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题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测试
一、积累与运用(24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
A.囫囵(hú) 鼎盛(dǐng) 瘦削(xiāo) 国殇(shāng)
B.侦缉(jí) 幌子(huǎng) 凝视(níng) 商於(yú)
C.收揽(lǎn) 非难(nán) 鞠躬(jū) 伫立(zhù)
D.犀利(xī) 睥睨(pì) 诡谲(jué) 稽首(jī)
2. 下 列 各 组 词 语 中 书 写 有 误 的 一 项 是 ( 2 分 )
( )
A.忌讳 雷霆 另请高明 哗众取宠
B.怯懦 凄惨 咬牙跺脚 赫赫扬扬
C.拾掇 威严 雕梁画栋 骂骂咧咧
D.景仰 筹躇 无可耐何 喃喃自语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 分) ( )
A.《屈原(节选)》以“借古讽今,古为今用”的手法,批判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展示了现实世界光
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爱国与卖国的斗争。
B.《天下第一楼(节选)》被誉为当代浪漫主义经典,歌颂了实干主义精神,批判了游手好闲的败家子习气。
C.《枣儿》全剧运用了象征的艺术表现手法。在剧中,“枣儿”是亲情的象征,是故乡的象征,也是传统生
活的象征和精神家园的象征。
D.《儒林外史》将讽刺的锋芒寄寓在含而不露、耐人寻味的叙述中,通过冷静传神的刻画,寥寥数语,将
人物形象和世俗风貌描摹得形神兼备,入木三分。
4.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
①豫剧的上座率、自给率,豫剧的演员人数、观众人数在全国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②豫剧具有光辉灿烂的发展历程,诞生之后,不断向外拓展,不仅生根开花于河南全省的城镇乡村、平原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题
山区,而且流布了全国 16 个省区,专业剧团数量最多时达到 39 个,居全国 360 多个剧种之首。
③近年来,不少艺术门类,所有戏曲剧种都在惊呼危机,而豫剧却在与困难的奋力拼搏中显示了它特有的
生命力,继续为自己赢得了荣誉。
④《花木兰》《穆桂英挂帅》《七品芝麻官》《朝阳沟》等剧目风靡全国,家喻户晓。
⑤从东海之滨到青藏高原,从宝岛台湾到鸭绿江畔,无处不有“豫剧迷”。
A.②④⑤③①
B.①④②③⑤
C.②①⑤③④
D.④②⑤③①
5.校戏剧社正在排练课本剧《枣儿》。小明只顾表现自己,总是抢别人的戏份,导致排练很不顺利。社长小
刚觉得小明虽然热情很高,但应该学会与大家合作。假如你是小刚,你怎样委婉地劝说小明?请把劝说的
话写下来。(4 分)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4 分)
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 ——我跟你一样有灵
魂——也完全一样有一颗心!要是上帝赐给了我一点美貌和大量财富,我也会让你感到难以离开我,就像我
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我现在不是凭着习俗、常规,甚至也不是凭着肉体凡胎跟你说话,而是我的心灵在
跟你的心灵说话,就好像我们都已离开人世,两人平等地一同站在上帝跟前——因为我们本来就是平等的!
(1)说这段话的“我”是________________。
(2)“我”是在什么情况下说出这段话的?
7.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8 分)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题
材料一 戏曲进校园,作为当代戏曲传承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在各省市都得到具体的落实和不断
推进。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戏曲进入中小学”校园活动的推广并不是十分顺利,其在探索实践的过程
中也遇到很多困难,不少家长和老师出于对学生“课业”负责的考虑,对这一活动并不是十分支持。
材料二 见下图。
材料三 河南省把“戏曲进校园”摆上重要位置,在加强顶层设计、健全工作机制、落实保障政策上
狠下功夫,形成宣传、文化、教育、财政等多部门联动格局。同时,各级政府设立戏曲进校园专项费用,
将戏曲进校园演出纳入政府购买项目。据了解,河南省目前正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双百双千”活动,百名
戏曲名家联系百所高校,百所戏曲院团联系百所中小学,千所乡村学校少年宫、千所乡村音乐厅开展戏曲
活动,促进戏曲教育、戏曲实践与戏曲演出有机衔接,形成多层次、全覆盖的戏曲传承模式。
(1)仔细观察材料二的漫画,按照一定的顺序介绍画面内容,并说出漫画的寓意。(4 分)
(2)阅读以上几则材料,从中提取两条主要信息。(4 分)
二、阅读(46 分)
(一)(16 分)
屈原手足已戴刑具,颈上并系有长链,仍着其白日所着之玄衣,披发,在殿中徘徊。因有脚镣行步甚
有限制,时而伫立睥睨,目中含有怒火。手有举动时,必两手同时举出。如无举动时,则拳曲于胸前。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题
屈原:(向风及雷电)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在这暗无天日的时候,一切都睡着了,都沉
在梦里,都死了的时候,正是应该你咆哮的时候,应该你尽力咆哮的时候!
