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文言文挖空训练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3—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文言文挖空训练

ID:406426

大小:368.14 KB

页数:29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近六年全国卷文言文挖空训练1 2013—2019 年高考语文全国卷文言文挖空训练 2019 年高考全国一卷文言文挖空训练 贾生(古时对读书人的通称)名谊(名是供长辈呼唤;字,又称“表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 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是出于礼貌和尊敬)洛阳人也(句式:判断句)年十八以(因为。见《廉颇 蔺相如列传》“以勇气闻于诸侯”)能诵诗属(zhǔ,连缀。见《张衡传》“衡少善属文”)书闻(闻 名,出名。见《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勇气闻于诸侯”)于郡中(句式:状语后置句)吴廷尉为河南 守(即太守,是郡守的尊称,古代一种地方官职,一般是掌管地方郡一级的行政区之地方行政长官。 除治民、进贤、决讼、检奸外,还可以自行任免所属掾吏)闻(听说。见《荆轲刺秦王》“乃今得 闻教”)其秀才(指才能优异。见《陈情表》中“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召(招呼。见《廉颇蔺相 如列传》“赵王悉召群臣议”)置(安放。见《逍遥游》“置杯焉则胶”)门下(在某人的门庭之下) 甚幸爱(欣赏)孝文皇帝(孝文皇帝是汉文帝的谥号。谥号是对古代君主、诸侯、卿大夫、高官大 臣、后妃等人死去之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初立,闻河南守吴公 治平(指为官的政绩)为天下第一,故(从前。见《项脊轩志》“轩东故尝位厨”)与李斯同邑(旧 指县,古代诸侯分给大夫的封地)而常(通“尝”,曾经)学事(为……做事)焉(代词,代李 斯),乃征(征召,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见《张衡传》“征拜尚书”)为廷尉。 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很。见《过小孤山大孤山》“然小孤之旁,颇有沙洲葭苇”)通诸子百家之 书。文帝召以为(省略句,应为“以(之)为”)博士(是学官名,秦汉时是指掌管书籍文典、通 晓史事的官职,后指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是时(这个时候。见《荆 轲刺秦王》“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 生不能言,贾生尽(都。见《赤壁赋》“肴核既尽”)为之对(应答),人人各如(好像。见《赤壁 赋》“如怨如慕”)其意所欲出。诸(各位)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比得上。见《邹忌讽齐王纳谏》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也。孝文帝说(通“悦”,喜欢)之,超迁(超级提拔),一岁(年) 中至太中大夫(各个朝代所指的内容不尽相同,有时可指中央机关的要职)。贾生以为(认为)汉 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和平融洽),而固(确实)当改正朔(一年的第一天。正,一年的 开始;朔,一月的开始。古时改朝换代,新王朝表示“应天承运”,须重定正朔,改正朔,就是改 定历法),易(改变)服色(指车马服饰的颜色),法(订立)制度,定官名,兴(振兴)礼乐,乃 悉(都。见《廉颇蔺相如列传》“赵王悉召群臣议”)草具(草拟)其事仪法,色尚(崇尚。贾谊认 为汉朝是土德,土,黄色,所以尚黄)黄,数用五(即“五行之说”),为官名,悉更(改变。见 《荆轲刺秦王》“愿足下更虑之”)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刚刚登上帝位),谦让未遑(无暇,指 没有时间。见《采薇》“不遑启居”)也。诸律令所更(更改)定,及(以及)列侯悉就(接近,走 近。见《劝学》“金就砺则利”)国(列侯悉就国:要求诸侯都要到自己的封地上去,因当时有不少 宗室功臣受封之后,依然不离京城),其说(思想,观点。如“著书立说”)皆自贾生发(产生。见 近六年全国卷文言文挖空训练2 《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之。于是天子议(商议)以为贾生任公卿(是“三公九 卿”的简称。夏朝始设,周代沿袭,“公”是周代封爵之首,“卿”是古时高级掌管或爵位的称谓) 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即之类,指这些人。见《过秦论》“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 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尽害(嫉妒)之,乃短(说坏话)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 学,专欲擅(独揽,独有)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疏远,不亲近)之,不用(采用) 其议(提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贾生既(之后,已经)辞(告辞,辞别。见《鸿门宴》“如 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往行,及(等到。见《过秦论》“及至始皇”)渡湘水,为赋(即 辞赋,古代写景抒情的一种文体。见《滕王阁序》“一言均赋,四韵俱成”)以吊(悼念死者)屈原。 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后岁余,贾生征(被征召)见(拜见)。孝文帝方(正。见《苏武传》“方欲发 使送武等”)受釐(汉制祭天地五畤,皇帝派人行祀或郡国祭祀之后,皆以祭余之肉归致皇帝,以 示受福,叫受釐),坐(古人席地而坐,两膝着席,臀部放在脚后跟上)宣室(宫殿名,在未央宫 中,是皇帝斋戒的地方)。上因(因为)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本源)。贾生因(就)具(详细 地。见《鸿门宴》“具告以事”)道(讲解。见《桃花源记》“不足为外人道也”)所以然(这样)之 状。至夜半,文帝前席(古人席地而坐,前席指在坐席上往前移动,这是亲近的表示)。既罢(完 毕后。见《廉颇蔺相如列传》“既罢,归国”),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超过。见《项羽 之死》“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之,今不及(比得上。见《师说》“其贤不及孔子”)也。” 居(度过一段时间)顷之(不久),拜(任命。见《廉颇蔺相如列传》“取阳晋,拜为上卿”)贾生 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给……当老师)之。文帝复封 (指帝王赏赐)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列侯不是侯爵,分为县侯、乡侯、亭侯三个等级,公侯 伯子男为第一、二品,县侯为三品,乡侯为四品,亭侯为五品)。贾生谏(指规劝君主或尊长改正 错误),以为患之兴(兴起。见《劝学》“风雨兴焉”)自(从)此起(开始。见《鸿门宴》“项庄拔 剑起舞”)矣。贾生数(多次)上疏(奏章。疏,是古代臣子向皇帝分条陈述自己对某事意见的一 种文体。臣子向皇帝陈述自己的意见常用的文体还有表,如《陈情表》),言诸侯或连(接连。见 《梦游天姥吟留别》“天姥连天向天横”)数郡,非(违背。见《论语》“非礼勿听”)古之制,可稍 (渐渐。见《苏武传》“稍迁至栘中厩监”)削(削减)之。文帝不听。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 无后(后代)。贾生自伤(悲痛,感慨)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 (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2019年全国二卷文言文挖空训练 商君者,卫之诸庶孽(旁支侧出或妾生之子)公子也(句式:判断句),名鞅(名是古 代男子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礼后起的。古代男子称自己往往 称名,称别人往往称字),姓(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氏所 近六年全国卷文言文挖空训练3 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公孙氏,其(代词,代他的)祖本(本来)姬姓(中 华上古八大姓之一,得姓始祖为华夏民族的人文初祖:黄帝,黄帝因长居姬水,以姬为姓) 也,鞅少好刑名之学(刑,通“形”,指形体或事实。名,指言论或主张。战国时以申不害 为代表的法家一派。主张循名责实,以推行法治,强化上下关系。),事(侍奉。见《梦游天 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魏相公叔座。公叔座知(知道。见《烛之武退秦师》“君 知其难也”)其贤,未及(来得及。见《荆轲刺秦王》“不及召下兵”)进(推荐)。会(适 逢,正赶上。见《史记·陈涉世家》“会天大雨,道不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 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全。见《荆轲刺秦王》“愿举国为内臣”)国而听之王即(如果)不听 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 公叔既(已经,之后。见《烛之武退秦师》“既东封郑”)死,鞅闻秦 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将修(整治)缪公之业,东复侵地,乃遂西入秦,因(通过,见《廉颇 廉相如列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拜见。见《曹刿论战》“曹 刿请见”)孝公。公与语(谈论。见《论语》“食不语,寝不言”),数日不厌(满足。见《烛 之武退秦师》“何厌之有”)。景监曰:“子何以(相当于“以何”,译为“凭借什么”)中 (合乎。见《劝学》“其曲中规”)吾君?吾君之欢甚也。”鞅曰:“吾以强国之术说(shuì, 说服。见《鸿门宴》“范增说项羽曰”)君,君大说(yuè,通“悦”,对……感到高兴。见 《烛之武退秦师》“秦伯说,与郑人盟”)之耳。”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非 议)己。卫鞅曰:“疑(犹豫不定)行无名,疑事无功。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 利民,不循其礼。”孝公曰:“善( 好,表示应答之词。见《邹忌讽齐王纳谏》“王曰: 善”)。” “治(治理,见《陈情表》“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世不一道(方法,途径。见《过秦论》 “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 ,便国不法古。故(所以。见《劝学》“故木受绳则直”) 汤武不循古而王(wàng,名词用作动词,称王。见《鸿门宴》“沛公欲王关中”),夏殷不易 (改变)礼而亡(灭亡。见《烛之武退秦师》“郑既知亡矣”)。反古者不可非(责难。见《逍 遥游》“举世非之而不加沮”),而循礼者不足多(赞扬)。”孝公曰:“善。”以(让)卫 近六年全国卷文言文挖空训练4 鞅为左庶长(秦国的爵位共二十等。由下而上,左庶长列第十一。),卒(终于。见《廉颇蔺 相如列传》“卒相与欢”)定变法之令。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 于是(在这个时候。