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题(上)
加入VIP免费下载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题(上)

ID:405909

大小:160 KB

页数:33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题(上) (第 1-3 单元试题) 第一单元质量评估试卷 [时间:120 分钟 分值:120 分] 一(30 分) 1.下列文字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3 分)( C ) (1)布谷声中,春天醒了。冰雪悄然融释、百转河渠,这般泉声汇成一曲奇妙的 交响乐。 (2)这古老的文明,镌刻在残矛断戟上。置身其中的我屏息聆听,勇敢与忠贞, 高风与亮节浸沉在历史的每一页,而这一切,早已成为融在我心中永恒的情结。 A.qiāo zhuàn juàn píng B.qiāo zhuǎn juān bǐng C.qiǎo zhuǎn juān bǐng D.qiǎo zhuàn juàn píng 【解析】“悄然”中的“悄”读作 qiǎo;“百转”中的“转”读作 zhuǎn;“镌 刻”中的“镌”读作 juān;“屏息”中的“屏”读作 bǐ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 分)( D ) A.艰决 建树 要塞 山呼海啸 B.督战 渗透 沸滕 蓬勃向上 C.拱卫 凝固 写意 耀武杨威 D.横亘 协定 潇洒 一往无前 【解析】A 项中“艰决”应写作“坚决”;B 项中“沸滕”应写作“沸腾”;C 项中“耀武杨威”应写作“耀武扬威”。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D ) A.她轻盈的舞步、优美的姿势,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 B.他作为学校教师队伍中的新秀,承担了大量的教育科研任务。 C.他曾历经国运之变幻,阅尽人事之沉浮,一生殚精竭虑,用科技增强了中国 的综合国力和军事实力,为中国的稳定打下了坚实基础。D.由于参加春节联欢晚会的演出,他从闻所未闻的草根人物,一下子成了万众 瞩目的明星。 【解析】D 项“闻所未闻”指听到了从来没听说过的事情,也形容该事物非常罕 见,与此处语境不符,这里应该用“默默无闻”。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 B ) A.网上“晒旅游”本身是积极向上的,但要有度,不要有攀比或骄傲。 B.为了在全社会形成“多读书、读好书”的文明风尚,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组织开展了“大众喜爱的 50 种图书”评选活动。 C.今年春季的降雨量与往年相比减少了一倍多,抗旱保苗成为农业生产的当务 之急。 D.据调查,有高达 78%的用户在“阿里腾讯要开银行,你会不会去存钱”的问 题上给予了明确的答案,这表明试点民营银行有着广泛的认可度。 【解析】A 项成分残缺,缺少宾语中心语,应该在句末补充上“的心理”;C 项 中减少不能够用倍数;D 项表意不明,“给予了明确的答案”与“这表明试点民 营银行有着广泛的认可度”之间表意不清。 5.古诗文名句填空。(6 分) (1)攀条折其荣,__将以遗所思__。__馨香盈怀袖__,路远莫致之。(《庭中有奇 树》) (2)人们常常使用《龟虽寿》中“__老骥伏枥__,__志在千里__;__烈士暮年__, __壮心不已__”来勉励自己:即使老迈,也该自强不息,胸怀壮志。 6.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7 分)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 A.消息的正文一般包括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四部分(后两部分暗含在主体中 )。正文的结构通常是按照重要性递增的原则安排的,即所谓的“倒金字塔结构” 。 B.《“飞天”凌空》是一篇新闻特写,侧重报道了跳水运动员吕伟跳水夺冠的 精彩瞬间。 C.《一着惊海天》是一篇通讯,报道了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 经过。D.新闻特写与通讯都更多地借用文学手法,生动形象地报道新闻事实。 【解析】A 项表述不正确,正文的结构通常是按照重要性递减原则安排的。 (2)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4 分) 他的身体是魁梧奇伟的,像老虎一样强悍。他虽然已是五十岁以上的人,还 是非常健旺。他从来不会觉得疲乏。据说在长征中,他曾经携带许多伤兵。在未 入红军以前,他的生活就和士兵一样简单。除了马,他什么都不放在心上。他真 喜欢马。有一次,他得到一匹非常心爱非常美丽的马。那匹马给敌人抢去,他追 击敌人,终于把那匹马夺回! (1)上面的语段出自__美__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经典名著《__红星照耀中国 __》。(2 分) (2)语段中的他是__贺龙__(填人名)。(2 分) 7.请根据下面的一则新闻材料,拟写新闻的标题。(不超过 50 字)(3 分) 新京报快讯(记者 陈鹏) 共享单车押金监管广受关注,央视“3·15”晚会 也曝光了押金难退的现象。记者 3 月 18 日了解到,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建筑科 学研究设计院副院长朱惠英今年提出了关于科学管理共享单车的建议。她建议, 尽快制定和实施第三方资金监管的法律制度,鼓励免押金管理方式,企业应建立 和完善用户押金退还制度,实现即租即押、即还即退。 朱惠英指出,大部分共享单车使用前均需要缴纳押金,而共享单车的押金 不同于一般的租赁押金,用户与单车公司不再只是简单的一对一交易,而是一对 多的交易模式,收取押金会形成资金池,需要对此进行监管。 “加强事前监管,保证用户押金安全。”朱惠英建议:一是尽快制定和实施 第三方资金监管的法律制度,从资质、限定、资金存管、履约担保、费用退还、 信息披露、争议解决、制裁措施等方面加强立法监管。二是要加强用户资金的安 全监管,应严格区分企业自有资金和用户资金。三是企业应建立和完善用户押金 退还制度,实现即租即押、即还即退。四是鼓励免押金管理方式,收取押金对共 享单车商家有利,但对消费者存在一定风险。可通过基于客户信用数据构建用户 信用体系,直接与用户个人诚信值绑定,免收押金,可从根本上解决用户押金安 全问题。 此外,针对缺乏用户行为监控进而影响社会秩序的问题,朱惠英建议,加强行为习惯管理。比如采用红包车、信用分奖励及其他经济、信用奖罚等措施来引 导用户规范行为习惯。对共享单车使用者乱停放等不文明行为纳入个人诚信体系。 【答案】全国人大代表朱惠英建议:鼓励共享单车免押金管理,可与用户个人诚 信值绑定。 【解析】新闻标题的格式一般是谁的什么事或谁怎么样。从新闻材料中提炼关键 词语合理组织语言即可。 二(30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8~15 题。(30 分) 那一片消失了的苇塘 雷抒雁 “那一片苇塘呢?”与其说我是在问这位行路的年轻人,还不如说是在问自 己。 “苇塘?”“在哪里呀?”年轻人转过头去望着那一片高高低低的房舍,像 是反问,又似在寻找。没有!连一根苇子都没有!从来就不曾有过呀? “就在这里!”我坚定地认为。我听见他嘟哝了一句:“梦话!” 梦话?是的,是梦话。50 多年前,那一片茂密的苇塘还在,此后,就没有 走出过我的梦境。我相信,这位年轻人确实没有见过那片苇塘,那些茂密的青苇 从来没有进入过他的梦中,没有给过他快乐和欢愉。他的记忆里,这里从来就是 房子,房子。 那一片苇塘属于我,属于我的童年,是我记忆和梦境最鲜活的一部分。 那是一片十多亩地面的水塘,拥挤地长满了芦苇。在大人们那里,有价值的 ,只是苇子;而被孩子们看作乐园的,是那一片苇塘。每天上学,我们走过苇塘 ,都会放慢脚步,那些花花草草,记录着时间的变化。 一过二月二,天气就暖和了。首先是苇塘里有了动静。【A】穿破陈年的枯 叶、烂泥和冰水,一些锥子般尖锐的苇芽脱颖而出。红红的芽尖,唤醒了池塘, 沉寂了一冬天的苇塘开始有了生气。待苇芽蹿高,绽开一片两片叶子的时候,整 个世界便被春天占领了。耳边,整天都是鸟儿的叫声和虫子飞来飞去的嗡嗡声。 大片大片的麦田,像大地上铺展了的绸缎,在和风里柔柔地抖动。【B】一些早 熟的花儿,抢夺时间一般,开始酝酿花事,商量结籽儿。柳丝软软地轻拂我们的脸面,牵动我们的头发,像要告诉一些什么秘密给我们。 