng) 脑畔(pàn) B.归省(shěng)瞳仁(tóng) 脸颊(jiá) 恣意(zì) C.怠慢(dài)羁绊(jī) 糜子(mí)挑衅(xùn) D.撺掇(chuān)晦暗(huì) 挑剔(ti)斡旋(wò)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 分) A.弥散 静穆 惊心动魄 穿红戴绿 B.皎洁 恬净 叹为观止 荣华富贵 C.纠葛 褪色 戛然而止 故名思义 D.思幕 行辈 一马当先 大彻大悟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无误的一句是( )(2 分) A.此次南太平洋台风登陆,福建省首当其冲。 B.进入七月份,温度持续升高,天气真是炙手可热啊。 C.老李参加聚会迟到了整整两个小时,他的老朋友们觉得相见恨晚。 D.王老汉又给自己的养牛场购进了 300 头牛,种类齐全,真可谓汗牛充栋。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 分) A.只要经过不懈的努力,才会收获精彩的人生。 B.济南交警董相勇捐肝救妻,谱写了夫妻二人在困境中相濡以沫。 C.考场上沉着、镇静,是能否正常发挥水平的关键。 D.一本好书可以给你带来许多教益,甚至可以影响你的一生。 5.仿照画线句再补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3 分) 啊,雨,我爱恋的雨啊,你一年四季常在我的眼前流动,你给我的生命带来活力, , 。 二、名著阅读(5 分)6.(2017·江苏淮安中考)阅读下面文字,回答相关问题。 大家认为这种改革不但对于身体健康有益,同时,对表达思想更加简练也有好处。因为大家都很清楚, 我们说出一个词来多多少少都会侵蚀肺部,结果也就缩短了我们的寿命。 …… 这种发明还有一大好处:它可以作为一切文明国家都可以通晓的共同语言,因为各国的货物、器具大 体相同或者类似,所以它们的用途就很容易了解。这样,驻外大使尽管完全不懂外国语言也有资格和外国 的亲王、大臣打交道。 (节选自《格列佛游记》第三卷) (1)加点词语“这种发明”在这部作品中具体指的是什么?(2 分) (2)格列佛曾到飞岛国的科学院参观,看到了很多奇特的研究。请简要说说作者写那些研究有何目的。(3 分) 三、综合性学习(5 分) 7.过中华节日,品味传统民俗:元宵观灯、端午吃粽子、中秋赏月、重阳登高……多姿多彩的传统节日习 俗内涵丰富,具有浓郁的中华文化韵味。请你按照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1)请任选一种中华传统节日(不可与例句重复),仿照例句的结构和内容,写一个句子。(2 分) 例句:粽香端午,声声锣鼓赛龙舟。 仿句: (2)从下列节日中找出我国的传统节日,并注明其具体时间。(示例节日除外)(1 分) 重阳节元旦元宵节母亲节清明节 国庆节中秋节愚人节感恩节端午节 【示例】清明节——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那一天,公历 4 月 5 日左右。 (3)端午节的中午,家人团聚,一起热热闹闹地过节,可是弟弟却一直低头玩着手机。爸爸妈妈批评他, 他 却 说 : “ 年 年 都 围 在 一 起 吃 粽 子 , 有 什 么 意 思 , 还 不 如 玩 手 机 呢 ! ” 此 时 , 你 想 对 他 说 : “ 。”(2 分) 四、阅读理解(39 分) (一)(2017·湖南长沙中考)诗歌赏析。(5 分) 折 杨 柳① 杨巨源水边杨柳曲尘丝②,立马烦君折一枝。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注释】①选自《全唐诗》,“折杨柳”,乐府歌曲名。杨巨源,唐代诗人,字景山。②曲尘丝:指颜色如酒 曲般细嫩的柳叶。 8.全诗写了哪些意象?主要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2 分) 9.诗歌的最后两句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请分别做简要赏析。(3 分) (二)(2017·辽宁沈阳中考)阅读选文,完成下列各题。(9 分) 【甲】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 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 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 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乙】凡音①,生于人心者也。乐②者,通伦理者也。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是故 知声③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唯君子能知乐,是故审④声以知音,审音以知 乐,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是故不知声者,不可与言音。不知音者,不可与言乐。知乐,则几于礼矣。 礼乐皆得,谓之有德。是故乐之隆,非极音也。食飨之礼⑤,非致⑥味也。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 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知好恶,而返人道之正也。 (选自《礼记》,有删改) 【注释】①音:歌曲。②乐:文中是音乐和舞蹈(有时还包括诗歌)相结合的总称。③声:文中指声音。④ 审:仔细考察。⑤食飨(xiǎng)之礼:指食礼和飨礼,用于宗庙祭祀或招待宾客。⑥致:极。 10.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 分) A.知音而不知乐者 溪深而鱼肥(《醉翁亭记》) B.唯君子能知乐 虽有千里之能(《马说》) C.而治道备矣 右备容臭(《送东阳马生序》) D.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 客之美我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11.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 分) (1)是故不知声者,不可与言音。 (2)礼乐皆得,谓之有德。 12.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 分)乐 者 音 之 所 由 生 也 其 本 在 人 心 之 感 于 物 也 13.【甲】文中伯牙和子期共同的兴趣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乙】文告诉我们制定礼乐最终要达 到的目的是什么?请用【乙】文中的原句回答。(3 分)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1 分) 生动的重复 小 纯 一位同事抱怨说:“咱们这工作可真是太单调了,三年送一届学生。一轮一轮地重复,教材都熟得倒 背如流了。以后的日子,我就得三年三年地重复着过,想想都觉得没意思。”听完她的话,一位明年就要 退休的老同事说:“我教了一辈子书,从来没有觉得单调。每一届学生都不一样,教学过程也丰富多变。 即使是重复同样的教材,教学的整个过程却不一样,感受也不一样。这是一种生动的重复,在教学中因为 熟悉才更有底气,才能在此基础上富有创造性地工作。” “生动的重复。”说得真好。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工作、生活的内容都在重复。工作岗位多年固定, 日子周而复始,但每一天又都有新的变化,是鲜活的一天,是“生动的重复”。 生活中,有太多有趣而生动的现象,日出日落、花开花谢,看似重复,其实种种细节已经发生了变化。所 以,即使今天我们要重复昨天的工作,也要生动地重复,让看似平淡的日子过得色香味俱全。 不由想起前段时间,我的朋友们互相传阅的一份烹饪大全——《800 个小炒,一天吃一个叫你吃 3 年》。 在很多人看来,一日三餐,实在没啥新鲜的。长年累月,不过是简单重复罢了。可是,歌手蔡琴说过,《恰 似你的温柔》这首歌她已经唱了八万多遍。八万多遍的重复,那还能唱出感情来吗?蔡琴说:“能!因为 我喜欢这首歌,也很享受唱这首歌。我不是无可奈何地唱,是因为热爱而唱。” 因为热爱,可以让单调有声有色,可以让重复风生水起。生动的重复,是一种创造。多少伟大的发现, 都是在日复一日的重复中,忽然间灵感乍现,抓住了翩飞的创新之蝶。因为热爱,即使重复同样的工作, 也会全心投入,满怀激情,每一遍都有不一样的收获。 因为热爱,日月轮回,四季变迁,才会多了更为丰富的内涵,生活的底色也因此多彩而厚重。平凡人 的生活少有大起大落,也少有大悲大喜,更多的是重复平淡。然而,尽管生活的本质就是平淡,我们依然 要努力为生活增添斑斓色彩,让人生过程变成生动的重复。 让我们用热爱去享受生活,生动地重复每天的日子吧! 14.本文第 1 段有什么作用?(3 分) 15. 请根据作者的论证思路,在文中横线处补写一句话。(2 分) 16.第 5 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 分) 17.以热爱的心去重复,对人生有什么意义?(3 分) (四)(2017·湖北荆门中考)阅读文章,回答问题。(14 分) 新年礼物 ①进入腊月,年的味道便越来越浓了。一街两行都挂上了火红的灯笼,大的,小的,圆的,长的,各 种形状的都有。超市、商场门口的大海报,你方唱罢我登场,打折、降价的信息扑面而来。街口巷角的空 地也全被小商小贩们占领了。过年了,城管也睁一眼闭一眼的。卖衣服的、卖年货的都来了。不时炸响的 鞭炮,更是把年味送到了城市的各个角落。 ②李娟走进商场,打算给母亲买件礼物。迎宾小姐穿着大红的旗袍,脸似乎比平时笑得还灿烂:“欢 迎光临!” ③每到年关,李娟必给老母亲买一件礼物。她自小没了父亲,是母亲屎一把尿一把,既当娘又当爹地 把她和弟弟拉扯大的,不容易。记得进城的头一年,她给母亲买了一个洗脚盆。还是李娟在雇主家看到洗 脚盆后,才决定给母亲买的。李娟是一个家政服务员,说白了,就是保姆。李娟在电话里给母亲说,睡前 泡泡脚,胜似吃补药。这话也是雇主给李娟说的。李娟又问了雇主一次,才记住。先前在老家,晚上睡觉 前谁洗过脚?即使偶尔洗一次,也是用的洗脸盆,谁用过那种木制的、带按摩的洗脚盆?第二年,给母亲 买了一个袖珍音响,里面装了个卡,录满了家乡戏,还有大鼓戏。弟弟和弟媳在外打工,不常在家,母亲 一个人在家孤独,听听戏也不寂寞。这玩意也是李娟在公园里见到的。不少城里老人都有,腰里挎着,手 里拿着,口袋里装着,想听谁的就听谁的,比收音机方便多了。 ④第三年,她给母亲买了一个按摩椅,母亲经常腰疼,都是干农活给累的。这也是李娟看到雇主家里 有这个,才想起给母亲买的…… ⑤李娟东瞅瞅,西看看,给母亲买什么合适呢?衣服?平时没少给她寄,弟媳也给她买,到老也穿不 完。用的?电视机,家里有。冰箱,家里也有,除了过年派上用场外,其他时间都罢着工。洗衣机,在弟 弟的屋里锁着。李娟想再给母亲买一个,母亲不要,说村里不少人家都有,使用的却很少,都当成柜子塞 满衣服了,又说洗衣机老费电。吃的?母亲饭量不大,也不吃肉,说老了,吃啥都不香甜了。开心果、核 桃之类的坚果,她的牙也退化了,咬不动。 ⑥李娟在商场转悠了半天,也没想好给老母亲买什么礼物好。她打通家里的电话,问问母亲还缺少什 么。 ⑦听到是她的声音,母亲在电话那端显得挺激动:“娟,是你吗?你五天都没打电话了。家里啥都不 缺……你啥时间回来?”家里装的是座机,母亲却不会拨号,不能主动打电话,只能接听电话。 ⑧又是这句话。每次打电话,母亲都问李娟啥时间回去。李娟耐心解释道:“娘,我最近工作忙,回 不去。”前不久,李娟刚换了雇主,这一家有一个老太太,她的儿子媳妇都在国外,忙,没时间回来陪老 人家。老太太晚上睡不着,想找个人说说话,晚上陪她睡觉。老太太的儿子给的价钱也诱人,李娟就答应 了。 ⑨母亲在电话那端不说话。 ⑩母亲似乎不高兴,李娟忙换了欢快的语气:“娘,我弟弟他们回去了吧?我们几天前通过电话。我 有时间就回去。”弟弟他们回去了,这个年也就热闹一点,家里也不至于太冷清。 ⑪“娟,给你寄的礼物你收到了吗?”母亲在电话那端怯怯地说道。⑫给我寄礼物?李娟感到新奇:“娘,您老人家给我寄啥子礼物,真是的。”母亲又说:“我让你弟 弟寄的,他说丢不了,你会收到的。你弟弟他们今个儿去镇上赶集了……” ⑬电话挂断后,李娟就给弟弟拨通了手机,闲聊了一会儿,就问到正题:“娘说给我寄了礼物,啥礼 物?” ⑭“姐,你别生气啊。娘给我二百块钱,让我买张火车票给你寄去……我今天早上才在网上订购的, 让他们直接送票去你那里,估计今天就会给你打电话,是腊月二十六的票。姐,你几年没回来了,你就回 来一趟吧。你知道吗?你给娘买的洗脚盆,她一直没拆封,按摩椅一次也没用……姐,你真的很忙吗?娘 想让你回来陪她睡一晚上……” ⑮弟弟的话音没落,李娟眼里的泪已悄然滑落下来。 (选自《小小说月刊》,有删改) 18.小说第①段用大量笔墨写越来越浓的年味,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2 分) 19.小说第⑥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来分析。(3 分) 20.小说第段中写“母亲在电话那端怯怯地说道”,请分析“怯怯”这个词语的内涵。(3 分) 21.结合全文,请简要分析李娟这个人物的性格特征。(3 分) 22. 一边已经答应了雇主帮助照顾老太太,一边是母亲寄来了回家的火车票。你认为李娟该怎么办呢?为 什么?(3 分) 五、作文(40 分) 23.成长就是一次旅行。旅程中有父母的陪伴、老师的指引,有朋友的鼓励、陌生人的关爱,有大自然美好 的风光,也有沁人心脾的书香…… 请以“温暖的旅程”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写出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 600 字。 答案: 第一单元检测一、1.A【解析】B 项中,“省”应读 xǐng;C 项中,“ 糜”应读 méi,“衅”应读 xìn;D 项中,“撺”应读 cu ān。 2.A【解析】B 项中,“恬净”应为“恬静”;C 项中,“故名思义”应为“顾名思义”;D 项中,“思幕”应为 “思慕”。 3.A【解析】B 项中,“炙手可热”指手一挨近就感觉热,形容气焰很盛,权势很大;C 项中,“相见恨晚” 指为认识得太晚而感到遗憾,形容一见如故,意气相投;D 项中,“汗牛充栋”形容书籍极多(汗牛:用牛 运输,牛累得出汗;充栋:堆满了屋子)。 4.D【解析】A 项中,关联词误用,应将“只要”改为“只有”;B 项成分残缺,应在句末加上“的篇章”;C 项一面对两面,应去掉“能否”。 5.你给我的感情带来滋润你给我的思想带来流动【解析】这是一道仿写题。首先要研究画线句的特点,画 线句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雨带给“我”的影响,所以后面的句子也必须依据此特点,保持字数、句式、修 辞手法等相同或相似即可。 二、6.(1)取消语言中的所有词汇。 (2)(运用反语)讽刺那些脱离实际、脱离生产的“科学研究”(科学家)。 三、7.(1)【示例一】月圆中秋,家家团聚吃月饼。 【示例二】绿满清明,户户扫墓祭先人。 (2)【示例一】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示例二】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 【示例三】端午节——农 历五月初五 (3)【示例】弟弟,一家人在一起过节,融洽了亲情,拉近了距离,爸爸妈妈多想和你聊聊天啊,不要再玩 手机了 四、8.水、杨柳、春风。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不舍与留恋。【解析】本题考查感悟诗人情感的能力。根据 “杨柳”这一意象,“折杨柳”名曲以及诗中的“最相惜”等,感知诗人与友人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 9.(1)拟人:春风最爱惜杨柳,殷勤地把它放在手中吹拂,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春风人格化,生动形象地 写出了春风拂柳的情景,暗含惜别之情。(2)比喻:诗人用折下的柳枝自喻,并且将春风和柳枝的关系比作送 行者和行者的关系,表达了诗人难舍难分的情意。【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诗句的能力。根据题干的提示, 从拟人和比喻两种修辞手法入手,按照“运用拟人(“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将春风人格化)、 比喻(诗人用柳枝自喻,将“送行者”比作“春风”),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风拂柳的情景,表达了(诗人 难舍难分)的情感”的答题模式,结合诗歌“表达了诗人难舍难分的情意”的主题进行赏析。 10.D【解析】A 项中,前者表转折,后者表并列;B 项中,前者意为“能够”,后者意为“才能”;C 项中, 前者意为“具备”,后者意为“备有”;D 项中,两者均位于主谓之间。 11.(1)所以不懂得声音的人,不可以和他谈论音乐。 (2)礼仪和理乐都通晓,叫做有德。【解析】本题 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理解句子的意思。首先要找出关 键实词、虚词,如(1)句中的“言”译为“谈论”,(2)句中的“得”译为“通晓”。然后查看有无特殊 句式,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12.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 13.【甲】爱好音乐。【乙】将以教民知好恶,而返人道之正也。【解析】【甲】阅读全文,抓住关键语句“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据此概括即可。【乙】“将以教民知 好恶,而返人道之正也。”告诉我们制定礼乐最终要达到的目的。 【参考译文】【甲】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伯牙弹琴,心里想着高山,钟子期说:“好啊!高 峻的样子像泰山。”心里想着流水,钟子期说:“好啊!水势浩荡的样子像江河。”伯牙所思念的,钟子期 必然了解它。伯牙在泰山的北面游览,突然遇到暴雨,在岩石下,心里伤感,于是取过琴而弹了起来。起 先是连绵大雨的曲子,再做出崩山的声音。每有曲子弹奏,钟子期总能寻根究源它的情趣。伯牙放下琴感 叹地说:“(您听曲子)好啊,好啊!(你)心里想象的就好像知道我的心意啊。我从哪里让我的琴声逃 过你的耳朵呢?” 【乙】歌曲,是由人心产生的。乐,是与事物伦理相通的。乐是由声音生成的,它产生的本源在于人心受 到外物的感动。所以只懂得声音不懂得音乐的是禽兽。只懂得音乐而不懂得乐理的是普通百姓。只有君子 才是能够懂得乐理的人。所以仔细辨别而知道音乐,由辨别音乐而知乐理,由辨别乐理而知道政治的好坏, 就具备了治理天下的方法。所以不懂得声音的人,不可以和他谈论音乐。不懂得音乐的人,不可以和他谈 论乐理。懂得乐理就接近于知晓礼仪了。礼仪和理乐都通晓,叫做有德!所以乐的隆盛,并不是使声音极 尽华美。宗庙祭祀或招待宾客时,并不是使食物滋味极其丰富。所以先王制定礼乐,并不是用它来满足人 们口腹耳目的欲望,而是用它来教导民众节制自己的好恶之情,从而归于正确的人生正途。 14. 列举生活中的事例,引出本文的论题。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段落的作用。第 1 段列举了一个事例,即一位同事抱怨教学工作单调,总是在重复, 而另一位老同事则认为这是一种生动的重复。本文议论的中心就是“生动的重复”,因此第 1 段的作用是 引出本文的论题。 15.【示例】有心人就能生动地重复一日三餐,每天变个新花样,吃出个活色生香来!【解析】本题考查补 充结论的能力。横线前先说一日三餐是在重复,再用转折词“可是”连接横线处的内容,由此可知横线处 所填的内容应该与“生动的重复”有关。 16.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有力地论证了热爱能让重复生动起来的观点。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论证方法可根据各种论证方法的特点来判断。论证方法的作用 要联系全文的中心论点和论证方法所在文段的分论点进行说明,要阐明说明了什么问题,论证了什么观点。 17.因为热爱,可以让单调有声有色,可以让重复风生水起。因为热爱,生活的底色也因此变得多彩而厚重, 让人生过程变成生动的重复。 18.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渲染气氛,为故事的发生、发展提供背景,引出下文对“礼物”的叙写;②烘托人物 的情感,在这样的氛围中,李娟自然想为母亲买新年礼物,母亲自然也盼望女儿回家团聚。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环境描写的作用。景物描写的作用主要有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背景,渲染气氛, 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文章开头对年味浓墨重彩的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为故事 的发生、发展提供了背景;渲染节日的气氛,烘托人物渴望过年,希望与亲人团聚的心理。要分点作答, 做到条理清楚。 19. 结构上:过渡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内容上:这一段是全文叙事的转折点,从上文写李娟想给母亲 买新年礼物,转到写母亲给自己送新年礼物,从而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段落在文中的作用。题中已经明确要求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分析,答题时务必要 标清楚“结构上”和“内容上”。20.①母亲从来没有出过远门,她担心李娟没有收到火车票。②没有跟女儿商量就擅自做主给女儿订了回家 的火车票,母亲心里不安。③女儿工作忙,好几年都没有回家过年,母亲担心这次自己的要求会被拒绝。 【解析】此题考查对重点词语的理解能力。要结合具体语境,说出词语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联系上下 文,仔细推敲母亲语言、行为背后的心理,得出全面而准确的答案。 21.①吃苦耐劳,勤奋能干。她长年在外打工,连过年都不愿意放下工作。②孝敬长辈,疼爱母亲。她总是 给母亲买各种生活用品,希望母亲能够享福。③心思细密,耐心体贴。当她意识到母亲对自己不能回家过 年的决定似乎有些不高兴了,就马上换了欢快的语气来安慰母亲。【解析】此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要结合具体的事件以及人物的言行、心理等。根据题干的要求,要结合全文做简要 分析。首先要对李娟所做的事件进行归纳概括,然后再说出事件所反映出的李娟的性格特征。 22.【示例一】请雇主原谅,回家陪母亲过年,母亲盼望自己回家已久,要不也不会着急地给自己订回家的 火车票。赚再多的钱,给母亲买再多的礼物,也比不上回家陪母亲过年。 【示例二】耐心地说服母亲,留下来陪雇主的母亲过年。因为事先已经答应了雇主,虽然母亲殷殷期盼, “但是做人诚信最重要”,等过完年再想办法回家好好陪母亲。 【示例三】想办法调好时间,尽可能两边兼顾。先请几天假回去陪陪母亲,满足母亲思女的心情,再赶过 来陪雇主的母亲过年,兑现自己的承诺。 五、23.【例文】 温暖的旅程 成长就是一次旅行,一路上风光无限。 ——题记 每次在生活的驿站小憩,我都不由得回想起自己经过的每一站。旅程不断延伸,回忆绵长而美好。 棒棒糖之旅 听妈妈说,我是吮吸着棒棒糖的甘甜走进幼儿园大门的。那份新奇与美好于我太遥远了。我要说的是, 我小学的几年时光就充满了甜蜜。最盼望的是“六一”儿童节呀,节前我们就开始排练节目,等到终于盼 来我们的节日,花蝴蝶一般的我们享受着父母塞到我们书包里的美食,和小伙伴们一起快乐地唱啊,跳啊。 原以为棒棒糖一般甜蜜的日子会无限延长,但随着毕业典礼的到来,我预感到新的征程开始了。 薄荷之旅 稚气未脱的我又进入了新的校园,这里的一切对我而言都是陌生的,没有往日的喧嚣,没有同伴们的 嬉笑。教室门前有一片绿色的植物,妈妈告诉我,那是薄荷。薄荷的独特气息环绕着我,一如这所寄宿制 学校带给我的陌生感。 父母帮我把生活用品送到宿舍楼上,又送我去新教室,看到新的老师、新的同学,我有点不知所措。 “同学们好,三年初中生活新的起点,我们有缘在此相聚,愿这个集体给你圆梦的力量,请大家做个自我 介绍,互相认识一下吧!”班主任热情的话语让我们消除了陌生感,气氛也活跃起来。下课了,逐渐熟悉的 同学凑在一起聊起了小学趣事,特别是说起彼此熟悉的老师、同学,嬉笑声此起彼伏,带着薄荷的清新, 集体的温暖让我渐渐习惯了寄宿生活。 巧克力之旅岁月神偷,偷走了初来乍到的陌生。转眼间,初中生活奏响了最后一个乐章。书山题海间摸爬滚打, 经历一次次考试的洗礼,也阻挡不了我们面临毕业的难舍难分。想起去年在毕业典礼上学长与老师相拥而 泣的场景,手捧鲜花的老师们谆谆教诲的声音在耳畔响起。忽然记起生日那天,我的餐盘里多了好多鸡腿, 大家为我唱生日快乐歌。当时的我,幸福快乐到无以言表,温暖的感觉涌遍全身。面对离别,大家怎么能 无动于衷呢?可是为了能顺利进入心仪的高中,我们把离愁隐藏,把全部精力都用在学习上,就像香浓的 巧克力,让人回味无穷。 一段段旅程,构成异彩纷呈的人生,虽然没有彩排,但现场直播着的都是无法复制的温暖。 【点评】本文的小标题可谓亮点纷呈——“棒棒糖之旅”“薄荷之旅”“巧克力之旅”串起成长的不同阶段, 与题记“成长就是一次旅行,一路上风光无限”遥相呼应。 本文选材紧扣题意,略写小学时期过儿童节的快乐,诠释了温暖的含义就是快乐;详写初入初中时的懵懂 新奇,诠释了温暖的内涵就是关爱;跳跃式记叙了毕业前夕奋斗与离情交织的情感,诠释了温暖的内涵是 真情。本文聚焦成长历程中的几个瞬间,用叠加记忆的记叙方式,收放自如。文章语言内涵丰富又不失简 洁深刻,真情流露的同时尽显理性光芒。 第二单元检测 (时间:90 分钟满分:100 分) 一、积累与运用(14 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yàn)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hóu)知识。 B.到处呈现一片衰(shuāi)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zài)途的寒冬。 C.大雁顺着弯曲(qū)的河流拐来拐去,穿过现在已经没有猎枪的狩(shòu)猎点和小洲,向每个沙滩低 语着,如同向久别的朋友低语一样。 D.这种撞击也许深入到了地壳(qiào)内部,引起火山喷发,造成大火和潮汐(xī)大浪。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 分) A.物体震动 无动于衰 周而复始 草长莺飞 B.难逃扼运 在却难逃 海枯石烂 五彩斑斓 C.束手无策 如法炮制 难以置信 戛然而止 D.天衣无缝 消声匿迹 气息奄奄 变化多端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B.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泥沙越积越厚。 C.前苏联科学家发现,如果二氧化硅(即非常纯的沙子)处于超高压的状态,那么它的原子相距很近,从 而变得极为致密。 D.“你的意志将决定你的命运”,他说,“我把我的手、我的心和我的一切财产的分权都奉献给你。” 4.下面一段话中有两处语病,请找出来并写出修改意见。(2 分) ①随着全民健身事业的大力推进,令越来越多的科技手段应用到体育产业中。②花样翻新的运动软 件,为健身者量身订制健身计划。③这些软件通过视频等方式传承健身技能,为人们健身提供了便利。 (1)第句,修改意见: 。 (2)第句,修改意见: 。 5.仿照画线句,在横线上补写句子,使之语意连贯、构成排比。(2 分) 大自然的四季是有灵性的,细细品味,能品出各种不同的色调。春天,有“万条垂下绿丝绦”的嫩绿; 夏天,有“小麦覆陇黄”的金黄;秋天, ;冬天, 。 6.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你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怎样对待你 , ,只不过你我未处局中,不知其中滋味而已。 ①迎难而退、明哲保身固然是一种智慧与生活态度 ②人生在世,总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与挫折 ③知难而进、努力向前更是一种执着和人生哲学 ④很多人从表面看来你可能很羡慕他,但人人都有自己的苦恼 ⑤美学大师蒋勤在《蒋勤劝美》中曾写道:“人生五味,酸甜苦辣咸都要经历才够完美。” ⑥某种程度上说,人活着就是一种态度。 A.⑤②①③⑥④ B.②①⑥③⑤④ C.⑥②①③⑤④ D.①③⑤⑥④② 7.学校为弘扬传统文化举办了一次书画展,其中有一幅丰子恺的画(见下图)特别引人注目。 请欣赏这幅画,并按要求作答。(2 分) (1)请描述画面的主要内容。(1 分) (2)请说说你对这幅画主题的理解。(1 分) 二、名著阅读(4 分) 8.根据《沙乡年鉴》相关内容,完成下面阅读任务单。(4 分) 《沙乡年鉴》阅读任务单 阅读层次 阅读策略 阅读任务(部分) 阅读记录 检视阅读 略读浏览 依据内容,推断本书取名为“沙乡年 鉴”的原因 ① 分析阅读 评价质疑 利奥波德说“所有对这种原始状态的 保护都是弄巧成拙”,你同意这个观 点吗?结合本书内容进行阐述。 ② 主题阅读 拓展联读 从《沙乡年鉴》走向“自然文学”的 主题阅读。阅读《瓦尔登湖》《寂静 的春天》 / 三、综合性学习(9 分) 9.根据要求完成下面题目。(9 分) 科学技术在给我们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会让我们面对一些诱惑。对它,我们应该有自己的辨识能 力。为此,学校正在组织“科学技术与青少年成长”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下面任务。 (1)请你设计两个选题。(4 分) (2)下面几则材料摘自学校某班讨论会的发言,请你通过分析这些材料,归纳出他们谈论的是什么话题。 (3 分) 同学甲青少年的是非判别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选择能力还不足以抵御网络上不良信息的负面影响, 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不良信息的“污染”对象,成为“电子海洛因”的“吸食者”,对自己的身心健 康造成严重的损害。 