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全套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检测题一
(第一、三单元)
考试时间:150 分钟 满分:120 分
第Ⅰ卷 (选择题 共 30 分)
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 2 分,共 16 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D )
A.忧戚(qī) 红晕(yùn) 分外妖娆(ráo)
B.鲜妍(yán) 凝望(níng) 稍逊风骚(xùn)
C.娉婷(pīng) 腐烂(fǔ) 红装素裹(guǒ)
D.摇曳(yì) 飘逸(yì) 冠冕堂皇(guān)
【解析】D 项,摇曳(yè)。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B )
A.嘶哑 蜡象 略输文彩 B.喉咙 坟墓 惟余莽莽
C.勃发 袒荡 春风沉醉 D.流盼 叹息 修戚相关
【解析】A 项,略输文采;C 项,坦荡;D 项,休戚相关。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D )
A.她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
B.NBA 全明星赛上,科比凭借精湛的球技再次获得“最有价值球员”称号,他也因此被
尊称为篮球场上的“一代天骄”。
C.河边的柳树在春风吹拂下摇曳生姿。
D.张老师脾气暴躁,常常呢喃着训斥我们。
【解析】“呢喃”指轻声细语,用在这里不合语境。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A.美国军舰擅自闯入中国海域,我方对其识别查证,并予以警告驱离。
B.钙质可从食物中摄取,只有人们注重食物的合理搭配,就能获得相应的钙质。
C.为了提高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学校举办了“寻找家乡名人名画”的活动。
D.性格懦弱的李娟的母亲,面对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表现出了异常的坚韧。
【解析】B 项,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只有……就……”不能搭配,应为“只要……
就……”或“只有……才……”;C 项,“提高”与“特色”不能搭配,应将“提高”改为“展现”;D 项,有歧义,可改为“李娟性格懦弱的母亲”。
5.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C )
A.喇叭里传出了电工收电费的通知:各位村民注意了,明天交电费,晚六点以前要是交
不清,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B.“这算得了什么,以后要是再有困难,可以继续到府上来找我。”孙大款慷慨地说。
C.王老师捧着一幅字画凑到马医生跟前:“区区草字,不成敬意,请您笑纳。”“如此盛
情,却之不恭,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马医生脸上堆满了笑容。
D.小赵指着菜农钱大爷的蔬菜摊问:“大爷,您那黄瓜多少人民币 1 千克?”
【解析】A.用语不礼貌;B.“府上”是称对方的家或老家;D.不符合日常用语习惯。
6.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D )
有人曾用一个“魔”字来概括徐志摩的风格,确实,他的散文,感情奔放,不可阻遏。
其文字________,华彩纷呈,瞬息变幻;其行文________,舒卷自如,无迹可求;其文体
________,自由无拘,华丽绚烂。
①如秋空一缕行云 ②如黄昏夕阳 ③如恣意泼洒的油彩
A.③①② B.②③① C.③②① D.②①③
【解析】由“舒卷自如”可知第二空填①,排除 BC 两项,由“瞬息变幻”可知第一空填
②,故排序为②①③。
7.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C )
A.《沁园春·雪》,作者毛泽东,“沁园春”是词牌名,词中写到“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其中的“风骚”原指《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
B.我国传统“二十四节气歌”中的“秋处露秋寒霜降”一句,分别对应的节气为:“立
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C.“一代天骄”指称雄一世的人物。天骄,“天之骄子”的省略语。汉朝人称匈奴单于为
天之骄子,后来称历史上南方某些少数民族君主为天骄。
D.我国古代的许多词语具有特定的代称,如:婵娟指月亮,须眉指男子,社稷指国家,
布衣指平民,汗青指史册。
【解析】后来称历史上北方某些少数民族君主为天骄。
8.下面关于《艾青诗选》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C )
A.《艾青诗选》中的作品有的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有的是
对光明生活和生命的赞颂。
B.艾青的诗歌通常都富有“五四”战斗精神和饱满的进取精神。C.“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我”,指
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
D.1933 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的诗歌《大堰河——我的保姆》,感情诚挚,轰动诗
坛。
【解析】C 项中从“为什么……”这句开始,那个比喻性的“假如”已经不存在了。“我”
不再是假设的“鸟”,而是真实的抒情主人公自己。
二、现代文阅读(一)(每小题 2 分,共 6 分)
广西绣球:富有壮族特色的美好吉祥物
①广西绣球又称为“堆绣绣球”,由老艺人采用“堆绣”这一古老而复杂的刺绣工艺制作
而成,多以红、黄、绿三色做底及面料。绣球大多为 12 瓣,每瓣皆绣上各式吉祥物,如梅、
兰、菊、竹等花卉图案或燕、龙、凤等。其结构独特、选料考究,且全部以手工制作,做工
精细,小巧玲珑,色彩鲜艳,是世界上最精美的绣球。一般的绣球大都是采用单线刺绣的方
式在花瓣的面料上绣出各色图案,花瓣面料上的图案为平面式,线条、色彩如画一般美,同
时刺绣方法与过程较为简便。而采用复线“堆绣”方法的“堆绣绣球”则图形更为精美,图
案极为复杂,所勾勒之物栩栩如生,极富立体感,如鲜活之物欲喷薄而出,属绣球中的极品。
②绣球系广西壮家人之定情物和吉祥物,是广西极具特色的旅游工艺品之一。广西最早
有文献记载的绣球内包有豆粟、棉花籽或谷物等农作物种子,这除使绣球有一定的重量便于
抛掷外,更深层的意义是——绣球为“吉祥之物”。因为壮族是传统的稻作民族,他们对每年
农作物丰收与否十分关心,因而在各种祭祀、祈年的仪式中,农作物种子及播种、耕种等生
产劳动形式往往都是表现的主题。抛绣球都是在每年春节及“三月三”歌节时举行,正是春
播时节,绣球内填放有谷物种子,就是希望年内“五谷丰登”之意。同时,绣球作为青年男
女的定情之物,内中也喻示着“生育兴旺”之意。
③广西绣球已经走出国门,得到了世界人民的喜爱。据了解,至今在东南亚的越南缅甸、
泰国和南美洲墨西哥的部分地区,当地的人民也有制作绣球、将绣球作为吉祥物馈赠亲朋好
友的风俗。例如,墨西哥人每逢佳节贵宾来临,好客的墨西哥人就会给客人或长辈赠绣球,
代表吉祥如意,他们制作的绣球比较小,颜色鲜艳,通常只有 6 瓣。而泰国当地的居民将绣
球视为佛的替身,认为经常佩带有驱邪健体的功效。
④如今的广西绣球不断被壮家的优秀儿女们注入新的活力,让绣球这一古老艺术品在新
时代再次散出璀璨的光芒。广西曾做过超大绣球供日本国立民族博物馆收藏,同时为迎接港、
澳回归分别制作直径达 1.97 米和 2 米的超大型绣球;为庆祝申奥成功,制作了直径达 2.2 米
的超大型绣球;为迎接中国——东盟博览会胜利召开,制作了直径 2 米以上的超大型绣球等
等。绣球不但被人们当作馈赠亲友之礼品,家庭中的装饰品,企事业单位的对外宣传、开展
公关活动之赠品,还正成为传递爱情、亲情、友情的民族文化使者,正成为“让世界了解靖
西,让靖西走向世界”的文化载体。
9.下列关于“广西绣球”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C )
A.“广西绣球”多以红、黄、绿三色做底及面料,采用“堆绣”工艺制作而成。
B.“广西绣球”是极具特色的旅游工艺品之一,系广西壮家人之定情物和吉祥物。
C.“广西绣球”内包有农作物种子,主要是为了使绣球有一定的重量便于抛掷。D.“广西绣球”正成为“让世界了解靖西,让靖西走向世界”的文化载体。
【解析】根据文章第②段可知,包有农作物种子,使绣球有一定的重量便于抛掷外,更
深层的意义是——绣球为“吉祥之物”。
10.下列对本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C )
A.文章从制作工艺、象征意义、流传地域及当今活力等方面对“广西绣球”做了介绍。
B.文章整体采用了逻辑顺序,其中第④段按时间顺序介绍了“广西绣球”在当今时代的
璀璨光芒。
C.文章第①段中加点的词“大多”“大都”可以删去,不影响说明效果。
D.文章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解析】不可以删,“大多”说明广西绣球一般是 12 瓣,还有特殊情况;“大都”说明
一般的绣球是采用单线刺绣的方式在花瓣的面料上绣出各色图案,也有不采用单线刺绣的方
式的情况。这两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1.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B )
A.“广西绣球”是世界上最精美的绣球,它结构独特,选料考究,且全部以手工制作,
做工精细,小巧玲珑,色彩鲜艳。
B.抛绣球在每年春节及“三月三”歌节时举行,正是春播时节,绣球内填放有谷物种子,
就是希望年内“生育兴旺”之意。
C.墨西哥人制作的绣球比较小,颜色鲜艳,通常只有 6 瓣。
D.广西曾做过超大绣球迎接港澳回归、申奥成功,以及中国—东盟博览会胜利召开。
【解析】绣球内填放有谷物种子,是希望年内“五谷丰登”之意。同时也有“生育兴旺”
之意。
三、古诗文阅读(12—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8 分;16—19 小题,共 10 分;本大题共
18 分)(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2.下列对诗作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首联概写谪守巴楚、度尽劫难的经历。“凄凉地”“弃置身”,虽语含哀怨,却在感伤
中不失沉雄,凄婉中尤见苍劲。
B.颔联感叹旧友凋零、今昔异貌。“闻笛赋”“烂柯人”,借典寄慨,耐人寻味。
C.颈联展示的是生机勃勃的景象,寄寓在其中的是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和辩证地看待自
己的困厄的豁达襟怀。
D.尾联顺势而下,举杯痛饮,藉以振奋精神。 全诗感情真挚,起伏跌宕,沉郁中见豪
放,不仅反映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解析】寄寓在其中的是新陈代谢的进化思想和辩证地看待自己的困厄的豁达襟怀。
(二)醉翁亭记(节选)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
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
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
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
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
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
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3.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D )
A.朝而往,暮而归 吾谁与归
B.苍颜白发 往来无白丁
C.颓然乎其间者 遂与外人间隔
D.醒能述以文者 属予作文以记之
【解析】A 项中“归”,前者译为“返回”;后者译为“归依”。B 项中“白”前者译为“白
色的”;后者译为“空无所有的”。C 项中“间”,前者译为“中间”;后者译为“隔绝”。D 项
中“文”都译为“文章”。14.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B )
A.太守与客来饮于此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B.杂然而前陈者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C.射者中,弈者胜 花之隐逸者也
D.醉能同其乐 其如土石何
【解析】A 项中“于”,都是介词,前者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到、在”的意思;
后者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因,因为”的意思。B 项中“然”都是形容词词尾,“……
的样子”的意思。C 项中“者”,前者为代词,“……的人”的意思;后者表示停顿,引出原
因。D 项中“其”,前者是代词,指代滁州城老百姓;后者加强反问语气。
15.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B )
A.本文写了山水之乐、宴酣之乐、太守之乐,其实质都是与民同乐。
B.作者借寄情山水来表达对遭到贬谪的不满,抒发消极的情绪。
C.文章第二段写了滁人游、众宾欢、太守醉三个画面。
D.本文围绕“醉”与“乐”展开,写“醉”正是为了写“乐”。
【解析】《醉翁亭记》中并没有表达对贬谪的不满,没有消极的情绪。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 90 分)
16.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 2 分,共 4 分)
(1)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荫。
(2)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醉后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事的人,是太守。
(三)(2018·南宁)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
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每小题 1 分,共 2 分)
(1)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自:从
(2)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之:代词,指剑
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 分)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像这样去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19.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2 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
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办事刻板,拘泥而不知变通是不行的。
【参考译文】有一个渡江的楚国人,他的剑从船上掉进了水里。(他)急忙用刀在船沿上
刻了一个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停止以后,这个人从他所刻记号的
地方下水去找剑。船已经向前行驶了很远,而剑却不会和船一起前进,像这样去找剑,不是
很糊涂吗!