见《廉颇廉相如列传》“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太子(秦始皇 之前的太子不称皇太子,而是太子或公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实行。见《师说》“余 嘉其能行古道”),自上犯之。”将法(依法惩办)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 (即太子傅,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公 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尊奉)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通“悦”),道(道 路。见《陈涉世家》“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不拾遗(遗失的东西),山无盗贼, 家给(供。见《荆轲刺秦王》“给贡职如郡县”)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于是以鞅为大良造(秦国的第十六等爵位)。居(度过一段时间)五年,秦人富强。孝公使(派 遣)卫鞅将(率领。见《过秦论》“将数百之众”)而伐魏。卫鞅伏甲士而袭虏魏公子卬,因 (趁机。见《鸿门宴》“因击沛公于坐”)攻其军,尽破之以归秦。魏惠王兵数(shuò,多次。 见《鸿门宴》“范增数目项王”)破于(介词,被。见《师说》“不拘于时”)齐秦,国内 空,日以削,恐,乃使使(派遣使者,前一个“使”是动词,派遣;后一个“使”是名词, 使者。见《荆轲刺秦王》“使使以闻大王”)割河西(指黄河以西)之地,献于秦以和。而 魏遂去(离开。见《鸿门宴》“欲呼张良与俱去”)安邑,徙(迁移。见《逍遥游》“鹏之徙 于南冥也”)都大梁。梁惠王曰:“寡人恨(遗憾。见《出师表》“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 息痛恨于桓灵也”)不用公叔座之言也。”卫鞅既破魏还,秦封之於、商十五邑,号为商君。 (节选自《史记·商君列传》) 2019 年全国三卷文言文挖空训练 吴起者,卫人也(句式:判断句),事(侍奉。见《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 贵”)鲁君。齐人攻鲁,将(率领。见《过秦论》“将数百之众”)而攻齐,大破之。鲁人或(有的 人。见《寡人之于国也》“或五十步而后止”)曰夫(句首语气词,不译。见《游褒禅山记》“夫夷 以近,则游者众”)鲁小国而(表示转折关系。见《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有战胜之 名(名声)则诸侯图(谋划,谋求。见《逍遥游》“而后乃今将图南”)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句 近六年全国卷文言文挖空训练5 式:判断句)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推辞,谢绝。见《孔雀东南飞》“阿母谢媒人”)吴起 吴起于是(在这个时候)闻(听说)魏文侯(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贤,欲事 之。魏文侯以为(即“以(之)为”,让吴起作)将(将领),击秦,拔(夺取)五城。起之为将, 与士卒最下者(句式:定语后置句)同衣食,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句式:定语后置句), 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曰:“非然(这样)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转身往回走, 退缩),遂死(《礼记》“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于(介 词,被)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名词,地方)矣。”文侯以(因为)吴起善用兵, 廉平,尽能得士心,乃以为(即“以(之)为”,让他作)西河守,以拒(抗拒)秦、韩。魏文侯 既卒(死。见《张衡传》“永和四年卒”),起事其子武侯。武侯浮(特指水上航行)西河而下,中 流,顾(环顾四周)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险要的。见《过秦论》“据崤函之固”),此 魏国之宝也!”起对曰:“昔殷纣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整治) 政不德,武王杀之。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若(如果)君不修(修养)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 也。”武侯曰:“善。”吴起为西河守,甚有声名。魏置(设立)相(丞相。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 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有时称相国,常与宰相通称,简称“相”),相 (让……做丞相)田文。吴起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文曰:“主少国疑,大臣 未附,百姓不信(信任),方(正)是之时,属(zhǔ,看,注视)之于子乎?属之于我乎?”起默 然良久(很久),曰:“属之子矣。”文曰:“此乃(判断动词,是。见《荆轲刺秦王》“事所以不 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吾所以(……的原因。见《鸿门宴》“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 常也”)居(处在,处于)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译为“您”)之上也。”吴起乃(才。见《廉颇 蔺相如列传》“臣乃敢上璧”)自知弗如(不如)田文。田文既死,公叔为相,尚(特指娶公主为妻) 魏公主,而害(嫉妒)吴起。吴起惧得罪,遂去(离开),即(就。见《鸿门宴》“项伯即入见沛 公”)之(动词,前往。见《鸿门宴》“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楚。楚悼王素(一向,向来。见《鸿门 宴》“素善留侯张良”)闻起贤,至则相楚(省略句,即“相于楚”,译为“在楚国做丞相”)。于是 南(名词作状语,向南。见《过秦论》“南取百越之地”)平百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桂、浙、闽、粤 等地,每个部落都有名称,统称百越,也叫百粤);北并(吞并。见《过秦论》“并吞八荒之心”)陈 蔡,却(使后退。见《过秦论》“却匈奴七百余里”)三晋;西伐秦。诸侯患(担忧,害怕)楚之强 (句式:定语后置句)。故(所以)楚之贵戚尽欲害(妒忌)吴起。及(等到)悼王死,宗室大臣 作乱而攻吴起,吴起走(逃。见《寡人之于国也》“弃甲曳兵而走”)之(到)王尸而伏(趴)之。击 起之徒(这些人。见《师说》“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因(趁机)射刺吴起,并中(击中)悼 王。悼王既葬,太子立,乃使(让)令尹尽诛射吴起而并中王尸者(……的人)。坐(因为……而 犯罪。见《苏武传》“副有罪,当相坐”)射起而夷(诛灭)宗死者七十余家。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2018 全国一卷 鲁芝传 近六年全国卷文言文挖空训练6 鲁芝字世英,扶风郡人也。世有名德(名望与德行 ),为西州豪族(豪门大族 )。父为郭汜所 害(被动句),芝襁褓(婴儿时期 )流离,年十七,乃移居雍,耽思(专心致志于思索)坟籍(古 代典籍)。郡举(推选)上计吏(向国家汇报情况的地方官),州辟(选聘)别驾。魏车骑将军郭 淮为雍州刺史,深敬重之。举孝廉(汉代选拔人才的科目),除(任命)郎中。后拜(授予官职) 骑都尉、参军事、行安南太守,迁尚书郎。曹真出督关右,又参大司马军事。真薨(诸侯去世), 宣帝代焉,乃引(推举)芝参骠骑军事,转天水太守。郡邻于蜀,数被侵掠,户口减削,寇盗充 斥,芝倾心镇卫,更(重新)造(建造)城市,数年间旧境悉复(回复)。迁广平太守。天水夷 (少数民族)夏(内地人民)慕(仰慕)德,老幼赴阙(借指京城)献书 ,乞留芝。魏明帝许焉。 曹爽辅政,引为司马。芝屡有谠言(正直的言论)嘉谋,爽弗能纳(采纳)。及宣帝起兵诛爽,芝 率余众犯(进攻)门斩关,驰出赴爽,劝爽曰:“公居伊周之位,一旦以(因为)罪见 (表被动) 黜(罢免官职 ),虽欲牵黄犬(悠闲的日子),复可得(能够)乎!若挟(挟持)天保许昌,杖(通 “仗”,凭借)大威(皇帝的威势)以羽檄(紧急文书)征四方兵,孰(谁)不从!舍此而去,欲 就东市(刑场),岂不痛(痛心)哉!”爽懦(懦弱)惑(心疑不定)不能用(听取),遂(最终) 委身受戮。芝坐(因… 犯罪)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争辩是非),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 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诞平,迁大尚书, 掌刑理。武帝践阼(帝王登基),转镇东将军, 进爵为侯。帝以芝清忠履正(践行正道),素无居 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芝以年及悬车(七十岁,古人一般七十岁辞官家居),告老(辞官)逊 位(放弃职位),章表十余上,于是征为光禄大夫,位特进,给吏卒,门施行马(允许在家门口放 上木头架子,遮挡人马,这是魏晋之后高官的殊荣)。羊祜为车骑将军,乃以位让芝,曰:“光禄 大夫鲁芝洁身寡欲,和(友穆)而不同(结党),服事(从事公职)华发(白发),以礼终始, 未 蒙此选,臣更越之,何以塞天下之望!”上不从。其为人所重如是。泰始九年卒,年八十四。帝为 举哀, 赗赠有加,谥曰贞,赐茔田百亩。(节选自《晋书·鲁芝传》) 2018 全国二卷 王涣传 王涣字稚子,广汉郪(qī)人也。父顺,(任)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喜欢行侠),尚(崇尚) 气力(武力,力量),数(shuò屡次,多次)通(往来,交好)剽轻(强悍轻捷)少年。晚而改节 (改变了原来的节操),敦(注重,重视)儒学,习《尚书》,读(研读)律令,略举(列举,提 出,说出)大义(要旨,大义)。为\太守陈宠\功曹,当职(担任职务)割断(专断,决断),不 避豪右(豪门大族)。宠风声大行(名声大震),入为大司农。和帝问曰:“在郡何以(以何,用什 么(办法)?)为理(治理)?”宠顿首(以头叩地而拜,是古代交际礼仪。)谢曰:“臣任功曹 王涣以(来)简贤选能(简贤=选能:选拔有才能的人),主簿(bù)\镡(tán)显\拾遗补阙(弥 补疏漏或失误),臣奉(命)宣(读)诏书而己(罢了)。”帝大悦,涣由此显名。州举(举荐)(他) 近六年全国卷文言文挖空训练7 (做)茂才(秀才。东汉时为避光武帝刘秀名讳,改称茂才。),除(授予……官职)温(县)(县) 令。县多奸猾(奸诈狡猾的人),积\为人患(当地人的隐患)。涣以(采取)方略(方法和策略) 讨击(讨伐打击),悉诛之。境内清夷(清平,太平),商人露宿于道。其(其中)有放牛者,辄 (总是)云以(把)(之,代指牛)属(通“嘱”。托付;委托)稚子,终无侵犯。在温三年,迁 兖州刺史,绳正(用律法纠正)部(统帅)(的)郡(县),风威(名声威望)大行(大震)。后\ 坐(因为)考(核查,检查)妖言(怪诞不经的邪说)不实(被)论(判罪)。岁余(一年多), 征拜(征召任命)侍御史。永元十五年,从驾(随从皇帝出行)南巡,还为洛阳令。以平正(公 平正直)居身(立身处世),得(能够)宽猛之宜(宽严相济)。其(那些)冤嫌(冤屈仇怨)久 讼(长期打官司),历政(历代)所不断(判断,裁决),法理(法律和情理)所难平者,(王涣) 莫不(没有不)曲尽(竭力,竭尽)(弄清)情诈(实情与伪诈),压塞(平定,消释)群疑(大 家的疑问)。又能以(用)谲(诡诈)数(屡次,多次)发擿(发=擿(tī):揭发)奸伏(隐伏 未露的坏人坏事)。京师称叹,以为涣有神算。元兴元年,病卒。百姓市道(市井及道路之人,这 里指普通人。)莫不咨嗟。男女老壮皆相与(一起,共同)赋敛(收齐赋税),致(送来)奠醊([zhuì] 祭奠酒)(的人)以(用)千数(计数)。