尽管你是怎样的咆哮,你也不能把他们从梦中叫醒,不能把死了的吹活转来,不能吹掉这比铁还沉重
的眼前的黑暗,但你至少可以吹走一些灰尘,吹走一些沙石,至少可以吹动一些花草树木。你可以使那洞
庭湖,使那长江,使那东海,为你翻波涌浪,和你一同地大声咆哮啊!
啊, 我思念那洞庭湖,我思念那长江,我思念那东海,那浩浩荡荡的无边无际的波澜呀!那浩浩荡荡
的无边无际的伟大的力呀!那是自由,是跳舞,是音乐,是诗!
啊,这宇宙中的伟大的诗!你们风,你们雷,你们电,你们在这黑暗中咆哮着的,闪耀着的一切的一切,
你们都是诗,都是音乐,都是跳舞。你们宇宙中伟大的艺人们呀,尽量发挥你们的力量吧。发泄出无边无
际的怒火,把这黑暗的宇宙,阴惨的宇宙,爆炸了吧!爆炸了吧!
雷!你那轰隆隆的,是你车轮子滚动的声音?你把我载着拖到洞庭湖的边上去,拖到长江的边上去,拖
到东海的边上去呀!我要看那滚滚的波涛,我要听那镗镗鞳鞳的咆哮,我要漂流到那没有阴谋、没有污秽、
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上去呀!我要和着你,和着你的声音,和着那茫茫的大海,一同跳进那没有边
际的没有限制的自由里去!
啊,电!你这宇宙中最犀利的剑呀!我的长剑是被人拔去了,但是你,你能拔去我有形的长剑,你不能
拔去我无形的长剑呀。电,你这宇宙中的剑,也正是,我心中的剑。你劈吧,劈吧,劈呀!把这比铁还坚固
的黑暗,劈开,劈开,劈开!虽然你劈它如同劈水一样,你抽掉了, 它又合拢了来,但至少你能使那光明
得到暂时的一瞬的显现,哦,那多么灿烂的,多么炫目的光明呀!
光明呀,我景仰你,我景仰你,我要向你拜手,我要向你稽首。我知道,你的本身就是火,你,你这
宇宙中的最伟大者呀,火!你在天边,你在眼前,你在我的四面,我知道你就是宇宙的生命,你就是我的生
命,你就是我呀!我这熊熊地燃烧着的生命,我这快要使我全身炸裂的怒火,难道就不能迸射出光明了吗?
炸裂呀,我的身体!炸裂呀,宇宙!让那赤条条的火滚动起来,像这风一样,像那海一样,滚动起来,
把一切的有形,一切的污秽,烧毁了吧,烧毁了吧!把这包含着一切罪恶的黑暗烧毁了吧!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2 分)
2.正文前那一小段文字在剧本中属于什么?它有什么作用?(4 分)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题
3.选文中画线的句子该如何理解?(3 分)
4.说说文中风雷、电有什么象征意义,主人公呼唤风、雷、电,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4 分)
5. 读选文,你认为屈原是一个怎样的人?(3 分)
(二)父亲是一盏灯(16 分)
崔 立
儿子与父亲在漫无边际的森林中行走。
原本,他们不该迷路。
看时间差不多了,父亲说:“儿子,咱们回吧。”儿子玩得兴起,说:“爸,我想再玩一会儿。”儿子 14
岁,正是贪玩的年纪。
直到天微微黑了,他们还是找不到来时的路。
微弱的月光下,只能隐约看见自己的两只手,脚底下一片漆黑,远方也看不见一星半点的灯光。儿子
害怕了。往日在电视里看到的一幕幕骇人的场景,都在眼前跳了出来。
儿子想哭,说:“爸,我害怕。”
父亲拍了拍儿子的肩说:“别怕,我们一会儿就走出去了。”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题
父亲说着话,抬起头,激动地说:“快看,前面有灯光——”
儿子顺着父亲说的方向看去,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到。
父亲说:“你个子矮,当然看不真切了。”
儿子其实也就比父亲差半个头的高度。
但既然父亲说看见了灯光,儿子心头的恐惧瞬时就淡化了。
父亲在前面走,儿子在后面跟,黑乎乎的森林里,只听见两个人走路的脚步声。
走了好一会儿,儿子有点乏了,说:“爸,怎么还没到啊?”