四、古诗文默写(共 10 分)
20.按要求填空。(每空 1 分)
(1)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苏轼《水调歌头》)
(2)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张岱《湖心亭看雪》)
(3)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其一)》)
(4)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范仲淹《岳阳楼记》)
(5)《醉翁亭记》中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6)默写《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的前四句: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五、综合性学习(共 8 分)
21.班上开展主题为“读点诗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需要做以下的准备。
(1)【观点论述】“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
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请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读诗使人灵
秀”的,写出人的观点、理由及结论。(80 字以内)(4 分)
培 根 说 “ 读 诗 使 人 灵 秀 ” , 诗 词 使 我 们 深 深 的
被 感 染 ; “ 纵 酒 狂 歌 空 度 日 , 飞 扬 跋 扈 为 谁 雄
”
是 李 白 纵 横 天 地 的 狂 傲 不 羁 , 这 让 我 向 往 , 那
感 情 真 挚 , 豪 情 壮 志 让 我 陶 醉 。
(2)【故事链接】中国古诗词中也有很多成语故事,如“春风得意”,如图,请将该故事
简要叙写出来。(80 字以内)(3 分)“ 春 风 得 意 ” 语 出 孟 效 的 《 登 科 后 》, 表 达 他 中
进 士 后 愉 快 的 心 情 , 意 为 今 天 我 高 中 了 进 士 ,
才 真 正 感 到 皇 恩 浩 荡 ; 我 骑 着 马 儿 奔 驰 在 春 风
里 , 一 天 就 把 长 安 城 的 美 景 全 看 完 了 。
(3)【对联续写】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下面的对联旨在弘扬中华文化,请你根据上联续写
下联。(1 分)
上联:笔墨纸砚书写中华文化
下联:
梅 兰 竹 菊 勾 画 君 子 风 骨
六、现代文阅读(二)(共 12 分)
观秦兵马俑
①车驶过秦始皇陵,骊山巍峨,扑人眉宇。一个高高的土丘上长满了郁郁葱葱的石榴树,
田地里长满了青青的蔬菜,间或能看到青翠茁壮、逗人喜爱的麦苗。
②西安是一个最容易让人发思古幽情的地方。看到半坡,自然就想到了蒙昧远古的祖先,
想到汉族公认的始祖轩辕黄帝。骊山当然让我想到周幽王和骊姬,始皇陵里埋着妇孺皆知的
秦始皇,而茂陵是雄才大略的汉武帝的陵墓。至于唐代,那遗迹更是到处可见。抬头一看,
低头一想,无一不让你想到唐诗辉煌的黄金时代,想到那些显赫的诗人与脍炙人口的诗句。
走过灞桥,我怎会不想到当年折柳赠别的名句和真挚不舍的友情呢?一看到终南山,那“终
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的吟咏之声,就在我耳边响起。一走过渭水,那“秋风生渭水,落
叶满长安”的诗句马上把我带到了长安的深秋中,凉意袭人。而“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
树万人家”把春雨中千树万树枝头滴着红雨的杏花带到我眼前,湿意阵阵。大明宫“九天阊
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①”,我仿佛亲眼目睹当年世界首都长安的情景,大街上熙熙攘攘,
在黄皮肤的人群中夹杂着不少或白或黑、衣着怪异、语言奇特的外国学者、商人、僧侣、外
交官……
③总之,在乘车驶向秦俑馆的路上,我眼前幻影迷离,心头忆念零乱,耳旁响着、嘴里吟着美妙的诗句,纵横八百里,上下数千年,浮想联翩,心潮腾涌。我既愉快,又怅惘;既
兴奋,又冷静,中间还夹杂一点似乎是骄傲的意味。
④就这样,转眼之间,我们到了秦兵马俑馆。
⑤我们先参观了大厅旁边的一间小厅。中间陈列着一辆铜车、四匹铜马。四匹铜马神采
奕奕,仿佛正在努力拉着铜车奔驰。一个铜军官坐在车上,驾着这四匹马。看到这样精致绝
伦的艺术国宝,人们都不禁啧啧称叹,我心中那一点骄傲的意味不由得浓烈起来了。
⑥走进大厅,那真是硕大无比,目测,至少有几个足球场大。站在栏杆旁边向下面的大
坑里望去,那兵俑和马俑都成排成行地站在那里。将军俑、铠甲武士俑、骑马俑等等,好像
都聚精会神地站在那里,静候命令,一个个秩序井然,纪律严明,身体笔直,纹丝不动。兵
俑中间间杂着一些马俑,也都严肃整齐,伫立待命。我原以为,这些兵俑都是一个模子里塑
制出来的,千篇一律。但是仔细一看才发现,他们的面部表情几乎都不相同:有的像是在微
笑,有的像是在说话,有的光着下颌,有的留着胡子,个个栩栩如生,神态各异,没有发现
一个愁眉苦脸的。我简直难以想象当年的艺术家是怎样塑制这些兵马俑的。这不叫它是宇宙
间一大奇迹又叫它什么呢?
⑦我的思潮又腾涌起来,眼前幻象浮动,心头波浪翻滚。我仿佛看到前排坑道里的兵俑
和马俑一齐跳动起来。兵俑跑在前面,马俑紧紧地跟在后面,有的兵俑骑上马俑,他们都在
将军俑的率领下,奋勇前进。后排坑道里那些还没被完全挖出来的兵俑和马俑,有的只露出
了头,有的露出了半身,有的直着身子,有的歪着身子,也都在那里活动起来。那高低不平
的地面此时在我眼中忽然变成了海浪,汹涌澎湃。兵俑和马俑正从海浪中挣扎出来,奋勇地
向前奔去。他们一飞出大厅,看到河山大地花团锦簇,人们意气风发,都大为惊诧与兴奋。
他们边说边飞,浩浩荡荡,飞向骊山,飞向天空。
⑧这八百里秦川可真是一块宝地啊!几千年来,我们多少代人在这里胼手胝足②,辛勤
耕耘,才收拾出如今这样的锦绣河山。现在在秦俑馆内,外国朋友,男女老幼,穿着五光十
色的衣服,说着稀奇古怪的语言,其数目远超过国人。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我,那油然而生的
骄傲感与幸福感,现在更加浓烈起来了。
⑨我依依不舍地离开秦俑馆。此时天色渐晚,骊山山顶隐入薄薄的暮霭中,周围一片宁
静。那浩浩荡荡的兵马俑队伍大概已经飞越了骊山,伴随我的心飞掠那八百里秦川。
(摘自《季羡林散文选》,有删改)
【注释】①冕旒(miǎn liú):这里代指古代帝王。②胼手胝足:手脚上因劳作而结满
了老茧。
22.通读全文,依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表格。(3 分)
游踪 所见(所想) 所感
①乘车驶向秦俑馆的路上 丰富的历史遗迹,灿烂的
诗歌文化 似乎有一点骄傲的意味
秦兵马俑馆小厅 ②精致绝伦的艺术国宝 骄傲的意味浓烈起来了
秦兵马俑馆大厅 规模宏大,形态各异,飞
奔向前
③油然而生的骄傲感与幸
福感更加强烈23.简要分析第④段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2 分)
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承接上文在驶向秦俑馆路上的情形,引出下文对秦兵马俑的所见
所感。
24.联系上下文,赏析第③段中画线句子的语言特色与表达作用。(3 分)
该句用了排比、对偶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朗朗上口,同时从听觉等多种感官描写,
表达了作者对秦俑馆的期待和即将见到它的激动和兴奋。
25.文章标题为“观秦兵马俑”,但作者为何一开始详写了车行途中的所见所想所感,而
并没有直接写“观秦兵马俑”?请结合文章主旨作简要阐释。(4 分)
先写车行途中的所见所感,通过环境描写烘托了作者内心的激动与崇敬,渲染了肃穆、
庄严的气氛,由所见所感引出下文对秦俑的描写,能更好地表达作者对秦俑文化的骄傲和自
豪,情感逐步加深。
七、作文(50 分)
26.成长路上有花团锦簇,也有断壁残垣;有星月漫天,也有狂风骤雨……这一道道风
景,让你经历得意与失意、喜悦与哀伤、泪水与汗水……每经历一处风景,你就会拥有一份
宝贵的阅历,人生将会多一份精彩。
请以“路上的风景”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少于 600 字。(3)行文中不
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检测题二
(第二、三单元)
考试时间:150 分钟 满分:120 分
第Ⅰ卷 (选择题 共 30 分)
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 2 分,共 16 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
A.瞥见(piě) 游弋(yì) 鸠占鹊巢(jiū)
B.亵渎(xiè) 骈进(pián) 恍若隔世(huǎng)
C.驰骋(chěng) 惊骇(hài) 根深蒂固(dì)
D.广袤(mào) 矗立(chù) 孜孜不倦(zī)
【解析】A 项,瞥(piē)。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B )
A.积攒 精微 风功伟绩 B.赞誉 劫掠 不言而喻
C.汲取 麾下 自惭型秽 D.压榨 蔑视 行至有效
【解析】A 项,丰功伟绩;C 项,自惭形秽;D 项,行之有效。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C )
A.想要建造一个现代化的社会,就要破除这些根深蒂固的错误观念。
B.那个小妹妹在超市里走丢了,由于找不到妈妈,她不知所措地哭了起来。
C.我常常想起高考前那金戈铁马的紧张生活。
D.这幅文人画的山水图与书法印章相得益彰,因此巧妙绝伦。
【解析】“金戈铁马”比喻战争,也形容战士持枪驰马的雄姿。用在这里不合语境。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C )
A.读经典作品,会拓展我们的人生感受和视野。
B.浅浅的水面托起无数错落的石山、石壁,又折映出婆娑多姿。
C.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
D.恐龙灭绝事件认为是由约 6 600 万年前的一颗陨石撞击地球所导致。
【解析】A 项,“拓展”与“感受”搭配不当;B 项,缺宾语,“婆娑多姿”后加“的影
子”;D 项,句式杂糅,并且“事件”不是人,不能“认为”。
5.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C )
A.老大爷远远看见我,遂放下赶鸭的竿子,拉起敞开的衣襟擦了擦额上的汗,笑眯眯地
向我走来。
B.林海正在草拟“失物启事”,他写道:“昨天我在教室丢失了一本《名言词典》,如有
拾获,请从速交还。”
C.黄宗英谈到演员赵丹之死时说:“一个演员毕生塑造角色,而时代也塑造了他自己。
他是在知心的观众欢迎的掌声和殷切的期待中,落下生命之幕的。”
D.小明看见王大伯家失火后急冲冲跑来对母亲说:“着火啦!冲天的大火!大火吞噬了
太阳!遮住了大地!”