涣丧(骨殖 shi, 尸骨)西归,道经弘农,民庶(百姓) 皆设盘案于路。吏问其故,咸言平常持米到洛,为卒司(兵士衙门)所抄(搜查并没收),恒亡其 半。自王君在事(居官任事),不见侵枉(侵害,受冤枉),故来报恩。其政化怀物(心里存有万 物)如此。民思其德,为立祠(于)安阳亭西,每食辄(总是)弦歌而荐(献)之。延熹中,桓帝 事黄老道,悉毁诸房祀(祠堂,庙宇),唯\特诏\密县\存\故太傅卓茂庙,洛阳留王涣祠焉。自涣 卒后,连诏三公特选(专门挑选)洛阳令,皆不称职。永和中,以剧(剧县)令勃海任峻补之。 峻擢用(提拔选用)文武吏,皆尽其能,纠剔(督察惩治)奸盗,不得(能)旋踵(1、意指掉转 脚跟,比喻时间极短。2. 转身。指畏避退缩。成语:死不旋踵,比喻不畏艰险 ,坚决向前。亦比喻 极短时间内即死去。),一岁断狱(审理,判决案件),不过数十。威风猛于涣,而文理(条理)不 及之。峻字叔高,终于太山太守。 (节选自《后汉书·王涣传》) 2018 全国三卷 范纯礼传 纯礼字彝叟,以(因为)父仲淹荫(庇荫。因祖先有功劳或官职而循例受封,得官),知 (做……知县)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pì 瓦)及工徒(工匠)\ 于一路(宋元时期的行政区划名),独永安不受令。使者以(把)(之)白(报告,禀告)陵使\韩 琦,琦曰:“范纯礼岂不知此?将必有说。”他日,众质之,纯礼曰:“陵寝皆在邑境,岁时(一年 或四季)缮(修缮)治(管理)无虚日(空闲的日子),今乃(居然,竟然)与百县均赋,曷若 (何如,不如)置此,使之奉(供奉)常时用乎?”琦是(认为……对)其对(对答,应答)。还 朝,用为\三司盐铁判官,以比部员外郎出知遂州。泸南有边事,调度(征调赋税)苛棘(繁重, 急迫),纯礼一以静待之,辨其可具(准备,备办。例句:故人具鸡黍)者,不取于民。民图像 (用作动词。挂上图像或画像)于庐,而奉之如神,名曰“范公庵”。草场火,民情(内心)疑怖 (疑虑害怕),守吏惕息(心跳气喘。形容极其恐惧)俟(等待)诛。纯礼曰:“草湿则生火,何 近六年全国卷文言文挖空训练8 足(哪里值得)怪!”但使密偿之。库吏盗丝多罪至死,纯礼曰:“以棼然(fénrán乱糟糟的样子) 之丝而杀之,吾不忍也。”听(准许,允许。例句:听臣微志)其家趣(cù 通“促”,赶快,从速) 买以(来)赎,命释其株连者。除(授;拜(官职))户部郎中、京西转运副使。徽宗立,以龙图 阁直学士知开封府。前尹(前任府尹)以(把)刻深(苛刻严酷)为(作为)治(治理的原则), 纯礼曰:“宽(宽松)猛(严苛)相济(相辅相成),圣人之训。方(正)务(从事,致力)去(去 除)前之苛,犹虑未尽,岂有宽为患也。”由是(因此)一切以宽处之。中旨(皇帝直接发出的诏 令)鞫(jū 审讯)享泽村民谋逆,纯礼审其故,此民入戏场观优,归途见匠者作桶,取而戴于首 曰:“与刘先主(刘备)如何(和……比,怎么样)?”遂为匠擒。明日(第二天)入对(入朝应 对),徽宗问何以(以何,怎么)处之,对(回答,对答)曰:“愚人村野(粗暴鲁莽)无所知, 若以叛逆蔽罪(判罪),恐辜(辜负)好生(爱惜生灵)之德。以\不应为(不应该做这件事的罪 名)\杖(杖责)之,足矣。” 曰:“何以戒后人?” 曰:“正欲外间知陛下刑宪不滥(不滥刑宪, 不滥用刑罚),足以(把)(之)为(作为)训(典范)尔,徽宗从之。纯礼沉毅(沉稳坚毅)刚 正(刚强正直),曾布惮之,激驸马都尉王诜(shēn)曰:“上欲除(拜授官职)君承旨(官名), 范右丞不可。” 诜怒,会(恰逢)诜馆(招待)辽使,纯礼主宴,诜诬其辄(总是)斥(直呼)御 名(皇上的名字),罢为\端明殿学士、知(做……知府)\颍昌府,提举(掌管,或做……提举)\ 崇福宫。崇宁五年,复(复任)左朝议大夫,提举鸿庆宫。卒,年七十六。 2017 全国一卷 谢弘微传 谢弘微,陈郡阳夏人也。父思,武昌太守。从叔(堂叔)峻,司空琰 [yǎn]第二子也,无后, 以弘微为(把……当成\作为)嗣(继承人),弘微本名密,犯所继(“所”字结构,相当于名词 或名词性短语,一般情况下在句中做主语或宾语。如“所见所闻”,意即“所见到的事情所听到的 事情”。这里的“所继”就是弘微过继的家庭。)内讳(指母亲、祖母等的名讳),故以字行(仅称 呼此人的 “字”代名。“以字行”即是因为种种原因,多仅称呼此人的 “字”,而不熟悉其 “名”。例如项羽,名籍,字羽,但世人通常仅知其字,所以称之为 “以字行”。反例,如李白,字 太白,因名、字都为世人所熟悉,就不能说是 “以字行”),童幼(童年,儿童)时,精神(有生 气、活力)端审(稳重谨慎),时(合时宜的,适时的)然后(这样以后)言(说话),所继叔父混 名知人(能鉴察人的品行、才能),见而异(意动用法,“认为……非同一般”)之,谓思曰,此儿深 中(符合)夙敏(早慧),方成佳器(良材,有用的人材),有子如此,足矣。 弘微家素(一向) 贫俭,而所继丰泰(丰盛,丰裕),唯受书数千卷 (定语后置),遗财(遗产)禄秩(1.俸禄 2.官吏食禄的品级 3、犹禄位),一不关豫(关心)。(谢) 混风格高峻(清高,超凡脱俗),少所交纳(结交),唯与族子(祖父的亲兄弟的曾孙,这里指家 族中的晚辈)灵运、瞻、曜 [yào]、弘微并以(因为)文义(文章的义理,文章的内容)赏会(1. 欣赏领会 2. 玩赏聚会),尝共宴处,居在乌衣巷,故谓之乌衣之游。瞻等才辞(才气辞章)辩富 (雄辩),弘微每(经常)以(用)约言(简约的语言)服(使信服)之,混特(特别)所敬贵(敬 重推崇),号约微子(对男子的尊称,如孔子、孟子)。 义熙八年,混以(因为)刘毅党见(被)诛,妻晋陵公主以(把)混家事委(嘱托,托付)以 弘微。弘微经纪(对产业的经营管理)生业(产业,资财),事若在公,一钱尺帛(一钱,一枚钱; 近六年全国卷文言文挖空训练9 形容一丝一毫的财产)出入,皆有文簿(文册簿籍记录)。高祖受命(受天之命,古帝王自称受命 于天以巩固其统治;即位,等级),晋陵公主降为东乡君,听(准许)还谢氏。自(谢)混亡,至 是(这时)九载,而室宇修整(整齐),仓廪(贮藏米谷的仓库)充盈,门徒业使(供役使之人), 不异平日,田畴(泛指田地)垦辟,有加(加倍,增多)于旧(状语后置,比过去),中外(中表 之亲,父亲一脉亲属和母亲一脉亲属)姻亲(因婚姻关系结成的亲属),道俗(出家之人与世俗之 人)义旧(故交故友),入门莫(没有人,没有谁)不叹息,或(有的人)为之涕(眼泪)流,感 弘微之义也。 性严正(严肃正直;严格公正),举止必循(遵循)礼度,事(侍奉)继亲之党(上古社会组织形 式,以五百家为一 “党”,亦引申为乡里,但这里只亲族),恭谨过(超过)常(平常,这里只一半人 或一半情况),太祖镇江陵,弘微为(担任)文学(官职)。母忧(母亲的丧事)去(离开)职, 居丧(一种旧俗;尊亲死后,在家守丧,不办理外事;在服丧期满之前停止娱乐和交际,表示哀 悼)以孝称(被称道),服阕(守丧期满除服)逾年,菜蔬不改(仍然吃守丧期间吃的粗劣的食 物)。兄曜历(担任;先后担任各种官职)御史中丞,元嘉四年卒。弘微蔬食积时(时间久,多 时),哀戚(悲痛伤感)过礼(超过常礼。这里指比正常哀悼兄长的礼节更重),服虽除(服丧期 满),犹不啖(吃)鱼肉。弘微少孤(少年丧父或父母双亡),事兄如父,兄弟友穆(友好和睦) 之至,举(全,整个)世莫及(比得上,赶得上)也。弘微口不言人短长(偏义复词,短处,弊 端,缺点),而曜好臧否(褒贬、评比、评定、评价、评介、评论)人物,曜每言论(谈论,评 论),弘微常以它语乱 (混淆,这里指岔开话题)之。 九年,东乡君薨 [hōng](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也可以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 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资财钜万(为数极多),园宅十余所,奴僮犹有数百人。弘微 一无所取,自以私禄(古代官员的薪水,自己的薪水)营葬(办理丧事)。曰:“亲戚(父母兄弟) 争财,为(是)鄙(被人轻视,看不起)之甚。今分多(财产多就分用)共少(少了共用),不至 有乏(匮乏),身死之后,岂复见关(见,被;关,旧指发给或支领薪饷;被领取)?”十年,卒, 时年四十二,上甚痛惜之,使二卫(天子的左、右或前、后两护卫军)千人营(筹划,管理,建 设)毕葬事,追赠(或作追封、追晋,即加封死者的官职、勋位,一般用在因公殉职或者阵亡的 军人、警员、公务员等,或特别表扬对政府有贡献的死者)太常。 (节选自《宋书﹒谢弘微传》) 1、嗣 ①2015 年高考新课标 2 卷)炀帝嗣位,被追入朝《北史·来护儿传》;嗣位(继承君位);嗣产 (继承子产的事业);嗣封(承袭先人而受封);嗣统(继承皇位)。 ③过继。如:嗣母(继母)。 ④通“司”。主持,掌管。如:远近高下,各得其嗣。——《管子·版法》。 近六年全国卷文言文挖空训练10 ⑤君位或职位的继承人。如:以弘微为嗣。 ⑥后代。如:(2014 年高考浙江卷)不可使欧阳氏之文遂绝其所传也,为题其序,亦以卒后嗣之 愿云《欧阳行周文集序》。后嗣;嗣息(子孙);嗣继(子孙);嗣续(子孙世代继承)。 2、夙 ①早,早年。《陈情表》:“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②早晨。《出师表》:“受命以来,夙夜忧叹。” ③平素;过去的;旧有的。《葫芦僧判断葫芦案》:“死者冯渊与薛蟠原系夙孽相逢,今狭路既遇, 原应了结。” 3、豫 ①欢喜 ②安闲,舒适:逸~。(2016 年高考新课标Ⅰ卷)帝不豫,辽使至不能见。 ③古同"与",参与。 3、 素 ①平素;一向。《廉颇蔺相如列传》: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 ②朴素;不加修饰的。《陋室铭》:“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③白色。《三峡》:“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④白色的生绢。《孔雀东南飞》:“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 4、见 ①用在动词前,表被动,译为“被”。《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②召见;接见。《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坐章台见相如。” ③拜见;谒见。《邹忌讽齐王纳谏》:“于是入朝见威王。” ④在动词前,表示说话人自己,可译为“我”。《孔雀东南飞》:“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 一、文化常识 1、太守,原为战国时代郡守的尊称。西汉景帝时,郡守改称为太守,为一郡最高行政长官。 2、从叔:堂叔。 中国古代亲属称谓一览 3、讳,又称名讳,即古代帝王或尊长者之名。封建时代等级森严,封建礼教极端强调等级名分, 为了体现下对上、卑对尊的恭敬,避讳便应运而生。避讳的对象有四类,一是帝王,对当代在位的 帝王及本朝历代皇帝之名要避讳,称之为“国讳”或“公讳”。如在刘秀时期,秀才被改成茂才; 二是长官,即下属要讳长官本人及其父祖的名讳。甚至一些骄横的官员严令手下及百姓要避其名讳, 近六年全国卷文言文挖空训练11 称“官讳”,亦称“宪讳”。“只许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的成语所反映的,就是避官讳。三是 圣贤,称“圣讳”,主要指避至圣先师孔子和亚圣孟子的名讳,比如孔夫子,名“孔丘”,北宋朝廷 下命令,凡是读书读到“丘”字的时候,都应读成“某”字,同时还得用红笔在“丘”字上圈一个 圈。四是长辈,即避父母和祖父母之名,称“家讳”或“私讳”。与别人交往时应避对方的长辈之 讳,否则极为失礼。唐代诗人李贺之父名晋,“晋”与“进”同音,故李贺一生不能举进士。司马 迁的父亲叫“司马谈”,所以《史记》里,把跟他父亲名字相同的人,一律改了名。又如唐朝的诗 人杜甫,父亲的名字叫“杜闲”,为了避“闲”字的讳,杜甫写了一辈子的诗,却没在诗中用过“闲” 字。杜甫母名海棠,《杜集》中无海棠诗,避母名也。 避讳的形式,主要有三种: 其一为改字。若遇到应避讳的字时,就改用其他的字。这种避讳的方法出现较早,也较普遍。 如秦始皇讳政,秦朝改正月为端月。“端月,正月也。秦讳政,故曰端。”(《史记》)汉文帝讳恒, 传说的后羿之妻恒娥遂改称嫦娥。清圣祖讳玄烨,紫禁城的北门玄武门遂改称神武门。 其二为空字。若书写中遇应避讳的字时,采用空一格(字)、打一方框或“讳”、“某”等字表 示。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凡遇当朝皇帝的名讳,就不作任何解释,只写“上讳”二字。如“秀, 上讳”。 其三为缺笔。如遇到应避讳的字时,则少写一笔或两笔。一般多为最后的一笔或两笔。如清雍 正时规定,凡书中遇“丘”字,必须缺笔。若姓名或地名中的“丘”字,一律改为“邱”字。