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江苏扬州市高二历史学业水平模拟试题(第三次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8年江苏扬州市高二历史学业水平模拟试题(第三次含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8届高二学业水平测试模拟卷(十五)‎ 历 史 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一、 单项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部分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 1. 有学者说:“(某一制度)编织起由中央向四方扩散的控制网络,打破了夏商时期众邦林立的状态,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这一制度是(  )‎ A. 宗法制 B. 分封制 C. 禅让制 D. 郡县制 ‎ 2. 先秦诸子学说中,有一家最切合时务,并直接指导秦实现了国家的统一。这一家是(  )‎ A. 道家 B. 法家 C. 儒家 D. 墨家 ‎ 3. 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世界最古老的金属活字印刷品出现在韩国。而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则来自中国,大概出现在(  )‎ A. 战国时期 B. 秦汉时期 C. 隋唐时期 D. 宋元时期 ‎ 4. 某同学在研究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时,找到如下材料:“年少初登第,皇都得意回。禹门三级浪,平地一声雷。”这一选官制度是(  )‎ A. 世官制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 5. 古代文人常以诗词来描绘古代中国丰富的商业活动。下列诗词中,描绘的内容与其他选项不同的是(  )‎ A. “夜市桥边火,春风寺外船” B. “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 C. “柳梢挂月黄昏后,夜市张灯白昼然” D. “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 6. 中国近代某文件规定:“各国应分自主,当驻兵队护卫使馆,并各将使馆所在境界自行防守。”这一现象发生在(  )‎ A. 《南京条约》签订后 B. 《马关条约》签订后 C. 《辛丑条约》签订后 D. 《临时约法》颁布后 ‎ 7. 《国史纲要》中提到:“□□□□声势浩大,致使大清半壁的天下临时丧失,最后还靠汉族中出来几个人把□□□□打倒。”这段话中的“□□□□”应是(  )‎ A. 太平天国 B. 辛亥革命 C. 五四运动 D. 国民革命 ‎ 8. 近代有思想家认为:“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该思想家是(  )‎ A. 魏源 B. 李鸿章 C. 梁启超 D. 孙中山 ‎ 9. 毛泽东同志说,辛亥革命“有它胜利的地方,也有它失败的地方。你们看,辛亥革命把皇帝赶跑,这不是胜利了吗?”这里的“胜利”是指辛亥革命(  )‎ A.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 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C. 冲击了人们的传统思想 D. 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统治 ‎10. 右图是“1895年至1919年中国报刊数量的增长”统计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1898年中国报刊事业空前繁荣 B. 1913年中国报刊数量增长是因为维新变法 C. 1919年报刊数量猛增缘于思想文化运动的促进 D. 中国报刊数量增长反映了国人办报日益成为主体 ‎11. 下列口号,表达了五四运动诉求的是(  )‎ A.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C. “打倒列强,除军阀” D.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2. 2016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的重要讲话中强调,“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这体现了长征(  )‎ A. 使得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B. 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C. 实现了党工作重心转移 D. 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13.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书》中写道:“好些中国士兵在城外放下武器投降了。在他们招降的七十二小时内,在长江江岸被扫射而集体的被屠杀了。”这个事件发生的地点,最可能的是(  )‎ A. 旅顺 B. 北平 C. 南京 D. 重庆 ‎14. 右图反映的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在不同历史阶段发展水平的折线图。下列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 A. 1895至1912年,初步发展 B. 1912至1919年,发展缓慢 C. 1927至1936年,短暂春天 D. 1949年之后,迅速消亡 ‎15. 有学者曾大力提倡八事:“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五曰,务去烂调套语。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讲对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语。”据此,该内容出自(  )‎ A. 《孔子改制考》 B. 《变法通议》‎ C. 《文学改良刍议》 D.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16. 新中国某部法律中提到:“今后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该法律应该是(  )‎ A. 《临时约法》 B. 《共同纲领》 C. 1954年宪法 D. 1982年宪法 ‎17. 1985年,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一个10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为此,我国在新时期(  )‎ A. 制定了“双百方针” B. 做出了发展“两弹一星”的重要决策 C. 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 D. 初步建立起比较齐全的国民教育体系 ‎18. 