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加入VIP免费下载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ID:402637

大小:351.66 KB

页数:52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含期中期末试题,共 8 套) 第一单元 达标测试卷 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其中卷面书写占 3 分)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 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10 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__________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②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③___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④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⑤___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⑥____________________,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渡荆门送别》中点明出发地、目的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龟虽寿》中曹操自比一匹年老的千里马,但仍激荡着驰骋千里的豪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9 分) 我国自主研制的 C919 大型客机首架机首飞【甲】________(A.众目睽睽 B.举世 瞩目)。5 月 5 日,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C919 平稳起飞,安全降落,现场响起热列的 掌声和欢呼声。科研人员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中国梦。为此,他们着① (A.zhuó B.zháo)力培养专业骨干队伍,全力提升核心研发能力,再接再②lì(A. 励 B.厉),取得显著成绩,走出了一条【乙】________(A.承载 B.承接)着国家意 志、民族理想和人民期盼的中国特色发展道路。 (1)为文中①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根据②处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 ①处________  ②处________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 (4)“努力”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下面两个义项,文中“努力”的意思应为(  ) A.把力量尽量使出来。   B.指花的精力多,下的功夫大。 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4 分) 材料 1 他是在红色区域进行采访的第一个西方新闻记者。 ——胡愈之 材料 2 1936 年,他冒着生命危险,穿越重重封锁,深入延安,深入根据地,深入西 方媒体眼中的“土匪聚集的地方”,切实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活经历和革命精神。后来, 他根据采访和考察得来的第一手资料,写成了一本书。 (1)材料中的“他”是谁?(2 分) (2)“他”写成的这本书的名字是什么?曾易名为什么?(2 分)4.综合性学习。(12 分) 某班将开展“话说安徽历史人物”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1)【精彩主持】下面是该班主题班会上主持人的开场白,请你根据上下文将其补充完整。 (3 分) 安徽人杰地灵,名人辈出,这里有三国时凭借文治武功统一中国北方的曹操;有 用兵如神,令倭寇闻风丧胆的抗倭名将戚继光;有善于运用文韬武略、削平群雄、建 立明王朝的朱元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的“两弹元勋”邓稼先…… (2)【名人专访】安徽师范大学的李教授是研究曹操的专家,专访组的同学打算邀请李教 授于 10 月 25 日在学校的阶梯教室举行“走近曹操”的专题讲座,请你作为代表打电 话邀请李教授。电话拨通后,你对李教授说:(3 分) (3)【新闻采撷】采编组的同学从网上撷取了一则新闻,请你仔细阅读,完成下面题目。(6 分) 中新社亳州 2018 年 9 月 9 日电 纪念华佗诞辰 1891 周年祭祀典礼 9 日在华佗故 里——安徽省亳州市华祖庵举行,来自海内外 12 个国家及地区的嘉宾参加了典礼。祭 奠仪式后,【A】海内外中医学者和华佗后人来到华祖庵后的苗圃,学习并观看健身气 功——五禽戏,并与五禽戏非遗传承人交流养生知识。当日,以“打造世界中医药之 都,让人类更健康”为主题的 2018 年国际(亳州)中医药博览会开幕。据了解,安徽亳 州拥有“中华药都”的称号,中药材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 110 万亩以上,是中国最大 的中药材集散地。【B】其所产药材还出口韩国、印度、智利和墨西哥……等国家和地 区。 ①请你为这则新闻加上一个合适的标题。(2 分) ②【A】句有语病,请你进行修改。(2 分) ③【B】句重复累赘,应将“________________”删除。(2 分) 二、阅读(6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24 分) 开在心里的橘子花 徐光惠 ①周日的清晨,穿上运动装前往郊外的南山。山风徐徐,吹拂着脸庞。突然,隐隐闻 到一股淡淡的清香,我四处张望,并没有看见有花啊。我循着花香一路寻去,转过一座小 山坡,顿觉眼前一亮,满眼缤纷,这里竟是一片翠绿的橘林。 ②小小的橘子花缀满枝头,金黄的花蕊一团团,一簇簇,挤挤挨挨,肆意绽放,像调 皮可爱的小精灵。真香啊!它静静地开着,不张扬,不喧哗,自然开放在荒郊僻野。一阵 风吹过,几朵小花飘落于掌心,花瓣虽已渐渐枯落,却仍可嗅到淡淡余香,我的心里充盈 着满满的感动。 ③小时候,故乡很多人都会栽种橘树,父亲在老屋后也种了两棵。用不着精心打理, 经过阳光雨露的沐浴,橘树很快长得高大茂盛,绿意盎然。每年清明几场春雨后,初夏的 某天,似乎只一夜之间,你家的橘子花开了,他家的橘子花开了,全村的橘子花都开了, 整个村子浸透在醉人的花香里。我和小伙伴们常常跑到树下玩耍,摘几朵橘子花别在发间, 披着满身的花香,欢天喜地满村子疯跑。这时,父亲看着满树橘花,脸上露出笑容。“看 这花开得多好,今年橘子收成一定不错啊!”他仿佛已看见金黄的橘子缀满枝头。④橘子成熟了,我们几兄妹帮着父母采摘橘子,分享着收获的喜悦。橘子圆溜溜、黄 澄澄的,酸甜可口。父母每年都会送些给亲戚、乡邻,自家也留一些。有一年,橘子遭了 虫害,收成很少,母亲把橘子锁在柜子里,家里来了客人才拿出来招待,我们才能分到几 瓣吃,让人觉得心里欠欠的。 ⑤一次放学回家路上,我和同伴路过一片橘林,树上的橘子笑红了脸,像一个个晶莹 的红灯笼,刺激着我的味蕾。我咽了咽口水,瞄了一眼身边的同伴,同伴环顾四周悄然无 人,便给我使了个眼色,我们迅速摘下了两个橘子,飞也似的逃离橘林,心怦怦乱跳。掰 开橘子一阵狼吞虎咽,酸甜的滋味让我们开心不已。我舍不得全部吃掉,便留下几瓣放在 书包里。 ⑥晚上,我悄悄拿出剩下的几瓣橘子,不巧被进屋的父亲发现。他沉着脸问:“小惠, 哪来的橘子?”“我,我,别人给的……”我支支吾吾地,低下头不敢看父亲的脸。“是不 是在村头树上摘的?听说下午有人偷摘橘子了。”我的脸唰地红了:“爸,我,我错了!” ⑦“你记住了,别人家的东西,咱千万不能拿,做人一定要堂堂正正。”我点点头, 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父亲的声音不大,却重重地敲打在我的心上,让我牢记一生,时 刻提醒自己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⑧橘子花开了一年又一年,父亲已过世多年,不知道那老屋后的橘子花开了吗?—— 于我,它们一定开了,开在我的心里,芬芳着我生命的每一天。 ——摘自《中国电视报》2018 年 4 月 19 日(有删改) 5.文章以“开在心里的橘子花”为题,有何作用?(4 分) 6.从记叙顺序角度看,去掉第①②段将影响文章的表达效果,请说明理由。(6 分) 7.结合语境,品味第②段画线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5 分) 金黄的花蕊一团团,一簇簇,挤挤挨挨,肆意绽放,像调皮可爱的小精灵。 8.怎样理解第⑧段画线句“于我,它们一定开了,开在我的心里,芬芳着我生命的每一 天”的含义?(6 分) 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选文语言形象生动,情真意切,有浓郁的抒情意味。 B.第③段中“他仿佛已看见金黄的橘子缀满枝头”一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 象写出了父亲对橘子丰收的憧憬。 C.阅读第③④段,可以感受到作者故乡民风的淳朴和家庭的温馨和睦。 D.第⑤段中“树上的橘子笑红了脸,像一个个晶莹的红灯笼”是景物描写,生动写 出了橘子成熟时的形态,表现了作者看到满树红橘子的喜悦心情。 (二)(22 分)小偷车夫和老头① 萧 红 木柈②车在石路上发着隆隆的重响。出了木柈场,这满车的木柈使老马拉得吃力了! 但不能满足我,大木柈堆对于这一车木柈真像在牛背上拔了一颗毛,我好像嫌这柈子太少。 “丢了两块木柈哩!小偷来抢的,没看见?要好好看着,小偷常偷柈子……十块八块 也能丢。” 我被车夫提醒了!觉得一块木柈也不该丢,木柈对我才恢复了它的重要性。小偷眼睛 发着光又来抢时,车夫在招呼我们: “来了啊!又来啦!” 郎华招呼一声,那竖着头发的人跑了!“这些东西顶没有脸,拉两块就得啦吧!贪多不厌,把这一车都送给你好不 好?……”打着鞭子的车夫反复地在说那个小偷的坏话,说他贪多不厌。 在院心把木柈一块块推下车来,还没有推完,车夫就不再动手了!把车钱给了他,他 才说:“先生,这两块给我吧!拉家去好烘火,孩子小,屋子又冷。” “好吧!你拉走吧!”我看一看那是五块顶大的他留在车上。 这时候他又弯下腰去,弄一些碎的,把一些木皮扬上车去,而后拉起马来走了。但他 对他自己并没说贪多不厌,别的坏话也没说,跑出大门道去了。 只要有木柈车进院,铁门栏外就有人向院里看着问:“柈子拉(锯)不拉(锯)?” 那些人带着锯,有两个老头也扒着门扇。 这些柈子就讲妥归两个老头来锯,老头有了工作在眼前,才对那个伙伴说: “吃点么?” 我去买面包给他们吃。 柈子拉完又送到柈子房去。整个下午我不能安定下来,好像我从未见过木柈,木柈给 我这样的大欢喜,使我坐也坐不定,一会跑出去看看。最后老头把院子扫得干干净净的了! 这时候我给他们工钱。 我先用碎木皮来烘着火。夜晚在三月里也是冷一点,玻璃窗上挂着蒸汽。没有燃灯, 炉火颗颗星星地发着爆炸,炉门打开着,火光照红我的脸,我感到例外的安宁。 我又到窗外去拾木皮,我吃惊了!老头的斧子和锯都背在肩上,另一个背着架柈子的 木架,可是他们还没有走。这许多的时候,为什么不走呢? “太太,多给了钱吧?” “怎么多给的!不多,七角五分不是吗?” “太太,面包钱没有扣去!”那几角工钱,老头并没放入衣袋,仍呈在他的手上,他 借着离得很远的门灯在考察钱数。 我说:“吃面包不要钱,拿着走吧!” “谢谢,太太。”感恩似的,他们转过身去走了,觉得吃面包是我的恩情。 我愧得立刻心上烧起来,望着那两个背影停了好久,羞恨的眼泪就要流出来。已经是 祖父的年纪了,吃块面包还要感恩吗? (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萧红散文集》) 【注释】①该篇创作于一九三五年三月至五月间,之前萧红从封建地主家庭出走,在 哈尔滨过着饥寒交迫、漂泊无定的生活。②柈:bàn,大块木柴。 10.用下列诗句批注阅读本文的感受,最恰当的一项是(  )(4 分) A.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B.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C.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11.运用表格中提示的方法,结合描写车夫或老头言行的语句,具体分析他们的形象特点。 (6 分) 方法提示 形象分析 推敲词语,如动词、副词、语气助词等 (1) 推敲句子,如句式、句子长度等 (2) 推敲说话方式,如称呼、话语量、主动发话与被动应 答等 (3) 12.结合全文,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可以从表达方式、行文节奏、画面色调等角度思 考。(6 分)13.萧红和杨绛在各自的文章中都写到了“愧”,谁的“愧”打动了你?为什么?(6 分) 【附】杨绛《老王》结尾:“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 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 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三)(16 分) 《论语》十二章(节选)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 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 回也!”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 分) (1)学而时习之__________  (2)人不知而不愠__________ (3)吾日三省吾身__________ (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__________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6.“吾日三省吾身”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反省自己,从中可以 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________的修养。(4 分) 17.经过了两千多年,孔子的话仍然闪烁着夺目的光彩。请从中选择一则,谈谈对你的启 发。(4 分) 三、写作(50 分) 18.以下两个作文题目,请任选一题写作。 (1)题目:《他(她、它)让我感到________________》 (2)学校的课堂上,有迷惘,更有明朗,智慧的我们一起探究品尝;实践的园地里,有恐 慌,更有荣光,团结的我们一起合作担当;生活的蓝天下,有忧伤,更有欢畅,热情的 我们一起体验分享……成长路上,需要我们同担风雨,共享阳光。 请以《我们一起来》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 600 字。 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1.(1)①潮平两岸阔 ②山岛竦峙 ③枯藤老树昏鸦 ④落花时节又逢君 ⑤夜阑卧听风吹雨 ⑥君问归期未有期 (2)①渡远荆门外 来从楚国游 ②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2.(1)A B (2)热列 热烈 (3)B A (4)B 3.(1)埃德加·斯诺 (2)《红星照耀中国》 《西行漫记》 4.(1)有文采斐然 一支笔写尽天下儒生丑相的吴敬梓(2)李教授,您好,我是××学校“话说安徽历史人物”专访组的学生,您是研究曹 操的专家,我们想邀请您于 10 月 25 日来学校作“走近曹操”的专题讲座,地点在我校的 阶梯教室,不知您是否有空参加? (3)①安徽亳州举行华佗诞辰 1891 周年祭祀典礼 ②将“学习并观看”改为“观看并学习”。 ③……(或“等”) 二、(一)5.暗示文章主旨;以此为题,饱含对父亲的怀念和感激;橘子花是贯穿全文 的线索;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解析: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分析文章的标题注意从字 面和深层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字面意思较为浅显,不难理解,深层含义要结合文章的主旨 进行分析。作用可从内容和结构上作答,内容上就答标题的含义,结构上主要回答是否为 文章的线索等。 6.前两段运用倒叙手法,交代发现橘林的过程,自然引出下文,有悬念效果。 解 析:考查记叙顺序的类型及其表达效果。“我的心里充盈着满满的感动”暗示下文要进行 回忆,结合第③段开头“小时候……”可知第①②段运用的是倒叙手法。 7.都是叠词,语言亲切、灵动,富有音韵美;形象写出了花蕊多而密集的特点,表 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8.对于“我”来说,橘子花的香味使“我”想起了父亲的教导,它一直留在“我” 的心中影响着我;抒发了“我”对父亲的感激与怀念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语句的作用, 要考虑到语句在文章位置上的作用。语句正好是文章的结尾,所以就有收束全文、点明主 旨的作用。要把表现的文章中心及“我”对父亲的感激与怀念之情答出来。 9.B 解析:此句不是比喻,是一种猜测与想象。 (二)10.A 11.示例:(1)“还没有推完,车夫就不再动手了!”“这时候他又弯下腰去,弄一些 碎的。”从句中的副词“就”“又”可以看出,车夫盘算时机开口讨要木柈的奸猾,以及得 寸进尺的贪婪。 (2)“丢了两块木柈哩!小偷来抢的,没看见?要好好看着,小偷常偷柈子……”车 夫的话中有感叹句、反问句、祈使句。他从容运用各种句式,显得居高临下,没有把主顾 放在眼中,可以看出车夫的世故、精明。 (3)老头与“我”说话时都是被动应答的,他们以为“我”多给了钱,却不敢贸然来 问,一直等到“我”询问才应答,可见他们的诚实、本分。 12.示例:前文的叙述描写非常简洁,这几句的描写却很细腻,使文章节奏紧缓有别。 这几句话还为下文事情的发展蓄势,让文章起伏有致。火光冲破黑暗与寒冷,让人安心, 炉火爆炸的声音欢快喜悦,窗上的蒸汽朦胧而温馨,“我”的脸被火光映红,是全文唯一 的亮色。寥寥数语描绘的画面,表现了“我”在饥寒交迫的生活中片刻的安宁与满足,显 得格外珍贵,令人感动。 13.示例:两人的“愧”都打动了我。杨绛对老王施与善意但保持距离,一朝惊醒, 深刻自省,是知识分子坦诚的表现。萧红面对弱者,伸出援手却不自诩,受到感恩反而更 警醒自责,表现出最朴素真挚的道义担当。她们两人的“愧”都表现了最为珍贵的良知。 (三)14.(1)代词,它,指知识 (2)生气,恼怒 (3)自我检查、反省 (4)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15.(1)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 (2)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16.忠 信 习 品德(道德) 17.示例: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启发:学完知识要及时复习,这样,才能对学 过的知识有更深的理解。三、18.思路解析:第一个题目,写作范围比较宽泛,写人写事都可以,可以写人的 伟大,也可以写动植物的伟大;可以写某人给你带来的温暖,也可以写某事给你带来的震 撼。比如你可以写父母给你的温暖,也可以写别人在你困难时给你的温暖,这里的人可以 是老师、同学、朋友、邻居,甚至你平时认为的“仇人”。 第二个题目有限制,可以写因为团结给你我他带来的幸福和快乐,也可以写在一个团 结的集体里如何分担彼此的痛苦;可以写在互相合作中取得的巨大成果,也可以写在生活 里如何彼此分享快乐。 例文略。 第二单元 达标测试卷 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其中卷面书写占 3 分)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 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10 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____________________,可汗大点兵。