《红 楼梦》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雨村拍案笑道:‘怪道这女学生读至凡书中有`敏'字,皆 念作`密'字,每每如是,写字遇着`敏'字,又减一二笔,我心中就有些疑惑.今听你说的,是为此 无疑矣……’”写的就是黛玉每遇其母的名字“敏”时,读、写都注意避讳(即家讳)。 古代的地名,也有因犯讳而改名的;如秦始皇之父,秦庄襄王讳楚,秦始皇称帝后,即下令将湖 北楚州改称荆州。西晋愍帝(末帝)司马邺即位,建业(今江苏南京)改称建康。五代后唐庄宗李存勖 即位,因其父名国昌,遂改孝昌县为孝感县。 4、降为东乡君:东晋灭亡,晋陵公主自然不能再称公主。乡君是我国古代妇女封号。 公主:帝王、诸侯之女的称号。公主,最初的意思是公爵主持婚礼, 周天子下嫁女儿给诸侯,同为 姬姓的公爵给女儿主持婚礼,后逐渐成了周天子女儿的代称。由于周天子姓“姬”,所有周天子的 女儿也被称为“王姬”,战国始称公主。 郡主:即郡公主。晋始置。唐制太子之女为郡主。宋沿唐制,而宗室女亦得封郡主。明清均以亲王 之女为郡主。 县主:皇族女子的封号。东汉帝女皆封县公主。隋唐以来,诸王之女,亦封县主。明、清郡王女封 县主。 秩:“秩”字从禾,从失;“禾”指五谷、俸禄,“失”意为“动态排序”。“禾”与“失”联 合起来表示“官员俸禄的动态排序”。本义:根据功过确定的官员俸禄。引申义:根据功过评定的 官员品级。再引申义:次序。 5.禄:指古代官吏的俸给,也指福气。 2017 全国二卷 赵憙传 赵憙 [xǐ]字伯阳,南阳宛人也。少有节操(指人的气节、操行、正义感)。从兄 (堂兄)为人 所(被)杀,无子,憙年十五,常思报(为……报仇)之。乃挟兵(带着兵器)结客(约上宾客, 常指结交豪侠之士),后遂往(前去)复仇。而仇家皆疾病,无相(他)距(通“拒”,抵抗)者 (……的人)。憙以(认为)因(趁着)疾报杀,非仁者(指有德行的人)心,且释(释放)之而 去。顾(回头)谓仇曰: “尔曹(你们。曹,辈)若健(康复),远相(我)避也。” 更始(汉帝刘玄年号)即位,舞阴(地名,属南阳郡)大姓(指世家大族,人口众多的姓氏 或某一地域人数众多、势力强大的姓氏)李氏拥(占据)城不下(不肯投降),更始遣柱天将军李 近六年全国卷文言文挖空训练12 宝降之,不肯,云(说)闻(听说)宛之赵氏有孤孙憙,(省略“以”,因为)信义著名,愿得降 (能够向……投降)之。更始乃(于是)征憙。嘉年未二十,既(已经,……之后)引见(旧时 皇帝接见臣下或外宾,须由官员引领,叫“引见”),即除(授予官职,任命)为(担任)郎中, 行偏将军事(行……事:做……工作),使(省略“之”,他)诣(到……去;前往)舞阴,而李 氏遂降。光武破寻、邑,憙被(遭受)创(创伤),有战劳(战功),还拜(授予官职,任命)中 郎将,封勇功侯。邓奉反于南阳(状语后置,在南阳),憙素(一向)与奉善(交好),数遗书(wè i,送信)切责(严词斥责)之,而谗者(进谗言的人)因(趁机)言憙与奉合谋,帝以为疑。及 奉败,帝得憙书(信),乃惊曰: “赵憙真长者(德高望重的人)也。”后拜怀令(县令)。 大姓李子春先为(做,担任)琅邪相(汉时诸侯王国的实际执政者,相当于郡太守),豪猾 (强横狡诈不守法纪)并兼(合并、并吞土地),为人所(被)患(憎恶,讨厌,害怕)。憙下车 (官吏到任),闻其二孙杀人事未发觉(被发现觉察,暴露,败露),即穷诘(深究问责)其奸, 收考(拘捕拷问)(李)子春,二孙自杀。京师为(为了,省略“之”,他)请者数十,终不听(被 允许)。时赵王(刘)良疾病将终,车驾(帝王所乘的车,指帝王皇帝)亲临(赵)王(刘良), 问所欲言。王曰:“素与李子春厚(亲厚),今犯罪,怀令赵憙欲杀之,愿乞其命。”帝曰: “吏 奉法(奉行或遵守法令),律不可枉(弯曲,弯屈,引申为行为不合正道或违法曲解)也,更(重 新)道它(其它)所欲(想要的东西,想实现的愿望)。”王无复言(说话)。 其年,迁(升职调动;重新任命)憙平原太守。时平原多盗贼,憙与诸郡讨捕(搜捕),斩其 渠帅(首领,旧时统治阶级称武装反抗者的首领或部落酋长),余党当坐(牵连治罪)者数千人。 憙上言:“恶恶(wù è,指憎恨邪恶)止其身,可一切(全部,所有;一概,一律)徙京师(帝 王的都城)近郡。”帝从之,乃悉移置(迁移安置省略“于”,到)颍川、陈留。于是(在这时, 在这种情况下)擢举(选拔荐举)义行(有善行的人),诛锄奸恶。后青州大蝗(大面积遭受蝗 灾),侵入平原界辄(就)死,岁屡有年(丰收;年成好),百姓歌(歌颂)之。二十七年,拜太 尉,赐爵(爵位,诸侯获封赐的封建等级;如“五爵”,分 “公、侯、伯、子、男”五个等级)关 内侯。时南单于称臣,乌桓、鲜卑并来入朝(指属国、外国使臣或地方官员谒见天子),帝令憙典 (主持,主管)边事(边防事务),思为(做)久长规(长久规划)。 建初五年,憙疾病,帝亲 幸(皇帝亲临)视(看望,探病)。及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也可以用于皇帝的高 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车驾(皇帝)往临吊(临丧哭吊)。时年八十 四。谥(古代帝王或大官死后评给的称号)曰正侯。 (节选自《后汉书·赵憙传》) 重点实词: 1、除①任命,授职。李密《陈情表》 :“拜臣郎中,除臣洗马。” 近六年全国卷文言文挖空训练13 ②清除,去掉。《荆轲刺秦王》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2、善 ①亲善;友好。 《鸿门宴》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②好好地。《荆轲刺秦王》 :“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 ③表示赞许。同意的应答之词。 《邹忌讽齐王纳谏》 :“王曰:‘善。’乃下令。” ④善于;擅长。《劝学》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⑤喜欢;羡慕。《归去来兮辞》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3、相 动词 ①帮助;辅助。《游褒禅山记》 :“至于幽暗昏惑而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②辅佐君王的大臣;宰相。《廉颇蔺相如列传》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③相貌。《孔雀东南飞》 :“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 ④主持礼节仪式的人。《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 小相焉。” 副词 Xiāng ①互相。《陈情表》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②表示动作偏向一方。《孔雀东南飞》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这里翻译成“我”) 4、坐 ①牵连治罪。《苏武传》 :“副罪,当相坐。” ②因为;由于。《陌上桑》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③空;徒然。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5、典 ①法则;制度。《张衡传》 :“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 ②重要的书籍、文献。《张衡传》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③抵押。《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着落店主人家追要原典身三千贯。” 文化常识: 1、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也可以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 或者封王的贵族。 2.崩殂:死。古时指皇帝的死亡。崩:君主时代称帝王死。 3.天子死,崩,也叫“驾崩”、“山陵崩”、“归西”、“驾鹤归西”、“驭龙归西”、“殡天”。 4.诸侯或后妃死:薨(或薨逝、薨亡)。 5.大夫死:卒,士死,不禄。2016 年高考新课标Ⅰ卷“旋以太傅致仕,元丰元年卒。” 6.丁忧:古代官员因父母亡故暂时辞官回乡守丧称作丁忧,又叫“丁艰”。古代不论官职多大, 遇到父母亡故都必须回乡丁忧,丁忧时间长达三年。如果朝廷因为特殊情况要求官员必须留在朝廷, 不得回乡丁忧,或者已经回乡丁忧但期限未满,朝廷强令召其提前出仕,这两种情况叫夺情。 7.谥:古代帝王或大官死后评给的称号。 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生平行为给予的一种称号以 百变善恶叫谥号,是死者生前事迹和品德的概括。可以分为三类: (1)表扬:如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王翱为王忠肃公, 左光斗为左忠毅公,史可法为史忠烈公,林则徐为林文忠公。经纬天地称文,威强睿德称武,辟土 服远称桓,柔质慈民称惠,圣善闻周称宣,布德执义称穆,临照四方称明,圣闻周达称昭。2016 年高考新课标Ⅲ卷卷“追赠太子少保,谥文毅。” (2)批评:如称奸臣秦桧为缪丑则是一种“恶谥”。杀戮无辜称厉,好内远礼称炀。 近六年全国卷文言文挖空训练14 (3)同情:恭仁短折称衰,在国遭忧称愍,仁慈短折称怀。此外还有私谥:有名望的学者死后 其门人亲友所加的谥号,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征士。 8、更始:指公元 23 年二月,绿林军领导者王匡、王凤等人拥立刘玄为帝,恢复汉朝国号,建 立的更始政权,自称玄汉王朝。消灭王莽政权后统治天下两年。公元 25 年九月,赤眉军攻入都城 长安,投降赤眉,更始政权告终。 坐:。 9、关内侯:爵位名。秦汉二十等爵位中第 19 等,仅次于彻侯(即列侯,亦称通侯)。有其号, 但无封国。一般乃对立有军功将领的奖励,封有食邑数户,有按规定户数征收租税之权。 2017 全国三卷 许将传 许将字冲元,福州闽人。举(考取,考中)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 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第一。神宗召对(君主召见臣下令其 回答有关政事、经义等方面的问题),除(授予官职)集贤校理、同知(宋以来“知某官”、“知某 事”之官的佐官称同知。管理,掌管)礼院,编修(编写,编订)中书条例(泛指分条订立的章 程、规则)。初,选(选拔)人调拟(初步定下来),先南曹(尚书省吏部、兵部下属机构),次考 功(按一定标准考核官吏的政绩),综核(聚总而考核)无法(法度),吏得缘文(缘,顺着,沿 着;从字面意义附会曲解)为奸(做狡诈、邪恶的事),选者又不得诉(省略“于”,对)长吏, (许)将奏罢南曹,辟(开辟,设置)公舍以待来诉者(……的人),士无留难(无理阻挠刁难)。 契丹以(率领)兵二十万压代州境,遣使请代地,岁聘(1.国与国之间的遣使访问 2.古代诸侯每 年派使者朝见天子)之使不敢行,以(把,省略“之”,它,出使的任务)命将。(许)将入对(臣 下进入皇宫回答皇帝提出的问题或质问)曰: “臣备位(居官的自谦之词,谓愧居其位不过聊以 充数)侍从,朝廷大议(朝廷的重大决策)不容不知。万一北人言及代州事,不有以(有用来…… 的办法)折(使屈服,使折服)之,则伤国体(1.国家或朝廷的体统、体面 2.大臣辅佐国君,犹 人之有股肱,故称之为国体)。”遂命(许)将诣(到)枢密院阅(查阅)文书。及至北境,居人 跨屋栋(房梁)聚观,曰: “看南朝状元(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 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及肄 [yì](学习,练习)射,(许)将先破的 [dì](射中靶 子)。契丹使萧禧馆客(接待宾客),禧果(果然)以代州为(把……当做)问,(许)将随问随答。 禧又曰: “界渠(边界)未定,顾(只是,不过)和好体重(关系重大),吾且(将)往(去,到) 大国(古指大诸侯国,这里指契丹)分画(亦作"分划",区分;划分)矣。”将曰: “此事,申饬(饬 令,指示)边臣(驻守边疆的大臣、官员)岂不可,何以(宾语前置,以何,为什么)使(出使) 为(句末语气词,呢)?”禧惭不能对(回答)。(许将)归报(复命),神宗善(认为……好)之。 明年(第二年),知(管理)秦州,又改郓 [yùn]州。