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题(下)
加入VIP免费下载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题(下)

ID:405910

大小:66.73 KB

页数:31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题(下) (第 4-6 单元试题) 第四单元质量评估试卷 [时间:120 分钟 分值:120 分] 一(30 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 分)( C ) A.交卸(xiè)     奔丧(sāng) 狼藉(jié) 密匝(zā)匝 B.鲜腴(yú) 折(zhé)本 松懈(xiè) 惦(diàn)记 C.遏(è)制 点缀(zhuì) 靠拢(lǒng) 颓(tuí)唐 D.震颤(zhàn) 琐屑(xiè) 虬(qiú)枝 濒(bīn)临 【解析】A 项中“狼藉”中的“藉”读作 jí;B 项中“折本”的“折”读作 shé;D 项中“震 颤”的“颤”读作 chàn。 2.下列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3 分)( B ) A.差使 辟邪 蹬堂入室 祸不单行 B.星辰 谋面 连绵不断 夷为平地 C.遵循 露出 触目伤怀 张目接舌 D.渴望 稳定 一事无成 深受讫害 【解析】A 项“蹬堂入室”应改为“登堂入室”;C 项“张目接舌”应改为“张目结舌”;D 项“深受讫害”应改为“深受其害”。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 分)( D ) A.欧盟将对柴油汽车履行更严格的尾气排放监测制度,以避免类似大众排放门丑闻事件再 次发生。 B.《战狼Ⅱ》取景地索韦托为约翰内斯堡最大的贫民窟,贩毒、走私、高利贷等非法行当 荟萃。 C.多年后与那些儿时玩伴再碰面,大家各自微微地颔首低眉,却也用陌生的目光打量起了 对方。 D.百万雄师以摧枯拉朽之势强渡长江,占领了国民党中央政府所在地南京。 【解析】A 项,“履行”意为执行、实践。执行对他人的承诺并行动。用在此处不恰当,可 改为“实行”;B 项,“荟萃”指杰出的人物或精美的东西会集,是褒义词,用在此处不恰 当,这里可改为“聚集”;C 项,“颔首低眉”形容低着头,显得很谦卑恭顺的样子,用在 此处不恰当,可改为“颔首”。故选 D。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 A ) A.国家有关部门明确要求不得在娱乐访谈、娱乐新闻等节目中宣传炒作明星子女。 B.通过设立交通安全宣传站,发放宣传材料,讲解交通安全常识,使市民增强了安全意识。 C.50 多个市镇的青年志愿者在橘子洲参加了绿色骑行活动。 D.只要尊重一切生命,才能最后尊重人类自己。 【解析】B 项缺少主语,删去“通过”或“使”;C 项表意不明,“50 多个”修饰对象既可 以是“市镇”,也可以是“青年志愿者”;D 项关联词语使用错误。 5.古诗文名句填空。(6 分) (1)__老骥伏枥__,__志在千里__;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2)泛舟水漾惊鸟飞,在不同诗人笔下有不同的描写。欧阳修在《采桑子》中写道:__微动涟 漪__,__惊起沙禽掠岸飞__;李清照在《如梦令》中写道:__争渡,争渡__,__惊起一滩鸥 鹭__。 6.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7 分)(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C ) A.《昆明的雨》是汪曾祺写的一篇散文。 B.《白杨礼赞》通过对白杨树不平凡形象的赞美,歌颂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 整个中华民族紧密团结、力求上进、质朴坚强、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和斗争意志。 C.朱自清的《背影》通过对父亲艰难地越过月台的一系列动作的描写,表现了父亲对“我” 的爱与“我”对父亲的同情。 D.《永久的生命》选自《严文井散文选》。作者严文井,原名严文锦,湖北武昌人,作家。 【解析】C 项表述错误,《背影》没有表达对父亲的同情。 (2)《昆虫记》既是一部优秀的科普作品,也是公认的__文学经典__,被誉为“__昆虫的史诗 __”,作者是__法__国作家__法布尔__。全书充满了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充满了对自然万 物的赞美之情。(4 分) 7.阅读下面的文字,在横线上补写一段话,要求语意明确,语言得体。(5 分) 在熙熙攘攘的汽车站售票大厅的一角,一位60岁左右的男子似乎无视大厅里的禁烟标志, 正在一边吸烟,一边等人。此时,一位年轻的控烟志愿者,走上前去对这位吸烟的男子说:“__ 示例:大伯,这里是公共场所,是禁止吸烟的,请您不要在这里吸烟__。” 二(30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8~15 题。(30 分) 榕树的美髯 秦 牧 ①如果你要我投票选举几种南方树木的代表,第一票,我将投给榕树。 ②一株株古老的、盘根错节、丫杈上垂着一簇簇老人胡须似的“气根”的榕树,遍布在 一座座村落周围,它们和那水波潋滟的池塘,闪闪发光的晒谷场,精巧雅致的豆棚瓜架,长 着两个大角的笨拙的黑水牛,一同构成了南方典型的农村风光。无论你到广东的任何地方去, 你到处可以看到榕树,在广州,中央公园里面,旧书店密集的文德路两旁,市郊三元里的大 庙门口,或者什么名山的山道,随处有它们的踪迹。在巨大的榕树的树荫下开大会、听报告、 学文化、乘凉、抽烟、喝茶、聊天、午睡、下棋,几乎是任何南方人生活中必曾有过的一课了。 ③有一些树木,由于具有独特的状貌和性质,我们很容易产生联想,把它们人格化。松 树使人想起志士,芭蕉使人想起美人,修竹使人想起隐者,槐树之类的大树使人想起将军。 而这些老榕树呢,它们使人想起智慧、慈祥、稳重而又饱经沧桑的老人。它们那一把把在和 风中安详地飘拂的气根,使人想起小说里“美髯公”之类的人物诨号。别小看这种树的“胡 子”,它使榕树成为地球上“树木家族”中的巨无霸。动物中的大块头,是象和鲸;植物中 的大块头又是谁呢?是槐树、桉树、栗树、红松之类么?对!这些都是植物界中的长人或者 胖子。但是如果各以一株树的母本连同它的一切附属物的重量来计算,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 树能够压倒这种古怪的常绿乔木。榕树那一把一把的气根,一接触到地面就又会变成一株株 的树干,母树连同子树,蔓延不休,独木可以成林。人们传说一棵榕树可以有十亩宽广的树 荫。这个估计,其实还可能是比较保守的。我看到一个材料,据说在印度的孟加拉有一个著 名的榕树独木林。它生有八百根垂下的钻入泥土的树根,每一根都发展成为树干,它的阴影 面积竟超过了一公顷(十五亩)。广东的新会县有一个著名的“鸟的天堂”,江中洲渚上的林 子里住满鹭鸶和鹳,晨昏时形成了百鸟绕林的美景。那一个江心洲渚中的小树林,也是由一 株榕树繁衍而成的。在那里,已经分不出哪一株树是原来的母本了。 ④有些植物,羞涩地把它们的茎也生到地下去。但是,榕树不仅让它的根深入地下,也 让它们突现在地面;不仅突现在地面,还让它的根悬挂在空中;甚至盘缠贴附在树身上,使 这些错综纠缠和变化万千的树根形成了老榕的古怪的衣裳。再没有一种植物,把“根”的作 用显示于人类之前,像榕树这样的大胆和爽快的了。 ⑤一个人有时感触于某种景象,常常会涌起一种童稚似的感情。我们念过童话、神话、 民间传说,那里面,老树不是像人一样,会说话的么?有时在榕树下乘凉,我就不禁想象: 榕树真像那种智慧、慈祥、稳重而又饱经沧桑的老人!它是“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 惧”那一流的人物,仿佛它什么时候都在掀髯微笑,像一个旷达的长者那样告诉在它身旁乘 凉的小孩(反正我们和它比起来都成为小孩):“根是最重要的!你有了越多的根,你就可以 吸收到越多的营养。你的根扎得越深,你和培育你的土地关系越密切,你就越有力量了。一 株真正坚强屹立着的树是不怕烈日、风暴、旱患、水涝的。你瞧我,我抚育后代的成长,不 怕它们掩盖了我,我具有这样的胸怀,任何从我的身体分出去而成长起来的小榕树,也都维 护了我,壮大了我。”