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数学解答题型强化训练及答案九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9中考数学解答题型强化训练及答案九

ID:399179

大小:676.62 KB

页数:22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中考专题训练及答案九 1.如图,以点 O 为圆心,AB 长为直径作圆,在⊙O 上取一点 C,延长 AB 至点 D,连接 DC,过点 A 作⊙O 的切线交 DC 的延长线于点 E,且∠DCB=∠DAC. (1)求证:CD 是⊙O 的切线; (2)若 AD=6,tan∠DCB= 2 3,求 AE 的长. 解: (1)连接 OC,OE,∵AB 为直径,∴∠ACB=90°,即∠BCO+∠ACO=90°,又∵∠DCB=∠CAD,∠CAD =∠ACO,∴∠ACO=∠DCB,∴∠DCB+∠BCO=90°,即∠DCO=90°,∴CD 是⊙O 的切线  (2)∵EA 为⊙O 的切线,∴EC=EA,EA ⊥AD,OE⊥AC,∴∠BAC+∠CAE=90°,∠CAE+∠OEA=90°,∴∠ BAC=∠OEA,∴∠DCB=∠OEA.∵tan∠DCB= 2 3,∴tan∠OEA= 푂 퐴 퐴 퐸= 2 3,易证 Rt△DCO∽Rt△DAE,∴ 퐶 퐷 퐷 퐴= 푂 퐶 퐴 퐸 = 푂 퐷 퐷 퐸= 2 3,∴CD= 2 3×6=4,在 Rt△DAE 中,设 AE=x,∴(x+4)2=x2+62,解得 x= 5 2,即 AE 的长为 5 2 2.)如图,AB 为⊙O 的直径,弦 CD⊥AB,垂足为 E,CF⊥AF,且 CF=CE. (1)求证:CF 是⊙O 的切线; (2)若 sin∠BAC=2 5,求S △ 퐶퐵퐷 푆 △ 퐴퐵퐶的值. 解:(1)证明:连接 OC,∵CE⊥AB,CF⊥AF,CE=CF,∴AC 平分∠BAF,即∠BAF=2∠BAC,∵∠BOC =2∠BAC,∴∠BOC=∠BAF,∴OC∥AF,∴CF⊥OC,∴CF 是⊙O 的切线 (2)解:∵AB 是⊙O 的直 线,CD⊥AB,∴CE=ED,BC ︵ =BD ︵ ,∴S△CBD=2S△CEB,∠BAC=∠BCE,又∠ACB=∠CEB=90°,∴△ ABC∽△CBE,∴ S △ CBE S △ ABC=(CB AB)2=(sin∠BAC)2=(2 5)2= 4 25,∴ S △ CBD S △ ABC= 8 25. 3.如图,已知 FB 是⊙O 的直径,A 为⊙O 上(异于 B、F)一点.经过点 A 的直线与 FB 的延长线交于点 M,P 为 AM 上一点,PB 的延长线交⊙O 于点 C,OE⊥BC 交⊙O 于点 E,连接 AE 交 BC 于点 D 且 PA =PD.(1)求证:AM 是⊙O 的切线; (2)连接 BE,若 ,求 BE 的长; (3)若 , ,求 AB 的长. 4.如图,抛物线 与 x 轴负半轴交于点 ,与 x 轴正半轴交于点 (OA<OB), 与 y 轴交于点 C,此抛物线的对称轴与直线 BC 相交于点 M.且 , 满足 .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抛物线的对称轴上存在点 P,使得∠APB=∠ABC,利用图①求点 P 的坐标; (3)如图②,抛物线的对称轴与抛物线相交于点 E,连接 EB,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 Q(不与点 E 重合), 使得 ?若存在,求出点 Q 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8ED EA⋅ = 3 5MA = 1sin 4AMF∠ = 2 ( 1)y x mx m= − + + + 1,( 0)A x 2 ,( 0)B x 1x 2x 2 2 1 2 1 27x x x x+ = − QMB EMBS S=△ △ F E B C D A M P O 第 24 题 图① 第 24 题 图② y xOO x y E M B C AA C B M5.