上元(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 或灯节)张灯,吏籍(登记)为盗者系狱(关进监狱),(许)将曰: “是(这)绝其自新之路也 (判断句,是)悉(全,都)纵遣(释放遣发)之,自是从此民无一人犯法,三圄 [yǔ](多个监狱) 皆空。父老叹曰: “自王沂公后五十六年,始(才)再见狱空耳。”郓俗士子(男子的美称,多指 近六年全国卷文言文挖空训练15 年轻人)喜聚(省略 “于”,在)肆(店铺,酒馆)以谤(议论,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官政,(许) 将虽弗禁,其俗自息。召为兵部侍郎。上疏言: “治兵(1、古指在秋季进行的练兵仪式,后泛指 练兵或治军,指挥军队; 2、出兵作战)有制,名虽不同,从(通“纵”)而横之,方而圆之,使 万众尤(通“犹”,好像)一人。”及(等到)西方用兵,神宗遣近侍问兵马之数,(许)将立具 (详细)上(上报)之;明日,访(询问)枢臣(宰辅重臣),不能对(回答)也。 绍圣(宋哲 宗赵煦的第二个年号,北宋使用这个年号共四年)初,入(入朝)为(担任)吏部尚书,章惇 [d ūn]为相(担任\做丞相),与蔡卞同(一起,共同)肆(肆意)罗织(网罗罪名),贬谪元祐诸(众 位,多位)臣,奏(上奏)发(打开)司马光墓。哲宗以(省略“之”,它,用这件事)问(许) 将,对曰: “发(打开)人之墓,非盛德(品德高尚)事。”知(管理)颖昌府,移(移任)大名, 在大名六年,数 [shuò](多次)告老(封建时代臣子或官员因年老辞去职务,后泛指年老退休), 召为佑神观使。政和(宋徽宗赵佶的年号)初,卒,年七十五。赠开府仪同三司(一种高级官位 隋唐至元文散官的最高官阶),谥曰文定。 选自《宋史 许将传》 文化常识: 1、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殿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 者之称。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2、集贤校理:官名。唐开元中置集贤殿书院,置学士、直学士等官,后又增修撰、校理等官。 宋亦沿置,绍圣时(1094-1097),改为秘书校理。 4、礼院:官署名。 唐代太常寺之别称。 5、编修中书条例司:官署名。北宋熙宁二年(1069)置,掌清理中书政务,以为变法之准备, 设看详、同看详及编修官 6、状 元: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 元。 7、上元节: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是 中国亦是汉字文化圈的地区和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 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中国古俗中,上元节(元宵节)﹑中元节(盂兰盆 节)﹑下元节(水官节)合称三元。元宵节始于 2000 多年前的秦朝。汉文帝时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 宵节。传统习俗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拉兔子灯等。此外,不少地方元宵节 还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 8、王 沂 公:字孝先,青州益都(今山东青州)人,咸平年间,王曾连中三元(解试、省试、殿 试皆第一)北宋时期名相,封沂国公。这里是称官爵。 9、近侍:指亲近帝王的侍从之人,他们的地位不高,但有时候对皇帝的影响却很大。 10、南曹:唐代吏部的属官。由员外郎一人充任,负责审核官吏的档案和政绩,并向上级呈报, 以为升迁的依据。 11、侍从:指的是宋代称大学士至待制为侍从官。 12、告老:本指古代社会官员因年老辞去职务,有时也是官员因故辞职的一种借口。 我国古代辞官说法 ⑴.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 等名称,盖指官员辞职归家。一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有疾患则提前。2016 年高考新课标Ⅰ卷 “旋以太傅致仕,元丰元年卒。” 近六年全国卷文言文挖空训练16 ⑵.乞骸骨: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如《张衡传》:“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⑶.致事:表示辞官退休,致其所掌之事于君而告老。 ⑷.致政: 表示辞官退休,还君事。 ⑸.乞身: 封建时代作官则以身许国,因此退职需乞身以还。故以"乞身"表示退休。它与"乞骸 骨"一样,皆为 "请求退休"的意思。 ⑺.解印: 印是为官之依据,解印就是退休回家。 ⑺.解佩: 佩,古代文官朝服上的饰物。解佩,犹 言脱去朝服,表示辞官。 ⑻.解冠: 脱去官帽,表示辞官。 ⑼.解组: 组,印绶。解下印绶,表示辞官。 ⑽.解绶: 解去印绶,表示辞官。萧统《陶渊明传》: "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束带见召之,渊 明叹日: “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缓去职 。” ⑾.解龟: 古代印章的纽一般为龟形,因以龟表示印。解去龟印,即解去官印。 ⑿.初衣: 作官以前所穿的衣服。古人作官有官服,辞官则需脱去官服,穿上初衣。因以初衣 表示辞官退职。或者称 返初服。 ⒀.投冠: 古代作官必戴冠,投冠表示辞去官职。或者挂冠,挂冠而去,表示辞官。 ⒁.挂绶: 挂绥带而去,表示辞官。 ⒂.释绂: 绂,古代系(ji)印章的丝绳。犹言弃印。 ⒃.释冕: 冕,古代官吏所戴的礼帽。 ⒄.请急:急,古代休假名,取急、请急,都指请假。 ⒅.告归:古代官吏请假回家。 ⒆.移疾:旧时官员上书称病。多为居官者求退的婉辞。 13、开府仪同三司:开府,指以自己的名义自置幕府与幕僚部属的行为。得授仪同三司加号者 可以得到与三公一样之待遇。开府仪同三司一般是魏晋至元朝时,朝廷对有功大臣功劳的重赐。 元祐:宋哲宗赵煦的第一个年号,北宋使用这个年号共九年;由于元祐年间是由反对新政的旧党当 政,因此后来的党争中, “元祐”一词又被用来指称旧党及其成员。 重点实词 1、辟: ①开,与"闭"相对。例如:"语毕而宫门辟"。--唐 李朝威《柳毅传》 ②.开垦,开辟。例如:"前辟四窗"。《项脊轩志》 ③帝王召见并授与官职: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后汉书·张衡传》 2、顾 ①本义:回头看。例: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史记·项羽本纪》 ②视;看。《行路难》 :“拔剑四顾心茫然。” ③看望;拜访。《出师表》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④照顾,关怀。例: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挟持私虑,深失所望。--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⑤眷念,顾及。例:屈平既嫉之,虽流放,眷顾楚国,系心怀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⑥顾虑;考虑。例: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史记·项羽本纪》 ⑦副词,表示轻微的转折,相当于“而”、“不过”。例: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 ——《史记·魏公子列传》:《荆轲刺秦王》 :“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廉颇 蔺相如列传》 :“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不敢加兵于赵者。” ⑧副词,反而,却 。例: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3、籍 ①本义:祖居地登记册。 ②:户口簿。 ③引申义:书册) ④动词:登记。例:“籍吏民,封府库。” ⑤动词:抄没。“籍没其家” 近六年全国卷文言文挖空训练17 具: ①本义:准备饭食或酒席。泛指准备,备办。 ②用具;器械:修守战之具 ③才干:皆信命世之才,抱将相之具。--《文选·李陵·答苏武书》 ④完备;详尽。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无从俱死也"-- 《史记·项羽本纪》 2016 全国一卷 曾公亮传 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举(考取,考上)进士甲科,知(主管,任…县令)会稽县。 民田(名词作动词,种田)镜湖旁,每患(忧虑)湖溢。公亮立斗门,泄水入曹娥江,民受其利。 以(凭…的身份)端明殿学士知(名词作动词,担任知府)郑州,为(处理)政有能声,盗悉(全 都。同义词:悉、皆、毕、咸、尽、率)窜他境,至夜户(门)不闭。尝(曾经)有使客(使者) 亡(丢失。亡古同“无”,没有)橐(tuó,口袋)中物,移书(发送公文;布告)诘(追问)盗。公亮报 (回复):吾境不藏盗,殆(大概,几乎)从者之廋(sōu,隐藏,藏匿)耳。索(搜查)之,果(确 实,真的)然(这样)。公亮明练(熟悉;通晓)文法(公文法令),更(又)践(任职)久,习 (熟悉)知朝廷台阁典宪(典章制度),首相韩琦每(经常)咨访(询问)焉(相当于“于之”, 向他)。仁宗末年,琦请建储,与公亮等共定大议(方略)。密州民田产银,或(有人)盗取之, 大理当(判罪)以(按照)强(强盗之罪)。公亮曰: “此禁物也,取之虽强,与盗物民家有间 (差别,不同)矣。”固(坚决)争之,遂下有司议,比(比照)劫(抢劫)禁物法,盗得不死。 契丹纵人渔(捕鱼,这句话省略了介词“于”,契丹指使人在界河捕鱼)界河,又数(多次)通盐 舟,吏不敢禁,皆谓:与之校(计较),且(将要)生事。公亮言: “萌芽不禁,后将奈何(怎么 办)?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担任,胜任)也。”使谕(告诉晓谕,使人知道)以指意(意旨, 意图),边害讫(完结,终了)息(平息)。英宗即位,加(加是加封的意思,即在官员原来说的 官衔上增加某种荣誉称号,一般可以享受一些特权)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寻(不久)加户部 尚书,帝不豫(“豫”本为安逸舒适之意, “不豫”就是不舒服,往往是天子有病的讳称。泛称 尊长有疾),辽使至不能见,命公亮宴于馆,使者不肯赴。公亮质(质问)之曰: “锡(通“赐”) 宴不赴,是(这)不虔(恭敬)君命也,人主(君主)有疾,而必(一定)使亲临,处之(做这 样的事)安(心安)乎?”使者即就席。熙宁三年,拜(被授职)司空兼侍中,河阳三城节度使, 明年(第二年),起判(唐宋官制,以高位兼任低职,以京官出任州郡官叫“判”)永兴军。居( 停 留 )一岁,还京师。旋(不久)以太傅致仕(退休),元丰元年卒,年八十,帝临哭,辍(停止) 朝三日,公亮方厚(端方忠厚)庄重(严肃),沉深周密(细致周密),平居谨(谨守)绳墨(规 矩),蹈(踩,引申为遵守)规矩;然性吝啬,殖(动词,积蓄)货(钱币)至巨万,初荐王安石, 及同辅政,知上方向(偏向)之,阴(暗中)为(替)子孙计(谋划),凡(所有)更张(变更或 改革)庶事(古时指各种政务政事),一切听顺,而外若不与(赞同)之者。常遣子孝宽参其谋, 近六年全国卷文言文挖空训练18 至上前略无所异,于是帝益(更加)信任安石。安石德(感激)其助己,故引擢(提拔)孝宽至 枢密以报(报答)之。苏轼尝(曾经)从容(私下)责(责备)公亮不能救正(纠正弊病),世讥 (讥讽)其持禄(保持禄位)固(固守)宠云。 (节选 自《宋史·曾公亮传》 文化常识 1、字,在古代,婴儿出生后几个月后一般由父亲命名,成人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 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是出于礼貌和尊敬。字是对名的解释和补充,对名有表 述、阐明的作用。 2、进士甲科:最初的科举没有甲科和乙科的区分,所有进士都称为“乙科”。到了唐明皇时期, 为彰显文德,设甲科,让最优秀的人才成为天下人的表率。“甲科”成为进士科中前三名的代称。 明、清通称经过殿试的进士为甲科,未经殿试的举人为乙科。补充:应举: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 对参加科举考试的称呼,明清时指乡试。