父亲说:“快了,你再坚持坚持,你看,前面就有灯光了。”
儿子顺着父亲指的方向看,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
继续走,父亲在前走着,儿子在后面跟着。
走在前面的父亲忽然踉跄了一下,差点儿摔倒。儿子说:“爸,你怎么了?”
父亲说:“没事,被绊了一下,赶紧走吧。”
儿子点点头,两个人继续赶路。
儿子又累又饿,但走在前面的父亲像是有使不完的劲儿。儿子看着父亲的身影,咬咬牙,硬着头皮继
续往前走。
终于,儿子也看到灯光了。
一片树林里,有一间小木屋,屋里亮着灯。
父亲拍打着门,门开了,暖暖的灯光亮亮的,原来是森林管理员,一个老人家。
“你们是不是迷路了?快进来吧。”
父亲进门时长舒了一口气,脸上满是汗珠。
儿子看到,父亲走路一瘸一拐的,应该是那次被什么东西绊倒了,扭伤了脚踝。
那是儿子 14 岁时发生的事了。眼下,又有一件天大的事。儿子轻信一个朋友的话,以自己的名义给他
贷款好几十万元。朋友生意失败,整个人消失得无影无踪。
儿子还不起钱。追债的上诉到法院,结果只有两个:儿子要么还钱,要么被判刑。
儿子在家里,像热锅上的蚂蚁走来走去。儿子反复说着:“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题
父亲说:“儿子,别怕,总会有办法的。”
“有办法!有办法!能有什么办法!”儿子忽然歇斯底里地朝父亲吼起来。
儿子被传唤去了法院。开庭半个小时,原告方突然说欠款已付,提出撒诉。儿子愣了半天,想,是谁
帮自己付的款呢?
直到走出法院,儿子看到了在门口等着的父亲,明白了。
儿子问:“爸,那么多钱你是如何筹集的?”
父亲说:“不管了,咱们回家。”
出租车将儿子带到了另一个地方,一个陌生而狭小的地方。儿子明白了,父亲把他的房子卖了。
儿子的声音哽咽,说:“爸……”
父亲说:“别想了,一家人住这里也挺好的。”
儿子突然想起了什么,说:“爸,14 岁那年,我们迷路那次,你真的看到灯光了吗?”
父亲没有说话,只拍了拍儿子的肩,像很多年前,在那片森林里一样。
(选自《2017 中国年度小小说》,有删改)
1.小说主要写了儿子的两件事,请简要概括。(2 分)
2.请从描写的角度,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 分)
(1)微弱的月光下,只能隐约看见自己的两只手,脚底下一片漆黑,远方也看不见一星半点的灯光。
(2)父亲进门时长舒了一口气,脸上满是汗珠。
3.文章结尾儿子问父亲“14 岁那年,我们迷路那次,你真的看到灯光了吗?”父亲没有回答。你认为父亲
看到灯光了吗?请说明理由。(3 分)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题
4.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4 分)
5.说说小说标题的含义。(3 分)
(三)老木匠桑伯(14 分)
徐惠林
在陶子树家的东厢房里,桑伯正使劲刨着榆木床腿。沿着锋利的刨刀,木片胶卷般打起卷儿,木屑如
虫豸飞舞,沉香弥漫开来。桑伯眯起眼,不时躬身察看新拉下的墨绳痕迹。
“这榆木是好料,少说有 20 年了。”桑伯接过陶子树递来的香烟,用袖口擦了把满胡茬的汗珠子。
“从山里女婿那里拉来的。桑伯,我就信你的手艺。”
“我这手艺,卖给识货的。”桑伯用手摩挲着床腿,“我就不信,我这把式就赶不上城里那一捶就破的
组合家具。”一双紧握刨子四十载的老手,青筋凸起,仍是那样有劲。
陶家的木工活,还是儿子桑果给联系来的。桑果这独苗是桑伯 40 岁时才得的,看看床底下被废弃的各
类木玩具,就可知道他是多么疼爱儿子。娘死得早,桑果能体谅父亲对木工活的感情,甚至能背出父亲当
年拜师求艺的苦经,可就是不肯“接班”。大前年高考落了榜,不肯再念书,在水城撑起了爿家具店。经营
的家具可不是桑伯的“作品”,都是些新潮样式的。为此,桑伯的心闷闷的。那天桑果告知父亲,陶家二儿
子要结婚,他爸主张做套厚实、经久耐用的老式家具。桑伯第二天一早就挑起了木匠担。快一个月没活了,
那斧头快锈了,刨子早就犯了痒。
煦阳从窗外投射进来,桑伯一口气刨好了四条大床木腿,写字台的台面也被创得锃亮锃亮。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题
午饭的菜很丰盛,桑伯破例喝了些酒,越喝脸越红,越喝言语越少。陶子树却越喝话越多——
“我说桑伯,这年月真有些不对劲了,就说我这理发的活,村里也只剩下几个老伙计肯请我伺候。现