每一株长髯飘拂的老榕起码总有两三百岁的年龄吧,想起它们经历的 沧桑,想起它们倔强的生命,想起它们亲历了中国百余年来波澜壮阔的巨变,真不禁使人对 于榕树感到深深的敬爱。⑥南海有一座著名的西樵山,入山的道旁就长满了许多老榕。不用说,它们每一株都有 一把把美丽的胡子。有一次夜里,我在山道漫步,披着一身月色,听着盈耳泉声,来到老榕 树下,却禁不住错愕地止步了。看着那些老树的气根在和风中飘拂,月光使它们更加碧绿、 柔和了。我禁不住呆呆站在那儿,像一个梦游病者似的一把一把去抚摸老榕树的美髯,但是 又生怕把它们弄断。这时,老榕树真好像我们所敬仰的一些长者似的,教人想起它们由于勤 奋吸收,和群众、和大地关系这么密切,因此,它们得以“永葆其美妙之青春”。像榕树的 根扎得那么深,伸得那么远似的,它们的信仰那么坚定,因此,万劫不摧,永远那么豪迈安 详地屹立着。这时候,我不觉沾染上古代拜物教徒的情绪了,真禁不住想喊一声“榕树爷爷, 胡子伯伯!”要是能够进入童话境域去,这些老榕树忽然开口了,和你攀谈了,谈起它对于 树根的看法和生活的经历了,该多好哪! (有删改) 8.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标题“榕树的美髯”的理解。(3 分) 【答案】表面上指榕树一簇簇老人胡须似的“气根”,暗含对榕树“有了越多的根,就可以 吸收到越多的营养。根扎得越深,和培育的土地关系越密切”的倔强的生命力量的敬意。(3 分,比喻义 1 分,情感分析 2 分) 9. 第③段描写松树、芭蕉、修竹、槐树之类的大树,有什么作用?(3 分) 【答案】用植物界中的松树、芭蕉、修竹、槐树之类的大树,侧面烘托榕树的“大”,体现 榕树独木可以成林,一棵榕树可以有十亩宽广的树荫的特性。(3 分,表现手法 1 分,表达效 果 2 分) 10. 请从修辞角度,简要赏析第④段中画线的句子。(5 分) 榕树不仅让它的根深入地下,也让它们突现在地面;不仅突现在地面,还让它的根悬挂 在空中;甚至盘缠贴附在树身上,使这些错综纠缠和变化万千的树根形成了老榕的古怪的衣 裳。 【答案】本句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突现”“悬挂”“贴附”等词语的使用,赋 予榕树以人的情态;将榕树错综纠缠和变化万千的树根比作“古怪的衣裳”,生动形象地写 出榕树把“根”的作用显示于人类之前的大胆和爽快。(5 分,修辞手法 2 分,表达效果 3 分) 【解析】细读这句话可知,本句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榕树人格化,将榕树错综 纠缠和变化万千的树根比作“古怪的衣裳”,这两种修辞手法一般都有生动形象的表达效果,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其表达效果即可。 11. 如果“老榕树忽然开口了,和你攀谈了,谈起它对于树根的看法和生活的经历了”,这 时,你会对榕树说些什么呢?(4 分) 【答案】示例:榕树,你把根扎得那么深,伸得那么远,能够万劫不摧,永远豪迈安详地屹 立着,我从中明白了只要勤奋吸收,和群众、和大地关系密切,便能“永葆其美妙之青春” 的道理。 【解析】作答本题时,围绕对榕树的敬佩,从榕树身上受到的启示表述即可。 在“勤”读中构建精神家园 周 勇 ①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加速发展的今天,“快餐文化”、网络文化在满足人们“速 食”需求的同时,难以避免地伴生一些负面效应,浮躁、急功近利的做法充斥在一些人的“选 择性”读书之中,阅读的精度、深度和宽度呈现收窄趋低之势。因此,当今社会“勤”读书 显得尤为可贵。 ②“勤”,就是要精挑细选。由于种种原因,古代书籍数量极其有限,因此才有人“发 奋识遍人间字,立志读尽天下书”。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进入了一个“知识信息爆炸的时 代”,书籍、报刊,唾手可得;影视、广播,无孔不入。再加上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的普及, 更让我们时时刻刻身处信息的汪洋大海之中。毫不夸张地说,一天产生的“书籍”,我们穷 尽一生,也读不完,“皓首穷经”成为遥远的绝响。吾生也有涯,而“书”也无数,以“有 涯之生”PK 无边书海,殆矣!的确,今天我们进入了一个不选择就没法读书的时代。目前, 由于文化出版业迅速发展,加上经济利益的驱动,出版物准入门槛降低,出版物的水平也就 参差不齐。如果不加选择,不作甄别,信手拈来,瞎读一通,势必事倍功半,劳而无功甚至 劳而有害。读无益之书则浪费生命,开有害之卷则贻误人生。如何实现“开卷有益”,读有 所获?那就需要“行万里路,读一本书”的精挑细选。要精选主题,挑出符合社会主旋律、 契合时代发展的优秀作品;要遴选内容,挑出介绍前沿专业知识、具有深厚人文底蕴的文本; 要优选形式,选择符合个人阅读习惯的知识载体。书籍也好,网络也罢,不拘一格,灵活选 择,收获方多。众里寻他千百度而终得精神大餐,一生受益,而乐亦在其中。 ③“勤”,就是要勤于思考。培根在《随笔录·论读书》中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 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读书要像这样富有成效,那就要求我们,不但要在开卷之前精心挑选,还要在阅读之中努力思 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实际上,在读书学习的过程中,更重要的就是要思 考。英国著名作家波尔克说:“读书而不思考,等于吃饭而不消化”。我们学习知识,就是 要通过思考来消化吸收,变成自己的东西,并能从中创生出自己的新见解。我们无论是读书 还是做学问,最为重要的就是要能够独立思考,融会贯通,有所创见。否则,即使书读得再 多,也只不过是在“读死书”;即使学问再渊博,也很可能就是一个“超级搬运工”。长此 以往,就会逐渐失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总之,透过辞章字句潜心思考,结合案例典故深 入分析,能够让人保持思想活力,得到智慧启迪,养出浩然之气。学而思的过程虽然辛苦, 但那种深读彻悟的盎然趣味、思为行先的豪迈快意,回味长久,愉悦终生。 ④“勤”,就是要博采众长。纵观古今中外优秀的政治家、军事家、艺术家,如马可·奥 勒留、诸葛亮、齐白石等,他们中的许多人都在自己所处的时代,学贯古今,甚至融通中西, 以渊博的知识服务于社会,实现了知识改变命运、知识造福时代的抱负。当前,“信息大爆 炸”的浪潮席卷全球,我们要顺应时势,摒弃狭隘思想,在博学多读、活学活用中开阔眼界、 拓展思维。要谙熟中华传统文化,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博观约取,汲收丰厚人文营养,传 承优秀民族文化传统;要博览国外文化经典,在借鉴、吸收中拓宽视野;要广泛了解前沿知 识和时尚文化,与时俱进,不断改善知识结构。博采众长能够让人获得认识世界的不同视角, 在兼容并蓄、转化吸收中不断夯实道德基础、提高文化素养,丰富人文情怀,最终孕育形成 促进个人发展、助推国家民族发展的正能量。 ⑤今天,“勤”读应该成为每个人的思维习惯和自觉行动,在精读、深思和博采中构建 高尚的精神家园,为书写人生精彩篇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1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 分) 【答案】当今社会“勤”读书尤为可贵。 【解析】分析中心论点,可以从文章的标题、开头、结尾,有时也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用自 己的语言来概括。从第①段的最后一句“因此”可以判断出下文的“当今社会‘勤’读书显 得尤为可贵”即文章的中心论点。 13.本文开头就指出,当下人们的读书活动中存在着“阅读的精度、深度和宽度呈现收窄趋 低”的不良趋势,为了扭转这一趋势,作者分别给出了哪些解决办法?(3 分) 【答案】①精挑细选;②勤于思考;③博采众长。(3 分,每点 1 分)【解析】看到题目首先要在审题后确定答案范围,提取答案时要精读相应语段,找到关键语 句,然后将最扣题的语句提取出来作答。本文提取第②③④段的首句,即中心句就能得到问 题的答案,注意要分条概括。 14.选文第④段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具体又是怎样运用的?