【解析】A.“遂”属于文言词汇,用于此处语体色彩不当;B.“从速交还”语气生硬;
D.感情色彩不当。6.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C )
不是所有的笑容都表达喜悦,____________;不是所有的喝彩都表达赞颂,____________;
不是所有的顺从都表达虔敬,____________;不是所有的顺利都表达成功,____________。
①就像不是所有的反对都表达憎恶
②就像不是所有的眼泪都表达悲痛
③就像不是所有的沉默都表达否定
④就像不是所有的挫折都表达不幸
A.③④②① B.①③②④
C.②③①④ D.④③①②
【解析】“喜悦”对应“悲痛”,“赞颂”对应“否定”,“顺从”对应“反对”,“顺利”对
应“挫折”。
7.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B )
A.《敬业与乐业》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梁启超先生的作品。
B.雨果是英国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九三年》等。
C.“子”在古代人名中,多表示对人的尊称,如孔子、庄子。
D.毕淑敏是内科医生,也是著名作家,著有小说《红处方》。
【解析】雨果是法国作家。
8.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
A.在经典名著中,很多人物都经历磨难,例如唐僧师徒四人经历九九八十一次磨难,终
获真经;格列佛流落荒岛二十八年,克服了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
B.许多经典名著的结构别具特色,例如《水浒传》采取了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情节跌
宕但环环相扣,头绪众多而线索分明。
C.《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D.《朝花夕拾》中展现了一个天性活泼、身心健康、崇尚自由的鲁迅。
【解析】A 项中“流落荒岛二十八年”为《鲁滨孙漂流记》。
二、现代文阅读(一)(每小题 2 分,共 6 分)
人体能,未来世界的新宠
①虽说自然界的各种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但是,它们不是像煤炭、石油那样容易污染环境,就是像水电、核电那样造价高昂。如果有一种能源,不仅开发成本低,对环境
没有任何污染、破坏,而且源源不断,甚至能再生再用,那该多好啊!如今,世界各国的科
学家们已经把目光瞄准了人体能,希望能从中开发出可利用的新能源。
走路发电
②英国研究人员研发了一种新型的发电装置,用人们走路时膝盖的活动来为随身携带
的电子设备供电。这款研发出来的装置,发电功率约为 2 毫瓦,改进之后可超过 30 毫瓦,足
以为心率监测器、电子计步器、手机等随身携带的小型电器充电。如果今后能实用化并进行
大规模生产,那么它的成本可降到 10 英镑。这也意味着,今后在你走路时,不用另外带电池
为电器充电,动动膝盖就可以了。
③另外,美国佛罗里达州的一位工程师,将一种发电装置埋在行人拥挤的商场和火车
站等处的地毯下面。当行人在踏板上不停走过时,与踏板相连的摇杆不停地被压下,使中心
轴持续地旋转,从而带动发电机发电。英国一家超级市场还特意在市场入口处转门下方的地
下室里,安装了一套发条式能量收集转换装置。熙熙攘攘的顾客不停地进进出出,其推动门
的能量统统被收集起来,并转化为电能,为超市提供了照明、打字、电梯、空调等用电。
④2013 年夏天,英国沃达丰公司和南安普敦大学研制了一种手机装置,可以通过牛仔
短裤和睡袋来捕捉穿戴者移动时产生的体能,从而实现对手机进行充电。
体温供暖
⑤人是恒温动物,为了保持体温恒定,我们的身体时时刻刻都在向外散发热量。尤其
是剧烈运动后,人体会大量排汗散热。将人体热能收集起来,然后转换成电能,是一条经济
实用的途径。
⑥在美国新泽西州建造的美国电信电话公司总部大楼,每个房间的内壁都具有一种特
殊装置,它能够有效吸收从全楼三千多名员工身体散发出来的热量,随后将这些热量转换成
电能储入蓄电池中,用以提供照明、电脑操作及调节楼内室温所需的电力。
⑦美国匹兹堡大学也设计了一个热量收集系统,该系统将学生和教师释放的热能,电
灯、厨房以及从窗外射入的阳光等产生的热量,统统聚集到一个中央设备中,再由地下的管
道重新分散。据说,此系统在寒冷的冬季,完全可以供学校 10 座大楼取暖之用。
⑧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中央火车站每天有 25 万乘客来往,25 万旅客每小时能产生
185 万千卡的热量,可烧开近 20 吨 0℃的水。火车站利用通风口,从气流和人走路造成的空
气流通中获取热量,安装在通风口附近的热能交换机利用热风把细管中的水加热,为火车站
附近的办公楼供暖,一年可节能 25%。瑞典天然气价格平均约为人民币 3.6 元/立方米,据粗
略计算,该系统一个冬天 4 个月,至少可节省约 10 万元的天然气开支。
口水发电
⑨婴幼儿流口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这些口水储量巨大、源源不绝,经常弄得孩子
嘴下、脖颈湿漉漉的,让妈妈们很是烦恼。可是,你知道吗?口水也可以用来发电。在国外
的实验室里,口水燃料电池已经可以驱动血糖检测仪、孕检指示器等一系列小型电子设备。
⑩2014 年 3 月,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和沙特阿拉伯阿卜杜拉国王大学的联合研究
团队展示了用口水发电的可能性。这种以微生物为燃料的电池需要用到导电性极强的石墨烯,
可以将唾液中的有机物质转化为大约 1 微瓦的电力。或许你觉得 1 微瓦太微不足道了。但是
不要忘记,它的成本仅为 2—3 美元(不到 20 元人民币),却足够支持战场上或者缺水缺电的
高山极地地区运行化验分析仪等电器的使用。研究人员说,如果这种分析仪是用硅材料制作的,那制作成本仅需 50 美分。
⑪更重要的是,它充分利用了人体排泄的废物进行发电,这种变废为宝的做法不仅可
持续,而且环保,可以被利用的人体废物还有尿液、汗液等。
⑫也许你会觉得上述几种人体能太微不足道了,远远不能满足人类对能源的巨大需求。
但是,据科学家测算,一个人一昼夜所产生的人体能,如果全部转化为热能的话,可以把相
当于他自身体重的水由 0℃加热到 50℃,而全世界 60 多亿人口每年浪费掉的人体能,相当于
12 座核电站生产的电力。人体能价廉、无污染,收集转换也不复杂,既能自收自用,也能零
存整取。相信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体能一定会成为未来世界能源的新宠儿。
9.下列关于“人体能”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B )
A.“人体能”价廉无污染,文中列举了身体运动、体温和口水三种人体能产生的能量。
B.“人体能”都是利用了人体排泄的废物进行发电,这种变废为宝的做法不仅可持续,
而且环保。
C.“人体能”符合“开发成本低,对环境没有任何污染破坏,而且源源不断,甚至有能
再生再用”的特点。
D.一个人一昼夜所产生的人体能,如果全部转化为热能的话,可以把相当于他自身体重
的水由 0℃加热到 50℃。
【解析】B 项,文中仅指“口水发电”是利用人体排泄的废物进行发电。
10.下列对本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A.本文是一篇介绍科学知识的事物说明文,其说明对象是“人体能的开发与利用”。
B.本文采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三个小标题又采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来介绍人体能。
C.第⑧段中加点的“粗略”“至少”两个词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D.第⑨段写婴幼儿流口水的现象,是为引出下文“口水也可以用来发电”。
【解析】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
11.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符的一项是 ( A )
A.美国研发人员研发了一种新型的发电装置,用人们走路时膝盖的活动来为随身携带的
电子设备供电,成本约为 10 英镑。
B.美国新泽西州的美国电信电话公司总部大楼的照明电脑操作及调节楼内室温所需的电
力可以由全楼三千多名员工身体散发出来的热量转换成电能后提供。
C.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中央火车站每天 25 万旅客每小时能产生 185 万千卡的热量,
一年可节能 25%。
D.2014 年 3 月,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和沙特阿拉伯阿卜杜拉国王大学的联合研究
团队展示了用口水发电的可能性。
【解析】如果今后能实用化并进行大规模生产,那么它的成本可降到 10 英镑。
三、古诗文阅读(12—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8 分;16—19 小题,共 10 分;本大题共
18 分)(一)(2018·玉林)水调歌头
苏 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2.下列对词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B )
A.“水调歌头”是词牌名,“丙辰”指干支纪年法的丙辰年,“不胜寒”意为“忍受不了
寒冷”,“何似”意为“怎么比得上”,“何事”意为“为什么”,“但愿”是“只希望”之意。
B.词的上片词人由赏月抒发了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之情,但他最终不愿“归去”,是因
为在“天上宫阙”里,自己会有“高处不胜寒”的不适,而无在人间“起舞弄清影”的欢乐。
C.词的下片由月写到人,由自己联想到兄弟,由抱怨圆月到理解月圆,由月圆月缺的自
然规律到悲欢离合的人生规律,由对生活的无奈到对生活的祝福,表现了词人理性的生活态
度和豁达乐观的精神境界。
D.中秋与明月是美好的时节和事物,离别与亲情是千古传承的无奈与温馨,如同张九龄
在《望月怀远》中说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一样,“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苏
轼给自己给亲人也是给我们留下的美好祝愿。
【解析】词人写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实为衬托对人间生活的热爱。
(二)湖心亭看雪(全文)
张 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
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
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
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3.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 )
A.湖中人鸟声俱绝 沿溯阻绝
B.惟长堤一痕 惟吾德馨
C.拉余同饮 余住西湖
D.更有痴似相公者 似与游者相乐
【解析】A 项中“绝”,前者译为“消失”;后者译为“阻断”。B 项中“惟”都译为“只”。
C 项中“余”都译为“我”。D 项中“似”都译为“像,好像”。14.下列加点词意思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 )
A.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必有我师焉
B.是日更定矣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C.问其姓氏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D.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乃记之而去
【解析】A 项中的“焉”分别是“哪里”和“在其中”的意思。B 项中的“是”皆为代词
“这”。C 项中的“其”皆为代词,“他的,他们的”。D 项中的“而”均表示顺承关系。
15.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C )
A.一个“痴”字,表达了痴迷于山水、痴迷于世俗之外的情趣。
B.借所描写的雪景,寄托了人生天地两茫茫的深沉感慨。
C.字里行间流露出与民同乐的情怀。
D.委婉地传达出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怀念故国的淡淡愁绪。
【解析】C 项,本文表达了作者天人合一、优雅脱俗的闲情逸致。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 90 分)
16.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 2 分,共 4 分)
(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白汽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
(2)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
(三)魏文侯期猎
魏文侯①与虞人②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
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
(选自《魏文侯书》)
【注释】①魏文侯:战国时魏国国君,在诸侯中有美誉,曾任西门豹为螂守。②虞人:
掌管山泽的官。
17.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每小题 1 分,共 2 分)
(1)魏文侯与虞人期猎 期:约定
(2)乃往 乃:于是18.把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2 分)
岂可不一会期哉?
难道(我)可以不遵守约定吗?
19.从任一角度概括这则寓言的意义。(2 分)
示例:言必信。
【参考译文】魏文侯和侍卫约定好去打猎。这天,(魏文侯和大臣们在宫中)喝酒喝的很
开心,天下起了雨。魏文侯将要出去,大臣们说:“今天喝酒这么开心,天又下大雨,大王
要去哪里呢?”魏文侯说:“我和侍卫约好去打猎,虽然现在很快乐,难道(我)可以不遵守
约定吗?”于是他就出去了,魏文侯亲自去侍卫那里取消了这次打猎的活动。
四、古诗文默写(共 10 分)
20.按要求填空。(每空 1 分)
(1)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李白《行路难(其一)》)
(3)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张岱《湖心亭看雪》)
(4)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5)《岳阳楼记》中描写洞庭湖早晚气象变化的句子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6)默写《咸阳城东楼》首联和颔联: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五、综合性学习(共 8 分)
21.某班正在进行“困难与成功”的语文综合性活动,请你参与。
(1)【观点论述】有的同学说,克服了困难也不一定成功,所以困难克服与否意义不大,
你同意他的说法吗?请把你的观点写在下面。(80 字以内)(4 分)
每 个 人 的 成 长 都 是 从 一 个 一 个 的 迎 难 而 上 开 始
的 。 就 像 克 服 了 摔 疼 的 困 难 , 才 能 学 会 走 路 一
样 , 成 功 也 不 是 一 次 困 境 的 走 出 而 成 就 的 , 所
谓 “ 积 跬 步 , 至 千 里 ” 就 是 这 个 道 理 。
(2)【故事链接】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图片中讲述的故事。(80 字以内)(3 分)愚 公 想 要 搬 走 挡 在 他 家 门 前 的 大 山 , 经 一 番 商
议 后 , 他 们 开 始 移 山 。 愚 公 不 顾 智 叟 的 嘲 讽 矢
志 不 渝 地 坚 持 着 自 己 的 信 念 , 后 来 感 动 了 天 上
的 玉 帝 , 玉 帝 便 派 人 帮 愚 公 搬 走 了 大 山 。
(3)【对联续写】根据对“困难”和“成功”的理解,补写对联。(1 分)
上联:不畏困境长风破浪待明日
下联:
排 除 艰 难 云 开 月 明 看 今 朝
六、现代文阅读(二)(共 12 分)
花期不都在春天
龚细鹰
①那年大学毕业,对未来并无过多奢望,只希望能找到一个工作,慢慢帮父亲还我
读大学时借下的债。
②一所不起眼的大学、一个如洪水般泛滥的专业、一身灰不溜秋的陈旧衣裳,这就是
我去应聘时的全部外件,再加上不善言词的内向性格,在短短几分钟的面试时间内我无法向
人展示自己的优点,而不足之处,却让对方一览无余。也曾有过几次机会,比如做保险、营
销,做了一个月,业务无任何进展,终被公司无情辞退,而当初交出的一部分保证金,被当
作岗前培训费扣除。曾经的梦想在一次次的碰壁中被撞击得支离破碎。我绝望了,我想自己
不过是漂泊在人潮中的一根卑微的草,终归会被潮水冲向荒凉寂寥的远方。
③那天,奔波了一天仍一无所获,我精疲力竭地回到住处,手机响了,是父亲焦急
的声音,他告诉我,母亲摔断了腿。这时我才想起,已很久没给家里打电话了。
④父母看见我回到家,欣喜万分。吃晚饭时,母亲细细打量着我,问道:“你瘦了,
是不是找工作有难处?”听了母亲这句话,顿时,几个月来所有的委屈绝望,一齐翻江倒海
般涌上心头,几滴泪滚落进饭碗里,我哽咽着说:“爸,妈,对不起,我让你们失望了。”
⑤父亲缓缓地说:“这么久没来电话,我们猜到你一定是找工作很难,别急,总会
找到的。” ⑥每天除了照顾母亲,我几乎都是蜗居在自己的房间里,我害怕出门,害怕遇见邻
居探询的目光。父亲在一个林木园艺场做园艺工人,整天早出晚归,每晚隐约听见父母在房
间里絮絮地说着话。
⑦一天,吃过早饭,父亲对我说:“今天要干的事挺多,你去帮我干点活吧。”
⑧我跟在父亲背后,给树木剪枝、浇水、喷洒药剂,手脚笨拙,不大一会儿就气喘
吁吁、大汗淋漓。父亲用草帽给我扇着风,说:“去那边歇会。”
⑨沿着林荫小道走,拐过一个弯,一阵凉风吹来,我抬头一看,禁不住惊叫起来,
“好美啊!”
⑩眼前是一片开阔的草地,是一种像葱一样的草,草丛中开满了白色的小花,乍一看,
我以为是无数的雪花飘落在这片草地上,细瞧,却又像一群小仙子舒展开白色的舞裙,翘起
细细的足尖,亭亭玉立于草茎上,轻风徐来,便旋起绝美的舞姿。
⑪“这是什么花?”我问父亲。
⑫“它叫葱兰,但不是兰科,它远没有兰花娇贵。春天,万花争艳时,它只是一棵普通
的草,到了九、十月,它才迎来自己的花季。”
⑬我俯下身,仔细端详这小小的花朵。是一种莲花状的细小的白花,密密匝匝,开得热
烈灿烂。父亲拾起一朵落在草丛中已凋谢了的花,放在我手心,“看看花瓣里有什么。”
⑭我小心翼翼地摘除凋谢的花瓣,里面是一片片黑色的花籽儿,扁扁的,摸着有丝绸般
光滑柔软的质感。“这就是葱兰的花籽儿,来年,它又会长成一棵葱兰,开花、结籽儿。孩子,
每一朵花都有它的花季,不是所有的花事都在春天,比如葱兰,它卑微如草芥,春季时它只
是无声无息地积蓄力量,然后选择在最适合自己的季节开放。人和花是一样的,是花,都要
开,只不过开放的季节不同。”托着葱兰的花籽儿,我若有所思。
⑮对啊,无论生命多么卑微短暂,都不要悲观失望,更不能自暴自弃,每一次机遇都是
一次花开,要像葱兰一样,让每一次花开得尽善尽美、开到极致,那么,同样可以收获到锦
缎般美丽的人生。
22.通读全文,请在下列表格上补充文章的主要情节和对应的人物情感。(3 分)
主要情节 找工作失败 ②听母亲询
问
蜗居在家 ③端详葱兰花
籽儿
人物情感 ①绝望 委屈 害怕 振作
23.结合语境,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 分)
吃晚饭时,母亲细细打量着我,问道:“你瘦了,是不是找工作有难处?”
