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教学设计
加入VIP免费下载

-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教学设计

ID:39641

大小:40.54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12-1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课题 《社会生活的变迁》(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0课) 我的想法 古代中国史学的资政性和史官制,使得官史所记载的内容,绝大部分是统治者的政绩训令、文治武功、礼仪大典、星变灾异、生产经济和征伐边务等国家和皇家大事。社会生活史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打入冷宫。同样,在我的教学中,也常常忽略社会生活内容,似乎觉得吃穿住用行这些过于大众化的东西没什么好讲的。正好李大钊所说:“历史这这样的东西,是人类生活的行程。”所以,历史老师应该重视社会生活史的教学。 我们常常困惑,年级越高,课堂越显得死沉。教材内容是有限的,如何让学生的思维向教材之外扩展,如何改变常规教学思路,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的思维和表现“活”起来,是我设计课堂的出发点。 课堂设计6个环节: “旧闻播报”导入新课,“视频欣赏”先给学生留下感官初步印象,通过“小组探究学习”深入课文,“学习成果汇报”互动交流,“情境纠错”加深巩固,“设身处地”提升课堂,“有话大家说”“博客留言版”将学生的思考拓展到课堂之外。 经验和水平有限,还望各位专家、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 1.  掌握火车和轮船、有线电视、照相和电影、新闻报纸和出版事业等在中国的出现及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 2.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小组合作意识、创新和探究能力。 3.  通过“旧闻播报”、学习成果汇报、“设身处地”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与听从沟通的能力。 4.  通过近代社会生活同古代现代社会生活的比较培养学生的历史比较能力和思维能力。古县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发展观。 情感、态度、价值观 5.  认识火车轮船的传入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认识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使中国社会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但这是以中华民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代价的。 6.  认识工业文明的传入改造中国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促进中国社会的文化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进步观。 7.  认识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的封建习俗观念的改造作用,它是历史的进步。 8.  认识物质文明的变化是最根本的变化,引起精神领域的变化。 9.  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革新对于一个民族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了解并体会近代西方工业社会文明促使中国社会在各领域所发生的变化:近代交通通迅的出现、文化生活的变迁、社会习俗的变化等。 教学难点 1.  分析变化现象背后的原因及影响。 2.  物质文明的变化是最根本的变化,是精神文明的基础。潜移默化中渗透物质决定意识的初步的唯物史观。 3.  理解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进步意义和局限性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我的想法   一、导入:“旧闻播报” 出示两则新闻太空旅游和烹饪机器人“那么,100年前的中国社会生活是个什么样子呢?”引出课题       二、视频欣赏:“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 那时的中国社会生活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   三、小组合作学习 1.分组 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强调社会生活是包罗万象的,除了书本介绍的内容,它还包括了其他方方面面。 分成四组。并提出各组学习过程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a.变化体现在哪里?b.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c.变化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给每个组发相应的补充资料。 2.小组合作学习(十分钟)学生学习过程中,老师着眼于三个方面给于指导: A.      调动成员间的交流、合作。 B.      指导学生整合信息(书本、老师发下的补充资料、个人的知识经验),从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中得出结论。 C.      指导学生如何采取新颖、生动、有效的方式进行学习成果汇报。 3.  学习成果汇报 老师给予点评和总结。 四、情景纠错: 五、设身处地: 六、有话大家说: “博客留言版”   学生以新闻播音员的身份主动的“说”新闻       学生欣赏描述             归纳:(交通通迅、文化生活、社会习俗)           学生讨论、合作       各组派代表上台         参与游戏   培养学生的现场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使学生自然生成认识;科学技术使社会进步、生活变化。 形成感官上的初步认识。为课堂深入做好铺垫。               提出问题提供资料,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的放矢,有椐可依。           引导学生掌握“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历史学习方法;培养学生方案策划能力、合作意识和思维创新能力。 表达和配合       知识的反馈和巩固 通过具体情境角色扮演,更深刻体会近代社会生活带来的变化及其局限性。 随意谈体会,提出问题。课堂并不局限于45分钟,将课堂内容向课堂之外延伸。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