如图,AB 是⊙O 的直径,弦 CD⊥AB,垂足为 H,连接 AC,过 上一点 E 作 EG∥AC 交 CD 的延长线于 点 G,连接 AE 交 CD 于点 F,且 EG=FG,连接 CE. (1)求证:EG 是⊙O 的切线; (2)延长 AB 交 GE 的延长线于点 M,若 AH=3,CH=4,求 EM 的值. 【分析】(1)连接 OE,由 FG=EG 得∠GEF=∠GFE=∠AFH,由 OA=OE 知∠OAE=∠OEA,根据 CD ⊥AB 得∠AFH+∠FAH=90°,从而得出∠GEF+∠AEO=90°,即可得证; (2)连接 OC,设 OA=OC=r,再 Rt△OHC 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得 r= ,再证△AHC∽△MEO 得 = ,据此求解可得. 【解答】解:(1)如图,连接 OE, ∵FG=EG,∴∠GEF=∠GFE=∠AFH, ∵OA=OE,∴∠OAE=∠OEA, ∵CD⊥AB,∴∠AFH+∠FAH=90°,∴∠GEF+∠AEO=90°, ∴∠GEO=90°,∴GE⊥OE, ∴EG 是⊙O 的切线;(2)连接 OC,设⊙O 的半径为 r, ∵AH=3、CH=4,∴OH=r﹣3,OC=r, 则(r﹣3)2+42=r2,解得:r= , ∵GM∥AC,∴∠CAH=∠M, ∵∠OEM=∠AHC,∴△AHC∽△MEO, ∴ = ,即 = , 解得:EM= . 6.如图①已知抛物线 y=ax2﹣3ax﹣4a(a<0)的图象与 x 轴交于 A、B 两点(A 在 B 的左侧),与 y 的正半 轴交于点 C,连结 BC,二次函数的对称轴与 x 轴的交点 E. (1)抛物线的对称轴与 x 轴的交点 E 坐标为   ,点 A 的坐标为   ; (2)若以 E 为圆心的圆与 y 轴和直线 BC 都相切,试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 (3)在(2)的条件下,如图②Q(m,0)是 x 的正半轴上一点,过点 Q 作 y 轴的平行线,与直线 BC 交 于点 M,与抛物线交于点 N,连结 CN,将△CMN 沿 CN 翻折,M 的对应点为 M′.在图②中探究:是 否存在点 Q,使得 M′恰好落在 y 轴上?若存在,请求出 Q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分析】(1)根据对称轴公式可以求出点 E 坐标,设 y=0,解方程即可求出点 A 坐标. (2)如图①中,设⊙E 与直线 BC 相切于点 D,连接 DE,则 DE⊥BC,由 tan∠OBC= = ,列出 方程即可解决. (3)分两种情形①当 N 在直线 BC 上方,②当 N 在直线 BC 下方,分别列出方程即可解决.【解答】解:(1)∵对称轴 x=﹣ = , ∴点 E 坐标( ,0), 令 y=0,则有 ax2﹣3ax﹣4a=0, ∴x=﹣1 或 4, ∴点 A 坐标(﹣1,0). 故答案分别为( ,0),(﹣1,0). (2)如图①中,设⊙E 与直线 BC 相切于点 D,连接 DE,则 DE⊥BC, ∵DE=OE= ,EB= ,OC=﹣4a, ∴DB= = =2, ∵tan∠OBC= = , ∴ = , ∴a=﹣ , ∴抛物线解析式为 y=﹣ x2+ x+3. (3)如图②中,由题意∠M′CN=∠NCB, ∵MN∥OM′, ∴∠M′CN=∠CNM, ∴MN=CM, ∵直线 BC 解析式为 y=﹣ x+3, ∴M(m,﹣ m+3),N(m,﹣ m2+ m+3),作 MF⊥OC 于 F, ∵sin∠BCO= = , ∴ = ,∴CM= m, ①当 N 在直线 BC 上方时,﹣ x2+ x+3﹣(﹣ x+3)= m, 解得:m= 或 0(舍弃), ∴Q1( ,0). ②当 N 在直线 BC 下方时,(﹣ m+3)﹣(﹣ m2+ m+3)= m, 解得 m= 或 0(舍弃), ∴Q2( ,0), 综上所述:点 Q 坐标为( ,0)或( ,0). 7.如图,△ABC 中,AB=AC,以 AB 为直径的⊙O 与 BC 相交于点 D,与 CA 的延长线相交于点 E,过点 D 作 DF⊥AC 于点 F. (1)试说明 DF 是⊙O 的切线; (2)若 AC=3AE,求 tanC. 【分析】(1)连接 OD,求出 OD∥AC,求出 DF⊥OD,根据切线的判定得出即可;(2)由 AC=3AE 可得 AB=AC=3AE,EC=4AE;连结 BE,由 AB 是直径可知∠AEB=90°,根据勾股 定理求出 BE,解直角三角形求出即可. 