“打量”原指仔细观察,写出了母亲仔细端详、观察“我”的变化的动作,表达了母亲
对“我”的心疼和无微不至的爱。24.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⑩段的画线句子。(3 分)
乍一看,我以为是无数的雪花飘落在这片草地上,细瞧,却又像一群小仙子舒展开白色
的舞裙,翘起细细的足尖,亭亭玉立于草茎上。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葱兰比作雪花和展开白裙子的小仙女,突出了葱兰花颜色洁
白、姿态轻盈优美的样子,表达了“我”突然看到葱兰花丛的惊喜之情。也为下文父亲以盛
放的葱兰花开导“我”作铺垫。
25.本文的标题“花期不都在春天”有怎样的含义?请联系全文作简要分析。(4 分)
表层含义指葱兰花花期不在春天,而在九、十月份。深层含义是以花喻人,指人和花一
样,无论生命多么卑微,无论遭遇多少失败,只要不放弃希望,抓住机遇,一定可以收获美
丽的人生。
七、作文(50 分)
26.生活中,是否有那么一个人、一件事,甚至一句话、一个动作感染到你,让你在迷
途中找到方向,收获青春年华的酸甜,读懂春夏秋冬的语言,品味诗词歌赋的意蕴……一路
走来,当那些感激、歉疚、欣悦、哀伤袭来时,你是否也有过诉之于口的冲动?
请以“ ________,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在横线上把题目补充完整;(2)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少于 600 字;(3)行文
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检测题三
(第三、四、五、六单元)
考试时间:150 分钟 满分:120 分
第Ⅰ卷 (选择题 共 30 分)
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 2 分,共 16 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
A.窗棂(líng) 稍逊(sùn) 鸠占鹊巢(jiū)
B.教诲(huì) 鲜妍(yán) 自吹自擂(léi)
C.嘹亮(liáo) 歧路(qí) 心旷神怡(yí)
D.恣睢(suī) 栈桥(zhàn) 箪食壶浆(dān)
【解析】A 项,逊(xù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C )
A.聒躁 煞白 根深蒂固 B.褴褛 阔绰 郑重奇事
C.拮据 萧索 持之以恒 D.惘然 桑梓 歇斯底理
【解析】A 项,“聒噪”;B 项,“郑重其事”;D 项,“歇斯底里”。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C )
A.天都黑了,可小明还在孜孜不倦地学习着,为明天的考试做准备。
B.我们都应该珍惜时间,好好学习,这个道理是不言而喻的。
C.张俊这次在校运动会上的表现特别突出,为我们班立下了丰功伟绩。
D.随着时间的推移,小明对妈妈的思念与日俱增。
【解析】“丰功伟绩”意思是对社会作出突出贡献,创造过巨大业绩。这里用来指“我们
班”不合适。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B )
A.在胶片行业面临被新技术颠覆的时期,富士胶卷经历了最艰难的裁人,传统业务收缩,
进而开始了新业务的探索。
B.北京大学写给 2017 年自主招生初审未通过考生的一封信,让无数人感到了一所大学
的精神和情怀。
C.不可否认,武侠小说、功夫影片为推广、宣传武术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也把传统武术
推到了神乎其神的境地。
D.临沂市政府加大对道路建设的投资力度,2017 年初,双岭高架路建成通车,大大减
轻了东西方向的交通问题。
【解析】A 项,成分残缺,应在“收缩”后加“的过程”;C 项,语序不当,应为“宣传、
推广”;D 项,搭配不当,应将“问题”改为“压力”。
5.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 )
A.(某老教授在询问对方家人情况时说)令尊身体可好吗?令弟大学毕业分在哪里?令郎
小学毕业了吧?
B.(听说朋友要来访)老王高兴得合不拢嘴:“太好了,明天我一定在府上恭候各位光
临。”
C.(某市长在看望人大代表时说)诸位代表,你们辛苦了,我代表全市人民感谢你们!
D.(某杂志社在征文通知中写道)凡参加此次征文活动者,我社新出版的诗集《沃土》就
任你挑上一本了。
【解析】B.“府上”是对对方家的敬称,不能用在自己身上,使用对象不当;C.“我代
表全市人民感谢你们”不得体,有自己谢自己的意思;D.口语“挑上一本”与书面语混杂,口语使用不得体。
6.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B )
我们也许做不了光芒四射的太阳,________,照亮行人前方的路;我们也许做不了烟波
浩渺的大海,________,滋润两岸干涸的土地;我们也许做不了鲜艳欲滴的花朵,________,
装点无边的春色。
①那就做一条汩汩流淌的小溪 ②那就做一盏光线柔和的路灯
③那就做一棵翠色欲流的小草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②③①
7.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B )
A.《诗经》也称“诗三百”,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个部
分。
B.“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是诗人舒婷用饱含深
情的文字抒发对土地的炽恋之情。
C.“子规”指布谷鸟,“鸿鹄”指天鹅;一人一马为一骑,一车四马为一乘。
D.小说以叙述故事情节为中心,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和环境的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解析】《我爱这土地》的作者是艾青。
8.下列关于文学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
A.《水浒传》塑造的被逼上梁山的众多好汉中,林冲的经历最为典型,他曾因误入白虎
堂而被发配沧州,途中大闹野猪林,最终一步步被逼上梁山。
B.《水浒传》中的祝家庄凭三庄联防,机关密布,易守难攻。梁山好汉孙立利用和祝家
庄老师栾廷玉同门师兄弟的关系,打入庄内,里应外合,攻下祝家庄。
C.宋江怒杀阎婆惜之后,被发配到江州,一日乘酒兴写下“反诗”,因此被抓,下到死
囚牢中,最后梁山好汉劫了法场,救出宋江。
D.鲁达打死镇关西后东奔西逃,智真长老收留了他,赐他法名“智深”,后因他大闹五
台州,智真长老又将他介绍到东京大相国寺。
【解析】选项 A 中“途中大闹野猪林”错误,应该是鲁智深大闹野猪林而不是林冲。
二、现代文阅读(一)(每小题 2 分,共 6 分)
空气污染会让人变笨吗
李 旭
①近年来,每天出门前查一查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的浓度已经成为我们的习惯。然
而,空气污染不仅损害生活满意度,影响主观幸福感,还可能通过血液进入大脑,进而导致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损伤。
②早在 20 世纪初,研究者就注意到了空气污染对认知功能的危害。墨西哥国家儿科研
究所神经科学家莉莉安发现,墨西哥城的狗在晚年表现出越来越多的痴呆症状,不仅方向感
越来越差,它们甚至连自己的主人都很难认出。墨西哥城的臭氧和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均超出
南美洲规定值,因“雾霾”而闻名。莉莉安和合作者发表在《毒性病理学》的研究就是以生
活在墨西哥城的狗为研究对象。病理解剖分析的结果显示,墨西哥城的狗的大脑结构也表现
出炎症增加的倾向,出现更多的淀粉样斑和神经元纤维缠结。已有研究证实,这种淀粉样沉
淀物的增多与阿尔茨海默症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虽然这一研究并没有直接指出空气污染和
痴呆的关系,但也提示高污染可能会导致作为大脑免疫细胞的神经胶质细胞出现异常活跃的
发炎症状。
③莉莉安等研究者又进一步采用核磁共振扫描技术来考察空气污染对儿童的大脑结构的
影响。他们比较了长期居住在墨西哥城和长期居住于波洛蒂特兰市(该市空气质量远好于墨西
哥城)的儿童,发现居住在首都墨西哥城的儿童其颞叶和顶叶的白质体积均低于波洛蒂特兰的
儿童,并且在词汇和数字广度测验中的成绩显著低于对照组,因此表明空气污染不仅损伤个
体的认知功能,还能够带来大脑结构的异常。
④加拿大科学家进行了一项以人群为基础的大型队列研究,研究分析了加拿大安大略省
650 万名年龄在 20-85 岁的居民的数据,相比居住于离主干道 200 米开外的人,居住在主干
道 100-200 米的个体发展为痴呆的风险增加 2%,居住在主干道 50-100 米的个体发展为痴
呆的风险增加 4%,而居住在主干道 50 米以内的个体患痴呆的风险更高,增加了 7%。
⑤大城市人口密集,交通拥堵严重,人们为了出行方便更倾向于选择居住在距离主干道
较近的地方,而居住在交通繁忙的主干道旁,与之相伴随的空气污染和噪音污染却对个体的
认知功能有潜在的危害。
⑥越来越多的个体已感知到空气污染所带来的负面情绪,包括抑郁、焦虑以及对空气质
量的担忧等。韩国首尔大学的研究团队以韩国首尔某社区中心 537 名老年人为研究对象,考
察了空气污染与抑郁的相关关系。结果发现空气污染越严重,个体在抑郁量表中的得分越高。
⑦为了考察空气污染与负面情绪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科学家建
立了相应的动物模型,研究者将小白鼠暴露在高浓度 PM2.5(平均浓度为 94.38 微克/立方米,
是当地 PM2.5 浓度的 7 倍)的空气中,一个星期 5 次,每次 6 小时,以模拟人类在烟雾弥漫
的地方居住或工作所经历的可能存在的暴露,10 个月后,他们发现,暴露于高污染空气的小
白鼠表现出类似于抑郁症的迹象,它们变得食欲不振,对任何活动都提不起兴趣。另外,这
些小白鼠会花更长时间来学习一个迷宫任务,犯错误的次数也更多,表现出空间学习和记忆
能力的下降。对这些实验鼠的大脑进行解剖后发现,与记忆密切相关的海马区观察到显著的
神经细胞结构上的变异,顶树突的密度和树突分支减少,并且还在海马区观察到促炎性细胞
因子的过度表达。
⑧相信你了解了上述研究后,可能会更加担心居住地的空气质量以及空气污染对身心健
康的危害。值得注意的是,如何建立个体对空气污染的合理风险感知,如何降低空气污染对
人类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危害则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选自《百科知识》)
9.下列关于“空气污染”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A.空气污染不仅损害生活满意度,影响主观幸福感,还会损伤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
B.空气污染越高越可能会导致神经胶质细胞出现异常活跃的发炎症状。
C.空气污染不仅损伤个体的认知功能,还能够带来大脑结构的异常。
D.空气污染会带来负面情绪,如抑郁、焦虑以及对空气质量的担忧等。
【解析】A 项中,结合文章第①段“空气污染不仅损害生活满意度,影响主观幸福感,
还可能通过血液进入大脑,进而导致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损伤”可知,选项将“还可能”
变为“还会”,说法有误。
10.下列对本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D )
A.文章开头从近年来出门查看 PM 的浓度的习惯说起,自然地引出本文的说明内容。
B.第②段加点词“研究证实”,科学权威地说明了淀粉样沉淀物的增多与痴呆发病密切
相关。
C.第④段画线句主要使用了列数字、作比较这两种说明方法。
D.本文采用了“总—分”结构,按照逻辑顺序进行说明的。
【解析】D 项,文章第①段引出说明对象,第②-⑦段具体说明空气污染对人大脑的有
害影响;第⑧段针对上文,总述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可知本文采用了“总—分—总”的结
构,是按照逻辑顺序进行说明的。
11.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C )
A.墨西哥城的狗在晚年表现出越来越多的痴呆症状:方向感越来越差,很难认出自己的
主人。
B.长期居住于波洛蒂特兰市的儿童其颞叶和顶叶的白质体积均高于墨西哥城的儿童。
C.居住在交通繁忙的主干道旁,能明显感受到空气污染和噪音污染对个体的认知功能的
危害。
D.暴露于高污染空气的小白鼠变得食欲不振,对任何活动都提不起兴趣,这些行为类似
于抑郁症的表现。
【解析】C 项,对应第⑤段“而居住在交通繁忙的主干道旁,与之相伴随的空气污染和
噪音污染却对个体的认知功能有潜在的危害”,选项将原文的“潜在的危害”转述为“明显的
危害”,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
三、古诗文阅读(12—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8 分;16—19 小题,共 10 分;本大题共
18 分)
(一)水调歌头
苏 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2.下列对词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
A.这首词是吟咏中秋的名作,词的上片极写作者在“天上”“人间”的徘徊和矛盾,下
片写中秋对月思人,怀念手足兄弟,因而心情极为抑郁不平。
B.开篇写中秋之夜苏轼把酒问天,流露出作者对宇宙人生的疑惑,而且词人对明月的赞
美和向往之情也更加深了一层,竟产生乘风归去的念头。
C.下片起笔的月色描写紧承上片最后两句的入世情怀,由“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一问转入抒发怀人之情,表面上对月有怨,实际写与亲人不得团圆的惆怅。
D.全词写景、叙事、议论、抒情融为一体,虚实并述,将抽象的人生哲理具体化、形象
化,语言如行云流水,想象生动丰富,意境旷远美妙。
【解析】A 项,下片情感较为复杂,既有对人生离合的无奈,又表现了热爱生活、积极
向上的乐观精神。
(二)岳阳楼记(节选)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
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
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
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
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
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3.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D )
A.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予观夫巴陵胜状
B.予观夫巴陵胜状 嗟夫
C.微斯人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D.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
【解析】A 项,“观”的含义分别为“景象”和“看”。B 项,“夫”的含义分别为“那”
和“语气词”。C 项,“微”的含义分别为“如果没有”和“微微地”。D 项,“之”的含义均为“代词,的”。
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B )
A.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骈死于槽枥之间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然则何时而乐耶
C.前人之述备矣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D.然则何时而乐耶 问今是何世
【解析】A.在;B.就是/那么;C.的;D.什么。
15.下列对本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C )
A.本文虽名为“记”,但不以记叙重修岳阳楼之事为主,而是以描写洞庭湖的景象为主,
写景象是为了抒发“览物之情”。
B.“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物(景),一暗一明;情,一悲一喜,形成鲜明对照,但
这些都是作者所反对的以个人荣辱为转移的悲喜观。
C.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紧密结合,是选文写作上最大的特点。叙事扼要,写景生动,
议论简明,衔接得极其自然,而且带着浓郁的抒情色彩。
D.语言大量运用赋体,四字句如珠走玉盘,如“日星隐曜,山岳潜形”“沙鸥翔集,锦
鳞游泳”“长烟一空,皓月千里”等,结构相同,整齐对称,增强了表达效果。
【解析】C 项,本文写景不是为了抒情,而是为了议论,强调要像古仁人那样有胸怀有
抱负,所以“带有浓郁的抒情色彩”的分析是错的。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 90 分)
16.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 2 分,共 4 分)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
(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表现,为什么呢?