请作简要分析。(4 分) 【答案】采用了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的方法。先概括列举了众多杰出人物的事例,阐明了博 采众长的意义;然后采用道理论证的方法联系目前形势,阐明了博采众长的现实紧迫性。(4 分,论证方法 2 分,具体分析 2 分) 【解析】议论文常见的论证方法有四种,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其作 用要根据具体的文章来作答。“如马可·奥勒留、诸葛亮、齐白石等”是举例论证的方法,然 后用大篇幅的语言进行了道理论证,阐明了博采众长的现实紧迫性。 15.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过程。(6 分) 【答案】首先,作者列举了当下阅读中的三种不良趋势,提出中心论点;然后针对三种不良 趋势提出相应的分论点,并逐一阐述 “勤”读书的原因、方法和意义;最后,呼应开头,得 出结论。 三(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6~19 题。(15 分) 仲淹少有大志,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无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 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每感激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一时士大 夫矫厉①尚风节,自仲淹创之。 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②,妻子衣食仅能自充。而好施予, 置义庄③里中,以赡族人。守杭之日,子弟知其有退志,乘间请治第④洛阳,树园圃,为逸老⑤ 地。仲淹曰:“人苟有道义之乐,形骸⑥可外,况居室乎!吾今年逾六十,生且无几,乃谋 治第树园圃,顾何待而居乎!吾之所患在位高而艰退,不患退而无居也……” 及卒,谥文正。既葬,帝亲书其碑曰“褒贤之碑”。仲淹为政主忠厚,所至有恩。其卒 也,羌酋数百人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去。 (选自《续资治通鉴》卷五十二,有删节) 【注释】①矫厉:振奋。②重肉:两种以上的肉。③义庄:一种慈善救助机构,由范仲淹开创。④治第:建府宅。⑤逸老:安享晚年。⑥形骸:形体,身体。 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 分) (1)每感激论天下事 __有所感而情绪激动__ (2)吾今年逾六十 __超过__ (3)乃谋治第树园圃 __种植__ 17.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限划两处)(2 分) 一时/士大夫/矫厉尚风节 【解析】“一时”是时间状语,与后面主语“士大夫”之间应有停顿,据此可划分节奏。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 分) (1)人苟有道义之乐,形骸可外,况居室乎! 【答案】人如果有道义的快乐,身体都可以不要,何况是住的房子呢! (2)仲淹为政主忠厚,所至有恩。 【答案】范仲淹为政主张忠厚,所到之处皆有恩于人。 19.文章结尾写范仲淹死后君、民的反应,用意何在?(4 分) 【答案】运用侧面描写,描写范仲淹死后君、民的反应,突出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 天下之乐而乐”的古仁人之心。 【参考译文】 范仲淹年少时(就)有非凡的志向,对于(个人的)富有、贫贱、赞美或诋毁、快乐或忧愁, 一点都不动心,而是慷慨激昂有志于天下,经常自己诵读:“士人应当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 忧愁,在天下人都享乐之后才享乐。”每当慷慨激昂讨论天下事的时候,不在意自己的身份, 一时之间士大夫风气大大振奋,纷纷崇尚风格品节,这是范仲淹首先倡导的啊。 (范仲淹)性情极其孝顺。因为母亲在世时家中贫穷,以后虽然显贵,没有宾客就不吃两 种以上的肉食。妻子儿女的衣食仅仅能够自足。喜欢施舍给予别人,在里巷中设义庄,来赡 养族人。他做杭州知府的时候,家中的晚辈就知道他有退隐的理想,趁着空闲的时候请求在 洛阳建住宅,栽种树木花圃,作为他安享晚年的地方。范仲淹说“人如果有道义的快乐,身体都可以不要,何况是住的房子呢!我现在年过六十,生命将没有几年了,竟然考虑建住宅、 种植园中的树木,但肯定住不上了。我所担心的是在高位上很难退下来,而不是退下来没有 住的地方……” 等到他死后,谥号文正。安葬以后,皇帝亲手在他的墓碑上写着“褒贤之碑”。范仲淹 为政主张忠厚,所到之处皆有恩于人。他死后,羌族首领几百人,好像对待父亲去世一样为 他哭泣,斋戒三天才离去。 20.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2)两小题。(5 分) 夜归丁卯桥①村舍 许 浑 月凉风静夜,归客泊岩前。 桥响犬遥吠,庭空人散眠。 紫蒲②低水槛③,红叶半江船。 自有还家计,南湖二顷田。 【注释】①丁卯桥:地名。②紫蒲:紫色的蒲草。③水槛:临水的栏杆。 (1)“桥响犬遥吠”表现了月下村舍怎样的氛围?试作简要分析。(2 分) 【答案】宁静。以声衬静,用桥的轻微的响声和遥远的狗叫声衬托夜晚的宁静。 (2)“自有还家计,南湖二顷田”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3 分) 【答案】①对官场的厌倦;②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或“对农村生活的喜爱”);③回家的喜悦;④ 为另有理想的生活选择而自得、喜悦和满足。(3 分,任答三点得满分) 四(40 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40 分) 人活在世上要学会享受快乐。富有富的快感,穷有穷的乐趣,快乐处处有。品美味佳肴 快乐,博览群书也快乐;觥筹交错快乐,月下独酌也快乐;霓虹灯下,唱歌跳舞是一种快乐, 漫步山野,感受自然也是一种快乐。帮助别人,解他人之困是可贵的快乐;攻克难题,战胜 自我是难以言喻的快乐;“乐其乐”更是闪耀人性光芒的快乐。回味生活点滴,快乐与人分享,会得到更多的快乐…… 请以“这样很快乐”为题,自定立意,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少于 600 字;③不得抄袭、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 的人名、地名、校名等。 【答案】略。 第五单元质量评估试卷 [时间:120 分钟 分值:120 分] 一(30 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 分)( C ) A.题跋(bá)     洨(xiáo)河 遒劲(jìn) 酒肆(sì) B.曝(bào)晒 轩榭(xiè) 罅(xià)隙 纤(qiàn)夫 C.开辟(pì) 丘壑(hè) 喧嚣(xiāo) 漕(cáo)运 D.孵(fú)化 斟(zhēn)酌 舳(zhú)舻 枢(shū)纽 【解析】A 项中“遒劲”的“劲”读作 jìng;B 项中“曝晒”中的“曝”读作 pù;D 项中“孵 化”中的“孵”读作 fū。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 分)( D ) A.徽宗 挖掘 空壳 交头结耳 B.摄取 鱼鳍 簇拥 磨肩接踵 C.停泊 储藏 沉檀 巧妙绝论 D.虫蚋 车辙 竭力 因地制宜【解析】A 项,“交头结耳”应为“交头接耳”;B 项,“磨肩接踵”应为“摩肩接踵”;C 项,“巧妙绝论”应为“巧妙绝伦”。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 分)( D ) A.为使这批滞销货卖出去,他煞费苦心,寻觅契机。 B.在喧嚣的人群里,他依然没有迷失自我。 C.近处小路上骑驴而行的则是长途跋涉的行旅。 D.电视节目《舌尖上的中国》以富有草根气息的语言,把中国饮食文化讲述得惟妙惟肖, 这既让国人兴奋不已,也向世界发出了一张 “中国名片”。 