【解答】解:(1)连接 OD, ∵OB=OD,∴∠B=∠ODB, ∵AB=AC,∴∠B=∠C,∴∠ODB=∠C,∴OD∥AC, ∵DF⊥AC,∴OD⊥DF,点 D 在⊙O 上, ∴DF 是⊙O 的切线; (2)连接 BE,∵AB 是直径,∴∠AEB=90°, ∵AB=AC,AC=3AE,∴AB=3AE,CE=4AE, ∴BE= =2 AE, 在 Rt△BEC 中,tanC= = = . 8.已知:如图,AB 为⊙O 的直径,⊙O 过 AC 的中点 D,DE⊥BC 于点 E. (1)求证:DE 为⊙O 的切线; (2)若 DE=2,tanC= ,求⊙O 的直径. 【解答】(1)证明:连接 OD.∵D 为 AC 中点,O 为 AB 中点, ∴OD 为△ABC 的中位线,∴OD∥BC, ∵DE⊥BC,∴∠DEC=90°,∴∠ODE=∠DEC=90°, ∴OD⊥DE 于点 D,∴DE 为⊙O 的切线; (2)解:连接 DB, ∵AB 为⊙O 的直径,∴∠ADB=90°,∴DB⊥AC,∴∠CDB=90° ∵D 为 AC 中点,∴AB=BC,在 Rt△DEC 中, ∵DE=2,tanC= ,∴EC= , 由勾股定理得:DC= , 在 Rt△DCB 中,BD= , 由勾股定理得:BC=5,∴AB=BC=5, ∴⊙O 的直径为 5. 9.如图,在△ABC 中,AB=AC,AE 是 BC 边上的高线,BM 平分∠ABC 交 AE 于点 M,经过 B,M 两点的⊙O 交 BC 于点 G,交 AB 于点 F,FB 为⊙O 的直径. (1)求证:AM 是⊙O 的切线; (2)当 BE=3,cosC= 时,求⊙O 的半径.【分析】(1)连结 OM,易证 OM∥BC,由于 AE 是 BC 边上的高线,从而可知 AM⊥OM,所以 AM 是⊙O 的切线. (2)由于 AB=AC,从而可知 EC=BE=3,由 cosC= = ,可知:AC= EC= ,易证△AOM∽△ ABE,所以 ,再证明 cos∠AOM=cosC= ,所以 AO= ,从而可求出 OM= 【解答】解:(1)连结 OM. ∵BM 平分∠ABC ∴∠1=∠2 又 OM=OB ∴∠2=∠3 ∴OM∥BC ∵AE 是 BC 边上的高线 ∴AE⊥BC, ∴AM⊥OM ∴AM 是⊙O 的切线 (2)∵AB=AC ∴∠ABC=∠C,AE⊥BC,∴E 是 BC 中点∴EC=BE=3 ∵cosC= = ∴AC= EC= ∵OM∥BC,∠AOM=∠ABE ∴△AOM∽△ABE ∴ 又∵∠ABC=∠C ∴∠AOM=∠C 在 Rt△AOM 中 cos∠AOM=cosC= , ∴ ∴AO= AB= +OB= 而 AB=AC= ∴ = ∴OM= ∴⊙O 的半径是10.如图,已知二次函数 y=ax2+bx﹣3a 经过点 A(﹣1,0),C(0,3),与 x 轴交于另一点 B,抛物线的顶 点为 D. (1)求此二次函数解析式; (2)连接 DC、BC、DB,求证:△BCD 是直角三角形; (3)在对称轴右侧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 P,使得△PDC 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符合条件的点 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答】解:(1)∵二次函数 y=ax2+bx﹣3a 经过点 A(﹣1,0)、C(0,3), ∴根据题意,得 , 解得 ,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y=﹣x2+2x+3. (2)由 y=﹣x2+2x+3=﹣(x﹣1)2+4 得,D 点坐标为(1,4), ∴CD= = , BC= =3 , BD= =2 , ∵CD2+BC2=( )2+(3 )2=20,BD2=(2 )2=20, ∴CD2+BC2=BD2, ∴△BCD 是直角三角形;(3)存在. y=﹣x2+2x+3 对称轴为直线 x=1. ①若以 CD 为底边,则 P1D=P1C, 设 P1 点坐标为(x,y),根据勾股定理可得 P1C2=x2+(3﹣y)2,P1D2=(x﹣1)2+(4﹣y)2, 因此 x2+(3﹣y)2=(x﹣1)2+(4﹣y)2, 即 y=4﹣x. 