(《木兰诗》) ②_________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③____________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④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⑤_____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⑥箫鼓追随春社近,______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次北固山下》中,表现时间更替之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爱莲说》一文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9 分) 有人说,月牙泉是一个童话,可以启发人的想象;月牙泉是一处仙境,可以慰藉 人的灵魂。我悄然走近它,但见泉水在阳光下闪烁着蓝莹莹的光芒;泉边水草丛生, 垂柳婆 suō,水光树影,相应成趣。月牙泉美得像一位思念情郎的多情少女,令人捉 摸不透;月牙泉像夜空中坠落的星辰,在荒漠深处熠熠生辉。如果说敦煌是某个帝王 在途经茫茫戈壁时不慎遗失的皇冠,那月牙泉就是缀饰在皇冠顶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它是一个缥缈的梦,一个永远让人猜不透的谜。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慰藉(  )  悄(  )然  婆 suō(  )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熠熠生辉”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3.阅读下面材料,结合名著《红星照耀中国》相关章节,完成(1)—(2)题。(4 分) 【材料一】(朱德)这个名字叫起来很响亮,英文里应拼作 Ju Deh,因为发音是如此。 这个名字很贴切,因为这个名字由于在文字上的奇异巧合,在中文中的两个字正好是 “红色的品德”的意思,虽然当他在边远的四川省仪陇县诞生后他的慈亲给他起这个 名字时,是无法预见这个名字日后具有的政治意义的。好在无法预见这样的事,否则 他们早就会吓得给他改名了。 (摘自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有改动) 【材料二】中国革命继续向前发展,我的思想也继续向前发展。当我发现了中国革命 的正确道路时,我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摘自朱德《回忆我的母亲》)(1)写出朱德的一种“红色的品德”。(2 分) (2)朱德为寻找中国共产党到过一些地方,在国内到了哪些地方?最后在哪里找到?(2 分) 4.参观名人故居是了解历史、感悟文化、汲取精神营养的重要途径,请你根据要求,完 成(1)—(3)题。(12 分) (1)右图是名人故居分布图。请你根据提示语,判断图中 【甲】处是哪一位名人的故居。(3 分) 提示语:《骆驼祥子》描写社会各色人物,展现北平生 活画卷。 (2)在鲁迅博物馆,四位同学观看了《朝花夕拾》的展品, 联想到这部散文集,他们颇有感触。下面是他们分别在参 观记录本上写下的感受,其中比喻句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 A.百草园见证了鲁迅美好的童年岁月,拔何首乌、摘覆 盆子、捕鸟……那多彩的生活场景,好像色彩斑 斓的图画,让我沉醉其中。 B.长妈妈给童年的鲁迅讲规矩,说故事,还为他买《山海经》…… 这些小事如同涓涓细流,流淌在鲁迅的记忆里,也让我看到了一个普通人的淳朴与 善良。 C.藤野先生的无私帮助和真诚关怀,对于遭遇困境的鲁迅来说,犹如冬日里的暖阳, 这样的老师让我肃然起敬。 D.《朝花夕拾》在平静的叙述中富有深长的韵味,如同一首热烈而激昂的乐曲,令我回 味无穷。 (3)下面这段文字是一位同学为名人故居的专题展览拟写的前言的一部分,有一个句子两 处表达欠妥,请你找出来并加以修改。(6 分) ①走近为理想信念而不懈奋斗的李大钊,我们敬佩他的革命志向;走近为民族解放 而四处奔走的宋庆龄,我们赞叹她的爱国情怀;走近为唤醒民众而笔耕不辍的鲁迅,我 们钦佩他的斗争精神……②这些名人故居的静穆,仿佛在诉说着他们的平凡人生,展示 着他们的崇高精神。③走进故居,亲近名人,去了解他们的人生,去传承他们的精神吧! 表达欠妥的句子是第________句,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6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21 分)老木匠桑伯 徐惠林 在陶子树家的东厢房里,桑伯正使劲刨着榆木床腿。沿着锋利的刨刀,木片胶卷般打 起卷儿,木屑如虫豸飞舞,沉香弥漫开来。桑伯眯起眼,不时躬身察看新拉下的墨绳痕迹。 “这榆木是好料,少说有 20 年了。”桑伯接过陶子树递来的香烟,用袖口擦了把满胡 茬的汗珠子。 “从山里女婿那里拉来的。桑伯,我就信你的手艺。” “我这手艺,卖给识货的。”桑伯用手摩挲着床腿,“我就不信,我这把式就赶不上城 里那一捶就破的组合家具。”一双紧握刨子四十载的老手,青筋凸起,仍是那样有劲。 陶家的木工活,还是桑伯的儿子桑果给联系来的。桑果这独苗是桑伯 40 岁时才得的, 看看桑伯床底下被废弃的各类木玩具,就可知道他是多么疼爱自己的儿子了。娘死得早,桑果虽能体谅父亲对木工活的感情,甚至能背出父亲当年拜师求艺的苦经,可就是不肯 “接班”。桑果大前年高考落了榜,不肯再念书,在水城撑起了爿家具店,只是经营的家 具可不是桑伯的“作品”,都是些新潮样式的。为此,桑伯的心闷闷的。那天桑果告知父 亲,陶家二儿子要结婚,他爸主张做套厚实、经久耐用的家具。桑伯第二天一早就挑起了 木匠担。快一个月没活了,那斧头快锈了,刨子早就犯了痒。 煦阳从窗外投射进来,桑伯一口气刨好了 4 条大床木腿,写字台的台面也被刨得锃亮 锃亮。 午饭的菜很丰盛,桑伯破例喝了些酒,越喝脸越红,越喝言语越少。陶子树却越喝话 越多—— “我说桑伯,这年月真有些不对劲了,就说我这理发的活,村里也只剩下几个老伙计 肯请我伺候。现在那些补锅匠连个影儿都见不着了,我家那口大锅都漏半个月了。听说洪 村的箍桶匠张土根上个月把担子扔进了苕溪里,到水城去摆水果摊了……” 桑伯不言语,只是听着。他吃了半碗饭,又马上操起了家伙。借着酒力,刨子、斧头 运转飞快。 少顷,桑伯开始给木床雕花。深深浅浅,左左右右,柔时如抚儿头发,刚时似快刀斩 麻。在粗糙的手里,那小小的雕刀宛如游动的泥鳅,汗水从他深蓝的外衣里渗出来。此刻 就要雕那朵老梅了,桑伯几乎憋住了呼吸,眼眸深处闪动着一种异样温和、慈爱的柔情。 雕完抽刀时,刀口划进了手指,一串滚圆的血珠落下,梅花被染得鲜红。桑伯忘了疼痛, 痴迷地盯着血珠在梅蕊上绽开,一行泪水溢出了眼眶。 忙完了陶家的活,桑伯回到家里,当晚就病了。一连几天胸闷、喘气,茶饭不思。桑 果从水城赶了回来,隔壁村未过门的儿媳水妹也赶来照料。两人陪父亲到水城医院诊治。 体检结果:一切正常。 第二天一早,桑果、水妹陪桑伯乘车回家,桑果嘟囔着:“爸这阵子太累了。” “让爸别干木工活了,家里又不缺钱花。”水妹低声说。桑果连忙摇头:“当心爸在 后面听见。” “可能是让陶子树那二小子给气的。他嫌爸做的家具太老套,前天又进城买了套组合 式的。”桑果靠近水妹的耳朵说。 今年的春天似乎提前到来,村口的榆树已满枝新芽。生活仍像那门前的溪水,时缓时 急地淌着。桑伯毅然做出了决定,要把那套营生的家伙扔进火灶,被儿子苦苦请求才作罢。 午后的阳光很有点暖意,桑伯细眯着眼睛,稳稳地坐在新楼的后院里,他的头发较以 前白了很多。贴紧老人的新靠椅,散发出一种宁静幽香的气息。这只檀木靠椅,是他病愈 后用他藏了 10 多年的木料,打制的唯一留给自己的作品。(选自《山西日报》,有改动) 5.分析下列句子反映的人物心理。(6 分) (1)“我这手艺,卖给识货的。”桑伯用手摩挲着床腿,“我就不信,我这把式就赶不上城 里那一捶就破的组合家具。” (2)桑伯忘了疼痛,痴迷地盯着血珠在梅蕊上绽开,一行泪水溢出了眼眶。 6.桑果不肯“接班”,又苦苦请求父亲不要把木匠的工具扔进火灶,为什么?(4 分) 7.品味下列语句,分析语言特点及其表达效果。(6 分)深深浅浅,左左右右,柔时如抚儿头发,刚时似快刀斩麻。在粗糙的手里,那小 小的雕刀宛如游动的泥鳅,汗水从他深蓝的外衣里渗出来。 8.文章塑造桑伯这一人物有什么意义?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5 分) (二)(24 分)漫啜秋光浓似酒 叶 静 独自走出去,我发现秋天最摄人魂魄之处,当在于那空明的秋光。 一个秋晚,我独自走在山路上,太阳在西山岗上跳荡,欲落未落,从树林的空隙间透 出来的亮光,格外惹眼,像闪光灯突然打开,要把松林和果林定格在一幅未命名的油画中。 秋林在沉静中打发黄叶归去,满目是金色的眩光。听到的是秋天沉实的脚步声,鼻尖前弥 漫着浓浓的秋香:成熟的草木的香味,果实的香味,菊花的芬芳,就连蝴蝶的翅上也凝满 素馨。秋天的灵魂,全在于一个“清”字。 一个背着草捆的老人,沿着斜坡慢慢走下山来,我不知道他那捆草的用途,却从那微 青微黄的草色上,看见了秋天的成色。也许每个人的心里都在积蓄着寒风到来之前的温暖: 收获一只瓜,割取一把草,团起一筐落叶……尽管燃烧和取暖已经不需要柴草和落木,但 在乡下,草和农民,秸秆和季节,乃至谷壳和收成,都贮满秋天的深切情怀。柴扉遮掩着 的,是古典的诗意与现代的失落感。 秋光入目,如浓浓的琼浆入口,令人陶醉。天地原来只是一只巨大的海碗,盛着清冽 的酒醴,任你啜饮。山鸟彼此鸣和,这种俚俗的语言已经跟被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差无几了;蝉声渐弱,像一支摇篮曲的余音,终于隐没在昏暝的光影中。银杏树上,显 露出缀满白果的枝串,松鼠从这枝腾跳到那枝,褐狐一般的身影,似乎已在空中划出了线 条。果实的光芒是我第一次看见的,就像我第一次目睹画家画柿子、石榴,满纸上只有线 条,那种温柔的曲线,是旋律,是思路,是时光的足迹。 老人继续缓缓地走下山去,背上庞大的草捆越来越像一座山。刚才还有些微青的草色, 现在一点也看不见了,全是金黄。田野在他面前铺展开来,成为一块画板,老人也许就是 一团墨,一滴巨大的浓墨。一个身影在秋天能够成为一滴墨,这是他自己所不知道的。 一条小河在我脚边歇息着,清清潭水似乎不溢不漫,总是那么含蓄地保持着它的素养。 野生的猕猴桃攀枝扯蔓,坠下的椭圆形果实散发出童年嗅惯的香味。这是一种自己能酿出 酒香的野果,它用熟透的浆液,用时间混合着耐心来发酵,用布袋似的容器,盛放着原生 态的精华。祖父曾告诉我,所有的果子最后都要落掉,只有僵桃留在树上,那是一些风吹 不动的犟种。我从祖父坟前走过,慢慢领悟了这句话的含义。 祖父在世时,有年秋天歉收,补种荞麦。那年秋天,荞麦大丰收,祖父沉醉在红秆绿 叶的荞麦地里,捋下几粒籽实放到嘴里嚼,嚼出满嘴白粉。而后开始收割,再大捆地背着 荞麦棵子回去,我看见祖父的背影一如眼前背草老人的形象。 秋天的分量,只有他们用肩背称量得出来。 秋天的浓度,只有他们用呼吸测试得出来。(有删改) 9.文章第二段主要写了哪些方面的“漫啜秋光”?请简要概括。(4 分) 10.文章除了写祖父,为什么还侧重描写背草捆的老人,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 分) 11.按要求赏析句子。(8 分)(1)蝉声渐弱,像一支摇篮曲的余音,终于隐没在昏暝的光影中。(从修辞角度赏析) (2)祖父曾告诉我,所有的果子最后都要落掉,只有僵桃留在树上,那是一些风吹不动的 犟种。(赏析加点词语) 12.结合全文说说最后两段在文中的作用。(6 分) (三)(17 分)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 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 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3.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5 分) (1)蒙辞以军中多务____________ (2)见往事耳______________ (3)孰若孤____________     (4)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_______ (5)遂拜蒙母______________ 14.翻译下面句子。(4 分)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15.鲁肃为什么和吕蒙“结友”?(4 分) 16.劝说是一门语言艺术,从选文中你获得了哪些启发?(4 分) 三、写作(50 分) 17.请以《你是我最________________的人》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你从“贴心”“感激”“牵挂”“欣赏”四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把题目补充 完整;②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 名、人名;④不少于 600 字。 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1.(1)①昨夜见军帖 ②独坐幽篁里 ③杨花榆荚无才思 ④独怆然而涕下 ⑤会当凌绝顶 ⑥衣冠简朴古风存 (2)①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②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 观而不可亵玩焉 2.(1)jiè qiǎo 娑 (2)相应成趣 相映成趣 (3)形容光彩闪耀的样子 (4)比喻 3.(1)示例一:爱护部下,与他们同甘共苦。 示例二:对一切大小事情都十分负责。 (2)在国内到了上海、北京。最后在德国柏林找到。 4.(1)老舍故居 解析:提示语中提到了《骆驼祥子》,《骆驼祥子》的作者是老舍。(2)D 解析:“一首热烈而激昂的乐曲”不能用来形容“平静的叙述中富有深长的韵 味”,二者矛盾。 (3)② 这些静穆的名人故居,仿佛在诉说着他们的非凡人生,展示着他们的崇高精 神。 解析:②句有两处表达欠妥。一、主语判定错误,该句主语为“名人故居”;二、 用词不当,“平凡”一词不恰当,结合上下文语境不难看出,他们并不平凡,可改为“非 凡”。 二、(一)5.(1)桑伯对自己木工手艺的自信和对新式组合家具的鄙视。 解析:本题 要通过故事背景和人物性格分析人物心理。文中的桑伯对木匠事业有非常深厚的感情,但 是现实生活中自己的手艺却无人问津,惨遭冷落。所以当有人夸他手艺好的时候,他的内 心是非常自信的,同时又对那些只讲究外在的现代家具充满嫌弃。 (2)反映了桑伯对自己从事了大半辈子的手艺的热爱和不舍,对传统手艺日渐没落而 自己又无能为力的失落和痛心。 解析:前文提到桑伯快一个月没活了,斧头快生锈了, 以及陶子树提到理发匠、箍桶匠的生意惨淡,这些都是传统手工艺的没落,桑伯面对这样 的现实情况只能沉默不语,眼泪溢出眼眶,可以看出他内心的失落和痛苦。而面对雕刻好 的梅花,他内心有一种异样的温暖,从他忘了疼痛,陷入痴迷的状态都可以看出他内心对 木匠事业的热爱和不舍。 6.因为桑果对木工手艺兴趣不大,认识到传统手艺不受市场欢迎,所以不肯“接班”; 但他理解和尊重父亲对木工手艺的感情,明白父亲烧工具只是一时的情绪发泄,所以他苦 苦请求。 解析:本题侧重考查对人物心理的把握。桑果是一个矛盾的形象,一方面作为 现代人,他身上有适应社会发展的一面,追求新事物,寻找更有利于自己发展的出路,这 也是他不愿意继承木匠事业的原因。另一方面,他作为桑伯的儿子,能够体会到父亲对木 工手艺的感情,知道老一代人对传统手工艺的感情,所以他阻拦父亲烧工具。 7.使用叠词和整齐的句式,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表现桑伯高超的雕花技艺;使 用对比和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桑伯雕花动作的娴熟和游刃有余;“渗”字形象地表现了 桑伯雕花时专注投入的状态。 解析:“深深浅浅”“左左右右”运用了叠词,“柔时如……刚时如……”则表现出句 式的整齐,富有节奏感;另外这两句话还使用了对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桑伯的不同手 法进行对比,将雕刀比作泥鳅,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桑伯雕花技艺的游刃有余;最后从“渗” 字可以看出桑伯的投入。 8.示例:文章通过塑造桑伯这一人物,引导人们关注当今社会传统手艺人的生存状 态,思考传统手艺的命运与价值,进而反思如何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问题。 解析:这 道题看似人物形象分析题,实际上又考查对文章思想内涵的深层把握。从桑伯身上我们可 以看到现在越来越缺少的工匠精神,同时也可以感受到传统手艺人的情感,因此要从深层 次考虑,从传统手艺人的生存状态入手,进而分析传统文化的发展前景。 (二)9.①从视觉角度写了太阳西下的情形及落日照耀下树林的色彩。②从嗅觉角度写 了秋天成熟的草木等所散发出来的气息和芬芳。 10.①衬托祖父的形象。“背草捆的老人”这一形象和祖父互为印证,说明只有像他 们这样勤劳、坚持、有耐心的人,才会获得人生的丰收,得到温暖。②老人也是秋光中的一道 风景,对老人的描写,丰富了文章的内容,有利于揭示主旨。 11.(1)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傍晚时分的蝉声优美动听 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秋光的喜爱之情。 (2)“犟种”一词表面上是说那些没有被风吹掉的僵桃,实则是形容祖父的倔强,写 出了祖父面对生活中的苦难不屈服的精神。 12.①强调只有辛勤地劳作,坚强乐观地面对生活,才能渡过难关,才能获得人生的 丰收。②总结全文,点明文章的中心。 (三)13.(1)拿(用) (2)了解 (3)谁 (4)到,等到(5)于是,就 14.(1)我难道想让你研究儒家经典当博士吗? (2)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15.鲁肃起初对吕蒙不屑一顾,在和吕蒙交谈后,被他的才能和谋略所折服,于是与 他“结友”而别。 16.①劝说时要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的立场思考问题。 ②劝说时现身说法,将心比心,态度真诚,对方更容易接受。 三、17.思路解析: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题目的补充应从所给的四个词语中挑选。 在补充题目前,可先列出自己最熟悉、印象最深刻的人或事,并加以比较。审题时要抓住 这样几个关键词:第一个关键词是“你”。从题目“……的人”来看,“你”只能是具体的 人物,可以是现实世界中的人物,如老师、朋友、亲人等;也可以是历史上的伟人、英雄、 诗人等;还可以是文学世界中的典型形象,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等。第二个关键词是 “我”。这表明写作本文要采用第一人称,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发表自己的观点。此 文重点写人,而要突出人物的个性,就要从不同角度选择典型事例。而在叙述的过程中, 要注重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等进行刻画。当然,在记叙的同时,还可在文章的恰当 位置,用几句议论点明人物的品质,或抒发自己的感情,使文章锦上添花。 例文略。 第三单元 达标测试卷 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其中卷面书写占 3 分)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 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10 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________________,不但在天。(曹操《龟虽寿》) ②________________?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其二)] ③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④月下飞天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渡荆门送别》) ⑤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⑥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赤壁》)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李白《送友人》中借马鸣作别离之声,衬托离别情绪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陆游《卜算子·咏梅》中表现梅花坚守节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9 分) 红梅阁位于常州市区红梅公园东南隅。