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高一历史上册单元同步测试题全套及答案(中)
加入VIP免费下载

部编版高一历史上册单元同步测试题全套及答案(中)

ID:402761

大小:3.41 MB

页数:53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部编版高一历史上册单元同步测试题全套及答案(中) 刷题课时练 11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一、选择题 1.北宋诗人苏轼在一首诗中写道“君不见前年雨雪行人断,城中居民风 裂骭。湿薪半束抱衾裯 ,日暮敲门无处换。岂料山中有遗宝,磊落如磐万车 炭。”诗中的山中遗宝指的是(  ) A.木柴 B.煤 C.石油 D.铁矿 解析:宋代煤的开采量很大,首都东京的居民普遍使用煤作燃料,苏轼 这首诗名为《石炭》,石炭指的就是煤,B 项正确,其他三项错误。 答案:B 2.北宋真宗时,益州 16 家富商联合发行“交子”,在市场流通;宋仁宗 天圣元年改由政府发行,以铁钱为后备金,流通区域仍限于四川;南宋绍兴 三十年“初命临安府印造‘会子’,许于城内外与铜钱并行”,“千里之远, 数万之缗,一夫之力克日可到”。对该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 A.宋代纸币取代金属货币 B.“会子”成为了世界上最早发行的纸币 C.长途贩运贸易开始出现 D.纸币经历从信用凭证到官方法定的过程 解析:题干叙述了纸币从北宋至南宋发展的过程,即从富商联合发行到临安府印造,体现了纸币从信用凭证到官方法定的过程,D 项正确;到封建 社会结束,纸币都没能取代金属货币,A 项错误;“交子”是世界上最早发 行的纸币,B 项错误;长途贩运贸易在北宋之前早已出现,C 项错误。 答案:D 3.下图为《清明上河图》,下列哪一选项是对这幅画卷的真实描绘(  ) A.魏晋南北朝 佛教故事 B.唐朝 民族关系 C.北宋 社会风貌 D.明朝 山水和花鸟 解析:《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东京街市的繁华,C 项符合题意。 答案:C 4.宋代限制各国朝贡使团的规模,下令“擅载外国入贡者”,将处以“徒 二年,财物没官”的惩罚;同时鼓励海商招徕蕃商来华贸易,“蕃商有愿随 船来宋国者,听从便”。这说明宋代(  ) A.逐步放弃朝贡贸易的体制 B.加强了海外贸易的管理和征税 C.调整重农抑商为官商分利D.对海外贸易采取了务实的政策 解析:根据材料“宋代限制各……规模”得出宋代未放弃朝贡贸易,故 A 项错误;材料未提及对海外贸易征税,故 B 项错误;材料未提及调整经济政 策和官商分利,故 C 项错误;宋朝一方面限制朝贡贸易规模,另一方面鼓励 海外民间贸易,为国家减轻财政负担、推动民间对外贸易的发展,可见采取 务实的政策,故 D 项正确。 答案:D 5.下图是元朝运河、海运路线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主要任务是运输江南的粮食 ②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③元朝大运 河改变了隋朝大运河的航线 ④促进了南北文化的交流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本题为组合选择题,可采用排除法。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已经 完成,②错误,排除含②的选项即可,B 项正确。答案:B 6.北宋时云“东南之俗好文”“西北之人尚质”,南人在科举考试中优 势突出,故北宋后期被迫采取南北分卷制度,特许北方五路别考而单独录取, 以维持取士人数之均衡。北宋南北分卷制度(  ) A.加剧了南北科举考试的竞争 B.导致了南北录取人数的失衡 C.顺应了文化中心的南移趋势 D.制约了科举取士的客观公正 解析:由“南人在科举考试中优势突出”“采取南北分卷制度”可知南 北分卷制度有失科举考试的客观公正,故 D 项正确。南北分卷制度并不能加 剧南北之间科举考试的竞争,A 项错误。B 项误读材料。根据“南人在科举考 试中优势突出”可知南北分卷制度不是顺应了文化中心的南移趋势,故 C 项 错误。 答案:D 7.下表是中国古代农民称谓变化表。这一变化反映了(  ) 朝代 夏商周 秦汉 魏晋 宋元 称谓 臣、人、众、野 人 夫、仆 田客、部 曲 佃客、庄客、农 户 A.农民对地主和国家的依附关系松弛 B.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形成和强化C.士大夫阶层不断丧失对土地的占有权 D.自耕农阶层在曲折中渐趋发展壮大 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在中国古代,井田制下奴隶集体劳作,封建小 农经济下,农民个体劳动,以及田庄经济租佃经济,这是由于中国古代土地 经营制度发生改变而导致农民对地主和国家的依附关系松弛,出现对农民称 呼的变化,A 项正确;夏商西周时期没有小农经济,B 项错误;C 项与农民的 称呼没有关系,排除;材料无法反映自耕农阶层在曲折中渐趋发展壮大,D 项错误。 答案:A 二、非选择题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京梦华录》卷三《州桥夜市》记载说:“自州桥南去…… 直至龙津桥须脑肉止,谓之杂嚼,直至三更。”而一些酒楼瓦市“不以风雨 寒暑,白昼通夜”进行营业。“杭城(临安)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 游人始稀;五鼓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最是大街一两处,面食店及 市西坊面食店,通宵买卖,交晓不绝,缘金吾不禁,公私营干,夜食于此故 也。” ——摘编自《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特征及原因析论》 材料二 宋哲宗时的殿中侍御史孙升就说:“货殖百物,产于山泽田野, 售之于城郭,而聚于仓库,而流通之以钱……城郭、乡村之民交相生养,城 郭财有余则百货有所售,乡村力有余则百货无所乏……城郭之人,日夜经营不息,流通财货,以售百物,以养乡村。” ——摘编自[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 394 (1)据材料一、二及所学,指出宋代的城市商业有何重大发展性变化。 (2)结合所学概括材料二中北宋商品经济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解析:第(1)问应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从商业的繁荣,早市、夜市 通宵营业作答。第(2)问首先根据材料,归纳出北宋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农业的 影响,然后概括对社会风气、社会结构的影响。 答案:(1)为大众服务成为商业的主流,白昼通夜进行营业,早市、夜市 均有,面食店通宵买卖,反映了基层市场蓬勃涌现。 (2)城市商业的繁荣为农产品开辟了销售市场,促进了农业的商品化和农 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容易形成奢侈之风;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分化。 刷题课时练 12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一、选择题 1.北宋僧人契嵩说:儒教“大有为”而“治世”,佛教“大无为”而“治 心”,二者皆“圣人之教也,其所出虽不同,而同归于治”。这反映了(  ) A.佛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 B.儒佛学说开始出现合流 C.佛教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D.儒学统治地位发生动摇解析:由材料可知,契嵩和尚认为儒教与佛教都是圣人之教,对治世治 心都有帮助。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契嵩和尚是看到了当时儒家文化的庞大影 响力,想借助于儒家文化来宣扬佛教,这是佛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的表现, 故 A 项正确;佛教与儒教在宋以前就开始了合流,“开始出现合流”说法错 误,故 B 项错误;由材料可知,契嵩和尚虽认为儒教和佛教处于同等重要的 地位,但儒教仍为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其统治地位并未发生动摇,故 C、D 两项均错误。 答案:A 2.北宋程颐说道:“唐有天下,如贞观、开元间,虽号治平,然亦有夷 狄之风。三纲不正,无父子、君臣、夫妇,其原始于太宗也。故其后世子弟, 皆不可使。玄宗才使肃宗,便篡。肃宗才使永王璘,便反。君不君,臣不臣, 故藩镇不宾,权臣跋扈,陵夷有五代之乱。”作者意在说明(  ) A.藩镇割据严重削弱中央集权 B.传统宗法制度受到极大破坏 C.伦理纲常有利于政权的稳定 D.佛道兴盛对儒家思想的冲击 解析:“藩镇割据严重削弱中央集权”,无法全面体现材料信息,A 项错 误;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制度已经瓦解,B 项错误;依据材料“三纲不正,无 父子、君臣、夫妇,其原始于太宗也。故其后世子弟,皆不可使”“君不君, 臣不臣,故藩镇不宾,权臣跋扈,陵夷有五代之乱”信息可知,作者强调伦 理纲常有利于政权的稳定,C 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佛道兴盛对儒家思想的冲击,D 项错误。 