在那些补锅匠连个影儿都见不着了,我家那口大锅都漏半个月了。听说洪村的箍桶匠张土根上月把担子扔
进了苕溪里,到水城去摆水果摊了……”
桑伯不言语,只是听着。他吃了半碗饭,又马上操起了家伙。借看酒力,刨子、斧头运转飞快。
少顷,开始给木床雕花。深深浅浅,左左右右,时而柔如抚儿头发,时而刚似快刀斩麻。在粗糙的手
里,那小小的雕刀宛如游动的泥鳅,汗水从深蓝的外衣里渗出来。此刻就要雕那朵老梅了,桑伯几乎憋住
了呼
吸,眼眸深处闪动着一种异样温和、慈爱的柔情。雕完,抽刀时,刀口划进了手指,一串滚圆的血珠
落下,梅花被染得鲜红。桑伯忘了疼痛,痴迷地盯着血珠在梅蕊上绽开,一行泪水溢出眼眶。
忙完了陶家的活,桑伯回到家里,当晚就病了。一连几天胸闷、喘气,茶饭不思。桑果从水城赶了回
来,隔壁村未过门的儿媳水妹也赶来照料。两人陪父亲到水城医院诊治,体检结果:一切正常。
第二天一早,桑果、水妹陪桑伯回家。桑果嘀咕着:“爸这阵子太累了。”
“让爸别干木工活了,又不缺钱花。”水妹低声说。桑果连忙摇头:“当心爸在后面听见。”
“可能是陶子树那二小子给气的。他嫌爸做的太老套,前天又进城买了套组合式的。”桑果靠近水妹的
耳朵说。
今年的春天似乎提前到来,村口的榆树已满枝新芽。生活仍像那门前的溪水,时缓时急地淌着。桑伯
毅然作出了决定,要把那套营生的家伙扔进火灶,被儿子苦苦请求才作罢。
午后的阳光很有点暖意,桑伯细眯着眼睛,稳稳地坐在新楼的后院里,他的头发白了很多。那只贴紧
老人的新靠椅,散发出一种宁静幽香的气息。这只檀木靠椅,是他病愈后,用他藏了 10 多年的木料,打制
的唯一留给自己的作品。
(选自《山西日报》,有改动)
1.分析下列句子反映的人物心理。(4 分)
①“我这手艺,卖给识货的。”桑伯用手摩挲着床腿,“我就不信,我这把式就赶不上城里那一捶就破的组
合家具。”
②桑伯忘了疼痛,痴迷地盯着血珠在梅蕊上绽开,一行泪水溢出了眼眶。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题
2.桑果不肯“接班”,又苦苦请求父亲不要把木匠的工具扔进火灶,为什么?(3 分)
3.品味下面语句,分析语言特点及其表达效果。(3 分)
深深浅浅,左左右右,时而柔如抚儿头发,时而刚似快刀斩麻。在粗糙的手里,那小小的雕刀宛如游动
的泥鰍,汗水从深蓝的外衣里渗出来。
4.文章塑造桑伯这一人物有什么意义?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4 分)
三、作文(50 分)
任选一题作文。
1.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潜台词”有“借指不明说的言外之意”的意思。请以“那令我心动的潜台词”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 600 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两个徒弟向师傅求教:“师傅,我们工作太痛苦,求您指点迷津。”
师傅冥思半天,在纸上画了一碗米饭。两人看完画后,若有所悟,一个辞职回家种田,一个仍待在公
司。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题
十年后,种田的以现代方法经营,成了农业专家;待在公司的任劳任怨,成了经理。两人相遇,农业专
家说:“师傅画的不过一碗饭吗,识时务者为俊杰。”经理说:“不过一碗饭吗,何必见异思迁。”
这个故事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以“适时转身”或“守望花开”为话题,联系生活,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任选一个话题,题目自拟。②文体自选,可以记叙、抒情和议论。③不少于 600 字。若写诗歌,
不少于 15 行。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题
第五单元测试
答案解析
一、
1.【答案】A
【解析】B.“辑”应读作 jī;C.“难”是多音字,此处应读作 nàn;D.“稽”是多音字,此处应读作 qí。
2.【答案】D
【解析】筹躇—踌躇,无可耐何—无可奈何。
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文学常识的掌握。B.《天下第一楼(节选)》为现实主义经典。