同学乙网络的互助性培养出众多“网上雷锋”。国内外关于互联网上紧急救助的动人事例屡见不鲜。 前不久报上登载了一则消息:一位职业青年的妻子剖腹产后,手术伤口感染,医院治疗后没有效果,他就 在网上发布求救信息。时隔不久,他就收到了来自众多网民的电子邮件,有的是有这方面经历的人,有的 是职业医师,还有香港、新加坡等地的专家向他提供解决方法,即使一些门外汉也热情地告诉他可以在哪 里获得帮助。后来他根据网友们提供的信息,与医院探讨出治疗方案,解除了他妻子的痛苦。 同学丙网络可以即时传送文字、声音、图像,为青少年人际交往提供立体途径。网上收发电子邮件方 便、快捷,聊天室轻松愉快,BBS 的讨论自由、广泛,青少年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工作的需要、学习的需要交到自己想交的朋友,也可以通过这些途径与许多互不相识的人交谈、来往,互相帮助,互相倾诉。 同学丁网络上青少年道德感的弱化现象也值得人们重视。据调查,有 31.4%的青少年并不认为“网上 聊天时撒谎是不道德的”,有 37.4%的青少年认为“偶尔在网上说粗话没什么大不了的”,还有 24.9%的人 认为“在网上做什么都可以毫无顾忌”。青少年网络道德感的弱化主要是因为网络的高度隐蔽性。 他们谈论的话题是: (3)考试临近,学习越来越紧张,不少家长决定将家中的电脑锁起来,禁止孩子再用电脑。对此孩子们 有不同的看法。在与家长沟通中,你认为说话不得体的是( )(2 分) A.爸爸妈妈,我理解你们的苦心,但是,在紧张的学习之余,玩电脑游戏可以使大脑放松,对下一步的学 习是有利的呀!还是不要锁电脑吧? B.爸爸妈妈,我知道你们是为了我好,可是你们想过没有,这样做,是不是有些武断?是不是不相信你们 的孩子呢?你们把我当贼防范,真是令我太失望了。 C.爸爸妈妈,我理解你们是担心我抵制不了电脑游戏的诱惑。不过,你们应该相信我能科学地安排学习和 娱乐的时间,不会拿中考当儿戏的,再说了,有时我也需要上网查找复习资料呀,你们锁了电脑我会很不 方便的。你们觉得我说的有道理吗? D.爸爸妈妈,我知道你们是为了我好,担心我抵制不了电脑游戏的诱惑才锁电脑的。不过,我想和你们商 量一下,能否在周末给我一点放松的时间呢?我也需要上网查找学习资料呀! 四、阅读理解(33 分) (一)阅读杜甫的《望岳》,回答问题。(4 分)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0.“阴阳割昏晓”一句中的“割”字用得极好,请赏析“割”字的好处。(2 分) 11.下列各项中,对本诗赏析错误的一项是()(2 分) A.全诗紧扣“望”字,从朝至暮,由近及远,句句写向岳而望,热情讴歌泰山的秀美景色和雄伟气势。 B.首联以设问统领下文,以一望无际的青翠之色烘托泰山的高耸入云,也蕴含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 情。 C.颈联写细望所见,对仗工整。诗人心情激荡,眼界开阔。 D.尾联似写登山,实为明志,点明全诗的主旨,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 气概。 (二)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回答问题。(9 分)【甲】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 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 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纪昀《河中石兽》) 【乙】雁奴,雁之最小者,性尤机警。每群雁夜宿,雁奴独不瞑①,为之伺察。或微闻人声,必先号 鸣,群雁则杂然相呼引去。 后乡人益巧设诡计,以中雁奴之欲。于是先视陂薮②雁所常处者,阴布大网,多穿土穴于其傍。日未入, 人各持束緼③并匿穴中,须其夜艾,则燎火穴外,雁奴先警,急灭其火。群雁惊视无见,复就栖焉。于是 三燎三灭,雁奴三叫,众雁三惊;已而无所见,则众雁谓奴之无验也,互唼④迭击之,又就栖然。少选, 火复举,雁奴畏众击,不敢鸣。 乡人闻其无声,乃举网张之,率十获五而仅有脱者。 ……冯生工属文尝为《雁奴说》,叹其以诈相笼、以祸相嫁也,其言曰:“奚独雁哉,人固有之,李 斯秦之警也,赵高诈燎而胡亥击之,国入于汉;陈蕃汉之警也,曹节诈燎而孝灵击之,家获于魏。由是观 之,可不为之大哀邪!” (宋祁《雁奴后说》) 【注释】①瞑:同“眠”。②陂薮(bēi sǒu):陂,堤岸、湖边。薮,湖泽通称。③緼(yùn):乱麻 绳。④唼(shà):水鸟吞食声。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 分) (1)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 (2)须其夜艾( ) (3)阴布大网( ) (4)叹其以诈相笼( ) 13.翻译下面的语句。(2 分) 已而无所见,则众雁谓奴之无验也。 14.两文分别讽喻了什么现象?(2 分) 15.简要说明两文在写法上的相同之处及其作用。(3 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9 分) 人工智能 2.0①“人工智能 AI”2017 年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全面实施战略性新 兴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新材料、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制药、第五代移动通信等技术研发和转化,做 大做强产业集群。” ②中国工程院院士、计算机应用专家潘云鹤说,AI 当前正处在转折之际,其技术会升级换代。它将通 过跨媒体和各种无人技术更紧密地融入人类生活;通过人机混合增强智能,成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通过 大数据和群体智能,拓展、管理和重组人类的知识,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建议,在越来越多专门领域 的博弈、识别、控制和预测中达到甚至超过人类的能力。“因此,我们将这样的人工智能称为 AI2.0。” ③“30 年后的 AI2.0 必将成为巨人,但是它会在哪些方面展示它与众不同的威力呢?” ④在潘云鹤的构想中,到那个时候,大数据智能的研究已经可以为经济智能化运行提供强大的工具, 帮助政府和企业从宏观、中观、微观等角度预测经济和市场的走向,前瞻性地创造新产品,进行新投资, 确定新政策,从而避免如次贷危机、金融危机等全球性风险,以及产能过剩、库存畸高等问题。市场经济 和政府调控相结合的科学基础,使人类经济的运行进入更高水平。 ⑤对于人类最关心的话题之一——AI2.0 对人类健康将产生怎样的影响?潘云鹤料想,“AI 用于预防 医药,已进入发力阶段”。 ⑥近年来涌现的各种大型医疗仪器、小型穿戴式设备、大量生理传感器和海量的数字化病历,源源不 断地生成人体健康的大数据。将这些大数据汇合、分析、学习和提取,就可以预测人体健康的走向和生病 的可能。在未来,借助人工智能,高血压、糖尿病、癌症、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或许能得到预防或者阻 断。 ⑦另一个关于 AI 的梦想是:人脑和电脑联通。 ⑧潘云鹤说,人脑和电脑如能直接联合工作,就会形成“脑机混合”,增强智能。如果一个学生能轻 而易举地记住《新华字典》、唐诗宋词、《古文观止》、四书五经、中国通史、英汉词典、世界地理、中外 法律……可以想象,我们的教育,会因此产生什么样的改变。 ⑨AI 的能力似乎无可估量。可以想象人类未来与 AI 共存的种种图景: ⑩当你在街上碰到陌生人时,系统会产生并处理数据,通过 AI 程序就能知道你对他的印象如何。 ⑪在医院里,AI 分析 X 光片的水准比人类医生还要棒,这些智能机器还可以用于癌症等疾病的早期 检查,甚至在你尚不知晓的情况下采取防治措施。 ⑫一场彻头彻尾的人工智能革命,正真切地出现在我们面前。以色列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做出预 测:未来,大量的工作岗位将被智能机器取代,数十亿人将成为“无用阶层”,社会被少数精英阶层掌控。 ⑬于是一个关于 AI 的终极恐惧,进入人类的集体思想——AI 会控制人类吗? (节选自《读者》,有删减) 16.在潘云鹤的构想中,30 年后的 AI2.0 将在哪些方面展示它的能力?(2 分) 17.第④段中加点词“到那个时候”能否删去?为什么?(2 分) 18.第⑥段中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 分) 19.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认为 AI 会控制人类吗?为什么?(3 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1 分) 拴在琴凳上的十年 ①我生长在大西北沙漠边缘的油田小镇,妈妈做出“一定要让女儿学琴”这个决定的那年,我才 4 岁 半,坐在小课桌前,脚还踩不到地面。妈妈和爸爸月工资加在一起也就两三百元。家里的存款有两三千, 而一架钢琴怎么说也要近万元。 ②钢琴被搬回家的场景我还记得。正是春夏之交,爸爸和他的七八个年轻的朋友把一个巨大的、沉重 的、被严严实实包裹的大家伙抬上三楼。小小的家里围了很多人,包裹被层层打开,黑色的钢琴漆在阳光 下明晃晃的。 ③妈妈像是对着全世界宣布:“贝贝,这是你 5 岁的生日礼物。你以后要好好学,听见没?” ④“嗯!”我怯弱地回答。 ⑤后来我明白,永远不要轻易答应自己完全不了解的事情,尤其是在自己还懵懂无知的时候。——即 便当时明白又如何,我没有选择的权利。 ⑥随着钢琴被搬进家门的是一些铁律:所有的作业必须在下午放学前完成,每晚七点到九点固定练琴 两个小时,中途只能上厕所一次,喝水一次…… ⑦钢琴进门到我初中毕业,妈妈每晚都会坐在我的旁边,从开始的音阶,到每一首曲子的每一个音阶 和节拍,全程监督,几乎全年无休。重大考试和比赛前,练琴时间会尽可能延长。 ⑧“找个好老师,这太重要了!”身为高中老师的妈妈,从来就对此坚信不疑。可是小镇上会钢琴的 成年人几乎没有,只能去银川。从小镇到银川单程近四个小时,道路坑坑洼洼,路两边是连天的戈壁,沿 途几十里路不见人烟。晴天,尘土翻滚;雨天,泥泞不堪。 ⑨银川的钢琴课一周一次。周日凌晨,瘦小的妈妈常常把我驮在背上追赶去市里的公交车。遇到沙尘 暴的时候,妈妈侧身护着我,母女俩紧紧相拥,像风中的两片树叶,飘摇在行进的路上。有时为了省钱, 妈妈只买一个座位,客满的时候她就一路抱着我。中午将近十二点到银川南门的老汽车站,再坐 3 块钱的 人力三轮车到文化街的歌舞团大院,下午四点原路返回,晚上到家早已天黑。在路上耗去近八个小时,只 为学一个小时的“专业课”。 ⑩北方的冬天,滴水成冰,常常开始上课了,我的手仍像冻坏的胡萝卜。连钢琴老师都有些不忍,倒 杯热水让这对从寒风里来的母女先暖一暖。夏天闷热,母女俩昏昏沉沉地挤在公交车上,我满身都起了痱 子。 ⑪每当拉着妈妈的手走在银川宽阔的马路上,我总是什么都想要,但是到头来也什么都没买。妈妈的 理由不容置疑:“学费一次 50 块,还有吃饭、来回车费,我们要把成本控制在一次 100 块以内。”只有和 钢琴相关的,妈妈才会额外通融。 ⑫伴随琴声的欢笑声寥寥无几,似乎这件“高贵”的兴趣爱好无法让任何一个人从中获得“轻松”与“喜乐”。因为学琴的成本太高,练琴就需要加倍努力。常常伴随着的,是抽泣声和严厉的训斥声。被撕 过琴谱,被打红过手,还有几次被拉下琴凳…… ⑬每次回想拴在琴凳上的十年,心酸和痛苦溢满全部的记忆。后来经历了很多事情之后,我才明白哪 有什么东西是可以轻松获得的呢? ⑭十年,周而复始,一直到我考完业余十级。忽然有一天,钢琴老师在妈妈数次征询意见之后,明确 地说:“这孩子不适合搞钢琴专业!” ⑮我的手太小,即便付出比其他孩子多达数倍的努力,同样的曲子我依旧弹得非常吃力,这是我的 “硬伤”。妈妈一直忽略了这一点,最终我偏离了她的规划——上音乐学院附中、考上北京或者上海音乐 学院的钢琴表演系。我在妈妈的失望中“仓皇”地读了高中。我终于如释重负,好像获得了新生一般。 ⑯后来,每当有人问我:“你喜欢弹琴吗?”“喜欢”这个答案就只是说给妈妈听的。 ⑰但是,生活就是这样,很多你认为无法化解的东西,岁月却把它轻易地化解了。在我意识不到的某 一年的某一刻,我忽然和以前的生活和解了——“妈妈,学校的钢琴比赛,我进复赛啦!”“妈妈,我在 教会当了司琴。有人在教堂结婚,我弹了《婚礼进行曲》!”…… ⑱我无比感激童年的每一首钢琴曲——这些乐曲和我在以后学习文学、艺术、历史等彼此影响和融通; 感激童年无数枯燥乏味的练习,这些技巧成为我的肢体和记忆不可磨灭的一部分。 ⑲我数次想对妈妈说:这么多年过去,我明白,自己最终的收获,远比曾经付出的多。您虽然是一位 “虎妈”,但我却要感谢您,是您让我成为一个更好的人!话刚到嘴边,我就哽咽了。 20.依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4 分) 时间 情节 “我”的心理 4 岁半 ① 怯弱 学琴的十年 往返银川学琴 ② 考完业余十级之后 ③ 如释重负 多年后 “我”和以前的生活和解了 ④ 2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2 分) (1)结合文章,说说标题“拴在琴凳上的十年”的含义。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⑨段画线的句子。 22.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2 分) A.本文回忆了“我”十年学琴的一些往事,全文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 B.文章刻画了一个为了女儿的“兴趣”,辛苦奔波、甘于付出、严厉苛刻的母亲形象,而女儿对母亲始终充满怨恨。 C.“伴随着琴声的欢笑声寥寥无几”说明学琴这件事无论对“我”,还是对妈妈而言,都是很辛苦、很煎熬 的一个过程。 D.文中“我在妈妈的失望中‘仓皇’地读了高中”是指妈妈对“我”挣脱了她的束缚,主动放弃“搞钢琴 专业”的规划而感到失望。 E.第⑧段着重描写了从油田小镇到银川那条每周学琴的必经的道路,更好地烘托了“我”学琴路途中的艰 辛。 23.请结合原文和“链接材料”,说说作者为什么把自己的母亲称为“虎妈”。你对“虎妈狼爸现象”有怎样 的看法或感悟?(3 分) 链接材料 社会上有些父母被称为“虎妈”“狼爸”,他们教育孩子的方式是打骂兼备,常常备着藤条、 鸡毛掸子,孩子背不出课文,打!作业做不好,打!不练琴,打!……一方面,这种教育方式受到很多人 的指责;另一方面,他们也确实“打”出过“一门三北大”的教育奇迹。这种现象被称为“虎妈狼爸现 象”。 五、作文(40 分) 24.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周光召说,科技是普及性的事业,公众不仅要了解科学知识,还要了解科学态度、 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明白滥用科技对人类带来的不良影响,反对那些唯利是图、利用科技做对人类造成 危害的事情。 读了上述这段话,你一定有自己的见闻、感想和体验。请以“科学”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②立意自定;③不少于 600 字。 答案: 第二单元检测 一、1.A【解析】A 项中,“物候”中的“候”应读 hòu。 2.C【解析】A 项中,“无动于衰”应为“无动于衷”;B 项中,“难逃扼运”应为“难逃厄运”,“在却难逃” 应为“在劫难逃”;D 项中,“消声匿迹”应为“销声匿迹”。 3.D【解析】D 项中,第一个逗号应在引号内。 4.(1)①删去“随着”或“令” (2)③把“传承”改为“传授”或“教授”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修改病句。第①句为成分残缺(缺主语),删去“随着”或“令”。第③句为动宾短 语“传承”与“技能”搭配不当。 5.【示例】有“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深红有“千树万树梨花开”的雪白6.C【解析】通读语段,可知⑥表达了一种观点,是总起句,可作为第一句;②结合上句的意思,引出分析, 可作为第二句,而后从两方面进行,从“固然”和“更”可辨析①在③前;⑤句以名言为证,然后引出结 论,所以⑤在④前。由此分析,正确的顺序为:⑥②①③⑤④。 7.【示例】(1)天空中挂着一弯残月,田岸旁两棵柳树伫立,柳条飘荡,两个农人在田间劳作。在图画右 上角,是“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提名和作者丰子恺的署名。(2)作者通过描绘残月夜,杨柳岸农民的田间 劳作,体现了农民的辛劳,表现了丰子恺对普通民众的关心。 二、8.①这本书记载了作者一家在威斯康星重建沙地农场的生活片段,所写内容按十二个月的顺序编排在 一起,因此取名为“沙乡年鉴”。 ②【示例一】同意。我们为了保护原始野性,需要采取一些措施,但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如《沼泽地的哀 歌》中,政府用各种方法保护沼泽地,却威胁到作为沼泽原始性化身的鹤的生活,迫使它们离开,人类的 这种保护行为,反而弄巧成拙。【示例二】不同意。人类的发展往往会影响自然,因此在发展中要有保护 自然的意识。如《沼泽地的哀歌》中,如果政府不采取措施保护沼泽地,人类的开辟和侵占只会更加加速 鹤的离开,人类这种行为对原始状态的保护有积极意义,并不是所有的保护都会弄巧成拙。 【解析】本 题考查对《沙乡年鉴》的理解。第一空,这本书记载了作者一家在威斯康星重建沙地农场的生活片段,所 写内容按十二个月顺序编排在一起,因此取名为“沙乡年鉴”。第二空,要先表明是否赞同“所有对这种 原始状态的保护都是弄巧成拙”这句话,然后结合名著的内容具体阐述理由即可。 三、9.(1)【示例一】手机进校园的利弊【示例二】音像制品对青少年的影响(2)网络的利与弊。(3)B 四、10.一个“割”字,表现出泰山像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断了阳光,使泰山明暗对比强烈。突出了泰山遮 天蔽日的景象。【解析】本题考查赏析重点词语。解答时,先分析“割”的词性及含义,再结合诗句分析 其好处。“割”是动词,本意是“分割”,在这里“割”的宾语是“昏晓”,即泰山能把阳光切断,“割”就 写出了泰山之高。 11.A【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能力。本诗围绕“望”字展开,首联为远望,颔联为近看, 颈联为细看,尾联为眺望。 12.(1)依照(2)止,尽(3)暗中,秘密(4)笼罩,捕捉 13.不久什么也没看见,群雁就认为雁奴毫无根据地乱叫。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翻译句子。首先找出关键实词、虚词,再看有无特殊句式。本题中“验”是关键词, “……也”是判断句句式,注意翻译出的句子要符合现代汉语规范。 14.【甲】文讽喻教条、孤立、静止地看待事物以至“主观臆断”的现象;【乙】文讽喻只看表面现象不辨 真假、良莠以至以怨报德的现象。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中心的理解能力。要想抓住文章的中心,须先理清故事的大意,感知故事的 情节。解答时,需要结合人物的事迹、自己的感悟等方面进行分析。 15.①借事说理或寓理于事。作用:能使读者于生动具体的事件中领会作者所阐释的道理,更加发人深省, 更具说服力。②叙议结合。作用:使读者既能获得具体的感受,又能获得理性的感悟,进而更加深入地把 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解析】本题考查对写作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能力。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 解内容。明确这种说理性的文章常用的写作手法,然后再根据具体内容分析。 【参考译文】【乙】雁奴是雁群中最小的一只,性格特别机警。每次雁群晚上睡觉时,唯独雁奴不睡,为 它们守夜。有时稍微听到有人的声音,一定先大声叫唤,雁群就鸣声杂乱地飞去。后来乡里的人更加喜欢设下巧妙的陷阱,专门用来对付雁奴。于是先找到雁群常栖息的湖边地带,暗 中铺下大网,并在网的附近挖好洞穴。白天雁群不在,人们就拿着牵网的麻绳藏于洞中,等到天快要放亮 时,人们就在洞外点火,雁奴最先警觉而鸣叫,(人们)立刻灭掉火。雁群惊醒不见有什么动静,就又栖 息。于是人们屡次点火,雁奴屡次鸣叫,雁群屡次惊醒;不久什么也没看见,群雁就认为雁奴毫无根据地 乱叫,轮番啄食、攻击它,然后又栖息。过了一会儿,(人们)又点火,雁奴害怕雁群再啄击它,不敢鸣 叫报警了。 人们没有听到雁奴的鸣叫,就拉绳张网,大概十只鸟中能捉住五只。 ……姓冯的人曾写了《雁奴说》,感叹他们用欺骗的手段来捕捉雁群嫁祸于雁奴,他说:“哪里只是 雁是这样呢,人本来也是这样,李斯可以说是秦朝的雁警,赵高采取诈燎之术而使李斯受到胡亥的打击, 以致国家最终归入汉朝;陈蕃可以说是汉朝的雁警,曹节采取诈燎之术而使陈蕃受到孝灵帝的打击,以致 汉室最终被魏国擒获。由此看来,这难道不应该为它感到深深地悲哀吗?” 16.大数据智能的研究已经可以为经济智能化运行提供强大的工具(或大数据智能研究可以使人类经济的运 行进入更高水平);对人类健康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可以用于预防医药,已进入发力阶段;人脑与电脑联 通形成“脑机混合”,增强智能。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信息的筛选能力。解答此题时,在整体感知 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找到与问题相对应的内容,可从文中筛选出句子回答。文章第④~段写了潘云鹤的构 想,根据内容可知,他主要构想了三个方面,即第④段的“大数据智能的研究已经可以为经济智能化运行 提供强大的工具”;第⑤段“AI2.0 对人类健康将产生怎样的影响”;第⑦段“另一个关于 AI 的梦想是:人 脑和电脑联通”。 17.不能删去。“到那个时候”指 30 年后,起限制作用,明确了具体的时间范围,如果删去则与实际情况不 符。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说明文语言的特点。解答此类题, 先解释词语,说明用了该词句子的意思,再说明删去此词句子的意思,最后强调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 准确性与严密性。“到那个时候”根据前文可知指的是 30 年后,如果删了则时间不明确,与实际情况不符。 18.举例子。列举了多种疾病,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人工智能对人类各种疾病起预防或者阻断的作用(或可 以预测人体健康的走向和生病的可能)。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解答此题首先要了 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其各自的特征和作用,然后根据文段内容从说明了事物的什么特征,阐明了什 么事理等来分析其作用。 19.【示例一】会控制人类。如果不加以恰当管理,会思考的机器人可能会违背我们人类的意愿,将给我们 的生活造成巨大干扰,甚至可能终结人类文明。因此,我认为 AI 会控制人类。【示例二】不会控制人类。 人类已经制造并使用了无数动力机械、汽车轮船、无人飞机,而人的手足并未因此萎缩,人类的安全也并 未因此受到威胁,人类一定能有效地驾驭它们。因此,我认为 AI 不会控制人类。 【解析】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解读能力。这是一道阅读开放题,能表明自己的观点, 并阐述自己的理由即可。 20.(1)①收到钢琴做礼物 ②辛酸、痛苦 ③放弃学琴、读普通高中 ④感激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梳理和概括能力。根据表格内容,找到相应的段落,逐条总结即 可。在总结时寻找每段的中心句和文章的中心句。或者找到重点词语,用自己的语言将词语整理组合也可。 21.(1)一是强调耗费在学琴上的时间长;二是表达了精力、思想完全被学琴束缚的痛苦;三是我对学琴 有一种畏惧和抵触的心理。(2)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母女俩”比作风中飘摇的“两片树叶”,生 动地表现了母女俩学琴路途上的艰辛。 【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标题的含义”。需从两个方面去考虑,即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拴在琴凳上的十年”字面意思比较容易理解,加上主语,概括文章内容即 可得出是作者被迫学钢琴的十年生涯;深层含义需要聚焦到蕴含深意的动词“拴”上,“拴”可以理解为 “绑住”“锁住”,从这个字我们可以分析出作者的心理状态,即钢琴带给她的不自由感。(2)本题考查对 句子的赏析能力。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画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紧紧相拥的“母女俩”比 作风中的“两片树叶”,生动地表现了母女俩在沙尘里的艰难,突出了学琴的艰辛,表达了“我”对妈妈 的感激。 22.(3)BD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B 项中,“我”对妈妈的情感态度是感激的; D 项中,句子的意思是:因为“我”手小,不适合“搞钢琴专业”,并最终偏离了妈妈的规划,这让她感到 失望。“仓皇”写出了“我”内心的不安和内疚。 23.称为“虎妈”的原因:“虎妈”就是那类以打骂方式教育孩子的妈妈,而“我”的妈妈在我学琴时也是 以打骂的方式对待我。 看法或感悟: 【示例一】对于现实生活中的“虎妈狼爸现象”我们应该辩证地来看。在孩子尚不能完全 自觉自主时,父母监护其成长,采取一些方式促进孩子成才,是可以理解的,而且,有时候也确实是有效 果的,但是要注意分寸和尺度,如果使用过激的打骂的教育方式,以至损害其身心健康,是不可取的。 【示例二】“虎妈狼爸现象”从表面上看是一个家庭教育方式是否妥当的问题,但透过表象,却发现这其 实是一个社会问题,“唯分数论”“一考定终身”等浮躁的社会现象,也是促使父母采取极端教育方式的原 因之一,所以,要想改变“虎妈狼爸现象”,需要家庭、社会一起努力。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及表述自己看法的能力。解答时,结合材料与文章内容分析 即可。因为妈妈对“我”寄予了很大期望,对“我”的教育十分严格,打骂兼备,“我”被打红过手,被 拉下过琴凳,所以“我”称妈妈为“虎妈”。回答看法或感悟时应观点明确,或支持或反对或其他看法, 理由要充足,具有说服力。 五、24.【例文】 科技在我身边 对于科技这个词语,大家都很熟悉,电脑、电视都是科技的馈赠,自从瓦特发明了蒸汽机,整个世界 就迈入了科技时代;自从爱迪生发明了电灯,我们就离开了黑暗并且更加崇拜科技了;牛顿因为树上掉下 来的一个苹果,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又让科技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科技好玩,至少包含着这样几层意思,一是科技本身,支配宇宙的自然规律是充满魅力的;其二,探 索科技的过程,揭示自然规律的过程也是趣味无穷的。其三,科学一旦与人生碰撞,与人类社会发生关系, 无论是正面与反面,也是趣味横生的。 科技无处不在,科技让人类无比自豪! 科技对于我们是多么重要啊,假如有一天,没有了电,人们将继续生活在黑暗中;没有了煤气、石油, 那人们岂不是还要吃生的东西或钻木取火,继续用牲畜拉车;没有了手机和电脑,人们是不是还用飞鸽传 书…… 由此看来,我们的衣食住行一刻都离不开科技的贡献,相信我们身边的每个人也在时时刻刻的对科技 的发展以自己的方式探索着,贡献着……我虽然顽皮,但也着实体验了一把科技的滋味:我把一些苏打粉 放进杯子里,然后加上白醋,这时“火山爆发”了!马上,白醋冒起了洁白的泡泡。 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得科学不只为尖端技术服务,也越来越多地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这就需要正处于青少年时代的我们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在享受新生活的同时,更要创造新生活。如今,科 技产品的更新换代不断加快,可视电视、电脑上网、心脏起搏器,已经不算新鲜了。从 1901 年发明的真 空吸尘器,到人造地球卫星、载人宇宙飞船,科技在不同领域里显示出了强大的力量。学习科学技术,不 仅仅是为了成为科学家,也是为了能适应生活,更为了能成为新世纪的主人,担起新世纪,为国家建设, 为人类文明做出贡献。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科技发展突飞猛进,人工合成胰岛素、断手再植、杂交水稻、爆炸原子弹和 氢弹、发射人造卫星和飞船等等,这些令世人瞩目的科技成就,大大缩短了我国和先进国家的科学技术的 差距,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注入了活力。邓小平爷爷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确如此,科学为我 们祖国的腾飞插上了翅膀。毛泽东主席曾对青年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 这句话,饱含了长辈们对我们的殷切期望。如果说长辈们用辛勤的劳动建设了 21 世纪的祖国,那么,我 们就应该以知识、以科学担起新世纪的重担。 【点评】本文语言简洁流畅,富有激情,主要写了科技带来的变化,小作者如数家珍般细细道来。科技每 天都在飞速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将来的社会还得依靠你们这些爱科学的孩子去推动进步! 第三单元检测(时间:90 分钟满分:100 分) 一、积累与运用(19 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1 分) A.