传说为北宋道教南宗始祖紫阳真人张伯端 著经处。该阁建于两米高之土台上,砖木结构,重檐歇山顶,下有回廊,斗拱翘角, 四周原筑 yuán 墙,现改为石栏杆。坊额刻“天渠要道”四字,有明崇祯时题款;两 旁石柱楹联为“道有源头,立言立功立德;工无驻足,希贤希圣希天”。阁前院落原植 红梅翠竹,被称作“常郡之巨丽”“拟仙都之仿佛”。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斗拱(  )  yuán(  )墙  楹(  )联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题”有下面三个义项,请根据语境,为“题款”中的“题”选择恰当的义项(  ) A.古指额头  B.题目  C.写上,签上 (4)画线句中的“仙都”与《____________》一文中“实是欲界之仙都”的“仙都”含义 均为“____________________”。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4 分) (1)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斯诺探求了中国革命发生的背景和原因。他判断,正是由于 ________________的宣传和行动,才使穷人和受压迫者对国家、社会与个人产生了必须 行动起来的新的信念。 (2)《红星照耀中国》充满了国际主义精神。而加拿大医生________受这部著作影响,不 远万里来到中国,支持中国的革命事业,却不幸在一次战役中因细菌感染而献出了生 命。 4.综合性学习。(12 分) 就业一直是党和国家时刻关注的民生大计。某校开展以“关注就业状况,提升自 身能力”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请阅读下面材料,探究在新经济模式下自主性劳动就业呈现的特征。(分条概括)(4 分) 2018 年两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 中,有一项是新增城镇就业 1100 万人。 材料一:互联网技术打破了职业和工作之间的界限。在传统的就业模式中,职业和 工作是不可分割的,在正规部门就业,工作需要获得职业资格的准入与职业身份。 材料二:但在共享经济下,通过互联网平台,工作和雇佣并不是必然的关系,【A】 但是工作与雇佣将逐渐分离。从业者可以自主决定是否上线运营,并决定自己的工作时 间、工作强度和工作收入等。在工作中,拥有较高的工作自主性。 材料三:在这种模式下,劳动力不需要在劳动力市场中搜寻工作,强大的后台技术 运算能够使需求和供给实现即时的点对点对接,从而使平台从业者找工作的成本为零, 【B】大幅降低了整个劳动力市场上工作搜寻与工作匹配的交易。 材料四:从就业的角度看,平台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为就业者提供了公平的、无差别 的就业机会(学历、年龄、性别、是否专职)。 (2)材料二、材料三中的画线句有语病,请你帮助修改。(4 分) ①【A】画线句关联词语使用不当,正确的改法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②【B】画线句成分残缺,正确的改法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面对当前的就业状况,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谈谈如何提升自身能力。请说出具有 可行性的两点。(4 分) 二、阅读(6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22 分) 透早的枣子园 林清玄 ①返乡的时候,我的长裤因脱线裂开了,妈妈说:“来,我帮你车一车。” ②我随妈妈走进房间,她把小桌上的红绒布掀开,一台缝纫机赫然呈现在我的眼前, 这个景象震慑了我,这不是三十多年前的那台缝纫机吗?怎么现在还在用?而且看起来像 新的一样?③“妈,这是从前那一台缝纫机吗?” ④妈妈说:“当然是从前那一台了。” ⑤妈妈熟练地坐在缝纫机前,把裤脚翻过来,开始专心地车我裂开的裤子,我看着妈 妈专注的神情,忍不住摩挲着缝纫机上优美的木质纹理,那个画面突然与时空交叠,回到 童年的三合院。 ⑥当时,这一台缝纫机摆在老家的东厢房侧门边,门外就是爸爸种的一大片枣子园, 妈妈忙过了养猪、耕田、晒谷、洗衣等粗重的工作后,就会坐在缝纫机前车衣服,同时监 看在果园里玩耍的我们。 ⑦善于女红的妈妈,其实没有什么衣料可以做衣服,她不过是把面粉袋、肥料袋车成 简单的服装,或者帮我们这一群像小牛一样顽皮的孩子补撕破的衫裤,以及把太大的衣服 改小,把太小的衣服改大。 ⑧妈妈做衣服的工作是至关重大的,这使我们虽然生活贫苦,也不至于穿破衣去上学。 不车衣服的时候,我们就会抢着在缝纫机上写功课,那是因为孩子太多而桌子太少了。抢 不到缝纫机的孩子,只好拿一块木板垫膝盖,坐在门槛上写字。 ⑨有一次,我和哥哥抢缝纫机,不小心跌倒,撞在缝纫机的铁脚上,我的耳后留下一 条二十几厘米的疤痕,如今还清晰可见。 ⑩我喜欢爬上枣子树,回头看妈妈坐在厢房门边车衣服,一边吃着清脆香甜的枣子。 那时的妈妈青春正盛,有一种秀气而坚毅的美。由于妈妈在生活中表现得坚强,常使我觉 得生活虽然贫乏素朴,心里还是无所畏惧的。 ⑪如果是星期天,我们都会赶透早去采枣子,因为清晨刚熟的枣子最是清香,晚一点 就被兄弟吃光了。 ⑫妈妈是从来没有假日的,但是星期天不必准备中午的便当,她总是透早就坐在缝纫 机前车衣服。 ⑬坐在枣子树上,东边的太阳刚刚出来,寒冬的枣子园也变得暖烘烘的,顺着太阳的 光望过去,正好看见妈妈温柔的侧脸,色彩非常印象派,线条却如一座立体派的浮雕。这 时我会感到无比的感动,想着要把刚刚采摘的最好吃的枣子献给妈妈。 ⑭我跳下枣子树,把口袋里最好吃的枣子拿去给妈妈,她就会停下手边的工作,摸摸 我的头说:“真乖。”然后拉开缝纫机右边的抽屉放进枣子,我瞥见抽屉里满满都是枣子, 原来,哥哥弟弟早就采枣子献给妈妈了。 ⑮这使我在冬日的星期天,总是透早就去采枣子,希望第一个把枣子送给妈妈。有时 觉得能坐在枣子树上看妈妈车衣服,生命里就有无边的幸福了。 ⑯“车好了,你穿上看看。”妈妈的声音使我从回忆中回过神来,妈妈忍不住笑了: “这么大人了,整天憨呆憨呆的。” ⑰我看着妈妈依然温柔的侧脸,头发却都花白了,刚刚那一失神,时光竟匆匆流过三 十几年了。(有删改) 【注】“透早”是闽南方言,指清晨。 5.本文采用了______的记叙顺序,通过作者的“一失神”,主要回忆了两件与妈妈有关的 往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分) 6.赏析下面画线句子、词语的妙处。(6 分) (1)坐在枣子树上,东边的太阳刚刚出来,寒冬的枣子园也变得暖烘烘的,顺着太阳的光 望过去,正好看见妈妈温柔的侧脸,色彩非常印象派,线条却如一座立体派的浮雕。 (2)我随妈妈走进房间,她把小桌上的红绒布掀开,一台缝纫机赫然呈现在我的眼前,这 个景象震慑了我,这不是三十多年前的那台缝纫机吗?7.结合文章内容,第⑤段中画线的“那个画面”所指的具体内容是什么?(3 分) 8.文中的妈妈是个怎样的人? 请结合文章内容,至少列举三点。(6 分) 9.作者说:“有时觉得能坐在枣子树上看妈妈车衣服,生命里就有无边的幸福了。”你有 过类似的体会吗?请结合自身经历,写出你生命中两个类似的幸福镜头。(4 分) (1)有时觉得能坐在枣子树上看妈妈车衣服,生命里就有无边的幸福了。 (2)有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25 分) 十八岁那年的单车 ①十八岁那年,李卓看到别人骑着单车跑来跑去,十分羡慕,吵着要母亲买一辆,父 亲横着眼说:“别做梦!有本事自己去买!” ②李卓发了一个月脾气。母亲心疼儿子,就买了一辆旧单车,在一个夏日的午后推回 了家。李卓骑上单车就跑,天天呼朋唤友,在集镇上闲逛。只有在外面没处混的时候,他 才会回家,迎接他的自然是父亲铜铃般的眼珠子。李卓把他爹当空气,吃完饭,跨上单车 又风一样飘走了。 ③那一天,李卓没有骑车出门。单车在墙角拧着脖子,父亲越看越来气,举起一把锄 头,攒足力气砸了下去,单车散了架。 ④“你——”李卓正从外面回来,抄起一根扁担,横在父亲面前。母亲赶紧跑过去夺 下了扁担。 ⑤父亲本来体弱,这回又气又恨,病倒了。 ⑥第二天,李卓在埋头收拾衣服,母亲惊诧地问:“你要干啥?”“你别管。”李卓头 也不回,________,走了。 ⑦“有本事你就别回来!”病床上的父亲吼道。 ⑧李卓走后,母亲每天晚上都会把李卓的饭留在锅里。半夜,父亲起来喝水,总忍不 住揭开锅盖看看。 ⑨李卓真的有半个月没回家了。母亲急了,找男人吵。父亲便四处打听李卓的下落。 ⑩母亲依然每天都给李卓留饭。父亲依然每晚都揭开锅盖看一眼。 ⑪两个月后的一天中午,母亲在打盹,听到屋里有响声,睁开眼。儿子正打着赤膊一 门心思地擦着一辆新单车。父亲斜着眼看他,他装着不知道。 ⑫母亲万分高兴,跑到厨房打了一大碗溏心鸡蛋。李卓吃着鸡蛋,母亲在一边说: “这次你爸的病一直不见好,今天你把他驮到医院看一下吧!” ⑬李卓不作声,站在单车旁,低头摸着崭新的龙头。父亲不愿意,母亲硬把他推到单 车边,架了上去。 ⑭李卓在前面使劲蹬车。父亲紧紧地拽着座凳下的立杆。父子俩你不理我,我不理你。 走了一程,父亲手一松,就从单车上掉下来了。 ⑮李卓两条长腿支挺了车,不耐烦地说:“又怎么了?” ⑯“我不走了。”父亲说,“你这辆车是哪里弄来的?借的?偷的?抢的?”⑰“关你什么事!” ⑱“我是你爹!” ⑲“起来!” ⑳父亲没动。 “不起来拉倒!”李卓按了一把车铃,“丁零零——”跑了! 父亲爬起来,拍拍屁股,看见李卓又把单车骑回来了。 “我说单车是给人家搬砖挣钱买的,你信不信?”李卓的口气缓和了一些。 父亲看了看儿子,脸和胳膊都晒得黑黝黝的。“这还差不多。”他嘟哝了一句,就 往单车上坐。儿子伸手拉了他一下:“我要冲了,你抓牢。” 父亲犹豫了一下,伸出手环住了儿子的腰。李卓身体一震,顿了一下,脚下一蹬, 单车就飞跑起来,身后留下了一串清脆的车铃声…… 10.小说以“________”为线索,情节生动,请根据故事的情节在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内容。 故事情节:母亲购买旧车——________——李卓挣钱买车——____________。(6 分) 11.填入第⑥段横线里的句子,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3 分) A.顶着火辣辣的太阳  B.冒着冷丝丝的寒风 C.迎着雾蒙蒙的细雨  D.踩着金灿灿的落叶 12.文章第⑧段与第⑩段都写了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内容,请分析作者这 样写的用意。(6 分) 13.你认为文中的李卓是一个怎样的人?(4 分) 14.细读第 段,结合加点的词语,说说结尾的妙处。(6 分) (三)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5 分)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 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 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 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 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 曰:“太守犹不避涂潦①,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②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 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③ 以守,卒全其城。(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注释】①涂潦:泥沼雨水。②畚锸:箕畚铁锹。③堵:古墙体单位,长与高各一丈 为一堵。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5 分) (1)念无与为乐者____________ (2)盖竹柏影也____________ (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__________ (4)徙知徐州____________ (5)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____________ 16.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2)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17.从【甲】【乙】两文中,你能感受到苏轼怎样的情感或者怎样的精神品质?请分别加 以概述。(6 分) 三、写作(50 分) 18.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无可奈何花落去”是词人读懂人生的感慨,“读你千遍也不厌倦”是歌手读懂 真情的呼唤,“先忧后乐”是文人读懂时代的担当,万有引力是科学家读懂苹果落地 的思考……一诗一文,一草一木,一人一事,都需要用慧眼去阅读,用心灵去感悟。 请以“读懂”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 600 字。 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1.(1)①盈缩之期 ②岂不罹凝寒 ③塞上燕脂凝夜紫 ④云生结海楼 ⑤谁家新燕啄春泥 ⑥铜雀春深锁二乔 (2)①挥手自兹去 萧萧班马鸣 ②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2.(1)dǒu 垣 yíng (2)天渠 天衢 (3)C  (4)答谢中书书 神仙居住的美好世界 3.(1)中国共产党 (2)白求恩 4.(1)第一,工作与职业的边界模糊。第二,工作与雇佣的分离。第三,劳动力供给 与需求的即时对接。第四,无差别的就业机会。 (2)①将“但是”改为“并且” ②在“交易”后添加“成本” (3)略。 解析: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来谈,言之成理即可。 二、(一)5.倒叙 妈妈为“我们”车衣服 “我们”为妈妈摘枣 6.(1)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阳光下妈妈温柔的侧脸比作一座立体派的浮雕, 生动地写出了阳光下妈妈温柔、梦幻、迷人的样子,表现出“我”对妈妈发自内心的热爱 与赞美。(2)“震慑”有“震惊”的意思,作者震惊的是这台缝纫机使“我们”在贫苦中度过 无忧无虑的童年,让“我们”的生命里有无边的幸福,而三十年过去了,缝纫机还像新的 一样。 7.“那个画面”所指的具体内容是“妈妈忙过了养猪、耕田、晒谷、洗衣等粗重的工 作后,就会坐在缝纫机前车衣服,同时监看在果园里玩耍的我们”。(或者写妈妈在晨光中 为“我们”车衣服的情景。) 8.①勤劳,如“妈妈忙过了养猪、耕田、晒谷、洗衣等粗重的工作后,就会坐在缝 纫机前车衣服”。②善于持家,如“帮我们这一群‘像牛一样会武’的孩子补撕破的衫裤, 以及把太大的衣服改小,把太小的衣服改大”,不至于让我们穿破衣去上学。③温柔和蔼, 如“我跳下枣子树,把口袋里最好吃的枣子拿去给妈妈,她就会停下手边的工作,摸摸我 的头说:‘真乖。’” 9.略。 解析:能写出简单生活中蕴藏的幸福即可。 (二)10.单车 父亲生气砸车 父子骑车看病 11.A 解析:根据后文“打着赤膊”“脸和胳膊都晒得黑黝黝的”分析应该是“顶着 火辣辣的太阳”。 12.母亲“留饭” 父亲“揭开锅盖看” 用意:这些重复动作蕴含着父母对儿子的牵挂,突出了父母对孩子的爱,也为后文父 子矛盾的解决做了铺垫。 13.叛逆、吃苦耐劳、有骨气、不善言辞内心却关心父母的人。 14.①“环住”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认可,父子隔阂的消除;②身体“一震”也是内 心的震动,表明李卓体会到了父亲的信任与关爱;③“清脆的车铃声”渲染了父子和好带 来的愉悦。④结尾含蓄而巧妙地表现了主题:一个曾经叛逆的少年在父母的关爱和生活的 磨练中得到了成长。(答对两点即可) (三)15.(1)考虑,想到 (2)大概是 (3)只是 (4)调任 (5)毁坏 16.(1)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院子里散步。 (2)(苏轼)派官吏分别在城墙各处守卫,最终保全了徐州城。 17.甲文:感受到苏轼被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和豁达的情怀。乙文: 感受到苏轼临危不惧、以身作则、善于指挥、足智多谋、公而忘私、亲民爱民等精神品质。 【乙参考译文】(苏轼)调任徐州知州。黄河在曹村附近决口,在梁山泊泛滥,从南清 河溢出,汇聚在徐州城下,水不断上涨,不久就要泄进城里,城墙即将被冲毁,城里的富 人争着逃出城去避难。苏轼说:“如果富人都出了城,民心一定会动摇,谁和我一起守城 呢?只要有我在这里,就不会让决堤的水毁了城墙。”于是将富人赶回城中。苏轼到武卫 营,把卒长叫出来,说:“河水将要冲进城里,事情很紧迫了,你们即使是禁军也要暂且 为我尽力。”卒长说:“太守您尚且不逃避洪水,我们这些小人应该为您效力。”于是率领 他的士兵拿着箕畚铁锹出营,修筑东南方向的长堤,堤坝从戏马台起,末尾与城墙相连。 雨日夜不停,没有受损的城墙只有三版。苏轼天天住在城上,即使经过家门也不入,(他) 派官吏分别在城墙各处守卫,最终保全了徐州城。 三、18.思路解析:“读懂”二字,包含了阅读的主体、阅读的对象及阅读的感悟。 我们可以从自然风景中领略美,可以从身边人的言行中感受爱,可以从诗词歌赋中体会韵, 可以从新闻时事中明白社会责任,可以从发明创造中了解科技对生活的改变……写作时, 我们要选择自己熟悉的、感触较深的方面来写,才能言之有情、言之有理、言之有义。  例文略。 期中测试卷 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其中卷面书写占 3 分)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 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10 分)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 ①________________,沉鳞竞跃。(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②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③冰霜正惨凄,________________。[刘桢《赠从弟》(其二)] ④征蓬出汉塞,____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 ⑤________________,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⑥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黄鹤楼》一诗中情景交融,抒发游子悲苦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答谢中书书》中表现山水相映之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9 分) 园子里绿翳翳的石榴、桑树、葡萄藤,都不过代表着过去盛夏的繁荣,现在已如 古罗马建筑的遗迹一样,在萧萧的雨声中瑟缩不宁,回忆着光荣的过去。草色已经转 入忧郁的苍黄,地下找不出一点新鲜的花朵;宿舍墙外一带种的娇嫩的洋水仙,垂了 头,含着满眼的泪珠,在那里叹息它们的薄命,才过了两天晴美的好日子,又遇到这 样霉气熏蒸的雨天。只有墙角的桂花,枝头已经缀着几个黄金一样宝贵的嫩 ruǐ,小 心地隐藏在绿油油椭圆形的叶瓣下,透露出一点新生命萌芽的希望。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绿翳翳(  )  薄命(  )  嫩 ruǐ(  )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新鲜”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下面四个义项:A.(事物)出现不久;B.(空气)经常 流通,不含杂类气体;C.新奇;稀罕;D.没有变质,也没有经过腌制、干制等。