(三)北人食菱
北人生而不识菱①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
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
“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②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释】①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 ②坐:因为。
17.解释句中加点词语。(每小题 1 分,共 2 分)
(1)仕于南方 仕:做官
(2)欲以去热也 以:用来
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 分)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菱角是生长在水中的,(那个北方人)却说成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硬把不知道的
说成知道的啊。
19.本文给人多方面的启示,请你选择一个方面,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2 分)
①人人都有缺点,但不要掩饰缺点。②人的知识是有限的,因此我们要虚心学习,不要
不懂装懂。③要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
【参考译文】有个从出生以来就没有见过菱角的北方人,在南方做官,在酒席上吃菱角,
连壳一起放到嘴里吃。有人说:“吃菱角要去壳。”他想掩盖自己的错误,于是说:“我不
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是为了清热呀。”问的人又问:“北方也有菱角吗?”他说:“前
山、后山上,哪里没有呢?”菱角是生长在水中的,(那个北方人)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
是因为他硬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的啊。
四、古诗文默写(共 10 分)
20.按要求填空。(每空 1 分)
(1)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3)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4)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张岱《湖心亭看雪》)
(5)《行路难(其一)》中诗人用形象化的语言,写出了仕途的艰难,寓含无限悲慨的诗句
是: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6)默写李商隐《无题》的后四句: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五、综合性学习(共 8 分)
21.五一之前,顺德 27 万中小学生迎来了本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而顺德一中初中部
(德胜校区)1 200 多名学子的这次考试却与众不同:考场里,答题、检查、交卷、离开……
考试的一切过程都在没有老师的“监视”下静悄悄地完成。这条新闻引起网友们的热烈讨论,
有人点赞说:“让孩子们在‘无人监考’中学会自律。好!”为此,班里开展主题为“自律——构建和谐校园”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按要求完成下
面的活动。
(1)【观点论述】近年来,“无人监考”已悄然在国内一些学校兴起。当然,对其利弊的
争论也随之产生,见仁见智。对此你怎么看?说说理由。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成理。(80
字以内)(4 分)
无 人 监 考 利 大 于 弊 。 无 人 监 考 首 先 能 减 轻 考 生
压 力 , 便 于 考 出 真 实 水 平 ; 其 次 给 予 考 生 尊 严
,
有 助 于 培 养 自 律 的 良 好 品 质 。 所 以 , 无 人 监 考
值 得 提 倡 和 推 广 。
(2)【故事链接】小明在收集与自律相关的成语故事时找到了如图,请简要复述这个故事。
(60 字以内)(3 分)
东 晋 的 将 领 祖 逖 很 有 抱 负 , 立 志 要 报 效 祖 国 ,
一 听 到 鸡 鸣 , 就 披 衣 起 床 , 拔 剑 练 武 , 刻 苦 锻
炼 , 最 终 成 为 能 文 能 武 的 全 才 。
(3)【对联续写】结合两则材料,续写下面的对联。(1 分)
上联:凭信考试,从诚实起步
下联:
闻 鸡 起 舞 , 以 自 律 成 功
六、现代文阅读(二)(共 12 分)
黑发底下
①父亲如书,我是他的再版。
②年轻时,我们都顶着一头坚硬的黑发,它仿佛含有铁质,根根向上挺立如戟。抬手轻
轻地拍打,会发出稠密结实的“嘭嘭”声,像电流穿透掌心击中身体。在我们个体生命的海
拔上,它高高在上乌黑茂盛,像油亮油亮的煤一样不说话,我们在它底下日复一日地生活着。③小时候,我们一家在黔南山区,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一到星期天天麻麻亮,父亲就独
自一人趟着露水,一根扁担挑起两只箩筐,走上弯弯山道,到几十里外的深山里去挑煤来烧。
傍晚踏着夕阳挑了满满两箩筐煤回家,正赶上吃晚饭,一只杏儿大的杯子已经善解人意地倒
上酒立在了他面前。他端起酒,贴近唇边轻抿一下,放下了,又端起吸了一口,嗞溜有声。
直到饭吃完了,酒喝尽了,脸变红了,仿佛浑身的困乏与疲累也被一阵风消解走了。母亲就
在这时瞥见了他黑发中躲来躲去的几根白发,惊呼道:“哟,你都有白头发了。”说着她拨开
发丝,小心翼翼地拔下,摊到父亲掌中。
④那白发寥寥几根,躺在父亲掌心,枕着纵横的掌纹,银光闪亮,像是会发光的羽毛。
⑤天难得地飘起了雪,越飘越大。冬夜沉静如石,落入幽深漆黑的古井中,漫长而冷清。
逼仄的厨房里,头顶一豆灯光,炭炉傍墙站立,烧壶沉默不语。父亲注视着我和弟弟,就像
牧人盯着两只瑟瑟的羊羔羔,问道:“你俩谁给我拔白头发?一根一分钱。”正在打瞌睡的我
们顿时来精神了,抢着拔。
⑥父亲的白发不多,稀稀疏疏地像微薄的雪花撒入广袤的黑土地,倏忽拧身捉迷藏似的
躲了起来,在灯下实在不易察寻得到。每拔到一根我们都像发现新大陆似的,溅起一片响亮
的欢呼。一晚上下来,收获并不多。
⑦然而,明明头天晚上拔光了,可过了一夜,父亲的白发又蹿出了一些,似乎拔的速度
总也撵不上蹿的速度。一到晚上,无所事事的我们还是乐意拔,我们只是觉得自己长大了,
父亲坐着我们站着,我们与父亲一样高了。一个个冷寂无聊的冬夜很快蹑手蹑脚地溜走了,
我和弟弟同时分享着一个心照不宣而自鸣得意的秘密。
⑧等我们都上学了,父亲不再叫我们拔了。生活的困窘和难以排遣的忧愁日渐沉重地压
迫着他,他的白发越生越多,几乎占了“半壁河山”,一眼望去触目惊心。我想他除了怕耽误
我们的功课外,可能连他自己都泄气了,听任那些白发喧嚣地恣肆疯长。
⑨后来,父亲被癌魔缠身,惊心动魄的手术后,千篇一律地吃药、打针,不厌其烦地化
疗、放疗,头发快掉光了,露出了空荡荡的头皮,一根不剩地失去了无比珍爱的头发,他不
得不戴上了帽子。不知为什么,我竟觉得掉了头发的父亲是丢了羽毛的孔雀或凤凰,在人群
中间有些落寞。
⑩有一天我忽然提起儿时拔白头发的事,父亲一愣,马上孩子似的笑了,瘦削的脸颊上
猛地腾起了两片火烧云,沉浸在对往事的愉悦回忆中。良久,才慢悠悠地说:“那时你俩真
淘气,老是拔了黑发糊弄我。”
⑪秘密像包袱被父亲轻描淡写地抖开了,我有些无地自容。在岁月面前,一天天变老的
父亲曾束手无策,试图借助剔除白发来抗拒生命的一次次落雪,赶在大雪封山以前挽留住某
些悄悄远行的记忆,这很像一个农夫靠铲掉稗草来保护庄稼的成长。可我们顽皮的行为却在
加快岁月流逝的脚步,我们以帮凶和同谋的身份与父亲鲜明对立。
⑫今天这个日子,在父亲积雪一样飞速消融的生命海拔上,我多么想为他种下一头黑发,
让他重新骄傲地穿过人群,像煤被阳光点燃。
⑬但岁月如箭,一经射出,拒绝回头。22.文章以父亲的头发为线索展开叙述,仿照示例,在空白方框里依序填写相应的内容。
(3 分)
瞥见白发—抢拔白发—疯长白发(停止拔发)—掉光头发—想种黑发(渴望种发)
23.文中第⑤段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描写方法?简要分析其作用。(2 分)
逼仄的厨房里,头顶一豆灯光,炭炉傍墙站立,烧壶沉默不语。
运用环境描写(景物描写),突出山区冬夜的冷寂无聊,为下文兄弟俩替父亲拔白发一事
作铺垫。
24.文章多次使用了照应,请写出其中的一组并简要分析。(3 分)
示例:第②段在个体生命海拔上父亲的头发像煤与第⑫段在飞速消融的生命海拔上“我”
想为父亲种上像煤的黑发形成照应。分析略。
25.“我”和弟弟的“秘密”被父亲轻描淡写地抖开后,“我”的内心五味杂陈,请紧扣
文章的最后三段,以“我”的口吻给“父亲”写一段话,直抒胸臆。(4 分)
示例:父亲,看着您渐渐老去,一份伤感涌上心头。年幼时,顽皮的我们只会欺骗您,
却未曾体谅您的艰难,现在想来十分愧疚。我衷心地期盼您能健康快乐,重新焕发生命的活
力。
七、作文(50 分)
26.成长是一道明媚的忧伤——忧伤和着欢喜,失落和着欣慰,喧哗和着宁静。告别昨
天,回想成长的历程,才发现生活中那些刻骨铭心的伤痛,往往是激发成长的正能量。总有
一些伤痛让我们瞬间长大——或经历挫折,变得坚强;或愧对深情,学会感恩;或失去拥有,
懂得珍惜;或品尝苦果,收获启迪……
请以“这份伤痛让我__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在横线上把题目补充完整。(2)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少于 600 字。(3)行文
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月考卷
(第一、二、三单元)考试时间:150 分钟 满分:120 分
第Ⅰ卷 (选择题 共 30 分)
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 2 分,共 16 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
A.恍若(huǎng) 谪守(dí) 惟余莽莽(mǎng)
B.林壑(hè) 旁骛(wù) 浩浩汤汤(shāng)
C.琉璃(liú) 投箸(zhù) 相得益彰(zhāng)
D.惊骇(hài) 瞥见(piē) 鸠占鹊巢(jiū)
【解析】A 项,谪(zhé)。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A.羡慕 娉婷 孜孜不倦 B.飘逸 摇曳 持之以桓
C.禅师 秘决 富丽堂皇 D.制裁 汲取 风功伟绩
【解析】B 项,持之以恒;C 项,秘诀;D 项,丰功伟绩。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B )
A.这种错误思维模式已经根深蒂固地存在于部分人的大脑中。
B.他善于读书,常常能从书中断章取义地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
C.在他的英雄事迹面前,我们都自惭形秽。
D.张刚日夜苦练,想夺得第一的企图早已不言而喻。
【解析】“断章取义”指不顾全篇文章的内容,只根据需要,孤立地截取一部分,含贬义。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C )
A.央视《朗读者》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节目形式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
B.据统计,2019 年第一季度,国内汽油行业销售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大约 12.7%左
右。
C.为了推动儿童文学的发展和繁荣,首届“曹文轩儿童文学奖”征稿活动,目前全面启
动。
D.市卫生监督部门加大了对市场上牛肉的抽样检测,防止不合格肉制品重现百姓餐桌。【解析】A 项,句式杂糅,删去“的缘故”;B 项,重复啰嗦,删去“大约”或“左右”;D
项,成分残缺,在“检测”后加上“力度”。
5.下列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D )
A.一位同学在讨论会上说:“像孙老师这样快要退休的老师仍在为培养我们而略尽绵薄
之力,我们深感荣光。”
B.一位同学在班上的学习方法交流会上说:“我殷切期望方法不当的同学调整心态,改
进方法,取得佳绩。”
C.某报社的记者写给一位校长的便条:您来信约我莅临贵校采访,我乐意。
D.某经理在部门工作分析会上做报告,最后总结说:这只是我的浅知拙见,如有不当,
敬请批评指正。
【解析】A.“绵薄之力”指微不足道的力量,用在此处不恰当;B.“殷切期望”一般指
上级对下级,长辈对小辈;C.“莅临”多用于修饰长辈、上级及贵宾的光临,以示主人对客
人的敬意。
6.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C )
________,你只当是微风拂面;________,你只当是屋檐滴水;________,你只当是萤
火流逝。所以,人,决不能在逆境面前屈服。
①当暴雨在你眼前倾泻时 ②当狂风在你耳边呼啸时 ③当闪电在你头顶肆虐时
A.①③② B.①②③ C.②①③ D.③①②
【解析】“暴雨”和“滴水”衔接;“狂风”和“拂面”衔接;“闪电”和“萤火”衔接。
7.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D )
A.《沁园春·雪》是古典诗词,“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题目。
B.“鸟”是诗人常用的意象。如“杨花落尽子规啼”中的“子规”指的是杜鹃鸟。
C.“乡愁”是中国诗歌中最常见的主题,很多优秀作品流传至今。
D.《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中“四月”正处于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
【解析】D 项,四月里有两个节气:清明和谷雨。
8.下面关于文学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B )
A.《向太阳》《大堰河——我的保姆》等诗歌都是艾青的代表作品。
B.“活着就要斗争,在斗争中前进,当死亡没有来临,把能量发挥干净。”——《礁石》
C.雨果是法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D.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寄