芳草鲜美(xiān) 此中人语云(yǔ) 为嵁为岩(kān) B.无人问津(jūn) 陶后鲜有闻(xiān) 卷石底(quán) C.为宫室(wéi) 八分有奇(qí) 可爱者甚蕃(fán) D.俶尔远逝(chù) 窈窕淑女(tiǎo) 参差荇菜(xìng) 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1 分)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神情与苏、黄不属 B.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C.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D.寻病终 寻向所志 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2 分) A.诎右臂支船 B.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C.左手倚一衡木 D.舟尾横卧一楫 4.名句积累。(9 分) (1)《桃花源记》中描绘桃花源奇特优美的自然景物的两句是: , 。 (2)青青子衿, 。(《诗经·子衿》)(3)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化用“临渊羡鱼”这一典故的诗句是: , 。 (4)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 , ”,指出千山万水也不能阻隔朋友 间的真情。 (5)《小石潭记》中表现溪水蜿蜒曲折、时隐时现的句子是: , 。 5.下面语段的空白处依次填入—组句子,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映日荷花,接天莲叶,亭亭莲蓬,柔嫩玉藕,无不牵惹诗情,引人遐思。让我们学做莲叶的事业吧,; 让我们学做荷花的事业吧,;让我们学做莲子的事业吧,;让我们学做藕的事业吧, 。 ①把寂寞留给自己②把芬芳献给他人③以苦心孕育未来④以宽阔拥抱生活 A.②①④③ B.④②③① C.③②④① D.①②④③ 6.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记”是一种文体,为记述事物的文章。《桃花源记》表达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B.《核舟记》一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模式,按照一定的空间顺序来说明,条理清晰,结构紧凑。 C.《小石潭记》一文抒发了作者谪居生活的苦闷、抑郁和忧伤的情感。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可分为赋、比、兴三个部分。 7.巧对下联。(2 分) 有一年冬天,苏轼和佛印和尚踏雪赏梅,佛印见景生情,脱口而出:“雪里白梅,雪映白梅梅映雪。” 下面几个字是苏轼的下联。试根据对联的有关常识,重新排列这几个字,使它和上联对仗工整。 上联:雪里白梅,雪映白梅梅映雪。 下联: 二、名著阅读(3 分) 8.(2017·四川巴中中考)阅读下面名著选段,按要求回答问题。(3 分) 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 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 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 (1)选段中的“他”是名著《 》中的主人公。(1 分) (2)该名著的作者长于写人,善于调动各种手法塑造人物。选段主要采用哪种描写方法刻画人物?请结 合原著,简要说说“他”的性格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 分) 三、综合性学习(4 分) 9.根据要求写句子。(4 分)导游小张带着旅游团在一个风景秀丽的景点登山。行至半山时,一位老太太的衣服被路边的荆棘划破 了,她蹲在那儿再也不愿意登山了。导游走过去,笑眯眯地对她说:“”老太太一听,脸上的愁云一下子 就没有了,高高兴兴地继续登山。 想一想,这位导游到底说了什么话?请你把导游可能说的话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四、阅读理解(34 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4 分)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0.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前四句所展示的画面。(2 分) 11.诗的后四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和心情?(2 分) (二)(2017·河南中考)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回答问题。(8 分)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 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顺宗即位,王叔文、韦执谊用事①,尤奇待②宗元,与监察吕温密引禁③中,与之图事。叔文欲 大用之,会居位不久,叔文败,与同辈七人俱贬。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永州司马。即罹窜逐④, 涉履蛮瘴⑤,崎岖堙厄⑥,蕴⑦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为骚文十数篇,览之者为之凄恻。 (节选自《旧唐书·卷一百六十》) 【注释】①用事:执掌政权。②奇待:器重礼遇。③禁:宫禁,帝王的住处。④罹窜逐:遭遇放逐。⑤涉履蛮 瘴:经历蛮地瘴疠之苦。⑥堙(yīn)厄:指道路艰难。⑦蕴:积聚。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隔篁竹,闻水声 不求闻达于诸侯 B.卷石底以出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C.皆若空游无所依 似与游者相乐 D.四面竹树环合 环滁皆山也 13.把语段【甲】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分)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14.语段【甲】是怎样从侧面写出小石潭水“清”的特点的?请结合相关内容具体分析。(2 分) 15.结合语段【甲】【乙】的内容,分条概括语段【甲】作者感到“凄神寒骨”的原因。(3 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回答问题。(10 分) 东坡居士极不惜书,然不可乞。有乞书者,正色诘责之,或终不与一字。元祐中锁试①礼部,每来见 案上纸,不择精粗,书遍乃已。性喜酒,然不能四五龠②已烂醉,不辞谢而就卧,鼻鼾如雷。少焉苏醒, 落笔如风雨,虽谑弄③皆有义味,真神仙中人。此岂与今世翰墨④之士争衡哉? (节选自黄庭坚《题东坡字后》) 【注释】①锁试:文中指东坡任主考官近两月间,不能与外界联络。②龠(yuè):古代容量单位。③谑 弄:开玩笑,嘲弄。④翰墨:借指文章书画等。 1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 分) (1)有乞书者( ) (2)不择精粗( ) (3)书遍乃已( ) (4)虽谑弄皆有义味( ) 17.下列各句与例句中“然”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例句:东坡居士极不惜书,然不可乞 A.神游其中,怡然自得(《幼时记趣》) B.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晏子使楚》) C.吴广以为然,乃行卜(《陈涉世家》) D.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出师表》)18.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 分) 然 不 能 四 五 龠 已 烂 醉 19.翻译下列句子。(2 分) (1)正色诘责之,或终不与一字。 (2)性喜酒,然不能四五龠已烂醉。 20.为什么黄庭坚称苏东坡是“神仙中人”?(用自己的话概括)(2 分) (四)(2017·贵州遵义中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2 分) 说 “正” 李建永 ①每一个汉字的组成结构部分,往往都包含着丰厚的意蕴。“正”字由“一”与“止”构成,故其本 义乃“守一以止”。东汉许慎《说文》讲:“正,是也。从止,一以止。徐锴曰:‘守一以止也。’” ②那么,“一”是什么?何以守“一”? ③《说文》讲:“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其大意与老子《道德经》之“道 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相近。我倒觉得,由于《易·乾卦》的六个阳爻(yáo),是由六个 “一”组成的,因而“一”体现的正是《易·乾卦·文言》中阐释的“刚健中正”。故我认为,“一”的本 义乃“刚健中正”。 ④“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对生长于天地之间的人来说,“刚健中正”的“正”来自于“中”, 正气来自于中气,中气源自养气,正如孟子所谓“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儒家讲正心诚意,修齐治平,就 是从自身的“养中持正”做起,蕴藉涵养胸中之正气,氤氲醇化为道德、智慧和力量,不仅德润自身,裨 益家庭,而且成就事业,造福人民。 ⑤然而,理论不能只停留于理论阶段,理想也不能仅止于理想化。迄今为止,在塞北的许多村庄,每 逢村干部换届选举以及其他事宜的投票活动,仍然沿用老辈人传法,画下一个个“正”字来计票,这种计 票方式,倒不完全因为“正”字恰好五画方便记数,其注重并寻求的正在于“正”字所蕴含的传统政治文 化意义。 ⑥孔子曰:“政者,正也。”政治的全部要义,就在于一个“正”字。而“正”者“守一以止”,当 “止”于“刚健中正”。“刚健”乃精诚坚守,一以贯之;“中正”乃公平正义,一身正气。至于“守一以 止”的“守”,对为政者来说,既要求秉持公道正义,不越雷池半步的操守与坚守;亦包含我疆我理守土 有责,对岗位事业的担当与使命。特别是各级机关单位的一把手——尤其是主政一方或一个方面的主官, “一”与“正”一身双荷,担子艰巨,责任重大,位高权重,影响深远,在其能否“守”“止”之间,不 仅关乎一己之荣辱,同时还关系到一项事业的成败,关系到一方土地乃至一个系统的安危,“政”与“正” 相较,多了一个反文旁,意为敲打、敲击、打击。所以,监督、约束、制约乃至惩治、法治、制裁等,也 是为政者必须接受的要求。⑦俗话说:“出家如初,成佛有余。”可见“止一”不易,“守一”更难;更何况有人明知故犯。倘若 有的人——特别是官员,不甘“守”,不愿“止”,不肯“养中持正”以厚德载物,不能“刚健中正”以自 强不息,必然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现实中有太多反面教材给人以警示:迷失航向、偏离正道、贪赃枉法、 行险侥幸者,就会像俗语所言“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 ⑧其实,做人做官,一个道理。 (选自 2016 年 12 月 9 日《人民日报》,有改动) 21.请用自己的话归纳本文的中心论点。(2 分) 22. 文章对“为政者”提出了哪些要求?(4 分) 23.文章对第⑦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简析其作用。(3 分) 24.请你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怎样“养中持正”。(3 分) 五、作文(40 分) 25.亘古至今,古诗一直都是中国文化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也是博大精深的古代文化宝库中的精髓。它们就 像我的一个亲密好友,伴我成长,使我受益。 请以“古诗伴我成长”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请补全题目再写作;②写出真情实感,600 字以上;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班名、人 名等。如要出现,一律用“××”代替,否则扣分。 答案: 一、1.D【解析】A 项中,“语”应读 yù;B 项中,“津”应读 jīn,“鲜”应读 xiǎn;C 项中,“奇”应读 jī。 2.B【解析】A 项中,前者意为“类”,后者意为“类似”;C 项中,前者表示“存在,与‘无’相对”,后 者“同‘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D 项中,前者意为“随即,不久”,后者意为“寻找”。 3.D【解析】A 项中,“诎”同“屈”;B 项中,“有”同“又”;C 项中,“衡”同“横”。 4.(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2)悠悠我心(3)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4)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5)斗 折蛇行明灭可见 5.B【解析】回答本题时,要紧扣莲的各部分的特点,使其前后衔接连贯。 6.D【解析】《诗经》可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采用赋、比、兴的手法。 7.风中绿竹,风翻绿竹竹翻风。二、8.(1)骆驼祥子祥子(2)外貌描写。他最初是老实、坚韧、自尊、好强、吃苦耐劳的底层劳动人民, 最后却变成一个自甘堕落、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的市井无赖。 三、9.【示例】老奶奶,这儿的山水对您真有感情,这么多人在一起,偏偏只是跟您打招呼! 四、10.秋水涨满,与岸齐平,水天相接,浑然一体。水汽蒸腾,笼罩着云梦泽,波涛汹涌,摇撼着岳阳古 城。【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画面的描绘能力。解答时,首先要理解诗句的含义,了解诗句所写的内容, 然后根据语境,用优美的语言进行描写。要根据内容进行合理的想象,不能直接翻译。 11.运用了比喻和用典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希望出仕做官的愿望和无人引荐、求官不得的苦闷心情。【解 析】本题考查的是修辞手法及作者的思想感情。回答第一问时,“欲济无舟楫”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将“想渡河没有船只”比作“想从政而无人引荐”,“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巧妙地化用了“临渊羡鱼, 不如退而结网”的典故。回答第二问时,要结合“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进行分析。 12.D【解析】A 项中,前者意为“听到”,后者意为“使……听到”;B 项中,前者意为“露出”,后者意为 “在国外”;C 项中,前者意为“游动”,后者意为“游玩的”;D 项中,两者均意为“环绕、围绕”。 13.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解析】本题考查对 文言文语句的翻译能力。翻译时,要联系上下文,句中的重点字词要翻译正确,以免失分;句子要符合现 代汉语的语法规则,句意要通顺。 14.①可以看到潭底的整块石头,写出了水的清澈。②水中鱼儿像在空中游动,写出了水的清澈。③日光直照 到潭底,石上有鱼的影子,写出了水的清澈。【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能力。分析时,先找 出侧面描写小石潭水“清”的特点的句子,再结合找到的句子进行分析即可。 15.①被贬之地荒远、凄清,“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②屡次被贬,政治失意,“即罹窜逐, 涉履蛮瘴”,使作者心境凄凉;③小石潭凄清的环境,使作者联想到自己的遭遇,因而“凄神寒骨”。【解 析】结合语段【甲】“以其境过清”可以看出被贬之地凄清是作者“凄神寒骨”的原因之一;结合语段【乙】 “再贬永州司马。即罹窜逐,涉履蛮瘴”可以看出作者屡遭贬谪是“凄神寒骨”的原因之二;结合【甲】 【乙】语段,语段【乙】是作者的生平经历,根据“蕴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览之者为之 凄恻”,可以断定作者在写作中,结合了自己的生平遭遇,因此小石潭的环境与作者的心境相契合是原因 之三。 【参考译文】【乙】唐顺宗即位后,王叔文、韦执谊执掌朝政,(两人)尤其器重柳宗元。柳宗元和监察御 史吕温一起被秘密召入宫中,一起商讨国家革新大事。王叔文想重用柳宗元,但适逢任职不久,王叔文 (革新运动)失败。柳宗元等七名同辈一同被贬。柳宗元被贬为邵州刺史,在赴任途中,又再次被贬为永 州司马。柳宗元既遭遇放逐,又经历蛮荒之地的瘴疠之苦,加上道路崎岖艰险,内心积聚骚人抑郁的情怀, (所以)抒情叙事,只要一动笔就一定能写成文章。(他)写了十多篇骚体文,读过的人都为之凄婉感伤。 16.(1)……的人 (2)选择 (3)停止 (4)即使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要 注重对文言词语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进行理解。 17.D【解析】题干中的“然”是转折连词,然而。A 项中,“然”意为“……的样子”,B 项中,“然”意为 “这样”;C 项中,“然”意为“正确”;D 项中,“然”意为“然而”,与例句意思一样。 18.然/不能四五龠/已烂醉【解析】本题考查对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能力。通读全文,理解句子。根据句意 划分即可。 19.(1)(他都会)神情严肃地责问求他书法的人,有时到最后也不给(他)一个字。(2)(他)生性好酒,然而喝上四五龠就会醉。【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先解释每个实词的含义,连词成句, 再补充省略成分,调整语序。 20.为人率真(自己喜欢书法,从不给别人写;酒量不行,却要喝醉);书法技艺高超(酒醒后写的字潇洒 飘逸)。【解析】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概括能力。根据就事论人的原则,从“不辞谢而就卧”可以看出他 为人率真,从“落笔如风雨”可以看出他书法的技艺高超。 【参考译文】苏东坡平时极不吝啬自己的书法,但却不可求他写。凡有求他写的,(他都会)神情严肃地 责问求他书法的人,有时到最后也不给(他)一个字。元祐年间他在礼部任职,每次来见到桌上有纸,(他) 会不择好坏地在上面写,写完了才停止。(他)生性好酒,然而喝上四五龠就会醉,(不管什么场地,)不 告辞离开就睡,鼾声如雷。不久醒后所写的字落笔如风雨般潇洒,即使是开玩笑也是非常有意味的,真像 是神仙中的人。这哪里是当世的书法创作者能与他争高下的呢? 21.人应刚健中正。【解析】本题考查对中心论点的概括能力。由第④段“‘刚健中正’的‘正’来自于 ‘中’”,第⑥段“而‘正’者‘守一以止’,当‘止’于‘刚健中正’”和第⑧段“其实,做人做官,一个 道理”可以看出,本文是围绕“人应当刚健中正”来论述的。 22.秉持公道正义,不越雷池半步的操守与坚守;我疆我理守土有责,对岗位事业的担当与使命;接受监督、 约束、制约乃至惩治、法治、制裁等。【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作者对“为政者”的要 求集中体现在第⑥段,结合第⑥段的内容概括即可。 23.引用论证(引证法)。引用俗语,通俗地阐述了不坚守正义,就会产生严重后果的道理,进而论证了本 文要坚守正义的论点,增强了文章的文学性。【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画线句“就会像 俗语所言‘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很明显引用了俗语,再结合引用论证的作用即可。 24.要有正气,有责任与担当;要守正气,守住底线,不忘初心,不随波逐流;要接受别人的批评与监督, 听取别人好的意见。【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阅读文章,了解“养中持正”的含义,再结合生活实 际谈谈即可。 五、25.【例文】 古诗伴我成长 花香,酒香,都化作古诗沁人心脾的沉香;清淡,浓郁,都成为我人生道路上挥之不去的萦绕,陶冶 我一生。 ——题记 花香,绵延不绝的悠长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听,那是陶潜在吟哦。这在万物萧瑟中风姿绰约的菊花,不正是你愤 然远离官场,在风雨中依旧刚正不屈的背影的写照吗?难怪陶先生如此热爱菊。它生长在世外所生出的暗 香,从幽谷中飘散出来,越过不堪的世俗,萦绕在他纯净的心灵。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听,那是陆游在赞颂。蜡梅啊,你笑傲苦寒的执着是什么在支撑?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你都在愁些什么呢?是愁自己熬不到终点吗?还是怕从今再不会散发 出即使无人知晓也依然强烈的香?蜡梅啊,你不要愁,永恒的香不论过了多久都不会被尘封和淡化,你在 陆游心中激起共鸣,定会在诗人心中恣肆徘徊…… 酒香,豪放激进的回味“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我默念着,转瞬间穿越了时空,满心沧桑地看到了塞外将士 们临征前的那幕。哪里有什么精美器具?哪里有什么歌舞升平?漫漫黄沙模糊了人的视线,胯下的战马打 着响鼻。端起精瓷大碗,面向苍天一饮而尽。酒香还没有弥散开,前进的号角已经吹响。走吧,大漠中豪 气冲天的战士们,我喂你们呐喊,为你们骄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花前月下,你与美酒共度良宵。是你,我朝思暮想的李白,我引以为 自豪的诗仙!我觅着醉人的酒香,踏着苍茫的夜色,愿与你一起尝遍世间的酸甜苦辣,愿与你一同书写壮 志凌云的乐章。呵,李白,你因酒而造就了一篇又一篇永留千古的名作,酒因你而酝酿出一代又一代愈加 醉人的芬芳。 哦,这弥散着香气的古诗,这蕴含着情愁的篇章,我在你的熏陶下茁壮,在你的感染下成长! 【点评】本文采用小标题式的形式,首尾呼应,结构新颖、严谨。文中多处引用古诗,使文章语言典雅生 动。契合主题,是一篇不错的佳作。 期中检测 (时间:120 分钟满分:120 分) 一、积累与运用(18 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斑斓(lán) 告磬 海枯石烂(kū) 叹为观止 B.挑衅(xìn) 干酪 风雪载途(zài) 通宵达旦 C.连翘(qiào) 冗杂 络绎不绝(jué) 珠丝马迹 D.狡黠(xié) 狩猎 叱咤风云(zhà) 周而复始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川剧,顾名思义,就是流行于四川一带的地方戏。 B.晚上,我悠闲地在花园里散步,明亮的路灯戛然而止,四周一片漆黑,原来是停电了。 C.课间十分钟,班上的“开心果”使尽浑身解数,搞怪逗乐,整个教室充满了欢声笑语。 D.在世界杯羽毛球女子双打决赛中,中国队的两位姑娘配合得天衣无缝,获得冠军。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 A.董卿是近年来深受观众喜爱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她知性大气,妙语成珠,拥有广泛的支持者,有很高的 收视率。 B.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团委积极开展“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C.盛夏,龙虾成了食客们的首选。请记住,吃龙虾切忌同时服用维生素 C。 D.“五四”的火炬传到了当代青年的手中,如何点燃和照亮自己的青春,是每个当代青年都要思考和面对 的问题。4.下列句子组成的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①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 ②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的传统文化。 ③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 ④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曾反复出现关于中国传统文化能否走向现代化的论争:传统文化能否走向现代 化?如何走向现代化? ⑤这是一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问题。 A.①③②④⑤ B.①③②⑤④ C.③②①④⑤ D.③①②⑤④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A.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光明小学开展了《让阅读陪伴我成长》主题读书活动。 B.新城区的立体斑马线视觉效果神奇:远远看去,仿佛一个个长方体凸起在地面上。 C.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故事,至今仍以戏剧、壁画、传说……等形式广泛传播。 D.面对各种突发交通事故,很多没有经验的司机都束手无措,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6.写出下面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 分) (1)式微式微, ?微君之躬, ?(《式微》) (2)青青子佩, 。(《子衿》) (3)与君离别意,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 ,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 ,波撼岳阳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6)朋友将要远行,如果借用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两句送别略显感伤,不妨借 用王勃的诗句“ , ”来表达一种豪放的情怀。 二、名著阅读(2 分) 7.下列关于《傅雷家书》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2 分) A.傅雷以深厚的学养、真挚的父爱,对儿子在艺术、做人和生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引导。 B.傅雷是著名的翻译家,同时也是一个宽容、慈爱的父亲。 C.《傅雷家书》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也是经典的“教子篇”。 D.傅雷深厚的文字功底使这部作品语言生动优美,读来感人至深。 E.《傅雷家书》是一部日记体式作品。它通过日记这种形式与远在海外的儿子进行交流。 三、综合性学习(4 分)8.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为此我班拟在 5 月 12 日下午 3 点在本班教室开展以“祖国传统文化伴我行”为 主题的班会活动,请你参与。 (1)为了加大宣传力度,需要你拟写一则宣传标语。(2 分) (2)为了使此次活动开展得更好,你需要去校长室邀请王校长参与活动。你见到王校长后应该怎样说? (2 分) 四、阅读理解(46 分) (一)阅读下面唐诗,回答问题。(4 分)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9.这首诗的颔联为世人传诵,成为千古名句。请简要分析它的妙处。(2 分) 10.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2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4 分)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 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 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 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 也。” (选自《桃花源记》) 【乙】明日,宿旦子冈①。甫②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 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③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 园,而妇人汲井且浣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之,以为 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选自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 【注释】①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②甫:刚。③洵(xún):确实。④浣:洗衣。