请根 据语境,为文中加点的“新鲜”选择恰当的义项(  ) (4)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 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4 分) (1)《红星照耀中国》是________国(国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一部纪实作品,真实记录了 1936 年 6 月至 10 月他在中国__________(地点)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 (2)________(人名)说:“以前我只是对社会不满,看不到有什么进行根本改革的希望。 在读了《____________》(书名)以后,我不再悲观,开始怀着社会是可以改造的新信念 而工作。” 4.为了帮助边远贫困地区的学生,南山中学八年级(1)班开展了一次有意义的爱心捐赠活 动,下面是活动中的几项内容,请按要求完成。(12 分) (1)八年级(1)班班委会向本班家长发出了一封邀请函,其中有一处内容上的语病,一处格 式上的错误,请写出你的修改意见。(4 分) 邀请函 尊敬的家长: 为了帮助边远贫困地区的学生放飞梦想,用实际行动创建和谐社会,我们南山中 学八年级(1)班拟于 2019 年 11 月 22 日下午 5:00 在本班教室举办一场爱心捐赠活动。 要求您必须参加! 2019 年 11 月 18 日 南山中学八年级(1)班班委会 内容语病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格式错误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想请父母和你一起参加此次捐赠活动,你打算怎样对父母说?(2 分) (3)八年级(1)班共 55 人,以下是该班同学和家长的捐赠情况统计表,分析表格数据得出 的结论,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捐赠人 同学(45 人) 家长(42 人) 财物 文具 (件) 书籍 (本) 玩具 (件) 现金 (元) 日常用 品(件) 书籍 (本) 体育用 品(件) 现金 (元) 数量 208 382 123 450.5 66 78 35 3215 A.同学以捐物的形式为主,家长则以捐钱的形式为主。 B.家长捐赠的体育用品数量最少,说明边远贫困地区的孩子最不缺体育用品。 C.此次活动得到了本班同学和家长的广泛认可和大力支持。 D.同学和家长参与积极性高,捐赠的物品种类全,数量多。 (4)当你总结今天的收获时,心里感慨颇深。下面不能表达你心里的感受的一项是(  )(3 分) A.人多力量大      B.众人拾柴火焰高 C.各人自扫门前雪 D.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二、阅读(6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24 分) ①那天放学进家,响莲先是高兴,后是惊讶。高兴的是爸爸难得在家,惊讶的是爸爸 脖子上吊着绷带托着左胳膊。 ②因为爸爸意外工伤,响莲那天没有挨着枕头就入睡。她听见爸爸妈妈在低声商量事 儿。妈妈说:“欠人家两个月车钱了,这下更艰难了。”爸爸说:“再艰难,也得保证响 莲。” ③在这个城乡接合部的居民区里,响莲上的却是城里一所挺有名的学校。那天老师宣 布,今后有的作业要在电脑上完成,响莲庆幸自己并不落后,妈妈在小超市打工,用攒了 三四个月的工钱,给她置备下一台电脑。妈妈说,超市老板娘早给她闺女置下电脑了,那 闺女才上四年级。妈妈问响莲:“老板娘说的‘未雨绸缪’,什么意思?”响莲说老师还 没教。妈妈就说,家长们都知道,一上五年级,有的功课就得在电脑上完成,“未雨绸缪” 就是不等老师教,一搜就懂。他们家住的地方,离响莲上的那学校挺远,家长们几乎没有 让孩子自己乘公交车去的。若自己家没有车,就跟别的家拼车。响莲就跟另外四个孩子拼车, 每月 450 元。 ④但是,两个月前,妈妈被超市辞退了。爸爸晚上回到家,妈妈总叨唠,说那小超市 老板娘不地道,爸爸淡淡地劝:“如今到她那地方加油的车少了。她也有难处。你就再找 份别的工作吧。”妈妈觉得失去那份工作可惜,以前每天下班回家正好接响莲,而且,还 可以平价甚至大折扣从那超市买回袋奶方便面什么的。本来妈妈那份工资除了日常费用, 还可以应付响莲每月的拼车费、午餐费,现在可就困难了。爸爸再出事故,虽说是对方负 全责,医药费不愁,但只剩基本工资,困难就变成艰难了。 ⑤第二天响莲起床后,不见爸爸,就跟妈妈说:“今天我不搭小车了,我去坐公交。” 妈妈大声回应:“你老老实实坐上去!”车在她家门外按喇叭,妈妈对师傅说:“响莲她 爸一早就蹬布去了,人家同意先预支他 1500 块,明天我就连这个月总共 1350 块给你。”⑥车子往城里开,马路边有排专卖建材的商店,有家店最近专营再生布。再生布就是 用回收的废旧衣服等纺织品,捣烂了再热压成型,那家店从厂里进大批的货,一卷一卷的, 宽度从两米到八米,长度从十米到二十米,那些搞大棚养殖的,棚顶上要苫这种东西,他 们的大棚往往长达一百米,那就需要把成卷的再生布先在地面上铺展开,再将其用手提缝 纫机缝合成指定的长度,缝完了,再整体卷起,装车运走。在操作过程中,有个环节,就 是蹬布。缝合前,每卷布要搁到地上,用脚蹬展开,那还不算太难,缝合后,如果是八米 宽的缝成了一百米长,再用脚将其蹬卷起来,那就不仅需要旺健的脚力,更需要平衡的技 巧。这个活儿很累人,但是又不可能给高工钱,因此都是些最没办法的人,才一早来干临 时工,四个小时,管一顿粗茶淡饭,给五十元。 ⑦响莲从车窗老远就望见了爸爸的背影。爸爸虽然一只胳膊伤了,两腿却仍雄健有力, 只见他两腿轮流蹬布,那布卷越蹬越厚,爸爸再蹬,就有点儿跳动的意味了……车开过去 了,蹬布的爸爸从后视镜里消失了。 ⑧响莲微微咬着嘴唇,心里发誓,一定要报答父母。那天晚上,她从网络上查到了 “未雨绸缪”的解释,她心中浮现出许多的方案。 (选自《小小说选刊》,作者:刘心武,有删改) 5.小说主要写了两天的故事,请简要概括。(4 分) 那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小说两处提到“未雨绸缪”,请说说你的理解。(4 分) 超市老板娘的“未雨绸缪”行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响莲“未雨绸缪”的想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小说两次写到爸爸妈妈的对话,从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妈妈,怎样的爸爸?(6 分) 8.第③段写到“响莲庆幸自己并不落后”,你发现响莲在哪些方面并不落后?(6 分) 9.假如多年以后,事业有成的响莲和爸爸聊天,她会怎么说呢?请顺着下面的句子写出 来。(4 分) 响莲:爸爸,说到您当年蹬布的情形,我最不能忘记的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21 分) 默读父亲 ①我是父亲最小的儿子。“爹疼满崽”这句话便成了父亲爱的天平向我倾斜时搪塞哥 哥姐姐们的托词了。在我十岁那年头上吧,我生病躺在了县城的病床上,我突发奇想让父 亲给我买冰棍吃。父亲拗不过我,便只好去了。那时候冬天吃冰棍的人极少,大街上已找 不见卖冰棍的人。整个县城只有一家冰厂还卖冰棍,冰厂离医院足足有一华里地,父亲找 不到单车,便步行着去。一时半晌,父亲气喘吁吁满头大汗跑回来,一进屋,便忙不迭解 开衣襟,从怀里掏出一根融化了一大半的冰棍,塞给我。嘴里却喃喃说道:“怎么会化了 呢?见人家卖冰棍的都用棉被裹着的呢!” ②初二那年,我的作文得了全省中学生作文竞赛一等奖,这在小镇上可是开天辟地头 遭的事儿。学校为此专门召开了颁奖会,还特地通知父母届时一起荣光荣光。等到去学校 参加颁奖会的那天,父亲一大早便张罗开了,还特地找出一件不常穿的中山装上衣穿上。 可当父亲已跨出家门临上路时,任性而虚荣的我却大大地扫了父亲的兴:“爸,有妈跟我 去就成了,你就别去了。”父亲充满喜悦的脸一下子凝固了。那表情就像小孩子欢欢喜喜 跟着大人去看电影却被拦在了门外一般张皇而又绝望。迎着爸妈投放给我的疑惑的眼神,我好一阵不说话,只是任性地待在家里不出门。父亲犹疑思忖了片刻,用极尽坦然却终究 掩饰不住的有些颤抖的声音说:“爸这就不去了。”父亲已经破译出了我心底的秘密:我 是嫌看似木讷、敦厚且瘦黑而显苍老的父亲丢我的人啊!看着父亲颓然地回到屋里,我这 才放心和妈妈兴高采烈地去了学校。可是,颁奖大会完毕后,却有一个同学告诉我:你和 你妈风风光光坐在讲台上接受校领导颁奖和全校师生钦羡的眼光时,你爸却躲在学校操场 一隅的一棵大树下,自始至终注视着这一切呢!顿时,我木然。心里漫上一阵痛楚。 ③父亲最让我感动的是我十七岁初入大学的那年。我刚入大学的时候,寝室里住了四 个同学,每个人都有一个袖珍收录机,听听节目学学英语,很让人眼馋。后来,与其说是 出于对别人的羡慕,还不如说是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我走了六十里地回到家,眼泪汪汪 地跟父母说,我要一个收录机。父亲听了,一个劲地叹气,母亲则别过头去抹泪。我心一 软,两手空空连夜赶回学校。过了一段时间,父亲到学校找到我,将我叫到一片树林里, 说:“孩子,你不要和人家攀比,一个人活的是志气。记住,不喝牛奶的孩子也一样长 大。”我正掂量着父亲的话,父亲已从怀里掏出一样东西放在我手上。伸开手来,正是一 个我心仪已久的袖珍收录机。事后我才知道父亲是进城抽了 500 毫升血给换来的。“不喝 牛奶的孩子也一样长大”,就是父亲这句话,让我在以后的日子里一次又一次地找到了做 人的自尊,也让我得以活出了一个男人的伟岸。 ④父亲没能活到六十岁便病逝了。记得父亲临终的时候,他将枯槁的手伸向了我。我 将手放在父亲的手心里,父亲极力想握紧我的手,但父亲已经无能为力了。是的,父亲虽 然没能扶携和目送着我走更长更远的路,但是,父亲一生积攒的种种力量已经渗透到我的 生命中来——我的生命只不过是父亲生命的另一种延续。 10.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写了哪几件事。(6 分) 11.第②段中,最后一句话“心里漫上一阵痛楚”表达了“我”怎样的心情?(4 分) 12.作者从父亲身上究竟“读”到了什么?(6 分) 13.读了上面这篇文章,你最大的感触是什么?(5 分) (三)(17 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 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 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 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三峡》)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 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 有能与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14.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5 分) (1)略无阙处(      ) (2)虽乘奔御风(      ) (3)良多趣味(      ) (4)晓雾将歇(      ) (5)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15.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 分) (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16.两文都写到了“猿鸣”,请分别说明“猿鸣”各渲染了怎样的气氛。(4 分) 17.两篇文章都是写山水之美文,但思想感情有差异,请说说两文不同的思想感情。(4 分) 三、写作(50 分) 18.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站点,既是匆匆而过的栖息处,也是暂时的落脚点;既是旧行程的终点,又是新 行程的起点…… 人生就是这样,一个又一个的站点组成了一个人生命的完整链条。 以上文字给你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以《每个站点都有风景》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或议论文。 要求:自定立意;符合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600 字。文中如需出 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请用化名代替。 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 一、1.(1)①夕日欲颓 ②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③终岁常端正 ④归雁入胡天 ⑤仍怜故乡水 ⑥山山唯落晖 (2)①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②高峰入云 清流见底 2.(1)yì bó 蕊 (2)萧萧 潇潇 (3)D (4)拟人 3.(1)美 西北根据地 (2)彭德怀 共产党宣言 4.(1)内容:“要求您必须参加!”改为“希望您能积极参加!” 格式:把落款处的署名和日期位置对调。 (2)略。 解析:先讲明活动的意义,再委婉恳请父母能和自己一起参加捐赠活动。 (3)B (4)C 二、(一)5.那天:响莲的爸爸意外受工伤回家,生活变得更艰难了。 第二天:爸爸到专营再生布的商店蹬布,响莲深受感动。 6.超市老板娘的“未雨绸缪”行动是:为读四年级的女儿提前置备电脑;响莲“未 雨绸缪”的想法是:现在努力读书,将来好好报答父母。 7.妈妈是一个勤俭持家、体谅丈夫、疼爱女儿的妈妈;爸爸是一个有责任担当、理 解他人、疼爱女儿的爸爸。8.住在城乡接合部上的是城里挺有名的学校;一上五年级妈妈就给她置备下一台电 脑;不乘公交车,跟别家孩子拼车上学。 9.示例:(爸爸,说道您当年蹬布的情形,我最不能忘记的是)您胳膊上吊着绷带, 蹬得那么用力,那么困难。那时候,你们从不在我面前提起生活的艰难,其实,我都懂。 您和妈妈那么辛苦,却从不委屈我,谢谢您! (二)10.父亲在冬天为病中的儿子买冰棍;父亲躲在角落里注视颁奖大会;父亲为儿 子买收录机并教育他如何做人。 11.为父亲爱子之行为而感动,为自己不理解父亲的心意而内疚、后悔。 12.伟大、深沉、无私的父爱,正视艰难生活的刚毅伟岸。 13.略。 解析:围绕父爱的伟大、无私或正视艰难生活的刚毅伟岸的品格等来谈, 言之成理即可。 (三)14.(1)同“缺”,空隙、缺口 (2)指飞奔的马 (3)甚,很 (4)消散 (5)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 15.(1)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趣味无穷。 (2)夕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跃出水面。 16.《三峡》:猿鸣渲染了三峡秋天萧瑟凄凉的气氛。《答谢中书书》:猿鸣渲染了清 晨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热闹气氛。 17.《三峡》表达作者对三峡奇山异水的欣赏和赞美之情。《答谢中书书》表达作者沉 醉山水的愉悦和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闲适自得之情。 三、18.思路解析:本题是一篇命题作文。它其实是要求写生活中有意思的事,题目 有哲理意味,因而对题目中的关键词“站点”“风景”,要知要义、明其意。人的一生,注 定要经历很多。你过去的人生路上,有朗朗的笑声,也有委屈的泪水;有成功的自信,也 有失败的警醒;每一段经历都是一个站点,它有幸福、有温暖、有挫折,那都是真正的人 生风景。写作时选择切入的角度不仅要小,而且要具体而生动。比如,你是一个没有带伞 的孩子,但在雨中奔跑是你的选择,纵然全身被雨淋透,你也要在雨中努力奔跑。对你来 说,只要努力坚持,愿望就会实现。只要能生动地描绘细节,一定会比泛泛而谈的哲理作 文有意思。当然还要注意题目中的“每个”,可见只写一件小事是不够的。 例文略。 第四单元 达标测试卷 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其中卷面书写占 3 分)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 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10 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风声一何盛,________________![刘桢《赠从弟》(其二)] ②________________,寄身于草野。(曹植《梁甫行》) ③相顾无相识,___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 ④山随平野尽,________________。(李白《渡荆门送别》) ⑤泉水激石,________________;好鸟相鸣,嘤嘤成韵。(吴均《与朱元思书》) (2)默写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的最后四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9 分) 千百年来,咏月的诗人不记其数,中国人之钟情于月亮,在于其明澈而不炫目、 静谧而不沉寂。秦风汉韵,唐诗宋词,都融在如练的月华中。古人咏月,让人看见的 不是 jiǎo 洁的月光,而是千年诗赋的动人华章。月亮那温馨怡人的风致,飘逸脱尘的气韵,晶莹剔透的品质,慰藉了多少孤寂幽怨的心灵。月亮就是诗心,举头一望, 心灵自会变得澄明。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炫(  )目  jiǎo 洁(  )  澄(  )明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文中“钟情”的“钟”的意思是____________;“如练的月华”中,“练”的意思是________。 (4)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和________的修辞手法。 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的题目。(4 分) 《红星照耀中国》又名《____________》,书中真实地记录了作者从________年 6 月至 10 月在以________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红星”象征 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盐都某学校八年级(1)班先后开展了“我们的互联网时代”“身边的文化遗产”系列语 文实践活动,假设你都有幸参加,请完成下列任务。(12 分) (1)阅读下面的网络流行语与古诗名句,说说两种不同表达方式的特点。(4 分) 网络流行语:每天都被自己帅到睡不着。 古诗名句: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网络流行语:有钱,任性。 古诗名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网络流行语:主要看气质。 古诗名句: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2)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相应任务。(5 分) 2018 年 9 月 29 日,盐城地标“大铜马”复位工程全部完工,为了纪念这激动人心 的时刻,当天语文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小明同学在作文中写道:“今日,语文老师官 宣了一件大事,盐城大铜马复位了!听到这一消息,我激动不已,这一消息真给力,我 必须给盐城市政府点赞,希望市政府给老百姓带来更多的锦鲤。”他的爸爸看到作文后 担心这样会让老师判定为不合格。小明却说:“这些词到处都在用,为什么我不能用?” 对于作业或作文中能不能用网络热词,你持怎样的观点?试作说明。 (3)汉语言文字是我们中华民族之魂,汉语言中的语用知识越来越受到重视。请你根据所 学知识,找出下面句子的主干。(3 分) 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出自 毛泽东《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二、阅读(6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23 分) 麦与镰的季节 屈绍龙 ①时光,以镰刀的脚步,一步一步走近,收割着地面的一切。