【解析】“惟妙惟肖”形容描绘或仿造得简直和真的一模一样,非常相像,非常逼真。用在 此处不恰当。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 D ) A.受检的十余种带“学习型”“专为小学生编写”等字样的辞书,合格率不足 10%左右。 B.长期饮用纯净水或蒸馏水容易导致电解质紊乱而出现软弱乏力。 C.消费者在购买文具用品时,要尽量选择无异味的橡皮擦、无刺鼻气味的涂改液和学习用 品。 D.假如我们幸运地读到真正的好书,那么,一生将受益无穷。 【解析】A 项“不足”与“左右”矛盾,应删去“不足”或者“左右”;B 项成分残缺,缺 少宾语,应该在句末加上“的现象”;C 项分类不当,把“和”改为“等”。 5.古诗文名句填空。(6 分) (1)兴尽晚回舟,__误入藕花深处__。(李清照《如梦令》) (2)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__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__。(朱敦儒《相见欢》) (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__夕日欲颓__,__沉鳞竞跃__。(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4)晏殊在《浣溪沙》一词中以“__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__”将景物与人事 联系在一起,含蓄委婉地表达了伤别怀旧之情。 6.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7 分)(1)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 分)( D ) A.《中国石拱桥》的作者是茅以升,中国桥梁专家、教育家。他主持修建了钱塘江公路铁 路两用桥。 B.《梦回繁华》的作者是毛宁,这篇文章通过对《清明上河图》的介绍,丰富了人们对当 时社会风貌的了解,激发了人们对古代生活的想象。 C.法布尔,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文学家、昆虫类科学家。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 《昆虫记》是他所著。 D.《苏州园林》的原题为《拙政诸园寄深眷——谈苏州园林》,作者叶圣陶,现代作家、 教育家、编辑家。他创作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被广为传译。 【解析】D 项《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作品。叶圣陶创作的童话《古代 英雄的石像》被广为传译。 (2)鲁迅先生说《昆虫记》“读起来也还是一部很有趣、也很有益的书”,请你结合《昆虫记》 的具体内容以及你的阅读体验,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 分) 【答案】示例:法布尔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写作技巧高超,使得本书意趣盎然,比如杨柳 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实在有趣。同时,这本书揭 开了昆虫世界一个又一个奥秘,将昆虫鲜为人知的生活描写出来,比如螳螂善于利用“心理 战术”制服敌人,蝉“潜伏”在地下 4 年才钻出地面,却只能在阳光下活 5 个星期,阅读 它成为探索和发现之旅,让人受益匪浅。(4 分,揭示“有趣”2 分,揭示“有益”2 分) 【解析】注意根据题干提示从“有趣”和“有益”两个方面作答。对于“有趣”可从作者语 言、故事情节等方面找出你认为作者描述的语言有趣或是哪一类生物的生活习惯有趣等来作 答。对于“有益”,则可以从你认为你从中学到了哪些知识作答。 7.学校组织了一次“中学生有没有必要带手机进校园”的辩论赛,正方认为“有必要”,反 方认为“没必要”。请你选择立场并简述理由。(理由不少于两点)(5 分) 【答案】示例一:正方。手机现在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有了手机,人与 人之间的交流更加便捷有效。通过手机进行交流,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带手机进校园无可厚非。 示例二:反方。现在大多数同学已经成为“低头族”,缺乏对手机的自控力;带手机进校园,使得学生上课玩手机,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导致学生成绩的下降。 二(30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8~15 题。(30 分) 留几本书在窗台 翁秀美 ①星期天收拾房间,顺便整理书柜。书大都是新的,买回来还没翻过。有几本落了厚厚 的灰,用湿布擦了,随手丢在窗台上晾着。 ②再进书房时,只觉眼前一亮。迎面窗台上的书随意躺着,有一本斜放在红红的“中国 结”上。淡紫色窗纱轻拂过书面,宽大的窗台显得生动明媚。原来,书可以不用整齐地码在 书柜里,也可以不用机械肃穆地正襟危坐着。书在窗台上很显眼,淡雅的鲜艳的封面堆叠, 有些乱,却是明亮可喜,一进门就入了眼。我的心情也轻松愉快,就想坐下来,细读一番。 ③这个念头,让我吃了一惊。细致认真地读一本书,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书,曾经是 我的最爱。端着饭碗看,躲在被窝里看,连上厕所也是手不离书。最喜黄昏时,端了小凳坐 在院子里,看《当代》,看《花城》,不知天黑不觉肚饿,每次被母亲催着赶着进屋还舍不 得放下。那会儿,好书,如友。 ④那一年生病住院,怕闷,带了《宋词三百首》《闲情偶寄》。医院建在山下僻静处, 病房夜里不熄灯,正好读书。字字句句如清水,将五脏六腑涤荡得妥帖舒畅。精神面貌实不 像一个病人。出院时,书角已被翻得起毛打卷。好书,胜药。 ⑤只是不知什么时候,时间长了翅膀,“哧溜”一下就过去了。一天、一月、一年,快 得让人招架不住。每天来去匆匆,总有做不完的事情,一天恨不能掰成两天用。日子仿佛是 被抽打着的陀螺转个不停,再难挤出时间来读书了。黄庭坚有言:“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 可憎。”想来我早已是面目全非了。 ⑥坐在窗台,伸直腿,书搁在腿上,慢慢翻看。午后的阳光透过玻璃笼在书页上,文字 构建的美妙意象和感觉瞬间渗入全身,心在字里行间跳跃飞翔,喜悦漫溢开来。窗外,天蓝 如洗,云作奇峰。这景被窗户框成了画,清新至极。身边的书如故人一般围拢着,久违的亲 切感油然而生。捧着书坐着,直到最后一缕阳光从书页里消失,暮色在身边聚集,尤不忍释 卷。因为阅读,匆忙枯燥的时间被文字的墨细细研磨了,书香适意怡人。这个下午也变得安静美好,有了回味。其实,日出日落,每天的时间并没有走快一分,是现代生活的快节奏, 让我们的神经紧绷了,脚步加快了,也让我们的心浮躁不安。想起时下正流行的“慢生活” 观念,提倡慢工作、慢餐、慢运动、慢休闲、慢阅读等,提醒生活在高速发展时代的人们, 适时慢下来关注心灵、环境和传统,是多么的重要与必要。是的,即使停一停看看身边的风 景,读读手边的书,哪怕是安静地听完一首优美的曲子,也会让单调的生活充满暖暖阳光, 使精神舒缓、愉悦、充实。 ⑦眼前,无意中留在窗台上的书,让我知道,阅读,其实一直是我心里最深切的渴求与 向往。留几本书在窗台,以便随时翻阅,在忙碌中休闲一回,给心灵放个假,重新体验读书 的乐趣,并且也将改变以往一成不变的生活方式。 (选自散文集《百年无废纸》,有删改) 8.通读全文,根据文意,把下面的空格补充完整。(2 分) 好书如友―→①好书胜药(或好书如阳光)―→书若路人―→②好书怡人(或书改变生活) 【解析】选文第③段作者写很久以前自己手不离书的情形,表现了“好书如友”的感叹;第④ 段作者写自己住院时,在好书的熏陶下,精神面貌越来越好的事情,体现了“好书胜药”的 功用;第⑤段写随着年岁匆匆,忙碌的日子里再难挤出时间读书,这时,“书若路人”;第⑥ 段写自己重归阅读之后的喜悦,“因为阅读,匆忙枯燥的时间被文字的墨细细研磨了,书香 适意怡人”,作者发出要多读好书,体验阅读乐趣的建议,强调了“好书怡人”的观点。答 题时,对作者在不同阶段表现出来的对书的认识用简洁的语言归纳出来即可。 9.