我们采下绽开的苇叶,卷成喇叭,把那细嘴挖扁,含在嘴里,依着喇叭的粗 细,吹出或粗壮或尖厉的声音;头顶软软的柳条,也被折下来,捋去柳芽,拧成 柳哨。这就有了一支青春的乐队,吹奏着春天的乐曲,吱吱呀呀,回响在上学的 路上。引得田里干活的农人,停下手里的活计,望着我们,任由欢快与希望撩拨 他们沉静的心思。 季节像是踩着苇叶走过来的。苇叶三片四片地展开,池塘里就绿汪汪地变得 浓密了。太阳开始辣辣地照在头顶。棉衣,而后是夹衣,一件件被从身上剥掉。 苇塘周围的麦子开始日渐变黄,有人拿着青杏咔嚓咔嚓一边流着酸水一边嚼起。 夏天到了! 假日里,我们会背着草笼,拿着镰刀,说是去割牛草,或者拣柴火,一整晌 一整晌沉迷在苇塘边。 有一种鸟,叫“呱呱迪”。这名字完全是依了它的叫声来的。声音悠长而响 亮,可你看不见鸟的身影,那声音总是从密密的苇叶后传出来。这鸟儿很聪明, 能把三四根苇子用草缠在一起,在那交叉处用苇叶织一个窝,里边铺着一些软软 的干草和细碎的羽毛。窝里,总能看到三两只麻溜溜的鸟蛋。你要是靠近鸟窝, 便会有尖厉的呱呱叫声,威胁你,驱赶你。 塘边的野草,我们全都认识,从蒲公英、趴地龙、香胡子到粘粘蔓,全认识 。我们喜欢菅草长长白白嫩嫩的草根,一节节,像袖珍的甘蔗,嚼起来很甜。还 有一种好吃的草,叫红根根,那红红的草根上,常常结着黄豆大的根瘤,吃起来 脆脆的,像生地瓜。最让我们兴奋的是找到一株羊奶奶。这种蔓生的阔叶草,总 是攀着芦苇往上长,一个个果实圆溜溜的,山羊奶头一般,采摘时,会流出一些 白色乳汁。羊奶果鲜嫩时,放在嘴里一咬,脆生生,甜丝丝的。 我们这些野孩子,就这样一天天泡在苇塘边。忽一日,采到的羊奶奶咬不动 了,掰开一看,里边整整齐齐伏着一排排带着绒毛的种子。老了!我们知道,暑 假也该结束了。大人们说:你们这些马驹子,该拴缰绳了吧! 苇子说,秋天了!顶上的穗子由绿至黄继而变白,像一塘白发的老人。再过 苇塘时,一些带绒毛的草籽,便飞扬起来,落在我们的肩膀上、头发上,要人带 它们到远方去落户。就连圆滚滚周身是刺的苍耳,瘦扁扁顶上长了几根钩针的“狗扎扎”,都不甘寂寞,插进布眼,爬在裤角上,要搭“便车”,到远方去旅行。 父兄们去送我们上学,走过苇塘,一路上总在说:好好念书,日后到远处去 ,到大城市去。连苍耳、狗扎扎都懂得哩! 那一片苇塘永远地没有了。消失在一些高高低低的房子下边。找它,只有在 梦中,在童年的记忆里。 8.文中说:“那些花花草草,记录着时间的变化。”阅读全文,请将青苇记录 季节变化的语句摘录出来,填写在横线上。(3 分) (1)春季:__苇芽蹿高,绽开一片两片叶子__。 (2)夏季:__苇叶三片四片地展开__。 (3)秋季:__顶上的穗子由绿至黄继而变白__。 9.苇塘被孩子们看作乐园。请概括出令孩子们“快乐和欢愉”的四件事情。(4 分) 【答案】①用苇叶、柳条可以做成“乐器”吹奏;②假日里苇塘边劳动的快乐; ③神秘的“呱呱迪”的叫声和它的窝;④有可供解馋的野草;⑤从苇塘花花草草 的变化中欣赏自然之乐。(4 分,答出任意四点即可得满分) 10.文中有许多句子写得很精彩,请你从【A】【B】两处语句中任选一处,作 简要赏析。(4 分) 【答案】示例一:【A】句。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苇 芽的尖锐之态,突出其生命力之强。 示例二:【B】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一些花儿在春天竞相 开放之态,凸显出春天的美丽和给人的愉悦之情。 【解析】赏析句子可以从修辞手法和词语运用的角度着手。从修辞手法方面赏析 ,首先就要指出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分析修辞的用法,然后分析其表达效果, 最后看所表达的感情。如本题【A】句“锥子般尖锐的苇芽”就运用了比喻,“ 脱颖而出”就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出了苇芽的尖锐之态,突出其生命力 之强。从词语运用方面赏析,就要找出运用的词语,结合语境分析词语的表达效 果,并指出表达的感情。【B】句“抢夺”一词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且这一 动作也表现出了花儿在春天竞相开放之态,凸显了春天的美丽和给人的愉悦之情 。11.结合全文,先说说你对文章结尾处画线句子“找它,只有在梦中,在童年的 记忆里”的理解,再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5 分) 【答案】理解:要寻找苇塘,只能在记忆中寻找,因为随着时光的流逝,它已经 消失在了高高低低的屋舍下边了;表达了作者因苇塘的消失而产生的惋惜和怀念 之情。启示:略。(围绕“自然之乐”或“童心”来谈即可)(5 分,句子理解 2 分 ,启示 3 分) 【解析】对句子的理解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考虑。从这句话写出了怎样的内容 ,结构上起到了怎样的(引出下文、承上启下、为下文……做铺垫、总结上文、 突出中心等)作用,有利于突出怎样的感情回答。“找它,只有在梦中,在童年 的记忆里”点明苇塘随着时光的流逝已经消失在了高高低低的屋舍下边了,因此 作者只能在梦中寻找;表达了作者因苇塘的消失而产生的惋惜和怀念之情。启示 要根据文章的主旨结合实际的生活体验作答。 我航空母舰顺利进行舰载机起降训练 倪 宁 杨毅斌 胡善敏 蔡增兵 ①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后,海军官兵和科技人员按计划 迅速投入到紧张的出海训练和科研试验任务中。期间,顺利进行了我国自行设计 研制的首型舰载机歼-15 的起降飞行训练。 ②航空母舰是搭载舰载飞机的海上活动平台,舰载机的起飞和着舰是掌握航 母技术的重要环节。“辽宁舰”交接入列后,海军官兵和科技人员围绕舰载机上 舰,凝聚力量、攻坚克难,把试验与训练有机融合,以试验带动训练,以训练保 障试验,大大提高了试航试训效率。2012 年 11 月 25 日上午 7 时许,身着七彩 服装的航母舰员在甲板上一字排开,仔细排查飞行跑道上可能出现的异物,这是 舰载机起降前的必要工作。各战位人员也随之就位,从服装色彩上可以区分出他 们的岗位。上午 9 时,从陆地某机场起飞的歼-15 飞机飞临辽宁舰上空。飞行 员在完成对着舰环境的判断后,从舰艉进入,在光学助降系统和着舰指挥员的引 导下,调整航向,对准跑道,放下尾钩。 ③歼-15 舰载机的尾钩牢牢钩住第二道阻拦索,滑行几十米后稳稳停住, 尾钩自动脱索,着舰一次成功!随后,在飞行员的操控下机翼折叠,滑行至机务 准备位置,甲板作业保障人员迅速对飞机展开各项技术检查和准备。歼-15 飞机是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首型舰载多用途战斗机,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可 执行制空、制海等作战任务。飞行性能良好,可配挂多型精确制导武器,具备远 程打击和昼夜间作战能力。 ④在完成各项机务准备作业后,歼-15 舰载机转入待飞状态,双发动机点 火、重新展开机翼,在起飞滑行引导员熟练的手势动作引导下,滑行至起飞位置 。止动轮档、偏流板先后升起,发动机接通全加力,在战机强大的轰鸣中,两名 起飞助理挥动右臂,做出放飞手势。止动挡板落下,舰载机如离弦的箭加速滑跑 ,沿着舰艏 14 度上翘角跑道滑跃升空。 ⑤航空母舰的飞行甲板被誉为世界上最危险的工作场所,飞行甲板跑道长度 是陆地机场的十分之一,面积是百分之一,尽管航母甲板总长有 300 多米,但能 够提供舰载机起飞、着舰使用的距离只有百米左右。舰载机起降时,航空母舰要 根据海区气象条件保持一定的航行速度,同时受涌浪影响,航母还会产生纵向、 横向的摇动,以及上下起伏,这些无疑给舰载机性能、飞行员操纵水平,以及航 母各种相关设施设备、各岗位人员的组织指挥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外同行用 “刀尖上的跳舞”来比喻舰载战斗机着舰,用“刀尖上的舞者”来形容舰载机飞 行员。我国自己培养的首批舰载战斗机飞行员和舰上飞行指挥员,以科学求实的 态度和顽强拼搏的精神,面对新机种、新科目、新环境、新要求,勇于探索,刻 苦训练,把握规律,精益求精,按照大胆地飞、科学地飞、精确地飞的要求,进 行了高强度的飞行训练,探索并固化了着舰的飞行方法,突破了滑跃起飞、阻挡 着舰等飞行关键技术,掌握了大侧风、低能见度、不稳定气流等条件下的偏差修 正动作要领。在实际研究和训练中,所有舰载机飞行员的成绩都达到了训练大纲 规定的标准和上舰试验要求,首次上舰飞行均一次成功。经多架次的起降飞行训 练充分验证了航母平台和飞机的技术性能。数据表明:舰机适配性能良好,达到 了设计指标要求。据了解,辽宁舰入列以来,他们已完成上百个训练科目和试验 项目,下一步仍将按计划继续推进各项试验任务。 12.文章对于舰载机的着舰比起飞写得更详细,这是为什么?