答案:C 3.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说:“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 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 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材料表明(  ) A.教育的功能是使人成为圣贤 B.希望人们放弃声名利禄 C.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完善道德 D.明确学生的最高学术目标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宋明理学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问题的能力。由材料“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 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 可见材料认为教育的功能是完善道德,C 项正确;A 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 除;B、D 两项没有揭示材料的本质,排除。 答案:C 4.朱熹认为 8 岁宜进入小学阶段,他花费了很大精力编著小学阶段的教 材,其中《小学》一书最为著名,该书以立教、明伦、修身、稽古为纲。这 反映出朱熹(  ) A.倡导经世致用的实学 B.是理学的集大成者 C.推动儒家伦理普及化 D.关注儿童全面发展解析:本题考查了朱熹和程朱理学。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倡导经世致用 实学的是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故排除 A 项;题干中没有体现朱熹是理学集 大成者的内容,故排除 B 项;根据“以立教、明伦、修身、稽古为纲”可知 朱熹编著《小学》的目的是为了推动儒家伦理的普及化,而不是关注儿童的 全面发展,故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答案:C 5.宋元时期,话本、杂剧的出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其流行主要是 适应了下列哪一社会阶层的需要(  ) A.官僚 B.市民 C.皇族 D.农民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宋元时期,话本、 杂剧作为一种通俗的大众文化,主要流行于城市中的市民阶层。故选 B 项。 答案:B 6.元杂剧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作为舞台艺术也取得很高成就。下列对元 杂剧的认识,正确的是(  ) A.是我国古代戏曲艺术成熟的体现 B.代表作家有关汉卿、李清照 C.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科举制的废除 D.是士大夫文学的代表形式 解析:元杂剧标志着我国古代戏曲艺术的成熟,A 项正确;李清照是宋朝词人,B 项错误;元曲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文化的需 要,科举制的废除只是重要的推动原因之一,不是根本原因,C 项错误;元 曲是世俗文化的代表,D 项错误。 答案:A 7.辽夏金元统治者十分注意本民族文化的建设,其中最重要的是创制文 字。下列有关少数民族政权文字的叙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 A.辽先后创制契丹大字、小字,用以刻石立碑 B.金在科举中开设女真进士科,用女真文字答题 C.元朝统一后,用畏兀体蒙古文修史 D.佛教高僧八思巴改制藏文字母,创造出一套拼音符号 解析:成吉思汗统一草原前夕,用畏兀体蒙古文修史,C 项错误,符合 题意;其他三项都符合史实,正确,不合题意。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 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从很多方面来看,宋朝算得上 一个政治清明、繁荣和创新的黄金时代。宋朝确实是一个充满自信和创造力 的时代。” ——美国学者罗兹·墨菲《亚洲史》材料二 宋代时,一个以拥有土地为特征的地主阶级——特别是中小地 主阶层发展壮大起来,这些人经济地位高,物质生活优裕,对文化的要求 高。……由于土地制度的变化,宋元时期的文化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整个 社会的文化素质提高了。宋元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从《东 京梦华录》中可以看到这时期城市繁荣的梗概。它使宋元社会的许多方面增 加了新因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从文化角度说明“宋是一个充满自信和创造力 的时代”。 (2)依据材料二分析宋元文化繁荣的原因。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文化角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宋词、绘 画、理学、科技等方面来分析出答案。第(2)问材料二中“一个以拥有土地为 特征的地主阶级——特别是中小地主阶层发展壮大起来……由于土地制度的 变化”“宋元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说明宋元文化繁荣的原 因:土地制度的变化,中小地主发展壮大起来;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经 济的发展。 答案:(1)宋词、文人画、理学的形成,指南针、印刷术的发明和使用等。 (2)土地制度的变化,中小地主发展壮大起来;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 经济的发展。 刷题课时练 13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一、选择题 1.三公九卿制度的基本结构从秦朝一直沿用,直到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中国古代历史中的中央官制三级制度才算寿终正寝。“寿终正寝”的标志性 事件是(  ) A.汉代设“中朝” B.唐代设三省 C.宋代设副相 D.明代废丞相 解析:“寿终正寝”即这项政治制度完全的消亡,“六部直接对皇帝负 责”,此前六部由三省管理,直接向三省负责。而三省的长官皆为宰相,因此 宰相制度被废除后,六部就直接向皇帝负责了,D 项正确;汉代设“中朝” 是为削弱宰相领导的“外朝”;唐朝设三省后有了三个宰相,分散了相权;宋 代设副相,为了分割宰相的权力,但这些都仅仅意味着宰相受到了打击,并 未彻底地消亡,排除 A、B、C 三项。 答案:D 2.“今各部之事,皆听命于阁下,所不待言,虽选曹(吏部)有员缺,亦 送揭帖与阁,然后注选。此不知胡汪当国时有此事否。夫威权日盛,则谤议 日积,谤议日积,则祸患日深。”材料说明当时(  ) A.内阁成为中央决策机构 B.六部权力已被内阁剥夺 C.内阁权势日盛带来祸患 D.相权日盛严重威胁君权 解析:本题考查了内阁。根据所学内容可知,明代内阁始终不是中央一 级正式机构,没有决策权,故排除 A、B 两项;内阁的设立是由于宰相制度的 废除,相权已经不再存在,故排除 D 项;根据“威权日盛,则谤议日积,谤 议日积,则祸患日深”可知内阁权势日盛带来祸患,C 项正确。 答案:C3.比较而言,宦官比内阁更多地得到皇帝信任,以致出现宦官专权的局 面。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宦官专权的是(  ) ①内廷宦官机构司礼监获得了协助甚至代理皇帝“批红”的权力 ②宦 官可以担任内阁首辅 ③宦官负责提督特务机构东厂和锦衣卫 ④宦官魏忠 贤一度主宰朝政,被称为“九千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③ 解析:内廷宦官机构司礼监获得了协助甚至代理皇帝批红的权力和宦官 负责提督特务机构东厂和锦衣卫使宦官能够掌握大权,导致了宦官专权,①③ 正确;明朝宦官不可以担任内阁大学士,更不能担任内阁首辅,②错误;宦 官魏忠贤一度主宰朝政,被称为“九千岁”是宦官专权的表现,不是原因,④ 错误,D 项正确。 答案:D 4.内阁大学士的日常工作主要是替皇帝浏览百官奏章,草拟处理意见, 称为“票拟”。皇帝在“票拟”的基础上,用红笔正式批复奏章,称为“批 红”。明朝中期,有的大学士深得皇帝信任,权力很大,被比喻为宰相。由此 可知(  ) A.“票拟”使内阁拥有了决策权 B.明中期恢复了丞相制度 C.宦官权力扩大制约了内阁D.实质上反映了君主专制的加强 解析:内阁大学士权力很大,被比喻为宰相,是因为皇帝的信任,这正 说明内阁的权力来自皇帝,这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体现,D 项正确;内阁只是 皇帝的咨询顾问机构,没有决策权,A 项错误;“被比喻为宰相”说明不是 宰相,明代也没有恢复丞相制度,B 项错误;C 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答案:D 5.明代《续通考·市籴考》记载:“凡外夷贡者,我朝皆设市舶司以领 之……许带方物,官设牙行与民贸易,谓之互市。是有贡舶,即有互市,非 入贡即不许其互市。”