下图为1978至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示意图。图中的变化反映出我国(  )‎ A. 国民经济的比例日趋合理 B. 综合国力已接近发达国家 C. 改革开放的决策富有成效 D. 市场经济体制已基本建立 ‎19. 1972年2月21日到2月28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这一历史事件(  )‎ A. 有助于中国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 B. 促使世界政治格局发生根本改变 C. 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 D. 有利于推动中日两国关系的改善 ‎20. “罗马人民所适用的,一部分是自己特有的法律,另一部分是全人类共同的法律。”文中“自己特有的法律”指(  )‎ A. 习惯法 B. 成文法 C. 公民法 D. 万民法 ‎21. 苏格拉底曾说:“我的朋友们,当我的儿子长大时,如果他们关心财富或者其他东西超过了对道德的追求的话,请惩罚他们,就像我曾惩罚你们一样。”这表明他意在(  )‎ A. 强调重视家庭教育 B. 反对人们拥有财富 C. 极力维护公民权利 D. 提倡人应具备美德 ‎22. 经过70天的航行,虽然他没有到达中国,也没有到达印度,但他根据地图,仍将他到达之地称为“印度”(Indian),将他遇到的原住民称为“印度人”(Indians),他其实不知道自己发现了“新大陆”。这里的“他”是(  )‎ A. 迪亚士 B. 哥伦布 C. 麦哲伦 D. 达·伽马 ‎23. 《世界小史》中记载了一些人的想法:人在根本上是平等的,还要受到平等对待;上帝创造的每一个理性生物的权利都不能、不允许被剥夺;每个人要听从理性和良心呼唤;应该让人有人的尊严。这些想法,最有可能出现在(  )‎ A. 智者运动时期 B. 文艺复兴时期 C. 宗教改革时期 D. 启蒙运动时期 ‎24. 高二(3)班的同学们进行研究性学习,研究的内容是“世界大国的兴衰更替”。为此,在美国这一栏,填入的内容最有可能是(  )‎ 国家 主题 英国 从国王到议会 法国 从人性到理性 美国 ‎?‎ 德国 从分裂到统一 A. 从王权到代议 B. 从专制到立宪 C. 从邦联到联邦 D. 从计划到市场 ‎25. 刘宗绪指出,19世纪70年代以后,在社会主义思潮中,马克思主义显示了伟大的活力。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巴黎公社革命从实践上丰富了马克思主义 B. 马克思主义使国际工人运动从理论变成了实践 C. 十月革命的胜利使马克思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 D. 中共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 ‎26. 弗洛伊德说过:“在过去的时间里,科学之手对于人类朴实的自恋有过两次重大的打击。第一次是认识到我们的地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而是大得难以想象的世界体系中的尘埃……第二次是生物学的研究剥夺了为人类特创的特殊优越性,将人类废黜为动物的后裔。”其中,与“第二次打击”有关的理论是(  )‎ A. 牛顿的力学体系 B. 达尔文的进化论 C. 爱因斯坦相对论 D. 普朗克的量子论 ‎27. 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过:“当这个私人利润和自由企业制度面临到毁灭边缘的时候,是这个政府挽救了它。”以下属于这个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 A. 国家干预经济 B. 实行计划经济 C. 倡导“新经济” D. 奉行自由放任政策 ‎28. 下列表格是某国经济发展的数据,它反映了(  )‎ 工业生产 ‎1913年 ‎1920年 ‎1925年 ‎1926年 总产值(按 1926 年度价格计算,单位:亿卢布)‎ ‎102.51‎ ‎14.10‎ ‎77.39‎ ‎110.83‎ 产值指数(以 1913 年为基数100)‎ ‎100‎ ‎13.8‎ ‎75.5‎ ‎108.1‎ A. 苏联经济的严重失衡 B. 新经济政策的成效显著 C. 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 D. 农民利益得到切实保障 ‎29. “就时间轴而言,20世纪可分为三个时期:一、以德国为中心的世界战争时代(1914年至1945年);二、两大超强相互对峙的时代(1945年至1989年);三、传统的国际强权系统终结之后的时代。”下列史实,最能说明“两大超强相互对峙的时代”的是(  )‎ A.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B. 古巴导弹危机加剧 C. 欧洲共同体的诞生 D. 日本谋求政治大国 ‎30. 启蒙思想家所倡导的社会理想与当时的现实之间产生了强烈的反差,一种对社会现状强烈不满、强调抒发个人情感、积极追寻理想世界的新思潮应运而生。与这一新思潮相符的文学作品是(  )‎ ‎ ‎ A B C D 二、 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确与错误,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本部分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 ‎31. 唐朝沿袭隋制,在中央推行三省六部制,中书取旨决策,门下审议封驳,尚书奉而行之,三省共同负责中枢政务。(  )‎ ‎32.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形成了新民主主义论,在分析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对中国革命的进程作了详细的论述。(  )‎ ‎33. 袁隆平培育的籼型杂交水稻,不仅大大提高了中国的水稻产量,也成功解决了世界粮食短缺问题。(  )‎ ‎34. 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变革是全方位的,其中生产组织形式的飞跃表现在蒸汽化到电气化。(  )‎ ‎35. 右图漫画《山姆大叔忙坏了》,反映的是两极格局被多极格局所取代。(  )‎ 三、 材料解析题: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本部分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 ‎36.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它的发展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在中国历史发展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孔子)看准了政治责任,非有学问及道德的人不能担当。他深通礼乐射御书数,这是从事政治的基本学问,但他却无从政的机会。乃广收门人弟子,达三千人之众,教以六艺,志在造就士及君子。‎ ‎——摘编自周德伟《自由哲学与中国圣学》‎ 材料二  朱熹用理学思想重新注释“四书”,引导读书人。他还编著《小学集注》,教育青少年遵循“三纲五常”。‎ ‎——摘编自任世江《“古代中国主流思想演变”之我见》‎ 材料三  顾炎武是清代学术的开山之祖。他一生激烈批评空谈心性,主张以“修己治人之实学”,代“明心见性之空言”,强调学问不仅要修诸身心,更要达于政事。