(3 分) 【答案】因为相比较而言,舰载机的着舰比起飞难度更高,技术性更强,因而写 得更详细。 【解析】解答此题关键要了解文章详略安排的一般原则。详写,是指对能直接表现中心意思的主要材料加以具体的叙述和描写,放开笔墨,写得比较充分;所谓 略写是指对虽与表现中心意思有关但不是直接表现中心意思的材料,少用笔墨, 进行概括式的叙述。舰载机的着舰比起飞难度更高,技术性更强,所以应该详写 。 13.第⑤段画线句运用了一系列数字,有什么作用?(3 分) 【答案】运用一系列数字,意在说明舰载机在航母上起飞、着舰难度系数之高, 航空母舰的飞行甲板是世界上最危险的工作场所。 【解析】“飞行甲板跑道长度是陆地机场的十分之一,面积是百分之一”说明跑 道面积小,起飞难度大;“能够提供舰载机起飞、着舰使用的距离只有百米左右 ”再次强调了对技术的要求之高,从而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4.阅读第⑤段,说说人们为什么把舰载战斗机着舰比作“刀尖上的跳舞”,把 舰载机飞行员比作“刀尖上的舞者”。(4 分) 【答案】因为航母甲板面积小,舰载机起降难度大;受涌浪影响,航母还会产生 纵向、横向的摇动,以及上下起伏,给舰载机的操作带来巨大难度。所以用“刀 尖上的跳舞”来形容舰载战斗机在着舰时的惊险且不稳定摇动的状态,用“刀尖 上的舞者”来形容操纵这一切的飞行员。(4 分,原因 2 分,分析 2 分) 【解析】从“刀尖”这个关键词可以看出甲板太小,操作困难;同时因为航母自 身的摇动,会带给人舞蹈的感觉,语言非常形象。 15.从我国舰载机飞行员成功起降的经历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4 分) 【答案】示例: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科学求实的态度和顽强拼搏的精神。面对 挑战,要勇于探索,刻苦训练,把握规律,精益求精。 【解析】抓住题文材料关键信息分析作答。我国科技成就的取得,在于科技工作 者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艰苦奋斗、团结协作、自强不息、无私奉献的精 神。可以从其中的任意一个方面来谈自己受到的启发。 三(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6~19 题。(15 分) 圣琵琶传闻 有书生欲游吴地,道经江西,因风阻泊船,闲步入林,过①一僧院。僧已他 出,房门外,小廊数间,傍有笔砚。书生攻②画,遂把③笔,于素壁上画一琵琶,大小与真不异。画毕,风静船发。僧归,见画处,不知何人。乃告村人曰:“恐 是五台山圣琵琶。”当亦戏言,而遂为村人传说,礼施求福,甚效。 书生往吴,经年④,乃闻人说江西僧院,有圣琵琶,灵应非一,心窃疑之。 因还江西时,令船人泊船旧处。上访之,僧亦不在。所画琵琶前,已幡花⑤香炉 供养矣。取水洗之尽,还宿船中。至明日,又上。僧夜已归,以失琵琶故,邻人 大集,方共悲叹。书生故问,具言前验:“今应有人背着琵琶,所以潜隐。”书 生大笑,为说所画及拭却之由,自是灵圣亦绝。 (选自唐皇甫氏《原化记》) 【注释】①过:寻访。②攻:善于。③把:拿起。④经年:过了几年。⑤幡花: 挂着幡,供着花。 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 分) (1)于素壁上画一琵琶 __白色__ (2)大小与真不异 __不同__ (3)方共悲叹__正要__ 17.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3 分)( B ) A.有书生欲游/吴地 B.过/一僧院 C.而遂为/村人传说 D.僧夜已/归 【解析】A 项,主谓间要有停顿。应划为:有书生/欲游吴地。C 项,主谓间要 有停顿。应划为:而遂为村人/传说。D 项,主谓间要有停顿。应划为:僧/夜已 归。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5 分) (1)画毕,风静船发。 【答案】画完,大风渐静,书生就乘船出发了。(2 分,关键词“毕”1 分,语句 通顺 1 分) (2)为说所画及拭却之由。 【答案】对他们讲述了画琵琶以及擦洗掉琵琶的由来。(3 分,关键词“为”“却 ”各 1 分,语句通顺 1 分)19.把书生所画琵琶当作神验,这一结果的形成原因是什么?对此,我们能得到 什么启示?(4 分) 【答案】原因:首先发生在僧院,书生作画时没有人看见;其次是僧人猜测;再 者是以讹传讹。根本原因是人们心中的迷信思想。启示:我们对任何客观事物都 应以科学态度对待、解释,要实事求是,不能凭主观臆断。(4 分,原因 2 分,启 示 2 分) 【解析】事情的形成原因要根据文章脉络回答,本文主要写了一书生在一僧人的 墙壁上画了一个琵琶,因为作画时没人看见,僧人便戏言说是圣琵琶,于是人们 信以为真,争相焚香供奉,最后书生用水将琵琶清洗干净并向人们解释了作画的 经过及洗画的原因,人们才知道了真相。在这一事件中,最后使人们相信书生所 画的琵琶有灵的原因在于僧人的戏言和人们的以讹传讹,这也启示了我们不要迷 信,对待事情要实事求是,不能主观臆断。 【参考译文】 圣琵琶传闻 有个书生想要游玩吴地,路经江西,因为大风阻碍就停泊小舟,闲散行走进 入一片树林,寻访一座僧院。僧人已经外出到其他地方去了,僧院的房门外面, 有几间小厅廊,临近处有笔和砚台。书生善于画画,于是就拿起笔,在白墙壁上 画了一个琵琶,大小和真的琵琶没有不同。画完,大风渐静,书生就乘船出发了 。僧人回来,看到了画的地方,不知道是什么人画的。于是告诉村里人说:“恐 怕这是五台山上降临的仙琵琶。”当时也是戏言,然而这话于是就被村里人传说 ,人们给以敬神的礼节仪式祈求得福,很灵验有效。 书生前往吴地,过了几年,就听人说江西的僧院,有个圣琵琶,灵验有效不 止一二次,暗中对此感到怀疑。于是返回江西时,叫停船的人将船停泊在原先的 地方。上前拜访圣琵琶,僧人又不在。画的琵琶前,已经挂着幡,供着花,炉里 点着香供奉了。书生取来水把它洗完,回去留宿在船上。到第二天,书生又上前 拜访。僧人夜里已经回来了,因为失去琵琶,邻近的人大规模地集中起来,正要 共同悲哀感叹。书生特意询问,人们都说前头的应验:“如今一定有人违背圣琵 琶(的指示),这就是琵琶不见了的原因。”书生大笑,对他们讲述了他画琵琶以 及擦洗掉琵琶的由来,从此神灵仙圣也绝迹了。20.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2)两小题。(5 分) 岭上逢久别者又别 权德舆 十年曾一别,征路此相逢。 马首向何处?夕阳千万峰。 (1)这首诗前两句在看似平淡的叙述中流露出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2 分) 【答案】流露出作者与友人久别重逢的惊喜之情。 【解析】注意从对诗句的具体理解中揣摩作者的感情。“十年曾一别,征路此相 逢 ”:十年前分手,没有想到却在此征途上再相遇。这看似平淡的叙述中表达 了作者的惊喜和感慨。 (2)从情景交融的角度,分析这首诗最后一句的妙处。(3 分) 【答案】示例:通过描写夕阳余晖映照着千万山峰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又将与友 人分别的伤感之情以及对前途迷茫的感慨。(3 分,景物描写 1 分,情感表达 2 分 ) 【解析】本题要按照题目提示,从情景交融的角度赏析。首先要分析描写了什么 景色,然后分析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夕阳千万峰”描写的是一幅夕阳映照着 千山万峰的景象,营造了一种苍茫悲伤的氛围,表达了作者即将与友人分别的伤 感和对前路的迷茫之感。 四(40 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40 分) 亲人的重逢,朋友的惜别;获得成功的时刻,遭遇失败的瞬间;误会冰释后 的拥抱,绝处逢生时的欢笑……这一幕幕难以忘怀的画面,长久地定格在我们记 忆的屏幕上。让我们用深情的笔触描绘这一幕幕画面。 请以“那一幕,我难以忘怀”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说真话,诉真情;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不少于 600 字;④不得抄 袭、套作;⑤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答案】略。 第二单元质量评估试卷 [时间:120 分钟 分值:120 分]一(30 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 分)( D ) A.烂漫(màn)     樱(yīn)花  绯(fēi)红 油光可鉴(jiàn) B.