由此可知,明代(  ) A.奉行对外开放的贸易政策 B.实行官方控制下的朝贡贸易 C.对互市商品加以严格控制 D.设市舶司开始管理对外贸易 解析:结合材料“非入贡即不许其互市”来看,明代对对外贸易实行严 格限制,所以排除 A 项;由材料“凡外夷贡者,我朝皆设市舶司以领之”,可 见明代实行官方控制下的朝贡贸易,故选 B 项;材料没有体现对互市商品加 以严格控制的信息,排除 C 项;结合所学,唐代设市舶司开始管理对外贸易, 排除 D 项。 答案:B 6.明朝政府下令:禁止建造远洋船只,禁止保留超过两根以上的桅杆帆船。从此,船员只得在内地小船上当雇工,郑和的大船因搁置而烂掉。这表 明(  ) A.明朝鼓励民间贸易 B.明朝禁绝朝贡贸易 C.明朝造船技术落后 D.明朝实行海禁政策 解析:“禁止建造远洋船只,禁止保留超过两根以上的桅杆帆船”主要 是明朝实行海禁政策导致的,D 项正确;明朝禁止海外贸易,A 项错误;B 项 中禁绝不符合史实;C 项中造船技术落后不符合史实。 答案:D 7.明朝末年爆发了明末农民战争,有关明末农民战争的表述,不正确的 是(  ) A.政治黑暗,天灾流行是起义爆发的重要原因 B.农民军首领李自成攻占北京,明朝灭亡 C.明末农民战争为清军入关提供了有利机会 D.清朝摄政王努尔哈赤统军进入山海关,打败李自成 解析:率军进入山海关,打败李自成的是清朝摄政王多尔衮,D 项错误, 符合题意;其他三项都符合史实,正确,不合题意。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隋代尚书令事无不统,即不预机事,亦称政本之地。”三省 的轴心在“尚书都省”,门下、内史省的长官只能作为“参掌朝政”的辅助。 唐制:每事先经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 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还中书,中书又将上,得旨,再下中书, 中书又付门下。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如果在 实际过程中发生分歧异议,皇帝就成为当然的最高裁定者。 ——《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朱元璋压缩中书省正官和掾属编制、废行中书省、扩充六部官 制、皇太子预政,采取各种措施侵夺宰相的知情权、用人权等,进行有计划、 有步骤的政治改革。胡惟庸党案促使其下定决心,对宰相制度“斩草除根”。 朱元璋废相之后,六部尚书由正三品升为正二品,六部由宰相之下属变为由 皇帝直接指挥。六部分理庶务,事权分散,不可能对皇权构成威胁。 ——《论明朝宰相的废除与内阁制度的确立》 (1)根据材料一,说明与隋代相比唐代三省体制的不同及其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归纳朱元璋对宰相制度的改变。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 学知识,分析我国古代相权的发展趋势。 解析:第(1)问,“不同”,依据材料一信息“‘隋代尚书令事无不统,即 不预机事,亦称政本之地。’三省的轴心在‘尚书都省’……唐制:每事先 经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若可行,门 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得出:隋代尚书省处于主导地位, 而唐代三省互相分工。“影响”,依据所学知识从三省相互牵制,削弱相权、保证皇权等角度分析。第(2)问,“改变”,依据材料二信息“朱元璋……采取 各种措施侵夺宰相的知情权、用人权等……朱元璋废相之后,六部尚书由正 三品升为正二品,六部由宰相之下属变为由皇帝直接指挥”归纳得出:先有 步骤地削弱相权,后废除了宰相制度,进而提升了六部的地位。“发展趋势”, 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相权不断被分散和削弱,乃至最终宰相职位 被取消的角度回答。 答案:(1)不同:隋代尚书省处于主导地位,而唐代三省互相分工,中书 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 影响:三省地位平等,相互牵制;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 (2)改变:先有步骤地削弱相权,后废除了宰相制度,进而提升了六部的 地位。 趋势:相权不断被分散和削弱,乃至最终宰相职位被取消。 刷题课时练 14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一、选择题 1.从明初废丞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的变化说明(  ) A.皇权日益加强 B.皇权、相权矛盾日益加剧 C.相权战胜皇权,得以恢复 D.皇权、相权矛盾得到调和 解析:在我国封建社会的君主专制制度发展的过程中,一直贯穿着君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题干中涉及的两种现象都是当时君主专制加强 的核心措施,都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加强的重要表现。故选 A 项。 答案:A 2.清雍正帝命令地方大员向皇帝单独呈送密封报告,皇帝亲手批阅后返 回,不经过其他中转、收发环节,形成了密折奏事制度。对这一制度认识正 确的是(  ) A.有利于加强皇帝对地方行政的控制 B.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 C.造成官员相互猜忌,激化统治集团内部矛盾 D.提高了决策效率,避免了决策失误 解析:密折奏事制度使皇帝能够更直接、广泛地获取信息,有利于加强 皇帝对地方行政的控制,A 项正确;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的标志是 军机处的设立,B 项错误;激化统治集团内部矛盾的说法过于绝对,C 项错误; 密折奏事制度有利于提高决策效率,但不可能避免决策失误,D 项错误。 答案:A 3.清代军机处有官无吏,因此其洒扫庭院、勤杂送水等工作皆由 15 岁 以下不识字的儿童充任。这说明清代军机处(  ) A.独掌政务决策大权 B.重视保密,较为封闭 C.理政人员素质低下 D.职官简练,事务清闲 解析:由材料中的“皆由 15 岁以下不识字的儿童充任”,可知军机处重视保密工作,较为封闭,B 项正确;A、C、D 三项材料均没有体现,排除。 答案:B 4.清康熙年间,为维护国家统一采取的措施有(  ) ①设立台湾府 ②在雅克萨抗击俄军侵略 ③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④派 遣驻藏大臣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康熙年间,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在雅克萨抗击俄军侵略,并 与俄国签订《尼布楚条约》,①②正确;平定大小和卓叛乱是在乾隆年间,③ 错误;派遣驻藏大臣是在雍正年间,④错误,A 项正确。 答案:A 5.下图是乾隆皇帝颁发给西藏地方政府的金瓶,对金瓶掣签制度理解正 确的是(  ) A.金瓶掣签仪式由班禅和达赖主持 B.清政府加强了对西藏的控制C.以法律形式明确了清政府对西藏的管辖权 D.乾隆皇帝后逐渐废除 解析:转世灵童的人选必须通过驻藏大臣主持的金瓶掣签仪式来确认, 报朝廷批准,这有利于加强清政府对西藏的控制,A 项错误,B 项正确;以法 律形式明确了清政府对西藏的管辖权的是 1793 年清政府颁布的《钦定藏内善 后章程二十九条》,C 项错误;金瓶掣签制度并未废除,D 项错误。 答案:B 6.清朝政府掌管蒙古族、藏族等少数民族事务的机构是(  ) A.宣政院 B.军机处 C.理藩院 D.伊犁将军 解析:清朝政府专设理藩院掌管蒙古族、藏族等少数民族事务,地位与 六部等同,C 项正确;宣政院是元朝的机构,A 项错误;军机处不是专门管理 蒙古族、藏族等少数民族事务的机构,B 项错误;伊犁将军是清朝管理新疆 地区的机构,D 项错误。 答案:C 7.乾隆二十五年(1760 年),清政府向中国商人颁发海外渡航证明书(见图) 的主要目的是(  )A.保护中国商人经济安全 B.加强对航海管理 C.严格限制中外贸易往来 D.打击海上走私活动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中国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旨在考查学生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中 外贸易往来,材料中清政府向中国商人颁发海外渡航证明书即是重要体现,C 项表述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A、B、D 三项与清政府此举的主要目的不符, 排除。故选 C 项。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康熙帝在上谕中指出:“昔秦兴土石之功,修筑长城,我朝施 恩于喀尔喀(代指蒙古诸部),使之防备朔方,较长城更为坚固”;“秦筑长城 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 诸路瓦解,皆莫敢当。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 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也。”——摘自《清圣祖实录》 材料二 康熙大帝是一个运筹帷幄、力挽狂澜的中国皇帝,具备非凡过 人的雄才大略。然而,他最终却没能跨越封建体制雷池半步,他所开创的盛世王朝,与工业革命失之交臂,盛极而衰,很快滑向萧条冷落的帝国黄昏。 ——摘编自王龙《天朝向左,世界向右:近代中西交锋的十字路口》 (1)材料一中康熙帝“施恩于喀尔喀”指的是什么?康熙帝怎样看待“两 个城”? (2)据材料二,为什么说康熙帝是一个运筹帷幄、力挽狂澜的中国皇帝?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他所开创的盛世王朝,与工业革 命失之交臂”的原因。 解析:第(1)问在回答康熙帝“施恩于喀尔喀”指的是什么时,可结合所 学知识概括为:帮喀尔喀蒙古驱逐噶尔丹,平定噶尔丹叛乱。在比较“两个 城”时,可结合材料一中的“较长城更为坚固”“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 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也”等信息概括为:众志成“城”比长城更坚固。第(2) 问在概括原因时,可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为:内弥纷争,外抗沙俄,维护和巩 固统一多民族国家;开创“康乾盛世”。第(3)问分析“原因”时,要从清朝加 强君主专制、推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实行文化专制,阻碍社会 发展的角度组织答案。 答案:(1)帮喀尔喀蒙古驱逐噶尔丹,平定噶尔丹叛乱。众志成“城”比 长城更坚固。 (2)内弥纷争,外抗沙俄,维护和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开创“康乾盛世”。 (3)原因:强化君主专制;固守重农抑商;推行文化专制;实行闭关锁国。 刷题课时练 15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一、选择题 1.明清时期中国农耕文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并出现一些迥异于传统 经济模式的变异,这些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这里的“变异”主 要是指(  ) A.白银逐步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B.民营手工业占据了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C.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出现 D.“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产生 解析:明清时期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的雇佣关系产生属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性质,D 项正确;A、B、C 三项不属 于变异的体现。排除。 答案:D 2.明代李鼎在《李长卿集》中记载:“燕、赵、秦、晋、齐、梁、江淮 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海、闽广、豫章、楚、瓯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 而北。”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明朝时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达 B.北方是中国古代经济重心 C.明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现象出现 D.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发达 答案:A3.“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他 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这里“新的历史条件” 是指(  ) ①蓬勃发展的商品经济 ②新的生产因素和生产关系的萌芽 ③市民工商阶层的兴起 ④新航路开辟后的西学东渐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 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题目中的要求“新的历史条件”。依据所学可知,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市民工商阶层的兴起壮大,出现了资本主 义萌芽。这一时期的进步思想正是这一现象在思想文化上的反映。新航路开 辟后的西学东渐与题意不符,④排除。①②③符合题意,所以应选 A 项。 答案:A 4.文学是社会现实的反映。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反映了人们渴望世外 桃源的理想和追求,而《西游记》则塑造了敢于反抗斗争的孙悟空形象。两 者都(  ) A.描写了古代官场的腐朽与黑暗 B.反映了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C.反映了人们对公平正义的追求 D.表明等级观念受到极大冲击 解析:根据材料“人们渴望世外桃源的理想和追求”“敢于反抗斗争”并结合所学可知,东晋时期统治集团生活荒淫,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 战,赋税徭役繁重,使得有识之士壮志难酬;而明清王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制度达到了顶峰,皇权对人民的束缚已达到最大,阶级矛盾尖锐,两部作品 都反映了人们对公平正义的追求,故 C 项正确。 答案:C 5.元末明初小说《三国演义》深受宋明儒学的影响。下列小说中人物的 言论与宋明儒学思想相符的是(  ) ①张飞:“忠臣宁死而不辱。大丈夫岂有事二主之理?” ②曹操:“宁 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③李恢(投降刘备时说):“良臣相木而 栖,贤臣择主而事。” ④孔明:“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 之以死乎!” A.①②③ B.①④ C.①③④ D.③④ 解析: 宋明时期儒学强调“存天理,灭人欲”,其中的“理”反映在社 会上就是儒家伦理道德,体现在人身上即为人性,也就是说它将儒家思想与 君主专制统治紧密结合。故选 B 项。 答案: B 6.明清时期大量记叙日常生活琐事和平民百姓见闻为主的章回体的长篇 和短篇白话小说蓬勃兴起和长足发展。这主要是因为(  ) A.白话文开始兴起 B.文学素材日益丰富C.市民阶层逐渐壮大 D.思想控制空前严密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明清时期小说蓬勃兴起和发展是 因为市民阶层逐渐壮大。故选 C 项。 答案:C 7.明末清初出现了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一批进步思想家, 他们否定传统的封建统治思想,从本质上反映了(  ) A.新的经济因素的发展,要求打破思想束缚 B.儒家思想已经不能适应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 C.地主阶级改革派迅速形成和发展壮大 D.地主阶级思想家从明朝的灭亡中认真吸取经验教训 解析: 一定的思想文化是一定经济变化的反映,明末清初出现了李贽、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一批进步思想家,他们否定传统的封建统治思想, 从本质上反映的是新的经济因素的发展,要求打破思想束缚,所以答案是 A 项。 答案:A 二、非选择题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夫南国土疆,山泽连接,远民习俗,多事茶园,上则供亿赋税, 下则存活妻子,营生又(取)给,更绝他门。 ——(宋)章如愚《山堂群书考索》材料二 清人衷斡说:“清初(武夷)茶叶均系西客经营,由江西转河南, 运销关外。西客者山西商人也,每家资本约二三十万至百万。”……晋商在 湖北大量植茶、制茶主要是以出售为目的。运销地区主要是湖南、湖北、河 南、山西、陕西、甘肃、新疆等省和俄、英等国。——张正明《晋商与经营 文化》 (1)据材料一,指出影响当地居民“多事茶园”的因素。 (2)明清时期著名的“商帮”有晋商、徽商等,其划分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据材料二,归纳清初晋商茶业经营的特点。 解析:第(1)问,据材料信息“山泽连接”“远民习俗”“赋税”“存 活”“营生”可以概括为自然条件适宜、习俗传统、满足交纳赋税及日常生 活之需。第(2)问,“主要依据”由“晋”“徽”可知是按地域划分。“特点” 由“(武夷)茶叶均系西客经营”可知晋商垄断了武夷茶叶外销;由“每家资本 约二三十万至百万”可知晋商经济实力较强;“在湖北大量植茶、制茶主要 是以出售为目的”可知集种植、加工、运销一体化;由运销地区可知其兼顾 国内外贸易。 答案:(1)影响因素:自然条件适宜;具有种茶传统;种茶是家庭收入的 主要来源(或纳税和生活的需要)。 (2)依据:籍贯(地域)。 特点:垄断武夷茶叶的外销;经济实力较强;种植、加工、运销一体化; 经营范围广;国内外贸易相结合。 刷题课时练 16 两次鸦片战争一、选择题 1.1839 年林则徐在广州敦促洋人谨守合法贸易,主动上缴鸦片。在遭到 外国商人拒绝后,他宣布全面断绝对外通商,封锁烟馆,直至外国人答应交 出鸦片。