阳光的移动,河水的流 逝,月亮的圆缺,燕去雁归,土地在河水中移动,这就是时间的脚步。不知不觉间,夏季 来了。麦子在逐日褪去身上的绿色外衣,披上淡黄色的衣衫。 ②立夏过后,扬花的麦子,总是羞涩地将两点花瓣儿挂在穗头,麦地里就多了一层淡 雅的粉白。粉白不起眼,只是很温情,像乡村的少女,匆匆赶路,总是散着一绺头发,低 着眉,红着脸,青春的气息,舒畅而又细腻。③麦子是土地的女儿,也是养育乡村的母亲。就像乡村的女孩儿有一天也会感到受孕 的幸福,以生命创造生命,在痛苦的幸福中祈福。 ④初夏,楝子花开,是麦子逐渐成熟的标志。羽状的复叶是苦的,粗糙的树皮是苦的, 椭圆的果实是苦的,深埋的根须也是苦的,苦心的苦楝树,淡紫色的小花朵浓郁地开满整 个灌浆时节,一种独特的苦香四处弥漫。麦子的成熟,是和石榴花开相应和的,饱满的麦 粒,堆满我们的院落,火红的花朵,摇曳在我们的每一段岁月。岁月,让人的感情发生着 变化,就像葡萄在时间的催化下变成美酒一样,浓郁芳香醉人。 ⑤我曾在柔和的春夜漫步田间,微朦的月光下,小麦在风中摇曳,显示出努力生长的 模样,土地是软绵绵的,踏上去有一种舒服的感觉,新翻的泥土散发着一种特有的气息, 与小麦散发的清香味糅合在一起,给人一种向上的力量。月光如水,静静地泻在田野作物 的叶面之上,像洁白的乳汁。作物在春的时节,努力地拔节生长,似乎能听到生长的声音, 一种向上的音响。 ⑥麦子是温柔的女子,在召唤阳刚的镰刀。初夏时节,麦子成了待出阁的少女。 ⑦我手握镰刀,弯腰低头,向麦子致敬。或许是她们太矮小,不,是她们太牵挂母亲。 我只好蹲下,与她们近距离接触。我再一次对她们感念,我单膝跪下,进一步向她们致敬。 ⑧一分神,手指被锋利的镰刀轻轻划破,殷红的血液,在光洁的镰刀上留下斑斑痕迹。 不知是麦子柔弱,还是土壤疏松,镰刀时而割断麦子,时而又将麦子连根拔起,麦芒刺伤 我的手指和手背,隐隐作痛。 ⑨远方的养牛院子里,牛的尾巴在不停地摇摆,驱赶着身边的蚊蝇,姿态很优美,旋 律也很轻快。或许,牛儿们知道麦子成熟,收割后,被轧扁的麦秸是它们最好的食粮,麦 田就是它们天然的谷场和食料厂。 ⑩有些植物追求肥沃,有些植物则追求空间,而麦子,是既追求肥沃,又追求空间的 农作物。当冬日万物沉睡时,麦子则在广袤的土地之上苏醒,绿色在田野间镶上了边框, 她们是那么纤细,是那么弱小,是那么新绿。此刻面对金色麦田,她们过往的绿色身影, 在我的眼前不停晃动。绿色,是最感人、最有情的。她们不像红色那样热,不像蓝色那样 冷,她们柔和美好,给人安慰,使人安静,叫人思索。 ⑪手指的鲜血,给她们配上浓烈的色彩,使她们显得更加美好柔和,给人安慰,给人 安静,让人增添无限的思索…… (选自 2017 年第 5 期《散文选刊》,有删节) 5.根据文章内容,将表格补充完整。(3 分) 扬花的麦子 成熟的麦子 ①________ 收割麦子 赞美麦子 温情 ②________ 努力生长 牵挂母亲 ③________ 6.请你谈谈对“手指的鲜血,给她们配上浓烈的色彩,使她们显得更加美好柔和,给人安 慰,给人安静,让人增添无限的思索……”一句的理解。(4 分) 7.文中两处画线句子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4 分) (1)麦子在逐日褪去身上的绿色外衣,披上淡黄色的衣衫。 (2)我只好蹲下,与她们近距离接触。我再一次对她们感念,我单膝跪下,进一步向她们 致敬。 8.第④段写麦子成熟季节时,还写到了楝子花开和石榴花开,有何作用?(6 分)9.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问题。(6 分) (1)岁月,让人的感情发生着变化,就像葡萄在时间的催化下变成美酒一样,浓郁芳香醉 人。(屈绍龙《麦与镰的季节》) (2)正像保存葡萄最好的方式是把葡萄变为酒;保存岁月最好的方式是致力把岁月变为永 存的诗篇或画卷。(冯骥才《日历》) 以上两段文字都感悟岁月,请根据你的理解,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二)(23 分) 风 景 李小云 ①从这个角度望出去,拇指和食指框住的镜头里,左边是栉比的高楼,右边是起伏的 群峰。刚下了些小雪,灰秃秃的山顶上,多了些白色的点缀。好一幅美丽的水墨素描!小 翠陶醉在这美丽的风景中。 ②妈妈的责骂声把小翠从沉醉中惊醒。仔细一听,是骂热力公司,这么冷的天,居然 一大早就没了暖气。小翠伸手拽了拽搭在身上的毛毯,拿起桌上的报纸,一则启事吸引了 她。市里要举办“泉市好人”画展,获奖作品将雕刻进广场的“泉市好人碑林”里。小翠 怦然心动,立即决定参加这次比赛。画谁呢?她想了想,一时半会儿没有理想的人选。 ③她继续构思她的画作。忽然,一高一矮两个人,从远处径直走进了她手指框住的风 景里。她有些气恼,她想画一幅雪景,送给福利院的佳佳。那是初中二年级的时候,学校 组织去福利院做公益时认识的一个患先天性心脏病的孩子,他特别喜欢画画。从那时起, 小翠就常常去教他。有好一阵子没有去了,正好送一幅雪景画给他。 ④那两个人走近了,肩上都背着一个大大的工具包。洗得有些发白的工作服上,有热 力公司的徽标。小翠明白,暖气不暖,他们是来处理的。两人走到窗外,钩开地上的井盖, 猫着腰向井里看。矮个子回身打开工具包,取出一条皮裤子。两人似乎在争执什么。矮个 子穿上了那条肥肥的裤子,下到井里,高个子拿着手电朝里照着,吆喝着,和井下的矮个 子联络着。 ⑤过了一会儿,矮个子从井口探出了头,和高个子交流着井下的情况,然后又钻下去 了。高个子从背包里取了几样工具,一件一件递给井下的矮个子。矮个子一会儿探出头来 取工具,一会儿又探出头来放工具。矮个子终于从井下爬上来了,那条皮裤竟湿到膝盖以 上!小翠惊讶地发现,皮裤上,丝丝粪便往下流淌。小翠感到一股恶臭从胃里猛地冒上来。 ⑥矮个子脱下皮裤,高个子在一旁帮忙。两人讨论着什么。他们把那些工具装入口袋, 走出了小翠的视野。那幅“素描”再一次跃入小翠的眼帘,朝阳柔柔地抚慰着远处的山、 美丽的楼。 ⑦“热力公司的人要挨家挨户冲洗供热管道。真是的,自己供不好暖,居然麻烦我 们!”妈妈骂骂咧咧进了屋。小翠没有回应妈妈,皮裤的湿冷和恶臭,又浮现在她的脑海。 ⑧“咚咚咚!”有人敲门。妈妈打开门,小翠侧头看见是高个子和矮个子。他们说明 来意,妈妈让进了他们。后面的场景是小翠看不到的,妈妈总是把她安置在另一个安静的 房间里。 ⑨再见到这两个人的时候,还是在那个窗前:一高一矮,面带笑容,沐浴在灿烂的阳 光中。小翠像寻宝人突然发现了神秘的宝藏一样,兴奋不已,这不就是泉市好人吗!她立 即摊开纸笔,在雪白的素描纸上最显眼的位置勾勒出一高一矮两个身影。至于远远的山峰和错落的楼房,在这幅画中已然就是那星星点点的装饰。画作完结的时候,小翠在右下方 郑重地写上标题:温暖的使者。 ⑩秋天,小翠作为获奖作者代表,由妈妈陪着出席“泉市好人”画展颁奖仪式。会议 结束后,她们随着人流进入碑林参观,小翠突然发现一幅刻在碑上的版画:轮椅上的女孩 在风中静静地作画,她的肩上栖息着一只美丽的白鸽。题目:坚强的翅膀。创作说明:她, 因车祸截肢,却坚强不屈;她,潜心作画,用美温暖福利院的孩子。她为社会撒下爱的种 子,为自己也为他人插上奋飞的翅膀。作者:佳佳。小翠含羞一笑,原来自己在不经意间, 也成了别人眼中的风景。 (选自“江山文学网”,有修改) 10.第④段中说“两人似乎在争执什么”,请根据文本,写出他们“争执”的内容。(4 分) 11.第⑨段中画线的句子描写“灿烂的阳光”,其作用是什么?(6 分) 12.请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小翠这一人物的形象特征。(6 分) 13.文章题目是“风景”,作者在文中写了哪些风景?(4 分) 14.对文中有关句子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拇指和食指框住的镜头里,左边是……右边是……”,表明小翠在专注地构思画 作。 B.“小翠伸手拽了拽搭在身上的毛毯”,委婉地表现了被妈妈的责骂声惊醒后小翠的 不满。 C.“真是的,自己供不好暖,居然麻烦我们”,表现了妈妈对热力工人工作的不理解。 D.“妈妈总是把她安置在另一个安静的房间里”,与下文的小翠“因车祸截肢”相呼 应。 (三)(16 分)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 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 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 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此石经始禹①凿,河中漱广②,夹岸崇深③,倾崖返捍④,巨石临危,若坠复倚。 古之人有言:“水非石凿,而能入石。”信哉!其中水流交冲,素气云浮,往来遥观者, 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⑤。其水尚崩浪万寻⑥,悬流千丈,浑洪赑⑦怒,鼓若山腾⑧,浚 波⑨颓叠,迄于下口。方知慎子⑩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选自郦道元《河水龙 门》) 【注释】①经始:开始。禹:治水的大禹。②广:开阔。③崇深:高深。④捍:捍卫。⑤ 深:深处。悸:惊动。魄:心魂。⑥寻:古代八尺为一寻。⑦浑洪:水势浩大。赑(bì):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像龟。⑧鼓:鼓荡。山腾:像山腾起。⑨浚(jùn)波:大的波浪。⑩慎 子:慎到,战国时人,著有《慎子》,书中说:“河下龙门,其流驶如竹箭,驷马追之不 及。”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 分) (1)沿溯阻绝(      )  (2)哀转久绝(      ) (3)河中漱广(      )  (4)窥深悸魄(      ) 16.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 分)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水流交冲,素气云浮。 17.侧面描写是两文共有的写作手法,请从两文中各找一句,并说说其作用。(4 分) 18.【甲】【乙】两文都写了水,试比较两文中水的特点的异同。(4 分) 三、写作(50 分) 19.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生就像是一条路,漫长而曲折。走过平坦的大道,能感受到一路顺风的畅快; 走过崎岖的小路,能感受到跋山涉水的艰难。虽有苦有甜,但我们毕竟走过。 请以《我毕竟走过》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 和人名;③为了内容的完整,文章最好不少于 600 字;④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 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第四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1.(1)①松枝一何劲 ②剧哉边海民 ③长歌怀采薇 ④江入大荒流 ⑤泠泠作响 (2)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2.(1)xuàn 皎 chéng (2)不记其数 不计其数 (3)(情感等)集中 白绢 (4)排比 拟人 3.西行漫记 1936 延安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 4.(1)网络流行语:通俗易懂,奇特新颖,流行性强,但不易长久流传。古诗名句: 含蓄蕴藉,底蕴丰富,高雅别致,但对人们的文学修养要求较高。 (2)示例:我认为网络热词不能在学生作业或作文中使用。因为网络语言随意、不稳 定。它追求简便新奇,但也由此出现严重的粗俗化倾向,极大地破坏了汉语的纯洁与美感。 学生如果在作业或作文中大量使用网络热词,会严重损害其对语言的感悟和运用能力。 (3)人民解放军执行命令。(或“解放军执行命令”) 二、(一)5.①春夜的小麦 ②饱满 ③既追求肥沃,又追求空间(柔和美好) 6.“手指的鲜血,给她们配上浓烈的色彩”,是对小麦的真挚感恩,并使小麦显得更 加美好柔和。因为敬畏与感恩,“我”才更能够感受到小麦赠予的“安慰”与“安静”,并 增加对自然生命的深刻思考。 7.(1)运用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小麦不断成长,逐渐成熟的情态。(2)这是收割小麦的动作描写,“蹲下”“单膝跪下”这两个带有递进关系的动作,充 分表现了“我”对小麦虔诚的“感念”与“致敬”。 8.写“楝子花开”衬托小麦“灌浆时节”的艰苦。写“石榴花开”衬托小麦成熟后 丰收的喜悦。这样写丰富了文章内容,深化了文章主旨,升华了文章情感。 9.示例:只有奋斗的岁月和成长的生命才有醉人的芳香和永恒的价值。就像我们的 青春,岁月流逝,我们只有努力学习,不断成长,以辛勤的耕耘去获取人生的精彩,才能 将岁月的“葡萄”酿成生命的“美酒”,并永存为人生的“诗篇”或“画卷”。 (二)10.①井里很脏,要不要下到里面去维修;②矮个子和高个子争执谁下到井里去维 修。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推测。根据后文中下到井里的工人出来后的表 现可以看出,井里的工作很危险,而且很脏,所以可以推测他们可能是在争执:这井里这 么脏,到底要不要下到里面去维修?再根据后文的情节,小翠认为这两个人是温暖的使者, 并以他们作为画作的内容参加画展获奖,可以看出小说要赞美这两个人的无私奉献、爱岗 敬业,从这一点来推测,他们可能是在争执,谁下到井里去维修。 11.既点明维修结束的时间、天气,又烘托工人为他人服务后的喜悦,展示其心灵的 美好。表现小翠被工人提供的温暖服务所感动,触发了《温暖的使者》的创作。 解析: 本题考查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画线句主要突出阳光的灿烂,从内容来看,是为了以灿 烂的阳光来陪衬一高一矮两个兢兢业业工作的工人,突出他们的心如阳光般灿烂;从全文 要表现的主旨来看,小说以“风景”为题,而这风景正出现在灿烂的阳光下,所以此处的 环境描写还起到了照应标题的作用,以此引出小翠画作的构思,从而为文末点明主旨服务。 12.①小翠在福利院主动帮助患先天性心脏病的佳佳,体现出她是一个心思细腻、内 心善良、热心助人的人。②小翠用一支画笔画出社会上的好人好事,体现出她是一个热爱 生活、心灵手巧的人。③小翠虽然残疾,但积极面对生活,寻找生活中的美好,体现出她 是一个积极乐观的人。 13.自然风景(雪景)、人文风景(工人、小翠、佳佳)、自然与人文完美结合的艺术风 景(《温暖的使者》《坚强的翅膀》)(任答其中的两点即可。其他答案,合理也可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文本内容的概括。题目“风景”一语双关,既指小翠所看到的美丽的生活 实景,还指人物的美好品质,了解了这一点再根据小说内容逐一概括即可。首先表现的是 小翠醒来后隔窗所见到的高楼、群峰、小雪组成的自然美景;然后是指她所见到的一高一 矮两个工人在窨井里工作却很开心的美景;最后可以看出坐在轮椅中作画的小翠也是一道 美丽的风景,而福利院里的佳佳能捕捉到这个风景,他本身也是美丽的风景。 14.B 解析:结合第②段内容可知,小翠拽毛毯是因为暖气停了,天气冷,突出了 一高一矮两个工作者冒寒工作的艰辛,从而表现文章的主旨,而不是表现出小翠对妈妈的 不满,故 B 项分析错误。 (三)15.(1)逆流而上 (2)消失 (3)冲击,冲荡 (4)看,望 16.(1)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 (2)水流交汇冲击,白色的水汽像云一样飘在空中。 17.示例:甲文: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作用:突出山的高峻、连绵。 ②“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 也。” 作用:突出水的湍急。 ③“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作用:突出三峡秋景的萧瑟、凄凉的特点。 乙文:①“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 作用:突出水流急,水雾大。 ②“方知慎子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作用:突出水的湍急。 18.示例:相同点:两文中的水都有急、大的特点。 不同点:甲文中除了写出夏水急、大的特点外,还写出了春冬之水清静(清澈)的特点。 【乙参考译文】(传说中)这里的岩石(龙门)开始是大禹所凿,河道被水冲击而变得开 阔,两岸高深,倾斜的山崖像是反过来捍卫着河水,巨大的岩石居高临下,好像要坠落下 来却又倚靠在山崖上。古人曾说:“水不是石凿,却能够进入石头。”确实是这样!龙门 水流交汇冲击,白色的水汽像云一样飘在空中,过往行人远远眺望,常感觉像有雾气沾湿 衣裳,往云雾的深处望去,有一种撼人心魂的感觉。河水激起万重浪,有如瀑布千丈,汹 涌的河水好像愤怒的赑,鼓荡的波浪像山腾起,大的波浪交叠,直奔下游而去。我这才知 道,慎子乘竹筏下龙门的时候,四匹马拉的车也绝对追不上。 三、19.思路解析:①审清题意。这道题目旨在通过让学生写自身的经历和体验,学 会感恩,学会做人。从作文题目可以看出,本文要写自己亲身经历(走过)的事,“毕竟” 是对“走过”的强调,表明自己对所回顾的这段往事的情感态度,即从那些过往的经历中 汲取营养,向那些有益于自己成长的点滴表达感激之情。 ②构思选材。写作前首先要确定文体,然后根据文体选材。如果写记叙文,可选取某 段对自己成长有帮助的经历或某件往事,这段经历或这件往事伴随着“我”的一段心路历 程,促使“我”对生命有了新的认识和感悟,当然这种认识和感悟是积极向上的。比如经 历某次挫折之后认识到人生就要勇于接受挑战,勇于克服困难,不经历风雨,就看不到彩 虹,困难和挫折是人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等。 例文略。 第五单元 达标测试卷 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其中卷面书写占 3 分)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 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10 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子曰:“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二章》) ②____________________,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③__________________,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④相顾无相识,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 ⑤____________________,望峰息心。(吴均《与朱元思书》) ⑥____________________,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三峡》一文中,从侧面极力渲染山峰之高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②《雁门太守行》中表现将士们誓死报国的忠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9 分) 有怎样的信念就有怎样的人生。聪明的人用清新、淡雅的目光看待人生。那是对 生命至高的尊重与__①__(敬慕 崇敬)。走出心灵的低谷,远离尘俗的__②__(喧嚣  喧腾),人的一生一隅总有芳香吐露,奇花 zhàn(  )放。 感悟,其实就是对人生的一种热爱、一种理解、一种发现。热爱人生就必须学会 感悟。用淡然的心寻 mì(  )人生的真谛,点点滴滴,让单纯的心在默然中得到净 化。 开始了就不要停止。背起人生的行 náng(  )与时光一道远行,无论未来如何, 记住对自己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zhàn(  )放  寻 mì(  )  行 náng(  ) (2)为文段中①②两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3)根据你的理解,在文段的末尾补上自己想说的话。 (4)文段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把正确的句子写在下面。 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本题。(4 分) 你们是把昆虫开膛破肚,而我是在它们活蹦乱跳的情况下进行研究;你们把昆虫 变成一堆既可怖又可怜的东西,而我则使得人们喜欢它们;你们在酷刑室和碎尸场里 工作,而我是在蔚蓝的天空下,在鸣蝉的歌声中观察;你们用试剂测试蜂房和原生质, 而我却研究本能的最高表现;你们探究死亡,而我却探究生命。 