踱(duó)步 迁徙(xǐ) 勉强(qiáng) 随声附和(hè) C.吹嘘(xū) 酸渍(zì) 炽(zhì)热 结核症(zhèng) D.匿(nì)名 诘(jié)责 教诲(huì) 深恶(wù)痛疾 【解析】A 项中“樱花”中的“樱”读作 yīng;B 项中“勉强”中的“强”读作 qiǎng;C 项中“炽热”中的“炽”读作 chì。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 分)( D ) A.和蔼 甸农 托辞 瞩目 B.荣辱 私塾 粗列 聊叙 C.劳碌 衙门 逊色 标至 D.慰勉 疑惑 竭力 发髻 【解析】A 项“甸农”应写作“佃农”;B 项“粗列”应写作“粗劣”;C 项“ 标至”应写作“标致”。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B ) A.今天,站着这里,面对眼前的重任,我诚惶诚恐;感谢国人给予我的信任, 满心想着前辈为我们所做出的牺牲。 B.同学们一个个正襟危坐,谈笑风生,教室里充满着欢快的气氛。 C.据调查:在各种不文明行为中,市民对不遵守交通法规乱闯红灯的行为深恶 痛疾。 D.丽云阿姨急忙走上前,和颜悦色地把事情的原委说了一遍。 【解析】B 项“正襟危坐”指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与“教室里充满着欢快的气氛”矛盾。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 D )A.看到眼前的毕业照,小新不由想起三年来大家一起玩耍、同甘共苦。 B.新时代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创造的水平。 C.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推动下,使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社会购买力大幅度提高 。 D.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合、创新的过程。 【解析】A 项成分残缺,缺少宾语,可在句末加上“的情景”;B 项动宾搭配不 当,应将“水平”改为“能力”;C 项句式杂糅,应去掉“使”。 5.古诗文名句填空。(6 分) (1)盈缩之期,__不但在天__;养怡之福,__可得永年__。(曹操《龟虽寿》) (2)妻子象禽兽,__行止依林阻__。柴门何萧条,__狐兔翔我宇__。(曹植《梁甫 行》) (3)《〈赠从弟〉其二》中赞美松柏经严寒而不凋的品性,勉励从弟在恶劣环境 中要正气凛然的诗句是:__岂不罹凝寒__?__松柏有本性__。 6.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7 分) (1)阅读下面语段,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内容。(3 分) 历史不可“穿越”,却能在回忆性散文、传记中得以再现。鲁迅的《__藤野先生 __》(填作品),再现了藤野先生等平凡人物质朴简单却感人纯粹的心肠;__朱德 __(填作者)的《回忆我的母亲》,追述了母亲对他的深刻影响,表达了他对母亲 的思念、敬爱与感激之情;茨威格《三作家》则再现了__俄国__(填国籍)作家托 尔斯泰犀利非凡的眼睛。 (2)阅读下面的选段,回答问题。(4 分) 我必须承认他给我的印象很深。他的谈话、举止有一种开门见山、直截了当 、不转弯抹角的作风很使我喜欢,这是中国人中不可多得的品质。他动作和说话 都很敏捷,喜欢说说笑笑,很有才智,善于驰骋,又能吃苦耐劳,是个活泼的人 。有一天红二师进行演习,我正好同他在一起,要爬一座很陡峭的小山。“冲到 顶上去!”他突然向他气喘吁吁的部下和我叫道。他像兔子一般蹿了出去,在我 们之前到达山顶。又有一次,我们在骑马的时候,他又这样叫了一声,提出挑战 。从这一点和其他方面可以看出他精力过人。 ……有一次我同他一起去看一军团抗日剧团的演出,我们同其他战士一起在临时 搭成的舞台前面的草地上坐下来。他似乎很欣赏那些演出,带头要求唱一个喜欢 听的歌。天黑后天气开始凉起来,虽然还只是八月底。我把棉袄裹紧。在演出途 中,我突然奇怪地发现他却已脱了棉衣。这时我才看到他已把棉衣披在坐在他身 旁的一个小号手身上。 选段中说他有“中国人中不可多得的品质”,请写出他的姓名,并根据原文谈谈 他的品质。 【答案】彭德怀。他是一个耿直、正直、不畏强权、渴望真理、对事不对人的好 人。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对共产主义事业矢志不渝的坚定信念;实事求是、坚 持真理、尊重规律的科学态度;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秀品质 和艰苦朴素、廉洁奉公的优良作风。(4 分,人物姓名 1 分,品质 3 分) 7.请根据以下对话,写一则失物招领启事。(只写正文,不超过 60 字)(5 分) 君君:你好!我刚捡到了这个黑色小挎包。 售票员:哦!请问你是在哪里捡到的? 君君:我是刚刚在 6 号厅看《战狼Ⅱ》的时候捡到的,就在我的座位下面。 售票员:那你看的是下午 1 点半的那一场?应该是你之前看电影的人不小心落下 的,不知道里面有没有身份信息,我们打开看看吧。 君君:对,就是 1 点半那一场。我刚才想找失主,已经看过了。里面只有一个棕 色的钱包和一串钥匙。钱包里有 370 块钱,还有 1 张超市会员卡,没有身份证。 售票员:那好,我先上交上去,让我们的工作人员马上在我们的公众号上写一则 失物招领,让失主来我们售票处认领。谢谢你! 君君:好的,不客气! 【答案】示例:有位观众于今天下午 1 点半在 6 号厅捡到黑色小挎包一只,内 有钱包一个和钥匙一串。请失主到售票处认领。 【解析】失物招领启事的正文大致为:某人在某时某处拾到什么失物,望失主前 来认领。如果物品中内容较多,例如是一个钱包,内装多种物品,可简要列出其 内容名称,如“内装证件一本,饭卡一张,人民币若干”,以便失主核对是否本 人所丢失。注意证件和饭卡的号码、人民币的数目,均不能详写,以防冒领。 二(30 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8~15 题。(30 分) 父亲的自行车 曾业桃 ①那次回老家,父亲说自行车丢了。“唉,真倒霉,到菜场买菜,一转头自 行车就没了。”“丢就丢了,再买一辆,又不值多少钱。”我对父亲说。父亲没 有吭声,只是神情沮丧,仿佛多年前和我赶集走散的光景。 ②记忆里,父亲的自行车是在我五六岁时买的。那时,父亲在镇上的供销社 上班,母亲在乡下务农。父亲为了方便回家干农活和照看我们,花费半年的工资 买了辆凤凰牌自行车。 ③有了自行车,我和一起出生的弟弟就有了期盼。日之夕矣,我们坐在门槛 上焦急地等待父亲。当我们听到隐隐的铃声,便赛跑一般穿过那打谷场,跨过小 桥,朝竹林那边的石子路冲去。我们赛跑的原因只是为了能坐在前面的单杠上按 铃铛。自然,我总是比弟弟跑得快。往往等到我兴奋地把铃铛按得叮当直响时, 弟弟才气喘吁吁地赶到。父亲像先前抱我一样把弟弟抱上后座,乐呵呵地推着我 们回家。 ④最快乐的等待在节日里,因为父亲的自行车上比往常多了月饼、糖果之类 的东西,它们是那时最美味的食品。铃声还没有响,我和弟弟就已经翘首以待。 我们一边等待,一边讨论,一边想象自行车满载而归的情形。等待的时光快乐而 漫长。或许是单位加班的缘故,或许是我们心情焦急的缘故,父亲在节日里似乎 总回来得晚些。太阳快要落山了,父亲尚未归来。“爸爸回不回来呀?”弟弟担 心地问。“怎么不回来,你听,铃声。”铃声并没有响,我只是哄他。“好像有 。”弟弟侧耳倾听,但很快又失望了。 ⑤记忆里,总是在我们略略失望时,铃声乍起。于是,我们又赛跑着上路, 不过,这时的我们不是争坐前面,而是争提食品。父亲取下食品,每人手里放一 些。我们小心翼翼地往家提,生怕有半点闪失。 ⑥记忆里也有不快乐的时光。我和弟弟常常同时生病,而且常常在夜晚。等 到忙碌一天的父亲准备休息时,我们便开始发烧。为什么我们的病总在晚上发作 ?我很不明白。我只记得,父亲把我们一前一后放在车上,急匆匆地往镇卫生院 赶,父亲要推六七里路才能到达。有时,月光如水,静静地铺在父亲的背上和自行车的单杠上,显得那么温馨;有时,满天星辰,每一个亮晶晶的星星都在向我 们眨眼,似乎是在责备我们又惹父亲劳神;有时,夜黑似漆,父亲和自行车在黑 暗中一步一步艰难地摸索,而我们常常就在自行车上睡着了。 ⑦轮到我们上学,父亲的自行车便成了我、弟弟还有二哥的公交车。父亲便 请会木工手艺的二叔在车的后座上加了一块结实的木板。我和二哥坐在后面,弟 弟则坐前面。父亲骑得十分费劲,数九寒冬都会累得满头大汗。若逢雨天,他骑 得更吃力,汗水和雨水混在一起,分不出哪是汗水哪是雨水。但无论天气如何, 父亲都坚持把我们按时送到学校,从未让我们迟到。 ⑧父亲黯然的神情让我想起过去,也许父亲和我一样并不在乎买自行车的钱 ,在乎的只是逝去的艰难岁月,而我更多了一份对父爱的深深谢意。 (选自《淮海晚报》) 8.文章围绕“父亲的自行车”写了哪四个情景?根据提示简要概括。(4 分) (1)平日里:“我”和弟弟赛跑争位的欢快情景。 (2)节日里:__“我”和弟弟翘首以待争提食品的快乐情景。__ (3)生病时:__父亲夜晚送儿治病的温馨情景。__ (4)上学时:父亲风雨无阻送儿上学的艰辛情景。 9.赏析第③段画线的句子。(4 分) 当我们听到隐隐的铃声,便赛跑一般穿过那打谷场,跨过小桥,朝竹林那边的石 子路冲去。 【答案】画线句运用了动作描写,“穿过”“跨过”“冲去”等连贯动词生动准 确地表现出“我”与弟弟的喜悦之情;“当……便”的句式,写出“我”与弟弟 反应速度之快,体现“我”与弟弟等待心情之切。(4 分,动作分析 2 分,句式分 析 2 分) 【解析】赏析句子,要从句子的内容和表达方面来分析,指出其精彩巧妙之处。 此题首先要点明是动作描写,然后结合文意从表现人物的情感和形象上来分析, 其次抓住句式分析。 10.第⑥段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4 分) 【答案】①点明了父亲送儿治病的时间;②通过不同时期(夜晚)的景物,渲染了 温馨的气氛;③突出父亲送孩子就医的艰辛,表现父爱的主题;④景物描写被赋予了情感,形象生动,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4 分,每个要点 1 分) 【解析】在叙事性文章中,景物描写属于环境描写。其主要作用有交代故事的环 境、铺垫情节、表达人物的情感、烘托人物形象等作用,要根据文章来具体分析 。 11.文章以“父亲的自行车”为题有什么作用?(4 分) 【答案】①构成行文线索,串起父子生活情景的点点滴滴;②寓情于物,再现父 亲对孩子的挚爱之情,也寄托作者对父亲的感激之情。(4 分,每个要点 2 分) 【解析】叙事性文章的标题一般来说有充当线索、点明主要情节、突出主题的作 用。本文以发生在自行车上的故事为内容,故标题构成行文线索,同时自行车也 承载了“我”对父亲的感激以及父亲对孩子的挚爱。据此回答即可。 天道酬诚 顾伯冲 “诚实的人永远不会吃亏”“诚实是待人处世的法宝”,这些箴言警句我们 耳熟能详。可是,时下有些人并不是这么想的,也不是这么做的。在现实生活中 存在诸多不讲诚信、造假贩假的现象,如假酒、假种子、假职称、假新闻、假文 凭等等,令人防不胜防。这些尽管不是主流,但对社会风气的危害很大。由此, 有些人发出这样的感叹:“这年头,诚实人做不得”“诚实人没好报、总吃亏” 。 诚实,就是忠诚正直、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实在人、老实人真的没有好报 吗?其实未必,“天道”还是“酬诚”,付出的真诚一定会有回报的。 天道酬诚,是“天道”使然。《礼记》中讲:“德者,得也。”“德”与“ 得”不但发音相同,而且有内在联系和因果关系:“德”为“得”之基,“得” 是“德”之果。“德”与“得”之间的这种因果关系,可以说是“天道”,即客 观规律。有时人们可能会因为讲诚信而被蒙骗、吃亏上当,但从长远看,他所得 到的一定会与付出的相称,因为讲诚信会赢得越来越多的信任、理解和支持。反 之,不讲诚信、坑蒙拐骗,虽然可能得逞一时,但终将身败名裂。正如一位哲人 所说的:“诚信和诺言不仅仅是几句话,如果你说了,但是没做到,那它们就是 宣告你将失去美好东西的判决书。” 天道酬诚,是“诚”的回报。“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投入种子,才会生出根芽;植下树来,才会长出枝叶。同理,对人讲诚信,才会收获他人的诚信与 回报。有这样一则寓言:一个农夫不小心把斧头掉进了河里,坐在河边伤心地哭 起来。财神路过此处,帮他打捞出一把金斧头,农夫摇头说:“这不是我的斧头。 ”财神继续打捞,一会儿又捞出一把银斧头,农夫又摇了摇头。最后,财神打捞 出一把铁斧头,农夫高兴地说:“这才是我的斧头。”财神觉得这个农夫很诚实 ,就把金斧头和银斧头一并送给了他。一个很贪心的人闻知后也模仿这个农夫, 并一口咬定金斧头是他掉的,结果连自己的铁斧头也失去了。这则寓言说明了一 个深刻的道理:只有诚实的人,才能得到好的回报。 天道酬诚,是人心所向。诚实之人,人皆敬之。希望诚实的人能得到好的回 报,是绝大多数人的共识。虽然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因“诚”吃了些亏,有些人 因“诈”得了些利,但人们心里有杆秤,希望诚实守信成为社会的“显规则”。 君不见:每当社会或个体遇到天灾之时,无数颗真诚的心总是紧紧地连在一起, 展现出人性之美;每当出现影响较大的人祸之际,公众舆论和新闻媒体总是迅速 地扬善抨恶、褒优贬劣,展示了正义的力量。因而,天道酬诚的道理在现实生活 中是有深厚的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的。 江河奔腾,泥沙俱下。当前的“诚信危机”对社会价值观形成了严峻挑战。 但只要我们都对讲诚信者怀有崇敬之意、效法之心,诚信就会逐渐成为一种风尚 ,社会就一定能更加诚信起来。这需要我们有“不畏浮云遮望眼”的胸襟与眼光 ,需要我们坚守“天道酬诚”这个人间正道。 1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 分) 【答案】“天道”还是“酬诚”,付出的真诚一定会有回报的(或:天道酬诚)。 13.“希望诚实的人能得到好的回报,是绝大多数人的共识”中“绝大多数”一 词能否去掉?为什么?(4 分) 【答案】不能去掉。“绝大多数”表明“希望诚实的人能得到好的回报”这个观 点还有极少数人不认同,这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14.文中画线句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 分) 【答案】正反对比论证。证明了“天道酬诚,是‘天道’使然”的观点,增强了 文章的论证力度。 【解析】画线句写了诚信与不诚信眼前的回报和长远的回报,这是正反对比论证。其作用就是突出强调“诚信”的必要性。 15.请你根据自身的积累,再列举一则“天道酬诚”的事实论据。(3 分) 【答案】示例一:刘邦入守关中,之所以可以深得民心,在于履行约法三章,秋 毫无犯。 示例二:刘备跨有荆益,保其岩阻之碍,与邻国交好,于内则治民,诚信于民, 是以三分天下。 【解析】能够证明因“诚信”走向成功的事例即可。除答案给出例子外还有“红 军”诚信,赢得民心等。 三(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6~19 题。(15 分) 秦王坚①会群臣于太极殿,议曰:“自吾承业,垂三十载,四方略定,唯东 南一隅,未沾王化。今略计吾士卒,可得九十七万,吾欲自将以讨之,何如?” 朝臣进谏者众,坚曰:“以吾击晋,校其强弱之势,犹疾风之扫秋叶,而朝廷内 外皆言不可,诚吾所不解也!”慕容垂②言于坚曰:“弱并于强,小并于大,此 理势自然,非难知也。以陛下神武应期,威加海外,虎旅百万,韩、白满朝,而 蕞尔③江南,独违王命,岂可复留之以遗子孙哉!《诗》云:‘谋夫孔多,是用 不集。’陛下断自圣心足矣,何必广询朝众!”坚大悦曰:“与吾共定天下者, 独卿而已。”赐帛五百匹。 (节选自《资治通鉴·晋纪·淝水之战 ④》,有删改) 【注释】①秦王坚:苻(fú)坚,前秦的皇帝,曾统一中国北方,国力一度超过东 晋数倍。②慕容垂:前燕皇子,受排挤投奔苻坚。淝水之战中暗中保存实力,后 建立后燕,自称燕帝。③蕞(zuì)尔:小的样子。④《资治通鉴·晋纪·淝水之战》 记录的是公元 383 年,前秦淝水一役被东晋军队打得大败的历史故事。 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 分) (1)诚吾所不解也__实在__ (2)吾欲自将以讨之__领兵__ (3)四方略定__平定__ 17.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限划两处)(2 分) 陛下/断自圣心/足矣 【解析】本题考查划分句子朗读节奏的能力。划分节奏主要依据句子的结构,一 般是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之间、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要停顿。“陛下” 为名词,作主语,其后停顿;“足”是副词,“足够”的意思,作谓语,其前停 顿。句子停顿为:陛下/断自圣心/足矣。句子翻译为:陛下自己在内心做出决断 就完全可以了。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 分) (1)此理势自然,非难知也。 【答案】这是自然的道理与趋势,并不难理解。