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解析】B 项,本句选自《鱼化石》。
二、现代文阅读(一)(每小题 2 分,共 6 分)
广西民族服饰
①服饰被喻为“一本无字书”,蕴涵了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的历史风貌、民情民俗、审美
观念等,一些民族服饰的产生有一定的历史渊源,与人们的文化心理有着密切的关系,反映
不同的生活方式,体现一个民族集体的智慧和创造,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②广西许多少数民族服饰上的图案纹样都是其民族信仰的真切体现。如在壮族青年男女
随身背挂的壮锦袋上,惟妙惟肖的龙、凤图案造型比比皆是,民间还有“十件壮锦九件凤,
活似凤从锦中出”的说法,因为在壮族看来龙、凤象征着神威和寓意吉祥。瑶族服饰无论男
女大都在领边、袖口、襟缘、裤脚、胸襟两侧等处绣上五彩的图案纹样,原来在瑶族原始的
信仰中,盘瓠图腾崇拜的影响很大,传说中的盘瓠就是一只五彩斑斓的龙犬,所以瑶族在服
饰上绣五彩纹样是纪念盘瓠的一种形式。
③广西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丰富多彩,在一些民族里,不同的节日要穿不同的盛装。如
侗族男子参加芦笙踩堂舞时的装扮是,头饰围上银片,插上鸡尾,上衣穿用黑白两种棉纱织
成几何纹样的侗锦,再加上鸡毛吊珠花裙。而到了程阳花炮会上的侗族男子则装扮成斗士,
青衣白裤,扎绑腿,裹白头巾,捆腰带,颈佩银圈,手戴银镯、银戒,腰悬火葫芦,格外威
武帅气。在隆林各族自治县农村,壮族服饰完整地保留了传统的式样,还尤其讲究什么场合
穿什么服装。其习俗中以黑为贵,视黑色系的衣、裙、头巾为节日礼服,只有做客、串亲戚、
节日集会和过节等重要日子才穿,做工也较为精细。白色系服装为平时劳动穿着,蓝衣、蓝
裙、蓝头巾则是在家和赶圩时穿。
④节日服饰上的图案纹样还常常通过谐音、象征来表达吉祥含义或暗喻美好的事物。如
“三阳开泰”,用三只羊仰望太阳构成图案,羊与阳谐音,开泰即交好运,寓意幸运。“喜上
眉梢”,用喜鹊与梅花构成图案,眉与梅谐音,寓意喜讯即将到来。要表示“四季花香”,就
用梅花、牡丹、月季、菊花来结构纹样,象征一年四季鲜花盛开,生活美满。“多福多寿”就
免不了用佛手、石榴、寿桃构成图案,佛与福谐音,石榴象征多子,寿桃象征长寿,多子、
多福、多寿一目了然。服饰上的图案纹样意趣横生,寓意深远,能唤起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无
限憧憬,使人捕捉到美的感受。
⑤广西少数民族服饰还有一个典型作用,即将服饰作为爱情信物赠与心上人。特别是未
婚的青年男女中,服饰不单纯是普通的实用品,更是小伙子或姑娘向自己的意中人表达情意
的最佳信物之一。
9.下列关于“广西民族服饰”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D )
A.一些民族服饰的产生有一定的历史渊源,反映不同的生活方式,体现一个民族集体的
智慧和创造。
B.广西许多少数民族服饰上的图案纹样都是其民族信仰的真切体现。如瑶族服饰上绣五
彩图案纹样是纪念盘瓠的一种形式。
C.广西少数民族中一些民族在不同的节日要穿不同的盛装,如壮族人在做客、串亲戚、
节日集会和过节等重要日子穿黑色盛装,平时劳动穿白色系服装,在家和赶圩时穿戴蓝衣、
蓝裙、蓝头巾。D.广西少数民族服饰是作为爱情信物赠与心上人的。
【解析】是小伙子或姑娘向自己的意中人表达情意的最佳信物之一。
10.下列对本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C )
A.文章采用“总——分”的结构形式,介绍了广西民族服饰的特点和作用。
B.文章的说明对象是广西民族服饰,采用了逻辑顺序。
C.文章第④段运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广西节日服饰上的图案纹样常常通过谐
音、象征来表达吉祥含义或暗喻美好的事物。
D.文章第⑤段加点的词语“之一”限定了范围,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特点。
【解析】不是分类别,是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11.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
A.侗族男子程阳花炮会上的服饰是头饰围上银片,插上鸡尾,上衣穿用黑白两种棉纱织
成几何纹样的侗锦,再加上鸡毛吊珠花裙。
B.壮族青年男女随身背挂的壮锦袋上有很多龙、凤图案造型,龙、凤象征着神威和寓意
吉祥。
C.壮族服饰以黑为贵,在做客、串亲戚、节日集会和过节等重要日子会穿黑色,平时劳
动多穿白色系服装。
D.服饰上的图案纹样意趣横生,寓意深远,能唤起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无限憧憬,使人捕
捉到美的感受。如“三阳开泰”,用三只羊仰望太阳构成图案,羊与阳谐音,开泰即交好运,
寓意幸运。
【解析】此题将侗族男子在“程阳花炮会上的装扮”与在“芦笙踩堂舞时的装扮”混淆
了。
三、古诗文阅读(12—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8 分;16—19 小题,共 10 分;本大题共
18 分)
(一)行路难(其一)李 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2.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B )
A.“金樽”“玉盘”形容餐具华贵,“十千”“万钱”形容美酒佳肴的价格很高,诗人却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表现出诗人内心的苦闷之情。
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两句写诗人离开长安后渡过黄河与攀登太行山
的真实情景,以山川的险阻比喻世路的艰难。
C.“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两句中,诗人引用典故,借姜太公和伊尹两位
历史人物的经历,表达自己希望在政治上能重新得到重用的愿望。
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两句写出诗人对未来的憧憬和对理想的追求,
并坚信远大的抱负总会有实现的一天。
【解析】B 项,这两句是诗人的想象,并非真实情景。
(二)醉翁亭记(全文)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
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
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
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
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
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
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
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
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
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 庐陵欧阳修也。13.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C )
A.朝而往,暮而归 男有分,女有归
B.颓然乎其间者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C.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D.往来而不绝者 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解析】A 项中“归”分别是“返回”“女子出嫁”之意;B 项中“颓”分别是“形容醉
态”“坠落”之意;C 项中“去”都是“离开”之意;D 项中“绝”分别是“间断”“隔绝”之
意。
14.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B )
A.醉翁之意不在酒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B.杂然而前陈者 屋舍俨然
C.醉能同其乐 其如土石何
D.朝而往 日出而林霏开
【解析】A 项中,“之”分别是“助词,的”和“代词,代‘山水之乐’”;B 项中“然”
都是形容词词尾,“……的样子”;C 项中“其”分别是代词和加强反问语气;D 项中,“而”
分别是表修饰和顺承关系。
15.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B )
A.选文第一段介绍了醉翁亭朝暮、四季的美景,强调了景不同,乐无穷。
B.选文第二段太守颓然与众宾喧哗相映衬,既照应首段太守“饮少辄醉”,又暗含众人
不知太守快乐之意,凸显了作者被贬滁州后的愁苦和愤懑。
C.本文语言优美,运用了大量的骈偶句,增添了语言的韵律美;“而”和“也”字的巧
妙运用,把整齐的句子断开,让它带上了散文的韵味。
D.“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是点睛之笔,“醉翁”之“醉”,不仅因太守酒
量浅,更有沉醉于山水美、滁人和、吏政清等多种含义。
【解析】作者被贬虽有抑郁和落寞,但本文重点表达的是与民同乐的政治情怀,愁苦和
愤懑言之过重。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 90 分)16.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 2 分,共 4 分)
(1)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欢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
(2)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时起时坐,这是宾客们尽情地欢乐。
(三)富者乞羊
富者,牧①羊九十九,而愿百。尝访邑里②故人,其邻人贫有一羊者,富拜之曰:吾羊九
十九,今君之一盈成我百,则牧数足矣。
【注释】①牧:放养。②邑里:县里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每小题 1 分,共 2 分)
(1)而愿百 愿:希望
(2)今君之一盈成我百 盈:满足
18.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 分)
尝访邑里故人,其邻人贫有一羊者。
他曾经寻求他县里的熟人,他的邻居是个穷人,有一头羊。
19.请用简练的话概括这则故事的寓意。(2 分)
讽刺了为富不仁,贪得无厌的人。
【参考译文】楚国有个富人,养了九十九头羊而希望有一百头羊。他曾经寻求他县里的
熟人,他的邻居是个穷人,有一头羊,富人请求那穷人说:“我有九十九头羊,现在您这一
头给我,我就增加到一百了,那么我拥有的羊数就足够了。”
四、古诗文默写(共 10 分)
20.按要求默写。(每空 1 分)
(1)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苏轼《水调歌头》)
(2)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张岱《湖心亭看雪》)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5)从历史的角度看,台湾和祖国的分离只是暂时的,这正如苏轼在《水调歌头》中所说
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我们坚信两岸终将统一,台湾定能回归祖
国。
(6)默写《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前四句: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五、综合性学习(共 8 分)
21.莎士比亚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
没有翅膀。”为了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的阅读热情,学校准备开展以“爱读书,营造书香校园”
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观点论述】在进行问卷调查时,有同学私下说读书没有太多用处,生活中一些人不
怎么读书也能拥有比较高的收入,有的甚至比上过大学的人收入更高。对于这样的“读书无
用论”,你有什么看法?请你写出观点、理由及结论。(80 字以内)(4 分)
读 书 无 用 论 是 失 败 者 的 借 口 。 读 书 不 仅 能 开 阔
视 野 , 丰 富 知 识 , 而 且 还 可 以 增 长 才 干 , 提 升
本 领 , 提 高 个 人 素 质 , 将 来 还 可 以 为 社 会 创 造
更 多 价 值 。 我 们 应 该 提 倡 读 书 , 热 爱 读 书 。
(2)【故事链接】“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如图是我国古代一位名人勤奋读
书的故事,请简要叙写这个故事。(80 字以内)(3 分)
东 汉 的 孙 敬 , 勤 奋 好 学 , 有 时 晚 上 看 书 容 易 打
盹 , 他 便 用 绳 将 自 己 的 头 发 绑 上 , 另 一 头 绑 在
房 梁 上 。 只 要 一 低 头 , 绳 子 扯 痛 头 皮 , 他 会 因
疼 痛 而 清 醒 继 续 读 书 , 后 来 成 为 著 名 政 治 家 。(3)【对联续写】班级各小组要用对联的形式表达对此次活动的感悟,已给出上联,请你
围绕活动主题续写下联。(1 分)
上联:阅经典传承文化瑰宝
下联:
品 名 著 塑 造 精 彩 人 生
六、现代文阅读(二)(共 12 分)
(2018·柳州)人为什么要善良
鲁西西
在我家附近,有一个小小修车铺。我第一次去大叔那里补胎,他干完活,满手油污地立
在那里,对我说:“好了。”
我问,师傅,多少钱? 他说:“4 块。”
我忍不住惊讶,在这城市,这种脏累的活,时间成本和店租成本,收费却这么低廉。
他老婆闻讯而来,纠正道:“5 块。”
大叔不高兴地扭过头,冲他老婆说:“我说 4 块就 4 块!”