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 分) (1)仿佛若有光( ) (2)悉如外人( ) (3)其丈夫方担粪灌园( ) (4)自恨不如远甚也( ) 12.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只标一处)(2 分) (1)其 中 往 来 种 作 (2)其 丈 夫 方 担 粪 灌 园 13.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 14.【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现的生活图景有什么共同之处?(2 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4 分) 中国水墨动画意境之美 ①2016 年 7 月,电影《大鱼海棠》上映 24 小时票房就达到 7 460 万元,一举打破国产动画片首日票 房纪录。这部电影动画巨作融入大量中国传统水墨画元素,清新的水墨韵味始终烘托着美轮美奂的画面, 带给观众一股强烈的“中国风”。 ②水墨画扎根于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土壤之中,其在文化精神上融汇诗词、书法艺术,追求朴素自然 美;在艺术形式上巧妙运用写意,将笔墨意趣发挥到极致,进行程式化的夸张提炼。经过数千年的发展, 它已成为我国传统绘画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 ③中国水墨画是水墨动画的源泉,多是表达和体现从情景交融到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水墨画讲究虚 实相生,此亦是水墨动画片意境的结构特征。 ④动画片《牧笛》中有一个场景:牧童骑在水牛背上于河塘中嬉戏。这个画面是根据著名画家李可染 的风格绘制而成,水牛的头和身只画一半,另一半在空白处。画面中水纹和波光的倒影,使观众更能深刻 感觉到牧童与水牛的惬意悠然,整个画面灵而不空,给观众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此外,空白的运用更 能展现出烟云水汽的甜润灵秀、清新飘逸。“梅花点瓣”式的笔触刻画出苍茫山色,水的“白润”与墨的 “黑韵”交融于流动的画面中,虚中带实,实中有虚,同时配之各种现代动画手法,把中国水墨动画这朵艺术奇葩推向新的境界。 ⑤国产动画片《山水情》所创造的美学空间即是对此绝佳的诠释。高山流水之间,老琴师将心爱的古 琴赠给少年,少年弹奏古琴,悠扬的琴声,送走消失在茫茫山野的老琴师……随之画面中老鹰、孤雁、江 流显现,由直接意象引发间接意象构成的画面意境,将离别之痛苦、友谊之深厚,刻画得既细腻又抽象, 个中韵味更是妙不可言。同时,该动画片把人物作为主体,将人与自然和谐结合,使中国传统水墨写意山 水画有了新的突破和提高。 ⑥早在 1961 年 7 月,我国就成功制作出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动画片中的画面大量取 材于著名画家齐白石创作的鱼、虾等形象,其超高的艺术水准,鲜明的中国特色,使该片一问世便轰动全 世界,为我国此后的水墨动画技术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⑦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我国现代水墨动画制作技术得到不断提高,结合立体影像技术创作的立体 水墨动画精品也越来越多地呈现在我们眼前,其引入电影语言,注入大量现代元素,叙事更流畅,画面视 觉冲击力更强,音画效果更完美。 ⑧所以说,无论从历史角度看还是从现实角度看,水墨动画都是中国动画电影里的一朵璀璨奇葩。 (选自《科技日报》,有改动) 15.第①段从电影《大鱼海棠》说起有何作用?(3 分) 16.下列句中加点的“多”字能否删去?为什么?(3 分) 中国水墨画是水墨动画的源泉,多是表达和体现从情景交融到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 17.第④段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 分) 18.第⑤段中加点字“此”指什么?(2 分) 19.中国水墨动画美在哪里?请通读全文后加以概括。(3 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4 分) 最暖心的事 (美国)鲍勃·布劳顿 ①十年前,我从得克萨斯州的乡村来到纽约开出租车谋生。开的士会碰到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人幽默 诙谐,有的人失意忧郁,还有的人自命不凡。但让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一个老太太。 ②那是今年 5 月份第 2 个星期日的深夜,我接到城郊的一个要车的电话。我想,也许是一些参加完晚 会的人,或是某个刚赶到这个城市过母亲节的人。③我到达目的地时是 3 点 30 分。一个破败的公寓楼黑黢黢地立在我的眼前,只有一楼有一个房间透 出一点灯光。这种情况下,大多数司机顶多只会按一两声喇叭,稍等片刻,然后开车走人。因为这个时间 和地点时常会出现治安问题。然而,我也知道这个时间在这样的地方打车不易,再说也许这个客人有点困 难需要我帮一把手呢。于是,我走到亮灯的那户人家敲了敲门。 ④“等一会儿。”回答我的是一个苍老虚弱的声音。我听到屋内有什么东西在地上拖动。隔了好久, 门开了,一个 80 多岁的瘦小的老太太吃力地拖着一个萨斯包走了出来。她身穿一件印第安大花布上衣, 头戴一顶圆桶形帽子,帽子上还罩了一条面纱,活脱脱是一个上世纪四十年代好莱坞电影里走出的人物。 ⑤“你能帮我拎一下包吗?”她说。我先将她的包拎上车子,然后又回头搀扶着她。她走得很慢,边 走边对我感谢不尽。 ⑥“这没什么。”我说,“我这是为我的客人服务。再说,我希望我的妈妈在外面也能得到同样的服 务。” ⑦“你真是一个好人。”她说。进了车子,她给了我一个地址,问:“能不能从城里走?我很想再看 看这座城市……” ⑧“能,不过这就不是最近的路了。”我答道。 ⑨“这不要紧。”她说,“我不着急。我是菲奥娜小姐,不过人们都叫我菲奥娜太太,是去圣洛安敬老 院。” ⑩我从后视镜中看了她一眼。菲奥娜太太的眼窝里有一滴亮晶晶的东西。“我孤寡一人。”她继续说道, “医生说,我剩下的时间不多了。不然我不会去的。” ⑪我悄悄地伸手关掉了计程表。经过城里的路程一刻钟就能走完,然而我们却花了足足有两个多小时, 因为她一会儿让我慢行,一会儿让我停车,还不时地讲着话。菲奥娜太太指着一座大楼,告诉我她曾在这 儿干过电梯操作员的工作。在经过一个居民区时,她说她和丈夫结婚的新房就是在这里。她要我将车子在 一个商场前停了一会儿。她说这里曾是个舞厅,年轻时她在舞厅当过舞蹈指导老师。有时,她会让我在某 一个地方放慢速度,然后默默凝视前方,一句话也不说。 ⑫当第一缕阳光露出地平线的时候,菲奥娜太太这才说:“我累了。走吧。” ⑬车子来到了她要去的圣洛安敬老院前。敬老院的两个工作人员正在等着我们,工作人员说:“这位 老太太一直不肯来敬老院,现在她患了肺癌,才同意来敬老院,而且必须在今年的母亲节来敬老院。”工 作人员说着给她推来了轮椅。 ⑭“我应该付给你多少钱?”菲奥娜太太取出钱包问我。 ⑮“不要钱。”我答道。 ⑯“你也要养家。”菲奥娜说。 ⑰“还有其他客人呢。”我说,接着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弯下腰拥抱了她。她紧紧地抱住我。“你给了一 个老太太一小会儿快乐的时光。”她说,“谢谢你。” ⑱我最后握了一握她的手,然后走向暗淡的晨曦。我的身后响起了关门的声音。这是一个即将结束的 生命发出的声音。一路上,我在想,如果今天带菲奥娜太太的是一个脾气急躁没有耐心的司机,如果我在 公寓楼前按一二声喇叭后就把车开走,又会是怎样一种情形呢?⑲我做的这件事情似乎微不足道,但是现在想起来,却是我一生中最暖心的一件事情。 (有改动) 20.本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请抓住关键要素,用一两句话概括故事内容。(2 分) 21.阅读第段,仔细揣摩并分析菲奥娜太太经过城里这两个多小时的心理感受。(3 分) 22.本文运用了细节描写的方法,请从文中找出关于“我”的两处细节描写,简要分析这些细节的丰富内涵。 (3 分) 23.文章题目为“最暖心的事”,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暖心”的理解。(3 分) 24.读罢此文,你在为人处世或者对人生的认识方面产生了哪些感悟?请用凝练的语言写出来。(3 分) 五、作文(50 分) 25.阅读材料,按要求作文。 生活是快乐的源泉。幸福的家庭、精彩的课堂、美丽的大自然,会让我们快乐;买了新书,穿了新衣, 学了新知识,长了新本事,交了新朋友,也会让我们快乐…… 请以“快乐”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不少于 600 字;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许抄袭、套作。 答案: 期中检测 一、1.B【解析】A 项中,“告磬”应是“告罄”;C 项中,“翘”是多音字,“连翘”的“翘”应读 qiáo,“珠 丝马迹”应是“蛛丝马迹”;D 项中,“黠”应读 xiá。 2.B【解析】“戛然而止”形容声音突然中止,用在这里形容路灯不恰当。 3.C【解析】A 项中,搭配不当,“有很高的收视率”的主语不是“董卿”,而是“她主持的节目”;B 项中, 缺少宾语中心语,句末加“的活动”;D 项中,语序不当,改为“面对和思考”。 4.A【解析】此题考查的是组句成段。第一步,确定首句。通读全部句子可知陈述的对象是“传统文化”, 由此确定首句为①。第③句点明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第②句承前文的大范围到小范围, 谈中国的传统文化,第④句紧承前文,第⑤句中的“这”是近指代词,所以放在第④句后面。因此答案为 A 项。5.B【解析】A 项中,“让阅读陪伴我成长”是主题活动,应用引号;C 项中,省略号不能和“等”连用;D 项中,句子没有疑问的意思,句末不用问号。 6.(1)胡不归胡为乎泥中(2)悠悠我思(3)同是宦游人 (4)无为在歧路(5)气蒸云梦泽(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二、7.BE【解析】B 项中,傅雷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也是一个严厉、尽责的父亲;E 项中,《傅雷家 书》是傅雷写给儿子的书信编纂而成的一本集子,是书信体,不是日记体。 三、8.(1)了解传统文化,保护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 (2)王校长,您好,我是八年级×班的××,我们班准备在 5 月 12 日下午 3 点在本班教室举行以“祖国 传统文化伴我行”为主题的班会活动。我们诚挚邀请您参加,恭候您的光临。 四、9.颔联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洞庭湖的壮观景象,表现了其雄伟气势。 10.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愿为国家效力,做一番事业的雄心壮志,以及渴望得到张九龄引荐的愿望。 11.(1)隐隐约约,形容看不真切(2)全,都(3)正,正在(4)遗憾 12.(1)其中/往来种作(2)其丈夫/方担粪灌园 13.(1)老人和小孩都安闲快乐。(2)男女老少一起在田间耕耘种作。 14.和谐安宁,自得其乐(围绕“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乱,人民生活富足安定”回答即可)。 【参考译文】【乙】第二天,(我)住在旦子冈。刚行走了几里,看见田间禾苗很茂盛,男女老少一起在田 间耕耘种作。大概是江北的习俗,女人也参加农业生产,比较西北那些不从事农业生产的懒惰男子,江北 的习俗的确好得多。偶然间我放弃骑马开始步行,路过一农家,这家男主人给园子浇肥,女子从井里打水 洗衣。园中有豆篷瓜架,还有几颗郁郁葱葱的树木,孩子嬉戏欢笑,鸡鸣狗跳。我看着越来越羡慕他们, 觉得这家中,万物都怡然自得,我遗憾自己比他们差得远。 15.从电影《大鱼海棠》说起,可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中国水墨动画意境之美。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段落的作用。开头用电影《大鱼海棠》票房打破国产动画片首日票房纪录引入,吸 引读者的注意力。 16.不能删去。“多”意为“大多”,是限制性词语,用在句中表示中国水墨画多数是“表达和体现从情景交 融到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的。如果删去,就变成只有这一种境界了,说法过于绝对,与实际情况不符。 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解析】本题考查对说明文语言的赏析能力。“多”表示范围的限制,表 示并不是全部,还有其他的艺术境界,若删去,则与事实不符。 17.举例子。举动画片《牧笛》的例子,具体真实地说明了中国水墨动画虚实相生的意境之美。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判断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 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 18.“此”指中国水墨动画虚实相生的意境。 19.意境虚实相生,叙事流畅,画面视觉冲击力强,音画效果完美。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信息的筛选 能力。根据第③段中的“水墨画讲究虚实相生”,第⑦段中的“叙事更流畅,画面视觉冲击力更强,音画 效果更完美”回答即可。20.本文主要记叙了“我”在母亲节深夜送一个生命即将到尽头的老人到敬老院,在这个过程中,“我”满 足她的每一个愿望(或送她到她想去的任何地方),最后到达目的地时,还坚持不收她的车费,给了她一 个拥抱,使她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感受到温暖。 【解析】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大意的能力。概括故事内容重 点要讲明事件发生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本文事件的起因是菲奥娜太太因患病准备去敬老院。经过是在去 敬老院的过程中发生的诸多小事件,如“我”送她到她想去的每一个地方;“我”不收她的车费;“我” 给了她一个拥抱。结果是她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感受到温暖,而我也因为帮助了她而体会到助人的快乐。 21.对过去美好生活的眷念和对生命的不舍。 【解析】本题考查对人物心理活动的分析能力。在经过城里 两个多小时过程中,菲奥娜太太回忆了自己过去的美好生活,表现出她对生命的不舍。 22.作者对菲奥娜太太的外貌(肖像)、神态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写菲奥娜太太穿戴过时花哨,以及沉浸在对 过去美好时光回忆的神态(或“默默凝视”的神态),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菲奥娜太太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 年轻时代美好生活的眷念(或怀念),表达了作者对菲奥娜太太的怜悯、欣赏和关爱。 【解析】本题考查 的是人物细节描写的作用。人物描写的方法有: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肖像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等。 文中有作者对菲奥娜太太的外貌描写,如“她身穿一件印第安大花布上衣,头戴一顶圆桶形帽子,帽子上 还罩了一条面纱”,这里的外貌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菲奥娜太太爱美的特点,还有神态描写,如“默 默凝视前方”,写出菲奥娜太太沉浸在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表达了她对年轻时代美好生活的怀念和不 舍之情,同时表达了作者对老太太的怜悯、欣赏和关爱。 23.“暖心”一方面写出了菲奥娜太太在生命即将结束前得到了一个出租车司机的关怀和帮助,这使她感到 快乐和温暖;另一方面,“我”因为帮助了一个生命即将结束的菲奥娜太太,而感到温暖。 【解析】本题 考查的是理解文章标题的含义。联系文章内容,“暖心”的含义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理解:一方面是“我” 帮助别人使别人感到快乐,另一方面是“我”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自己感到快乐。 24.①对待弱势群体要友善、有耐心;②生活中多做一些微不足道的能帮助人的小事,也许会给别人带去很 大的温暖。 【解析】本题考查把握文意,捕捉关键信息的能力。文章最后一段是作者感情的升华,结合 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悟,言之有理即可。 五、25.【例文】 快 乐 快乐就像影子一样,形影不离地跟随着我们,给予我们幸福。我的快乐有很多,等我细细说来。 看书会让我感到快乐。一有空闲时间,我就抱起砖头厚的名著,津津有味地读起来。我在书的海洋中 尽情地遨游。在书里,我品尝到知识的果实,智慧的源泉。读书,让我体会到无与伦比的快乐、轻松。闲 暇时,读书是一种学习;学习紧张时,读书是一种休息……我把喜怒哀乐告诉我的良师益友——书,它总 是认真地倾听,默默地给予我帮助。 听音乐会让我感到快乐。虽然我没有唱歌的天赋,但我还是热衷于音乐。那《唱脸谱》的韵味,那 《荷塘月色》的柔美,那《策马奔腾》的雄壮,那《灰姑娘的梦》的纯真……我喜欢听音乐,因为音乐那 时起时落的音频紧紧揪着我的心。记得有一次,我在音乐的旋律中沉醉,连妈妈叫我都浑然不觉。 看夕阳会让我感到快乐。傍晚,那如血的夕阳散发着刺眼的光芒,好似一位窈窕淑女,挥舞着长长的 纱巾,如烟如雾,让人看得朦朦胧胧……就连旁边的云彩也被夕阳镶了一道金边,染成了火红色。 躺在床上随意遐想会让我感到快乐。我会想到,我们变成了一只只自由自在的小鸟,展开丰满的羽翼, 扑向蓝天的怀抱,躺在软绵绵的云朵上嬉戏;我也会想象,那文具盒是亮丽的城堡,那橡皮擦是坚固的弹 簧防护盾,那尺子是锋利的刀枪,那铅笔是小兵,那钢笔是身披战袍、威风凛凛的将军,他们一起守卫着魁梧的城堡;我还会想象,自己变成了拇指人,把茶几当足球场,把一碗水当作游泳池,让一只燕子背着 我随它去过冬……总而言之,想象的翅膀会带着我飞向理想的天空! 赏花会让我感到快乐。踏着绿树成荫的羊肠小道,嗅着沁人心脾的花香,来到花圃。那国色天香的牡 丹,那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那清新飘逸的兰花……看啊,就连那妩媚可爱、不起眼的野花也在和它们竞 相开放。那高贵优雅的紫罗兰,那如火般的三角梅,那纯洁美丽的百合花,也加入这比美的战斗中。这些 美丽的花儿构成了美轮美奂的花圃。 是的,快乐就像影子一样跟你形影不离,只要你去寻找快乐,去发现快乐,去追求快乐,那么,快乐 就会像影子一样跟在你身旁。时时保持快乐,幸福就会追随着你。 【点评】文章主要围绕“我”的快乐是“看书、听音乐、看夕阳、躺在床上随意遐想、赏花”进行细致的 描写。全文语言流畅自然,结构清晰,内容丰富多彩,是一篇不错的习作。 第四单元检测 (时间:90 分钟满分:100 分) 一、积累与运用(14 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襁褓(qiǎng)禁锢(jìn) 叱咤风云(chà)不知所措(cuò) B.祈祷(qǐ)萦绕(yíng)断壁残垣(yuán)引颈受戮(jǐng) C.枷锁(jiā)踱步(duó)怏怏不乐(yàng)既往不咎(jiù) D.贮蓄(zhù)拙劣(zhuō)相形见绌(zhuō)囊萤映雪(náng)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 分) A.他克尽职守,默默奉献三十年。 B.海鲜夜宵大排档,恭候光临! C.本店有凉绊黄瓜、香菇青菜、蒜泥菠菜等菜肴。 D.最后的拼搏阶段就是要像篮球冲满气、汽车加满油一样。 3.下列句子变换后意思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2 分) A.原句:如果宇宙没有生命,怎么会从中开出灿烂的生命之花? 改写句:如果宇宙没有生命,就不会从中开出灿烂的生命之花。 B.原句:傅雷的家书每一封都凝聚着他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 改写句:傅雷的家书没有一封不凝聚着他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 C.原句:多少年过去了,风儿把山顶岩石的表层化作了泥土,瘠薄而细密。 改写句:多少年过去了,山顶岩石的表层被风儿化作了泥土,瘠薄而细密。D.原句: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改写句:传统教育的目的不是寻求新知识,就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2 分) 在 中 国 民 间 , 最 深 广 的 文 化 , 莫 过 于 “ 年 文 化 ” 了 。 中 国 人 过 年 , 与 农 业 关 系 较 大。 ; ; 。 。 ; 。年,实际是一种努力生活化的理想,一种努力理想化 的生活。 ①所以,对于中国人来说,过年是非要强化不可的了 ②这生活与迷人的理想混合在一起,便有了年的意味 ③年在农闲时,便有大把的日子可以折腾 ④一切好吃好穿好玩以及好的想法,都要放在过年上 ⑤在过年的日子里,生活被理想化了,理想也被生活化了 ⑥年又在四季之始,生活的热望熊熊燃起 A.②⑤④③⑥① B.⑤③④②⑥① C.③⑥①④⑤② D.①④③②⑥⑤ 5.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修改有误的一项是()(2 分) 从 2017 年 5 月 10 日起,“蓝鲸一号”开始试采可燃冰。沉睡海底不知多少年代的“冰”,穿透厚达 200 米的泥质粉砂地层,①变为天然气被输送到大约 1 200 米以上的海平面上,②这不但是全球首次,而 且也是我国首次对可燃冰成功实现试采。③连续 187 个小时的稳定产气,让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了在 海域可燃冰试采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④这是中国人民实现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标志性成就。 A.句子①删去“大约”。 B.句子②“全球”与“我国”互换位置。 C.句子③在结尾处加“的国家”。 D.句子④把“实现”改为“推进”。 6.2016 年 4 月 18 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第十三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下面是其中一份数据 图表。对表中提供的信息,分析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国民的阅读方式可以分为纸质阅读和数字化阅读两大类。 B.上网和手机阅读是国民主要的阅读方式。 C.国民的各类媒介阅读时长均有所提高,手机阅读增速最快。 D.国民的阅读时长和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均呈上升趋势。 7.读语段,找出表述有误的一项()(2 分)人生有一首诗,当我们拥有它的时候,往往并没有读懂它;而当我们能够读懂它的时候,它却早已 远去。这首诗的名字就叫青春。 青春是那么美好,在这段不可复制的旅途当中,我们拥有独一无二的记忆。( )它是迷茫的、孤独 的、不安的,还是欢腾的、炽热的、激越的,它( )是最闪亮的日子。 雨果曾经说,谁虚度了年华,谁的青春就将褪色。是的,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不是用来挥霍的。只有这样, 当有一天我们回首过往,和那个站在骄阳下青春的自己告别的时候,我们才可能说,谢谢你。 A.结尾处“谢谢你”中的“你”指的是“那个站在骄阳下青春的自己”。 B.“青春是那么美好,在这段不可复制的旅途当中,我们拥有独一无二的记忆。”这句话中的“那么美好” 和“独一无二”两个短语结构一致。 C.文中括号内可填入的关联词依次是“不管”“都”。 D.“人生有一首诗,当我们拥有它的时候,往往并没有读懂它;而当我们能够读懂它的时候,它却早已远 去。这首诗的名字就叫青春。”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耐人寻味。 二、名著阅读(3 分) 8.阅读名著能让我们看到高处的光、远处的爱和深处的智慧。读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可以看到 (填主人公)为理想献身的崇高精神;读 (填作者)的《骆驼祥子》,可以看到作 者对旧北京人力车夫的深切同情;读法布尔的《 》(填作品),可以看到作品中蕴含的睿智哲思。 三、综合性学习(8 分) 9.为了增强大家的环保意识,节约水资源,某校八年级(一)班举行演讲比赛。该班班长收集了两则材料。 材料一 去年上半年,全国 2 212 万人因干旱而饮水困难,其中 79%的人集中在江西、云南、贵州、广西 等地。今年上半年我国南方又持续干旱,其中以江西、湖北等几省市尤为严重。 材料二 我国属于缺水国之列,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淡水量的 1/4,居世界第 109 位。在人均水资 源方面,中国已被列入全世界 13 个贫水国家之一,而且水资源分布不均,大量淡水资源集中在南方,北 方淡水资源只有南方淡水资源的 1/4。据统计,全国 600 多个城市中有一半以上城市不同程度缺水,沿海 城市也不例外,甚至更为严重。 (1)请你根据材料,拟写一则有感染力的宣传标语。(2 分) (2)如果你是演讲比赛的组织者,请为本次比赛设计活动流程。(2 分) (3)小明是本次演讲比赛的主持人,请你帮他设计一段开场白。(2 分) (4)放学时,小红将喝剩半瓶的矿泉水随手扔掉,看到这种情景,你将如何对她说?(2 分) 四、阅读理解(35 分)(一)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4 分)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0.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前四句诗歌所展示的景象。(2 分) 11.诗的后四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和心情?(2 分) (二)(2016·江苏淮安中考)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下列各题。(11 分) 【甲】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 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 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 以岁三月上旬,步循溪西入。积雨始霁①,溪上大声漎②然十余里,旁多奇石、蕙草、松、枞、槐、 枫、栗、橡,时有鸣巂③。溪有深潭,大石出潭中,若马浴起,振鬣④宛首而顾其侣。援⑤石而登,俯视溶 云⑥,鸟飞若坠。复西循崖可二里,连石若重楼,翼乎临于溪右。或曰宋李公麟之“垂云沜⑦”也;或曰后 人求李公麟地不可识,被而名之。石罅生大树,荫数十人。前出平土,可布席坐。南有泉,明何文端公⑧ 摩崖书其上曰:“媚笔之泉。”泉漫石上为圆池,乃引坠溪内。 左丈学冲于池侧方平地为室,未就⑨,要客九人饮于是。日暮半阴,山风卒⑩起,肃振岩壁,榛莽群泉、 矶石交鸣。游者悚焉,遂还。是日薑坞先生与往,鼐从,使鼐为之记。 (姚鼐《游媚笔泉记》节选) 【注释】①霁:天放晴。②漎(cóng):流水声。③巂(guī):鸟名,即子规,杜鹃鸟。④鬣(liè): 马颈上的长毛。⑤援:攀援,指游人攀登到大石上。⑥溶云:溶,融入,指天上的云倒映在潭水中。⑦沜(pàn):同“泮”,半月形的水池。⑧何文端公:指何如宠,后文中的“左丈学冲”指左世容。“薑(jiā ng)坞先生”指姚范。⑨就:完成。⑩卒:同“猝”,突然。 12.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只标一处)(1 分) 大 石 出 潭 中 13.解释文中加点词语。(2 分) (1)水尤清冽( ) (2)乃记之而去( ) (3)被而名之( ) (4)要客九人饮于是( ) 1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 分) (1)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译文: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文: (3)翼乎临于溪右。 译文: 15.阅读【甲】文,请概括作者游览小石潭的感受。(2 分) 16.【甲】【乙】两文画线句子在表现手法上有共同之处,请加以分析。(3 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9 分) 精神明亮的人 王开岭 ①十九世纪的一个黎明,在巴黎乡下一栋亮灯的木屋里,居斯塔夫·福楼拜在给最亲密的女友写信: “我拼命工作,天天洗澡,不接待来访,不看报纸,按时看日出(像现在这样)。我工作到深夜,窗户敞 开,不穿外衣,在寂静的书房里……” ②“按时看日出”,我被这句话猝然绊倒了。 ③一位以“面壁写作”为誓志的世界文豪,一个如此吝惜时间的人,却每天惦记着“日出”,把再寻 常不过的晨曦之降视若一件盛事,当作一门必修课来应对……为什么? ④它像一盆水泼醒了我,浑身打个激灵。