补充:①及第:指科举考试考中,特指考中进士,明清两代 只用于殿试前三名。②下第:科举时代指殿试或乡试没考中。③同年:科举时代同榜录取的人互称 同年。 3、学士:职官名。魏晋南北朝始设,为掌管典礼、撰述的官职;唐开元年间设置学士院,成 为“翰林学士”,为文学侍从,參理机务,起草诏书。 “大学士”又称内阁大学士(明及以后)、 殿阁大学士等,为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 明清时流行的中堂一称,一般是指大学士或首辅大学 士。 4、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 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鼎甲:指殿试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如 一鼎之三足,故称鼎甲。状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别称鼎元。录取时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 号;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 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一甲即授官职,二、三甲参加翰林院的考试,学习三年后再授 官职。 5、、习知朝廷台阁典宪 台阁:台与阁的并称。亦泛指亭台楼阁等建筑物。汉时指尚书台,后亦泛指中央政府机构。例: 仕宦于台阁。--《孔雀东南飞》。在官府里任职。 6、首相韩琦每咨访焉 首相:古代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与当今某些国家内阁或政府首脑的含义并不相同。 7、仁宗末年,琦请建储 建储,立皇太子,即确定储君,或者说确定皇位的继承人。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 太子为古代储君称谓,即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商周时期天子及诸侯的嫡长子, 称太子或世子。自秦朝开始,只有皇位的继承者,才能称太子或皇太子,而诸侯王或藩王的正式继 承人只能称"世子"。封建社会的太子,其地位仅次于皇帝,并拥有类似于朝廷的东宫。 8、大理当以强 大理寺:我国古代的司法审判机构,相当于现代的最高法院,掌刑狱案件审理,长官名为大理 寺卿秦汉为廷尉,北齐为大理寺,历代因之。唐代主要负责审理中央百官及京城徒刑以上案件;宋 代于刑部,御史台共同行使审判权;明代于刑部,都察院合称“三法司”,共同行使审判权,但大 理寺侧重于对冤案、错案的驳正、平反。以大理寺卿为长官,少卿为副职。 9、遂下有司议 有司:指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 “有”即“有……的权利”;“司”即“主 管、管理”。例:召有司案图。——《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10、加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寻加户部尚书。 ⑴中书省:古代皇帝直属的中枢官署之名。中书令为首官,起初由宦官担任,后也启用士人。 下有中书侍郎为副职,中书舍人,为骨干官员,负责进奏,参议表章,草拟诏旨制敕及玺书册命。 近六年全国卷文言文挖空训练19 ⑵侍郎:官名。西汉侍郎为郎官之一,掌守宫廷门户,充当车骑随从皇帝。东汉以后成为尚书 的属官。唐代始以侍郎为三省(中书、门下、尚书)各部长官(尚书)的副职。 ⑶尚书:是中国封建时代的政府高官名称,尚书令,始于秦,西汉沿置,本为少府的属官,掌 文书及群臣章奏。汉武帝时以宦官担任(又称中书令),汉成帝改用士人。东汉政务归尚书,尚书 令成为对君主负责总揽一切政令的道脑。魏晋以后,事实上即为宰相之任。隋代始没六部,各部以 尚书为正长官。唐初秦王李世民曾任其职,后不复置,故唐代尚书省长官仅为左右仆射。 ⑷礼部:又称春官,掌管全国典章制度、祭祀、学校、科举和外事活动的官署;考吉、嘉、军、 宾、凶五礼之用;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类似现在的教育部、文化 部、外交部等部门。 ⑸户部:又称地官,掌管全国土地、户籍、赋税、货币、官员俸禄、财政收支等事务的官署。 11、拜司空兼侍中 司空是中国古代官名。西周始置,位次三公,与六卿相当,与司马、司寇、司士、司徒并称五 官,掌水利、营建之事,后来司空亦为中国姓氏之一。 12、侍中:古代一度相当于宰相的官职,始设于秦,侍中在秦汉之际原本只是皇帝身边的小臣, 因侍从皇帝左右,地位渐高,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获此荣誉后,可出入皇宫,经常伴随皇帝 左右,等级超过侍郎。魏晋以后,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宰相。《出师表》提到的郭攸之、费祎即是侍 中。 13、河阳三城节度使 节度使:官名。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故称节度使。 14、起判永兴军 ⑴起:起用人任以官职或重新启用任以官职。 ⑵判:担任通判。唐宋官制,以高位兼任低职,以京官出任州郡官叫“判”。 ⑶通判:古代的中央特派员。通判是“通判州事”或“知事通判”的省称。宋初,为了加强对 地方官的监察和控制,防止知州职权过重,专擅作大,宋太祖创设“通判”一职。 ⑷军、监:两宋的行政区划单位。军始于唐,当时称军镇,属军事系统,多设在边区,只管军 队不管民政。五代时,军不仅管兵马,也辖有土地、民政,但各军、监皆不辖县;在宋代,军则演 变为地方行政区划单位。监是国家经营的矿冶、铸钱、牧马、制盐等专业性的管理机构,五代初已 开始出现,但也在宋代才演变成地方行政区划单位。 15、旋以太傅致仕 “师”“傅”“保”三者均含有辅佐和教导的双重意义。太师,太傅,太保,都是东宫官职,为 “三师”,专事对太子的教导。太师教文,太傅教武,太保保护其安全。少师,少傅,少保均是他 们的副职,为“三孤”。 “三公”和“三孤”又统称为“师保”,后来已是名存职异,只是一个荣 誉称号。并不是真的给太子上课。 2016 全国二卷 陈登云传 陈登云,字从龙,唐山人,万历五年进士,出(出任)鄢陵知县,征授(被征召授予)御史, 出(出,离开京城)按(巡视)辽东,疏陈(上疏陈述)安攘(边境)十册,又请速(加速建立)首 功之赏,改巡(改派巡视)山西。还朝,会(恰逢,正碰上)廷臣方争建储。登云谓(认为)议不 早决,由贵妃家阴(暗中)沮(阻挠、破坏)之。十六年六月遂因灾异抗疏(向皇帝上书直言), 劾(弹劾,揭发罪行)妃父郑承宪,言: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偷偷觊觎;非分的欲望)储贰(太子), 且广结术士(讲求神仙方术、从事巫祝术数的人)之流曩(năng,从前,过去)陛下重惩科场冒 籍(冒籍,假冒籍贯,科闱弊端之一种),承宪妻每扬言(公开宣称)事由己发,用以恐吓勋贵(功 臣权贵),簧鼓(簧鼓, 用动听的言语迷惑人)朝绅(指朝廷官员)。不-但惠安(妃子的名号)遭 其虐焰,即中宫(皇后)与太后(皇太后)家亦谨(谨慎地)避其锋矣,陛下享国(帝王在位年 近六年全国卷文言文挖空训练20 数)久长,自由(因为)敬德(崇敬道德)所致,而承宪每对人言,以为(认为)不立东宫之效(结 果)。干扰盛典( 重大的典章制度) ,蓄隐邪谋,他日何所不至(不至何所,不能到达什么地步 呢)?疏入,贵妃、承宪皆怒,同列(同僚)亦为(认为)登云危,帝竟(最终)留中不下(将 奏章留在宫中不下达审议)。久之,疏(上疏)论(弹劾)吏部尚书陆光祖,又论贬四川提学副使 冯时可,论罢应天巡抚李涞、顺天巡抚王致祥,又论礼部侍郎韩世能、尚书罗万化、南京太仆卿徐 用检,朝右(朝廷大臣)皆惮(怕,畏惧)之。时方考选科道(明、清時监察官员的通称),登云 因疏言:近岁言官,壬午以前怵(害怕)于威,则摧刚为柔(把刚强正直的人摧折压抑为软弱柔 顺的人);壬午以后昵(迎合)于情(皇帝的心意),则化直为佞(巧言谄媚,奸佞,使正直的人也 变成了奸佞的人)。其间岂无刚直之人,而弗胜龃龉(jǔ yǔ:攻击倾轧),多不能安其身。二十年 来,以(因为)刚直擢(提拔)京卿者百止一二耳。背公植党(背着皇上,扶植党羽),遂嗜乞怜 (于是投其所好,摇尾乞怜),如所谓‘七豺’‘八狗’者,言路(向朝廷进言的路径,这里指言 官)顾(却)居其半。夫台谏(谏官,监察官员、谏议官员,后合二为一)为天下持(坚持)是 非,而使人贱辱至此,安(怎能)望其抗颜(不顾情面)直绳(依法办事),为国家除大奸、巨蠹 (蛀虫)哉!与其误用而斥(贬斥)之,不若慎于始进(状语后置句,在开始选拔时谨慎地考 察)。因条(分条陈述)数事以献,出按(巡查)河南。岁大饥,人相食。副使崔应麟见民啖泽中 雁矢(矢:通“屎”),囊(囊:名词作状语,用囊包着)示登云,登云即进之于朝。帝立遣寺丞 (官署中的佐吏)锺化民赍(jī:携带;拿着)帑币(国库里的钱)振(赈济)之。登云巡方(指 天子派大臣巡察四方)者三,风裁(风纪,依法裁处)峻厉(雷厉风行)。以久之当擢京卿,累 (多次)寝(搁置)不下,遂移疾(旧时官员上书称病。多为居官者求退的婉辞)归。寻卒。 (节选自《明史·陈登云传》) 文化常识 1、即中宫与太后家亦谨避其锋矣, 中宫是皇后所居之宫,后来又可以借指皇后,这与东宫又可借指太子是同样道理。中宫一词的 由来是,因古代建筑宫城时,皇后的宫室都位于子午线上,而一般而言,皇后寝宫前是君王的居室, 左右两旁夹挟著嫔妃的居室,后方多为太后及宫中年老女性养老之处,整体而言,是以周围建筑来 衬托出皇后统辖后宫的领导地位,因而皇后又有六宫之长一称。 2、时方考选科道: 科道:科,六科给事中 ;道,都察院及下设的十三道监察御史。明清时期六科给事中与都察 院十三道道监察御史统称“科道官”,俗称为两衙门。 3、近岁言官, 言官,监官和谏官,古代并称台谏,通称言官。监官是代表君主监察各级官吏的官吏(耳目)。 谏官是对君主的过失直言规劝并使其改正的官吏。言官是古代封建官僚结构的一个较重要的构成部 分。他们主要负责监督与上谏。言官的权利算是比较大的。特别是在明朝,言官甚至令皇帝都无可 奈何。 4、太仆寺:掌舆马畜牧之事,北齐始曰太仆寺,清光绪改革官制时并入陆军部。 5、台谏:官名,唐时,台官与谏官分立。唐、宋侍御史、殿中侍御史与监察御史掌纠弹,通 称为台官,谏议大夫、拾遗、补阙、正言掌规谏,通称谏官,合称台谏。清代统归于都察院,职权 近六年全国卷文言文挖空训练21 不再分别,虽亦统称台谏,与宋之台谏性质有所不同。 6、寺丞:官署中的佐吏。如光禄寺丞,,掌宫廷宿卫及侍从,北齐以后掌膳食账目,唐以后始 专司膳。 7、京卿:对京堂的尊称。清代对某些高级官员如都察院、通政司、詹事府、国子监及大理、 太常、太仆、光禄、鸿胪等寺的长官概称京堂,在官文书中称京卿。 8、学官:古代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的统称。如祭酒、博士、助教、提学、学政、教授 和教习、教谕等。 9、陛下:陛,是指帝王宫殿的台阶。《说文》:升高阶也。本义是台阶。特指皇宫的台阶。《荆 轲刺秦王》:“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此进至陛下。”古时帝王的卫士就在陛下两侧进行戒备。“陛下” 是臣子对帝王的尊称。当帝王与臣子谈话时,不敢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阶下的侍者而告之。因而 称“陛下”,意思是通过在你台阶下的臣属向你传达卑者话,表示卑者向尊者进言。后来,“陛下” 就成为对帝王的敬辞。《史记.秦始皇本纪》:“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 法令由一统。自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由“陛下”又引申为“陛见”,此指臣下见皇帝。 2016 全国三卷 傅珪传 傅珪,字邦瑞,清苑人。成化二十三年进士。改(改任)庶吉士。弘治中,授编修,寻(不 久)兼司经局校书。与(参与)修《大明会典》成,迁左中允。武宗立,以(凭借)东宫恩,进(被 提拔)左谕德,充讲官,纂修《孝宗实录》。时词臣(旧指文学侍从之臣)不附(结交,攀附)刘瑾, 瑾恶(嫉恨)之。谓(认为)《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浪费;耗费过多),镌(降级,削职)与 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不久)以(凭借)《实录》成,进(晋升)左中允,再迁(升迁)翰林学士,历 (历任)吏部左、右侍郎。