4.【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的衔接与排序。阅读这五个句子,可知其介绍的是豫剧的现状。四个选项中,列为
首句的有①②④,①④似在证明什么,不适合作为首句,②讲豫剧的现状,适合作为首句,故可排除 B、
D。④⑤讲的都是豫剧的影响,应该紧跟②之后,C 项将④⑤分开了。因此应该选 A。
5.【答案】示例:小明,你的表演很精彩,但是如果你能和大家配合得再默契些,我们的课本剧表演一定
会更精彩。
【解析】这是劝说类口语交际题。劝说时应该有称呼,劝说的内容要抓住问题中的“学会与大家合作”展
开,注意劝说的语气要委婉。
6.【答案】(1)简·爱 (2)罗切斯特借欲与某贵族小组结婚这件事来试探简·爱,简·爱说了这段话。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名著《简·爱》的把握情况。第(1)题,抓住语段中的关键词“穷”“不美”“矮
小”“心灵”“平等”等,可知语段选自《简·爱》,语段中的“我”正是简·爱。第(2)题考查考生对故
事情节的掌握。选段中,简·爱极力强调“灵魂”“平等”且说“我也会让你感到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
难以离开你一样”。抓住这些关键信息,再调动平时的阅读积累,考生便不难写出正确答案。
7.【答案】(1)内容:太阳暖暖地照着,天空中飘者几朵白云。教学楼前,两名女同学和一名男同学正在
一位女戏曲表演艺术家身后跟着她一丝不苟地学习戏曲。 寓意:戏曲真正走进校园,越来越多的表演
艺术家走进校园,越来越多的学生有机会学习戏曲。(意思对即可) (2)示例:①“戏曲进入中小学”
校园活动的推广不是十分顺利。②河南省采取多种有效措施落实“戏曲进校园”活动。(意思对即可)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题
二、
(一)
1.【答案】主要写诗人呼唤风雷、电这些伟大的自然力来推毁黑暗,表达了诗人对光明的渴盼。
【解析】概括内容就是看主人公在干什么,抒发了什么情感。
2.【答案】舞台说明。交代剧情发生的场景及人物的动作神态等,以推动剧情的发展。
【解析】根据对戏剧的了解确定正文前那一小段文字属于舞台说明。读舞台说明,根据其内容确定其作用,
如写了人物的哪些方面,对情节发展有何作用。
3.【答案】这句话的含意:虽然我被拘禁起来,我的佩剑被拔去,但我惩奸除恶、报效国家的心依旧,我
们的志向不会改变。
【解析】理解句子所运用的比喻的手法,理解“无形的长剑”是比喻信念与志向。
4.【答案】风、雷、电象征了人世间追求正义、光明的变革力量。主人公呼唤风、雷、电,表现了他对黑
暗世界的强烈愤懑和摧毁黑暗、追求光明的热切愿望,也表明了他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
【解析】结合人物处境和这些事物的特征来把握。
5.【答案】屈原是正义的化身,他刚正不阿,痛恨黑暗,向往光明,为了捍卫真理而奋不顾身。
【解析】结合人物处境和行为揣摩人物的性格特征。
(二)
1.【答案】①儿子(14 岁时)贪玩(在森林中)迷路,在父亲带领下走出森林。②儿子无力还贷,父亲卖
房帮助他走出困境。
【解析】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题干要求概括儿子的两件事,故用“儿子+做的事+结果”的模式组织答
案即可。文章前半部分写的是儿子 14 岁时在森林中因贪玩迷了路,最终由父亲带领走出森林的事;后半部
分写的是儿子因轻信朋友而负债被告,父亲卖房筹钱替儿子还钱的事。
2.【答案】(1)(自然)环境描写。渲染森林的黑暗和恐怖,烘托了儿子害怕的心理。
(2)动作描写。表现了父亲带领儿子走出森林后内心的轻松。(或:外貌描写。形象地表现了父亲带领儿
子走出森林的艰辛。)
【解析】本题考查描写方法。描写方法按内容可分为人物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
写、神态描写等)和景物描写。解答本题,根据句子内容具体分析即可。(1)属于自然环境描写,写出了
黑夜的恐怖,烘托了人物畏惧的心理。(2)属于动作描写,表现了父亲带领儿子走出森林后内心的轻松。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题
据此分析作答。
3.【答案】父亲没看到灯光。理由:父亲说看到灯光,不过是对儿子的安慰。①父亲的身高只比儿子高半个