林则徐采取这种“先礼后兵”的策略主要是为了(  ) A.树立平等交往的形象 B.扩大对外贸易 C.禁绝鸦片 D.应对敌强我弱的态势 解析:1839 年,林则徐被任命为钦差大臣赴广州禁烟。由材料信息可知, 林则徐采取了“先礼后兵”的策略,主要目的是禁绝鸦片,故 C 项正确。A、 B、D 三项都与材料信息不符。 答案:C 2.鸦片战争爆发前夕,一英国殖民者说:“这是把我们将来和这个帝国 的商务安放在稳固而广阔的基础之上的最有希望的机会。”这个观点的本质 是想通过战争使英国(  ) A.鸦片贸易合法化 B.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C.打开与中国进行贸易的大门 D.获得倾销商品的市场和原料供应地 解析: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是打开中国国门,把中国变为它的商品 倾销市场和原料供应地,故 D 项正确。A 项不能体现英国发动战争的本质; 由于对中国走私鸦片,英国对中国存在贸易顺差,排除 B 项;鸦片战争之前中英就有贸易往来,排除 C 项。 答案:D 3.有一座城市,凝结着中华民族五味杂陈的情怀,有繁华后一声叹息, 有沉沦时的悲号长鸣。在这里,签订过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其中“割 地”“赔款”“关税协定”等字眼曾经多少回灼伤我们的心灵。这座城市是(  ) A.北京 B.天津 C.南京 D.上海 解析:依据材料“繁华后一声叹息,有沉沦时的悲号长鸣。在这里,签 订过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等信息结合中国近代社会政治相关所学知 识可知这座城市是签订了《南京条约》的南京,因此 C 项正确。 答案:C 4.中英《南京条约》附件中规定:英国的侨民、商人同中国人发生冲突, 犯了法或成为被告,只能由英国驻中国的管事官——领事去裁判,中国政府 不得过问。这说明中国丧失了(  ) A.领土主权 B.贸易主权 C.司法主权 D.关税主权 解析:在正常情况下,外国人在中国触犯了法律,应受中国法律的制裁, 题干所述事实明显与此相违背,这说明中国的司法主权遭到践踏。故选 C 项。 答案:C 5.鸦片战争后,一些中国人认为林则徐如果有机会主持军事,中国就不会输掉战争。这种“不服输”反映出(  ) A.不了解世界形势 B.坚定的民族气节 C.痛恨清廷腐败 D.主张发展近代军工企业 解析:鸦片战争中国失败具有必然性,其根本原因是落后的封建主义不 能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故材料中的“不服输”反映出其不了解世界形势。 故选 A 项。 答案:A 6.著名的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中,蛇首、羊首、鸡首、狗首至今下 落不明,成为圆明园海外流失文物的象征。近代劫掠十二生肖兽首铜像的侵 略者是(  ) A.俄国军队 B.英法联军 C.美国军队 D.德国军队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题干材料反映了第二次鸦 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的史实。因此 B 项正确。 答案:B7.如图人物被称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能够说明这一观 点的主要依据是(  ) A.在广东主持禁烟期间,设立译馆,翻译“夷书”,开近代学习西方的 先河 B.编成《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C.编著《四洲志》,比较系统地介绍了世界上 30 多个国家的地理分布及 历史变迁概况 D.领导虎门销烟,打击英国侵略者 解析:《海国图志》是魏源的代表作,故排除 B 项;《四洲志》是林则 徐编译,而非著作的,故排除 C 项;虎门销烟体现了林则徐抗击外来侵略的 民族气概,没有体现向西方学习,故排除 D 项;林则徐在广东主持禁烟期间, 设立译馆,翻译“夷书”,开近代学习西方的先河,因此被称为近代“开眼看 世界的第一人”,故选 A 项。 答案:A 二、非选择题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强行挑起争端的主要目的是要除去中国设在经商道路上的 无数障碍。不应忘记,英国人到 19 世纪中叶几乎开始相信有一种在世界各地 经商的神圣权力,并认为一些政府禁止自己的国家自由贸易是不合自然规律、 应该受到谴责的。 材料二 按照《南京条约》,中国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并开放五个对外 通商口岸——广州、福州、宁波、厦门和上海。英国领事可以居留于这些港 口,英国商人可以在此租借土地,用于居住和经商。中国还同意实行一种按 照价值的 5%固定下来的统一关税,若要变动这一关税,须经双方同意。这一 条款剥夺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因而控制了中国的国家收入。此外,第二年 缔结了一个补充条约,承认英国人在刑事案件方面的治外法权;条约还包括 一项最惠国条款,保证英国人享有中国在将来准予其他国家享受的附加特权。 ——以上材料均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反映了英国怎样的经济政策?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在中国获取的特权及其影响。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自由贸易”的信息得出英国的经济政策, 结合工业革命后英国要打开中国市场分析根本目的。第(2)问根据材料二归纳 其特权,并分别从对中国领土、经济、司法等方面分析其影响。 答案:(1)政策:自由贸易政策。目的:打开中国大门,把中国变成其商 品市场。(2)割让香港岛,成为侵略中国的支点;开放通商口岸,便利其对华商品 输出;协商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治外法权,中国司法主权遭到 破坏;片面最惠国待遇,便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侵略。 刷题课时练 17 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 一、选择题 1.某学者说:“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 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他们”从“喜剧”走 向“悲剧”的转折点是(  ) A.定都天京 B.北伐失利 C.天京内讧 D.安庆失守 解析: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天京内讧即天京变 乱是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也是“他们”从“喜剧”走向“悲剧” 的转折点,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 C 项。 答案:C 2.如果说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准备阶段,那么其主 要依据应该是(  ) A.提出了向西方学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B.展开了既反封建又反侵略的斗争 C.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剿杀 D.它是农民阶级领导的反抗斗争,目标是推翻清朝的统治解析: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中国资产阶级民主 革命是有两个任务的,即既要反封建又要反侵略,而太平天国运动则是展开 了既反封建又反侵略的斗争,所以太平天国运动才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的准备阶段。故选 B 项。 答案:B 3.历史学家徐中约指出:“在太平天国之后,湘军和淮军的官佐因功而 擢升至重要职位,从前由满人占据的重要督抚位置现在落入了汉人之手。…… 外省大员在国是中的影响日益扩大,势力强大的巡抚和总督时时会摆脱中央 政府自行其是”。作者所阐述的核心意思是(  ) A.清政府权力的转移有利于社会进步 B.太平天国运动具有狭隘的民族主义色彩 C.太平天国运动推动了满洲贵族统治的瓦解 D.太平天国运动促使清政府的权力由满人转移到汉人 解析: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作者表明地方政权由满人占据重要位置 到逐渐被汉族官僚控制,有些地方,中央政府不能控制。这表明满洲政权的 开始瓦解,故 C 项正确。但不能因此表明政府的权力转移到汉人手里,排除 D 项。太平天国既不帮清政府,也不帮汉族地主,相反都是斗争的对象,与是 否有狭隘的民族主义色彩无关,排除 B 项。题目材料无法表明太平天国运动 有利于推动社会进步,排除 A 项。 答案:C 4.李鸿章说:“中国积弱,由于患贫。必须先求富,而后才能自强。”下列企业体现“求富”这一思想的是(  ) A.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B.开办轮船招商局 C.成立天津机器制造局 D.创办福州船政局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洋务运动。李鸿章的话反映了要发展民用工业,A、 C、D 三项属于军事工业,B 项是民用企业。 