正德六年,代(代替)费宏为(担任)礼部尚书。礼部事(事务)视(比 照)他部为简(简单),自珪数(多次)有执争(“执挣”,坚持己见,不妥协),章奏遂多。帝好佛, 自称“大庆法王”。番僧乞(请求)田百顷为(建设)法王下院,中旨(皇帝的诏谕,唐宋以后不经中书 门下而由内廷直接发出的敕谕)下(下发)部,称大庆法王与圣旨并(并列)。珪佯(假装)不知, 执奏(持章表上奏君主):“孰(谁)为(是)大庆法王?敢与至尊(天子)并(一起)书(署名),大不 敬。”诏(帝王所发的文书命令)勿问(追究,皇帝自知理亏,下诏书不追究傅珪的奏章),田亦竟(到 底,终于)止。珪居闲(平日)类木讷(不会说话)者。及(等到。同义词:①迨。如:迨诸父异 爨。②逮:逮奉圣朝)当(面对)大事,毅然执持(坚持自己的意见),人不能夺(强行改变),卒(最 终)以此忤(忤逆,违背)权幸(指有权势而得到帝王宠爱的奸佞之人)去(离职)。教坊司臧贤请易(改 变)牙牌,制(式样)如朝士(朝廷官员),又请改铸方印。珪格(阻止)不行(推行,古代宫廷礼制 对诸如牙牌、印章的规格式样都有严格的规定,不得随便逾越。教坊司官员使用的牙牌印章级别 低,固然是因为职业歧视,但也含有声乐歌舞官员不得干预朝政的意味,励精图治的皇帝决不允 许破坏这个制度。明武宗是一个昏庸无能荒淫享乐的皇帝,沉溺于声色狗马之好,所以才纵容教 坊司的官员逾礼。傅珪表面上是不顺从臧贤,实际上是不顺从皇帝。把拒绝说成是搁置,是语气 委婉一点而已,没有实质的不同。搁置皇帝要求做的事,是需要勇气的)。贤日夜腾谤(肆意诽谤; 大加指责)于诸阉(太监,封建时代的宦官)间,冀(希望)去(使…罢职)珪。流寇 (处流窜的盗匪或 流动不定的叛乱者) 扰河南,太监陆訚谋(打算)督师(担任督师),下廷议(廷臣会议,是明代朝廷 近六年全国卷文言文挖空训练22 的议事制度),莫敢先发。珪厉声曰: “师老民疲(师:军队;老:衰竭;民:民众;疲:疲乏。部队士气 衰落,百姓疲惫不堪。形容连年征战造成士兵、人民极其疲劳),贼日炽(旺盛猛烈),以冒功(假 冒功绩)者多,偾事者(fèn,偾事,败事。偾,跌倒)漏罚,失将士心。先所遣已无功,可复遣耶? 今贼横行郊圻(jiāo qí,郊野,郊外)肘腋(身边,比喻距离京城很近)间,民嚣然(扰攘不宁)思 乱,祸旦夕(早晨和晚上,比喻很短的时间)及宗社(宗庙和社稷,泛指国家)。吾侪(等辈,同类的 人们)死不偿责,诸公安得首鼠两端(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决又动摇不定)。”由是议罢。疏上,竟遣 訚,而中官皆憾珪。御史张羽奏云南灾。珪因极言(极力陈述)四方灾变可畏。八年五月,复奏四 月灾,因言: “春秋二百四十二年,灾变六十九事。今自去秋来,地震天鸣,雹降星殒,龙虎出 见,地裂山崩,凡(共)四十有( 通“又”)二,而水旱不与焉,灾未有若是甚者。”极陈时弊(弊病) 十事,语多斥(指斥)权幸,权幸益(愈加)深嫉(痛恨)之。会户部(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 事)尚书孙交亦以守正(恪守正道)见(被)忤(违背心意。“见忤”有被欺侮之意),遂矫(假托)旨 令二人致仕(致仕本义是将享受的禄位交还给君王,表示官员辞去官职或到规定年龄而离职)。两 京(指明代永乐年间迁都以后的南北两处京城)言官交章(官员交互向皇帝上书奏事)请留,不听。 珪归三年,御史(先秦时期,天子、诸侯、大夫、邑宰皆臵 “史”,是负责记录的史官、秘书官。 国君臵御史。自秦朝开始,御史专门作为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朝廷、诸侯官吏一直延续到 清朝)卢雍称珪在位有古大臣风(不畏威权,坚持正直原则,也指相对能够焕发自己坦荡光明、健康 自由的人格品质),家无储蓄,日给(每天供给)为累(困难),乞颁(发放) 月廪(古代每月发给官 吏的禄米)、岁隶(每年供给官吏仆人的食米),以示优礼。又谓(认为)珪刚直忠谠(正直的言论), 当起用。吏部请如雍言,不报(回复)。而珪适(恰巧,恰逢)卒,年五十七。嘉靖元年录先朝守正 大臣,追赠(即追赠,或追封,指加封死者或其家属的官职、勋位,用来表扬对国家有贡献的死者) 太子少保,谥文毅。 文化常识 1、庶吉士,亦称庶常。庶吉士:官名,亦称庶常,名称源自《书经·立政》篇中“庶常吉士” 之意。明洪武初年,选进士于六部诸司及翰林院之下观政。翰林院之下者称庶吉士,以进士中擅长 文学及书法的人担任。六部之下者称观政进士。清代设庶吉馆,殿试后朝考前列者入馆学习,称为 庶吉士,三年后考试,成绩优良者分别授以翰林院修编、检讨、知县等官。 2、编修:官名。唐史馆有修撰官掌修国史。宋实录院有修撰官掌修实录。辽国史院与元、明、 清翰林院皆有修撰官,明、清通常授予一甲第一名进士。 3、司经局,司经局,官署名。南朝梁太子官署有典经局,北齐有典经坊,隋称司经局,唐一 度改名桂坊,有洗马等官,掌太子宫中图书,初唐名臣魏征就曾任职于太子李建成宫中洗马官。辽 仍称司经局,金詹事院有司经官。 4、校书:官名。掌校雠典籍,订正讹误。东汉朝廷藏书于东观,置校书郎中。后魏秘书省始 置校书郎,唐秘书省与弘文馆皆置,宋属秘书省,辽属秘书监著作局,金、元属秘书监。元并掌鉴 定书画。明清废。 5、左中允:清詹事府左春坊之属官。满、汉各一人,正六品,汉员兼翰林院编修衔。掌记注 近六年全国卷文言文挖空训练23 撰文之事。詹事府,中国清朝中央机构之一,创设于清朝 1644 年,该机构为模仿明朝旧有机构并 加以扩充,主要从事皇子或皇帝的内务服务,其中,置詹事、少詹事等官职。 4、左谕德:官名,唐朝开始设置,秩正四品下,掌对皇太子教谕道德。 5、讲官:为皇帝经筵进讲的官员。也指东宫侍讲官员。 6、词臣:旧指文学侍从之臣,如翰林之类。 7、翰林学士:官名,掌起草诏令。 8、吏部:下设吏部司、司封司、司勋司、考功司,掌管天下文官的任免、考课、升降、勋封、 调动等事务。 9、左右侍郎:官名,正三品,相当于现今政府各部的副部长。明朝在中央设置吏、户、礼、 工、刑、兵六部,各部的最高长官是“尚书”,相当于现代的部长;副长官称“侍郎”,相当于副部 长。各个部有一个尚书,两个侍郎,左侍郎和右侍郎。 10、 教坊司臧贤请易牙牌 教坊司:中国古代宫廷音乐机构。始建于唐代,称为教坊,专门管理宫廷俗乐的教习和演出事 宜。一度改名"云韶府"。宋元两代亦设教坊;明代改教坊为教坊司,隶属于礼部,主管乐舞和戏曲。 至清代雍正时改教坊司为和声署。它的存在,对我国古代宫廷戏剧及至民间戏剧的发展,都起到了 重要作用。 11、臧贤:明正德年间教坊司乐官,受明武宗宠幸。 12、牙牌: 象牙腰牌。宋元以后为官员身份证。因多系象牙兽骨制成,故名。其上书写官员 官衔、履历。始见于宋。明朝正式定制,分为五种:公、侯、伯曰"勋",驸马都尉曰"亲",文官曰" 文",武官曰"武",教坊曰"乐"。嘉靖中总编为"官字某号",朝参时持以出入宫门,否则门官止之。 私相借者,论如律。 13、言官:监官和谏官,古代并称台谏,通称言官。监官是代表君主监察各级官吏的官,谏官 是对君主的过失直言规劝并使其改正的官吏。 14、两京:历史上的“两京”有多种所指,一般指长安和洛阳。宋代时有三京,以大名为北京, 开封为东京,洛阳为西京。明代两京指永乐年间迁都以后的南北两处京城。 15、翰林院:始设于唐代,意为文翰之林,即文苑。别称“词林”。玄宗时,遴选擅长 文词之朝臣入居翰林,以备草拟急诏,兼有撰写诗文、以颂太平之责。翰林院因此逐渐演变 为草拟机密诏制的重要机构,任职者称翰林待诏。开元二十六年(738 年),另建翰林学士 院,将文学之士从杂流中分出,供职者称翰林学士,简称学士 16、东宫:中国古代在方位上也有很重的等级观念,在古代建筑中位于中央座北朝南是最尊贵 的,除正殿外,就东西两方而言,以东为大,这是我国古代的传统,民间也是如此。太子称为东宫, 是因为太子以诸皇子之首和储君的身份,地位仅次于皇帝,理所当然地应该居住在除正殿,即皇帝 所居住的地方之外的等级最高的地方,而东宫也就成了太子的代称。 17、矫旨:也称矫诏,假托或假传的皇帝诏书,或者篡改皇帝的诏令。 重要实词 与 ①赞成。如;吾与点也。②结交,亲附。如: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当 ①抵得上,等于。例:以一当十。②判罪。例:该当何罪。③掌管, 主持。例:当国。④充任,担任。例:猥以微贱,当侍东宫。⑤把守。例:一夫当关万夫莫开。⑥ 挡住。例:以当南日⑦担负。 适①切合,相合:适当 ;②舒服:适意。③刚才。如:适得府君书。④往,归向:无所适从。⑤ 旧称女子出嫁:⑥享有。如:吾与子之所共适⑦按照。如:处分适兄意。 2015 全国一卷 孙傅传 近六年全国卷文言文挖空训练24 孙傅,字伯野,海州人,登(考中)进士第(“第”指科举考试及格的等次,“进士”是古代 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为(担任)礼部员外郎。时蔡翛 [xi āo]为尚书,傅为(替,给省略“之”,对他,向他)言(陈述)天下事,劝(劝告)其(代词,他) 亟(jí急切,立即)有所更(变更),不然(指示代词,这样,那样)必败。翛 [xiāo]不能用(采 用)。迁至中书舍人。宣和末,高丽入(入朝)贡(进贡),使者所过(所字结构,经过的地方), 调(征调)夫(民夫)治(整治)舟,骚然(扰乱,使地方不安宁)烦费(大量耗费),傅言:“索(索求) 民力以(相当于而,表结果)妨(妨害)农功(农业生产),而(却)于(对于)中国(古今异义词, 中原地区,这里指中华)无丝毫之益(好处),宰相谓(认为)其所论(论断,观点)同(等同, 相同)苏轼,奏(上奏章)贬(贬官,省略“之”)蕲 [qí]州安置。给事中许翰以为(认为)傅论议(言 论)虽(虽然)偶(偶尔)与(和,跟)轼合,意(本意)亦亡(通“无”,没有)他(其它),以(按照)职 论(评价,评定)事而责(责备)之过(过分) 矣,翰亦罢(被罢职)去(离开)。靖康元年,召(征召) 为给事中,进(晋升)兵部尚书。上章(奏章)乞(请求)复(恢复)祖宗法度(法令制度),钦宗(庙号 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钦宗)问之,傅曰:“祖宗法惠(使动 用法,使„„受惠,让„„受惠)民,熙丰法惠国,崇、观法惠奸。”时谓(认为)名言。十一月,拜尚 书右丞,俄(不久)改(改任)同知枢密院。金人围都城,傅日夜亲当(抵挡)矢石。金兵分四翼噪(鼓噪) 而前,兵败退,堕(掉到)于护龙河,填尸皆满,城门急闭。是日(这一天),金人遂(于是)登城。二年 正月,钦宗诣(到„„去)金帅营,以(任命)傅辅太子留守,仍兼(兼任)少傅。帝兼旬(兼,加 倍;二十天)不返,傅屡贻书(送信)请之。及废立檄(中国古代官府往来文书的下行文种名称 之一)至,傅大恸(tòng,大哭)曰:“吾惟(只)知吾君可帝(称帝)中国(省略“于”,在中 原地区)尔,苟(如果)立(拥立称帝)异姓,吾当死(为动用法,为„„死)之。”金人来索太 上、帝后、诸王、妃主,傅留太子不遣(放行)。密谋匿(藏到)之(省略 “于”,到)民间,别(另 外)求(寻找)状(样子)类(像)宦者二人杀之,并斩十数死囚,持(带着,拿着)首(首级)送 之,绐(dài,古同“诒 yí”,欺骗;欺诈)金人曰:“宦者欲窃(私下,暗中)太子出,都人(京 城人)争斗杀之,误伤太子。因(于是)帅(率领)兵讨定,斩其为乱者(作乱的人,造反的人) 以献。苟不已(停止),(太子)则以(用)死继(继续抵抗)之。”越(经过,过了)五日,无肯 承(承担)其事者。傅曰: “吾为太子傅,当同生死。金人虽不吾索(宾语前置,索要我),吾当 与(他)之俱行(出发),求见二酋(长官,敌帅)面(名作状,当面)责之,庶(希望)或(或许) 万一可(能够)济(对事情有益)。”遂(于是)从(跟从)太子出。金守门者曰:“所欲得太子,留 守何(为什么,何必)预(参与)?”傅曰:“我宋之大臣, 且太子傅也(判断句),当死从(誓死追 随)。” 是(这天)夕,宿门下(省略 “于”,在城门下),明日(第二天),金人召之去。明年二 月,死于(在)朔廷。绍兴中,赠(追赠)开府仪同三司,谥(赠谥号)曰忠定。 近六年全国卷文言文挖空训练25 2015 全国二卷 来护儿 来护儿,字崇善,未识(知道,懂得。此处译为 “懂事”)而孤(幼年丧父称作 “孤”。这 里指父母双亡),养于世母(伯母)吴氏。吴氏提携(照顾)鞠养(1.抚养;养育 2.供养;赡 养),甚有慈训(父亲或母亲的教诲),幼儿卓荦(zhuó luò卓越,突出,超绝出众);初读《诗》, 舍(shě)书叹曰:大丈夫在世,会(应当,一定。例句:会当凌绝顶)为国灭贼以取功名!群辈 惊其言而壮(认为……豪壮)其志,及长,雄略(雄才谋略)秀(优秀)出(突出),志气(志向 气概)英远(美好高远)。会(正好)周师(周国的军队)定(平定)淮南,(来护儿)所住白土 村,地居(居于,处于)疆场,数见军旅(军队)。护儿常慨然(感情激昂的样子)有立功名之志。 及开皇(隋文帝杨坚的开国年号)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进位上开府 ( “开府仪同三司”,隋唐文散官的最高官阶,从一品。