‎ ‎——摘编自魏长宝《顾炎武与乾嘉学派》‎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概括孔子认为一个人从政应该具备的条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对我国古代教育的贡献。(4分)‎ ‎(2) 据材料二,指出朱熹在教育方面的核心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主张在思想文化方面的积极影响。(3分)‎ ‎(3) 据材料三,归纳顾炎武的治学思想。(2分)‎ ‎(4) 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古代教育家是怎样影响社会发展的?(1分)‎ ‎37. 全球化对世界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但关于全球化,学术界并未形成完整理论学说,也未达成完全的共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全球化的起源 对于“全球化”的起源问题学术界一直没有达成共识,大多数学者认为全球化起源于16世纪。也有人认为全球化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此时第一次出现了以“布雷顿森林体系”为支柱的、真正具有实际影响力的三大国际经济组织,这标志着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活动已经纳入到全球管辖的范畴,从此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也应运而生。‎ 材料二 经济全球化的历程 有学者把全球化分为六个阶段:‎ ‎1492~1760年是世界市场形成前的准备阶段;‎ ‎1760~1870年是资本主义工业化和世界市场的形成阶段;‎ ‎1870~1914年是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阶段;‎ ‎1914~1945年是全球化倒退阶段;‎ ‎1945~1990年是全球化新发展阶段;‎ 冷战结束以来是全球化真正开始阶段。‎ 材料三 经济全球化的性质 经济全球化的性质是什么?它和资本主义是什么关系?学术界对此有三种观点:全球化是中性的;全球化是资本主义的;全球化和资本主义有密切关系。‎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关于“全球化的起源”,形成了哪两种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理由。(4分)‎ ‎(2) 据材料二,指出“全球化真正开始”的标志。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格局和经济体制方面分析原因。(3分)‎ ‎(3) 如果说“全球化是中性的”,中国是怎样主动融入的?如果说“全球化是资本主义的”,又该如何理解?(3分)‎ 四、 问答题:根据设问,回答问题。(本部分1题,10分)‎ ‎38.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请说出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和这一时期党的中心任务。(2分)‎ ‎(2) 1927年,国民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哪次会议及时总结经验教训?(1分)其总方针又是什么?(2分)‎ ‎(3)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国共两党走向合作,形成了怎样的“统一战线”?它有何作用?(2分)‎ ‎(4) 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其标志性成果是什么?它使中国社会发生了怎样的巨变?(2分) ‎ ‎(5) 综上所述,归纳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要因素。(1分)‎ ‎2018届高二学业水平测试模拟卷(十五)(扬州市第三次)‎ 历史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 B 2. B 3. C 4. D 5. B 6. C 7. A 8. C 9. D 10. C 11. B 12. B 13. C ‎ ‎14. A 15. C 16. D 17. C 18. C 19. D 20. C 21. D 22. B 23. D 24. C 25. B 26. B 27. A 28. B 29. B30. A 二、 判断题 ‎31. A 32. A 33. B 34. B 35. B 三、 材料解析题 ‎36. (1) 条件:学问、道德。(2分)贡献:主张“有教无类”;首创私学。(2分)‎ ‎(2) 核心主张:重视学生封建伦理道德(三纲五常)的培养。(1分)‎ 积极影响:有利于儒家伦理道德观念的推广,有利于富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民族文化性格的养成。(2分)‎ ‎(3) 治学思想:经世致用。(2分)‎ ‎(4) 提高自身素养;关注现实;努力改造社会;等等。(1分,其他言之有理也可得分)‎ ‎37. (1) 起源于16世纪。(1分)理由:新航路开辟,世界联成为一个整体,世界市场初具雏形。(1分)‎ 起源于“二战”之后。(1分)‎ 理由:“二战”后初期,布雷顿森林体系(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世界经济朝着制度化与体系化方向发展。(1分)‎ ‎(2) 标志:冷战结束。(1分)原因:①政治格局: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发展。②经济体制:绝大多数国家实行市场经济体制。(2分)‎ ‎(3) 融入:中国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新格局;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主动融入世界大市场。(2分)‎ 理解: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其本质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1分)‎ 四、 问答题 ‎38. (1) 诞生的标志:中共一大的召开。(1分)中心任务:领导工人运动。(1分)‎ ‎(2) 会议:八七会议。(1分)总方针: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2分)‎ ‎(3) “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分)‎ 作用:实行全民族抗战,推动抗日战争的胜利。(1分)‎ ‎(4) 标志性成果: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分)‎ 巨变: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实现了民族独立。(1分)‎ ‎(5) 主要因素: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等。(言之有理即可)(1分)‎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