这里的“我”是____________,他一反常规,用____________和实验的方法来研 究昆虫的本能和习性。他的名著《昆虫记》,被誉为“_____________”,堪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美结合的典范。 4.家庭、家乡、国家,都是我们割舍不去的眷恋。请你参加与“家”相关的综合性学习 活动,完成下列任务。(12 分) (1)某社区开展“温馨家庭”评比,准备给获奖家庭颁发匾额。下列作为匾额内容最恰当 的一项是(  )(2 分) A.妙手回春    B.家和万事兴 C.博古通今    D.举天地之正气 (2)合肥市目前已经建成了 20 个社区食堂,为老年人提供餐饮服务。下面是对两位老人的 一段采访记录,请你分别概括出他们认可社区食堂的理由。(每个理由要用 4 个字回 答)(2 分) 张爷爷:我和老伴都 80 多岁了,就想着能在小区里有个地方吃饭,那多省事啊。 现在有了社区食堂,走路用不了几分钟就能吃上饭,真好! 李奶奶:社区食堂价钱可便宜啦,花几块钱就能吃一顿饭,有荤,有素,还有汤, 饭菜都不错,吃得特可口! 理由一: 理由二: (3)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班长创作了一首赞颂祖国的小诗。请仿照上下节把下 面这首小诗补写完整。(4 分) 寄祖国 你是一条大河,奔流不息, 在你的岸边,我美好地生长。 我就是那羞涩的小花, 为你绽放是我的心愿。 你是一棵大树,郁郁葱葱, 在你的枝头,我美好地生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就是我的祖国,美丽富饶, 在你的怀抱,我美好地生长。 我就是那意气风发的少年, 为你奋斗是我的心愿。 (4)下面是明明的《我爱家乡》演讲稿中的一段文字,其中标有序号的两句话有语病,请 指出修改意见。(4 分) 我省的水资源并不丰富,而且在珍惜、保护和利用方面也存在着隐忧。①因此,珍 惜、保护和利用好水资源成了眼下的当务之急。②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努力构建“人水 和谐”,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节水做起。 第①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②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6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22 分) 冬眠的奥秘 张劲硕 ①严寒的冬天,我们总是向往着在被窝里长眠一冬——能像狗熊和青蛙那样冬眠就好 了。然而我们大都不知道:那些冬眠的动物身上隐藏着人类尚不知晓的惊天奥秘! ②冬眠是动物应对恶劣环境的一种策略,科学上叫“蛰伏”。有人会问,冬天里睡得 多、睡得久,不就是冬眠吗?它们还真不是一回事儿,只是二者的区别不太容易看出来。 拿鱼来说,有几类鱼是会冬眠的,包括我们熟悉的鲤鱼,每当冬天来临,它们就把自己调 到冬眠档:不吃,不喝,不游动。这看似与正常档的睡觉并无二致,但请注意它们的鳃! 鱼类靠鳃呼吸,平时就算身体静止不动,鳃也会轻轻开合扇动。而进入冬眠的鱼,鳃几乎 不动,完全处于麻痹状态。除了呼吸,冬眠动物的体温、心跳等生命指征也都降到极低的 水平,新陈代谢速率变得非常缓慢,与休克和死亡标准只差那么一点点——这就是冬眠与 睡觉的本质区别。 ③冬眠的意义在于,尽量减少身体内外的生命活动,将能量消耗降到最低,以适应严 酷的环境。动物冬眠时,能把生命的时钟调得极慢,比如生活在北美洲的普通箱龟,冬眠 时心脏 5~10 分钟才跳一次,实在让人惊叹。更夸张的是,它们几乎不呼吸,只靠皮肤吸 入少许氧气! ④科学家还发现,冬眠不是“习惯养成”的问题,而是遗传基因决定的“天赋”,这 种“天赋”还与寿命的长短有联系。一般来讲,哺乳动物的寿命与体型相关:体型小的新 陈代谢快、寿命短,体型大的新陈代谢慢、寿命长。比如大象能活 80 年,兔子七八岁就 算高寿。而蝙蝠打破了这个规律——冬眠的菊头蝠和同体型不冬眠的老鼠相比,前者可以 活到三十多岁,后者却只能活到三四岁。如果在同一物种中比较,如蝙蝠或者棕熊,依然 是冬眠的寿命要长得多。 ⑤冬眠是当下的热门研究领域。如果人类能像动物们一样冬眠,收获的就绝不仅仅是 睡大觉的幸福感,也许还能长生不老!虽然对蝙蝠和棕熊等冬眠动物的研究能确定冬眠基 因与长寿有关,但这些动物毕竟与我们人类相差太远。不过,在 2004 年,有个轰动科学 界的发现:居然有一种猴子能冬眠!而人类跟猴子同属灵长类动物,基因相似性很高,如 果猴子能冬眠,这意味着我们人类也有可能做到,到那时,我们的寿命说不定能达到 800 岁! (选自《博物》总第 146 期,有删改) 5.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 分)6.阅读第②段,指出动物冬眠与睡觉的本质区别。(3 分) 7.第③段加点词语“几乎”能否删去?为什么?(4 分) 更夸张的是,它们几乎不呼吸,只靠皮肤吸入少许氧气! 8.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6 分) 9.作者说“我们的寿命说不定能达到 800 岁”,其推测依据有哪些?请结合④⑤两段简要 概括。(6 分) (二)(20 分) ①那个暑假,天刚擦黑,晚饭吃了一半,我的心就飞出去了。因为我又听到歪儿那尖 细的召唤声:“来玩踢罐电报呀——” ②“踢罐电报”是那时男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它不但需要快速、机敏,还带着刺激 的冒险滋味。它的玩法简单易学,谁都可以参加。先是在街中央用白粉笔粗粗画一个圈儿, 将一个空铁罐儿摆在圈里,然后大家聚拢在一起“手心手背”分批淘汰,最后剩下的人坐 庄。坐庄可不易,他必须极快地把伙伴们踢得远远的罐儿拾回来,放到原处,再去捉住一 个乘机躲藏的孩子顶替他,才能下庄。可是就在他四处去捉那些藏身的孩子时,冷不防从 什么地方会蹿出一人,“叭”地将罐儿踢得老远,倒霉,又得重新开始……一边要捉人, 一边还得防备罐儿再次被踢跑,这真是个苦差事,然而最苦的还要算歪儿! ③歪儿站在街中央,寻着空铁罐左盼右盼,活像一个蒸熟了的小红薯。他细小,软绵 绵,歪歪扭扭,眼睛总像睁不开,薄薄的嘴唇有点斜。他妈妈四十岁才生下这个有点残疾 的儿子,取名叫“弯儿”。我们每天都能听到她呼唤儿子的声音,却把“弯儿”错听成“歪 儿”。由于他身子歪,跑起来就打斜,玩“踢罐电报”便十分吃亏。可他太热爱这游戏了, 他宁愿坐庄,宁愿徒自奔跑,宁愿一直累得跌跌撞撞……大家玩的罐儿还是他家的呢!只 有他家才有这装芦笋的长长的铁罐,立在地上很好踢,要没有这宝贝罐儿,说不定大家嫌他 累赘,不带他玩了呢! ④这游戏简直就是为我发明的——我个子比同龄的孩子高一头,腿也几乎长一截,跑 起来真像骑摩托送电报的邮差那样风驰电掣,谁也甭想逃脱我的追逐。尤其我踢罐儿那一 脚,“叭”的一声过后,只能在远处朦胧的暮色里去听它丁零当啷的声音了,要找到它可 费点儿劲呢!这时,最让大家兴奋的是瞅着歪儿去追罐儿那样子,他一忽儿斜向左,一忽 儿斜向右,像脱了轨的车,逗得大家捂着肚子笑。当歪儿正要发现一个藏身的孩子时,我 又会闪电般冲出来,一脚把罐儿踢到视线之外,可笑的场面便再次出现……就这样,我成 了当然的英雄,得意非凡。歪儿怕我,见到我总是一脸懊丧。天天黄昏,这条小街上充满 着我的迅猛威风和歪儿的疲于奔命。终于有一天,歪儿一屁股坐在地上,怏怏无奈地痛哭 不止……他妈妈跑出来,叫着骂着,扯他胳膊回家。【甲】我们都感觉自己做了什么不好 的事,默默站了一会儿才散。 ⑤歪儿不来玩“踢罐电报”了。【乙】他不来,罐儿自然也变了,我从家里拿来装草 莓酱的小铁罐,短粗,又轻,不但踢不远,有时还踢不上,游戏的快乐便减色许多。那么 失去快乐的歪儿呢?我望着他家二楼那扇黑黑的玻璃窗,心想他正在窗后边眼巴巴瞧着我 们玩吧。【丙】这时忽见窗子一点点开启,跟着一个东西扔下来。这东西掉在地上的声音那么熟悉、那么悦耳、那么刺激,原来正是歪儿那长长的罐儿。【丁】我迫不及待地朝他 招手,叫他来玩儿。 ⑥歪儿回到了我们中间。 ⑦一切都奇妙又美好地发生了变化。大家并没有商定什么,却不约而同地不叫他坐庄。 有时他“手心手背”输了,也很快有人情愿被他捉住,好顶替他。大家相互配合,心领神 会,作假成真。一次,我看见歪儿躲在一棵大槐树后正要被发现,便飞身上去,一脚把罐 儿踢得好远好远,解救了歪儿,又过去拉着他,急忙藏进一家院内的杂物堆里。我俩蜷缩 在一张破桌案下边,紧紧挤在一起,屏住呼吸,互相都能感到对方急促的心跳,这紧张充 满异常的快乐啊!我忽然见他的眼睛竟然睁得很大,目光兴奋、亲热、满足,像晨星一样 光亮!原来他有这样一双又美又动人的眼睛。是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一双眼睛,就看我们 能不能把它点亮?(选自《冯骥才散文精选》,有改动) 10.下面的句子出自原文,它在文中的位置应该是(  )(3 分) 我的心被一种内疚深深地刺痛了。 A.【甲】   B.【乙】   C.【丙】   D.【丁】 11.揣摩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品味其表达效果。(4 分) (1)那个暑假,天刚擦黑,晚饭吃了一半,我的心就飞出去了。 (2)他宁愿坐庄,宁愿徒自奔跑,宁愿一直累得跌跌撞撞…… 12.第⑥段独句成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____________,在内容上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分) 13.第⑦段说“一切都奇妙又美好地发生了变化”,请联系上下文概括发生了哪些变化。(6 分) 14.请给选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并简述理由。(4 分) (三)(20 分) 【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 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 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 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吴均《与朱元思 书》) 【乙】是夕,天宇开霁①,林间月明,可数毫发。遂弃舟,从参寥②策杖并湖而行。出 雷峰,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涧③,入灵石坞,得支径上风篁岭,憩于龙井亭,酌④泉据石而 饮之。自普宁⑤凡经佛寺十五,皆寂不闻人声。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 激悲鸣,殆⑥非人间之境。(选自秦观《龙井题名记》) 【注释】①开霁:放晴。②参寥:僧人道潜的号。③惠因涧:涧溪名。④酌:舀取。⑤普 宁:地名。⑥殆:恐怕。 1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 分) (1)嘤嘤成韵(      )  (2)负势竞上(      )(3)度南屏(      )   (4)据石而饮(      )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2)遂弃舟,从参寥策杖并湖而行。 17.【甲】【乙】两文在写景上有何异同?(6 分) 18.【甲】【乙】中,作者发出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感 慨;【乙】文中,作者有“殆非人间之境”的感慨。试简析两位作者感慨的原因。(6 分) 三、写作(50 分) 19.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和谐”有和睦协调的意思,和谐就是美。和谐是人类社会共同追求的美好的 价值观,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观念。人与人的和谐需要诸多美好的品 德来构建,生活中的和谐之美无处不在。人们的心灵因和谐而美丽,人们的生活因和 谐而幸福! 请以《和谐之美,美在____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你从“诚信”“友善”“互助”三个词语中选择一个,将题目补充完 整;②文体自选,不少于 600 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第五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1.(1)①学而不思则罔 ②深林人不知 ③最爱湖东行不足 ④长歌怀采薇 ⑤鸢飞戾天者 ⑥君问归期未有期 (2)①自非亭午夜分 不见曦月 ②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2.(1)绽 觅 囊 (2)①敬慕 ②喧嚣 (3)示例:未来在我手中,我要让人生更精彩 (4)感悟,其实就是对人生的一种发现、一种理解、一种热爱。 3.法布尔 野外观察 昆虫的史诗 科学与文学 4.(1)B (2)示例:理由一:就餐方便 理由二:物美价廉 (3)示例:我就是那快乐的小鸟 为你歌唱是我的心愿 (4)删去“眼下的”;或者“的当务之急”改为“急需解决的问题(事情)”。 在“人 水和谐”后面添加“的社会”。 二、(一)5.从人们向往冬眠引出冬眠的动物有着人类尚不知晓的惊天奥秘这个话题, 新颖别致,发人深思,易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在结构上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 6.生命指征水平极低,新陈代谢速率非常缓慢。 7.不能。“几乎不呼吸”说明还是有呼吸的,去掉“几乎”二字后,意思变成了一点 儿都不呼吸,这不符合常识,也不符合科学真理。“几乎”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密 性与准确性。所以不能去掉。 8.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通过具体例子,将冬眠的菊头蝠与同体型不冬眠的老 鼠进行比较,以准确的数字说明了哺乳动物的寿命不一定和体型相关,还和冬眠有关,增 强了说明的效果,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9.①冬眠可以提高寿命;②哺乳动物中体型大的新陈代谢慢,寿命长——人类的体 型相对比较大;③人类和猴子同属灵长类动物,基因相似性很高,有一种猴子能冬眠,人 类也有可能做到。 (二)10.D 解析:本题考查还原句子。答题时,可以紧扣“内疚”一词的含义,采用 瞻前顾后的方法。“内疚”意思为“心中惭愧不安”。文中,“我”心想歪儿“正在窗后边 眼巴巴瞧着我们玩”,歪儿却把自己家的罐儿给“我们”玩,这让“我”深感内疚,同时, “刺痛”照应了前面的“刺激”一词。故应放在【丁】处。 11.(1)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逼真地表达了“我”听到歪儿召唤,想去玩游戏的急 切心情。 (2)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语势,体现了歪儿(他)对“踢罐电报”这种游戏的喜 爱和痴迷。 解析:本题考查品味词语的表达效果。对于本题,抓住关键词“飞”“宁愿……宁 愿……宁愿”,可以看出,这两句都可以从修辞的角度进行品析。第(1)题中,“飞”运用 了夸张手法,表达“我”想去玩“踢罐电报”游戏的急切;第(2)题中,三个“宁愿”构 成排比,表现出歪儿对“踢罐电报”这种游戏的喜爱。 12.承上启下(过渡) 承接上文写歪儿沉醉于玩“踢罐电报”的经过,引起下文写大 家对歪儿的理解与友爱 解析:本题考查把握重点语段的作用。答题时,可以根据段落所 在的位置(开头、中间、结尾),从结构和内容上把握其作用。这里,第⑥段位于中间,故 可以从过渡段的角度进行分析,分别概括出“上”(歪儿沉醉于玩“踢罐电报”的经过)和 “下”(大家对歪儿的理解与友爱)的内容。 13.①大家对歪儿由捉弄、讥笑到关爱、保护;②歪儿由孤独、痛苦到发自内心地感 到快乐、满足。 解析:本题考查概括内容能力。答题时,可以扣住题干中的“奇妙又美 好地发生了变化”“联系上下文概括”,把握概括的内容、范围进行梳理。如大家对待歪儿 的态度和歪儿内心的感受。 14.示例:歪儿。因为“歪儿”是文章中的主要人物。 解析:本题考查拟写文章标 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好的标题能引起读者的注意,能给读者无穷的联想。拟写标题, 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思考:①从主要的人、物、景、事件入手;②从文章主题入手;③从文章 线索入手;④从人物形象入手。这篇文章重点写歪儿,由此表现孩童时代天真、纯洁的友 谊与快乐。因此,可以从人物形象的角度来拟题。当然,如果从事件等角度来拟题,也是 可以的,但要给出恰当的理由。 (三)15.(1)和谐之声 (2)向上 (3)越过 (4)靠着 16.(1)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 (2)于是(我)放弃坐船,跟着参寥拄着拐杖沿着湖边慢走。 17.同:都写出了景物的美丽,都写到了山和水。 异:【甲】文写的是白天的景物,【乙】文写的是晚上的景物。 18.奇异脱俗的山水之美,让作者赏心悦目,陶醉其中,而作者也有欣赏山水的高雅 情趣,因此情不自禁地发出感慨。(能从自然山水和作者的志趣这两个角度分析,言之成 理即可) 【乙参考译文】这天晚上,天空晴朗,树林间月光很明亮,(甚至连)头发都能数清。 于是(我)放弃坐船,跟着参寥拄着拐杖沿着湖边慢走。过了雷峰塔,越过南屏一带,赤脚 涉过惠因涧,进入灵石坞,发现一条小路(就沿着它)爬到了风篁岭,在龙井亭休息,舀取 泉水,(背)靠着山石便喝了起来。从普宁(到龙井亭)总共经过了十五座佛寺,都十分寂静, 听不到人的声音。路边的屋舍,灯火若隐若现,草木长得葱葱郁郁,水流得很急,发出悲 怆的声响,这恐怕不是人间有的地方。 三、19.思路解析:①审读关键词。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题目有三个关键词,即“和 谐”“美”及备选项中三个词之一。“和谐”是指不同事物之间相辅相成、互促互补、共同发展的关系,或是对立事物在一定条件下辩证的统一、共处。所以,在选材和立意上,写 的应该是不同事物或对立事物之间的关系,如果写的是个人独善其身的“独角戏”,就不 符合题意了。对“美”的理解相对容易一些,是指给人带来愉悦的体验、幸福的收获。备 选项中,“诚信”指的是诚实、守信,“友善”指的是友好、善意,“互助”指的是互相帮 助。对于学生而言,不管选择其中的哪一个来写,都应该受到“和谐之美”的限制。②文体构 思。写作记叙文可以这样构思:对手之间本应是激烈的竞争关系,却也可以因为友善或互 助而达到“和谐之美”;陌生人之间本来存在隔阂、疑虑,却也可以因为诚信或友善而达 到“和谐之美”。议论文写作素材可以考虑以下内容:蔺相如凭借宽容、友善,征服了廉 颇,留下了“将相和”的美谈;诸葛亮促成孙刘联盟,友善、互助赢得赤壁之战的辉煌; 季布“一诺千金”,凭借诚信得道多助,获得了大家的尊重和友谊……这些都是“和谐之 美”。 例文略。 第六单元达标测试卷 时间:120 分钟 满分:150 分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 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 分)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任选其中 6 句,不得多选) ①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②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赤壁》) ③风休住,__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渔家傲》) ④__________________,去年天气旧亭台。(晏殊《浣溪沙》) ⑤无风水面琉璃滑,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采桑子》) ⑥中原乱,____________,几时收?(朱敦儒《相见欢》) ⑦山气日夕佳,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其五)] ⑧得志,______________;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 (2) 默写杜甫《春望》的后四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9 分) 类似的诗词大会其实一直是许多卫视颇有人气的传统节目。当然还有《中国汉字听 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等异曲同工的节目,播出时都曾引起不小的 hōng 动。