答案:B 5.19 世纪 60~80 年代中国出现了严重的边疆危机,其表现为(  ) ①英国支持的浩罕国军事首领阿古柏趁机入侵,占领南疆和北疆部分地 区 ②俄国出兵占领伊犁地区 ③法国控制了越南,把侵略矛头对准了中国  ④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注意题干中的时间要求“19 世纪 60~80 年代”。 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是在 1894 年,不符合题干时间要求,④错误,排除含 ④的选项即可,A 项正确。 答案:A 6.击败阿古柏后,左宗棠曾说:“关陇新平,不及时归还国家旧所设地, 而割弃使为别国,此坐自遗患。”清政府依据其建议,采取的政策是(  ) A.率兵收复新疆 B.设置新疆行省 C.取得镇南关大捷 D.建立理藩院解析:清政府为了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事务,根据左宗棠的建议,设立 了新疆行省,加强了对新疆地区的控制。故选 B 项。 答案:B 7.台湾彰化县绅民在县署门口张贴檄文,指出:“我台民之父母、妻子、 田庐、坟墓、生理、家产、身家性命,非丧于倭奴之手,实丧于贼臣李鸿章、 孙毓汶、徐用仪之手也”。此檄文的历史背景是(  ) A.《南京条约》后五口通商 B.《马关条约》的签订 C.《天津条约》的签订 D.英法联军攻占北京 解析:“非丧于倭奴之手,实丧于贼臣李鸿章、孙毓汶、徐用仪之手”, 说明台湾的处境跟日本和李鸿章有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指的是甲午中日 战争之后,《马关条约》的签订,B 项正确;A、D 两项均与日本无关,C 项 与台湾无关,故排除 A、C、D 三项。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农民处于社会最低层,深受剥削和压迫,有着强烈的革命性; 但是,农民阶级受落后的小农经济和分散的个体生产方式的影响,带有分散 性、落后性等阶级局限性。因此,“农民可能充当一种极端保守的角色,也 可能充当一种具有高度革命性的角色”。——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 政治秩序》材料二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太平天国运动在哪些方面体现了农 民的两种不同“角色”? (2)材料二所示文献中,哪一个更能体现农民阶级的要求?哪一个更为符 合历史发展的趋势?为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两图所示文献中的经济主张存在怎样的关 系?为什么? 解析:第(1)问,可结合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措施,着重从进步性和局限 性等方面分析其革命性和保守性。第(2)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天朝田亩制 度》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资政新篇》主 张仿效西方资本主义的某些制度进行改革,更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第(3)问,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天朝田亩制度》反映的是农民阶级的利益,主张绝对的 公有制;而《资政新篇》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主张实行私有制,因此 二者的经济主张是相互矛盾的。 答案:(1)革命性: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任务;提出反封建革命纲领《天 朝田亩制度》,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保守性:没有科学理论指导;没有 提出科学的民主革命纲领;领导集团争权夺利,发生天京事变。 (2)《天朝田亩制度》,因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资政新篇》,因为其主张仿效西方资本主义的某些制度进行改革。 (3)相互矛盾。原因:《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实行小生产基础上的公有制; 《资政新篇》主张实行私有制,发展资本主义。 刷题课时练 18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一、选择题 1.梁启超认为:“戊戌维新,虽时日极短,现效极少,而实二十世纪新 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也。”这说明维新变法(  ) A.开创了中国科学与民主的先河 B.使中国进入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新阶段 C.使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 D.促进了近代中国人的思想解放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而实二十 世纪新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也”说明维新变法极大促进了近代中国人的觉 醒和思想解放,答案选 D 项,A、C 两项是新文化运动的积极作用,B 项是辛 亥革命的积极影响。 答案:D 2.面对甲午战争后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各阶层民众的态度是(  ) A.都以武装反抗的形式抗击八国联军 B.清政府没有进行任何方面的改革C.中国社会各阶层以不同形式展开了救亡图存的斗争 D.只有中国的知识分子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斗争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甲午战后,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社会各界人士以不同的方式开展了救亡图存的斗争。如 维新派开展“公车上书”和维新变法运动,商人抵制洋货、提倡国货的运动 等。故 C 项正确。 答案:C 3.光绪二十六年(1900 年)初,在京畿一带,义和团“一倡百和,从者如 归。城市乡镇,遍设神坛,坛旁刀戟林立”。这(  ) A.增强了中国人民反清的斗争信心 B.体现了政府对义和团运动的扶持 C.反映出国内阶级矛盾的尖锐 D.是对严峻的民族危机的回应 解析:义和团运动是反帝爱国运动,是在列强掀起瓜分狂潮、民族危机 加深的背景下,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斗争日益高涨的表现,故答案为 D 项。义和团运动是反帝爱国运动,排除 A 项;B 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义 和团运动是民族危机加深的产物,排除 C 项。 答案:D 4.1900 年,清室向十一国宣战后,东南各省督抚与英美等国洽商“东南 互保”协议。他们称皇室诏令是义和团挟持下的“矫诏、乱命”,违抗支持义和团的命令,史称“东南互保”。东南互保局面的出现客观上(  ) A.不利于清政府对全国的统治 B.使南方经济发展未受影响 C.为北洋军阀割据埋下了隐患 D.导致地方与中央分庭抗礼 解析:东南互保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削弱了清朝中央集权, 不利于清政府对全国的统治,A 项正确;“南方经济发展未受影响”的说法 过于绝对,B 项错误;北洋军阀割据发生在民国袁世凯死后,东南互保与北 洋军阀无关,C 项错误;“导致地方与中央分庭抗礼”夸大了东南督抚的影 响,D 项错误。 答案:A 5.中国近代某不平等条约规定:“凡发生反帝斗争的地方停止文武各等 考试五年”。该条约签订后(  ) A.北京东交民巷成为“国中之国” B.列强在中国的侵略势力开始渗入内地 C.列强在华办厂合法化 D.沙俄侵占中国一百多万平方公里领土 解析:《辛丑条约》规定禁止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该条约还规定东 交民巷设立使馆界,A 项正确;B 项是《天津条约》影响;C 项是《马关条约》 影响。D 项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影响。答案:A 6.某学者评论义和团运动时写道:“他们站在新旧交替的世纪转折点, 对已然逝去的时光作出了深情的回望,不愿意也不屑于看一眼面前金发碧眼 的西洋。”这里强调的是义和团运动(  ) A.没有认识到历史发展的趋势 B.起到了促进历史转折的作用 C.抗击外来侵略的英雄气概 D.本质上依然是一场农民运动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不愿意也不屑于看……西洋”可知,义和团运动 对西洋外来事物持排斥态度,盲目地排外反映出其对近代历史发展趋势的非 理性认识,故 A 项是正确理解。B、C、D 三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A 7.《辛丑条约》的签订被称为是“吸干中国最后一滴血”,对此表述不正 确的是(  ) A.列强穷凶极恶地对中国敲诈勒索 B.清廷堕落为“洋人的朝廷” C.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D.