我竭力去想象、去模拟那情景,并久久地揣摩、体味着它…… ⑤陪伴你的,有刚苏醒的树木,略含咸味的风,玻璃般的草叶,潮湿的土腥味,清脆的雀啼,充满果 汁的空气,仍在饶舌的蟋蟀……还有远处闪光的河带,岸边的薄雾,红或蓝的牵牛花,隐隐颤栗的棘条, 一两滴被蛐声惊落的露珠,月挂树梢的氤氲,那蛋壳般薄薄的静…… ⑥从词的意义上说,黑夜意味着偃息和孕育;而日出,则象征着一种诞生,一种升跃和伊始,乃富有 动感、饱含汁液和青春性的一个词。它意味着你的生命画册又添置了新的页码,你的体能电池又注入了新 的热力。 ⑦正像分娩决不重复,“日出”也从不重复。它拒绝抄袭和雷同,因为它是艺术,是大自然的最宠爱 的一幅杰作。 ⑧黎明,拥有一天中最纯澈、最鲜泽、最让人激动的光线,那是灵魂最易受孕、最受鼓舞的时刻,那 是生命最易受鼓舞、最能添置信心和热望的时刻,也是最让青春荡漾、幻念勃发的时刻。使我们看清了远 方的事物,看清了险些忘却的东西,看清了梦想、光阴、生机和道路…… ⑨迎接晨曦,不仅是感官愉悦,更是精神体验;不仅是人对自然的阅读,更是大自然以其神奇作用于 生命的一轮撞击。它意味着一场相遇,让我们有机会和生命完成一次对视,有机会深情地打量自己,获得 对个体更细腻、清新的感受。 ⑩“按时看日出”,乃生命健康与积极性情的一个标志,更是精神明亮的标志。它不仅代表了一记生 存姿态,更昭示着一种热爱生活的理念,一种生命哲学和精神美学。 透过那橘色晨曦,我触摸到了一幅优美剪影:一个人在给自己的生命举行升旗! 在一个普通人的生涯中,有过多少次沐浴晨曦的体验?我们创造过多少这样的机会? ⑪仔细想想,或许确有过那么一两回吧。可那又是怎样的情景呢?比如某个刚下火车的凌晨——睡眼 惺忪,满脸疲态的你,不情愿地背着包,拖着灌铅的腿,被人流推搡着,在昏黄的路灯陪衬下,涌向出站 口。踩上站前广场的那一刹,一束极细的猩红的浮光突然鱼鳍般游来,吹在你脸上——你倏地意识到:日 出了!但这个闪念并没有打动你,你丝毫不关心它…… ⑫或许还有其他的机会,比如登黄山、游五岳什么的:蹲在人山人海中,蜷在租来的军大衣里,无聊 而焦急地看夜光表,熬上一宿。终于,当人群开始骚动,在巨大的欢呼声中,大幕拉开,期待已久的演出 来了……然而,这一切都是在混乱、嘈杂、拥挤不堪中进行的,越过无数的后脑勺和下巴,你终于看见了, 和预期的一模一样。你会突然惊醒:这是早就被设计好了的,美则美,但就是感觉不对劲儿。 而更多的人,或许连一次都没有!一生中的那个时刻,他们无不蜷缩在被子里。他们在昏迷,在蒙头大睡, 在冷漠地打着呼噜——第一万次、几万次地打着呼噜。那光线永远照不到他们,照不见那身体和灵魂。 ⑬放弃早晨,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你已先被遗弃了。意味着你所看到的世界是旧的,和昨天一模一 样的“陈”。仿佛一个人老是吃经年发霉的粮食,永远轮不上新的,永远只会把新的变成旧的。意味着不 等你开始,不等你站在起点上,就已被抛至中场,就像一个人未谙童趣即已步入中年。 ⑭多少年,我都没有因光线而激动的生命清晨了。 (有删改) 17.文章以一封信开头,请分析其作用。(2 分) 1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 分) (1)“按时看日出”,我被这句话猝然绊倒了。 (2)他们在昏迷,在蒙头大睡,在冷漠地打着呼噜——第一万次、几万次地打着呼噜。 19.“与福楼拜相比,我们对自然又是怎样的态度呢?”这句话应放在文中哪两段之间,为什么?(3 分) (四)(2017·江西中考)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11 分) 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 梁 衡 语文学习的方法固然很多,但我以为最基本的也是最简便的方法之一就是背书。 一切知识都是以记忆为基础的,语文学习更是如此。要达到一般的阅读、书写水平,你总得记住几千个汉 字;要进一步使文字自然、流畅、华丽、优美,你就得记住许多精词妙句;如要再进一步使文章严谨、生 动、清晰、新奇,你就得记住许多体式、结构。正像跳舞要掌握基本舞步一样,只有肚子里滚瓜烂熟地装 上几十篇范文,才能循规为圆,依矩成方,进而方圆自如,为其所用。至于文章内容的深浅,风格的高下, 那是其他方面的修养,又当别论。 当然,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便于记忆,所以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时要尽量讲清字、词、文章的含义。但遗憾 的是人脑的生理规律正好相反,年轻时长于记忆,稍长时长于理解,如果一切等理解之后再记便会“失之 东隅”。因此有必要少时先背诵记忆一些优秀诗文,以后再慢慢加深理解。我国古代的幼儿语文教学多用 此法,现在国外教育也很注意这点。苏联在小学低年级教材中就加进普希金的诗歌,让学生背诵。这种知 识的积累方法,好比先贮存上许多干柴,以后一有火种,自然会着。前不久,我在娘子关看瀑布,那飞泉 后的半壁山上长满青苔葛藤,密密麻麻,随风摆动。我观察良久,总难对眼前景物加以描绘。猛然想起柳 宗元《小石潭记》里“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的描写,何其传神!当初对柳文只是记住了,理解得并不深, 现在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印证,便立即融会贯通。这有点像老牛吃草,先吃后嚼,慢慢吸收。但是假如牛 事先不吃进草去,它闲时卧在树下,就是把自己的胃囊全翻出来,也是不会反刍出新养分的。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文章之“炊”,就是由字、词、句之“米”组成的。要使自己的语 言准确、生动,便要有足够的后备词句来供选择,这就要记要背。比如那鸟的动作吧,小时作文只需一个 “飞”字,就全部解决。后来背的诗多了,脑子里记下许多:燕剪春风、鹰击长空、雁横烟渚、莺穿柳带 等,以后再遇到写鸟时,就很少以一“飞”字搪塞了。可现在也常遇到这种情况,那笔握在手里,却晃来 晃去,半晌落不下去,好像笔干得流不出墨一样,其实是脑子里干得想不出恰当的词,这时就更恨当初记 得少了。 强调背和记,绝不是限制创造,文学是继承性很强的,只有记住了前人的东西,才可能进一步创新。 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名句都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作。宋词人秦观的“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就是从那个暴君隋炀帝杨广“寒鸦千万点,流水绕孤村”的诗中化来;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 长天一色”,则脱于庾信的“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就是毛泽东诗词中也有不少如“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取于古人的句子。试想王勃肚子里如果不装有前人的那么多佳词丽句,绝不可能即席挥就那 篇《滕王阁序》。高明的文章家在熟读前人文章的基础上,不但能向前人借词、借句,还能借气、借势, 翻出新意。文章相因,从司马迁到韩愈、柳宗元,再而苏轼、欧阳修,总是在不断地学习、创造、再学习、 再创造。你看,人们现在不是多记住了秦、王等后人的名篇佳句,倒忘了杨、庾等前人的旧作吗?这正说 明文学在继承中前进。我们应该多记多背些最新最美的诗文,好去提高语文水平,到时也会压倒秦观、王 勃的。 (选自《我的阅读与写作》) 20.文章是从哪四个方面论述中心论点的?请概括。(2 分) 21.简要分析文章第 4 段的论证过程。(3 分) 22.文章语言不乏生动之处,请从第 3 段中列举一处并分析其表达效果。(3 分) 23.从作者的观点出发,你认为语文学习在多背的同时还应注意哪些问题?(3 分) 五、作文(40 分) 24.假设学校组织竞聘学生会主席、团支部书记、校刊主编、校广播站总监、志愿者服务团团长等,你准备 竞聘其中某个职务。试撰写一份演讲稿,阐述你的竞聘主张。 要求:①不少于 600 字;②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③不限文体(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④不得透 露个人相关信息。 答案:第四单元检测 一、1.C【解析】A 项中,“咤”应读 zhà;B 项中,“祈”应读 qí;D 项中,“绌”应读 chù。 2.B【解析】A 项中,“克尽职守”应为“恪尽职守”;C 项中,“凉绊”应为“凉拌”;D 项中,“冲满”应为 “充满”。 3.D【解析】“不是……而是……”表示并列关系,强调的是后者;“不是……就是……”表示选择关系, 两个中选一个,因而句子的意思发生了改变:原句的意思是“传统教育的目的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 度”,改句的意思是“传统教育的目的是寻求新知识,或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4.C【解析】根据“中国人过年,与农业关系较大”这句话确定接下来先写“农业”,③为首句,采用排除 法,故选 C。 5.D【解析】D 项中,句子④把“实现”改为“勇攀”。 6.C【解析】C 项中,“国民的各类媒介阅读时长均有所提高”与图意不符,我们看到,报纸、期刊、上网的时长,2015 年均比 2014 年有所降低,而不是提高。 7.B【解析】“那么美好”为偏正短语,“独一无二”为并列短语。B 项分析错误。 二、8.保尔·柯察金老舍昆虫记 三、9.(1)【示例一】平时节约一滴水,用时还你太平洋。【示例二】如果不节约用水,世界上最后一滴水 将是人类的眼泪。 (2)【示例】①拟写稿件。②选定评委。③邀请专家或教师。④进行比赛。⑤专家或教师点评。 (3)【示例】同学们,大家好!水是人的生命之源。我国又是一个缺水大国,水资源引发的危机已经引起 了人们的高度关注。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将如何保护水资源呢?相信选手们的精彩发言会给我们带来启 示。下面我宣布,演讲比赛现在开始。 (4)【示例】小红,你好!节约用水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被你扔掉的半瓶水,它还有好多用处,扔掉 多可惜呀! 四、10.秋水涨满,与岸齐平,水天相接,浑然一体。水汽蒸腾,笼罩着云梦泽,波涛汹涌,似乎将岳阳古 城冲撞得摇荡不已。 11.运用比喻和引用典故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希望出仕做官的愿望和无人引荐、求官不得的苦闷心情。 12.大石/出潭中 13.(1)清凉(2)离开(3)命名(4)同“邀”,邀请 14.(1)砍倒竹子,开出一条小路,往下走就看见了一个小潭。(2)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 蜒前行,时隐时现。(3)像翅膀一样探出在溪流的右方。【解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文语句的能力。翻译 时,要联系上下文,注意关键词。“斗”意为“像北斗星那样”,“蛇”意为“像蛇那样”,“翼”意为“像 翅膀一样”。 15.这篇散文生动地描写了小石潭景物的幽美和静穆,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凄之感。【解析】本题考 查的是体会作者感情的能力。从第 4 段中“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可知,作者的感情是悲凉凄苦的。 16.两处画线的句子,都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和烘托的表现手法,生动形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 游无所依”描写的对象是鱼,将鱼在水中比喻为在空中,烘托出溪水的“清冽”。“俯视溶云,鸟飞若坠” 描写的对象是鸟,因人在高处,所以看鸟儿飞,如从高处坠落一样,以此表现作者已到达了高处。【解析】 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先将画线句子分别翻译为现代汉语,再进行赏析。两处画线句子分别意为“潭 中游鱼约有一百来条,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俯视云彩,飞鸟看起来就像从高处坠落一样”。 分析两处画线的句子,都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和烘托的表现手法,然后结合具体语境作答即可。 【参考译文】【乙】去年三月上旬,我们徒步顺着溪流从西边走进去。连续下了很长时间的雨,天气刚刚 转晴,溪流发出很大的哗哗声。走了十多里路,山道两旁有很多奇形怪状的石头、蕙草、松树、枞树、槐 树、枫树、栗树、橡树等,不时听到杜鹃鸟的叫声。溪下面有个很深的大水潭,一块大石头露出水面,好 像在里面洗澡的马刚刚站起身,甩着鬃毛回头看它的伙伴。扒着石头向上爬,俯视云彩,飞鸟看起来就像 从高处坠落一样。接着沿着悬崖往西走大约二里路,层叠的石头好像高楼,像翅膀一样在溪流的右方探出。 有人说这是宋代李公麟所说的“垂云沜”;有人说后人寻找李公麟记载的地方,没有找到,于是就称这块 石头为“李公麟垂云沜”。石头的缝隙间长出一棵大树,树荫下能容几十个人。树前有平地,可以铺上席 子坐下。树南边有泉水,明代的何文端先生的摩崖书(刻在峭壁上的字)刻在上边,叫作:“媚笔之泉。”泉水漫过石头形成一个圆形的水池,上边的溪水流落进去。 左世容在水池边的平地上建造房子,还没建成,邀请九位客人在这里饮酒。傍晚天气转为半阴,山风突然 刮起来,猛烈地吹打悬崖峭壁,树木草丛、许多泉水、碎石乱响。游玩的人感到十分害怕,于是回去了。 这一天,姚范也去了,我跟随他,他让我记下来这件事。 17.娓娓引出话题,有曲径通幽之美,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的思考。 18.(1)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作者被“按时看日出”这句话所震撼和叹服的情态,并由此陷入沉思。(2)重 复机械的生活,使人丧失对美好生活的好奇、探索、感悟和品味,变得麻木迟钝。 19.第段之间。承上启下,以普通人反衬福楼拜,突出作者对后者人生态度的肯定和赞赏,批判“我们”的 懈怠和疏懒。 20.①语文学习是以记忆为基础的。②少时先背诵记忆,以后再慢慢理解。③要使语言准确、生动,需要平 时记背的词句来供选择。④只有记住了前人的东西,才可能进一步创新。【解析】本题考查对分论点的概 括能力。解答此题要在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的基础上,理清作者论证的思路,根据相应的内容概括即可。本 文在第 1 段提出中心论点,然后第 2 段至第 5 段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每一段的段首都以中心句的形式给 出分论点,四个段落的中心句即为本题的答案。 21.作者以一句俗语引出观点,然后进行论证。首先列举自己小时候写鸟的动作的事例从正面论证观点,其 次以自己写作时遇到的阻碍从反面论证观点。【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论证过程的分析能力。结合文章第 4 段内容来看,作者先以俗语引出观点,然后用举例论证的方法,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论证“背”这一积累过 程的重要性。 22.【示例】这有点像老牛吃草,先吃后嚼,慢慢吸收。分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阐明了“少时 先背诵记忆,以后再慢慢理解”的观点,通俗易懂,便于理解。【解析】本题考查对句子的赏析能力。先 找出要分析的句子,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最后写出表达效果。如文段中的“这有点像老牛吃草, 先吃后嚼,慢慢吸收”,可从修辞手法的角度来分析其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23.【示例】语文学习中,在多背的同时要加强对所记忆的内容的理解;在强调背诵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创新。 【解析】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谈自己的看法,我们可以根据文章的主旨,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具体作答。 五、24.【例文】 竞选学生会主席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我是八(1)班的×××,我竞选的职务是学生会主席。我坚信:实力+自信=成功。相信自己是我参 加这次竞选的内在动力;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能力是我的要求;积累丰富的经验是我前进的力量;能够更好、 更多地为全校师生服务是我的愿望,建立一个更加规范的校园秩序是我的工作目标。不管做什么工作,都 要时刻想着“在其位,谋其政”。我会本着“为学生服务,为学校服务”的宗旨,做好学生会的每一项工 作。 当然,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学生,最关键的还是学习,这也是对我的一大考验。我的学习时间也许会比 别人少,但是只要我合理安排,严格要求自己,在学习上我也不会落后于人。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也可以 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我有信心和决心,我相信我能够胜任学生会主席的职务。 如果我能竞选成功,我会进一步完善自己,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提高自己的工作热情,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心态对待每一件事情;提高责任心,在工作中大胆创新,锐意进取,虚心地向别人学习;广 纳贤言,征求别人的意见,改正缺点,改善优点。我将把它当成我的一个新的起点,我将用我旺盛的精力 和清晰的头脑,认真出色地完成工作!用我的真情和爱心去带领大家为学校、为同学服务,让每个成员都 能像尺子一样公正无私;像竹子一样每前进一步,小结一次;像太阳一样带给大家温暖! 我将在这一片属于我们的天空中挥洒青春的汗水,为校园的明天绘出一幅美好的蓝图。我相信校园的 明天会更加美好! 谢谢大家! 【点评】本文是一篇竞聘学生会主席的演讲稿。演讲稿开篇简单地介绍自己的基本情况,并突出自己的优 势——实力、自信。语言通俗流畅,结构完整,尤其是第 3 段结尾处连用三个恰当的比喻句,展现了作者 一定的语言功力。全文洋溢着作者的激情,感染力极强。 第五单元检测 (时间:90 分钟满分:100 分) 一、积累与运用(12 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 分) A.寒噤(jìn)驰骋(chěng)蜿蜒(yán)颠簸(diān bǒ) B.漩涡(xuán)蠕动(rú)懈怠(xiè)沟壑(hè) C.雾霭(ǎi)虔诚(qián)俯瞰(kàn)驿道(yì) D.霎时(chà)演绎(zé)穹顶(qióng)矗立(chù)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 分) A.怒不可遏 慢不经心 纷至沓来 亭台楼阁 B.深不可测 穿流不息 名副其实 目眩神迷 C.接踵而至 风云变幻 瞬息万变 五彩斑斓 D.推推搡搡 震耳欲聋 络绎不绝 轻歌慢舞 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 B.此刻倒霉迹象纷至沓来,频频小震酝酿着某一两次大地震。 C.潭水映照雪山,真让人目眩神迷啊。 D.队伍分散开去,络绎不绝,前后长达一英里左右。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从咿呀学语,到进入学校,再到步入社会,学习伴随着每个人的一生。B.语文课程对于发扬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C.《写字》教材进入中小学课堂,目的是提高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 D.科学研究表明:人们在生活中获取信息,大约 85%左右是通过视觉得到的。 5.将下列句子重新排序,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①舆论几乎一边倒地把今年冬天的极端天气归咎于全球变暖。 ②因为早在人类出现之前,地球就出现过导致冰川大规模融化的全球变暖,而近年的气温上升很可能只是 地球正常的周期性气候变化的一个阶段。 ③也有不少科学家认为,全球变暖对飓风、暖流、风暴、洪水及干旱等极端天气现象的作用被远远夸大了。 ④气候变化在全球引起了激烈的争论。 ⑤这些人认为,气候是复杂的地球整体变化过程中的一个方面,人类活动对其影响究竟能起到多大程度的 作用尚无明确证据。 A.④②①③⑤ B.①③②④⑤ C.①③④⑤② D.④①③⑤② 6.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至此,“互联网+”已上升至国家层 面。实际上“互联网+”早已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请你根据下图的内容说说“互联网+”的含义。(2 分) 二、名著阅读(2 分) 7.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这时我不知所措,我不敢回到我原先登陆的那地方去。只好划桨向北驶去。风虽然很小,可是从西北 方朝我迎面吹来。我正在四下里寻找一个安全的登陆地点,忽然发现正北以东有一艘正在行驶的帆船,并 且越来越清楚。我有点犹豫了,要不要等一等他们呢?可是我对“野胡”一族的憎厌终于还是占了上风, 就掉转船头,又是张帆又是划桨向南驶去,重新回到了早上出发的那个港湾,因为我宁可把自己的命送给 那些野蛮人,也不愿意和欧洲的“野胡”们在一起生活。我把小船紧靠在海岸边,自己则躲到那条小溪旁 的一块石头后面;我前面已经说过,那小溪的水是非常好的。 以上选段选自乔纳森·斯威夫特的《 》,其中“野胡”所在的国度是 。(2 分)三、综合性学习(4 分) 8.(2017·湖南湘西州中考)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4 分) 湘西州旅游局 2 月 16 日消息称,在国家旅游局近日下发的《关于公布首批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 范区”名单的通知》中,湘西州成功列入“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名单。 《通知》指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原则上为 2—3 年时间,通过验收的,正式列入 “国家全城旅游示范区”名录。凡列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录的,将优先纳入中央和地方预算内投资支 持对象,优先支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优先纳入旅游投资优选项目名录…… 湘西州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丰富,2015 年,全州共接待国内外游客 3362.4 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 216.9 亿元,旅游收入首次突破 200 亿元。 (1)简要概括上面这则新闻的主要信息。(2 分) (2)班上举行“美丽湘西,我的家”为主题的班会,请你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建设美丽的湘西。(字数在 50 字左右,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2 分) 四、阅读理解(42 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 9、10 题。(5 分) 二月二日出郊 [宋]王庭珪 日头欲出未出时,雾失江城雨脚微。 天忽作晴山卷幔,云犹含态石披衣。 烟村南北黄鹂语,麦垅高低紫燕飞。 谁似田家知此乐,呼儿吹笛跨牛归? 9.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首联点明了刚出郊时太阳未出、江城隐于雾中的情景。 B.颔联描写了天气晴朗、云雾完全消散的景象。 C.颈联描绘了一幅黄鹂轻语、紫燕翻飞的生机盎然的图景。 D.全诗描写了作者郊游时的所见所闻。 10.下列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云犹含态石披衣”一句采用拟人的手法,赋予“云”和“石”以人的情态。 B.诗的颔联写远景,颈联写近景,远近结合,使景物富有层次感。 C.最后两联用鸟类逢春之乐反衬“田家”早耕归来的心情。D.全诗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热爱田园风光的感情。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11 分) 游 东 坡① [南宋]陆游 十九日早,游东坡。自州门而东,冈垄高下,至东坡则地势平旷开豁。东起一垄颇高,有屋三间。一 龟头②曰“居士亭”,亭下面南一堂③颇雄,四壁④皆画雪。堂中有苏公像乌帽紫裘横按筇杖是为雪堂。堂 东大柳,传以为公手植。正南有桥,榜曰“小桥”,以“莫忘小桥流水”之句得名。其下初无渠涧,遇雨 则有涓流耳。旧止片石布其上,近辄增广为木桥,覆以一屋,颇败人意。东一井曰“暗井”,取苏公诗中 “走报暗井出”之句。泉寒熨齿,但不甚甘。又有“四望亭”,正与雪堂相直。在高阜上,览观江山,为 一郡之最。 (节选自《入蜀记》) 【注释】①东坡:苏轼被贬黄州时,开辟了一处荒地,名为东坡。②龟头:形容垄头昂起,上建小亭,有 如龟头。③筇(qiónɡ )杖:竹枝。④雪堂:苏轼在东坡建筇室时,天下大雪,于是在堂壁绘雪,题 堂名为“雪堂”。 1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4 分) (1)自州门而东( ) (2)至东坡则地势平旷开豁( ) (3)亭下面南一堂颇雄( ) (4)为一郡之最( ) 12.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断 3 处)(3 分) 堂 中 有 苏 公 像 乌 帽 紫 裘 横 按 筇 杖 是 为 雪 堂 13.下列翻译与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2 分) A.那上面有一座木桥,已经很旧了,还有一间破败的小屋,很不如人意。 B.那上面原先放着石板,后来扩建成木桥,还在桥上盖了一间小屋,很让人扫兴。 C.那上面原先有一座木桥,桥上有一间小屋,现在已经破败,很不如人意。 D.那上面原先放着石板,后来又在旁边建了一座小桥,还在小桥上盖了一间小屋,很让人扫兴。 14.根据选文内容和你的理解填空。(2 分) 陆游游东坡,从“居士亭”开始,以“ ”为游览中心,踏访有纪念意义的景物,一直到“四望 亭”,仿佛跟随苏轼的足迹而行。一路走来,他感慨良多,写下这篇游记,字里行间蕴含着对苏轼的之情。 (三)(2017·广东中考)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 分) 人生三病 张培锋①明代陈继儒的《小窗幽记》是一本很值得阅读的书,其中很多话,包含着丰富的人生感悟和哲理, 深长思之,可以启迪心智。比方说“讳贫者死于贫,胜心使之也;讳病者死于病,畏心蔽之也;讳愚者死 于愚,痴心覆之也”这句话,愈琢磨愈觉得其理深刻。或许,这就是古代经典永久的魅力所在:典雅、通 透,言简意赅却意蕴深刻。 ②胜心、畏心、痴心可以说是人生的三病,陈继儒分别将其对应于贫、病、愚这三种人们最忌讳的东 西,用“使之”“蔽之”“覆之”三个词语将其连贯起来,可以说探到了病根。换句话说,表层的病状是贫、 病、愚,而深层的病因则是胜、畏、痴。意思是说:要想除掉前者,必须从后者入手,也就是从心底下功 夫。 ③所谓从心底下功夫,就要分析一下胜心、畏心和痴心这三种心了。胜心也就是争强好胜之心。看别 人开了辆名车,我也非得买一辆不可,并且一定要胜他一筹。从某种意义上看,正是这种心促使人们不懈 追求,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但进步有时也会有进步的代价,譬如手机,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方便,但随 之就出现了追求手机品牌等盲目攀比现象。过犹不及,如果一味争强好胜,并任其泛滥,那么这种“进步” 带给人们的就未必是幸福,因为物质层面的东西,往往需要人们用心感受才有意义。物欲横流,心灵迷失, 由此也就有了“穷得只剩下钱了”之说。应该说,物质富足只是精神富足的前提,却未必一定带来精神上 的富足,而后者才是根本。 ④畏心,就是讳疾忌医之心,表现之一是怕别人知道有病而不敢或不肯就医,究其根本是怕病、怕死。 但怕就不得病、不会死了吗?殊不知这种怕本身就是致病的根源啊!有些人不是病死的,而是被吓死的。 其实,即使得了病,也应该以豁达之心对待,生老病死乃人生常态,任他多么高贵、富有,在死亡面前却 是一律平等的。如此想开了,有病求医问药,病可能就好了。讳病还有另一种表现,就是偏信养生。养生 本身没有错,但如果把它看得太重,疑神疑鬼,那么养生就可能变成“害生”。真正的养生,应该心胸开 阔,豁达大度,如此,可能反而不会得病,甚至活得更好些,这其中的辩证关系是值得深思的。 ⑤痴心则是愚蠢的根源。有些人怕别人说自己无知,总是装出什么都知道,什么都懂的样子,殊不知 这本身就是无知、愚蠢的表现。孔子说得好:“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自己不知道, 那才是智慧。何以故?天下之事,我们知道的总是少数,不知道的总是多数,故而求知的过程是无止境的。 知道自己无知,才可能开启智慧之门,忌讳说自己无知,恰恰证明自己的无知、愚蠢。 ⑥较之古人,以上“三病”,现在不少人有过之而无不及。