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6 分) (1)字字句句如清水,将五脏六腑涤荡得妥帖舒畅。 【答案】该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文字比作清水,“涤荡”一词与清水相照应,形象生 动地写出了读书使人心灵纯净,精神愉悦。 (2)因为阅读,匆忙枯燥的时间被文字的墨细细研磨了,书香适意怡人。 【答案】该句把阅读形象地表现为文字研磨的过程,其中“研磨”一词强调了对文字的细细 品读,形象地写出了阅读使时间不再匆忙枯燥,生活因此充实润泽,更富有文化味。 【解析】解答时要注意句中的修辞手法、作者的感情以及文章的主旨等。第(1)句说“字字句 句如清水”,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书中的文字比喻成清水,指出文字能令人变得纯洁轻松的特点。第(2)句把阅读形象地表现为文字研磨的过程,形象地写出了阅读可以充实生活 的特点,这句话赏析时要充分发掘阅读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好处。 10.阅读下面的句子,联系全文,仿照示例,说说你对“慢阅读”意义的理解。(4 分) 想起时下正流行的“慢生活”观念,提倡慢工作、慢餐、慢运动、慢休闲、慢阅读等, 提醒生活在高速发展时代的人们,适时慢下来关注心灵、环境和传统,是多么的重要与必要。 【示例】 慢餐:“慢餐”就是细嚼慢咽,细细品味。既获得味觉享受,又有益于身体健康,还能享受 一种悠游闲适的愉悦。 慢阅读:__“慢阅读”就是细细品读,用心体味。使读者既获得知识,又欣赏了文字之美, 更能愉悦身心,陶冶性情。__ 【解析】“慢阅读”就是细细品读,用心体味。“慢阅读”强调的是阅读的质量,阅读的效 果,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数量却忽略了阅读的意义。根据文章的主旨,以及作者的中心思想,“慢 阅读”呼应了文章中所说的“阅读,其实一直是我心里最深切的渴求与向往”,这是作者所 追求的一种精神境界。综合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11.本文原发表在某报副刊,入选《百年无废纸》时,结尾处被编者删去了下面这段文字。 请你从编者(或作者)的角度,结合文章,阐述删去(或保留)这段文字的理由。(4 分) 留几本书在窗台。留一份期待,期待与书长长久久的心灵之约。 【答案】示例一:编者的角度:因为删去的这段文字的内容和第⑦段有重复,删去后文章更 精练,同时,还留有余味,更加含蓄。 示例二:作者的角度:前文多为叙述描写,删去的这段文字富有抒情味,起到文末点题、揭 示主旨的作用。 【解析】解答时,要结合文章的内容,注意编者、作者这两个不同身份的人所考虑的不同的 因素,概括作答。编者在编辑时,需要从文章的整体布局、结构等方面来考查,更多地着眼 于形式方面的东西,所以在原因分析时可以从语义重复、文章的精练等角度切入;从作者角 度出发,这段文字需要保留,作者在写作时关注的是自己情感表达的完整性、丰富性,更多 地着眼于文章的内容、情感方面,因此在原因分析时可以从文章的抒情意味、揭示主旨等角 度切入。高山上的守望者——岳桦 ①巍峨的长白山上,大森林垂直绵延 2 000 多米。1 100 米以下是针阔混交林,金秋时 节,绚烂缤纷;1 100 米~1 800 米之间是针叶林,树木挺拔参天,气势磅礴;过了 1 800 米, 森林放慢了脚步,这里恶劣的自然条件,使大部分树木没有胆量穿越,即便是傲风斗雪的青 松也望而却步。然而岳桦却以勇敢和坚毅不屈的精神,顽强地在这里扎下了根,成为在蓝天 白雪之间悄悄集结、静静展开的高山上的守望者。 ②岳桦在植物分类上属于桦木科,桦木属,为落叶乔木植物。树皮呈灰黄白色,枝暗红 褐色,幼枝暗绿色;冬芽呈矩圆形或卵球形,叶片薄,较硬,边缘呈不规则的锯齿状;花期 为每年的 5~6 月,果期在 8~9 月。岳桦生长在寒湿地带的半阳坡山脊上,在我国分布于大 小兴安岭、长白山等地,在俄罗斯东部、朝鲜、日本也有分布。 ③岳桦生长地属于湿润性亚高山气候。冬季寒冷多风,夏季湿润多雨。降水量大而蒸发 量小;年平均气温低,无霜期不足 70 天,生长季节短;风力强劲,每年有 200 多天的风力超 过 6 级。这里土壤贫瘠,虽然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较高,但 10 厘米以下土质疏松,腐殖质较 少,角砾较多。 ④在低海拔地区,尽管条件优越,但岳桦竞争不过云杉、冷杉等,只呈零星分布。随着 海拔的升高,岳桦越来越占据优势地位,并在海拔 1 700 米~2 100 米处形成东亚地区保存最 为完整的岳桦林带,几乎为纯林。当海拔高于 2 100 米,由于受风、雪等因素的影响,岳桦 以斑块状分布于高山苔原带。 ⑤岳桦一年之内只有两个多月的生长期,生长期内又常常遭遇 8 级以上大风,因此,岳 桦生长得十分谨慎也十分缓慢。一棵看起来只有手腕粗的岳桦,往往已有十几岁甚至几十岁。 岳桦的兄弟姐妹(红桦、硕桦、黑桦等)高大笔直,在人们面前一直是美丽而又充满灵性的精 灵。而岳桦几乎不足 3 米高,不过数寸粗,枝条虬曲,枝干大幅度倾斜,显得矮小卑微,弯 曲丑陋。但岳桦的木质却异常细密坚硬,成龄的岳桦木坚如磐石,入水即沉,其超乎寻常的 硬度常常令初识者瞠目结舌。 ⑥处在高海拔地区的岳桦林作为独特的自然生态系统,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以及维 护物种多样性等方面的生态功能。它们在忍受恶劣生存环境所带来的苦难的同时,用自己的 根须牢牢地拢住了土壤,用自己的生命精心地护养着水源,用自己的身躯无私地庇护着动物。 ⑦这就是高山上的守望者——岳桦。它在艰难的磨砺中体现自己独特的魅力,以超凡脱俗的修炼证明了身形弱小未必就是卑微。 12.第①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4 分) 【答案】①照应题目,引出说明对象——岳桦;②生动形象,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③简要 介绍岳桦的生长环境,强调其生命力的顽强;④引起下文。 13.第②~⑥段从五个方面介绍了岳桦,请将相关内容填写在下面横线上。(4 分) 第②段:岳桦的属性及地理分布。 第③段:__岳桦生长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__ 第④段:__岳桦在不同海拔地区的分布状态。__ 第⑤段:岳桦的外观及木质特点。 第⑥段:岳桦林的生态功能。 14.第④段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写出来并分析其作用。(3 分) 【答案】①作比较。把岳桦与云杉、冷杉等进行比较,说明在低海拔地区岳桦生长不占优势;② 列数字。用“1 700 米~2 100 米”具体、准确地说明适合岳桦生长的海拔高度;③摹状貌。 用“斑块状”形象地说明岳桦在高山苔原带的分布状态。 【解析】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 列图表、作引用等。从第④段“在低海拔地区,尽管条件优越,但岳桦竞争不过云杉、冷杉 等,只呈零星分布……”这些句子可以看出,是将岳桦和云杉、冷杉进行比较。从“并在海 拔 1 700 米~2 100 米处形成东亚地区保存最为完整的岳桦林带,几乎为纯林。当海拔高于 2 100 米……”这些句子可以看出是用了列数字。从“岳桦以斑块状分布于高山苔原带”可以看出 是摹状貌。 15.本文的语言既准确严密又生动形象。任选一个方面,结合第⑤段的内容加以分析。(3 分) 【答案】示例一:“岳桦一年之内只有两个多月的生长期”中的“只”表限制,强调岳桦生 长期很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 示例二:“成龄的岳桦木坚如磐石,入水即沉”中的“坚如磐石”“入水即沉”生动形象地 说明岳桦木质异常细密坚硬。 【解析】说明文语言特色有两种:一种是生动活泼,一种是平实简明。基于说明文科学性这一特点,说明文语言的一个主要特征便是准确性。它主要表现在知识表达上的科学性和严密 性。本文的语言,兼有准确和生动这两种特点。准确:例如“岳桦一年之内只有两个多月的 生长期”中的“只”,强调岳桦生长期很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生动:例如“成 龄的岳桦木坚如磐石,入水即沉”这个句子用了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 三(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6~19 题。