有开辟府邸的权利),赏物一千段。仁寿 (隋文帝杨坚年号)初,迁瀛洲刺史,以(凭借)善政闻,频(屡次,连次)见(被)劳勉(慰 问,勉励)。炀帝嗣位(继承君位。我国封建王朝通常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君位由嫡子或长子继 承),被追入朝,百姓攀恋(攀住车马,不胜依恋。常用于表示对良吏的眷恋),累日(连日,多 日)不能出境,诣阙(阙:古代宫殿、祠庙或陵墓前的高台。此处借指宫廷; “诣阙:既可指赴 朝廷,又可指赴京都)上书致(表达)请者,前后数百人,帝谓曰:昔国步(国家的命运。步: 时运)未康,卿为名将,今天下无事,又为良二千石(dàn 汉制,郡守俸禄为二千石,即月俸百二 十斛。世因称郡守为 “二千石”),可谓兼美矣。大业(隋炀帝杨广的年号)六年,车驾幸(巡幸) 江都,谓护儿曰:衣(动词,穿)锦(华丽的衣服)昼(白天)游,古人所重,卿今是也,乃赐 物两千段,并牛酒,令(来护儿)谒(拜谒)先人墓,宴(宴请)乡里父老,仍(又,还)令三 品已(以)上并(一起)集其宅,酣饮(畅饮)尽日(终日,整天),朝野荣(为……感到荣耀) 之。十二年,(隋炀帝)驾幸江都,护儿谏曰:陛下兴(兴起)军旅(战争),百姓易咨怨(嗟叹, 怨恨),车驾游幸(巡游),深恐非宜,伏愿(等同于“伏惟”希望,愿望)驻驾(于)洛阳,与 时(追逐时机,随时)休息,陛下今幸江都,是(这)(是)臣衣锦之地。臣荷(hè背负肩担)恩 深重,不敢专为身谋,帝闻之,厉色而起,数日不得见。后怒解,方被引入,谓曰:公意乃尔(犹 言如此。尚且这样说),朕复何望!护儿因(于是)不敢言(进言)。及宇文化及构逆(作乱,叛 乱),(宇文化及)深忌(憎恨,忌讳)之。是日(来护儿)旦将朝(上朝),见(被)执(抓)。 护儿曰:陛下今何在(在何,在哪里)?左右曰:今被执矣。护儿叹曰:吾(是)备位(充任, 任职)大臣,荷(承担)国重任,不能肃清(清除)凶逆(凶恶叛逆。这里指凶恶叛逆的人),遂 (表示最后的结果。终于,到底)今王室(朝廷)至此,抱恨(于)泉壤(九泉、泉下),知复何 言(宾语前置,应为“言何”,译为“说什么”)! 乃遇害。护儿重(看重)然诺(允诺,承 诺),敦(厚道,诚恳)交契(情谊;交情),廉于财利,不事(经营)产业(指私人财产,如田地、 近六年全国卷文言文挖空训练26 房屋、作坊等等)。至于行军用兵,特多谋算.每览兵法,曰:此亦岂异(于)人意也(句意:这 也难道跟我的想法有什么不同吗)!善抚(安抚)士卒,部分(部署,安排)严明(严肃而公 正),故(所以)咸(都)得(得到)其(将士们的)死力(竭尽全力)。 2014 全国一卷 于休烈传 于休烈,河南人也。至性(多指天赋的卓绝的品性)贞悫(què,坚贞诚信),机鉴(机警)敏 悟(聪明)。自幼好学,善属(写)文。举(考中)进士,授秘书省正字。转比部(古代官署名。 三国魏始设,为尚书的一个办事机关。后几代因之。隋、唐、宋属刑部。元以后废。其长官,三 国魏以下为比部曹,隋初为比部侍郎,后改称比部郎;唐宋为比部郎中及员外郎。其职原掌稽核 簿籍。后变为刑部所属四司之一)员外郎,郎中。杨国忠辅政,排不附己(归附自己)者,出 (离 开朝廷)为中部郡太守。值禄山构难(gòu nán 结成怨仇。引申为发动叛乱),肃宗践祚(即位; 登基),休烈迁太常少卿,知(主管,掌管)礼仪事,兼修(编修)国史。肃宗自凤翔还京,励精 (振奋精神,致力于某种事业或工作)听受(听从,接受),尝(曾经)谓休烈曰: “君举必书, 良史也。朕有过失,卿书之否?”对曰: “禹、汤罪己(归罪自己,引咎自责),其兴(兴起)也 勃(蓬勃,旺盛)焉。有德之君,不忘规过(规正过失),臣不胜(不禁)大庆(大可庆贺之 事)。”时中原荡覆(动荡,颠覆),典章(典制,法令制度)殆(几乎)尽,无史籍检寻(翻阅, 查寻)。休烈奏曰: “《国史》《实录》,圣朝大典(重要典籍),修撰(撰写,编纂)多时,今并 无本(刻本)。伏望(表希望的敬词。多用于下对上)下(下诏)御史台推勘(考察,推求)史馆 所由(来源),令府县招访(招收,寻访)。有人别(从别处)收得《国史》《实录》,如送官司(官 府衙门),重加购赏(悬赏;奖赏)。” 前(前任)修(编修)史官工部侍郎韦述陷贼(身陷贼营 中),入东京,至是以(把)其家藏《国史》一百一十三卷送于官。休烈寻转工部侍郎、修国史, 献《五代帝王论》,帝甚嘉之。宰相李揆(kuí)矜能(夸耀自己的才能)忌贤(妒忌贤才),以 (因为)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平列,平等),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暂且)留史馆修撰以 (来)下(贬低)之。休烈恬然(安然)自持(自处,自守,自固),殊不介意。代宗即位,甄别 (审核官吏的行状资历而分别去留)名品(名位,品级,审察鉴定官员之优者),宰臣(帝王的重 臣;宰相)元载称之(于休烈),乃拜右散骑常侍,依前(照旧;仍旧)兼修国史,累封东海郡公, 加金紫光禄大夫。在朝凡(总共)三十余年,历掌(多次掌管)清要(地位显贵、职司重要而政 务不繁的官职),家无儋石(dàn shí儋受一石,故称儋石。用以计量谷物。儋,石罂。一说一石 为石,二石为儋,谓一人所担。此处借指少量米粟)之蓄。恭俭(恭谨俭约)温仁(温厚仁爱), 未尝以喜愠形于颜色。而亲(亲近)贤(贤才)下士(屈身交接贤士),推毂(gǔ,荐举;援引) 后进(后辈),虽(虽然)位(地位)崇(尊贵)年高,曾无(连一点也没有)倦色。笃好(十分 爱好)坟籍(指古代的典籍),手不释卷,以至于终。大历七年卒,年八十一。是岁春,休烈妻韦 近六年全国卷文言文挖空训练27 氏卒。上特诏(帝王的特别诏令。此处可翻译为特别下诏)赠韦氏国夫人(命妇的一种封号),葬 日给卤 lǔ簿 bù (古代帝王驾出时随从的仪仗队。自汉以后亦用于后妃、太子、王公大臣。唐制 四品以上皆给卤簿)鼓吹(演奏乐曲的乐队)。及闻休烈卒,追悼(追念死者表示哀悼)久之,褒 赠(褒奖,追赠)尚书左仆射,赙(fù拿钱财帮助别人办理丧事)绢百匹、布五十端,遣谒者(官 名。使者的别称)内常侍吴承倩就私第(旧时官员私人所置的住所)宣慰(宣旨,慰问。大臣代 表皇帝视察某一地区,宣扬政令,安抚百姓)。儒者(一般读书人)之荣,少有其比(少有能与之 相比的)。 2014 全国二卷 韩文传 韩文,字贯道,成化二年举(考取,考中)进士,除(授予)\工科给事中,出(离开京城) 为湖广右参议。中贵(有权势的太监)督太和山,干没(gān mò 侵吞别人或公家的财物)公费。 文力(竭力)遏(遏止)之,以(用)其羡(富余)易(交换)粟万石(定语后置,万石粟), 备振(救济)贷。九溪土酋与邻境争地相攻,文往谕(明白,使……明白道理),(双方)皆服。 弘治十六年拜(授予官职)南京兵部尚书。岁侵(荒年,五谷不生),米价翔踊(物价暴涨)。文 请预(提前)发(发放)军饷三月,户部难之(意动用法,认为……困难)。文曰:“救荒如救焚 (救火),有罪,吾自当(承担)之。”乃发(打开)廪(粮仓)(发放)十六万石,米价为平。明 年(第二年)召(下诏)拜户部尚书。文凝厚(稳重敦厚)雍粹(和蔼淳朴),居常(平时)抑抑 (谦虚谨慎的样子)。至(到)临(面对)大事,刚断(刚毅决断)无所挠(屈服。没有什么能让 他屈服)。武宗即位,赏赉(shǎng lài 赏赐)及山陵(帝王或皇后的坟墓)、大婚诸费,需银百八 十万两有奇(yǒu jī有余),部帑(tǎng 各部所掌握的库银)不给(jǐ无力供给)。文请(请求) 先发(打开)承运库(明官库名,属户部。掌贮存缎匹,金银,宝玉,齿角,羽毛,为内库之 一。),诏不许。文言:“帑藏(tǎng cáng 国库)虚,赏赉自京边军士外,请分别给银钞(银两), 稍益以内库及内府钱,并暂借勋戚(有功勋的皇亲国戚)赐庄田税,而敕(皇帝的命令或诏书) 承运库内官核所积金银,著(登记,记载)之籍(书册)。且尽罢(停止)诸不急费。”旧制,监 局、仓库内官不过二三人,后渐添注(添入注拟。注拟:一种登录姓名,拟定官职,以备委用的册 籍。),或(有的)一仓十余人,文力请裁汰。淳安公主赐田三百顷,复欲夺任丘民业,文力争乃止。 文司(主持,主管)国计二年,力遏权幸,权幸深疾之。而是时(这时)青宫(太子居东宫。东 方属木,于色为青,故称太子所居为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导(引导,引诱)帝狗(追狗)马(跑马)、鹰(放鹰)兔(猎兔)、歌舞(沉迷于歌舞)、角抵 (沉迷于角抵),不亲万几(帝王日常处理的纷繁的政务)。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郎 中李梦阳进曰:“公诚(果真)及此时率大臣固(执意,坚决的)争,去‘八虎’易易(容易) 耳。”文捋须昂肩,毅然改容曰:“善。纵事勿济(成功),吾年足死矣,不死不足报国。”即偕诸 近六年全国卷文言文挖空训练28 大臣伏阙(拜伏于宫阙下。多指直接向皇帝上书奏事)上疏,疏(奏疏,奏章)入,帝惊泣不食。 瑾等大惧。瑾恨文甚,日令人伺(探查)文过(过失)。逾月(过了一个月),有以伪银输内库者, 遂以(之)为文罪。诏降一级致仕(退休),瑾恨未已,坐(判罪)以遗失部籍,逮文下诏狱。数 月始(才)释,罚米千石输大同。寻(不久)复罚米者再(再次,第二次),家业荡然。瑾(被) 诛,复官,致仕(退休)。嘉靖五年卒,年八十有六。 (节选自《明史·韩文传》) 2013 全国一卷 马文升传 马文升,字负图,貌瑰奇(奇异)多力。登(科举考试中选,考中)景泰二年进士,授(被 授予)御史。历(逐一)按(考察)山西、湖广,风裁(刚正不阿的品格)甚著。成化初,召(被 征召)为南京大理卿,满四之乱,录(记载)功进(提拔)左副都御史,振(通“赈”,救济,赈 济)巩昌、临洮饥民,抚安流移(流离失所的人)。绩甚著。是时败寇(于)黑水口,又败之(于) 汤羊岭,勒(刻)石纪(通“记”,记载)之而还。进右都御史,总(统领,统管)督(察看;监 管)漕运。淮、徐、和饥,移江南粮十万石(dàn,量词)、盐价银五万两振(赈济)之。孝宗即 位,召拜(征拜,任命)左都御史。 弘治元年上言(进呈言辞)十五事,悉议行(拟议施行)。帝耕藉田(古代天子、诸侯征用 民力耕种的田;每逢春耕前,天子、诸侯躬耕藉田,以示对农业的重视),教坊以(把)杂戏(古 代娱乐形式之一,包括百戏、杂乐、歌舞戏、傀儡戏等;又称“杂伎”)进(进献)。文升正色 (神色庄重、态度严肃)曰:“新天子当使(之)知稼穑(种植与收割,泛指农业劳动)艰难, 此何为者?(宾语前置,“此为何者”,这是干什么呢)”即斥(责备)去(使离去)。明年(第 二年),为兵部尚书,督(察看;监管)团营(明代于谦选精兵十万,分十营集中操练,称为团 营)如故(跟原来一样)。承平(社会秩序持久安定的局面)既(已经)久,兵政废弛(废弃懈 怠,应施行而未施行),西北部落时伺(观察,探察,侦候)(于)塞下。文升严核(考察)诸 将校[xiòo](泛指高级军官),黜(罢免)贪懦者三十余人。奸人大怨,夜持弓矢伺(于)其门, 或(有人)作(写)谤书(诽谤人的信件或书籍)射入东长安门内。为(治理)兵部十三年,尽 心戎务(军务),于(在……方面)屯田、马政、边备、守御,数(多次)条上(写奏章向上陈 述)便宜(有利国家,合乎时宜之事)。国家事当言(进言)者,即(即使)非职守(职责,工 作范围内应尽的责任),亦言无不尽。尝以太子年及(到)四龄(四岁),当早谕教(晓谕教 诲)。请择醇谨(淳厚谨慎)老成(老练成熟,阅历多而练达世事)知书史者,保抱(抚养)扶 持(服侍,照顾),凡言语动止(行为,举止)悉导(引导,教导)之以正(使……正直、正 派)。 近六年全国卷文言文挖空训练29 山东久旱,浙江及南畿[jī]水灾,文升请命所司(主管的官吏)振(赈济)恤(抚恤),练 士卒以备不虞(出乎意料的事)。帝皆深(很,十分;意译为“全都”)纳之。在班列(朝班的 行列)中最为耆硕(德高望重),帝亦推心(以诚相待)任之。诸大臣莫敢望(追赶上)也。吏 部尚书屠滽[yōng]罢(被罢免),倪岳代(代替)滽,岳卒(死),以文升代。南京、凤阳大风 雨坏屋拔木,文升请帝减膳撤乐,修德省愆(反省过失),御(皇宫,名作状,在皇宫)经筵(汉 唐以来帝王为讲论经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名作状,开设讲席),绝游宴(嬉游宴饮);停不急 务,止额外织造;振(通“赈”,救济,赈济)饥民,捕盗贼。已(结束),又上(上奏章)吏 部职掌(掌管)十事。帝悉褒纳(嘉许采纳)。正德时,朝政已移于中官(宦官),文升老,连 疏(上疏)求去(离开),(皇帝)许之。家居(辞去官职或无职业,在家里闲住),非事未尝 (不曾)入州城。语及(谈到,说到)时事,辄(就)颦蹙(皱着眉头,形容忧愁的样子)不答。 五年卒,年八十五。文升有文武才,长(擅长)于应变,朝端大议(朝廷的重大决 策)往往(经常)待之决。功在边镇,外国(古代指中央政府以外的政权)皆闻其名。 尤重气节,厉(同“砺”,砥砺)廉隅(棱角,比喻指方正的行为、品性),直道(正道, 确当的道理﹑准则)而行。卒后逾年,大盗至钧州,以(因为)文升家在,舍(放弃) 之去(离开)。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