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列强的殖民地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题干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丑 条约》的签订表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据此可知 D 项错误。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尽管当时很闭塞,严家弄又在乡下,像“戊戌政变”这样的大 事,我们也不知道,可是皇帝和皇太后“驾崩”就不同了,“地保”打着小 锣挨家挨户地通知。(注:严家弄,作者故居所在地,原为杭州城郊) ——夏衍《懒寻旧梦录》 材料二 维新党的计划太轻率了,太危险了,每一个步骤都需要一位强 者的勇气……皇帝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他的顾问康有为和其他人等都缺乏 工作经验,他们简直是以好心肠扼杀了“进步”——他们把足够九年吃的东 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 ——《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1)材料一中“这样的大事,我们也不知道”反映了戊戌变法运动的什么 情况?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皇帝的方向”是什么?为什么说维新 派“是以好心肠扼杀了‘进步’”? 解析:第(1)问应围绕材料一中“戊戌政变”“这样的大事,我们都不知 道”说明戊戌变法运动脱离了民众。第(2)问应结合材料二指出戊戌变法的进 步性和局限性。答案:(1)普通民众连戊戌政变都不知道,更不用说整个戊戌变法运动了。 由此可见,戊戌变法是一次自上而下的改革,严重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 (2)救亡图存,变法图强。维新派缺乏经验,计划轻率,急于求成,只寄 希望于无实权的皇帝,结果适得其反。 刷题课时练 19 辛亥革命 一、选择题 1.“此一省欲起事,彼一省欲起事,不相联络,各自号召,终必成秦末 二十余国之争。”革命党人为改变这种现象而采取的最主要行动是(  ) A.成立中国同盟会  B.宣传民主革命思想 C.发动黄花岗起义 D.成立南京临时政府 解析:材料中反映的是各省革命孤立地进行,有可能出现割据局面。这 说明革命需要统一的组织领导,故选 A 项。 答案:A 2.同盟会纲领是对兴中会革命纲领的继承和发展,同盟会纲领的发展主 要体现在(  ) A.提出了民族主义 B.提出了民权主义 C.提出了民生主义 D.提出了民主主义 解析:兴中会革命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具有 民族、民权的含义。同盟会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 地权”的十六字纲领,相比兴中会纲领,同盟会纲领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民生主义上,故选 C 项。 答案:C 3.1911 年 10 月 13 日《申报》载:“余昨日方评□□革命党之泄事失机, 而昨晚得□□新军之变,省城陷,总督走,督署毁……”该报道中的□□应 是(  ) A.南京 B.广州 C.武昌 D.南昌 解析:从材料中“1911 年 10 月 13 日”“新军之变,省城陷,总督走, 督署毁”,可知反映的是 1911 年 10 月 10 日湖北新军发动武昌起义,占领武 汉,成立湖北军政府,故 C 项正确,A、B、D 三项错误。 答案:C 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五章规定:“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 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此规定旨在(  ) A.实行三权分立 B.限制总统权力 C.规定主权在民 D.保障自由平等 解析:材料“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没有体现三权分立,故 A 项错误;“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体现了责任内阁制原则,以限 制总统权力,故 B 项正确;材料“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主要是 限制总统权力,与主权在民无关,故 C 项错误;材料“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主要是限制总统权力与保障自由平等无关,故 D 项错误。 答案:B 5.1912 年 1 月 1 日,孙中山在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宣誓:“倾覆 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文实遵之……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 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所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誓词 表明孙中山(  ) ①坚决推翻满洲政府,建立民国 ②明确反对帝国主义  ③不贪恋总统职位 ④追求民族振兴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解析:从“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可知,①正确;从“斯 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可知,③正确;从“民国卓立于世界”可知,④ 正确;在辛亥革命时,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没有明确的反帝要求和主张, 材料只是要求列强承认民国,②错误。故选 C 项。 答案:C 6.1912 年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按照约法规定, 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  ) A.总统 B.总理 C.法院 D.国民全体 解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故选 D 项。 答案:D 7.有人指出,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其主要 依据不包括这场革命(  ) A.颁布了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B.建立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结束了长期延续的封建制度 解析:辛亥革命所推翻的是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封 建君主专制制度不等于封建制度,封建制度包括封建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 思想等,故 D 项错误,符合题意。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族残之,外邦逼之,民族 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 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 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孙中山《民报·发刊词》 材料二 第一条 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第二条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四条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 权。 第五条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第六条 人民得享有左列各项之自由权…… 第十六条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节选 材料三 民国初年,全国报纸发行机构高达 500 余家,不少报纸以“民 主”“民权”“民国”“国民”命名;全国报纸发行总数达 4 200 万份,“读 报者虽限于少数人,但报纸发表之意见,有公众的或私人议论,几乎下等之 苦力,亦受其宣传”。 (1)材料一中,孙中山对同盟会的革命纲领做了怎样的概括? (2)根据材料二,谈谈你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理解。 (3)据材料三,分析辛亥革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案:(1)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2)①是一部资产阶级的民主宪法。②反映人民渴望民主、反对封建专制 的要求,具有进步性。 (3)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大大提高了国民参政、议政的意 识。 