(15 分) 木雕神技 商人白有功言:在泺口①河上,见一人荷竹簏②,牵巨犬二。于簏中出木雕美人,高尺余, 手目转动,艳妆如生。又以小锦鞯③被犬身,便令跨座。安置已,叱犬疾奔。美人自起,学 解马作诸剧,镫而腹藏,腰而尾赘,跪拜起立,灵变无讹。又作昭君出塞,别取一木雕儿, 插雉尾,披羊裘,跨犬从之。昭君频频回顾,羊裘儿扬鞭追逐,真如生者。 (选自《聊斋志异》) 【注释】①泺(luò)口:地名。②竹簏(lù):用竹子编的圆形容器。可译为竹篓。③鞯(jiān):鞍 鞯,又称鞍韂,马鞍子和垫在马鞍子下面的东西。 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 分) (1)见一人荷竹簏__担着,背着__ (2)又以小锦鞯被犬身__同“披”,盖,穿__ (3)叱犬疾奔__呵斥、大声呼喝__ 17.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限划两处)(2 分) 于簏中/出/木雕美人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 分) (1)于簏中出木雕美人,高尺余,手目转动,艳妆如生。 【答案】(他)从背篓里取出木雕美人,高一尺有余,手和眼睛都能转动,(容貌)装扮就像活的 (一般)。(2)羊裘儿扬鞭追逐,真如生者。 【答案】(穿着)羊裘衣(的木雕在后面)扬鞭追赶,真像是活生生的人一样。 19.本文着重从哪两个方面描写木雕的?结合原文并用自己的话概括“木雕神技”之“神” 有哪些表现。(4 分) 【答案】描写的重点是木雕的肖像和动作。“木雕神技”之“神”概括表现在:灵活、栩栩 如生等。从文中“手目转动,艳妆如生”“美人自起,学解马作诸剧,镫而腹藏,腰而尾赘, 跪拜起立,灵变无讹”“昭君频频回顾,羊裘儿扬鞭追逐,真如生者”等可以看出。 【参考译文】 木雕神技 商人白有功说:在泺口河上,看见一人背着竹篓,牵着两条很大的狗。(他)从背篓里取 出木雕美人,高一尺有余,手和眼睛都能转动,(容貌)装扮就像活的(一般)。又有用锦缎做的 马鞍子披在狗的身上,然后就令其跨立坐在上面。布置完毕后,大声呵斥狗迅速地奔跑。(木 雕)美人自己立起,学着松开缰绳,扮演种种马戏动作,(踩着)镫藏在(狗)的腹部下,向后折 腰(靠)在(狗的)臀部上,(在狗身上)叩拜起立,灵活变化没有一点差错。又作昭君出塞的样子, 另外取出一个木雕,(在这个木雕身上)插上野鸡的尾巴,(为其)披上羊皮做的裘衣,骑在(另 一只)狗身上跟随在(扮昭君的那个木雕)后面。(扮作)昭君(的木雕)频频回头,(穿着)羊裘衣(的 木雕在后面)扬鞭追赶,真像是活生生的人一样。 20.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2)两小题。(5 分) 早 梅 齐 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1)在诗人齐己笔下,“早梅”具有怎样的特点?请概括作答。(2 分) 【答案】不畏严寒,傲然独立(清丽脱俗,素雅高洁)。(意近即可)【解析】“万木冻欲折”的意思是万木经受不住严寒的侵袭,“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意思是在前村的深雪里,昨夜有一枝梅花凌寒独开。写出了万木凋零,只有梅花不畏严寒, 傲然独立。 (2)诗歌第二联原为“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后将其中的“数枝”改为“一枝”,请谈 谈这样修改的妙处。(3 分) 【答案】将“数枝”改为“一枝”,照应题目,突出其开放之“早”,显示出“早梅”的不 同寻常,更突出它傲然独立的个性。(意近即可) 【解析】“数枝”的意思是许多枝,许多枝说明开放的枝数多,体现不出“早”字,更体现 不出早梅的不拘一格以及它傲然独立的个性。 四(40 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40 分) 生活中有许多值得铭记的日子,并且正是“这一天”让你的生命更加丰富多彩。“这一 天”可能是从清晨到日暮都那么不同寻常;也可能是某一时刻让“这一天”变得不同凡响。 请以“这一天,让我铭记”为题,自定立意,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不少于 600 字;②不得抄袭、套作;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 【解析】略。 第六单元质量评估试卷 [时间:120 分钟 分值:120 分] 一(30 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 分)( B ) A.千帆(fán)     提携(xié) 畎(quǎn)亩 丈夫之冠(guàn)也 B.拂(bì)士 彀(gòu)弓弩 始龀(chèn) 惩山北之塞(sè)C.无穷匮(kuì)也 不胜簪(zhān) 折戟(jǐ) 一厝(cuò)雍南 D.一厝朔(shuò)东 曩(rǎng)者霸上 棘(jí)门 路长嗟(jiē)日暮 【解析】A 项中“千帆”中的“帆”读作 fān;C 项中“不胜簪”中的“簪”读作 zān;D 项 中“曩者霸上”中的“曩”读作 nǎ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 分)( D ) A.贫贱 威武 诸候惧 按辔徐行 B.先驱 箕畚 高万轫 达于汉阴 C.毕力 渤海 感其诚 直通豫南 D.兵刃 魁父 天下熄 聚室而谋 【解析】A 项中“诸候惧”应写作“诸侯惧”;B 项中“高万轫”应写作“高万仞”;D 项“直 通豫南”应写作“指通豫南”。 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 分)( A ) A.得志,与民由之(遵循)   独行其道(方法) B.人恒过(犯错误)   惩山北之塞(苦于) C.惧其不已也(停止)   曩者霸上、棘门军(先前) D.荷担者三夫(肩负、扛) 入则无法家拂士(在国内) 【解析】“道”的意思是“道路”。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 A )A.在教育局的热情邀请下,诗人郑愁予远道而来,与老师们共享文学之乐。 B.随着我市“阳光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同学们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C.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黄河流域干旱严重,专家预测小麦将减产大约 30%左右。 D.为了避免受打扰的事情不再发生,金庸先生闭门谢客,低调地度过了 92 岁生日。 【解析】B 项“素质”与“改善”搭配不当,可将“改善”改为“提高”;C 项“大约”与“左 右”重复,删去其中之一;D 项否定不当,可删去“不”。 5.古诗文名句填空。(6 分) (1)富贵不能淫,__贫贱不能移__,__威武不能屈__。此之谓大丈夫。(《富贵不能淫》) (2)在《春望》中作者移情于物,表达感时伤世之情的句子是:__感时花溅泪__,__恨别鸟惊 心__。 (3)《雁门太守行》中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写出了守城将士威武雄壮 之姿的句子是:__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甲光向日金鳞开__。 6.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7 分) (1)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 分)( B ) A.《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 共同编著的。 B.《周亚夫军细柳》的作者司马迁是西汉历史学家。他所撰写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 年体通史。 C.