又 P1 点(x,y)在抛物线上, ∴4﹣x=﹣x2+2x+3, 即 x2﹣3x+1=0, 解得 x1= ,x2= <1,应舍去, ∴x= , ∴y=4﹣x= , 即点 P1 坐标为( , ). ②若以 CD 为一腰, ∵点 P2 在对称轴右侧的抛物线上,由抛物线对称性知,点 P2 与点 C 关于直线 x=1 对称, 此时点 P2 坐标为(2,3). ∴符合条件的点 P 坐标为( , )或(2,3).11.如图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 y=﹣ x2+bx+c 的图象与坐标轴交于 A,B,C 三点,其中点 A 的坐标为(﹣3,0),点 B 的坐标为(4,0),连接 AC,BC.动点 P 从点 A 出发,在线段 AC 上以每秒 1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 C 作匀速运动;同时,动点 Q 从点 O 出发,在线段 OB 上以每秒 1 个单位长度的 速度向点 B 作匀速运动,当其中一点到达终点时,另一点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 t 秒.连接 PQ. (1)填空:b=   ,c=   ; (2)在点 P,Q 运动过程中,△APQ 可能是直角三角形吗?请说明理由; (3)点 M 在抛物线上,且△AOM 的面积与△AOC 的面积相等,求出点 M 的坐标. 【解答】解:(1)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y=a(x+3)(x﹣4). 将 a=﹣ 代入得:y=﹣ x2+ x+4, ∴b= ,c=4 (2)在点 P、Q 运动过程中,△APQ 不可能是直角三角形. 理由如下:连结 QC. ∵在点 P、Q 运动过程中,∠PAQ、∠PQA 始终为锐角, ∴当△APQ 是直角三角形时,则∠APQ=90°. 将 x=0 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得:y=4,∴C(0,4). ∵AP=OQ=t, ∴PC=5﹣t, ∵在 Rt△AOC 中,依据勾股定理得:AC=5 在 Rt△COQ 中,依据勾股定理可知:CQ2=t2+16 在 Rt△CPQ 中依据勾股定理可知:PQ2=CQ2﹣CP2,在 Rt△APQ 中,AQ2﹣AP2=PQ2 ∴CQ2﹣CP2=AQ2﹣AP2,即(3+t)2﹣t2=t2+16﹣(5﹣t)2 解得:t=4.5, ∵由题意可知:0≤t≤4 ∴t=4.5 不合题意,即△APQ 不可能是直角三角形. (3 )∵AO 是△AOM 与△AOC 的公共边 ∴点 M 到 AO 的距离等于点 C 到 AO 的距离 即点 M 到 AO 的距离等于 CO 所以 M 的纵坐标为 4 或﹣4 把 y=4 代入 y=﹣ x2+ x+4 得 ﹣ x2+ x+4=4 解得 x1=0,x2=1 把 y=﹣4 代入 y=﹣ x2+ x+4 得 ﹣ x2+ x+4=﹣4 解得 x1= ,x2= M(1,4)或 M( ,﹣4)或 M( ,﹣4)12.如图,已知等边△ABC,AB=12,以 AB 为直径的半圆与 BC 边交于点 D,过点 D 作 DF⊥AC,垂足为 F, 过点 F 作 FG⊥AB,垂足为 G,连结 GD. (1)求证:DF 是⊙O 的切线; (2)求 FG 的长; (3)求 tan∠FGD 的值. 【解答】(1)证明:连结 OD,如图, ∵△ABC 为等边三角形, ∴∠C=∠A=∠B=60°, 而 OD=OB, ∴△ODB 是等边三角形,∠ODB=60°, ∴∠ODB=∠C, ∴OD∥AC, ∵DF⊥AC, ∴OD⊥DF, ∴DF 是⊙O 的切线; (2)解:∵OD∥AC,点 O 为 AB 的中点, ∴OD 为△ABC 的中位线, ∴BD=CD=6. 在 Rt△CDF 中,∠C=60°, ∴∠CDF=30°,∴CF= CD=3, ∴AF=AC﹣CF=12﹣3=9, 在 Rt△AFG 中,∵∠A=60°, ∴FG=AF×sinA=9× = ; (3)解:过 D 作 DH⊥AB 于 H. ∵FG⊥AB,DH⊥AB, ∴FG∥DH, ∴∠FGD=∠GDH. 在 Rt△BDH 中,∠B=60°, ∴∠BDH=30°, ∴BH= BD=3,DH= BH=3 . 