其实,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更应该平心 静气,用平常心看待得失,用理性的态度审视生老病死,直面真实的自己,这样才会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有位哲人说:有些人活着是为了吃饭,有些人吃饭是为了活着。但如何“活着”,才是人生之大事啊! (选文有删改) 15.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小窗幽记》之所以值得人们阅读,是因为这本书语言典雅、感悟丰富、意蕴深刻,启迪心智,魅力无 穷。 B.物质的富足并不一定能带来精神的富足,开着高级轿车斗富、吃着山珍海味比阔的现象,就是精神贫穷 的表现。 C.作者在剖析人生“三病”时,从现象入手,深入分析产生这三种心理偏差的原因,揭示出问题的实质, 发人深思。 D.文章结构严谨,思路清晰,①②段引出论题,③④⑤段分析说理,结尾提出要提升人生的境界,活出精 彩。16.下列与本文所说的“胜心”“畏心”和“痴心”含义不相符的一项是( )(3 分) A.某人在吃菱角时连壳也一起吃,还说是为了清热解毒。别人问他家乡有没有菱角,他得意地说前山后山 到处都是。 B.曾国藩平生有“三畏”:畏天命、畏人言、畏君父。他为官处事常怀敬畏之心,待人接物周全得体,深 得时人敬佩。 C.秦始皇在位期间,派人遍访名山大川,千方百计寻找灵丹妙药。传说他曾派徐福等人到海上求仙,以期 长生不老。 D.《西游记》中,孙悟空和唐僧夜宿观音院,金池长老炫耀其袈裟,悟空拿出唐僧的袈裟一比高下,结果 引来一场灾祸。 17.结合选文,谈谈如何才能摆脱人生“三病”。(4 分) (四)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6 分) 相遇伊瓜苏瀑布 刘长春 ①从布宜诺斯艾利斯起飞的飞机从 1 万米高空逐渐降落的时候,机舱里忽然听到了一片惊呼:“伊瓜 苏!伊瓜苏!”我这才发现,在莽莽苍苍无尽的由亚热带雨林组成的绿色森林里,静静地悬挂着几十条甚 至上百条白色的瀑布,大的、小的、单独的、间隔开来的、分散了又聚拢在一起的,各种各样的瀑布展开 自己的姿态,从高处向下坠落——那么的安静和从容,没有一声喧哗。 ②伊瓜苏果然不同凡响。峰回路转之际,它好像为了给人一个惊喜,突然地出现,展开于一个断壁, 数十条白色的蛟龙扭结在一起,编织成上下两幅巨大的水珠帘悬挂在那里,装饰着周围绿色的森林。它垂 直地悬挂着,静静地等待着风的吹动,然后掀起一角,让我瞥见黑黝黝的山岩断壁的一点儿真相。 ③水珠帘只是一个序幕。 ④山路曲折,瀑布的情节也曲折。我们又走进一条绿色的长廊,走进密密匝匝的树林。高大的落叶松、 山毛榉树,支撑起雄健的体魄直冲云霄,然后在天空中绽开它们繁茂的枝叶,遮掩了下午的烈日。在它们 周围,那些阔叶树伸出自己的枝丫,与那些长长的蔓藤缠绕在一起,构成纵横交叉的布局,光影投射下来, 露出一处又一处空白。空处不虚。远处,耳际忽然传来了大水澎湃的声音。我情不自禁地往空白处张望, 搜寻瀑布的身影。只见它又在河的对面,我的眼前。变化了,变化了。一会儿,它是匹练悬空一线如注; 一会儿,它又是浪漫组合飞流直下。既曲折而下又轻盈旋转,既激情奔泻又威猛跳跃。刚与柔的结合,壮 与细的比较,单纯与复沓的递进,一个梦幻的群舞的世界。一条不到 4 000 米的弯月形的峡谷走廊,却形 成了 275 股大小瀑布——世界最宽的瀑布。看到那种气势,不禁要问,是来自人间还是天堂? ⑤绿廊不尽,瀑布不断。我们还是兴冲冲地往前走,然后又折向下行。真像一幕大戏,见了序幕,读 了情节,我们还要看到高潮。伊瓜苏瀑布的高潮在“波塞蒂”,意为“鬼喉”的地方。亿万年前频繁的地 球运动,使巴西的南部出现许多裂缝,岩浆喷涌而出,形成玄武岩熔岩高原。然后又产生断层,成为河谷, 垂直切至伊瓜苏河的河心。突然又在巴西与阿根廷交界处塌落一个大洞,形成了落差近百米的壮观的 U 形 大瀑布。耳边,一个惊雷紧接着一个惊雷;眼前,一团白雾连续着一团白雾。水汽弥漫在河谷间,又升腾 于天空,在太阳光的强烈照射下,又变成了一条美丽的彩虹——天上的桥。走上天桥可以到达天堂,在天堂上看伊瓜苏,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来不及想象。地上也有一座桥。桥下是一条湍急的大河。我走上栈 桥,跨过河心,一步步接近瀑布,顾不得雨花淋湿了衣衫。雷再响,雨再大,我也要走近,再走近。走到 了桥的尽头,抬眼看那劈头盖脸的瀑布,势从天落,滚滚而下,在 U 形的几百米宽面的峡谷,奔流咆哮。 前面一排的巨流刚刚呼啸而下,后面一排的巨流又接踵而至。只听见“轰隆——轰隆”的巨响,震得天惊, 震得山摇。 ⑥铺天盖地的飞瀑,是水的意志和伟力的抒情,它要冲垮一切,淹没一切。人在它面前,渺小得好像 是它的一滴水珠。水是白色的,但又不纯粹是白色的,白色中又掺杂着几股墨绿色,像是泼彩,没有遮拦 地倾倒,无休无止,只是不知这颜色是怎么变幻出来的。于是彩色的瀑布与彩色的河流、天上的彩虹一起 走向高潮,演绎和展示人间最壮丽的一幕。 ⑦伊瓜苏,印第安语的意思即“大水”。大水不是来自天上,而是来自密林深处的河流。 (有删改) 18.“它垂直地悬挂着,静静地等待着风的吹动,然后掀起一角,让我瞥见黑黝黝的山岩断壁的一点儿真 相。”这句话运用了哪两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3 分) 19.第⑤段“真像一幕大戏,见了序幕,读了情节,我们还要看到高潮”一句中的“大戏”“序幕”“情节” “高潮”分别是什么意思?(4 分) 20.第④段“看到那种气势,不禁要问,来自人间还是天堂”和结尾段有着怎样的关系?(4 分) 21.综观全文,分条概括伊瓜苏瀑布丰富的形态美。(5 分) 五、作文(40 分) 22.自然的山水有情,鬼斧神工令人神往;人工的建筑有意,巧夺天工令人叹服。“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一路走来,快意人生。 请拿起手中的笔,综合运用写景、记事、抒情的写作手法,写一篇 600 字左右的游记。 答案: 第五单元检测 一、1.D【解析】D 项中,“霎”应读 shà,“绎”应读 yì。 2.C【解析】A 项中,“慢不经心”应为“漫不经心”;B 项中,“穿流不息”应为“川流不息”;D 项中,“轻 歌慢舞”应为“轻歌曼舞”。 3.B【解析】“纷至沓来”指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这里应用“接踵而至”。4.A【解析】B 项中,语序不当,应将“发扬”和“继承”位置互换;C 项中,成分残缺,在“书写”后加 上“的能力”;D 项中,重复啰唆,去掉“大约”或“左右”。 5.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组句成段的能力。首先要明确这个语段是围绕气候变化的争论展开的,所以④是 中心句,做首句,排除 B、C 两项,然后根据①句中的“归咎于全球变暖”,②③⑤句都是有关气候变暖 的,⑤句中的“这些人”指的是认为全球变暖对极端天气现象的作用被远远夸大的科学家,因此⑤前是③, ②是对科学家看法的解释,所以在③⑤句之后。据此可排序为:④①③⑤②。 6.将互联网技术和传统行业结合起来(将互联网技术应用到传统行业中)形成新的行业(经营)模式。 二、7.格列佛游记慧骃国(马国) 三、8.(1)湘西州成功列入“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名单。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主要信息的能力。筛选信息时,要把握关键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或 结果。然后将其组成一个陈述句。要抓住导语部分的关键信息“湘西州成功列入‘首批国家全城旅游示范 区创建单位’名单”,这实际上就是该则新闻的主要内容。 (2)【示例】当前努力学习就是对湘西最大的贡献,将来上了大学努力学好知识和本领,毕业后回到家乡 工作,贡献自己的一腔热血。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发表观点和看法的能力。要注意围绕“我们应该怎么建设美丽的湘西”来谈自己的 看法,言之有理即可。 四、9.B【解析】颔联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云犹含态石披衣”,云摆弄着姿态,山石好像披着衣裳,生 动形象地写出了云雾缭绕山石的情状,而不是“天气晴朗、云雾完全消散的景象”。 10.C【解析】最后两联并未使用反衬的手法,故 C 项表述有误。 11.(1)向东走(2)空而开阔(3)面向(4)是【解析】本题考查对实词含义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注 意对重点文言词语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进行理解。注意(1)题中“东”是词类活用,应译为“向东走”。 12.堂中有苏公像/乌帽紫裘/横按筇杖/是为雪堂【解析】本题考查划分文言句子朗读节奏的能力。通读全 文,理解文段的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断。“堂中有苏公像乌帽紫裘横 按筇杖是为雪堂”译为“堂中有苏东坡像,戴着黑帽穿着紫皮大衣,横按竹杖,这就是雪堂”,因此应划 分为“堂中有苏公像/乌帽紫裘/横按筇杖/是为雪堂”。 13.B【解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文语句的能力。注意重点字词,句意要通顺。“覆”意为覆盖,“败”意为 “败兴,扫兴”。 14.雪堂仰慕【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时,要从文中筛选信息,进行概括。陆游游东坡, 从“居士亭”开始,先写“雪堂”,再写“堂中”“堂东”及与堂相对的“四望亭”,可见游览中心是“雪 堂”。在写游记时,陆游提及东坡像、东坡诗、东坡亲手种植的柳树,可见陆游对苏轼是充满仰慕之情的。 【参考译文】十九日早晨,在东坡游玩。从州门向东,冈垄忽高忽低,到东坡则地势平坦开阔。东起一块 高地很高,有三间屋子。一处垄头昂起,上建小亭,称为“居士亭”,亭下面向南一间屋子很雄伟,四壁 都画着雪。堂中有苏东坡像,戴着黑帽穿着紫皮大衣,横按竹杖,这就是雪堂。堂屋东面有一棵大柳树, 传说是东坡亲手种植的。正南面有座桥,上面写“小桥”,因“莫忘小桥流水”的句子命名。其下最初没 有渠道,遇到下雨就有涓涓的细流淌出。那上面原先放着石板,后来扩建成木桥,还在桥上盖了一间小屋, 很让人扫兴。东面有一口井,称为“暗井”,出自苏东坡诗中“走报暗井出”的句子。泉水冰凉使牙齿感到寒冷,但不是很甘甜。又有一座“四望亭”,正与雪堂相对。在高山上,纵观山河,是一郡中(风景) 最好的地方。 15.D【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首先阅读文章,从文中找出相对应的内容,进行仔细的 分析比对,涉及文章写作结构、特色等方面的内容,则要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判断。文章第①段引出论题,② ~⑤段分析说理,⑥段结尾提出要提升人生的境界,活出精彩。第②段是对③④⑤段的总起,故选 D。 16.B【解析】本题考查对文中关键词含义的理解。这三个词分别出现在文章的③④⑤段中,结合这三段内 容来分析比对即可。A 项中,某人并不知晓“菱角”,却还非要说自己知道,这是“痴心”的表现,与原文 相符。B 项中,曾国藩平生有“三畏”,表现出他对人生的敬畏,对官场为人处事的敬畏,没有争强好胜之 心,没有不懂装懂之心,也没有讳疾忌医之心,可见与文中的“三心”不符合;C 项中,秦始皇以期长生 不老,是“畏心”的表现,与原文相符;D 项中,悟空拿出唐僧的袈裟一比高下,结果引来一场灾祸,这 是“胜心”的表现,与原文相符。 17.①心态平和,使精神充实;②豁达乐观,理性地看待生死;③不断求知,努力提升自己。【解析】本题 是一道开放性试题。作者在文末总结时,也给出了结论,可以参照末段的“人们更应该平心静气,用平常 心看待得失,用理性的态度审视生老病死,直面真实的自己”进行概括。 18.以静写动,作者借“悬挂”一词将瀑布静态化,突出其壮美、对周围山川的装饰和美化作用。还运用了 拟人的手法,“静静地等待”“掀起一角”赋予瀑布以人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瀑布的喜爱之情。 19.“大戏”:伊瓜苏瀑布。“序幕”:断壁水珠帘。“情节”:峡谷走廊瀑布群的变幻美。“高潮”:彩色 的瀑布与彩色的河流、天上的彩虹一起演绎和展示的人间最壮丽的一幕。 20.问答式的照应关系 21.安静从容,静无声息;匹练悬空,一线如注;浪漫组合,飞流直下;曲折而下,轻盈旋转;激情奔泻, 威猛跳跃;势从天落,滚滚而下。 五、22.【例文】 西湖游记 西湖——一个风景秀丽令人神往的地方。古往今来,多少诗人为此题诗,又给了多少作家写作的灵 感……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是宋代苏轼描写西湖景 色的经典诗句。在西湖,所有的历史都会变得抽象,每一次去都像第一次去一样,总会发现新奇的事物, 这让我感叹不已。 我们来到湖边,放眼望去,看不到边际。美丽的荷花点缀着一片绿池,桃红、粉红和翠绿色夹杂在一 起,映衬着蓝色的天空,那情景真是如梦如幻。 风依依,水柔柔。草青青,花红红。西湖边,垂柳梳妆,西湖里,鱼儿嬉戏。不久,苏堤春晓就展现 在我们眼前。苏堤全长近三公里,它是北宋诗人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疏浚西湖,利用挖出的淤泥葑草堆 筑成的,后人为了纪念苏东坡治理西湖的功绩将它命名为苏堤。苏堤犹如一个报春使者,春天到来,杨柳 夹岸,微风习习。我们坐着缆车,依次跨越了映波桥、锁澜桥、望山桥、压堤桥等六座桥。微风倩影,在 这美景之中,享受着大自然无微不至的照顾。到了傍晚,微风扑面而来,柳丝舒卷飘忽,置身堤上,黯然 销魂。我们又来到了柳浪闻莺,一路上,不少奇柳异树映入眼帘。以前这里是御花园,后来改造成了老百姓 的大乐园。百鸟园是主要景点,是一个巨型网笼,是为了营造烟花三月,柳丝飘舞,莺声清丽的氛围。在 闻莺馆东面的草地上,远远地望见“中日不再战”的纪念碑。公园北部的钱王祠经过改造后,成了江南风 格的私家园林,小桥流水、假山喷泉,别有天地。 其实,这只是西湖景点冰山一角,更多的西湖美景等着大家去发掘、探索,一睹风采哦! 【点评】本文以西湖题诗引入,作者感情细腻,在游览中加入自己的感受,同时,作者驾驭语言的能力较 强,使用如“风依依,水柔柔”的叠词,使得文章音韵和谐、摇曳生姿。文章结构完整,语言清新、优美, 恰与游览的心情相契合。 第六单元检测 (时间:90 分钟满分:100 分) 一、积累与运用(20 分) 1.给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4 分) (1)徙于南冥( ) (2)请循其本( ) (3)教学相长( ) (4)尽粟一石( ) 2.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 分) A.宫使驱将惜不得(爱惜) B.执策而临之(面对) C.不独亲其亲(以……为亲) D.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完全,肯定(是这样)] 3.下面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 分) A.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B.系向牛头充炭直 C.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D.骈死于槽枥之间 4.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用法和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3 分) A.策之不以其道 B.只辱于奴隶人之手C.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D.居天下之广居 5.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B.故/外户/而不闭 C.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D.伐薪烧炭/南山中 6.按要求默写相关古诗文名句。(5 分) (1)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 。 (2)是故谋闭而不兴, ,故外户而不闭。 (3)呜呼!其真无马邪? ! (4)唐代诗人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两句诗“ , ” 表达了“居者有其屋”的美好愿望。 (5)白居易的《卖炭翁》中体现“卖炭翁”矛盾心理的诗句是“ , ”。 二、名著阅读(2 分) 7.阅读文字,完成问题。 艰苦的童年,不像莫扎特般享受过家庭的温情。一开始,人生于他就显得是一场悲惨而残暴的斗争。 父亲想开拓他的音乐天分,把他当作神童一般炫耀。四岁时,他就被整天地钉在扬琴前面,或者和一架提琴一 起关在家里,几乎被繁重的工作压死。 选文中的“他”是罗曼·罗兰《 》中的 (人名)。 三、综合性学习(3 分) 8.班级开展“和谐班级”的活动,请你协助,搞好相关活动。 (1)为营造活动气氛,请选出一条名言作为本次活动的标语,写在下面的方格内。(1 分) (2)你的同桌小明上历史课时看课外书,老师及时发现并制止了他。之后,小明对这位老师产生了抵触 情绪,对此你将如何劝说?(2 分) 四、阅读理解(35 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5 分)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 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9.诗中画线句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2 分) 10.选出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 )(3 分) A.全诗语言朴实、准确,通过对屋破漏雨情节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在战乱年代的贫困生活。 B.这首诗描写了诗人自己的茅屋被秋风摧残后的窘况,同时也表现了诗人为天下“寒士”着想的高尚情操。 C.当秋雨来临,诗人不再关心自己的茅屋,而把大量的精力用在关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 欢颜”上。 D.全诗将叙述、描写、抒情三者融为一体,用忧国忧民这根感情线索把它们交织在一起,意境深远。 (二)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回答问题。(12 分)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 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 谓乎! (《虽有嘉肴》) 【乙】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 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选自《孟涂文集》)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 分)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 (2)教然后知困( )(3)非问无以广识( ) (4)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 )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 (1)学学半。 (2)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13.根据选文【甲】【乙】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填空。(4 分) 选文【甲】论述了① 的关系,选文【乙】论述了② 的关系。两篇选文 的论述,对你的学习分别有什么启发? 【甲】文:③ 。 【乙】文:④ 。 (三)(2017·上海中考)阅读下文,回答问题。(7 分) 人有馈一木者,家僮曰:“留以为梁。”余曰:“木小不堪也。”僮曰:“留以为栋。”余曰:“木大 不宜也。”僮笑曰:“木一也,忽病其大,又病其小。”余曰:“小子听之,物各有宜用也,岂惟木哉?” 他日,为余生炭满炉,烘人。余曰:“太多矣。”乃尽湿之,留星星三二点,欲明欲灭。余曰:“太 少矣。”僮怨曰:“火一也,既嫌其多,又嫌其少。”余曰:“小子听之,情各有所适也,岂惟火哉?” 14.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 分) (1)留以为梁( ) (2)乃尽湿之( ) 15.对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木料只有一根,(你)忽而痛恨它大,忽而又痛恨它小。 B.木料只有一根,(你)忽而嫌弃它大,忽而又嫌弃它小。 C.木料是同一根,(你)忽而嫌弃它大,忽而又嫌弃它小。 D.木料是同一根,(你)忽而痛恨它大,忽而又痛恨它小。 16.文中两件事情分别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用自己的话回答)(2 分) 第一件: 。 第二件: 。 (四)(2017·北京中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1 分)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①“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出自《吕氏春秋·诚廉》,意思是说:石头可 以被碾碎,但不能改变它坚硬的本质;丹砂可以被磨细,但不能改变它赤红的本色。对于中华儿女来说, 名节操守不容玷污,理想志向不可动摇,就如同石之坚、丹之赤一样不可改变。 ②自古以来,中国人就非常重视名节操守和理想志向,认为这是人的“正性①”。大雪压枝,不改四季 青葱的本色,是松柏的品节;狂风席卷,不改九天翱翔的征程,是鲲鹏的志向。古人从大自然中获取灵感, 认为天地之间,虽然品物万殊,但皆有其正性。人的正性就是“人间正气”。 ③古往今来,凡立身高洁、守志坚决之人,皆能为保持品节而坚贞不屈,为固守信念而视死如归,文 天祥便是典范。南宋末年,文天祥临危受命,率军抗敌,兵败被俘,不受威逼利诱,至死不屈。“孔曰成 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是文天祥忠贞不渝品质的表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 青”更是他大义凛然、为国捐躯的真实写照。 ④。八十多年前,中国工农红军在物质条件极其匮乏的情况下爬雪山,过草地,冒着枪林弹雨,出生 入死,克服重重艰难险阻,到达了革命圣地延安。在高原寒、炊断粮、风餐露宿的条件下,在面对围追堵 截、伤亡巨大的情况下,若没有坚韧不拔的钢铁般的意志,若没有救国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的理想信念, 红军就不会成就两万五千里长征这一闻名世界的壮举。 ⑤植根于传统文化的“人间正气”,为中华民族的血脉相承提供了凝聚力和驱动力,是我们创造美好 未来的坚实基础。“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这种“人间正气”激励着中华儿女 不忘初心,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取材于姜广辉的同名文章,有删改) 【注释】①正性:最根本的品性。 17.下列词语中,对理解本文中心论点起关键作用的两个词语 是 和。(4 分) 名节操守理想志向不可改变人间正气 大义凛然出生入死 18.根据上下文的论证过程,在第④段的横线处填写句子,恰当的一项是()(3 分) 【甲】既然个人如此,群体理应也是这样 【乙】个人尚且如此,一个群体更是这样 【丙】不仅个人如此,一个群体也是这样 19.请你从阅读过的文学作品中选择一个人物(文天祥除外),借这个人物说说你对“石可破也,而不可夺 坚”的理解。(4 分) 五、作文。(40 分) 20.请以“感悟人生”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600 字左右;③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 A、B、C 等英 文字母代替;④不得抄袭。答案: 第六单元检测 一、1.(1)xǐ(2)xún(3)zhǎng(4)sù 2.A【解析】惜:吝惜。 3.D【解析】本题考查对通假字的辨析。A 项中,“冥”同“溟”;B 项中,“直”同“值”;C 项中,“与”同 “举”。 4.A【解析】A 项中,“之”是代词,代指千里马,其余各项用作助词“的”。 5.C【解析】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6.(1)其翼若垂天之云(2)盗窃乱贼而不作(3)其真不知马也(4)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 颜(5)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二、7.名人传贝多芬 8.(1)【示例】和者,无乖戾之心;同者,有阿比之意。(2)【示例】小明,上课看课外书不仅会影响自己 的学习,而且也是对老师的不尊重,上课期间,我们应该心无旁骛,认真听讲,你说是吗? 9.渲染暗淡愁惨的氛围,衬托诗人愁苦的心情,为下面内容做铺垫。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赏析画线句。先明确景物描写的特点,然后根据景物描写明确其烘托作用。画线句 描写了凄清的秋景,渲染出凄惨的氛围,从而烘托出诗人暗淡愁惨的心境。 10.C【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C 项中,诗人先关注自己的茅屋,再由自己的茅屋引发思 考,上升到关注“天下寒士”的高度上,因此 C 项表述有误。 11.(1)好(2)困惑(3)增长(4)有时 12.(1)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 (2)喜爱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的喜爱学习的人。 13.①教与学②问与学③实践出真知④学习要勤学善问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可分析语段,找出关键语句进行分析,即可得出 答案。第①空可从【甲】文主旨句“故曰:教学相长也”中得到答案;第②空可从“君子之学必好问”“问 与学,相辅而行者也”中得出答案。③④空考查两文的主旨,分别抓住两文的主旨句“教学相长也”和 “君子之学必好问”提炼答案即可。 【参考译文】【乙】君子学习一定喜爱问。“问”和“学”是相辅相成地进行的。不“学”就不能提出疑问, 不“问”就不能增长知识。喜爱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的喜爱学习的人。道理明白了,可是还可能不能应 用于实际;认识了那些大的(原则、纲领),可是还可能不了解那些细节,(对于这些问题)除了向人请教, 还能怎么进行判断呢? 14.(1)作为、做成 (2)全、都 15.C 【解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文语句的能力。画线句的重点词是“病”,由“病其大”可知,此处的“病” 应是动词,结合原文“余”否定了“家僮”对于木的用途的两种建议,因而翻译为“嫌弃”最恰当。16.事物都自有它合适的用途做事情要掌握好分寸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中心的理解能力。从“小子听 之,物各有宜用也,岂惟木哉”可以得出事物都各有它合适的用途。从“小子听之,情各有所适也,岂惟 火哉”可以得出做事情要把握适度的原则,掌握好分寸。 【参考译文】有人送来一根木料,家僮说:“留下可以做成房梁。”我说:“木料太小,不能做房梁。”家 僮说:“可以做栋。”我说:“木料太大,不适宜做栋。”家僮笑着说:“木料是同一根,(你)忽而嫌弃 它大,忽而又嫌弃它小。”我说:“小子听着,物品各有它的用处,岂止是木料呢?” 有一天,小僮为我生炉子,装了满炉子炭,热得烘人。我说:“炭太多了。”他把炭都用水浇灭了, 只留下三两个火星,欲灭不灭。我说:“炭太少了。”小僮抱怨说:“火炉是同一个,(你)既嫌炭多,又 嫌炭少。”我说:“小子听着,做事情各有它适宜的分寸,岂止是火呢?” 17.名节操守理想志向【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分析文章的中心论点的能力。理解中心论点,主要依靠分论点 的内容,文章从个人和群体两个方面分析,分析了个人和群体对自己名节操守和理想志向的坚守和付出。 18.丙【解析】在横线处填写的句子,从文章的结构来分析,属于文章的过渡句。既考虑要承接上文的内容, 同时又对下文有引出的作用,上文说的是关于个人的内容,下文说的是关于群体的内容,且内容的范围有 所扩大,因此递进式的关联词最为合适。 19.【示例 】这句话让我想起了《红岩》中的江姐。由于叛徒的出卖,江姐不幸被捕,被关押在重庆渣滓 洞监狱。她受尽了国民党军统特务的各种酷刑。特务妄想从这个年轻的女共产党员身上打开缺口,以破坏 重庆地下党组织。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江姐始终坚贞不屈,表现出钢铁般的意志和对信念的坚守。“石 可破也,而不可夺坚”正是这种精神的体现。我认为:在生活和学习中,面对自己的梦想,我们都应该为 之全力以赴,不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该坚持自己的梦想。 【解析】题目要求在我们阅读过的文学作品中 选择人物,既可以从中考范围内要求读过的名著中选择,也可以从课外阅读过的作品中选择,只要人物事 迹及其特征能体现对名节操守的坚守,对理想志向的追求,并写出自己的理解即可。 20.【例文】 感悟人生 流星的光辉来自星体摩擦,珍珠的璀璨来自贝壳的眼泪。人生是一种经历。痛苦、欢乐、失落、自信、 平凡、辉煌……只有经历了才会有感悟,才活得更丰富、更充实。 ——题记 感悟痛苦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的确,我们生活在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中,总会被这样那样的压力困扰着,无 论学习,工作,生活……付出与得到的天平上总会发生不尽如人意的失误。我们的人生中,坎坷和泥泞在 周而复始地缠绕,倘若我们每天忧心忡忡、度日如年,即使美好的生命也会黯然失色;但倘若我们放宽心态, 用对生命的无比挚爱去蔑视那些坎坷,让美好的心情陪伴我们度过每一天,相信,我们的生命将是美丽的, 是精彩的。 感悟自信 人的一生不是一帆风顺的。假如你只是一棵无名的小草,虽然没有花儿的艳丽,树的伟岸,但你仍以 你顽强的自信为大地编织着美丽的衣裳;假如你只是一条孤苦伶仃的小溪,虽然没有大海的浩瀚无比,大江 的奔腾喧嚣,但你仍有勇往直前的胆量与斗志,迈过一个个绊脚石,汇成浩荡的江河。庸人总以为“过了 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于是便在稍纵即逝的机遇旁唉声叹气、悲观失望;睿智者总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总会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中看到希望和转机。 摔倒了怕什么?爬起来拍拍身上的泥土继续向前走。失败了怕什么?关键要知道此时不搏何时搏?朋友们, 感悟自信,再给自己一次机会,凭着你的拼搏与执着为人生开拓出一段精彩的旅程。 感悟辉煌 当我们飞黄腾达的时候请不要忘记这辉煌背后所付出的努力。我们是经历了无数次失败的考验才拥有 了那辉煌的一瞬。所以,当我们有一时的成就时,不要放弃奋斗。否则,我们的人生只会是一个毫无果实 的躯壳。 人生短暂,生命如朝露,莫忘惜之。朋友们,让我们感悟人生,感悟那走过的足迹,让奋斗之芽在我 们的人生中萌发,让我们的人生拥有希望。切记: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点评】小作者善于观察、体悟生活,从中感悟人生:人生会伴随痛苦,但只要我们带着自信,不断奋斗, 就一定会成功。从文章诗般的语言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作者细腻的情感。文章语言优美流畅,最后揭示中心, 概括简洁,短促有力。 期末检测(一) (时间:120 分钟满分:120 分) 一、积累与运用(22 分) 1.右面是郭沫若故居里的一副对联。请你用正楷字将上联抄写完整。(2分) 上联:传家 下联:处事无奇但率真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4 分) 秋天的美多少带点萧瑟之意,就像宋人吴文英写的词,“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一般人认为秋天 时心情会有些愁恼 sù杀。其实,秋天是成熟的季节,何尝没有清 lǎng 圆满的启示呢?在这风云滔滔的 人世,在秋天这样美丽清明的季节,要在空山的落叶中寻找朋友的足迹,是多么困难啊! (《朗读者》) (1)根据拼音写汉字。(2 分) Sù( )杀 清 lǎng( ) (2)给加点字注音。(2 分) 萧瑟( ) 愁恼 ( ) 3.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4 分) (1)左右逢缘改为 (2)五彩斑澜改为 (3)消声匿迹改为 (4)轻歌漫舞改为 4.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2 分) (1)2017 年 7 月 8 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提名项目“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鼓浪屿是中国在全球化发展的早期阶段实现现代化的一个 (见证 验证 证明),具有显著的文化 多样性特征,体现出 19 世纪中叶至 20 世纪中叶的现代生活品质。(1 分) (2)世界读书日前夕,李健在《人民日报》撰文,谈读书的“有用”与“无用”。在他看来,读书的意义是 让人眼界更开阔,对自我有更清醒的认识,而不至于 (自鸣得意 得意扬扬 狂妄自大)。(1 分)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乒乓球馆设施齐全,可为乒乓球爱好者提供球拍、球衣、球鞋和衣柜等乒乓器材。 B.同学们应端正学习语文知识的目的。 C.我们只有相信自己的能力,才能在各种考验前充满信心。 D.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考试正常发挥的关键。 6.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①风是温柔的春风,雨是多情的春雨。 ②“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几场春雨润物后,数阵春风传情间,慵懒的渭北大地,沉睡的黄土高原, 也变得风流倜傥、英俊潇洒起来。 ③真是燕子来时春正好,天也风流,地也风流。 ④农人们栽瓜点豆,文人们敲诗吟句。 ⑤原野上百草回芽,万木争荣;天地间桃红柳绿,莺歌燕舞。 ⑥燕子来时,衔风带雨,描红画绿。 A.⑥①②⑤④③ B.②①⑥⑤④③ C.⑥②⑤①③④ D.②⑥①⑤④③ 7.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一句话提醒了我,究竟不是道地家乡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 B.一个年轻人对着洞里使劲地大叫了一声:“喂!出来!” C.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 D.现在北京城倒还有一种吆喝,就是“冰棍儿——三分嘞。” 8.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4 分) ①人生的高度取决于阅读积淀的厚度。②与书籍相伴的人生,一定有生机,有价值;书香飘溢的校园,一定有活力,有内涵。③今年,我校在《书香校园》活动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被评为全市《书香校园》 示范学校。④为了进一步引导全校师生吸收经典著作的营养,提升人生境界为宗旨,学校决定开展“经典 阅读”活动。 (1)请提取第①句的主干,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 分) (2)第③句有两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 分) (3)第④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 分) 二、名著阅读(4 分) 9.根据下面画线句子的特点,再仿写两个句子。 课外阅读是提高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可以使我们获得很多有益的启示,充实我们的生活。读《三 国演义》,我们可以领略到诸葛亮舌战群儒的风采;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们能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和 生命的意义; ; 。 三、综合性学习(4 分) 10.欣赏下面这幅书法作品,回答问题。 (1)下面对这幅书法作品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意态生动,变化自然,使人看不厌。 B.线条垂直瘦劲,错落有致,自出新意。 C.运用楷书字体,字字端庄,方正典雅。 D.俊逸纯净,气韵贯通,富于艺术感染力。 (2)这幅书法作品中的两句诗与王安石《登飞来峰》中的“ , ”都蕴含了“只 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2 分) 四、阅读理解(40 分) (一)阅读下面唐诗,完成问题。(4 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 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1.对这首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望”字将离别地点与友人“之任”的地方“蜀州”联系起来了。 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表达了依依不舍的伤感之情。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富于哲理,隐含好男儿志在四方的意思。 D.这首诗通过送别友人,表现了诗人宽阔的胸襟、真挚的情意和对友人的深情。 12.试赏析颈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一千古名句。(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9 分) 归钺①,早丧母,父娶后妻,生子,由是失爱。家贫,母即喋喋②罪过钺,父大怒逐之。钺数③困,匍 匐道中,比归,母又复杖之,屡濒于死。钺依依④户外,俯首窃⑤泪下,族人莫不怜也。 父卒,母与其子居。钺贩盐市中,时私其弟,问母饮食,致⑥甘鲜焉。后大饥⑦,母不能自活。钺往涕 泣奉迎⑧,母自惭,从之。钺得食,先予母、弟,而己有饥色。奉母终身怡然。既老且死,终不言其后母 事也。 归氏孝子,身微贱而其行卓⑨,独其宗亲邻里知之,于是思以广其传焉。 (选文有改动) 【注释】①归钺:人名。②喋喋:说话没完没了。③数:屡次。④依依:依恋的样子。⑤窃:偷偷地。⑥ 致:送达。⑦饥:饥荒,年成不好。⑧奉迎:迎接。⑨卓:高。 1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 分) (1)父娶后妻,生子,由是失爱( ) (2)钺贩盐市中( ) (3)而己有饥色( ) (4)奉母终身怡然( ) 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1 分) A.父大怒逐之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B.身微贱而其行卓 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C.独其宗亲邻里知之 必先苦其心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D.母与其子居 似与游者相乐(《小石潭记》)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 分) 既老且死,终不言其后母事也。 16.归钺的哪些孝行让人感动?请根据选文第二段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2 分) (三)(2017·云南昆明中考)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11 分) 候鸟的迁徙 余 夫 ①每年春天和秋天,人们会惊奇地仰望着天上那些成群结队、遮天蔽日而又神秘莫测的旅客——候鸟。 经过亿万年的自然进化,候鸟形成了每年在繁殖地与越冬地之间沿相对固定的路线往返迁徙的独特习性。 全世界 9 000 多种鸟类中,超过三分之一的鸟都是候鸟,每年迁徙的候鸟数量在 100 亿只以上。 ②同一季节,随着纬度的改变,气温会产生梯度性的变化。特别是北半球的大块土地在冬季被冰雪封 盖,欧亚大陆和北美洲的许多鸟类不得不越过赤道,飞到南半球越冬。正因为这个原因,大多数候鸟迁徙 的路线呈南北方向,在北半球尤其明显。 ③人们用多种方法观测候鸟的飞行路线,如望远镜观察、雷达探测、给鸟涂颜料和环志等,其中被世 界各国普遍采用的是环志法。环志法是将金属或塑料做成脚环(或颈环、翅环),刻上环志国家、单位和 编码,将环固定在候鸟的腿部(或其他部位),做好记录,将鸟放飞后,期望再次观测到它或回收脚环。 这样能更好地了解被环志的鸟迁徙的时间、路线等数据。从 20 世纪初到现在已有 6 000 万只鸟做过环志 标记,其中 100 多万只得到成功回收。随着卫星应用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也在探索在大型候鸟身上安装小 型无线电信号发射器,通过定向接收机接收信号来观测候鸟的行踪。 ④经过长期监测,鸟类学家认为,全世界候鸟迁徙路线主要有以下几条:东亚—澳大利亚、中亚—印 度、西亚—东非、黑海—地中海、大西洋—美洲、密西西比—美洲和太平洋—美洲。这些迁徙路线就如一 条条“高速公路”,任由鸟儿们飞来飞去,前往各自的目的地。 ⑤在迁徙的过程中,鸟类展示了非凡的智慧。硫磺鹀是美国东部随处可见的一种鸣禽,每年秋季,它 们都会飞行 3 800 千米,到达越冬地——墨西哥南部、巴拿马等地。让人惊奇的是,它们是以星星为标记 进行迁徙的。具体用来判断方位的是北极星中心约 35°以内的北方天空,也就是说,在这个区域的大熊座、 小熊座、天龙座、仙女座、仙后座等都是它们的路标,其卓越的导航本领让科学家惊叹不已。白颊林莺, 从加拿大迁往南美洲时需要面对飞行路线的选择:如果沿着美国海岸南下,经墨西哥、中美洲再到南美洲, 就会减少死亡的可能,但路途遥远。然而,这些小鸟的选择是直接勇敢地飞越大西洋,并有规律地停留在 大西洋和加勒比海的某些岛屿上休息。另外,白颊林莺还会选择好的天气和合适的风向,以使旅途更舒适, 真是有勇有谋。 ⑥对候鸟来说,迁徙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有乐趣。它们在迁徙途中要遇到许多想象不到的困难:飞 过大洋、翻越高山、穿越云层、迎着暴风雨、遭遇天敌,还有被人类捕食的危险……比如从英国出发的家 燕,首先飞越英吉利海峡,穿过法国的比利牛斯山脉,跨过地中海,途经撒哈拉沙漠,再抗击热带风暴的 袭击,抵达刚果的雨林,最后到达南非。经过超过 10 000 千米、长达 4 个月的旅程,只有大约一半的成 年个体能够存活下来。这是多么悲壮的旅程啊!⑦迁徙无疑是候鸟生活中最大的“冒险事业”,每年都会有无数的候鸟永远无法到达它们的目的地。 但是,它们仍然会沿着一定的路线,春来秋往,从不失信。迁徙对候鸟来说,是使命,是责任,是一种承 诺。 (选自《百科知识》,有改动) 17.根据选文内容填空。(3 分) 选文②~⑥段从候鸟迁徙的原因、候鸟迁徙的观测、 、 、 五个方面依次介绍了候 鸟迁徙的知识。 18.选文第⑥段主要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 分) 19.选出下列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2分) A.选文中“高速公路”“冒险事业”等词,使说明显得生动而有情趣;而“大多数候鸟迁徙的路线呈南北方 向”中“大多数”一词则体现了文章语言的准确性。 B.在众多观测候鸟飞行路线的方法中,被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是环志法。 C.硫磺鹀是以星星为标记进行迁徙的,具体用来判断方位的是北极星中心约 35°以外的北方天空。 D.作者对候鸟迁徙中表现出来的勇气、守信和责任是肯定和赞美的。 20.请联系选文内容,探究下面的材料,写出探究结果。(3 分) 材料一 1985 年,首次迁徙到昆明的红嘴鸥有 9 000 多只,到 2015 年已达 40 500 只。近年来,昆明已建 成大量滇池湖滨湿地,许多候鸟都来昆明栖息繁衍。 材料二 仙鹤是我国境内重要的迁徙鸟类。它们的越冬地和重要的中途停留地,目前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 保护,大多数都已建立了自然保护区。 材料三 1985 年 12 月,昆明市政府公布了保护红嘴鸥的通告。1982 年,国务院决定,每年四月底五月初 在我国开展“爱鸟周”活动。从 2006 年开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起,每年 5 月的第二个周末举行“世 界候鸟日”活动。 (四)(2017·广西柳州中考)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16 分) 是谁爱着你的背影 邓迎雪 这个周末回家,临走时,母亲将我送到门口。 我走了一段,即将拐进小巷时,发现母亲竟然在身后跟了过来。我催她回去:“妈,快回吧,大门敞 着呢。”她说:“没事,我就站在这路口。” 我知道,母亲是要站在路口看我远去的背影。带着一种温暖的滋味,我走进小巷,再回头看母亲,只见她站在原地,正一动不动地看着我的方向。因为隔着一段距离,我看不清她的表情,但我能感觉到她殷 殷期望的眼神里满是留恋不舍。 近些年,母亲越来越显老了。孩子们像小鸟一样,离开她温暖的羽翼,有了自己的家,也有了各自的 事业,陪伴她的日子少了许多。母亲不止一次地感叹:“还是你们小时最好,天天在一起,现在你们姊妹 几个天南海北四下分散,团聚一回可真不容易。” 每听见她这样说,我总不以为然,没品味出她话里面的孤单和失落。直到有一天,我猝不及防地发现, 在我远去的身后,母亲追随的目光是那样爱意深沉。 那是个夏天,母亲住在弟弟家。有次我去看她,告别时,她又送到门外。直到我从五楼下到四楼,看 不见我的身影,我才听见她关门的声音。 我出了楼,绕过一片绿地,走过小区院子。快走到小区门口时,我偶然间向后望去,忽然被身后的一 幕惊呆了——只见弟弟家那个小小的窗框里,母亲正趴在窗口,向我望着,就像一只守在巢里的老鸟,眼 巴巴地看着小鸟的远去。看见我回头,她向我不停地挥手,依稀又在说着什么。 那一刻,我心里酸酸的,眼泪不由得落了下来。如果不是偶然回头,我哪里知道,就在我一路走去的 时候,身后会有母亲浓得化不开的目光。 也是从那时起,我才发现母亲是多么痴恋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哪怕只是渐渐远去的背影,她也想多 看几眼,不愿错过。 去年秋天,母亲患病住院,我在医院陪她。午后下起了雨,天色阴暗,母亲催我回去。她说:“我好好的, 没有什么事,你妹妹也快来了,你快回去吧,别等雨下大了。” 我收拾东西回去,母亲送我上电梯。 很快,电梯从八楼下到一楼。我穿过病房楼大厅,走到院子里,看雨下得不大,我没有打伞。就在这 时,电话忽然响了。只听母亲在电话里说:“你怎么不打伞呢,快把伞打起来,别冻感冒了。” 原来,母亲又在隔窗望着我的背影。 病房楼的电梯间没有窗户,想望向我出门的这个方向,需要出了电梯间,穿过病房长长的走廊。我能 想象到,当电梯门关上的那一刹那,母亲是怎样拖着行动迟缓的腿,努力加快脚步,快速占领那个窗口。 然后,老眼昏花的她透过蒙蒙细雨,努力向外望着,只为了看女儿在院子里经过的那一分钟。 雨天里没有打伞,淋湿的是母亲的心。我连忙撑起了伞,在连绵不断的冷雨里一步步走得很稳。我知 道身后有双爱我的眼睛,而母亲不知道的是,伞下的我,眼泪早已不知不觉地流了下来。 (选自《特别关注》,有改动) 21. 本文叙述了母亲注视着“我”背影的三个事件。请你按照时间顺序,用概括的语言补充下面表格。(4 分) ①那个夏天,母亲趴在弟弟家的窗口里望着我离开小区 ② ③22.请你结合全文,分析母亲的形象。(4 分) 23.请你按照要求进行品析。(4 分) (1)“我才听见她关门的声音。”句中的“才”不可删除,理由是什么? (2)结尾段“淋湿的是母亲的心”在表达上有何妙处? 24.文章两处画横线的句子都写到“我”掉泪,请你结合文中内容分析泪水中蕴含着“我”怎样的复杂情感。 (4 分) 五、作文(50 分) 25.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每个人都会遇到很多棘手的事情,成长的道路也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从日常生活到学习提升,在每 一次遇到困难、挫折时你是怎样的心态?又是怎样面对的呢? 请据此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得抄袭、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 校名,以及教师、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⑤书写规范、工整,卷面整洁。 答案: 期末检测(基础版) 一、1.有道惟存厚 2.(1)肃 朗(2)sè nǎo 3.(1)缘—源(2)澜—斓(3)消—销(4)漫—曼 4.(1)见证(2)狂妄自大 【解析】(1)“见证”指见证人或可做证据的物品;“验证”意为“通过实验 使得到证实”;“证明”意为“用可靠的材料来表明或断定人或事物的真实性”,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此处 应填“见证”。(2)“自鸣得意”指自己表示很得意(多含贬义);“得意扬扬”形容非常得意的样子;“狂 妄自大”形容人极端的自高自大,自以为了不起。根据题干内容可知,所选词语应该与“对自我有更清醒 的认识”意思相对,联系“读书的意义是让人眼界更开阔”可知,此处应填“狂妄自大”。 5.C【解析】A 项,不合事理,“球拍、球衣、球鞋和衣柜”并不都是乒乓器材,所以应该把“乒乓器材” 改为“器材”;B 项,搭配不当,应把“目的”改为“态度”;D 项,两面对一面,应该把“能否”去掉。 6.A【解析】此题考查组句成段的能力。解答该题可以从“前后照应”关系入手:⑥句总写燕子来时的美好春 光;①②句照应“燕子来时,衔风带雨”,⑤④句照应⑥句中的“描红画绿”;③句总写“燕子来时春正好”。由此确定正确排序为⑥①②⑤④③。 7.A【解析】B 项,“喂”字后面要用破折号,表声音的延长;C 项,应将顿号改为逗号,这是句子间的停 顿;D 项,引号中的内容不属于独立引用,应将句号放到引号外。 8.(1)高度取决(于)厚度。 (2)今年,我校在“书香校园”活动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被评为全市 “书香校园”示范学校。 (3)为了进一步引导全校师生吸收经典著作的营养,提升人生境界,学校决 定开展“经典阅读”活动。(以进一步引导全校师生吸收经典著作的营养,提升人生境界为宗旨,学校决 定开展“经典阅读”活动。) 【解析】(1)第①句中“人生的高度”是主语,而“高度”是主语的中心词,“取决”是谓语,“阅读积淀 的厚度”是宾语,“阅读积淀”是限制词,宾语的中心词是“厚度”。 (2)第③句中的“书香校园”不是书名、篇名、报刊名、歌曲名、电视剧名等,不能用书名号。“书香校 园”加双引号起强调作用。 (3)第④句的语病是句式杂糅,应删去“为宗旨”,或将“为了”改为“以”。 二、9.【示例一】读《西游记》,我们能学到孙悟空的疾恶如仇;读《红楼梦》,我们能体会到封建社会大 家庭衰落的必然性。 【示例二】读《格列佛游记》,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英国统治阶级的腐朽与罪恶; 读《童年》,我们能体会到当时苏联下层人民生活的苦难。 三、10.(1)C【解析】本题考查对书法作品的赏析能力。我们在学习中知道,楷书是汉字的主要书体,讲 究用笔,笔画分明,结构方整,总体特点是端正、整齐、美观;而图片中的字笔画生动,具有动感,气韵 贯通,明显不是楷体字,故 C 项分析有误。 (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四、11.C【解析】“隐含好男儿志在四方的意思”属于无中生有,这一句正确的意思应该是:四海之内,只 要知己连心,哪怕远隔天涯,也如同近邻一样,目的在于宽慰朋友,没有“好男儿志在四方”的意思。 12.颈联对仗工整,意境开阔,一改过去送别诗的黯然情调,以积极昂扬的情感宽慰和劝勉离别赴任的友人, 表现出对友情的豁达态度。 13.(1)因为这样(因此)(2)市场(集市)(3)脸色(4)高兴的样子 14.A【解析】A 项中,“之”的意思分别为:代词,他/代词,指这件事;B 项中,两个“而”均为表示转折 关系的连词;C 项中,两个“其”的意思均为代词,他的;D 项中,两个“与”的意思均为和。 15.归钺一直到已老将死,始终不说后母的事。 16.①关心后母,为后母送食物;②灾荒年迎接后母;③忍饿让食物给后母和弟弟;④侍奉后母始终很高 兴;⑤从不说后母不好。 【解析】从“问母饮食,致甘鲜焉”可知,归钺关心后母,给后母送食物;从“钺往涕泣奉迎”可知,饥 荒时,归钺前去迎接后母;从“奉母终身怡然”可知,归钺对于侍奉后母感到很高兴;从“终不言其后母 事”可知,归钺从不说后母不好。 【参考译文】归钺,早年丧母,父亲又娶了后妻,生了个儿子,(归钺)因此失去了父母之爱。家中贫穷, 后母就没完没了地说是归钺的过错,父亲大怒,赶走了归钺。归钺屡次遭到困扰,在路上爬行,等到回家, 后母又用棍子打他,好几次差点(将其)打死。归钺在门外留恋不舍,低着头偷偷地流泪,同族人没有不怜悯他的。 父亲死后,后母和她的亲儿子在一起居住。归钺在集市上卖盐,时常偷偷地见他的弟弟,询问继母的饮食, 送给他们甘甜鲜美的食物。后来发生严重的饥荒,后母不能养活自己。归钺前去,流泪哭泣地迎接她,后 母内心感到惭愧,终于跟随归钺去了。归钺有了食物先给后母、弟弟,而自己面露饥色。他很高兴地侍奉 后母一直到死。归钺一直到已老将死,始终不说后母的事。 归氏家族的孝子,身份低贱而行为高尚,只有他的亲族邻居知道他的事迹,于是想扩大他的名声。 17.候鸟迁徙的路线候鸟迁徙的智慧候鸟迁徙的困难【解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根据第④段中的 “经过长期监测,鸟类学家认为,全世界候鸟迁徙路线主要有以下几条”可得“路线”这一关键词。根据 第⑤段中的“在迁徙的过程中,鸟类展示了非凡的智慧”可得“智慧”这一关键词。根据第⑥段中的“它 们在迁徙途中要遇到许多想象不到的困难”可得“困难”这一关键词。 18.举例子。举出家燕从英国迁徙到南非的例子,具体、真切、形象地说明了候鸟在迁徙途中要遇到许多困 难。【解析】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根据第⑥段中的“比如从英国出发的家燕”可知,这一段举了 英国家燕的例子,这是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它的作用是具体地说明“对候鸟来说,迁徙并不像人们想象的 那样有乐趣。它们在迁徙途中要遇到许多想象不到的困难”。 19.C【解析】根据第⑤段中的“让人惊奇的是,它们是以星星为标记进行迁徙的。具体用来判断方位的是 北极星中心约 35°以内的北方天空”,可知 C 项表述有误。 20.人们采取多种措施保护候鸟,其生存环境得到改善,迁徙中受到的伤害在减少,数量在增加。【解析】 本题考查概括信息的能力。概括几则材料的内容时,答案的格式一般是谁的什么事或谁怎么样。答案的内 容要能概括所有材料的内容。 21.②去年秋天,母亲在医院病房的窗口望着我在雨中离开 ③这个周末,母亲跟我来到路口,站着看我 远去 【解析】本题考查对事件的归纳与概括能力。解答此题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找出事件,用简洁 的语句概括即可。本文以倒叙的方式写作,按时间顺序,第②件事是:去年秋天,母亲在医院病房的窗口 望着我在雨中离开;第③件事是:这个周末,母亲跟我来到路口,站着看我远去。一定要注意事件之间的 时间顺序。 22.【示例一】这是一位关注儿女、爱意深沉的母亲,她依恋与儿女在一起的时光,连儿女离去的背影也不 想错过,还要多看一眼。 【示例二】这是一位通情达理、含蓄深沉的母亲,她虽然因儿女成家立业,缺少陪伴而孤单失落,但并不 提出特别要求,只是在儿女离开时默默关注他们的背影,努力延长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题关键是了解文章内容,找出描写人物的语句与相关事件, 然后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文中的三件事,都写了母亲对孩子离去的不舍,表明母亲是一位爱孩子胜过爱 自己的母亲;母亲虽然对孩子的离去很不舍,但她并没有向孩子提出留下或是一起居住的要求,可以看出 她是一位明事理,懂得替孩子着想的母亲。据此整理出答案即可。 22. (1)【示例一】“才”字细致地表明母亲一直目送“我”走下楼梯,直到看不见“我”的身影才返家关 门,如果把它删除,则不够具体细致,没有了“一字传情”的表达效果。 【示例二】“才”字准确地传达出“我”对母亲的关注、期待,“我”告别母亲时一面下楼一面倾听母亲的 动静,期待她赶快回家,听到关门声才放下心来,如果删去,则少了细节上的强调,不能表达出母女间微 妙真切的感情。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赏析能力。解答时讲明“才”字的表达效果,再进行删与不删的比较即可。“才”字说明母亲目送“我”的时间很长,这样能真切地表现母亲对“我”的不舍,如果删 去,则过于平淡。 (2)【示例一】这是用特殊的说法来表达特别的感情,心被“淋湿”,看似不合常理,却能生动形象地传 达出母亲对儿女的关怀和怜惜,表明她对“我”的被淋感同身受,心疼不已。【示例二】这句话虽不合理, 但是不合理的表达却有很好的表达效果,真实地表现了母亲看到“我”被雨淋湿时的心情。 【解析】本 题考查句子含义的理解与赏析能力。理解句义,进行合理分析即可。“雨天里没有打伞,淋湿的是母亲的 心”意思是说,雨天里“我”被淋湿了,但是比被淋湿更难受的是母亲,因为她会为自己没有照顾好孩子 而自责。作者用这种看似不合理的说明,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母亲对孩子的关爱之深。围绕这一中心展开分 析,突出母爱即可。 24.这些泪水中蕴含着“我”复杂多样的思想感情,既有知晓母亲的殷切凝视之后,为母亲的孤独失落而心 酸难过的心情,也有感受到爱的目光在身后追随,为母爱的细致深沉而感怀激动的心情。 【解析】本题考查对作者情感的体会。解答此题要结合两次流泪的语境,答出“我”对母亲的两种情感, 并分别进行简单的分析。结合语境来看,这两次流泪的原因相同,都是为知晓母亲对自己的不舍而流泪, 为母亲的孤单而流泪,也为母亲对自己的理解、关爱而感动。 五、25.【例文】 坚持不懈的我 我圆圆的脸上镶嵌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鼻梁上架着一副金丝边眼镜,一副文文静静的样子,别以 为我是一个娇气的女生,其实我有着坚持不懈的品质。什么,你不信?那让我给你讲个故事吧!到时候你 就会心服口服。 去年夏天,天气很闷热。太阳把大地烤得滚烫滚烫的,火烧火燎的风令人感到窒息,甚至连蝉也在树 上拼命地叫着:“热死了,热死了。”“我们去游泳吧!”爸爸拍着我的肩膀,提议道。“真的?”我惊奇 地问道,高兴得一蹦三尺高,“那我们快走吧!” 到了游泳馆,我套上救生圈。爸爸跳入水中,伸开手:“下来,我在下面接着你。”我望着足有两米 深的水,有些胆怯了:我不会游泳,万一淹到了怎么办?这时,我看到池中几个六七岁的小朋友正在游泳。 我不禁责问自己:几个小同学都可以做到的事,我为什么不可以?记得在春季运动会,800 米赛跑中只有 五个人跑完了全程,我就在其中;上学期老师布置的积累素材的作业,一学期过后检查,只有我一个人坚 持了下来。