刷题课时练 20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一、选择题 1.1913 年在第一届国会选举中,广大群众茫然不知国会为何物,就连精 英、乡绅也不明白。但是那些留学的、跟革命党沾边的人都投了票,所以第 一届选举国民党大胜,获得参众两院多数席位。上述现象的出现反映了 (  ) A.中国数千年旧传统并未发生改变 B.薄弱的经济带来脆弱的民主政治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无法推行 D.西方思想推动了中国民主化进程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1913 年在第 一届国会选举中,广大群众茫然不知国会为何物”“第一届选举国民党大胜, 获得参众两院多数席位”这反映了当时群众民主意识的淡薄和民主政治的脆 弱性。所以答案选 B 项。 答案:B 2.袁世凯最终于 1915 年 5 月 25 日被迫签订不平等的“中日民四条约”。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一战为日本侵华提供了有利机会 ②“民四”指的是民国四年 ③是 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 ④袁世凯换取了日本的支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日本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欧洲列强无力东顾的时机,向袁世凯提出把中国的部分领土以及政治、军事、财政等置于日本控制之下的“二 十一条”要求。袁世凯最终于 1915 年 5 月 25 日被迫签订不平等的“中日民 四条约”,同时袁世凯换取了日本的支持,①②④正确;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 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③错误,排除含③的选项即可,B 项正 确。 答案:B 3.1917 年 8 月 14 日,中国向德、奥两国宣战,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 中国参加一战(  ) A.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B.派遣军队远渡重洋前往欧洲前线 C.收回德、奥在天津、汉口的租界 D.有效抑制了日本在华势力的扩展 解析:一战期间,中国收回德、奥在天津、汉口的租界,撤销两国领事 裁判权,C 项正确;中国参加一战的目的是为争取国际地位,抑制日本在华 势力的发展,但都没有实现,A、D 两项错误;一战期间,中国十几万名中国 劳工远渡重洋前往欧洲前线,中国劳工的巨大付出,为协约国一方取得胜利 作出了贡献,但中国军队没有出兵欧洲,B 项错误。 答案:C 4.观察下图,指出这一时期我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变化 的最主要原因是(  )A.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辛亥革命的胜利,扫除了一些发展资本主义的障碍 C.民国政府颁布了若干发展经济的政策 D.反帝爱国运动的有利推动 解析:通过分析图片可知,1921 年与 1912 年相比,外国资本主义在华企 业数量大幅度减少,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数量大幅度增加,中国民族工业 得到快速发展。这是因为一战爆发后,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 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A 项正确;其他三项虽然也是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但都不是最 主要原因,B、C、D 三项错误。 答案:A 5.1912 年秋天,一位年轻人怅然若失地在其照片的背面留下题识:“壬 子秋八月,将欲剪发(辫),故用大镜照后影,以留纪念。八月初三日即新历九 月十三日拍于劝业场楼上之丽芙照像馆。”这实质上反映了(  ) A.剪辫易服难以推广 B.变革心态新旧杂陈 C.传统精华悉心保留 D.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解析:题干描述的是一位年轻人剪辫子前还到照相馆照相留念,可以看 出其心态是新旧杂陈,B 项正确;A 项与题干中剪辫子的史实不符;C 项错误,长辫子不是传统精华;D 项中“共和观念”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答案:B 6.民国元年中华书局成立,其出版理念是“倡国粹,以启发国民之爱国 心”“兼采欧化,以灌输国民之世界知识”这一理念旨在(  ) A.促进社会大众觉醒 B.加快东西文化的交融 C.宣传“实业救国”思想 D.推动新文化运动发展 解析:依据题干“倡国粹,以启发国民之爱国心”,“兼采欧化,以灌输 国民之世界知识”可以看出中华书局的这一理念是为了促进国民的觉醒,故 A 项正确;B 项不是主要目的,应排除;C 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应排除;民国 元年是 1912 年,新文化运动是 1915 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 D 项错误。 答案:A 7.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的过程。其中 主张从文化层面学习西方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新文化运动 解析:太平天国运动中《资政新篇》是近代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发展资本 主义的方案,但没有付诸实施,排除 A 项;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技术即 器物,戊戌变法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度,新文化运动主 张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故排除 B、C 两项,选择 D 项。 答案:D二、非选择题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陈独秀宣称数百年来,这个社会的动荡不宁,主要是中西两种 根本性质相反的文化相冲突的结果……到民国初元,一部分优秀国民意识到 要通过共和制,求得“政治根本问题”的解决。而民国建立后,热爱共和的 人们由于在共和制下备受专制之苦,不能不产生根本解决政治问题的“最后 觉悟”。自由政治、国民政治、自治政治必须处于多数国民的自觉自动,必须 建立在多数国民思想人格变更的基础上。否则,共和、立宪便是作伪的装饰 品。 ——摘编自许纪霖、陈凯达主编《中国现代化史》 材料二 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尖锐地批评了传统儒学的有关内容,但 是他们并未全盘否定儒学。中国的文化、社会和历史,是一个较之传统儒家 意义更为广大的传统。在对待这个大传统的态度问题上,新文化运动没有“全 部摒弃”“彻底否定”的看法。陈独秀认为,中国文明,包括儒家学说中所 包含的许多积极有益的内容,实际上与人类文化的普遍价值相联系相一致。 上海某报批评北京大学设立“元曲”的课目,指元曲为“亡国之音”,认为不 当讲授。陈独秀反对这一看法。他还公开承认,钱玄同废除汉字的主张过于 急切,是对传统语言文字用了“用石条压驼背的医法”。 ——摘编自李良玉《思想启蒙与文化重建》 (1)结合材料和所学,指出陈独秀“根本解决政治问题”的办法是什么? 他为此做了哪些努力?(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分析这些认识产生的原因。 解析:第(1)问“必须建立在多数国民思想人格变更的基础上”可以看出 陈独秀认为“根本解决政治问题”的方式在思想层面,要破除传统文化中的 腐朽观念,改造国民思想。他为此做的努力主要体现在新文化运动上:创办 《青年杂志》,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了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 抨击君主专制制度和旧的伦理道德。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新文化 运动代表人物对待传统文化明显有激进与理智之分,但其共识在于,均坚持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即辩证地认识传统文化。第二小问,这些思想产生的时 代背景是:袁世凯尊孔复古,思想界必然掀起文化讨伐;同时,这也是辛亥 革命以来,民主思想广泛传播的表现。 答案:(1)办法:破除传统文化中的腐朽观念,改造国民思想。努力:创办《青 年杂志》,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了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抨击 君主专制制度和旧的伦理道德。(2)认识:辩证地认识传统文化。原因:抵制 尊孔复古逆流的需要;受到启蒙思想(民主思想)影响。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