由此 想起很久之前,也是一个春节,在北京音乐厅举办的《中国唐宋名篇音乐朗诵会》,也 曾连演数日坐无虚席。工整优美的律绝,荡气回肠的词曲,千百年来传唱不衰。它们不 但丰富完善了汉语的表达能力,而且创造出一个独特的价值观和审美世界,成为我们共 同的文化基因。读着一首首古诗,就如同在与历史上最有表达力、最富情怀的中国人对 话,你不可能不在气质上、人格上受到感染。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3 分) hōng( )动 颇有( ) 律绝( )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__”。(2 分) (3)“工”在《新华字典》中主要有下面几个义项。文中“异曲同工”的“工”意思应为 ( )(只填序号)(2 分) A.工人 B.善于,长于 C.技术,本领 D.精细 (4)把画线句子改成一个反问句。(2 分) 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4 分) (1)《朝花夕拾》中,鲁迅借动物比喻人,表达出对资产阶级反动文人的辛辣讽刺的文章 是《____________________》;斥责封建孝道不顾人命,教坏后人的文章是 《____________》。 (2)下面是《朝花夕拾》中的人物描写,请写出对应的人物。 ①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藐视。他蹲在席子 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 ) ②我其时觉得有许多东西要买,看的和吃的,只是没有钱。有一天谈到这里,她便 说道:“母亲的钱,你拿来用就是了,还不就是你的么?”我说母亲没有钱,她就说可 以拿首饰去变卖。( ) 4.综合性学习。(12 分) 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校开展“学家规 树新风”综合性学习活动, 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八年级(2)班为本次活动办了一期黑板报,下面是同学们收集的关于家规的三则材料, 请分别概括其主要内容。(每条不超过 10 个字)(3 分) 【材料一】西周时期,周公以《无逸》告诫后辈子孙不要因贪图享乐而荒废政务; 春秋时期,孔子以“不学礼,无以立”训诫儿子。这两个事例历来被人们认为是我国家 规文化的源头。 【材料二】古代家规虽然来自不同作者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追求,但内容都以家庭伦 理为主体,重视齐家善邻和修身养德,如司马光在《温公家范》中强调“以义方训其子, 以礼法齐其家”,陆九韶在《家制》中主张“人之爱子,但当教之以孝悌忠信”。 【材料三】“一时之语,可以守之百世;一家之语,可以共之天下”,我国历史上流 传下来的家规,除对家族的繁衍发展起到了重要保障作用外,还是社会教育的一种独特 形式,为社会提供家庭教育的范本和楷模。 (2)学校开展“中国好家庭”评选活动,下面两条家规深受师生好评,你更喜欢哪一条? 请谈谈你的理解并说明理由。(4 分) ①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也。 ——《曾国藩家书》 ②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朱子家训》 (3)右图是学校为配合本次活动而开展的“‘不剩饭,不剩菜’——文明餐桌行动”宣传 画,请用简洁的语言介绍漫画内容并写出寓意。(5 分) 二、阅读(5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一)(18 分) 快 递 ①早在周代,我国便已出现快递制度。据《周礼·秋官》记载,周王朝的官职中设置 了主管邮驿、物流的官员“行夫”,其职责要求是“虽道有难,而不时必达”。实际上,商 朝已有近似于现代的快递雏形,这已在殷墟甲骨文中得到证实。 ②古代快递主要用于政令、军情的传递,民间使用远没有现代广泛。古代快递员被称 为“健步”“邮人”“驿足”“递夫”,如果快递变成慢递,或将邮件递错、丢失等,都将被 严惩。 ③汉代设“传驿”,用于传递紧急文书。当时的传驿机构已有专用车,这种专用车叫 “传车”。当时,用马车快递叫“传”,用马速递称“驿”。东汉以后,“传车”逐渐被淘汰, 马成为快递的主要交通工具,称为“马递”。在投递过程中,一般是“换马不换人”,投递 员一般跑完全程。 ④古代快递对里程、速度都有具体的规定,这叫“程限”。汉代“马递”要求日行四 百里,这是当时的速度极限了。隋唐时期,如果是急件,要求日行三百里。更急的,如送 赦免文书,则日行五百里。宋代的快递“急脚递”,是在步递和马递的基础上创立的。急 脚递并非人力的步递,也是一种马递,要求日行四百里。元代的“急递铺”,更接近今天 的快递公司,程限与宋代一样。 ⑤现代快递是物流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特点是“快”,能够在短时间内将物品 运达目标地点。但是,由于要经过不同的站点,环节较多,易使物品流失或损坏,安全系 数相对较低。 ⑥现代快递,由于运输方式和客户需求的不同,通常分为不同的快递服务种类,具体 如下: 类别 类型 特点 运输 方式 航空快运 最为快捷,已经成为快运的常用方式之一 公路快运 是目前运输量最大的快运方式 铁路快运 运量大、安全、准时 水上快运 适合大宗物品尤其是有时间需求的特殊物品的 运输 运输 速度, 特快专递,门到门或桌到桌服务,速度更快,多是紧急的小物品,以文件和小包裹为 主 一般快递,速度和安全系数都一般,适合一般物品⑦目前我国有 8000 多家快递企业, 从业人员达到 90 多万,已经跃升为全球第二大的快递国家。2015 年快递业务量完成 206 亿件,同比增长 48%,最高日处理量超过 1.6 亿件;快递业务收入 2760 亿元,同比增长 35%;预计 2016 年业务量完成 275 亿件,同比增长 34%;快递业务收入 3530 亿元,同比增 长 28%。中国快递行业目前处于国内快递行业和国际快递巨头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相对国 际快递巨头而言,中国快递企业业务发展程度还很低,现在的快递业务量还不到 GDP 的 0.3%,与发达国家达到 GDP 的 1%相比差距还很大。(根据《读书文摘》等资料整理) 5.阅读全文,比较古代快递与现代快递的异同。(4 分) 6.本文语言准确严谨,请以第①段画线句为例简要分析。(5 分) 7.请指出文章第⑥段使用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5 分) 8.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什么是现代快递。(4 分) (二)(22 分) 爱的尊严 王永光 ①将近五一小长假,来银行取钱的人挤满了大厅,一个接一个取钱、存钱、转账的, 忙得我头都要大了。这天快中午的时候,一个 30 岁左右民工模样的男人在被我叫了号以 后凑上来,一个 20 多岁的女人也紧跟过来。我生气地脸一黑喝道:“排队,叫了号再过 来。”可是那女人还是没有回转的意思,民工兄弟不好意思地冲我笑笑:“我们一起的。” ②他把银行卡递进来说:“取点零花儿。”我一下子就急了:“取小额到外面自动取 款机上去取!”他一脸难为情地说:“我们就在这里取吧,排了半天队了。” ③“给你说了到外面去取、到外面去取,你怎么就听不明白呢……”我急了。 ④可那民工兄弟还是坚持在窗口取。“天!我服了。”没奈何,我只好把银行卡接了过 来,没好气地说:“取多少?” ⑤民工兄弟说:“看看里面还有多少钱。” ⑥在密码提醒后,他输入了密码,我的脸一下子绿了…… ⑦怪不得他非要坚持在这里取,因为那卡上的钱在自动取款机上根本就取不出来。我 有些嘲笑地说:“还有 37 元 6 角——”我故意把声音拉得很长,大厅里的所有人应该都 听得倍儿清楚。 ⑧只见民工兄弟脸一红:“那……那就取 30 吧。” ⑨我心里想:取这么点儿钱还折腾我,也叫你丢丢人。不一会儿,我把 30 元钱丢给 了男人。 ⑩这时中午替班的来了,我交了班以后,匆忙去了街对面的一家面馆,因为我早就饿 坏了。 ⑪可是走进店里,却发现那民工兄弟和他的女人也在里面,女人的面前摆着刚刚盛好 的一大碗“担担面”,而男人的面前则是一碗亮亮的白开水…… ⑫女人手里拿着筷子,却怎么也不见落进碗里,表情阴郁。民工兄弟见我走了进来, 一下子红了脸,向里面转了一下头,大概是因为刚才在银行里的窘态,有些害羞。 ⑬我也忙知趣地快走几步来到吧台对老板娘说:“来一小碗担担面,打包带走。”在 等面的几分钟里,我听见民工兄弟低声对女人说:“吃吧,你吃点吧!不为自个儿,也得 为肚子里的孩子。”声音里明显带着哀求。我侧眼一看才发现女人是个孕妇。“我知道这事 儿怨我,我不该把攒的钱借给刘三儿,可人家刘三儿他爹在医院里等着救命呢,你叫我说 个啥?本以为过年老板还能给咱发两千,谁知道工地被质监局查封。吃吧,吃了这碗饭, 咱就回家,搭大志的货车走……” ⑭我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脸也跟着一下子红了,后悔不明真相的自己刚才那么对他。 ⑮我拿了面,塞给老板娘 15 元钱,小声对她说:“再给西边最北头那张桌子上碗面, 我结账!我老家一个兄弟。”然后快步跑出了面馆。⑯我不想当面说清,是不想让民工兄弟再难堪。他是个好人,是个同伴遇到难处会毫 不犹豫帮一把的好心人,是个懂得疼老婆、对孩子负责的好男人。而我需要做的不是堂而 皇之的施舍,而是替他好好维护他那份虽然艰难、但却高贵的——爱的尊严。也让他觉得 这世界上还有和他一样的好心人,让他可以有信心、有勇气把内心那份爱的尊严继续下去、 坚持下去…… 9.请从文中找出“我”面对民工夫妇情感变化的词语。(2 分) ________→嘲笑→________→感动 10.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分析文章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5 分) 11.结合语境,说说第⑫段中“女人手里拿着筷子,却怎么也不见落进碗里,表情阴郁” 的原因是什么。(5 分) 12.选文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5 分) 13.文中最令你感动的人是谁?请结合选文说说原因,并联系实际谈谈你的感悟。(5 分) (三)(15 分)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 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 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 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 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 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 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 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 分) (1)惩山北之塞( ) (2)杂然相许( ) (3)投诸渤海之尾( ) (4)始一反焉( )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 分) (1)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16.写愚公及其子孙们移山,为什么要穿插“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跳往助之”的情节? (5 分) 三、写作(55 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人生如登山。或许因为太在意登上山顶,我们往往没有慎重选择路径就匆匆出发。 于是,有人踏上大道,有人走进小路,有人奔向捷径,有人闯入险途。有的路,平坦 而通畅,带给你的是安稳或者平庸;有的路,崎岖而险峻,带给你的是精彩或者伤害。 选择的路合适,你会顺利登上山顶;选择的路不合适,即使登上山顶,也会遍体鳞伤。 决定人生状态的不是山顶,而是你选择的通向山顶的那条路。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寓意立意,自拟题目,不少于 600 字。文中如果需要出现人名、 地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第六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1.(1)①塞上燕脂凝夜紫 ②铜雀春深锁二乔 ③蓬舟吹取三山去 ④一曲新词酒一杯 ⑤不觉船移 ⑥簪缨散 ⑦飞鸟相与还 ⑧与民由之 (2)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2.(1)轰 pō lǜ (2)坐无虚席 座无虚席 (3)D (4)示例:你怎能不在气质上、人格上受到感染呢? 3.(1)狗·猫·鼠 二十四孝图 (2)①范爱农 ②衍太太 4.(1)材料一:我国家规历史悠久(或我国家规起源早)。 材料二:古代家规内容相近(或古代家规重视伦理道德)。 材料三:古代家规影响深远(或古代家规有积极影响)。 (2)示例:①理解:人一生的成败与所交的朋友是否贤德(贤能)有关,所以不能不谨 慎。理由:它告诫我们对朋友要甄别筛选,谨慎交往。 ②理解:在没下雨时就应做好准备,不要等到口渴时再去挖井。理由:它告诫我们做 事应早做准备,避免被动。 (3)内容:画面由一双筷子和一个盘子组成,盘中的“约”字的一点是一粒米。 寓意:文明餐桌行动是我们共同的“约定”,节约要从我做起,从节约一粒米开始。 二、(一)5.相同点:速度快,路程长。不同点:服务的对象或主要用途不同,古时候 主要用于政令、军情的传递,民间使用远没有现代广泛;而现代则是广泛运用。快递 的途径、工具和运输方式不同,古时候主要是步递和马递,现代则是借助现代交通工 具(如飞机等);因为工具不同,所以,快递的时效也是不同的。 6.“据《周礼·秋官》记载”“这已在殷墟甲骨文中得到证实”说明有资料可循,并 非作者杜撰;“行夫”“虽道有难,而不时必达”引用古籍,体现了语言的严谨;“雏 形”说明是未定型前最初的形式,与当时的情形相符,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7.分类别、列图表、作比较。具体地说明了现代快递由于运输方式和客户需求的不 同,通常分为不同的快递服务种类;使人们对现代快递的类别、类型及其特点有一个 清楚的认识。 8.示例:现代快递是一种短时间将物品运达目标地点的物流服务。 (二)9.生气 后悔10.运用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生动写出“我”在听到民工兄弟坚持要在窗口取钱后 的疑惑、埋怨、不耐烦与生气的样子。 11.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心疼丈夫。丈夫因为没钱,为自己买了一大碗面,而他却 喝白开水,所以心疼、难受,吃不下面。二是埋怨丈夫。丈夫瞒着她把钱借给别人, 而两人连生活费和回家的路费都没有,所以埋怨、生气,吃不下面。 12.①交代“我”默默为民工兄弟买一大碗面而后离开的原因,点明主旨;②议论抒 情,升华主题;③表达对民工兄弟的评价和赞美。 13.示例:最令我感动的人是民工兄弟,因为他乐于助人,是个同伴遇到难处会毫不 犹豫帮一把的好心人,是个懂得疼老婆、对孩子负责的好男人。在生活中,如果我们 常常伸出援助之手,帮助身边有困难的人,人人都献出一份爱,我们的世界就会更美 好。 (三)14.(1)苦于 (2)赞同 (3)之于 (4)通“返”,往返 15.(1)我跟你们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向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 岸,好吗? (2)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连小孩和寡妇都比不上。 16.文章安排这个情节,一方面“遗男”“跳往助之”,表示愚公移山的伟大壮举得到 了众人的支持,连小孩都来帮忙,说明移山是“北山”人的共同愿望;另一方面从表 达上看,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避免了单调,“跳往助之”四字,把孩子欣欣然的姿 态写了出来。 三、17.思路解析:从理解题意的角度来看,综观整则材料,不难从中找出关键句“决定 人生状态的不是山顶,而是你选择的通向山顶的那条路”。要抓住的关键词“山顶” “选择”“路”,要讨论的是它们之间的关系。既然“人生如登山”,那么毫无寓意地 直接谈登山、只谈登山,就是没有理解题干的深刻含意。应该谈人生的意义;谈人生 的追求;谈怎样实现人生的理想;谈人生道路上应该做的准备;谈生命智慧和人生哲 学,等等。 例文略。 第一学期 期末测试卷 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其中卷面书写占 3 分)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 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10 分)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 ①富贵不能淫,______________,威武不能屈。(《〈孟子〉二章》) ②________________,塞上燕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 ③芳草长堤,_____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采桑子》) ④________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⑤争渡,争渡,__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如梦令》) ⑥___________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诗句。 ①陶渊明的《饮酒(其五)》一诗中,最能表现作者闲适恬淡的心境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杜甫的《春望》一诗中,运用移情于物的手法表现作者悲苦沉痛心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9 分)勇气是我们生命当中最鲜艳的一抹颜色,勇气是逆境当中绽放的光芒,它是一笔 财富,拥有了勇气就拥有了改变的机会。 李白的“直挂云帆济沧海”,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些勇气都彪 bǐ ng 在史册上,在故事中流传,铭记在人心底。爱憎分明是一种勇气,潸然泪下也是一 种勇气。勇气有时候是一舜间的闪念,有时候是一辈子的执念。勇气是在你看清了生 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愿你我胸怀勇气,过好今天,明天,未来的每一天!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彪 bǐng(  )  爱憎(  )分明  潸(  )然泪下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文中“执念”的意思是(  ) A.执意  B.怀念  C.执着  D.思念 (4)调整画线句的语序,使之与前后文保持一致。 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4 分) (1)《昆虫记》是法国杰出的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它不仅是一部________,也是 一部________。(  )(2 分) A.文学巨著 科学百科   B.文学巨著 科幻巨著 C.散文专集 科学百科   D.优秀小说 科普小说 (2)法布尔被誉为(  )(2 分) A.昆虫界的圣人 B.昆虫界的荷马 C.昆虫界的莎士比亚 D.昆虫界的托尔斯泰 4.吉米到中国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他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请你给予帮助。(12 分) (1)【辨年龄说名称】出席宴会的人,年龄有如下特点:①十几岁孩子 ②三十多岁青年人  ③四十多岁中年人 ④七十多岁老人 请你按照示例,说说它们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叫法。