《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作者列子,战国前期思想家。 D.《雁门太守行》一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贺,有“诗鬼”之称。 【解析】B 项中,《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不是编年体通史。 (2)根据法布尔《昆虫记》中的描述,依据后面的动物选项填字母。(4 分) 和下列习性相对应的动物依次是__FDBCEA__。 ①它在地下“潜伏”四年,才能钻出地面,在阳光下歌唱五个星期。②它善于建造巢穴,管理家务。 ③它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 ④它能够不凭借任何工具,精确地“剪”下大小适当的圆叶片来做巢穴的盖子。 ⑤它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 ⑥它会“愉快地进食,如果我们喂食的动作慢了,它甚至会像婴儿般哭闹”。 A.小麻雀 B.螳螂   C.切叶蜂  D.蟋蟀  E.杨柳天牛 F.蝉 7.下面是某同学在学校贴吧上发的帖子,请你跟帖。(要求: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至少用一个 例子加以阐述,60 字左右)(5 分) 某同学的帖子:读书可以养气。腹有诗书气自华,宋濂遍观群书,则有儒雅之气;苏轼饱读 诗书,则有豪放之气。故多读则气足,气足则文华。 你的帖子:__示例:读书可以益智。多读书使人知识丰富,眼界开阔,思维深刻。郑樵读古 今之书,通百家之学,最终成为知识渊博的史学家。__ 二(30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8~15 题。(30 分) 江南柳 ①柳是江南水边的精灵,袅娜的枝叶粗拙的皮,深藏一颗不灭的灵魂。 ②水乡江南,池塘边、清河岸、小溪旁、大湖畔,一株株柳,长成一首首妖娆的诗。水 滋养柳,柳装点水,水柳一家亲。柳叶青青,浓绿处,深藏一片独属于自己的海。皲裂的树 干,是一副粗糙的皮囊,在清水的倒影中,映衬出生命的不易与壮丽。树皮的裂口,静静地 记录着一段段无关风月的旅程,厚厚的,累成生命的沉积层。 ③柳音是江南水边最美妙的旋律。树无言,风有语。柳枝之繁,灿若满天星辰,密如佳 丽青丝,春日清风徐来,沙沙如恋人喁语;夏天朗风飘过,呼呼似累牛喘息;设若暴风袭来, 哗哗然像孩童喧闹。清人李渔说:“柳贵乎垂,不垂则可无柳。柳条贵长,不长则无袅娜之 致,徒垂无益也。此树为纳蝉之所,诸鸟亦集。长夏不寂寞,得时闻鼓吹者,是树皆有功, 而高柳为最。”年年柳荫浓,岁岁蝉声俏。村前村后,柳树成荫,枝头鸣蝉此起彼伏,嚷嚷着,一刻也不消停。 ④江南人记得柳好,亦不忘柳之妙。农人折枝,是实用主义美学,编个柳帽,扎只柳筐, 抑或插枝以期长出更多柳来,随手取用。文人折柳,折的不是柳,是情思。依依,是江南春 柳派生出来的眷恋之态;缠绕,是江南春柳衍生出的思恋之情。“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 倚不胜春。”“攀条折春色,远寄龙庭前。”古时送别,凄清水边,舟岸两处,不胜挽留的 酸楚,离别的悲伤,一任柳枝恣意无声地抒发。 ⑤“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一城春色一城絮。狂颠的柳絮,点点白嫩的 轻柔,让人无处逃避。白绒的絮是柳的种子,离树飞散而去,将生命洒落在远近各处。转生, 尽是如此浪漫而快乐的旅行。 ⑥柳树天生一个百变之身,枝丫插地即生,无心无意,即成荫成林。蚯蚓那百变金刚之 身,断一截,不是生命终结,反而新生一命。柳是植物界的蚯蚓,是江南的树精,灵魂里潜 藏着新生因子,便常插常新,生命在断裂与入土的疼痛中一次次复苏。 ⑦江南柳,不只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淡然,更有“截”后重生之灿然。那年冬天, 从扶河边过,但见枝繁的密柳,齐刷刷被锯伐掉繁密的枝丫,光秃秃一截主干,让人心生疼 惜。孰料,来年春天,一无所有的“枯干”,竟抽枝发芽,又生猛地垂成娇娆的绿姑娘了。 ⑧抒发再生的奇迹,吟咏不灭的魂灵,这不正是江南柳吗?由此就不难理解历代文人雅 士,如谢道韫、陶渊明、柳宗元、苏轼、欧阳修、左宗棠、蒲松龄、李渔和丰子恺等,为何 会那般钟情于它了。柳之于他们,有不可企及的人生寄托,无以言传的深层意蕴,是升华灵 魂的生命道具。 ⑨灵魂不灭,生生不息。江南柳啊,你是灵魂的诗篇,生命的乐章。 8.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写江南柳,依次是:柳的__形态和声音__、柳的__妙处__、柳的__ 生命力__。(3 分) 9.第④段画线句子说“江南人记得柳好,亦不忘柳之妙。”“柳之妙”体现在__有实用价值 __和__表达情思__两个方面。(2 分) 10.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6 分) (1)一株株柳,长成一首首妖娆的诗。(品析句子) 【答案】运用比喻,形象地写出了江南柳的美丽姿态和情韵。(2)狂颠的柳絮,点点白嫩的轻柔,让人无处逃避。(说说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答案】“狂颠”一词写出了柳絮在风的吹拂下无拘无束、肆意飘荡的姿态。 11.通读全文,说说你对第①段中“一颗不灭的灵魂”含义的理解。(4 分) 【答案】主要有两方面含义:一是柳树有顽强的生命力,生生不息;二是柳树是人们的情感 依附和人生寄托(或“蕴含着历代文人雅士的人生寄托,有着无以言传的深层意蕴,是升华灵 魂的生命道具”)。 痛苦的妙处 崔福星 ①人为追求幸福而生,但必须伴随痛苦而活。人躲不开痛苦,人的成长需要痛苦。 ②人为何躲不开痛苦呢? ③我们素来有一极深误解,以为地位高、经济条件好者无痛苦。其实不然。第一因为他 们亦有欲望。欲望无止境。欲望不能实现就痛苦。条件再好者亦有比上不足之问题,地位再 高亦会有“中间感”。人是一级羡慕一级。故地位高者亦不满足。温饱线以下物质决定幸福, 温饱线以上精神决定幸福。穷人与富人均痛苦,只不过痛苦原因有所不同。其实人的条件好 到可以为所欲为时弊端亦很大。“皇上不长寿”现象生动地诠释了此点。因为没有外在约束 时,人会被自身弱点所击败。第二因为痛苦是多样化的,有的痛苦穷人和富人都会遇到。如 疾病、天灾人祸、感情伤害等等。 ④人的成长为什么需要痛苦呢? ⑤痛苦能帮助人克服缺点。人均有诸多与生俱来的顽固性缺点和毛病,如自私、馋懒、 骄狂、虚荣、好色等等。正常情况下人战胜不了自我,只有在困难挑战面前,由于巨大外在 压力作用人才能克服自身缺点,并逐渐成熟起来。故古人讲“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很简 单的例子,我们控制不住嘴,但痛风能帮我们控制住。痛风管住我们的嘴后,就不得糖尿病、 心脑血管等要命病。故有“小病养人”之说,小病是大病的“保险丝”。 ⑥痛苦帮助人思考问题。“吃一堑长一智”“失败是成功之母”“跌个跟头捡个明白” 等等,说的都是人吃了亏才得到了教训,才有了经验,才明白了道理,才聪明起来。所以, 痛苦是老师,它让我们思考问题,让我们了解事物,了解社会规则,了解人性。让我们逐渐 学会话咋说、事咋办、人咋处等等。这样人在反复的实践锻炼中逐渐成熟。故古人讲“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⑦痛苦能磨炼人的意志。人生会遭遇各种痛苦,如贫穷、劳苦、羞辱、病痛、挫折等等。 人是摊上啥受啥。痛苦会以强制性方式让我们学会忍受和适应,从而增强了韧性和抗挫折、 抗打击能力,从而具有了顽强意志和坚韧毅力,这是人立世之根。有担当之硬汉必须在社会 大风大浪和人生痛苦与磨难中炼成。总生活在顺境中的人是温室花朵,一经暴风骤雨必被淘 汰。 ⑧痛苦是人奋发向上的动力源泉。人具有很强的奴性,没有外在压力,在无忧无虑、优 裕生活环境中的人通常难以自觉奋斗。只有经过痛苦的刺激人才能立志改变自己命运,以远 离痛苦。所有理想、志向均孕育于痛苦之土壤,“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即是此意。“自古 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痛苦对人是不可或缺的,没有痛苦的人生是不完整的,痛 苦是人生必修课。正因如此,才产生了“挫折教育”这一概念。 ⑨在人一生中,任何人都存在痛苦,客观上人也需要痛苦之调教。