(3 分,关键词“理”“势”各 1 分,语句通顺 1 分) (2)岂可复留之以遗子孙哉! 【答案】岂能再留下他们而交给子孙后代呢!(3 分,关键词“复”“遗”各 1 分 ,语句通顺 1 分) 19.导致前秦兵败淝水的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4 分) 【答案】①慕容垂顺着苻坚的骄傲心态进言,夸耀前秦国力强大,鼓动苻坚出兵 伐晋,使苻坚更加盲目自大;②苻坚只听取自己想听的意见(或“没有听取与自 己不同的意见”“偏听偏信”等)。(4 分,每点 2 分)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概括文言文内容的能力。选文并没有涉及淝水之战的战 争过程,只是讲述战争之前秦王苻坚询问大臣的意见,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大 臣的反对,二是慕容垂的进言。从文中可以看出,苻坚没有听取反对的声音,而 是认为“而朝廷内外皆言不可,诚吾所不解也”;慕容垂是顺着苻坚的骄傲心态 进言,夸耀前秦国力强大,鼓动苻坚出兵伐晋,使苻坚更加盲目自大。这些都是 导致其失败的原因。 【参考译文】 秦王苻坚在太极殿会见群臣,苻坚提议说:“自从我继承了大业,至今将近 三十年,四方大体上安定,只有东南方的那一块地方,还没有蒙受君王的教化。 现在约略计算我的士兵,能够达到九十七万人,我想亲自率兵去征讨他们,怎么 样?”在这种情况下朝臣纷纷向苻坚进谏,苻坚说:“凭借我们的实力攻打晋朝 ,比较双方的强弱之势,(前秦攻打东晋)犹如疾风扫秋叶一样轻松,然而朝廷内 外却都说不能攻打,这确实是我所不理解的!”慕容垂向苻坚进言说:“弱被强所并,小被大所吞,这是自然的道理与趋势,并不难理解。像陛下这样神明威武, 顺应天意,威名远播海外,拥有强兵劲旅百万,韩信、白起那样的良将布满朝廷 ,而江南弹丸之地,独敢违抗王命,岂能再留下他们而交给子孙后代呢!《诗经 》云:‘出谋划策的人太多,因此事情不成功。’陛下自己在内心做出决断就完 全可以了,何必广泛地征询众朝臣的意见!”苻坚十分高兴地说:“与我共同平 定天下的人,只有你而已。”赏赐给慕容垂五百匹帛。 20.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2)两小题。(5 分) 田 家 郑 獬 田家汩汩流水浑①,一树高花明远村。 云意不知残照②好,却将微雨送黄昏。 【注释】①浑:这里是满的意思。②残照:夕阳。 (1)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流水汩汩、高花满树的景象,其中“__明__”字尽现田园 清朗的意境。(2 分) 【解析】前两句中的十四个字,只有“明”是表明田园意境特征的,其余的“汩 汩流水浑”是描写流水,“一树高花”是描写花儿的,只有“明远村”中的“明 ”字概括了田园风光的特点。 (2)云本无知,诗人却怨云“不知”。这看似无理的抱怨,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思 想感情?(3 分) 【答案】蕴含着诗人对夕阳的喜爱(留恋、眷恋)之情。 【解析】从“云意不知残照好,却将微雨送黄昏”这个句子中的“云意不知”可 以看出“诗人知道”“残阳好”。因此,诗人的思想感情就可以揣摩出来了,诗 人表面是在埋怨,实则表达了对残阳之景的喜爱和留恋之情。 四(40 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40 分) 有人说,朋友不是那个你随便和他说声“嗨”的人。朋友是一个可以给你依 靠着嚎哭的肩膀,是一口你放心把内心的痛苦往里倾注的井,是一排令你热情高 涨的巨浪,是一双把你从黑暗和绝望中拉出来的手……你交过朋友吗?你从朋友 那里得到过教益吗?你怎样看待朋友间的情谊?请以“朋友”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少于 600 字;③不得抄袭、套作;④文中不 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等。 【答案】略。 第三单元质量评估试卷 [时间:120 分钟 分值:120 分] 一(30 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 分)( D ) A.阙(quē)处     戾(lì)天 采薇(wēi) 襄(xiǎng)陵 B.徙(xǐ)倚 汉塞(sài) 凄(qī)异 沙堤(tī) C.悬(xuán)泉 飞漱(shù) 哀转(zhuàn) 蔽(bì)日 D.沿溯(sù) 藻荇(xìng) 叠嶂(zhàng) 东皋(gāo) 【解析】A 项中“襄陵”中的“襄”读作 xiāng。B 项中“沙堤”中的“堤”读 作 dī。C 项中“哀转”中的“转”读作 zhuǎ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 分)( D ) A.横柯 征蓬 无与为乐 沉鳞竟跃 B.轩邈 交辉 负势竞上 千百成锋 C.缥碧 经纶 窥谷忘反 争高值指 D.瀑布 猿鸟 嘤嘤成韵 急湍甚箭 【解析】A 项“沉鳞竟跃”应写作“沉鳞竞跃”;B 项“千百成锋”应写作“千 百成峰”;C 项“争高值指”应写作“争高直指”。 3.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 分)( D ) A.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 B.晓雾将歇(消散) C.每至晴初霜旦(早晨)D.蝉则千转不穷(旋转) 【解析】D 项“转”同“啭”,鸟鸣,这里指蝉鸣。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 D ) A.调查显示,我国有近百分之九十左右的青少年认为“诚实守信”“助人为乐 ”是优秀的传统美德。 B.能否取得好的成绩,关键就在于要勇于克服困难,充满自信。 C.李老师是前几天才调到我们学校的,许多同学还不认识。 D.我们要引导青少年用美的眼光去观察世界,用美的心灵去感受世界。 【解析】A 项“近”与“左右”矛盾,应删去其中之一;B 项两面对一面,应删 去“能否”;C 项有歧义,是李老师还不认识许多同学,还是许多同学还不认识 李老师?表意不明确,可在“认识”后面加上“他(她)”。 5.古诗文名句填空。(6 分) (1)牧人驱犊返,__猎马带禽归__。(王绩《野望》) (2)__乱花渐欲迷人眼__,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崔颢《黄鹤楼》中表达作者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日暮乡关何处是__?__烟 波江上使人愁__。 (4)落日往往受到诗人的青睐。王绩在《野望》中用“__树树皆秋色__,__山山 唯落晖__”写山中落日。 6.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7 分) (1)阅读下面语段,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内容。(3 分) 对山山水水的迷恋是很多古代文人的共有情怀,而这种情怀往往会转化为美 丽动人的文字。如__陶弘景__(填作者)的《答谢中书书》,宛如一幅清丽的山水 画,又像一首流动的山水诗;南朝梁文学家__吴均__(填作者)的《与朱元思书》 描写了富阳至桐庐的优美风光;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好学博览,游历大江南北 ,撰写地理著作《__水经注__》(填作品)。 (2)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4 分) 他的红二方面军在一九三五年最后从湖南苏区撤出时,据说有步枪四万多支 。这支红军在去西北的长征路上所经受的艰难困苦较之江西红军主力甚至更大。 在雪山上死去的有成千上万,又有成千上万的饿死或被南京方面炸死。但是由于他的个人感召力和他在中国农村的影响,据李长林说,他的许多部下宁可与他一 起在路上死去,也不愿意离去,在长征路上有成千上万的穷人参加,填补缺额。 最后他率众约二万人——大多数赤着脚,处于半饥饿和筋疲力尽状态——到达西 藏东部,与朱德会师。 该语段的主要人物是谁?体现了该人物的什么精神品质? 【答案】贺龙。不怕困难、有坚定的革命信念、与群众同生死、与敌人斗争到底 。(4 分,人物 1 分,品质 3 分) 7.昔日郦道元笔下美丽的三峡如今因三峡工程更闻名于世,并吸引了无数中外 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请你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写一段导游词,向前来观光的游客介 绍三峡的风景特点和时代变化。