我为什么不能把在跑步和积累素材中培养的坚持不懈的品质延伸到游泳中来呢?我怎么能因小 小的游泳而退缩呢? 于是,我跳入了水中,活动了一下。爸爸让我先练习手和脚的协调动作,我上身趴在游泳池边,两臂 向前伸直,臂下压着划板,双手轻轻抓住划板,没过多长时间,我已运用自如了。接着,我便学习划水, 我开始试着自己独自游,两腿刚腾空,身子就猛得一歪,沉入水中,“咕噜咕噜”几口水灌进了嘴里,鼻 子也呛得难受极了。我要退缩,但又想到自己的座右铭:坚持就是胜利。对,坚持下去,我给自己鼓劲儿。 爸爸教给我一些技巧,我按爸爸教的方法练习,先把手高高举起,伸得笔直,然后深深地吸一口气,向前 一跃,一头扎进水里,划出了一道弧形,接着两手一伸,双腿用力拍打水面,身体便快速地向前移动…… 我终于学会游泳了! 你们认识我了吧!这就是坚持不懈的我。如果你也是一个坚持不懈的人,就快来找我吧! 【点评】这是一篇立意准确,构思严谨,思路清晰的记叙文。小作者在布局和构思上匠心独运。文章一开头,小作者先进行自我描写,勾勒出一位看似文静娇气的女生形象;然后小作者文笔一转,通过写学游泳 的一件小事,勾勒出“我”坚持不懈的品质,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最后,小作者用一句“这就是坚持 不懈的我”总结全文。这样,文章形成前后对照,首尾呼应,结构完整,主题突出。 期末检测(二) (时间:120 分钟满分:120 分) 一、积累与运用(18 分) 1.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诗意的创造。根据要求,完成(1)(2)题。(7 分) (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 分) 夏至 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 木槿花开,瓜豆满架,稻穗挂地 沏茶熏香,听夏虫(yín)①唱 小巷(yōu)②深,院子里(fán)③星点点 凉荫下,或是藤椅或是竹席 奶奶的大葵扇,缓缓摇起阵阵清风,助人(hān)④眠 宵漏夜短 夏梦正长 ① ② ③ ④ (2)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我国传统节日。关于冬至有很多俗语,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写正确 的选项。(3 分) 冬至日后,白昼逐渐变长,古人认为这是天地间阳气恢复的体现,所以有“① ”的说法; 我国民间对冬至很重视,大家围炉温酒,团聚闲话,把冬至当作一个重要节日,因此有“② ” 的说法;冬至日,温州民间有“③ ”的说法,在这一天给孩子吃汤圆,教导孩子一切事情都 要比去年做得更好。 A.冬至大如年 B.过了冬至大一岁 C.冬至一阳生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1 分) A.大型武术舞台剧《太极秀》融合声光电技术,场面极其壮观,令人叹为观止。 B.元宵以后,节日的气氛渐渐淡了下来,周而复始,人们又开始了一年的劳作。C.湖南龙舟赛拉开了战幕,一只只疾驰的龙舟宛若蛟龙,在湘江水面上劈波斩浪,络绎不绝。 D.有的国家或者派舰机到南海耀武扬威,或者在南海当事国之间挑拨离间,这才是推动南海军事化的最大 因素。 3.下列病句修改有误的一项是( )(1 分) A.这个文化站已成为教育和帮助后进青年,挽救和培养失足青年的场所,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彰。(删除 “和培养”) B.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门的技术人才。 (将“要”改为“能否”) C.你知道每斤蜂蜜中包含蜜蜂的多少劳动吗?据科学家统计,蜜蜂每酿造一斤蜜,大约要采集 50 万朵的花 粉。(在“50 万朵”后面加“花”) D.曹先生的音容笑貌虽然没什么变化,但眼角的皱纹还是掩藏不住他这些年艰辛的生活。(删去“眼角的”) 4.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1 分) ①我们读小说,实际上也就是随着小说家的笔触,神游于小说所虚构的世界之中 ②小说离不开虚构和想象 ③当然,想象不要太离谱,要尽可能遵循原作的思路 ④其实,这种想象的快乐不是小说家的专利,也可以通过你自己的尝试来获得 ⑤与小说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 A.①②⑤④③ B.②①⑤④③ C.③②⑤④① D.②⑤④①③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1 分) A.12 月 17 日,鲁南高铁临沂至曲阜段将全面开工,沿线设临沂北,费县北,蒙山,泗水南 4 个新建车站。 B.因为雾霾严重,汽车在滨河大道上行驶时,只能看到两侧半米以内和前方一、二米范围内的地面。 C.熟悉的树木、村庄、桥梁……都在不停地后退,成为杜小康眼中的遥远之物。 D.“不知道。”他耸了耸肩膀:“这是动物学中,特别是有关动物行为的研究中一大难解之谜。” 6.补写出下面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7 分) (1) ,禅房花木深。(《题破山寺后禅院》) (2)浮云游子意, 。(《送友人》) (3)可怜身上衣正单, 。(《卖炭翁》) (4) ,寂寞沙洲冷。(《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 5 ) 杜 甫 的 《 茅 屋 为 秋 风 所 破 歌 》 中 表 现 出 诗 人 宁 愿 冻 死 以 换 取 天 下 贫 寒 人 士 的 温 暖 的 名 句 是: , 。(6)呜呼! ?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 二、名著阅读(2 分) 7.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重点塑造了两个与保尔·柯察金有过密切交往的女性形象。其中冬妮娅是一个优 秀的共产党员,她爱憎分明,追寻自己的信仰,与保尔志同道合。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在双目失明、身体瘫痪的情况下写成的。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从 1915 到 1930 年前后苏俄广 阔的历史画面,记录了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在车站食堂当过杂工,在发电厂当过伙夫,后来在朱赫来的影响下走上 革命道路,经过血与火的洗礼,成为具有钢铁般意志的战士。 三、综合性学习(4 分) 8.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校开展“学家规,树新风”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 任务。 (1)初二(2)班为本次活动办了一期黑板报,下面是同学们收集的关于家规的一则材料,请概括其主要 内容。(不超过 10 个字)(2 分) 材料 西周时期,周公以《无逸》告诫后辈子孙不要因贪图享乐而荒废政务;春秋时期,孔子以“不学礼, 无以立”训诫儿子。这两个事例历来被人们认为是我国家规文化的源头。 (2)学校开展“中国好家庭”评选活动,下面两条家规深受师生好评,你更喜欢哪一条?请谈谈你的理 解并说明理由。(2 分) ①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曾国藩家书》 ②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朱子家训》 四、阅读理解(46 分) (一)阅读毛泽东和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回答下列各题。(6 分)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 时,她在丛中笑。 卜算子·咏梅 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 尘,只有香如故。 9.毛泽东在小序中说:“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请说说两首词各有怎样的“意”。(2 分) 10.毛泽东词中“已是悬崖百丈冰”一句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结合全词内容进行赏析。(2 分) 11.有人说,“俏”字用得极好,古往今来梅花从未出现过这样的形象。请你谈谈这个字好在哪里。(2 分) (二)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回答问题。(12 分) 【甲】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 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节选自《庄子·秋 水》) 【乙】黄帝将见大隗①乎具茨②之山,适遇牧马童子,问涂③焉,曰:“若知具茨之山乎?”曰: “然。”“若知大隗之所存乎?”曰:“然。”黄帝曰:“异哉小童!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 请问为天下。”小童辞④。黄帝又问。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奚⑤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 矣。”黄帝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节选自《庄子·徐无鬼》) 【注释】①大隗(wěi):传说中的神名。②具茨:山名。③涂:同“途”,路。④辞:谢绝。⑤奚:何,什 么。 1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 分) (1)秋水时至( ) (2)河伯始旋其面目( ) (3)黄帝将见大隗乎具茨之山( ) (4)称天师而退( ) 13.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河伯始旋其面目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 B.望洋向若而叹曰若知具茨之山乎 C.河伯欣然自喜曰:“然。” D.于是焉是进亦忧,退亦忧 1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闻道百,以为莫己若。 (2)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 15.从【甲】文、【乙】文中各提炼出一个成语,然后概括河伯和黄帝身上的共同点。(2 分)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4 分) 读书与快乐 ①4 月 23 日是“世界读书日”。今年这天,一位网红用戏谑的方式介绍了“古希腊三大悲剧家”,很幽 默地应了读书的景。说真的,不要一提读书,大家想到的就是“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偷光”“囊萤映 雪”……其实,能够抛弃功利心,读书本是一件快乐的事。 ②陶渊明说:“好读书,不求甚解。”孔子说:“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董卿也 曾说过:“读书让人学会思考,让人能够沉静下来,享受一种灵魂深处的愉悦。”这些名人都把读书当成 了一种愉悦的活动。 ③纳兰性德有一句诗:“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这个“赌书泼茶”讲的就是一件关于 读书的乐事。故事的主人公是才女李清照和她的丈夫赵明诚。夫妇二人都是金石爱好者,那时居家贫俭, 每每需要把衣服典卖了,才能买些碑文、水果回家。但他们并不感到辛苦,吃着水果,展玩买回来的碑文 法帖,自己觉得已然是神仙眷侣。他们日常有个消遣,那就是吃过饭后,烹杯热茶,夫妇相对而坐,指着 满室的书籍和史册,互相考问某个典故出自何书、几卷、几页,谁能答对,谁先喝茶。李清照博闻强识, 说中就举杯大笑,每每把茶泼洒在怀中不得饮,这就是“赌书泼茶”的典故。那段清贫的岁月,因为有书 相伴,而芳香四溢。正由于他们爱读书、趣读书,生活才变得丰富有趣。 ④以读书为乐的人,通常都是读书得法之人。好读书,因而会读书;会读书,因而更好读书。年轻的 诸葛亮还没有出山之时,就在读书的方法上,显露出与众不同的特色来,他奉行的是“观其大略”。“观其 大略”的准确含义,就是注意观察和吸收书籍当中的重点和精华。此处的“大”是重大的大,也就是书中 的重点;而“略”是战略的略,也就是书中的精华。正是由于诸葛亮重视知识的广博胜于精深,他才选择 “观其大略”,最终成为一个足不出户就知天下事的智慧达人。大文豪苏轼曾发明“八面受敌”读书法, 他把研究内容分为八个方面,每读一遍书,只集中精力攻破一个方面的问题,以求把书读精读透。欧阳修 读书“计字日诵”,他统计了《孝经》《论语》《诗经》等十部经典的总字数,规定每日熟读 300 字,细水 长流,终于把 40 多万字的书全部背完。汉代学者董遇提倡利用“三余”时间读书,即“冬者岁之余,夜 者日之余,雨者晴之余”。这种方法类似于现在的合理利用“碎片化”时间,效果也很好。 ⑤也听说过一个读书的狠招:学英语,背字典,背一页撕一页,如果心疼书,就好好用心,一次记牢。 明代学者张溥也用过类似的方法,每读一篇新文章,就工工整整抄在纸上,高声朗诵一遍,然后把纸扔到 火炉里烧掉,然后再抄写,再朗读,再烧掉。如此反复七遍,直到彻底理解、背熟为止,他把自己的书斋 命名为“七录斋”。 ⑥其实,不管用什么方法,把书读进脑子里,读进心里,就是成功。 ⑦真正会读书的人,善于心领神会,能够触类旁通。既不一味执着,也不在字面上纠结;既能读出趣 味,也能收获颇丰。当你感受到自己的进步,读书的快乐自然随之而来。(选自《青年文摘》2017 年 11 期,有改动) 16.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 分) 17.选文第②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 分) 18.从 A 和 B 中选出最适合第③段的论据,并阐述理由。(3 分) A.武亦姝平时就喜爱背诵古诗文,享受着诵读的美感和乐趣。在《中国诗词大会》总决赛上,她凭借着丰 富的诗词积累和“把比赛看成非常好玩的游戏”的心态,过关斩将,一举夺魁,尽显王者风范。 B.邴原是三国时代魏国的著名学者。他小小年纪便成了孤儿,家境清苦,没钱上学,蹲在学馆外的窗下哭 泣,先生深受感动,破例让他免费就读。他矢志读书,刻苦求学,终于成为一代名家。 19.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本文④~⑥段的论证思路。(3 分) 20.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说说你还有哪种成功的读书方法。(3 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4 分) 故 乡 梁孟伟 ①故乡,是一幅秘藏的圣符,是一座精神的殿堂。 ②儿时的故乡,留给我更多的是一份苦涩的记忆。冬天,穿着用人力车外胎做成的“皮草鞋”,鞋面 用几根皮条串联,双脚常常被冻得僵硬麻木,捂上一层稻草,才会感到暖和一点。夏天,圆月在天时,我 们就得起床,打稻挑谷直到中午田水发烫;下午挑粪插秧种出满田星星。“嗡嗡”的蚊子“亲吻”着肌肤, 蚂蟥总是在腿上吃得滚圆……缺吃少穿、终年劳累的生活压得我直不起腰背。我曾一次次爬上高高的山冈, 久久眺望山外的世界;一次次诅咒贫穷的故乡,发誓要找一个幸福快乐的地方。 ③恢复高考的第一年,我逃难似的离开了故乡,终于完成了从乡下人到城里人的身份转换。除了探望 父母回家小住几天外,我很少回去。故乡的山水日渐模糊,故乡的乡音日益陌生。 ④记得有一年,因病修养期间,儿时的玩伴把我接回故乡小住了一段时间:乡亲们用古铜色的脊背, 背我走过村前的木桥,张家大妈王家阿婶端来了飘香的饭菜,董家大叔吕家兄弟送来欢声笑语……啊,在 温馨甜蜜的故乡,我的每个毛孔都自由地舒张,每个细胞都享受着抚爱;我的整个灵魂得到了洗濯,心胸 变得澄澈。 ⑤于是,我发现,尽管我已身为城里人,但对故乡依然有一种挥之不去的留恋。而且,这种留恋一直 深藏心底,不仅没有随时间流逝而消失,反而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静静的村庄、浩瀚的蓝天、悠悠 的白云、潺潺的小溪、窄窄的小桥构成了故乡诗意的轮廓,也构成了我的精神家园。⑥我梦想着退休后回归故乡,安享与乡亲们“把酒话桑麻”的田园生活。正当我为建房选址、设计忙 得不亦乐乎时,却传来故乡要修筑水库的消息,网上甚至传出了库区的三维地图。忽然,我有一种被掏空 般的晕眩,一种被连根拔起的痛感。原来,故乡的根已经深深地扎入我的心田。我曾走过一个又一个城市, 换了一个又一个岗位,心里却一直茫然:梦还有多久?路还有多远?短暂停留,回头凝望,这才发现,唯 有故乡的方向能让我内心踏实,安定。 ⑦为此,我特地回了趟家乡。一路上我在想,故土难离是国人的传统,安土重迁更是国人的习惯。在 乡亲们的心底,故乡的脐带真能一刀剪断? ⑧可奇怪的是,乡亲们表现得比我想象中要平静得多。不过,我偶尔也会感受到两种不同的心境:老 人们还幻想着修建水库的选址可以更改;年轻人却关心着水库什么时候开建…… ⑨天近黄昏,我在村头流连。四周是那样恬静,暖风吹拂发丝,花草散发芬芳,沿着小径,慢慢地、 慢慢地走……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依恋,就像暮霭一样越来越浓,直到月华照亮了我的泪眼。 ⑩故乡是一首诗,一首越吟越舒心、越吟越思念的诗。而明天,故乡就要变成一片泽国;而明天,乡 亲们也将要搬离这片生养自己的土地。 ⑪今后,我只能梦回乡关! (有删改) 21.第③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 分) 22.请结合全文赏析第⑦段画线的句子。(3 分) 23.面对故乡即将修建水库的现实,老人和年轻人为什么会表现出不同的心境?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理解。 (3 分) 24.文章开始写“我”一次次诅咒故乡,后面又写“我”因故乡就要变成一片泽国而痛苦,这样安排却并不 矛盾,为什么?(4 分) 五、作文(50 分) 25.根据下面材料的提示,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遇到沟坎,畏惧不前;明知犯错,不敢正视;心中有疑,害怕问询;面 对丑恶,选择沉默……其实,只要鼓起勇气,向前再迈一步,就可以突破自我,成为生活的强者。 请以“别怕,向前再迈一步”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作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袭,文中不得出现真 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答案: 期末检测(提升版) 一、1.(1)①吟 ②幽 ③繁 ④酣(2)①C ②A ③B 2.C【解析】C 项中,“络绎不绝”形容人、马、车、船等连续不断,用在赛龙舟的场面中不合适。 3.D【解析】D 项语序不当,应将“艰辛”与“生活”互换。修改错误。 4.B【解析】此语段围绕“小说中如何运用想象”展开叙述,第②句提出观点,放在首句;第①句是对上一 句的进一步解释,跟在第②句后;根据句意及逻辑关系可知第⑤句与第①句衔接最紧密;④③句以“其实” 为标志体现了语意的转折。综上分析,最恰当的排序为:②①⑤④③。 5.C【解析】A 项中,四个地点之间要用顿号;B 项中,“一、二”表示约数,中间的顿号应删除;D 项中, 冒号应改为逗号。 6.(1)曲径通幽处 (2)落日故人情 (3)心忧炭贱愿天寒 (4)拣尽寒枝不肯栖 (5)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6)其真无马邪 二、7.A【解析】“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她爱憎分明,追寻自己的信仰,与保尔志同道合”,说的是丽达, 不是冬妮娅。 三、8.(1)我国家规文化历史悠久(或我国家规文化起源早)。 (2)【示例一】我更喜欢第①条。理解:人一生的成败与所交的朋友是否贤德(贤能)有关,所以不能不 谨慎。理由:它告诫我们交朋友时要甄别筛选,谨慎交往。【示例二】我更喜欢第②条。理解:在没下雨 时就应做好准备,不要等到口渴时再去挖井。理由:它告诫我们做事应早做准备,避免被动。 四、9.毛泽东词写梅花的美丽、积极、坚贞,不是愁而是笑,不是孤傲而是具有新时代革命者的操守与傲 骨。陆词以清新的笔调写傲然不屈的梅花,暗喻自己的坚贞不屈。 10.“已是悬崖百丈冰”描绘出寒冬中梅花严酷的生存环境,反衬了梅花傲岸挺拔、花中豪杰的精神气质, 也暗示了新时代革命者的操守与傲骨。 11.一个“俏”字,不仅写出梅花的艳丽形态,更突显出梅花傲岸挺拔、花中豪杰的精神气质。这与通常把 梅花写成不畏严寒、孤傲清高的形象大为不同,令人耳目一新。 12.(1)按时 (2)才 (3)拜见,拜访 (4)离开 13.D 【解析】D 项中,两个“是”都意为“这样”。 14.(1)听到了上百条道理,便认为天下再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或听到的道理多了,就认为没有人能比 得上自己。) (2)治理天下的人,与牧马的人有什么不同呢?(或治理天下,和牧马又有什么不同呢?) 15.【甲】贻笑大方(或望洋兴叹)。【乙】害群之马。共同点:他们都通过自身的经历,发现自己的不足。 (或他们都善于反思。) 【参考译文】【乙】黄帝到具茨山去拜见大隗,正巧遇上一位牧马的少年,便向牧马少年问路,说:“你 知道具茨山吗?”少年回答:“是的。”“你知道大隗居住在什么地方吗?”少年回答:“是的。”黄帝说:“真是奇怪啊,这位少年!不只知道具茨山,而且知道大隗居住的地方。请问怎样治理天下。”少年谢绝。 黄帝再次询问。少年说:“治理天下,和牧马又有什么不同呢?也就是去除其中危害马群的劣马罢了!” 黄帝听了叩头至地行了大礼,口称“天师”而离去。 16.读书是一件快乐的事。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的能力。中心论点一般以四种形式 出现:一是文章的标题就是中心论点;二是在文章的开头点明中心论点;三是在议论过程中提出中心论点; 四是在层层深入论述的基础上,在文章的结尾推出中心论点。本文的标题给出了论题,再结合文章内容可 知,中心论点即为:读书是一件快乐的事。 17.引用论证。引用了陶渊明、孔子和董卿的话,充分有力地论证了名人把读书当成了一种愉悦的活动的观 点,更具有权威性,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解答此类题需要正 确辨别论证方法,然后根据各种论证方法的答题格式,具体分析,进行解答。第②段分别引用了陶渊明、 孔子和董卿的话,应是道理论证(或引用论证),以不同名人的话语,来论证名人把读书当成了一种愉悦 的活动的观点,更具有说服力。 18.选 A。因为文章的第③段,根据具体的事例得出读书使生活变得快乐的论点,材料 A 中的武亦姝把读书 当成一种快乐,因为这种快乐而最终获得成功;材料 B,着重表现邴原刻苦读书,成为一代名家,并没有 突出读书的快乐。可见 A 能证明本段的中心论点。 【解析】论点与论据之间是被证明与证明的关系,解答此题关键是要理解论据的内容,再根据论点来确定。 文章第三段的论点是:生活因读书而快乐。材料 A,“享受着诵读的美感和乐趣”“把比赛看成非常好玩的 游戏”,可以看出武亦姝是把读书当成一种快乐,因为这种快乐而最终获得成功;材料 B,着重表现邴原刻 苦读书成为一代名家,并没有突出读书的快乐。故选 A。 19.文章第④段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论证了“以读书为乐的人,通常都是读书得法之人”的观点,接着⑤ ⑥两段,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论证了“不管用什么方法,把书读进脑子里,读进心里,就是成功”的观 点。【解析】本题考查对论证思路的梳理。文章第④段,主要举诸葛亮、苏轼、欧阳修等人读书的事例, 论证了“以读书为乐的人,通常都是读书得法之人”的观点;⑤⑥两段,则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来论证 “不管用什么方法,把书读进脑子里,读进心里,就是成功”的观点。由此整理出答案即可。 20.【示例】略。 【解析】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解读的能力。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 简要谈谈自己的读书方法即可。注意表述流畅,用词准确。 21.内容上:交代了自己“逃离”故乡的途径与时间,及成为城里人后对故乡的日益陌生,与后文对故乡的 留恋不舍形成对比。结构上:承上启下,承接上文“诅咒故乡、发誓离开”的情节,引出下文“我重回故 乡及心理变化”的叙写。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段落在文中的作用。解答此题关键要掌握特殊段落在文 中的作用。从内容上看,第③段主要交代了“我”“逃离”故乡的时间,及成为城里人后对故乡的日渐淡 忘,与后文联系,很明显是为了与后文中“我”对故乡态度的转变形成对比,突出“我”对故乡的依恋与 不舍。从结构上看,这段总结上文,并引出下文的内容,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22.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乡亲们与家乡的联系比作脐带,生动形象地表明故乡对于乡亲们来说有着难 以割舍的关系。②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表明自己不希望也不相信乡亲们会割断与故乡的联系,同时表达 了对故乡的不舍与留恋之情。【解析】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解答此题关键要选择好赏析的角度。从 句子内容来看,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反问的修辞手法,然后根据比喻、反问修辞手法的一般作用和此处作 者所表达的情感来说即可。 23.老人:生于故乡、长于故乡,已经习惯了故乡的生活,对搬离之后的未知生活心怀担忧,加之故土难离、 安土重迁的传统观念,所以不希望离开。年轻人:认为这是一个机会。一可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二可借此机会,走出乡村,改变现状。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文中描述,面对 故乡即将修建水库的现实,“老人们还幻想着修建水库的选址可以更改;年轻人却关心着水库什么时候开 建”,结合前文“我”对故乡的态度转变过程,“我”在年轻时也想着逃离故乡,后来对故乡有了难以割舍 的依恋可知,这是因为年轻人对故乡的情感不深,认为这是一个机会,可以走出乡村,改变现状。而老人 生于故乡,又长于故乡,已经习惯了故乡的生活,况且人老了更希望生活稳定,不希望离开。 24.这样的安排,是欲扬先抑的写法,体现出“我”随着时间的推移,对故乡的认知与情感也发生了改变: 诅咒故乡,是因为故乡的贫瘠,让儿时的“我”备尝艰辛;感到痛苦,是因为自己依恋的故乡(精神家 园),即将变成一片泽国,以后只能梦回乡关。 【解析】本题考查对写作手法及其作用的理解分析能力。 文章的主旨是要表现对故乡的喜爱与依恋,但前文却一再写不爱故乡,这很明显是欲扬先抑的写法,这样 写更能表现文章的主旨与作者的情感。根据这一理解整理出答案即可。 五、25.【例文】 别怕,向前再迈一步 大漠长烟,孤泉冷月,在千年风霜与半生信仰之间,你坦然地选择了向前再迈一步——即使一路苦行, 也要披荆斩棘。 芦花飘荡,残阳胜血,在生死险恶与一世枭雄之间,你坦然地选择了向前再迈一步——即使走向地狱, 也要霸气豪迈。 白驹过隙,时光如水,在朱户阁楼与茅草小屋之间,你坦然地选择了向前再迈一步——即使潦倒清贫, 也要追随心境。 向前再迈一步,是你写下了万里迢迢的历史征途。 你孤身一人,却用强悍的体魄挑起了整个浩瀚大漠;你骨瘦如柴,却以坚定的步伐开辟出一条信仰之路。 你以一个勇敢者的形象为我们诠释着什么叫顽强拼搏,你以一个开路人的形象为我们讲述什么叫锲而不舍。 你脚下的每一粒种子都会在这片厚实的土地上生根发芽,你脚下的每一株草都会在你汗水的浇灌下生机勃 勃。你脚下的每一步都深深地刻在历史肥沃的土壤之中,因为你的脚底烙着“向前再迈一步”! 向前再迈一步,是你宁死也不肯过那江东,为的是留下不朽的豪迈。 或许是多舛的命运和你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曾经称雄一时,最后却落得个惨痛结局。你明明知道, 只要你向前再迈一步,跳船渡江,来日仍可崛起。然而……当八千弟子在血泊之中顷刻倒下之时,你并未 胆怯而逃,而是唤来泪流满面的美人,尽情高歌“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这是怎样的豪迈与气魄?怪不得易安居士会挥笔慨叹“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向前再迈一步,是你孑然一身的追求,是你鹏程万里的志向。 你对官场上的尔虞我诈深感厌恶,因为你所崇尚的是清贫乐道的生活。即使织草鞋,你也并不气馁, 而是豁然相待。若不是这等修为,也不会有“庄生晓梦迷蝴蝶”这一典故了。背离世俗,清静无为,这看 似荒谬的想法,在你看来却是生命的座右铭。你在无形之中深刻地为我们诠释着“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的真实含义。你所迈的这一步,不仅是外物与自身之间的抉择,更是现实与理想之间的比拼……你告诉自 己,只需“向前再迈一步”,离梦里的蝴蝶便不远了。 向前再迈一步,是玄奘俯瞰漫漫长路,凄风苦雨的英勇。 向前再迈一步,是项羽纵身潺潺乌江,滚滚热血的豪迈。向前再迈一步,是庄子挥袂水击三千,背负九霄的洒脱。 【点评】本文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使文章气势磅礴。文章开头化用诗句点明主题,结尾呼应开头,升华 主旨,给人以启迪和鼓舞。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