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的含义与表示(第1课时)
加入VIP免费下载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第1课时)

ID:40507

大小:44.68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12-1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 } .h3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 } DIV.union {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 } DIV.union TD {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 }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 } .h3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 } .union {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 } .union TD {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 }     1.教学任务分析   (1)了解集合的含义   ①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②知道常用数集及其专用记号;   ③了解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④会用集合语言表示有关数学对象。   (2)会用适当的方法表示集合   能选择自然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 集合作为一种基本的数学语言,学习并掌握它的最好方法是使用。因此,教学中要多引导学生使用集合语言描述对象、进行自然语言与集合语言间的转换练习。   (3)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通过实例抽象概括集合的共同特征,从而引出集合的概念是本节课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教学时,不仅要关注集合的基本知识的学习,同时还要关注学生抽象归纳能力的培养。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方法.   难点:表示法的恰当选择。   3.教学基本流程                             4.教学情境设计   问        题 问题设计意图 师生活动   (1)你能举出一些集合的例子吗? 结合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师:引导学生回忆、举例,对学生活动进行评价. 生:回忆,举例,交流.   (2)从教科书中的8个例子,你能概括出它们具有的共同特征吗? 为了解集合的含义做铺垫,培养概括能力. 师: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上的8个例子并进行思考、概括; 生:阅读教科书上的8个例子,尝试概括8个例子的共同特征,并发表自己的意见; 师生共同概括8个例子的特征,得出结论. (3)给出集合的含义. (4)你能说说集合中元素的特点吗? 引导学生明确集合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培养归纳概括能力. 师: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中的相关内容,注意个别辅导,解答学生疑难,并引导学生自己概括集合中元素的特点;让学生自己举出一些能够构成集合的例子以及不能构成集合的例子,并要求说明理由. 生:阅读教科书,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5)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应当如何描述? 明确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师: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中的相关内容;可提出类似于“高一(1)班里所有学生组成集合A,a是班里的成员,b是高一(2)班的同学,a、b与A分别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思考. 生:阅读教科书,思考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6)你知道常用数集的记号吗? 使学生回忆数集的扩充过程,认识常用数集的记号. 师:引导学生回忆数集扩充过程,阅读教科书第3页表格中的内容. 生:回忆数集扩充过程,阅读教科书,认识常用数集记号,完成教科书第6页练习第1题,习题1.1A组第1题. (7)你能用列举法表示例1中的集合吗? 使学生学习用列举法表示集合,并发现集合元素的“无序性”. 师:先让学生自己尝试用列举法表示集合,再引导学生归纳列举法的特点. 生:阅读教科书,尝试用列举法表示例1中的集合,并思考列举法的特点.完成习题1.1A组第3题. (8)你从教科书第4页的“思考”中想到了什么? 使学生体会用描述法表示集合的必要性,会用描述法表示集合. 师:提出教科书中的思考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用列举法表示相应集合的困难,激发学生学习描述法的积极性;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中描述法的相关内容,归纳描述法的特点. 生:思考不能用列举法表示有关集合的理由,与同学讨论交流;阅读教科书,思考描述法的特点,与同学交流阅读教科书的体会,说出自己对描述法特点的认识. 完成例2,交流应当如何根据问题选择适当的集合表示法. 讨论两种表示法各自的特点、适用对象等. (9)通过学习,你现在能解决教科书第6页练习与习题1.1中的哪些问题? 反馈学生掌握集合概念的情况,巩固所学知识. 第6页练习第2题,习题1.1A组第2题. 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师:让学生先讲述解答情况,再作出评价学生,给出正确解答. (10)小结:为什么要学习集合?选择集合的表示法时应注意些什么? 归纳整理本节课所学知识. 师:引导学生思考、概括. 生:思考、整理、表述概括的结果. 教师应当关注学生是否认识到用集合语言表示有关数学对象的必要性,有关知识是否落实,是否认识了两种表示法的特点. (11)课后作业 解决下列问题: 习题1.1A组第4题;   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举几个集合实例,比较用自然语言、列举法和描述法表示集合时,各自的特点、适用的对象.    5.几点说明   (1)本节课开始时要注意用学生熟悉的例子引入新课;   (2)教学中应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改进,注重让学生阅读教科书,自主学习、思考、交流、讨论、概括;   (3)集合含义比较抽象,教学时应充分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通过大量的实例来学习;   (4)本节的符号较多,应注意对各种符号进行对比分析;   (5)用描述法表示集合时,学生容易把集合二字连同元素一起放在大括号内造成错误,如“所有三角形组成的集合”写成{所有三角形组成的集合}等,应当注意纠正.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