头。②从迷路到小木屋的漫长过程中,儿子多次顺着父亲说的方向看去都是黑乎乎的。③父亲进小木屋时,
“长舒了一口气”,表明他心里一直没有底。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文章内容来看,“儿子顺着父亲说的方向看去,黑乎乎的,什么
也看不到”“儿子其实也就比父亲差半个头的高度”“父亲进门时长舒了一口气”等句子描写,都暗示了父
亲并没有看到灯光,这只是为鼓励儿子增强信心、战胜困难的善意谎言。
4.【答案】①沉着镇定。面对困境,父亲并没有表现出惊慌,而是一直安慰儿子“别怕”“总会有办法的”。
②充满智慧。迷路后,父亲用善意的谎言“前面有灯光”激励着儿子跟着他走出森林。(:乐观坚强、有担
当、对儿子有着深沉的爱……)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解答此题需要抓住描写父亲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的语句
具体分析。文中父亲为安慰儿子,谎称看见了灯光,这说明他是个充满智慧的人;不论是在迷路时,还是
在儿子身陷债务纠纷时,父亲都会冷静地安慰儿子,这说明他是一个即使面对困境也能沉着镇定的人。据
此总结作答即可。
5.【答案】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父亲在儿子成长困境中的引领作用,如一盏灯,照亮并温
暖儿子一路前行,表达了儿子对父亲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标题的含义。本文标题本身就是一个比喻句,把“父亲”比作“一盏灯”,既贴
合文章内容,又说明了父亲在“我”心中的分量和地位,表现出“我”对父亲的敬佩之情。据此概括作答
即可。
(三)
1.【答案】①桑伯对自己木工手艺的自信和对新式组合家具的鄙视。②桑伯对自己从事了大半辈子的手艺的
热爱和不舍,对传统手艺日渐没落而自己又无能为力的失落和痛心。
【解析】首先明确题目要求是揣摩人物的心理,然后细究句子,①句中抓住“我这手艺,卖给识货的”“不
信……赶不上……”,可见桑伯对自己手艺的自信。“那一捶就破的组合家具”可见桑伯看不上新式组合家
具。②句中桑伯“痴迷地盯着血珠在梅蕊上绽开”,联系前文“眼眸深处闪动着一种异样温和、慈爱的柔
情”,可见其对手艺的热爱和不舍。“一行泪水溢出了眼眶”可见其痛心,联系上文陶子树述说的传统的理
发补锅、箍桶手艺纷纷受冷落,可见桑伯对传统手艺日渐没落自己却无能为力的失落。
2.【答案】因为桑果对木工手艺兴趣不大,认识到传统手艺不受市场欢迎,所以不肯“接班” ;因为他理
解和尊重父亲对木工手艺的感情,明白父亲烧工具只是一时的情绪发泄,所以他苦苦请求。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题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把握,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根据题意明确需要分别回答“桑果不
肯‘接班’”、桑果“请求父亲不要把木匠的工具扔进火灶”两个问题。
3.【答案】使用叠词和整齐的句式,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表现桑伯高超的雕花技艺;使用对比和比喻,
生动形象地写出桑伯雕花动作的娴熟和游刃有余;“渗”字形象地表现了桑伯雕花时专注投入的状态。
【解析】本题考查对语言表达艺术的品味能力。研读语言特点,发现使用了叠词“深深浅浅”“左左右右”
等,如“抚儿头发”与“快刀斩麻”形成对比,如“游动的泥鳅”使用了比喻,可见桑伯雕花动作的娴熟
与游刃有余。一个动词“渗”表现了桑伯雕花时专注投入的状态。
4.【答案】示例:文章通过塑造桑伯这一人物,引导人们关注当今社会传统手艺人的生存状态,思考传统
手艺的命运与价值,进而反思如何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问题。
【解析】本题考查把握作品主题的能力。首先要分析桑伯其人,他代表了当今社会传统手艺人,从文章着
力表现的桑伯与儿子的冲突,传统手艺的不受待见中思考:如何面对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问题。
三、略