他老婆说:“你每次都这样!” 战火仿佛一触即燃。
不想看两口子因为一块钱而吵架,我连忙喊:“你们不要吵啦!”丢下 5 块钱跑了。
后来我都把车推到他店里修,等待的时候,就会观察他的店面。不足 10 平方,供一家三
口做生意、吃饭、阁楼上睡觉。 条件很艰苦。
有一次,他修车的时候,我坐在旁边看他修。我才发现他有一只手的手指不太灵活,仔
细一看,发现他的四个手指齐齐断过,是重新接过的。
可是,大叔每次修车,要的价格都是那么低。补胎 5 块,调整刹车 5 块,家里收到的小
书架,抱下来请他帮忙拼装仍是 5 块。
我常常在想,他一天要赚多少个 5 块才能维持他的活呢?我真的情愿多给他一些,但是
我从来没有这么做。
有一年春节,他回江西老家过年,我发现他回来以后搬到隔壁更小更偏僻的店面。
我向他买了充电器,用了几个月,充电器被我弄坏了。
我带着旧的充电器跑下去,对他说:“师傅,买个充电器。这个坏了,给你。”(我是想
把坏的那个给他,好让他回收卖一点钱。)
不料,他看了一眼坏的充电器上的字,然后对我说:“你这充电器超过保质期有几天了。
不过我还是给你换个好的吧?”
我把钱递给他。 他不肯收,他说:“不要钱,我帮你换了。”那一刻,我心里非常非常的感动。为什么一个这么贫穷的人,仍然愿意对陌生人心怀着
慷慨,愿意给予。他明明比我更需要钱。
我愣在那里,但我没有拒绝他的好意。只不过是几十块钱,但是我就是愿意承他的情,
接受这份庞大的、震撼我内心的善意。
只是后来,我每次去他店里买东西,都是尽量选最贵的。有一次我的车坏了,需要更换
刹车零件。他告诉我,店里的刹车零件从 20 块到 100 块,价格不等,问我要哪一种。我不假
思索地选择了 100 块的。因为我以为贵的东西,他赚的利润可以高一些。
事实上,他的价格总是比外面要便宜。
有一天,车在半路上爆胎了,我不想在就近的修车店处理,就气喘吁吁地推到他的店里,
花了半个小时,搞得我汗流浃背。
我心里有个可笑的想法,想要让他多赚点。我把车往他店门一扔,交待师傅“我一会儿
再回来拿”。等我洗完澡再下来,发现车还没修。我就吃惊地问:“师傅,怎么还没有修啊?”
两口子笑呵呵地站在门口冲我说:“因为要换胎,价钱高,没有经过你同意哪敢换啊。”
我认真地对他说:“师傅,我永远相信你的人品,你觉得怎么修就怎么修,要多少钱就
多少钱。” 这是我第一次当面赞美他。
真正的善良是大叔这样的人。他的善良,会让我也想做个善良的人。对于一个善良的人
来说,我想,我所能做的最大善良,就是坦然接受对方给予的善意。呵护这份善意,不轻易
同情与施舍,让善良的人用他们安心而体面的方式赚钱。
22.文中的“我”用自己的方式屡次帮助修车的大叔。请概括“我”帮助大叔的三件事
以及这样做的原因。(4 分)
①把坏的充电器送给他。②换刹车零件选择价位高的买。③特意推车走半小时,把车扔
在他店里修。原因:想让他多赚点钱(或:让他用安心而体面的方式赚钱)。
23.品析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从中可以看出大叔是个怎样的人?(2 分)
我说 4 块就 4 块!你每次都这样!
“就”字写出毋庸置疑(或:无可辩驳,不容商量,下定决心,强调)语气。“都”暗示
这个收费标准向来如此。这两个加点词可以看出大叔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24.请结合文章说说人为什么要善良。(3 分)
示例:①“他的善良,会让我也想做个善良的人”,善良能让更多人成为善良的人。②
“我每次去他店里买东西,都是尽量选最贵的”,善良会收获更多来自他人的善意,手留余
香。③“我永远相信你的人品”,善良会收获别人的信任。25.如果把文章的标题“人为什么要善良”换成“人要善良”,你觉得好吗?为什么?(3
分)
示例:我觉得不好。因为原标题用设问的方式引人深思,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而换成
新标题则没有这样的效果,显得生硬。
七、作文(50 分)
26.山川草木让我们陶醉,流连忘返;琴棋书画让我们陶醉,乐此不疲;母亲的慈爱让
我们陶醉,感悟亲情……生活中总有一些美好令人陶醉。
请以“________让我陶醉”为题,叙写自己真实的生活经历。
要求:(1)在横线上把题目补充完整;(2)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少于 600 字;(3)行文
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九年级语文上册综合卷
(上册)
(时间:150 分钟 满分:120 分)
第⒈卷 (选择题 共 30 分)
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 2 分,共 16 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
A.狡黠(xiá) 玷污(diàn) 戛然而止(gá)
B.行辈(háng) 栈桥(zhàn) 锲而不舍(qiè)
C.粗犷(guǎng) 愧怍(zuò) 风雪载途(zài)
D.狼藉(jí) 荣膺(yīng) 怡然自得(yí)
【解析】A 项,戛然而止(jiá)。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B )
A.体恤 诀窍 自做主张
B.皲裂 剽悍 相得益彰
C.蓦然 囫囵 张惶失措D.迸射 咆哮 心无旁鹜
【解析】A 项,自作主张;C 项,张皇失措;D 项,心无旁骛。
3.下列加点的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C )
A.河北柏乡汉牡丹园栽培的牡丹,种类繁多,品质优良。每至花期,园内的牡丹竞相绽
放,五彩缤纷的景象美不胜收。
B.她性格温和,待人诚恳,举止文雅,言语动听。虽然是初次接触,但我对她的好感油
然而生。
C.六月的天,娃娃的脸,说变就变。刚才还是晴空万里,不一会儿,阴云密布,竟然下
起了冰雹,天气的变化真是扑朔迷离啊!
D.学校开展的“安全教育”活动让广大师生获益匪浅。
【解析】C 项,“扑朔迷离”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容易看清真相。不符合语境。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C )
A.经过表决、推举和讨论等程序,学生会的人选顺利产生。
B.初中阶段的学习生活结束了,他对自己能否考上理想的高中充满信心。
C.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报告称,结核病仍是全球头号传染病杀手。
D.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学校积极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解析】A 项,语序不当,改为“讨论、推举和表决”。B 项,两面对一面,删去“能否”。
D 项,缺宾语,句末加“的活动”。
5.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
A.这次犬子婚宴,多亏你多方筹备,找人帮忙协调安排,非常感谢。
B.我们家家教很严,令尊常常告诫我们,要善良诚信,要清清白白做人。
C.贵校师生热情请我做报告,校长亲自在门口恭候光临,使我深受感动。
D.你的报告对我有一定的帮助,特此致谢。
【解析】B.“令尊”是敬称,应用谦辞“家父”;C.“恭候光临”是谦辞,不能用于“校
长”;D.“一定的帮助”是帮助有限的意思,不适用于表达感激。
6.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B )
一次次,酸枣树在风雨中抗争呐喊;一回回,它把云雾撕扯成碎片;它以威严逼迫霜雪
乖乖地逃遁;它以刚硬驱逐雷电远避他方……________,时时坚守着自己的岗位;________,
及时报告着八方信息;________,召唤着,引导着,率领着大山里所有的草木们,从一个春
夏秋冬奔向又一个春夏秋冬……
①它像一位尽职的使者 ②它像一位勇敢的将领
③它像一名忠诚的哨兵A.②①③ B.③①② C.③②① D.①③②
【解析】“坚守着自己的岗位”对应“哨兵”,“报告着八方信息”对应“使者”,“召唤”
“引导”“率领”对应“将领”。
7.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
A.序和表是古代的文体,序一般用来陈述作品主旨、创作经过,例如《送东阳马生序》。
B.剧本是舞台演出的基础,是戏剧的主要组成部分,直接决定着戏剧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C.《屈原》一文充分表现了诗人痛恨黑暗、向往光明、忠于祖国、热爱人民的高尚情操
和崇高理想。
D.《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北伐中原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阐述
了北伐的必要性以及对后主刘禅治国寄予的期望,言辞恳切,写出了诸葛亮的一片忠诚之心。
【解析】《送东阳马生序》属于赠序。
8.下列关于文学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
A.在《水浒传》第三回中,鲁智深在痛打西门庆之前先消遣他,先后让他将十斤肥肉、
十斤精肉、十斤寸金软骨剁成臊子,从而激怒了西门庆。
B.《儒林外史》是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长篇讽刺小说,全书用白话文写成。语言准确、
幽默、洗练,细节描写传神,人物栩栩如生,艺术上有较大的成就。
C.“整个的老城像烧透的砖窑,使人喘不出气”比喻生动形象,通过写天气的炎热,侧
面烘托了祥子在烈日下拉车的艰辛。
D.简·爱毕业后,应聘来到桑菲尔德庄园当家庭教师,与主人罗切斯特相互产生爱情,
历经曲折,最终和他结了婚。
【解析】“西门庆”应为“郑屠”。
二、现代文阅读(一)(每小题 2 分,共 6 分)
港珠澳大桥的“科技密码”
①远眺,全长 55 公里双向六车道的港珠澳大桥宛若蛟龙,蜿蜒腾越于蔚蓝色的海面上。
这是中国境内一座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桥隧工程,也是世界总体跨度最长、钢结构桥体
最长、海底沉管隧道最长的跨海大桥。
②根据规划,港珠澳大桥工程项目要穿越 30 万吨级巨轮通行的航道,同时毗邻香港国际
机场。大桥要满足 30 万吨级巨轮通行的需求就得建高,要满足附近机场航班降落的限高需求
又得建矮,经过综合考量大桥的最合理方案确定为“桥、岛、隧交通集群工程”,即在航道海
域大桥沉入海底,搭建深埋沉管隧道,同时在隧道两端建起人工岛连接桥身。外海人工建岛和海底沉管隧道,是港珠澳大桥建设的难中之难。
③从上空俯瞰港珠澳大桥,隧道两端的小岛状似蚝贝,工作人员都亲切地称其为“贝壳
岛”,这是在外海“无中生有”造出的两座面积 10 万平方米的小岛。科研人员设计了多个方
案,最后探索出外海快速筑岛技术,即采用 120 个巨型钢圈筒直接固定在海床上插入海底,
再在中间填土形成人工岛。每个圆简直径有 22 米,大概和篮球场一般大;最高达 51 米,相
当于 18 层楼高;重达 550 吨,比一架 A380“空中客车”的重量略轻。工程当年开工,当年
成岛,创造了世界纪录。
④海底沉管隧道,同样也是庞然大物,5.6 公里的沉管隧道由 33 个巨型混凝土管节组成,
每个管节长 180 米、宽 38 米、高 11.4 米,重量达 8 万吨。要让 33 节巨型管节在水下近 50
米的海底软基环境下对接安放,难度堪比航天器交会对接,需要精准的遥控、测绘、超算等
一系列技术支撑。面对世界首例深埋沉管的岛隧工程,多个单位的科研人员合作攻关,提出
了全新的概念——“半刚性”沉管新结构技术,创造性地运用这项技术飞越了这一国际“技
术禁区”。
⑤这是世界最大的钢结构桥梁,能抗 16 级台风、7 级地震,设计使用寿命长达 120 年。
大桥仅主梁钢板用量就高达 42 万吨,相当于 10 座鸟巢或 60 座埃菲尔铁塔的重量,这在我国
桥梁史上是从未有过的,大桥的钢桥面铺装面积达到 50 万平方米,也创造了世界纪录。
⑥施工现场紧邻航道,每天来往船舶多达 4000 余艘。另外,这片海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
物中华白海豚的自然保护区,也对建设者提出了严峻挑战。为了满足工程质量、工期和安全
的需要,也为了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这座大桥全部采用了“搭积木”的方式来建造。港珠
澳大桥的所有构件,不论大小,都是在岸上工厂整件制造,然后运至海上,像“搭积木”一
般拼装在一起,实现了精密制造、精密安装,体现了我国的整体科研水平和装备实力。
⑦港珠澳大桥工程项目,从可研阶段到开工建设,科技创新的理念贯穿始终,这个超级
工程在关键技术、关键装备、关键材料领域取得全面突破,为我国交通建设行业的自主创新、
技术进步起到引领作用。作为中国从桥梁大国走向桥梁强国的里程碑之作,它被业界誉为桥
梁界的“珠穆朗玛峰”。
9.下列关于“港珠澳大桥”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D )
A.港珠澳大桥是中国境内一座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三地的桥隧工程。
B.港珠澳大桥是目前世界总体跨度最长、钢结构桥体最长、海底沉管隧道最长的跨海大
桥。
C.港珠澳大桥是在关键技术、关键设备、关键材料领域取得全面突破的超级工程。
D.港珠澳大桥是在我国交通建设行业里起到引领作用且不可超越的里程碑式工程。
【解析】虽然它被业界誉为桥梁界的“珠穆朗玛峰”,但并非不可超越。
10.下列对本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B )
A.题目以“密码”这一形象的说法,重点介绍港珠澳大桥建设中的高科技,吸引读者。B.本文采用“总—分”的结构方式,按照逻辑顺序,对港珠澳大桥的建造进行了说明。
C.第③段运用打比方、作诠释、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介绍了隧道两端的小岛。
D.第⑥段中加点的“不论……都……”对“全部”作进一步的限制,体现了说明文语言
的准确性。
【解析】应是“总—分—总”的结构。
11.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D )
A.港珠澳大桥既满足了巨轮通行需建高的要求,又满足了附近机场航班降落需建矮的要
求。
B.港珠澳大桥隧道两端的小岛是人工岛,状似蚝贝,在一年内建成,创造了世界纪录。
C.我国率先运用“半刚性”沉管新结构技术,完成了海底沉管隧道中的管节对接安放任
务。
D.搭积木的方式是把建桥所用的大构件放在岸上进行制造,然后再运至海上拼装在一起。
【解析】是所有的构件,不仅仅是大构件。
三、古诗文阅读(12—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8 分;16—19 小题,共 10 分;本大题共
18 分)
(一)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 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
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射天狼。
12.下列对词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B )
A.“左牵黄,右擎苍”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塑造了词人出猎时左手牵黄犬,右手擎苍
鹰的豪迈潇洒的形象。
B.“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描写猎队武士的装束打扮,并以千骑飞驰的勇武气势来烘
托亲率猎队的词人自己。
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运用典故,以魏尚自况,表达了词人企盼有朝一日得到信
任和重用,戍边杀敌,报效朝廷的愿望。
D.“西北望,射天狼”用代表“贪残侵掠”的天狼星暗喻数犯边境的西夏军队,表达了
词人渴望抗敌戍边的雄心。
【解析】“烘托词人自己”的说法有误。(二)送东阳马生序(全文)
宋 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
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
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
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
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
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
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
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
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
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
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
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
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
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
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
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
乡人者,岂知予者哉?