在 Rt△AFG 中,∵∠AFG=30°, ∴AG= AF= , ∵GH=AB﹣AG﹣BH=12﹣ ﹣3= , ∴tan∠GDH= = = , ∴tan∠FGD=tan∠GDH= . 13.已知,AB 是⊙O 的直径,点 C 在⊙O 上,点 P 是 AB 延长线上一点,连接 CP. (1)如图 1,若∠PCB=∠A. ①求证:直线 PC 是⊙O 的切线; ②若 CP=CA,OA=2,求 CP 的长; (2)如图 2,若点 M 是弧 AB 的中点,CM 交 AB 于点 N,MN•MC=9,求 BM 的值. 【解答】(1)①证明:如图 1 中, ∵OA=OC, ∴∠A=∠ACO, ∵∠PCB=∠A, ∴∠ACO=∠PCB, ∵AB 是⊙O 的直径, ∴∠ACO+∠OCB=90°, ∴∠PCB+∠OCB=90°,即 OC⊥CP, ∵OC 是⊙O 的半径, ∴PC 是⊙O 的切线.②∵CP=CA, ∴∠P=∠A, ∴∠COB=2∠A=2∠P, ∵∠OCP=90°, ∴∠P=30°, ∵OC=OA=2, ∴OP=2OC=4, ∴ . (2)解:如图 2 中,连接 MA. ∵点 M 是弧 AB 的中点, ∴ = , ∴∠ACM=∠BAM, ∵∠AMC=∠AMN, ∴△AMC∽△NMA, ∴ , ∴AM2=MC•MN, ∵MC•MN=9, ∴AM=3,∴BM=AM=3. 14.如图,已知抛物线 y=ax2+ x+4 的对称轴是直线 x=3,且与 x 轴相交于 A,B 两点(B 点在 A 点右侧)与 y 轴交于 C 点.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和 A、B 两点的坐标; (2)若点 P 是抛物线上 B、C 两点之间的一个动点(不与 B、C 重合),则是否存在一点 P,使△PBC 的面积 最大.若存在,请求出△PBC 的最大面积;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 (3)若 M 是抛物线上任意一点,过点 M 作 y 轴的平行线,交直线 BC 于点 N,当 MN=3 时,求 M 点的坐标. 解:(1)∵抛物线 y=ax2+ x+4 的对称轴是直线 x=3, ∴﹣ =3,解得:a=﹣ ,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y=﹣ x2+ x+4. 当 y=0 时,﹣ x2+ x+4=0, 解得:x1=﹣2,x2=8, ∴点 A 的坐标为(﹣2,0),点 B 的坐标为(8,0). (2)当 x=0 时,y=﹣ x2+ x+4=4, ∴点 C 的坐标为(0,4). 设直线 BC 的解析式为 y=kx+b(k≠0). 将 B(8,0)、C(0,4)代入 y=kx+b,,解得: , ∴直线 BC 的解析式为 y=﹣ x+4. 假设存在,设点 P 的坐标为(x,﹣ x2+ x+4),过点 P 作 PD∥y 轴,交直线 BC 于点 D,则点 D 的坐标为 (x,﹣ x+4),如图所示. ∴PD=﹣ x2+ x+4﹣(﹣ x+4)=﹣ x2+2x, ∴S△PBC= PD•OB= ×8•(﹣ x2+2x)=﹣x2+8x=﹣(x﹣4)2+16. ∵﹣1<0, ∴当 x=4 时,△PBC 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 16. ∵0<x<8, ∴存在点 P,使△PBC 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 16. (3)设点 M 的坐标为(m,﹣ m2+ m+4),则点 N 的坐标为(m,﹣ m+4), ∴MN=|﹣ m2+ m+4﹣(﹣ m+4)|=|﹣ m2+2m|. 又∵MN=3, ∴|﹣ m2+2m|=3. 当 0<m<8 时,有﹣ m2+2m﹣3=0, 解得:m1=2,m2=6, ∴点 M 的坐标为(2,6)或(6,4); 当 m<0 或 m>8 时,有﹣ m2+2m+3=0, 解得:m3=4﹣2 ,m4=4+2 , ∴点 M 的坐标为(4﹣2 , ﹣1)或(4+2 ,﹣ ﹣1). 综上所述:M 点的坐标为(4﹣2 , ﹣1)、(2,6)、(6,4)或(4+2 ,﹣ ﹣1).15. 16.17. 18.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