(3 分) ①十几岁孩子——垂髫 ②三十多岁青年人——________ ③四十多岁中年人——________ ④七十多岁老人——________ (2)【作古诗领报酬】吉米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被校刊登载了,稿费以每字 10 元来计算(只 算正文,不计标题和标点)。吉米写收据时,不会用汉字大写数字的标准写法来写金额, 请你帮帮他。(2 分) 已领金额:____________________元。 (3)【读美文理语序】今天的课堂作业中有一道语序排列题,吉米被难住了,请你帮他把 语序排列好,选择排序正确的一项(  )(3 分) 汉字,你是中华文化的载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 的长河,奔涌不息,五千年的文化,在你的舞蹈里,源远流长。 ①采菊东篱的悠然、带月荷锄的自在,因为你而淡泊成最美的风景 ②玄妙灵动的狐女、机智勇敢的屠户,因为你而随乡道草庐的茶香流传 ③石壕村中的夜啼、“安得广厦千万间”的呼声,因为你而伴着诗人的忧愤振聋发聩 ④河畔婉转的雎鸠、白露时节的蒹葭,因为你而一起被采进《诗经》的抑扬顿挫 A.③②①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④①③②(4)【总经验写感悟】吉米在中国学习了一年,即将回国的时候,写了一段感悟。感悟中 有不少问题,请你帮他改正。(4 分)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值得世界人民学习。(A)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使 我学到许多做人的道理,比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格 物致知”等等。我最感兴趣的是中国古典诗词,(B)它的内容丰满多彩,是中国人民智 慧的结晶,是中国的瑰宝,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 ①A 处画线句有成分残缺的语病,应将__________________删去。 ②B 处句子用词不当,应将“__________”一词改为“__________”。 二、阅读(6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24 分) 冰雪精灵——雾凇 ①如果说冰雪是冬天的信使,那么,雾凇一定是信使的精灵。 ②“寒江晓雾,正冰天、树树凇花云叠。昨夜飞琼千万缕,谁剪条条晴雪?冰羽晶莹, 霓裳窈窕,欲舞高寒阙。烟波照影,翩翩思与谁约?” ③从古至今,赞美雾凇的诗词太多了,但好像千言万语都无法描述那种通透灵动的美。 它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更是天地间的造化,是可遇不可求的上天的赠予。 ④雾凇非冰非雪,是冬季低温环境中,空气中的水汽直接凝华或者是无数 0℃以下的过 冷雾滴随风在树枝等物体上不断积聚冻黏的结果,表现为白色不透明的冰晶沉积物。 ⑤形成雾凇的气象条件非常苛刻,要求冬季寒冷漫长,而且空气中水汽充足。【甲】 其次,雾凇的形成要求天晴少云,静风或是风速很小。【乙】冬季,空中的云像是大地的 一床被子,夜间有云时,削弱了向外的长波辐射,使地面气温降低较慢,昼夜温差相对较 小,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就不会凝结。【丙】若是掀掉了这床被子,热量就更多地散发出 去,使得地面温度降低,为水汽的凝结提供了必要条件。【丁】大风是雾凇形成过程中的 天敌,它总能把形成过程中结构松散的冰晶吹散,即使簇拥在一起的雾凇也会被吹得无影 无踪,微风或静风条件为水汽凝结凝华成雾凇提供保障。 ⑥雾凇的形状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过冷雾滴碰到冷的地面物体后迅速冻结成粒状的小 冰块,叫粒状雾凇(或硬凇),它的结构较紧密;另一种是由雾滴蒸发时产生的水汽凝华而 形成的晶状雾凇(或软凇),结构较松散,稍有震动就会脱落。 ⑦由于雾凇中雾滴与雾滴间空隙很多,不仅看起来轻盈洁白,附着在树木上,宛如琼 树银花,清秀雅致,也具有很多内在的优秀品质。人们在观赏玉树琼花般的吉林雾凇时, 都会感到空气格外清新舒爽、滋润肺腑,这是因为雾凇蓬松的结构能够吸附大量空气中的 污染颗粒,是空气的天然“净化器”。 ⑧雾凇是天然的“负氧离子发生器”,在有雾凇时,负氧离子增多。据测,吉林松花 江畔在有雾凇时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可达上千至数千个,比没有雾凇时的负氧离子数量多 5 倍以上。 ⑨此外,雾凇还是环境的天然“消音器”。雾凇由于具有浓厚、结构疏松、密度小、 空隙度高的特点,对音波反射率很低,能吸收和容纳大量音波。在形成雾凇的成排密集的 树林里感到幽静,就是这个道理。 ⑩“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雾凇是大自然不可多得的馈赠,就像人生 一样,只有做好充分准备,觅得良机,才会成就一场繁华。(选自《气象知识》2018 年第 2 期,作者张敏,有改动) 5.对画线部分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甲】【乙】【丙】//【丁】 B.【甲】//【乙】【丙】//【丁】 C.【甲】【乙】//【丙】【丁】D.【甲】【乙】//【丙】//【丁】 6.第⑥段使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各有何作用?(6 分) 7.选文从雾凇外表的____________的美说到雾凇形成的条件,再说到雾凇内在的 ____________,运用了________顺序。(3 分) 8.请用平实的语言概述雾凇在改善环境方面的作用。(6 分) 9.雾凇奇观的形成给你哪些启示?(6 分) (二)(22 分) 幽幽七里香 ①这世界哪怕再叫人失望,也总有一种叫美好的东西在暗地里生长。 ②三层小楼,粉墙黛瓦,阅览室设在二层。靠楼梯的一面墙上,满满当当的,摆的全 是书。朝南的窗户外面,植着七里香。人坐在室内看书,总有花香飘进来,深深浅浅,缠 绵不绝。 ③这是当年我念大学时学校的阅览室。对于像我这样痴迷读书而又无钱买书的穷学生 来说,这间免费开放的阅览室,无疑是上帝赐予的一座宝藏。在那里,我如饥似渴,阅读 了大量中外文学书籍。 ④其实那时,我心卑微。我来自贫困的乡下,无家室可炫耀,又不貌美,穿衣简朴, 囊中时常羞涩。在一群光华灼灼的城里同学跟前,我觉得自己真是既渺小又丑陋。 ⑤是读书使我的内心慢慢地变得丰盈。那真是一段妙不可言的光阴。每日黄昏,一下 课,我匆匆跑回宿舍,胡乱塞点食物当晚饭,就直奔阅览室。看管阅览室的管理员,是个 三十多岁的年轻人,个高,肤黑,表情严肃。他一见我跑去,就把我看的《诗经》取出来, 交到我手上,把我的借书卡拿去,插到书架上。这一连串的动作,跟上了发条似的,机械 连贯,滴水不漏。我起初还对他说声“谢谢”,但看他反应冷淡,后来,我连“谢谢”两 字也免了,只管捧了书去读。 ⑥读着读着,我贪心了,想把它据为己有。无钱购买,我就采取了最笨的也是最原始 的办法——抄写。一本《诗经》连同它的解析,我一字不落地抄着,常常抄着抄着,就忘 了时间。年轻的管理员站在我身边许久,我也没有发觉,直到他不耐烦地伸出两指,在桌 上轻叩。“该走了,要关门了。”语调冷冷的。我才大吃一惊,抬头,阅览室的其他人已走 光,夜已深。 ⑦我不好意思地笑笑,归还了书。窗外七里香的花香,蛇样游走,带着露水的清凉。 我心情愉悦,摸黑蹦跳着下楼,才走两级楼梯,身后突然传来管理员的声音:“慢点走, 楼梯口黑。”依旧是冷冷的语调,我却听出了温度。我站在黑暗里,独自微笑很久。 ⑧那些日子,我就那样浸透在《诗经》里,忘了忧伤,忘了惆怅,忘了自卑。我蓬勃 如水边的荇菜、野地里的卷耳和蔓草。我只是单纯地迷恋着,挚爱着,无关其他。 ⑨很快,我要毕业了。我突然收到了一份礼物,是一本《诗集传·楚辞章句》,岳麓 书社出版的,定价七元六角,厚厚的一本。扉页上写着:赠给丁小姐,一个爱读书的好姑 娘。下面没有落款。 ⑩我不知道是谁寄的,我猜过是阅览室那个年轻的管理员。我再去借书,探寻似的看 他,他却毫无异常,仍是一副冷冰冰的样子,表情严肃。我又怀疑过经常坐在我旁边读书 的男生和女生,或许是他?或许是她?他们却埋首在书里面,无波,亦无痕。窗外的七里 香,兀自幽幽地吐着芬芳。⑪我最终没有相问。这份特殊的礼物,被我带回了故乡。后来,又随我进城,摆到了 我的办公桌上。我结婚后,数次搬家,东迁西走,丢了很多东西,它却一直被我珍藏。每 当我的目光抚过它时,心中总有一丝细微的温暖。我知道,这世界哪怕再叫人失望,也总 有一种叫美好的东西在暗地里生长。 (丁立梅/文,选自《愿全世界的花都好好地开》,有删改) 10.联系全文,体会标题中“七里香”的含义。(4 分) 11.梳理全文,根据提示完成下列表格。(3 分) 故事情节 阅读书籍 抄写《诗经》 A     珍藏礼物 内心感受 B     愉悦 猜疑 C     12.语言品味。(6 分) (1)读着读着,我贪心了,想把它据为己有。无钱购买,我就采取了最笨的也是最原始的 办法——抄写。(赏析加点词语) (2)我就那样浸透在《诗经》里,忘了忧伤,忘了惆怅,忘了自卑。(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 子) 13.第②段或第⑩段的画线句,任选一处,说说它有什么作用。(6 分) 14.猜一猜谁最有可能送“我”礼物,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3 分) (三)(16 分)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 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 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 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乙】故方其盛也,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①困之,而身死 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②,而智勇多困于所溺③,岂独伶人也哉?(节选自欧 阳修《伶官传序》,有改动) 【注】①伶人:乐工。在宫廷中有官职的伶人叫伶官。②忽微:微小的事。③所溺: 所溺爱的事物。 1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 分) (l)舜发于畎亩之中    发:____________ (2)行拂乱其所为   乱:____________ (3)曾益其所不能   曾:____________ (4)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出:____________ (5)及其衰也   及:____________ 1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1)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2)岂独伶人也哉? 17.【甲】文所谈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与【乙】文中哪句话有异曲同工之妙?(3 分) 18.试用一个成语概括【甲】【乙】两文共同论述的道理,并说说你得到的启发。(4 分) 三、写作(50 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给我一个微笑就够了/如薄酒一杯,像柔风一缕/这就是一篇最动人的宣言呵/ 仿佛春天,温馨又飘逸。”(汪国真) 请以《给我一个____________就够了》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作文。 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 一、1.(1)①贫贱不能移 ②角声满天秋色里 ③隐隐笙歌处处随 ④无可奈何花落 去 ⑤惊起一滩鸥鹭 ⑥东风不与周郎便 (2)①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②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2.(1)炳 zēng shān (2)一舜间 一瞬间 (3)C (4)流传在故事中 3.(1)A (2)B 4.(1)②而立 ③不惑 ④古稀 (2)肆佰 (3)D (4)示例:①“使” ②丰满多彩 丰富多彩 二、(一)5.B 解析:本题考查对语段内容的梳理和层次的划分。【甲】句说明形成雾 凇的另一个重要条件——天晴少云,静风或是风速很小;【乙】【丙】句具体阐释了“天 晴少云”的条件,【丁】句具体阐释了“静风或是风速很小”的条件。由此可知,【甲】句 与【乙】【丙】【丁】句之间为总分关系,【乙】【丙】句和【丁】句之间又是并列关系。综 上,便可得出正确的层次划分。 6.①分类别:明确说明了雾凇的两种主要形状;②作诠释:准确解释了硬凇与软凇 的特征和区别,让读者对雾凇的认识更加明晰。 解析:本题考查对说明方法的分析。注意题干中“哪两种”“各”的提示与要求,以 防丢失分数。阅读第⑥段,由“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另一种是……”可判断运用了分 类别的说明方法,说明了雾凇的两种主要形状,分类别的一般作用是使说明事物更加清楚 明白。其中“一种是过冷雾滴碰到冷的地面物体后迅速冻结成粒状的小冰块,叫粒状雾凇 (或硬凇)”的内容是对雾凇的一种形状进行了解说,这恰恰符合作诠释的特点,因此本段 还运用了作诠释的说明方法,而作诠释的说明方法的作用是使事物更浅显易懂,让读者易 于接受。综上,分条目作答即可。 7.通透灵动 优秀品质 逻辑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梳理与把握。通读全 文,据其内容且抓住中心句不难得出选文的行文思路。选文第①—③段是对雾凇外表的通 透灵动(在第③段提取)的美的说明,第④⑤段说明了雾凇形成的条件,第⑥段说明了雾凇 的两种主要形状,第⑦—⑩段说明了雾凇内在的优秀品质(在第⑦段提取)。这是一种由表 入里的逻辑顺序。 8.①吸附污染颗粒;②产生负氧离子;③吸收和容纳大量音波。解析:本题考查提取归纳相关信息的能力。题干要求概述雾凇在改善环境方面的作用。 首先通过关键词“改善环境”来确定答案所在的区域,即第⑦—⑨段。然后从中提取出 “雾凇蓬松的结构能够吸附大量空气中的污染颗粒”“在有雾凇时,负氧离子增多”“对音 波反射率很低,能吸收和容纳大量音波”三个与雾凇改善环境相关的句子,将这三处语句 进行删减、提取、概括,变为精练的内容,分条目作答即可。 9.人生的成功如同雾凇奇观的形成,需要做好充分准备,付出艰辛努力,还要抓住 机遇。 解析:这是一道阅读感悟题目,答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雾凇奇观的形成”在 文中的说明主要是在第⑤段,它形成的条件非常苛刻,由此联系人生的成功,可得出相同 点(都需要做好准备,付出艰辛努力)来阐述启示。 (二)10.表面义是指窗外种的七里香,深层义是指他人的友善和关爱让“我”感到的 温暖和美好。 解析:本题考查解读文题含义的能力。解读文题含义,应该首先回答文题 的表层含义即字面意思,如“七里香”表面指种在窗外的七里香,再解读其比喻义、引申 义或象征义。如这里的“七里香”,结合文本中所叙的故事情节,如阅读书籍时看管阅览 室的管理员给“我”的美妙的内心感受等,可理解为他人的友善和关爱让“我”感受到的 温暖和美好。 11.A 收到礼物 B 美妙(丰盈、痴迷) C 感动(感恩、温暖)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本 的整体感知。要求概括文本主要情节及情节发展过程中人物的内心感受。本文情节发展分 为四个部分,即“阅读书籍”“抄写《诗经》”“收到礼物”“珍藏礼物”,情节发展过程中, 人物的心理感受分别为“美妙(丰盈、痴迷)”“愉悦”“猜疑”“感动(感恩、温暖)”,故 A 处填写“收到礼物”,B 处填写“美妙(丰盈、痴迷)”;C 处填写“感动(感恩、温暖)”。 12.(1)“贪心”本义为贪得无厌,这里贬义词褒用,写出了“我”对知识的渴求(对 读书的痴迷热爱)。 (2)示例:运用了排比(反复)的修辞手法,三个“忘了”强调了读书 (《诗经》)对“我”的影响之大。 解析:本题考查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的能力。(1) 要求赏析加点的词语。首先要明确被赏析的词语表达了什么意思,如“贪心”一词,本义 指贪得无厌,不知足;然后分析该词是在表达什么,如这里的“贪心”明显是贬义词褒用; 最后回答该词表达效果怎样,如“写出了‘我’对知识的渴求(对读书的痴迷热爱)”。(2) 要求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首先需要准确定位该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根据“忘了” 的多次出现,可判断出该句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三个“忘了”句很明显是排比修辞; 再分析句子表达了什么意思,即读书(《诗经》)对“我”的影响之大,运用反复修辞,一 般起强调作用。 13.示例一:选第②段画线句。作用:照应文章标题,交代了清雅的看书环境,烘托 了“我”读书时愉悦的心情。 示例二:选第⑩段画线句。作用:照应前文(文章标题), 交代了清雅的看书环境,烘托了乐于助人者的人物形象。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重点文段 作用的能力。首先考量句子所处的位置,如第②段位于文章开头,再看文段写了什么内容, 如第②段描写了环境。再从结构和内容两个角度去分析作用。开头段一般会照应文章标题, 如第②段画线句中的“植着七里香”,与文章标题“幽幽七里香”中的“七里香”相呼应; 环境描写一般烘托人物心情,如第②段烘托了“我”读书时愉悦的心情;文章靠后的段落 往往照应前文或标题,如第⑩段画线句“窗外的七里香,兀自幽幽地吐着芬芳”中的“七 里香”照应了文题,也与前文“朝南的窗户外面,植着七里香”相照应,且本段也属于环 境描写,烘托了乐于助人者的人物形象。 14.示例一:图书管理员。根据文中“我”每次来读书他都熟练地帮“我”取书,可 见他知道“我”的读书喜好;“我”抄写《诗经》时,他在“我”身边站了许久;夜里 “我”下楼时他善意提醒“我”慢点走,可见他是个表面冷漠内心和善的人;他根据借书 证知道“我”姓“丁”;从文章详略安排来看,作者在文中对图书管理员花的笔墨最多, 所以他送书给“我”的可能性最大。 示例二:“我”身边的男生(女生)。在阅览室他(她) 经常坐在“我”身边,知道“我”读书的喜好;见“我”衣着简朴,估计“我”囊中羞涩,为了“我”毕业后还能继续读到古诗,所以送书给“我”。 解析:本题考查把握文意的 能力。题目要求我们结合文意谈谈谁最有可能送书给“我”,只需要分析文中相关的细节 描写即可得出结论,如“我”每次来读书,图书管理员都熟练地帮“我”取书,可见他知 道“我”的读书喜好;还有“我”身边的男生或女生,见“我”衣着简朴,估计“我”囊 中羞涩,为了“我”毕业后还能继续读到古诗,所以送书给“我”。有理有据地回答即可。 (三)15.(1)兴起,指被任用。 (2)扰乱。 (3)同“增”,增加。 (4)指在国外。 (5)等到。 16.(1)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 (2)难道只有溺爱伶人才会这样吗? 17.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18.示例:居安思危。启发:要自觉经受艰难困苦的磨炼,逆境中求生;要时刻警醒 自己,注意细节,加强反思等。 【乙参考译文】 因此,当他兴盛时,普天下的豪杰,没有谁能和他相争;到他衰败 时,数十个乐工就能把他困住,(他)身死国灭,被天下人耻笑。祸患常常是由微小的事物 积累起来的,聪明有才能和英勇果敢的人,也常被自己所溺爱的事物困住,难道只有溺爱 伶人才会这样吗? 三、19.思路解析:【审题立意】该作文是一篇半命题作文,要求我们自己将题目补 充完整。补充的内容,可以是具体事物,也可以是抽象事物。例如,可以填写“微笑、鼓 励、眼神、拥抱”等等,叙述他人的行为或反应给自己带来的积极影响、正能量。 【构思选材】在材料的选择上,要关注生活实际,写自己的亲身经历,这样才会有内 容真实、情感真挚的效果。可以通过写自己一次考试失利之后,回到家里,妈妈却用微笑 迎接自己,又面带微笑帮助自己分析考试失利的原因,使自己重新鼓起勇气,投入新的学 习生活中,最终赢得了下一次考试的胜利。当然,也可以从反面构思立意。例如:“我在 一次考试中意外失利了,回到家里,遭到了大人的严厉批评,尤其是妈妈那严厉的眼神, 给我的心理带来了阴影,久久挥之不去。我期待妈妈慈祥的眼神,鼓励的眼神,以便帮助 我战胜考试的失利。”这种构思,新奇巧妙,值得借鉴。 【写作手法】注意运用细节描写、以小见大、对比等写作手法,使文章的内容更丰富, 更有吸引力。 例文略。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