13.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B )
A.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乡为身死而不受
B.未尝稍降辞色 征于色,发于声
C.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便舍船
D.寓逆旅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解析】A.同乡/同“向”,先前;B.脸色;C.指客舍/舍弃;D.寄居/寄托。
14.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 )
A.久而乃和 乃重修岳阳楼
B.则又请焉 始一反焉
C.足肤皲裂而不知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D.烨然若神人 然则北通巫峡
【解析】A.副词,才/连词,于是,就;B.指示代词,相当于“之”/助词,表陈述语气,可不译;C.连词,表转折;D.表状态,相当于“……的样子”/代词,这样。
15.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C )
A.宋濂的求学之路可以用“艰难”二字来概括:家贫吃穿条件差,读书靠借和抄,拜师
要离家远途跋涉,求学还要看老师的脸色。
B.宋濂认为自己求学成功的秘诀在于勤奋:勤借书,勤抄书,勤读书,勤拜师,勤提问。
C.宋濂觉得年轻人吃、穿、住、教师、用书等生活和读书条件跟自己比起来都过于优越,
这反而不利于他们的学习和成长,这是造成很多年轻人学业不精而且品德出现偏差的主要原
因。
D.作者认为,求学之道一要勤奋,二要虚心,三要专心,关键是要不怕吃苦。作者现身
说法,勉励马生更加刻苦学习,实际上也是对更多年轻人的殷切希望。
【解析】宋濂拿年轻人的读书条件与自己的读书条件比,是希望马生珍惜当下,刻苦学
习。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 90 分)
16.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 2 分,共 4 分)
(1)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我站在旁边侍候着,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下身子,侧着耳朵来请教。
(2)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到了客舍,四肢僵硬不能动弹,服侍的人拿来热水给我洗手洗脚,用被子给我盖上,很
久才暖和过来。
(三)陈万年教子
陈万年乃朝中显官,尝病,召其子咸教戒①于床下。语至三更,咸睡,头触屏风。万年
大怒,欲杖之,曰:“乃公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咸叩头谢曰:“具晓所言,
大要教咸谄②也。”万年乃不复言。
【注释】①戒:同“诫”,告诫,教训。②谄(chǎn):谄媚,奉承。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每小题 1 分,共 2 分)
(1)语至三更 至:到 (2)具晓所言 具:全,都
18.把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2 分)万年大怒,欲杖之。
陈万年很生气,想要拿棍子打他。
19.结合文中具体内容,谈谈你对陈万年教子的看法。(2 分)
“大要教咸谄也”,表明陈万年在教儿子学会奉承别人,这样做是错误的,是做了坏榜样,
教儿子走歪道。
【参考译文】陈万年是朝廷中显赫的大官,(他)曾经病了,叫儿子陈咸来到床边告诫他。
说到半夜,陈咸打了瞌睡,头碰到了屏风。陈万年很生气,想要拿棍子打他,说:“我作为
父亲教育你,你反而打瞌睡,不听我的话,为什么?”陈咸叩头认错说:“我完全明白您所
说的话,主要的意思是教我奉承别人!”陈万年于是没有再说话。
四、古诗文默写(共 10 分)
20.按要求填空。(每空 1 分)
(1)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4)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5)《十五从军征》中描绘院内荒凉凄楚的景象,表明家中已空无一人的悲惨情形的诗句
是: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6)默写李白的《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五、综合性学习(共 8 分)
21.《朗读者》《见字如面》等文化类综艺节目的热播,被网友点赞称“为荧屏引入了一
股清流”。与此同时,一次名为“我看文化类节目”的活动正在学校里开展,请你按要求完成
以下任务。
(1)【观点论述】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尹鸿发文点评:“如今越来越多没营养的
综艺节目占据了市场的主体,而《朗读者》却别具一格,‘慢下来’用朗读做电视,这才是真
正稀缺而有价值的电视文化。《朗读者》证明文化类节目未必‘冷’。”对于专家的看法,你怎
么看?请写出观点、理由及结论。(80 字以内)(4 分)
同 意 。 文 化 类 节 目 用 最 朴 素 最 真 诚 的 方 式 展 现
了 大 众 媒 介 的 本 职 —
— 传 承 本 国 文 化 , 讲 好 本 国故 事 , 同 时 也 促 进 了 传 统 文 化 的 传 承 。 因 此 ,
文 化 类 节 目 的 前 景 值 得 期 待 。
(2)【故事链接】《见字如面》的节目嘉宾张国立在所读的信中介绍了《西游记》和《骆
驼祥子》两部名著,如图就选自其中的一部名著,请简要复述这个故事。(60 字以内)(3 分)
唐 僧 师 徒 四 人 来 到 火 焰 山 , 孙 悟 空 经 过 三 次 努
力 终 于 借 来 了 铁 扇 公 主 的 芭 蕉 扇 , 扇 灭 了 大 火
,
度 过 了 火 焰 山 。
(3)【对联续写】下面是此次活动的宣传对联,请续写完整。(1 分)
上联:执书若人言疏意厚
下联:
见 字 如 面 纸 短 情 长
六、现代文阅读(二)(共 12 分)
(2018·重庆)拾 荒
万吉星
①深秋的凌晨,天气已经转凉,离天亮还有一个多小时,大街上冷冷清清的,昏黄的路
灯把王婆婆孤单的身影拉得又细又长,她沿街仔细翻找着每一个垃圾箱,将凡是能卖钱的东
西统统装进那用了多年的破旧编织袋。
②她有些吃力地拖着那个鼓鼓囊囊沉重的袋子,从垃圾桶旁直起佝偻的身躯,用一只手
握成拳头用力地捶打着酸痛的腰。这时隐隐约约听到一阵断断续续、细小而无力的哭声,她
循着声音,目光不由自主地瞄到了不远处路灯杆下的一个小纸箱,以及被几件旧衣物包裹着
只露出一个头的婴儿,环顾四周,除了阴冷的风吹着地上的落叶到处乱跑,鬼影子都没有一个。她小心翼翼地抱起来,发现婴儿脸色青紫,气若游丝,柔弱得像一只筋疲力尽的流浪猫。
③王婆婆解开自己的衣襟,把婴儿贴身捂在怀里,一股透心的凉从皮肤瞬间直达五脏六
腑,她不禁打了一个寒战,内心涌起一丝悲凉。
④全家人的生活被这个从天而降的弃婴彻底打乱了,本来就过得十分拮据的日子更是雪
上加霜。不到一周,儿媳就给她下最后通牒:“这日子没法过了,要么你把婴儿扔了,要么
我走,人家亲生父母都不愿养,你操哪门子心,说不定孩子有什么绝症。”
⑤“好歹也是一条命啊!”王婆婆叹息着,但面对争吵,最后还是不得不妥协,带着弃
婴寄居到一个拾荒老乡那儿。
⑥好景不长,真应了儿媳的那句话,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得赶紧做手术。王婆婆摸
了摸缝在贴身衣兜里的两千块钱,这可是她这些年来起早贪黑拾荒换来的棺材钱啊!可一看
到孩子那清澈的眼神,她心一横牙一咬,撕开了衣兜,双手颤抖着揭开一个用塑料布一层又
一层包裹着的小袋子,就像一层层剥开自己的心。
⑦倾其所有,只够三天。第四天,医院通知续费,说手术费还差得多。王婆婆打电话给
儿子,可还没说完,儿子就不耐烦地说:“我看你是吃饱了撑的,没事找事。”
⑧王婆婆抱着婴儿独自一人精神恍惚地坐在医院悠长的走廊上,不禁老泪纵横。一束阳
光从窗户里斜射进来,像舞台上的追光灯,正好打在她蓬乱、花白的头发上。这一场景,引
起了一个年轻人的注意,他悄悄举起相机,迎着走廊的侧逆光,按下了快门。
⑨第二天,当地晚报发出了一条《七旬拾荒老人拾弃婴,身患疾病盼救助》的新闻报道,
随后,电台记者来了,电视台也扛着摄像机来了,越来越多的陌生人来了……铺天盖地的爱
心向老人和这个弃婴涌来,短短一周,30 多万元的爱心捐款就送到了王婆婆的手上。
⑩然而,这浓浓的爱心并没有挽留住孩子幼小的生命。一个月后,在付出 10 多万元的医
疗费之后,孩子还是走了。
⑪在王婆婆心痛欲绝的时候,儿子儿媳来医院找到她,态度诚恳地向她承认错误,还把
她接回了家,破天荒地做了一大桌丰盛的菜肴,并不停地往她碗里夹菜,饭后,儿媳向她诉
起苦来:“妈,你看孩子们渐渐大了,长期租房也不是个事儿,听说下月房租又要涨了,我
看不如我们直接买一套 60 平方米的房子吧,首付也就 10 多万元,你那儿不是还剩……”
⑫王婆婆没有说话,苦笑了一下,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家门。
⑬一年后,老家大山深处的那所乡村小学新教学楼落成,孩子们兴高采烈地从四面漏风
的危房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教室。王婆婆依然在这个陌生的城市,拖着一个破旧的编织袋,
捡拾垃圾以及人们在不经意间丢弃的某些东西……
22.参照下面的表述,将小说情节补充完整。(2 分)
凌晨拾荒,捡养弃婴→①婆媳争吵,妥协寄居→为救弃婴,倾其所有→无助之中,八方
相助→子辈相求,决然离去→②捐建学校,拾荒依旧23.阅读第⑥段画线句,从描写或修辞角度进行赏析。(3 分)
可一看到到孩子那清澈的眼神,她心一横牙一咬,撕开了衣兜,双手颤抖着揭开一个用
塑料布一层又一层包裹着的小袋子,就像一层层剥开自己的心。
示例:动作描写。通过对拿钱的系列动作的描绘,准确生动地写出了王婆婆救弃婴的决
心,对这笔钱的不舍,体现了王婆婆的善良仁爱。
24.小说第②③段王婆婆捡弃婴的情节,时间很短却用了大量的篇幅来描述,第⑬段仅
用“一年后”三个字一笔带过这一年发生的事情。作者为什么这样写?(3 分)
第②③段详细描绘弃婴的状况和王婆婆捡拾弃婴的过程,更能够充分展示弃婴的可怜和
王婆婆的善心。第⑬段中,学校的修建过程对王婆婆形象的塑造和对全文主旨的表达作用不
大,故一笔带过。
25.小说最后一段写到王婆婆“捡拾垃圾以及人们在不经意间丢弃的某些东西……”,结
合小说具体分析,文中的人们在不经意间丢弃了哪些不应该丢弃的东西?(4 分)
①王婆婆儿子儿媳拒绝收养弃婴,丢弃了善良;②王婆婆儿子儿媳想要用爱心款来买房,
丢弃了淳朴;③婴儿的父母抛弃孩子,丢弃了责任。
七、作文(50 分)
26.生命是一场奇妙的旅行,也像一场没有彩排的演出。一天又一天,我们感知世界的
美好,享受成长的快乐,也体验深深浅浅的忧伤。回首过往,是否有某个时刻让你念念不忘?
反思从前,是否有某些情景总萦绕心间?
请以“那天,如果________”为题,叙写自己真实的生活故事。
要求:(1)在横线上把题目补充完整。(2)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少于 600 字。(3)行文
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