(150 字左右)(5 分) 【相关链接】 新华网三峡工地 5 月 20 日专电(记者江时强、刘诗平) 2006 年 5 月 20 日 14 时, 三峡坝顶上激动的建设者们见证了大坝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的历史性时刻。至此 ,世界规模最大的混凝土大坝终于在中国长江西陵峡全线建成。 三峡大坝建成后,大坝本身就是一道壮丽的景观。北京三峡游的线路一直在 追踪三峡大坝的建设进程。 导游词:示例:各位游客,欢迎你们来三峡观光。七百里三峡,雄奇险拔,清幽 秀丽,四季美景风格迥异。春冬之时,潭水碧绿,清波回旋,怪柏凌峰,瀑布飞 悬;夏季水涨,江流汹涌;秋景凄寒,猿鸣哀转。走进三峡人家,品尝金黄蜜橘 ;登上三峡大坝,感受磅礴气势。多情的三峡风光,热情的三峡人民,欢迎各位 常游此地。 【解析】导游词的宗旨是通过对旅游景观的讲解、指点、评说,帮助游客欣赏景 观,以达到游览的最佳效果。传播文化知识即向游客介绍有关旅游胜地的历史典 故、地理风貌、风土人情、传说故事、民族习俗、古迹名胜、风景特色,使游客 增长知识。导游词的语言应具有言之有理、有物、有情、有神等特点。写作时要 符合导游词的特点,主体部分要突出三峡景色的特点,可以结合课文《三峡》的 内容进行拟写。 二(30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8~15 题。(30 分)壶口的黄河 肖 铁 ①在中国看水,看中国的水,最好到黄河。九寨沟的水显得太清秀,俏得有 些西方的味道;太湖的水又有点小,文人味太重,不像是水,倒像是供人把玩的 装饰物。也许,中国的水应是黄色的,和我们中国人的皮肤一样;而黄河也只有 到了这儿,才成了真正的黄河! ②车行山谷中,远远便听见阵阵低沉的轰鸣,在左右山壁间碰撞,心也随之 律动,未见其影,先闻其声,知道壶口到了。 ③天渐渐成了黄色,水汽丰富得似乎凭空能捏出一把汗来。 ④等真正站在她的旁边,所有的人都惊呆了:地竟陷下一层,天也高了一尺 ,山谷形似壶嘴,水若浊酒,倾泻而下,一仰难尽的气势,充溢胸口,心跳得能 蹦出来。耳朵渐渐聋了,只能看见对方开口,却听不见声音;眼也花了,弥漫着 的皆是黄色的漩涡,像是从河里蒸腾地上升,又像是奋不顾身地下降。河底升起 硝烟一样的股股黄雾,天宇间充涨着黄色带水的颗粒,碰撞在脸上,散发在天上 。脑子里一片空白,什么也不敢想,只看着山被水层层劈开,天也被这股黄流斩 断。水从天而降,拍打在谷底,响遏在云里。 ⑤想黄河从巴颜喀拉山流下的时候,水也该是清的吧?毕竟是雪水的汇集, 是上天的洗礼;下游也会清些,因为地势渐平,流速渐缓,黄沙也会慢慢沉在河 底。可你看看现在的黄河,刚刚从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流过,厚重得带着大地的 表皮,圣水也染上了中国的颜色,水里一定还有与大地摩擦而生的余热,当然还 有陕北的信天游溶在里面,歌曲带着水旋转。黄河在这里最黄,金黄得如同太阳 也落在里面。 ⑥黄河之水天上来,如果说往前往后的黄河都是平面的话,到了壶口,黄河 一下子像愤怒像高昂像要直抒胸臆地站了起来。这时的黄河是立体的黄河了,像 猴子站立起来是人进化的重要标志,黄河站立起来也是一个飞跃,就像个顶天立 地的人活了。活了便要说话,那浪涛卷起雷鸣般的吼声,便是她第一声啼哭,第 一声就不同凡响。注视着从上而下的水,第一次看到自然里的生命在毫无羁绊的 状态下的兴奋和放纵。那啪啪的水击之声便是欢笑,真正的快感,真正的淋漓尽 致。看久了,心也会溶进那飞溅的黄色水流里。⑦抬起头,极目四望,北方,阳光打过去,一片白色,水和天连在一起,汪 洋恣肆在那里;下游,水会渐渐宽阔,毕竟快到海了,快到生命的终结抑或是升 华的地方了,便也心平气和。只有在这里,给予黄河的天地竟仅仅小到一个壶口 ,考验也就在这里了。过去了,黄河便拐了一直角,再往后便没有什么能挡住她 的了,一泻千里,奔流到海不复还。看看空中的水汽,听听大地的回音,便会知 道黄河的自信和决心。跃过去,一跃就是五千年,或七十万年,或是一百七十万 年,肯定还要久远。司马迁会不会从这里受到了鼓舞,而将那汉代的竹简写尽写 穿?易水该是黄河的分支吧,要不荆轲怎么会有壮士一去不复还的气概和性格? ⑧这才是中国的河。西南就是周文王的岐山,就是周武王的丰镐,就是大秦 的咸阳,就是盛唐的长安。半坡人该是在这儿舀过水吧?秦嬴政该是从这里出过 兵饮过马吧;有这样的水,还有什么可怕的呢?还有什么不可征服的呢? ⑨路德维希①为尼罗河作传,也该有人为黄河作传的,那应是中国人的自传 。 (选自《散文选刊》,有改动) 【注释】①埃米尔·路德维希(Emil Ludwig,1881—1948),德国著名传记作家, 著有《地中海传》《尼罗河传》等。 8.第①段写九寨沟的水和太湖的水,有什么用意?(2 分) 【答案】①用九寨沟的水和太湖的水来衬托黄河的水;②中国水的颜色就应该是 黄河的颜色,黄河水才能真正体现中华民族的精神。(2 分,每点 1 分) 【解析】第①段中“九寨沟的水显得太清秀,俏得有些西方的味道;太湖的水又 有点小,文人味太重,不像是水,倒像是供人把玩的装饰物”写出了九寨沟的水 太清秀和太湖的水文人味太重的局限性,衬托出黄河水的激流澎湃,告诉我们黄 河水才能真正体现中华民族的精神。 9.第④段描写了壶口黄河的景色,语言特点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3 分) 【答案】①用词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②句式整齐,写出了黄河的气势;③运 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我”面对黄河的主观感受。 【解析】解答时,学生可从修辞的角度分析,本段话运用了比喻、夸张等多种修 辞方法,结合语段所描写的内容,可知本段写出了黄河的气势,也写出了“我” 面对黄河的主观感受。10.第⑧段“这才是中国的河”有什么含义?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理解。(3 分) 【答案】①壶口的黄河弥漫着黄色的漩涡,带有中国人的肤色;②壶口的黄河激 流澎湃,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勇往直前、不屈不挠的精神;③壶口的黄河是中华 文明的发祥地。(3 分,每点 1 分) 【解析】解答时,要求学生能从整体上把握全文思想,筛选出黄河对中华民族的 贡献或象征意义。“这才是中国的河”写出了作者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联 系上文对壶口的黄河激流澎湃、弥漫着黄色的漩涡描写,可以看出作者为黄河赋 予的各种象征意义:带有中国人的肤色、体现了中华民族勇往直前、不屈不挠的 精神、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 11.文章结尾强调“该有人为黄河作传的,那应是中国人的自传”,这句话有什 么含义。(6 分) 【答案】“该有人为黄河作传的”,因为黄河体现了中国的历史与中国人的精神 (或因为黄河哺育了中华文明)。“那应是中国人的自传”,是指应该由中国人自 己为黄河作传,而不是像非洲的尼罗河那样由欧洲人来作传。中国人通过为黄河 作传来表现中国人的历史和精神,所以是“中国人的自传”。(6 分,答出两点给 6 分) 【解析】作答时,需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语,结合具体语境和文章主旨来分析。 这句话中的“作传”是因为黄河体现了中国的历史与中国人的精神,所以要为黄 河作传。因为黄河是中国人的河,所以应由中国人来作传。黄河表现了中国人的 历史和精神,所以是中国人的自传。 三峡博物馆 ①三峡博物馆位于重庆市人民大礼堂的正西端,建筑主体长 157.3 米,宽 98.085 米,高 32 米,总建筑面积为 4 万多平方米。这座建筑物外型本身,承载 了许多历史与文化的寓意。 ②三峡博物馆依山而建,整体呈一个大弧线形状。站在人民广场仰望,博物 馆就像雄伟的长江三峡大坝。博物馆外形最显眼的是大面积的弧形蓝色玻璃幕墙 和古朴方正的砂岩外墙。蓝色玻璃象征着水,砂岩外墙则代表着山,它体现了重 庆山水之城的特色。博物馆正上方是漏斗型的圆形穹顶,很像一个巨大的承露盘 ,一方面取“三峡之水天上来”之意,另一方面,水通过三层叠瀑,一泄而下,与人民广场相连,体现了三峡博物馆承接祖先文化之水、用文化滋润大地的寓意。 ③三峡博物馆展厅面积为 23 225 平方米,有 4 个基本陈列,分别是:反映 三峡历史、三峡文化和三峡精神的“壮丽三峡”;反映重庆地方历史文化源流的 “远古巴渝”;反映 20 世纪重庆城市变迁的“重庆·城市之路”;反映重庆抗战 文化的“抗战岁月”。这里重点介绍前两个展厅。 ④“壮丽三峡”展厅位于三峡博物馆一楼右侧,是博物馆的招牌展厅。走进 展厅,参观者就仿佛来到了壮美的瞿塘峡。迎面是一幅长 9 米、高 6 米的三峡壁 画,它与摆放有致的各种三峡石一起,构成了雄伟的夔门、秀美的桃子峰。而此 刻参观者的脚下,正踩在一条用玻璃隔水方式营造的长江水上。江水拍岸的声音 ,川江号子的声音,以及长江三峡特有的猿啼声,构成了一个真实壮丽的三峡。 ⑤“壮丽三峡”展厅摆放了大量天然三峡石。瞿塘峡口切割来的瀑石,瞿塘 峡中段的黑石,巫峡切割来的纤夫石、纤夫路,以及被誉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 站”的白鹤梁题刻,也被部分切割搬进展厅。目前在全国的博物馆中,还没有放 如此大规模大型天然石头的先例。 ⑥与“壮丽三峡”展厅相比,“远古巴渝”展厅则显得古朴而厚重。“远古 巴渝”展厅位于三峡博物馆二楼左侧,展厅面积 1 160 多平方米,展品逾 1 000 件。这是三峡博物馆文物最丰富的一个展厅,里面的文物 80%以上都是 1997 年 以来重庆三峡考古的新发现,这次是首度公之于众,比如巫山龙骨坡出土的巫山 人牙齿和下颌骨化石、兴隆洞遗址发现的剑齿象牙石刻、奉节鱼腹浦发现的陶片 、小田溪出土的鸟形尊等。这个展厅主要靠文物来说话,它要展示远古巴渝文化 的客观存在和无穷魅力。 12.从全文看,作者主要是按照什么说明顺序来介绍三峡博物馆的?(3 分) 【答案】按照从外到内的空间顺序来介绍的。 【解析】说明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文章有明确表示方 位地点的词语,如“站在人民广场”“位于三峡博物馆一楼右侧”“走进展厅” “位于三峡博物馆二楼左侧”。故作者是采用从外到内的空间顺序来介绍三峡博 物馆的。 13.文中说三峡博物馆的外型“承载了许多历史与文化的寓意”,仔细阅读文中 有关内容,下列不属于这种“寓意”的一项是(3 分)( C )A.三峡博物馆整体呈一个大弧线形状,象征着雄伟的长江三峡大坝。 B.三峡博物馆的外墙设计集中体现了重庆山水之城的特色。 C.博物馆正上方是漏斗型的圆形穹顶,具有极好的采光效果。 D.三峡博物馆的外型具有承接祖先文化之水、用文化滋润大地的内涵。 【解析】C 项中,“采光效果”不属于历史文化寓意。 14.从文中筛选出相关词语,概括“壮丽三峡”和“远古巴渝”两个展厅各自的 主要艺术风格。(4 分) 【答案】“壮丽三峡”:真实壮丽;“远古巴渝”:古朴、厚重。 【解析】解答此题需要阅读全文,找到与问题相关的段落,抓住关键句子筛选有 效信息。说明“壮丽三峡”展厅的是第④⑤两段,抓住关键词语“真实壮丽的三 峡”;说明“远古巴渝”展厅的是第⑥段,抓住中心句“与‘壮丽三峡’展厅相 比,‘远古巴渝’展厅则显得古朴而厚重”,据此概括作答即可。 15.请赏析文章第①、第⑤段画线的句子,分析其采用的说明方法,并说说有什 么表达效果。(6 分) 【答案】第①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列数据(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地说明了三峡 博物馆的建筑规模(“面积”“壮观”“宏伟”)。第⑤段的画线句子运用了举例 子的说明方法,用具体事例说明了展厅中有大量天然三峡石。(6 分,每句 3 分, 其中说明方法 1 分,具体分析 2 分) 【解析】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 方、列数字、列图表、作引用等。第①段画线句中有“157.3”“98.085”“32”“4 万 多”等数据,是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地说明了三峡博物馆的壮观。第⑤ 段画线句描写的是展厅中摆放的三峡石,后面具体描述了有哪些石头,这是用了 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壮丽三峡”展厅摆放了大量天然三峡石。 三(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6~19 题。(15 分)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 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 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有小山出水中山皆美石上生青丛冬夏常蔚然。其旁多岩洞,其下多白 砾;其树多枫、柟、石楠、楩、槠、樟、柚。草则兰、芷,又有异卉,类合欢而 蔓生, 水石。 每风自四山而下,振动大木,掩苒众草,纷红骇绿,蓊葧香气,冲涛旋濑, 退贮溪谷;摇扬葳蕤,与时推移。其大都如此,余无以穷其状。永之人未尝游焉 ,余得之,不敢专也,出而传于世。 (节选自柳宗元《袁家渴记》) 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 分) (1)不见曦月__日光,这里指太阳__ (2)良多趣味__甚,很__ (3)冬夏常蔚然__茂盛的样子__ 17.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3 分) 有小山出水中/山皆美石/上生青丛/冬夏常蔚然 【解析】本题断句可根据句意划分,句意为:有座小山从水中露出来。山上都是 好看的石头,上面生长着绿色的草丛,一年四季都浓密茂盛。由此可知应划分为 :有小山出水中/山皆美石/上生青丛/冬夏常蔚然。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答案】等到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时候,下行或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挡了 ,不能通航。 (2)其大都如此,余无以穷其状。 【答案】(风景)大多都是这样的,我无法完全说出它们的样子。 19.同是写景,说一说两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异同。(5 分) 【答案】同:都表达了对景色的喜爱之情。异:【甲】文还表达了对渔民悲惨生 活的同情。【乙】文作者表面上感叹面对美好的山水景物,永州的人不会欣赏,实际上是感叹自己的杰出才华不被朝廷赏识。(5 分,相同点 1 分,不同点【甲】 文分析 2 分,【乙】文分析 2 分) 【参考译文】 【乙】有座小山从水中露出来。山上都是好看的石头,上面生长着绿色的草 丛,一年四季都浓密茂盛。山旁有许多岩洞,山下有许多白色的碎石;山上的树 木多是枫树、柟树、石楠、楩树、槠树、樟树、柚树。小草则多是兰草、芷草, 又有许多奇异的花卉,类似合欢但是长出许多茎蔓,缠绕着水中石头。 常常有风从四周山上吹下,吹动大树,翻动着轻柔的众草,使红花和绿叶 在纷乱中像吃惊似的,香气浓郁,冲起波涛旋着水涡,从溪谷流进流出;摇动着 繁密的花草,随着季节而变换。(风景)大多都是这样的,我无法完全说出它们的 样子。永州没有人过来游玩,我来到了这里,不敢独自享受,回来写出文章告诉 世人。 20.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2)两小题(5 分) 题春晚 周敦颐 花落柴门掩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 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 (1)这首诗的哪一句交代了诗人观景的立足点?(2 分) 【答案】吟余小立阑干外。 (2)诗人描写昏鸦时为什么用“点”而不用“只”?说说你的理解。(3 分) 【答案】诗人描写的是傍晚之景:天色渐暗,傍林而飞的乌鸦离得又很远,看上 去就是一个个“点”,用“点”写昏鸦,恰如其分,有水墨画的效果。 四(40 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40 分) 秋天,成熟的果实低下了头。不是在自我陶醉,它是在想——我是怎样变成 熟的?不是风,我怕早已霉烂枝头;不是雨,我怕早已枯落山沟;不是光,我怕 早已灰暗苍白;不是热,我怕早已憔悴丑陋……感谢风吹雨打,给了我成熟的筋 骨;感谢光照日晒,给了我成熟的俊秀。 请根据上述材料的含义,自拟题目,自定立意,写一篇文章。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少于 600 字;③不得抄袭、套作;④文 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 【答案】略。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