痛苦有价值,痛苦是 资源。只要我们认知正确,只要在我们身心承受力许可范围内,痛苦会帮助我们成功并快乐。 但遭遇痛苦有早晚之别。窃以为早受痛苦早受益。因早受痛苦早立志,尽早改变命运。因生 命之有限,迟来痛苦可能立志嫌晚,墙头上睡觉——翻不了身。所以理想人生是早痛苦早奋 斗,苦而后甜。最是不幸甜而后苦。 1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 分) 【答案】人躲不开痛苦,人的成长需要痛苦。 【解析】论点通常在标题或文首或文尾的位置,联系全文找到作者概括性(提领或总结)的表 达主要观点的“议论句”,即是论点,首先看标题,再看文首文尾。本文在文首即提出了论 点。 13.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作者为什么认为“痛苦有价值,痛苦是资源”。(4 分) 【答案】痛苦能帮助人克服缺点;痛苦帮助人思考问题;痛苦能磨炼人的意志;痛苦是人奋 发向上的动力源泉。 【解析】此句在文章结尾段,是对前文内容的总结,抓住以上各段段首中心句来概括即可。 14.“正常情况下人战胜不了自我,只有在困难挑战面前,由于巨大外在压力作用人才能克 服自身缺点,并逐渐成熟起来。”该句中加点部分能否删去,为什么?(4 分)【答案】不能。因为加点部分表示对条件的限制,意思是并不是一切情况下,人都战胜不了 自我,也有例外的情况。如果删去,意思就变成了所有情况下,人都无法战胜自我,太过绝 对,与客观实际不符。加点部分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准确)严密性。 【解析】理解加点词是限制性词语,比较有无此词句意的差别,从表现说理的严密性方面说 明其作用,说明不能删的理由。 15.对于第⑦段中的画线句子,甲认为前面已经论证了自己的观点,这句话可以删除,而乙 则认为保留该句更好,双方僵持不下,请你帮乙陈述可以说服对方的理由。(5 分) 【答案】示例:这句话是说总生活在顺境中的人缺少痛苦与磨难的忍受和适应,面对生活的 挑战就会缺少顽强意志和坚韧毅力,从而被淘汰,与前一个句子提到的有担当之硬汉必须在 社会大风大浪和人生痛苦与磨难中炼成形成对比,从而突出强调了本段的分论点“痛苦能磨 炼人的意志”,使文章更有说服力。(5 分,句子分析 3 分,表达效果 2 分) 【解析】说明该句所说的道理,分析该句与前文内容的关系,重点分析该句是如何突出中心 论点的,以此说明不能删的理由即可。 三(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6~19 题。(15 分)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 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 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宋昭公出亡①至于鄙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②,无不 曰:‘吾君圣者!’侍御③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 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 得反国。 (选自《新序》) 【注释】①出亡:失国后逃亡。②发政举事:施政办事。③侍御:侍从妃子。 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 分)(1)征于色 __征验、表现__ (2)被服以立 __同“披”,穿____ (3)卒得反国 __终于、最终__ 17.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 分) 宋昭公出亡/至于鄙/喟然叹曰 【解析】本题可根据句意划分,该句句意为:宋昭公出外逃亡,到达了邻国,感慨说道。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答案】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 (2)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 【答案】做君王的离开国家,失掉天下的原因,是说谄媚话的人太多了。 19.【甲】【乙】两篇文章的观点有什么共同之处?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谈谈。(6 分) 【答案】①两文都谈到了“法家拂士”对治理国家的重要性。【甲】文说“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乙】文则通过宋昭公的例子具体说明了这一点。②两文都 谈及了如何对待过失的问题。【甲】文说“人恒过,然后能改”;【乙】文中的宋昭公“亡 而能悟”,有过能改,终于返回了自己的国家。(6 分,相同点归纳 3 分,具体分析 3 分) 【解析】由文中可知宋昭公的亡国,是因为没有人指出君王的过错,这与【甲】文中的“入 则无法家拂士”即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的观点是相符合的;【乙】文又说道“宋昭公 亡而能悟,卒得反国”,即宋昭公亡国后能反思自己的过错,所以能够返回国家,这与【甲】 文中“人恒过,然后能改”即人常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的观点相符合。 【参考译文】 【乙】宋昭公出外逃亡,到达了邻国,感慨说道:“我知道亡国的原因了。我朝做官的数千 人,干政事的时候,没有一个不说:‘我们君主圣明!’侍从妃子数百人,披着衣服站立, 没有一个不说:‘我们君王长得美!’朝内朝外都听不到说我的过错,因此到了这个地步!” 在宋君看来,做君王的离开国家,失掉天下的原因,是说谄媚话的人太多了。所以宋昭公亡 了国但是能够醒悟,最后得以重振国家。20.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2)两小题。(5 分) 雨过山村 王 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山村景色怎样的特点?(2 分) 【答案】偏僻人稀、清新秀丽、自然静谧。 【解析】首先要了解诗歌的内容,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歌的意境,根据意境来分析山村 的特点。诗的前两句写雨中几声鸡鸣,一两家农舍。修竹、清溪、村路、板桥,淡淡几笔, 勾画出的是一幅优美静谧的山村风景。 (2)简要分析“闲”字的妙处。(3 分) 【答案】既用“闲”来反衬农家的“忙”,突出了人的勤劳,又用拟人手法,以栀子花的美 烘托出人情的温馨和谐。 【解析】阅读全诗,了解内容,根据语境理解句子所描写的景象,然后分析词语的语境义。 从“妇姑相唤浴蚕去”中可以看出农家人们的忙,运用“闲”字反衬了“忙”;“闲看中庭 栀子花”的意思为:只有那栀子花开,独自摇曳庭院中。妇姑浴蚕去了,雨中的山村,唯有 桅子花悠然无事地独自“闲”在庭院里。一个“闲”字,烘托出庭院中一片幽静气氛。即通 过栀子花之“闲”衬托人们都十分忙碌的情景,突出了人的勤劳。 四(40 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40 分) 开 关 [美]谢尔·希尔弗斯坦 如果我们脑上有开关, 那么世界上就不会有犯罪。 因为我们可以把坏东西拿出来, 把好的留在里面。 打开开关,可以把对娱乐明星的追捧拿出来,把对卑微者的友善留在里面;把对网络游 戏的痴迷拿出来,把对名著经典的热爱留在里面;把对花开日落的熟视无睹拿出来,把对星 空宇宙的好奇想象留在里面…… 根据材料,自拟题目,自定立意,写一篇文章。你可以记录打开开关的经历,也可以发 挥想象讲述打开开关的故事,还可以……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少于 600 字;③不得抄袭、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现 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 【答案】略。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